如果我长期投资股票低买等几年后高卖那卖出去以后要等再次下跌才能买入那在这段时间 英文

冯时能30多年的投资股票经验
冯时能30多年的投资股票经验(1)
冯时能是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总编,和香港信报编辑曹仁超类似,都有差不多30多年的投资经验,且几乎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在投资上获得了财务自由。
  1、旁门左道和人间正道
财富的创造,必须建立在价值的创造上,作为经济的一环,商业的一环,股票价值不可能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如果存在,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正道,就是从商业的角度,依据基本面进行投资。股票投资者如果一开始就对股市存在错误的观念,以为可以在股市上快捷致富,那么他的下场几乎肯定是悲惨的。
  2、买股票就是买股份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股票代表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就像地契代表土地一样。这个观点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也是股票投资的关键所在。没有确立这个观念,你很难在股市上投资成功。每次在买进之前,都必须提醒自己:我是在买进这家公司的股份,不是买进赌桌上的筹码。在认识清楚买股票就是买股份之后,整个投资景观就都完全改变了。所以,在参股之前,和合伙做生意一样,必须对公司有深入了解,并且和你有信心的朋友合伙一样,谨慎对待投资公司的管理层。
  3、股票风险有多高?
& 很多人都认为股票风险很高,但我认为股票风险不会超过直接做生意的风险。只要你不是跟随市场情绪,高价买入公司股票,那么你的股份代表公司的业务,公司经营成功,你的股份价值也会随之上升,如果经营失败,甚至破产,你的亏损极限是0,但如果是做生意,有资产担保的话,可能还会累及个人。所以,股票投资的风险,源自于企业的失败,这是企业风险。如果买价过高,还有市场跌价风险。所以,投资者应该避免高价买股,因为高价买好股,尚且难赚钱,何况可能买到劣股。所以,治本之道,就是反向+成长+时间=价值。这是我三十年所坚持的方程式。只要长期循正道而行,投资者就能取得合理的回报。
  4、长期投资不应刻舟求剑
如果投资者20多岁就持有马来西亚银行、大众银行、丰隆贷款、OYL和东方实业五只股票,30年后1万令吉(马来西亚币)就会变成1百万。但投资者总是会产生一个错觉:就是买入一些股票后,锁在保险箱不理不睬,30年后打开就发现自己成为百万富翁。但这种想法无疑于刻舟求剑。30年的漫长岁月中,马来西亚股市900多家公司中,只有极少数能成为这样的极品,更多的公司是不断沉沦,甚至消失。因此,买入股票后,投资者必须紧密跟踪公司动态和变化,切记置之不理。一旦发现公司环境变化而业务萎缩,走下坡路,就不能再坚守下去,甚至亏本也要斩仓出来。所以,长期投资多长时间合适,是否继续投资下去,不应由时间,而应由公司表现决定。另外,如果股市极端疯狂,给出高的离谱的价格,你还坚守长期投资不出售,我认为你就不是做股票投资的料子。
  5、为什么不能等三年?
如果你买荒地开辟种植油棕园,从伐木、烧荒、开路挖沟,育苗,种植,除草,施肥,整整忙了三年,才看到棕果出现,收成仍不足以维持开支,再等两年,棕果渐丰,油棕园的收支才达到平衡,仍没钱赚。这已是第五个年头了。忙了五年,只有付出,没有收入,你不以为苦,因为你知道那是赚钱无可避免的途径。
如果你是一名中小型企业家,你有制造某种产品的经验,过去你是为别人管理公司的,现在决定自己创业,你决定建一家工厂,你从调查市场,向银行贷款,寻找厂地,设计厂房,招聘员工,装置机器,试验生产,到产品推入市场,从策划到产品出现在百货公司的货架上,前后三年,再苦撑两年,才开始有盈利,那已是第五个年头了。你认为这是创业的正常过程,你心甘情愿与你的事业同行五年,毫无怨言。
以上的例子--开辟油棕园,从事工业,开零售店,从筹备到赚钱,快则一年半,慢则五年,业者从无怨言,因为他们了解,做任何事业,都需要时间,绝对没有一蹴即成这回事。以上例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投入资金,希望赚取合理的利润,这叫“投资”,业者除了知道投资需要时间外,他们也接受一个事实,即凡是投资,都有风险,没有任何投资是没有风险的,风险是他们赚取比银行定存更高的利润所面付出的代价。投资者接受两项事实:①投资需要时间才能赚到利润,没有捷径可操。②凡投资都有风险,风险的高低常与利润成正比。股票投资,是许许多多投资管道之一,为什么投资者不能接受以上的两项事实。做事业,你可以等三、五年,股票投资为什么不能等三、五年?在做任何事情失败后,多数人只怨别人,把责任推在别人或环境身上,能自我反省的人少之又少。股票投资也一样,亏了本不是怨股市,就是怨别人使奸用诈,从来不检讨自己失败的原因。再问一次:买屋子可以等三年,为什么买股票不能等三年?
  6、股票投资要有“三识”
投资要成功,必须有“三识”,就是:知识、常识、胆识。知识就是对投资对象有深入的认识。例如买银行股必须选择管理严格的银行,因为银行是薄利多销的行业,赚率(净利润率)约为,管理稍微松懈,坏帐增加2%,银行就会亏大本。其次就是银行的业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阔,分行的分布遍及国内外,没有可能以“亲力亲为”的方式监管,所以“制度”很重要,银行要成功,制度必须完善和严密,职员必须严格遵行,处理业务不可有“创造性”,更不可感情用事,否则的话,坏账必然增加。而坏账的高低,是银行的成败关键。所以你在买进银行股时,要知道有关银行在放贷时是“松”还是“紧”,负责批准贷款的人接受不接受“礼物”。如果借款人不符合条件也可以取得贷款,而批准人接受“礼物”,或是高层人员受政治人物影响而发出大批贷款的话,千万不要购买此类银行的股票。
  7、怎样减少亏损?
我曾问学医的大儿子:“学医最重要的是学什么?”他说:“学习怎样不把人医死。”这个回答很奇特,事隔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所以,做股票的人首先不是学怎么赚钱,而是学会不要亏掉大钱。作为散户,总会有看走眼和买错股蒙受亏损的时候,但只要赚多亏少,长期就可以赚钱。如何减少亏损呢?经验就是采取反向策略,尽量买低,一个简单看法就是一年中的股价最低和最高价之间的平均价,位于最低点和平均价之间就属于低买入区间。而要想在低买入区间购入股票,就要养成反向的习惯,在股市低潮时进场。大多数货物,都是价格越便宜越多人买,唯独股票是越低越没有人买。价格越高,买的人反而越多。这就是大多数人最终赔钱的原因。买入如果股价升够50%,则基本已经脱离危险区,可以放任股价奔跑。如果公司业绩继续改善,就不应该急于脱手,而是继续追随公司成长。但如果公司经营有恶化趋势,则无论赚或赔,都应果断卖掉。
  8、散户三部曲
美国次级房屋贷款,在全球股市掀起滔天巨浪。在过山车般的股市中,散户惊惶失措,都成了惊弓之鸟。在惊涛骇浪中,散户们的情绪商数(EQ)压倒了智慧商数(IQ)。当情绪控制理智时,他们所作的决定,是情绪的决定,不是理智的决定。情绪的决定,不讲理由。因为情绪与理智,水火不相容。当情绪主宰一切时,理智只好退避三舍。在此次的股灾中,许多散户,被突如其来的巨浪,冲到晕头转向,情绪失控,惊慌抛售,犯下大错,在股市最糟的时刻,贱价把股票卖掉。贱价抛售犯下大错还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后悔了,因为他们几乎是以最低的价格卖出。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因为他们的眼睛只看到股价,没有看到股票背后的资产。如果他们了解股票所代表的资产,了解这些资产的价值,他们就不会那么心慌,就不会不计成本地抛售,而造成无谓的损失。根据情绪进行投资的散户,他们的行动可分为三个阶段,叫“散户三部曲”。买股三部曲:第一部:熊市——股价低沉,市场淡静,散户绝迹股市,股市死气沉沉。其实,这个时候,大部分股票的价值都被低估,但散户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股价,不是股票的价值。所以他们不买。第二部:牛皮靠稳——股市上升了一截,散户还是不要买。因为他们在低价时没有买进,现在股价已上升了二、三十巴仙,他们心有不甘,买不下手。第三部:牛市形成——综指破五关斩六将,冲上一千四百点,散户们见猎心喜,见亲朋戚友捞得风生水起,信心大增,乃大肆进场。就在兴高采烈时,次房事件演成股灾,引出了卖出的三部曲:卖出三部曲:第一部:利润不多,而牛气逼人,他当然不会卖。第二部:综合指数跌至1300点,他认为这是暂时性的,不久就会回升,所以决定不卖。况且高价时有得赚,现在反而亏本,他们不甘愿卖。第三部:综合指数直线下跌,跌破1200点,他有大祸临头之感,信心崩溃了,不计成本抛出。结果发现他是以最低价卖出。买进三部曲的特点是:高买。卖出三部曲的特点是:低卖。高买低卖,刚好跟股市金言——低买高卖适得其反。你想在股市赚钱吗?如果想的话,很简单,只要将买的和卖的三部曲,颠倒来做就行了。这叫倒行逆施。这就是”反向”。
9、“烂”比“跌”更可怕
  如果公司的生意越做越萎缩,年年亏蚀,而且亏蚀额越来越大,最后可能面临破产的噩运,则股份的价值,必然一跌再跌,最后可能使你血本无归。在短期内,股票的价格会受到股市走势或人为操纵的影响,波动激烈。但长期来说,股价必然与公司的业绩同步,也就是说,股价必然会反映公司的业绩,只不过时间上有迟早之分而已。、举一个大马的例子说明: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在1996年金融风暴前的股价最高为令吉,最低为令吉。假如你在1996年时以令吉的最高价买进一千股(面值50仙)收藏至今,在收取五次红股及认购一次附加股之后,目前拥有一千九百五十股(面值一令吉),以今天令吉的价格计算,价值一万八千余令吉,等于十年前投资额的四倍,假如把历年收到的丰厚股息也计算在内的话,赚了超过五百巴仙。请注意,你在1996年时是以当年的最高价买进,仍能取得五百巴仙的盈利。如果是以当年最低价令吉买进,就赚得更多。大众银行在1998年金融风暴时曾一度跌至令吉,如果你以此价买进的话,你将赚十倍以上。如果你继续拿下去的话,将来肯定能赚得更多。大众银行的盈利,年年上升,是使你即使高价买进,仍能反败为胜的主要原因。在十多年前,当第二板的股票,都被炒到十令吉以上时,我的朋友以十令吉的价格,买进一千股开屏(KaiPeng,8796,二板贸服股),坚守至今,由于该公司连年亏蚀,股价一跌再跌,今天只剩二分。切勿低价买坏股同样是高价买进,持股期限同样超过十年,买好股和买坏股,结果有天壤之别。所以,散户宁可高价买好股,切勿低价买坏股。当然,如果坚持反向策略,低价买好股,就可以赚得更多。“烂”比“跌”更可怕。可怕十倍。
 10、猜股市如抓黄鳝
  “股市还会起吗?”这是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我的回答一律是“不知道”。
  我知道询问者会感到失望,甚至心里还会抱怨。他们认为我自私,明明是知道的,却不肯跟他们分享预测股市动向的心得。实际上,“不知道”是我最诚实、最诚恳的答复。我确实不知道明天,下个月或明年股市会怎样,我也不认为有谁有这样的本领。如果我真的知道的话,我一定乐于跟大家分享,就好像我乐于跟大家分享我的基本面投资心得一样。无数的人,殚精竭虑,“发明”预测市场新的方法,都没有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从此不再浪费时间去猜测股市的动向了。第一、是因为股市根本是不可预测的。第二、是股票投资赚钱根本不需要靠预测股市。股市有如黄鳝,浑身滑溜溜,你根本无法抓住它。一个曾经做过鱼贩的老同学告诉我抓黄鳝的“秘诀”。他说:“黄鳝吃软不吃硬,所以只能‘托’,不能用力‘抓’。”不能用力捏,否则,它感到不舒服,就会挣扎,你无论多么用力,都会从你手中溜走。抓黄鳝,紧不如松,快不如慢,刚不如柔,巧不如拙。股市也一样,你盯得太紧,企图预测它的动向,它偏偏跟你作对。许多股友,千方百计,企图“捕捉”股市的起落,结果都徒劳无功,就好像用力抓黄鳝,始终抓不住一样。最好的方法,是远离股市,不太在意它的波动,把焦点集中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上,反而更易“驯服”股市。就好像轻轻托起,反而更能将黄鳝“制服”一样。股市的波动,就好像黄鳝的不断蠕动一样,是正常的,不必去理会它。采取反向策略,低价买进好股,就不动如山。只要公司业绩不断上升,就不卖。不要理会股市短期的波动,不必担心你的股票不会起,因为当公司赚钱越来越多时,股价必然会同步上升。
  11、锁定五星级股票
  有一位股友,将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股市,最近计算手头股票的价值,竟然只得个不盈不亏。他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浪费了20多年宝贵的岁月。原来他最爱听小道消息,喜欢跟风,高价抢进,而所购之股票,十之八、九是垃圾股。高价买劣股是致命伤。幸亏在他的组合中,尚有一、二十巴仙是优质股,在二十年中,这些优质股增值一、二十倍,所得盈利,刚好抵消了劣股的亏损,使他仍能不盈不亏。他最近向我检讨20年战绩时,喟然叹曰:“假如我当初摒绝投机,脚踏实地投资,只买五星级股票,收藏至今,身家何止增加十倍”,言下懊悔不已。“更重要的是”,他说:“20年来精神受尽股市风波的折磨,常常提心吊胆,真是一场噩梦。”
  股市抢杀收获往往越少,在别的行业,你越勤劳,收获就越多。股票投资则刚好相反,你越勤劳,做得越多,不断在股市中抢进杀出,收获往往越少。收获最多的,反而是在买进好股后,就不动如山的长期投资者。这就是郭鹤年、丹斯里郑鸿标、丹斯里李深静挤身大马富豪榜的秘诀。
  股票投资,只要不犯上严重的错误,长期投资基本上都可以取得超越定期存款的回酬。要减少错误,最好的办法,是为自己设定一个投资准则:只买五星级股票。所谓“五星级股票”就是:第一,有卓越的管理,切忌买入管理有瑕疵的公司;第二,有成长的业务;第三,有稳定的盈利历史;第四,财务稳健;第五,生产永远有需求的产品,并以世界为市场的企业。五星级股票如同根深巨树,即便干旱,亦不会枯死,春天来时,就似繁花似锦,果实累累。
  12、不了解,就不买
  导致散户饮恨沙场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无知”。“无知”就是不了解,就是误解。大部份股票投资者只是股市的过客。对他们来说,股市是旅店,住上几天就离开。因为他们缺乏了正确的投资理念,自然难以在股市找到立足之地,因为他们站不稳脚跟,就好像无根之树经不起暴风雨的吹袭一样。股票投资须做功课,对股票有了正确的认识,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你必须做很多很多功课,去了解投资环境及投资对象。了解越深,赚得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股票投资的成败,跟你对所买股票的信心有关。有信心,你才有胆识大量买进一间公司的股票。放长线钓大鱼,有信心,你才会放长线,钓大鱼——进行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才有可能赚大钱。丹斯里李深静从来不卖IOI的股票。
  丹斯里李莱生的家族不但不卖,而且不断增持都加湾、吉隆甲洞的股票。丹斯里郑鸿标从来不卖大众银行的股权。丹斯里林梧桐长期紧握云顶不放。他们拥有这些公司的股票数十年,数十年如一日。经过了数十年的复杂增长,当初所投资的一万令吉,现在值得五百万,一千万令吉。
  要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就必须对有关公司,有绝对的信心。信心必须建立在了解上。了解越深,信心越强。信心越强,越不会轻易脱售所持之好股。长期持有,才能享受到复利增长所带来之庞大利润。巴菲特说“认识越深,赚得越多”,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知道一点皮毛,就买进作长期投资,如果所买非好股,则长期投资,是白费心机,徒劳无功。长期投资,必须先了解。
  不了解,就不买!
13、好股何以没人炒?
  一般散户最常犯的毛病,是草率从事。一听到“消息”,就不暇思索,马上出击。由於担心错过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他迫不及待地,把资本一股脑儿倾注在一只股票上,希望一击中的,赚个满堂红。散户从来没有去想过,被炒家相中的,都是劣股。炒家对蓝筹股没兴趣,对蓝筹股,炒家是没有兴趣的。炒家在炒作之前,多数会得到大股东的合作。蓝筹股的大股东通常不愿意跟他们合作。蓝筹股的大股东,也从来不去炒作自己的股票。因为蓝筹股的大股东,都是正派商人,不会去炒高他们的股票。无论股价涨得多高,他们都不会脱售他们的股票,以免失去控制权。这是他们的事业,怎会轻易脱售呢?既然不会脱售,何必去炒高股价?况且只要业绩继续上升,股价必然随之,何必去炒?
  每一个人做一件事,都有一个动机,既然炒高股价,也不会脱售股权,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要跟炒家合作?
  所以,好股没人炒,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被炒起的多数是劣股。劣股的大股东,没有把握靠改善业绩来使他们的股份(票)增值,只好靠“炒”来谋利。被炒高的股票,在回跌至原来的低水平后,往往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回升至其巅峰价。炒家不会去炒第二轮。如果重施故技,再炒一轮的话,所有在第一轮中被套牢的散户,都会乘机脱身,届时被套牢的可能是炒家。炒家不会为散户制造脱身的机会。没有价值的股票被炒高,好比是用肥皂水吹出来的泡泡儿。泡泡儿在阳光中,色彩鲜艳,但是,正如“心经”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彩色的后面,空无一物。
  14、月移花影动
  皓月升至中天时,花影跟树根,拥抱在一起,难分难解。这就是“月移花影动”。影子会被黑暗吞没。然而,只要代表公司业绩的月亮存在,代表股价的花影是不会消失的。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一定会跟着月亮移动。月亮与花影,是形影相随,股价与业绩如影随形。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力道,都无法使股价与盈利脱节。即使短期背道而驰,最终必然合而为一,以同一步伐进退。“云破月来花弄影”,风和云,都可能弄乱花影,使花影变了形,实际上,却无法改变花影随月移动的轨道。散户与其耗费精神去猜测股价动向,倒不如把精神花在公司的研究上。只要能找出盈利持续不断上升的公司,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其股票,长期持有,你的“身家”自然与日俱增。这种投资法,使你身心舒泰,有助於延年益寿。你又何必到处找“贴士”,
听信谣言, 在股市中抢进杀出?弄到自己焦头烂额,家里鸡犬不宁,说不定还会折损寿命,何苦来?
  15、大家一起富起来 ——出席大众银行股东大会有感
  大众银行的成功,是通过企业,使大家一起富起来的典型例子;大众银行所创造的,不只是双赢,而是所有的人都是赢家的“通赢”。丹斯里郑鸿标以40年的心血,打造大马最优秀的银行。他为股东,包括他本人,创造惊人的财富。根据该银行年报,一名股东,假如在1967年该银行上市时,以1千令吉买进该银行1千股的股票,无论股价起得多高,他都不受引诱脱售,在领取了一次又一次的红股,认购了一次又一次的附加股,40年后的今天,他一共拥有12万9千730股。以2008年2月26日股东大会举行这一天的闭市价11令吉50仙计算,总值149万1千895令吉。在40年中,他一共收到48万7千902令吉的股息。股票增值加股息,回酬高达200万令吉。40年前投资1令吉,现在变2千令吉。一名为股东带来如此惊人财富的企业家,受股东爱戴,不是挺自然的吗?另一方面,大众银行自2002年以来,缴交了24亿5千万令吉的税款,政府用这些税收,建设基本设施,受惠的人就难以计算了。一千家上市公司的领导人,应从郑鸿标和大众银行的成功,领略到惟有创造“通赢”的企业家,才会受到股东与社会的尊敬。
好股难求需珍惜(Jan 28th, 2011 | By 冷眼)
数十年来,阅读上市公司常年报告书,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项目。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有很大的感触,觉得做生意真的很不容易,而钱真的不易赚。
试想,一家大资本的上市公司,每年所做的生意,可能高达6亿令吉,不但没钱赚,反而蒙受亏蚀,这是多么难堪的事。
一年营收6亿令吉,表示每个月要卖出5000万令吉的货物,要动用多少的资金,多少的人力,化了多少的心思,才能达到如此的成绩?数百名员工,经过12个月的拼搏之后,到头来公司竟然亏本,那是多么令人失望的事啊!
然而,在1000家上市公司中,面对这种难堪处境的,恐怕不止少数。需知上市公司都是规模较大,组织较佳,历史较久的企业,这样也拥有较多的人才,这样的企业,竟然无利可图,其他规模小,资金少,人才缺乏的中小型公司,所面对的困难之大,处境之难,就可想而知了。
我曾在上市公司担任高职多年,有机会参与公司高层的决策会议,了解公司的营运内情,对于“生意难做”,真的感触良深。
当公司在恶劣的经营环境中,面对周转不灵或破产的威胁时,高层人员和老板所面对的压力,不是外人所能想像得到的。
不要以为老板容易做,实际上,当公司陷困时,在床上辗转难以成眠的,是老板,因为当公司倒闭,损失最大的就是他。
事业失败翻身难
员工的最大损失不过是失业,职业可以再找,但老板事业失败要东山再起可能比登天还难!老板的一生可能就这样完了啊!他忧心如焚是可以理解的。
生意为什么那么难做?
这是个资本主义社会,人人都有做生意的自由,而在这个社会中,金钱往往是地位和生活享受象征,所以人人都想赚钱,做生意是被认为有机会赚大钱的途径,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在寻找做生意的机会,只要有利可图的生意,就一窝蜂般抢着去做。
结果是原本好赚的生意,到了竞争趋于白热化,大家竞相削价争生意时,都变得无利可图了。
较迟加入竞争行列的生意人,到较后也发现生意难做,但也得勉强支持下去,因为骑虎难下。
一门生意,尤其是涉及昂贵设备的生意,如果不成功,要放弃吗?
这些设备可能当废铁卖也没人要,如果中途改行,这些设备都要报销,损失惨重不在话下,而员工的遣散,屋租的负担,债务的摊还,都要应付。
收盘进退两难
所以,要收盘也不容易啊!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只好拖下去,希望生意扭转,守出一个春天来,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到最后希望还是落空,其下场之惨,不是身为员工者可以了解的。
有些上市公司,连年亏蚀,但仍勉强支撑下去,就是因为欲罢不能,有时我发现,公司其实是稍有盈利,但因负债高,利息支出大,在支付利息之后,反而亏蚀,这种企业,简直是在为银行做工而已。
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尤其是散户,对公司的期望很大,当公司没钱赚,没办法派股息,股价又长期不振时,在股东大会上对掌管公司的大股东声色俱厉地加以责问,是常见的事,这也难怪,因为小股东用来买股票的,都是血汗钱,投资亏蚀,心怀不满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大股东也难做。
他持有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投资额大,公司亏蚀,他的损失比小股东更大。
睁大眼睛勿与狼共舞
是的,有些公司的大股东,做生意不诚实,中饱私囊,欺骗公司,不顾公司及股东的利益,这类大股东是有的,在任何行业中,都有害群之马。
我跟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有来往,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大股东其实都是诚实可靠,都是尽心尽力为公司赚钱的。
理由很简单,他们握有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公司所赚的钱,大部分是属于他们的,他们为什么不努力把生意做好?有什么理由故意把公司搞垮?公司垮了,他们的损失比任何股东都大,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有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公司就是他们的全部身家、事业,也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公司做不好,他们能安稳过日子吗?
是的,他们在公司享受高薪,享受福利,我认为不过份。因为他是为公司工作,责任重大啊。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是错误的想法。
种植业难插足
但是,无可否认的,有一小部分大公司大股东,只顾私囊,不顾公司的利益,这类大股东,小股东对他们口诛笔伐,亦无可非议。
所以,小股东在选股时,要睁大眼睛,不要与狼共舞,对于长期不赚钱的公司,或是大股东有不诚实表现,最好避之则吉。上市公司多达1000家,任君选择,为什么你要与这些企业界败类做股东?没有这个必要啊!
在企业界,每一个行业都有人做,而其中一些行业,早已有人捷足先登。在该行业,根深蒂固,要动摇他们,谈何容易?有些行业,后来者根本难以插足。
就以种植公司来说,好的土地,早已为历史悠久的大种植公司所拥有,现在要在大马找到大片优良的农业地,简直难如登天。
而已拥有农业地的公司,无论大小,都奇货可居,不肯轻易脱售,造成农业地价值有升无降。现在要种植油棕,已不可能,除非到印尼去,在这种情形之下,资金不多的散户,要在盈利丰厚的油棕种植业分一杯羹,难如登天,惟一的办法,而且是人人都有机会做到的,是购买种植股,通过投资于种植股,分享油棕种植业的盈利。
要这样做,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研究上市种植公司,了解他们的一切,然后乘股价低沉时买进,作长期投资,这样其实往往比直接种油棕,成本更低,也更省事。你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错过这样的机会,太可惜了。
家喻户晓屹立不倒
要在一个行业中长期赚钱,不但要资本雄厚,而且要在有关行业有深厚的基础,牢固的顾客群,公司的组织要严密,监控要有系统,更重要的是要有忠心及有经验的员工,所经营的生意,要有被信任的品牌,具有这些条件,才有可能长期屹立不倒,才会经得起经济风暴的打击。
在1000家上市公司中,这类优秀企业,屈指可数,而且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散户只要购买这类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就不大可能亏本。
但是,你们偏偏舍此而不为,却去追逐那些业务根本还没有经过考验的,基础脆弱的公司的股票,实在令人费解。
所以,散户在股市亏钱,有时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更怨不得股市。散户们,自我反省吧!
股市投资策略可分三等
低价购买好股,长期持有,只要公司盈利不断上升,就不卖。
大马甚至全球的富豪,都是这样成就的。
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时,买进好股,中长期持有,等到牛市到来,股值被严重高估时抛不出,按兵不动,等到股价回跌至被低估水平时再买回来,而且以高价卖出时所得的资金,全部买回同一只股票,反复这样做,你所拥有该股的数额越来越多,而每股成本越来越低,回酬越来越高,这样做可以致富。
在股市中不分股票好坏,只看价格波动,低买高卖,抢进杀出,往往搞到茶饭不思,晚上失眠,最后焦头烂额。这是下策,下下之策!以此法在股市赚到钱的,少之又少!
散户们,能不能在股市赚钱,其实大部份决定于你本身的做法,并不是决定于外界的条件是否有利,你们的命运其实是操在你们自己手中,而不是操在别人手中,所以,停止怨天尤人吧!
千金易得,好股难求。买到好股,要懂得珍惜,不要有蝇头小利就迫不急待地卖掉,因为往往卖掉后就没法再以原价买回,以后就失去分享有关公司的成长的机会,太可惜了。
至于股价的波动,那是股市的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公司盈利不断成长,你的股票的价值就会持续上升,短赚不如长赚。
细水长流胜过易涨易退的山溪水!好股难求需珍惜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段时间 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