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新水泥价格水泥还会下调吗

&&|&&&&|&&&&|&&&&|&&&&|&&
hold不住?全国水泥价格继续下跌
核心提示:陶瓷建材网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下降0.23%。
据数字水泥网的消息显示,上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前一周继续回落,幅度为0.23%。主要体现在石家庄、南昌、苏州和贵州安顺等部分区域,不同地区下调10-40元/吨,其中贵州安顺跌幅最大,低标号袋装下调30-40元/吨,石家庄、南昌和苏州均是10-15元/吨小幅调整为主。
华北地区P.O42.5水泥价格环比前一周下跌0.7%。河北石家庄和保定地区受淡季需求较弱影响,价格小幅回落10-15元/吨,企业库存多在70%-80%的高位。京津地区市场行情变化不大,各企业发货量环比无明显变化。内蒙古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水泥价格延续低位徘徊态势,6月中下旬,部分企业为改善盈利,欲将价格适当上调10-20元/吨,但因个别大企业提前开出大量订单,因此价格上调未能实现。七月上旬,价格也无明显调整迹象。
东北地区价格保持平稳。吉林市场报价仍显混乱,以长春为例,高标号散装到位价360-440元/吨,最大价差80元/吨,企业售价多是一户一议。辽宁沈阳大企业出厂价维持平稳,周边辽阳价格低30-50元/吨,给沈阳企业造成较大压力,后期或将适当小幅下调。黑龙江哈尔滨价格平稳运行,下游需求不足,企业日发货量仅是生产量的50%-60%。
华东地区P.O42.5水泥价格环比前一周下跌0.4%。上周华东地区仅南昌和苏州地区价格小幅10-15元/吨。7月上旬,苏州水泥价格延续跌势,现金价由之前的300元/吨下调至280-290元/吨,垫资保持在300元/吨。江西南昌主导企业几次酝酿提价未果,为争抢客户致使价格底部继续下探。南京地区价格平稳,受青奥会影响,工程停工面积继续扩大,水泥成交量环比继续下降。
浙沪皖地区价格以稳为主。安徽地区止跌企稳,合肥巢湖受降雨和资金短缺影响,下游需求环比前期继续减少,尽管巢湖地区按计划减产30%,但因产能过剩程度较大,各企业库存仍在70%以上高位。
中南地区价格保持平稳。广东珠三角(5.840,-1.51%)下游需求受降雨和资金紧张影响,表现较弱,为防止价格大幅回落,台泥、中材和光大等企业近日报价小幅上调10元/吨,但因海螺和华润两大家暂未有明显调整,价格上调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另据了解,广东地区企业也有意进行停产检修,减轻供给压力来维护价格稳定,后期走向需要跟踪。湖南地区价格低位徘徊,目前处于淡季时期,长沙企业出货量在7成左右,预计进入8月份主导企业将会逐步小幅拉升价格。河南各地水泥价格无明显变化,下游需求尚可,短期以稳为主。
西南地区局部回落。贵州安顺和六盘水地区低标号分别大幅回落40元/吨和20元/吨,价格下调主要是受新增产能投放影响。贵阳地区价格暂稳,但也有回落迹象,个别企业已经有小幅调整。目前贵州地区需求最好的是黔东南一带,因有4条高速公路同时施工,天气好转后当地企业发货量大增,库存均降至30%左右,后期贵定价格有上调预期。云南、四川和重庆价格暂稳。
西北地区价格平稳。甘肃兰州一带价格稳定,平凉地区价格继续在低位运行,高标号散装出厂价200元/吨左右。陕西、新疆、宁夏和青海地区价格平稳。
水泥库容比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上周全国水泥库容比约为71.5%,较前一周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西南地区库容比环比继续上升,幅度为0.6个百分点,其他各地区库容比基本保持平稳。
目前东北地区库容比仍然最高,约75.0%,西南地区最低,约为67.5%。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从基本面来看,由于水泥市场下游需求整体持续弱势运行,全国水泥价格自四月中旬开始已经连续12周下行,目前行业处于传统淡季,高温和雨水天气较多,市场仍有继续下行的风险。上周全国水泥库容比继续环比小幅上升至71.5%,较去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长期来看,未来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有较大发展空间,有望促进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若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相关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也将会促进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供需关系改善。
客服热线:8&&&&手机:&&&&传真8&&&&邮箱:
通用网址:中国陶瓷建材网&&中文域名:中国陶瓷建材网.com&&中国陶瓷建材网.cn&&页面版权:佛山市盈蒂诗建材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河南2017年将启动水泥行业碳排放交易
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中国建材行业最权威的信息资讯平台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2017年将启动水泥行业碳排放交易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撰稿人:&&发布时间:日 浏览:次
河南省2017年将启动水泥行业碳排放交易,碳配额等于水泥行业基准值乘以熟料产量,地方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系数。目前,河南省正在积极为做好碳交易做准备,提前储备节能降耗、降低碳排放的技术,应对即将到来的碳排放交易。
12月27日,河南省建材行业节能环保低碳高峰论坛暨协会四届三次理事会在郑州开幕。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维忠、河南省环保厅副处长郭军海、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王爱贞等百余名省级相关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据悉,河南省2017年将启动水泥行业碳排放交易,碳配额等于水泥行业基准值乘以熟料产量,地方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系数。目前,河南省正在积极为做好碳交易做准备,提前储备节能降耗、降低碳排放的技术,应对即将到来的碳排放交易。
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主办,上海碳惠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天汇研磨耐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河南瑞泰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万泰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建材行业节能环保,促进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将围绕河南省建筑材料行业节能低碳进行讨论,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碳排放交易,并听取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王爱贞所做的第四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协会负责人变更提案和表彰2016年河南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先进工作者。
会议上,河南省工信委副主任陈维忠将在会议上通报河南省建材工业运行情况,河南省环保厅副处长郭军海将对环境保护及错峰生产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国家水泥审查部主任武庆涛则将重点介绍新修订的《水泥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及相关审核要求。中国建材联合会结构调整部副主任郭利和中国建筑工业耐火材料协会副秘书长翟耀杰将分别作《建材行业绿色低碳与发展》和《我国建材工业耐火材料的转型发展》为题的专题报告。
此外,在本次会议上上海碳惠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麻然秋、山东天汇研磨耐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俊华和河南万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俨轩等企业负责人也将就本行业发展现状和涌现的新产品、新技术作专题报告。
责任编辑:王澎
分享文章到:2015水泥行业年度之最(上)
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中国建材行业最权威的信息资讯平台
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5水泥行业年度之最(上)
来源:中国水泥网&&撰稿人:&&发布时间:日 浏览:次
数据显示,1-12月全国水泥产量23.48亿吨,同比下降4.9%,而去年同期为增长1.8%;利润方面,预计2015年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300亿元,同比下降60%,已经回落至2008年水平。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2015年继煤炭与钢铁之后,经济下行释放的产能过剩压力开始进一步波及到水泥等相关产业。
数据显示,1-12月全国水泥产量23.48亿吨,同比下降4.9%,而去年同期为增长1.8%;利润方面,预计2015年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300亿元,同比下降60%,已经回落至2008年水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行业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2015年业内大事多与之密切相关,接下来我们就来全面盘点一下,过去这一年有哪些最值得我们记住和思考的行业之最。
大区产量跌幅之最:东三省
数据显示,月份,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1.48亿吨,同比下滑5.1%。从产量跌幅来看,上海、吉林、山西名列前三甲,东三省仅有吉林在列,但并不能忽视东三省产量大跌的现实。
据中国水泥网统计,月,东三省水泥产量跌幅分别为吉林22.6%、辽宁20.92%、黑龙江17.44%,跌幅均超过15%以上,相比于全国平均5.1%的产量跌幅,可谓已经跌出了“新境界”。
以往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大集团市场控制力较强,东北成为全国眼红的高价市场,今年堡垒却自破于内部。辽宁自2013年全运会结束之后整体需求一直持续不振,今年需求更显萎靡,而黑、吉两地也同样不容乐观,由于需求不足,东北市场水泥价格降幅累计达60~70元/吨。
东北老工业基地退化问题已经“老生常谈”,近年来由于人口外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经济后劲已经严重不足。日前,国家再次提出振兴东北经济计划,但考虑到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以及东北并不明显的区位优势,未来市场重振难度较大,预计2016年并不乐观。
价格跌幅之最:广东、北京、青海
2015年水泥行情的惨淡不仅仅体现在产量方面,价格的下跌更直接体现了市场的低迷态势。
总体来看,2015年全国行情走势大体与2014年相仿,属“V”字型走势。不同的是上半年水泥价格跌幅程度远超预期,后期价格反弹拐点延后,且力度相对平缓。据市场反馈,上半年全国水泥价格持续下跌,整个下滑节奏持续到三四季度方才略有改善,但有限的价格上调也主要出现在华东、西南及中南的局部地区,其余区域基本有心无力,至年尾全国水泥、熟料价格水平仿佛一朝回到十年前。
来自中国水泥网的数据更冰冷的说明了行情的冷淡,2015年全国水泥价格同比平均跌幅达到51.87元/吨,全国范围内水泥价格跌幅前三甲分别是广东、北京、青海, 而全国54.84%省区吨水泥价格跌幅接近过超过50元/吨,行情之惨淡可见一斑。
2015年各省P.O42.5水泥价格跌幅(元/吨)
熟料新增产能之最:广东、广西、甘肃
虽然水泥行业依旧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但2015年国内仍然新增水泥熟料生产线24条,新增水泥熟料产能3137.2万吨,增量连续五年萎缩。
具体来看,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甘肃三省,其中广东530.1万吨、广西465万吨、甘肃38.5万吨。从区域来看,新增熟料产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南和西南地区,分别占41%和28%。
另外,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总产能在17.83亿吨左右,前十大水泥集团新型干法熟料产能集中度提升至53%。目前,部分省份依旧存在新批和拟在建的产能项目,因此我国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难度正持续加大。
最大规模错峰生产:泛华北冬季停窑
2014 年12月27日上午,“泛华北地区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宣布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决定开始实行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
具体为:北京、天津,自日至3月15日停窑;山东,自日至2与28日停窑;河北,自日起,除唐山市企业停窑至2月28日,其他地区企业停窑至3月15日;山西,自日起,除晋东南地区企业停窑至2月28日,其他地区企业一律停窑至3月15日;河南,自日至3月5日停止煅烧熟料。
此次错峰生产涉及华北、中原地区近千家水泥企业,对水泥错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更大范围内开展、实现错峰常态化具有前所未有的推动意义。
另悉,2015年的水泥错峰生产涵盖了中国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的467家企业,共728条熟料回转窑冬季停窑。
最头疼的问题:需求去哪儿了
即便进行了广泛的停窑,2015年水泥行情仍然惨淡,根本原因在于需求的下跌,并由此引发业内一定程度的恐慌,导致价格上涨困难。
据统计局数据,1-12月,全国水泥产量23.48亿吨,同比下降4.9%,而去年同期为增长1.8%,产量的下跌直接反应出需求端的严重不足。另外,考虑到库存增加的影响,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水泥需求量跌幅可能超过10%。
那么需求都去哪里了?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虽然止住了连续下跌的趋势,但是相对于去年15.8%的同期增速下滑明显,预计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将进入个位数时代。
另外,房地产市场占据水泥需求的40%左右,但是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低迷态势却尤为严峻,成为水泥市场需求量下滑的关键因素。进入下半年以后,房价虽然出现企稳趋势,但投资情况却并不乐观。2015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54454万平方米,下降14.0%。此外,在土地出让方面,仅8月份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土地2610宗,成交1531宗,流拍土地多达1079宗,其中流拍的住宅用地有335宗。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萎缩以及土地出让数量下降,直观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以及市场对未来的担忧,受此影响,水泥需求将难以提振。
最权威的行业指数:水泥景气指数
2015年4月,由工业与信息化部和中国水泥网联合发布的中国水泥行业景气指数正式亮相。作为业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反应行业景气动向的量化指标,同时也是水泥行业指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水泥行业景气指数的推出,对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指数由先行指数、一致指数、滞后指数三部分组成,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以及中国水泥网等权威机构,按照利润、收入、价格、成本、供给、需求、外贸等多重角度提炼出反应水泥行业各个侧面的重要指标。
该指数可为水泥行业的政策制定、企业的结构调整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支持,对把握行业的景气周期、未来的发展动向提供参考价值。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水泥指数编制研究课题验收会。专家组认为水泥指数编制研究工作完成了课题委托函的设定目标,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及要求,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责任编辑:王澎
分享文章到: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年)的通知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省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年)的通知
豫政办〔2014〕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的《河南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年)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z2013{41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z2014{44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做大做强水泥产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面临形势
  近年来,全省水泥工业快速发展,行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企业238家,熟料实际产能1.1亿吨,粉磨产能2.4亿吨,前3家水泥生产企业熟料产能占全省总产能的51.3%。2013年水泥产量1.68亿吨,位居全国第二位;产品销售收入673.71亿元,同比增长5.5%;利润总额58.28亿元,同比降低9.2%。全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规模以上企业421家,产品销售收入665亿元,同比增长21.1%;利润总额66.58亿元,同比增长12.8%。我省水泥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水泥生产能力过剩、产业集中度偏低、盈利能力持续降低等问题比较突出,水泥制品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当前,全省正在大力推进与实施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水泥工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环境等强制约束力日益增强,对水泥、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在工艺、质量、品种、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消化一批、整合一批、转移一批、淘汰一批”的基本要求,坚决压缩产能总量,大力推进兼并重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动水泥制造与水泥制品业一体化发展,走环保、节能、高效的绿色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产能规模基本合理。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亿吨以内,压缩水泥粉磨产能3000万吨以上,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2015年年底提高到80%以上,2017年年底提高到85%以上,行业格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17年,前3家水泥制造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75%以上,高性能混凝土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加工占水泥产业的比重达到55%以上。
  ―――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到2017年,与2013年相比,粉尘、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50%以上,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提高20%以上,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到每吨110千克标准煤以下,协同处置生产线达到现有生产线的1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严禁新增产能。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全面落实豫政办〔2014〕44号文件,各地、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水泥熟料及粉磨站新增产能项目,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土地供应、能评、环评审批等相关业务,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已核准但未开工的项目,不得再建;在建违规项目,一律停建。对确有必要建设并申请认定的在建违规项目,在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基础上,由省政府提出申请,上报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认定;对未予认定的在建违规项目,一律不得续建。
  (二)加强规范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建成违规产能的规范管理。工业主管部门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国土资源、环保部门严格监督检查,质监部门进行质量保障能力综合评价,依法颁发产品生产许可证。对符合能源消耗控制指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行业准入条件、环保标准等要求,申请备案的建成违规产能,由省政府公示后上报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备案。对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建成违规产能,依法依规实施关停。实施专项治理,坚决查处关闭一批违法违规无证生产的落后企业。
  (三)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2014年年底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任务。严格执行国家新的水泥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积极落实差别电价和阶梯电价、水价政策,倒逼企业技术进步和退出竞争乏力产能。加强环保核查、节能监察、质量检验,对不能达到环保、节能和质量要求的企业实施停产治理或限期整改,逾期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积极淘汰达不到新环保排放标准的直径4米及以下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关停一批达不到行业准入条件和两年内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粉磨站。通过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到2017年年底,压缩熟料产能1000万吨、水泥产能3000万吨。
  (四)优化产业布局。本着熟料产能靠近资源、水泥粉磨靠近市场的布局要求,进一步优化水泥熟料生产线和粉磨站建设布局,支持大型水泥企业在环境承载力允许情况下,按照减量置换产能原则,在石灰石资源集中地建设5000吨/天以上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郑州市环境敏感地区和洛阳、安阳、新乡、许昌、南阳、驻马店、济源市等水泥产能富余地区不再新增粉磨站,实施粉磨节能技改必须遵循产能减量置换原则;随着城镇化发展,水泥熟料企业可以采取兼并收购置换产能等方式,将粉磨产能从富余地区适度转移,在开封、濮阳、商丘、周口等市建设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大型粉磨站。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在郑州等地利用现有水泥生产线生产满足航天、海洋、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种水泥产品。
  (五)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标准,修订设计规范,加强政策引导,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逐步减少低标号水泥使用量,到2017年,42.5级及以上水泥产品消费比例达到60%以上。发挥我省特种水泥产业优势,支持利用现有水泥生产线发展满足海洋、港口、高铁、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种水泥新产品。支持优势企业加快拓展骨料市场,重点发展水泥基材料及水泥预制件、预应力管桩等水泥制品,扩大水泥基材料和制品在水泥产业中的比重。
  (六)加快联合重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尊重企业的意愿,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企业间兼并重组。支持天瑞集团、中联集团、同力水泥公司等大型水泥骨干企业按照市场区域化要求,对郑州、新乡、南阳、安阳等产能集中区域水泥熟料企业实施联合重组。优先支持省内水泥骨干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兼并重组本地水泥生产企业。推动同力水泥公司采取定向增发等方式逐步退出水泥领域。鼓励大型水泥企业收购过剩产能。鼓励上下游关联企业联合重组,延伸水泥产业链,有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到2017年,培育出1―2家产能3000万吨以上,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前3家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75%以上,年产规模60万吨及以上大型水泥粉磨站控制在150家以内。
  (七)促进绿色发展。加强节能降耗,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到2017年,年耗能10万吨标准煤以上水泥熟料企业全部建成能源管理中心,粉磨站可比水泥综合电耗降到32千瓦时/吨以下。推进清洁生产。按照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要求,2015年6月底前,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全部完成烟气脱硝治理,水泥熟料生产线及水泥磨机完成粉尘治理设施提标改造,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新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继续推进水泥生产综合利用矿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制定具体鼓励补助办法,支持利用现有日产4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2017年年底前完成现有生产线10%的协同处置改造任务。
  (八)推进“两化”融合。研究制定《建材行业“两化”融合推进方案》,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水泥行业工艺,尽快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引导水泥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广应用主要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实时监控技术,促进清洁生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社会监督。建立行业基础信息库,适时发布产能利用、市场供需等相关信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业管理。根据新修订的水泥行业准入标准,对现有企业和新建项目严把准入关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好准入公告申报工作。规范水泥混凝土行业管理和企业化验室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适时发布水泥产能利用、市场供需等相关信息,促进行业平稳运行。积极推广先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指导和帮助企业改进管理,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按照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合理确定并购贷款利率。加大对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省级相关涉企财政专项资金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落实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税收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联合重组。落实资源综合利用财税优惠政策,支持生产高标号水泥、高性能混凝土。加快完善费用结算机制,支持利用现有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污泥和产业废弃物。
  (三)完善差别引导政策。按照体现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的原则,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实施并完善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和环保收费政策。完善差别电价政策,对能耗、电耗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产能和列入淘汰落后名单的水泥生产线,向社会公示后,实施更加严格的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政策。修订相关标准规范,提高建筑用水泥产品标准,支持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在大型建筑、重点工程领域强制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产品,禁止低品质水泥产品进入重点工程和建筑结构工程。
  五、工作要求
  建立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保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科技厅、省政府国资委、省质监局、河南银监局等部门参加的联动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全省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完成各项任务。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对本地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工作负总责,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方案落实。
重点工作分工表
严禁新增产能
省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房城乡
建设厅、省政府国资委、河南银
按年度落实
清理整顿违规
省工业和信息
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
保厅,各省辖市、省直管县
2014年12月
加强水泥行业准
省工业和信息
省国土资源厅、环保厅、质监局
按年度落实
加强环保核查,
依法关停环保不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按年度落实
依法查处无证生
省电力公司、供水企业,各省辖
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淘汰落后产能
省工业和信息
省财政厅、环保厅、省政府国资
委、省质监局,有关省辖市、省
直管县(市)政府
按年度落实
完善差别电价和
惩罚性电价、水
省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
厅、质监局
省电力公司、供水企业,各省辖
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2014年12月
优化产业布局
省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国土资源厅、环保厅,各省辖
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按年度落实
促进水泥企业技
术进步和转型
省工业和信息
省财政厅、科技厅、住房城乡建
按年度落实
推进水泥企业联
省工业和信息
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财
政厅、省政府国资委、河南银
按年度落实
制定推广使用高
性能混凝土和新
型水泥制品相关
省住房和城乡建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筑材料工
2014年12月
烟气脱硝和粉尘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实施污染物在线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2014年12月
制定建材行业
“两化”融合
省工业和信息
省环保厅、质监局、建筑材料工
落实财税、金融
省财政厅、国税
局、地税局、河
2014年12月
完善资源综合利
用优惠政策和水
泥窑协同处置费
用结算机制
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工
业和信息化厅
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协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备案序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钢筋水泥最新报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