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柜调整"超时收费"未果的小说 送达"最后100米"该如何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搜狐健康 整理/吴施楠
  作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近年来,尤溪县在国务院医改办、省、市医改领导小组的悉心指导和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强化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以“三医联动”为抓手,以“百姓可接受、财政可承担、基金可运行、医院可持续”为目标,围绕“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内涵要求,坚持领头改革,抓好示范样板,不断总结创新经验,全面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主要做法
  (一)实施三医联动改革,实现“腾笼换鸟”目标。从医药改革破题入手,逐步跟进医疗、医保改革,通过降药价、堵浪费、腾空间、调价格,挤压医药价格虚高水分,提高医院可支配收入,实现“腾笼换鸟”目标。一是改革医药腾空间。继2013年全面取消药品(含耗材、器械)15%的销售加成之后,重点监控辅助性、营养性、高回扣的129个品规药品,按照“为用而采、去除灰色、价格真实”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行最低价采购,严格执行“一品两规”、“两票制”和“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今年6月,又将县级公立医院在用的医用耗材(试剂)按类别、分批次进行联合限价采购,从源头上堵住药价(耗材)虚高问题,奠定“腾笼”基础。二是改革医疗堵浪费。严格控制“大处方”,加强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监管;建立医保医师数据库,实行医保医师代码管理,严格医师诊疗行为;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县级医疗机构每月必须将抗菌药物用药量前10名的品规及其开具医生在院务公开栏公布,对连续三个月排名在前三名的抗菌药物给予暂停使用处理,并约谈责任医生;严格控制大检查,要求县级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全年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比重控制在3.5%以内;加强医疗机构抗生素与输液管理,从2014年起,确定53种无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医疗改革,建立控费和堵浪费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实现“腾笼”目标。三是改革价格调结构。在实现“腾笼”目标和医院总收入增长幅度控制在8%左右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按照“总量控制、小步快走、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动态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来,先后5次调整4700多项医疗服务价格,实现“换鸟”目标,优化了医院收入结构,医务性收入占比显著提高,1-10月份,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医务性收入达63.89%。四是改革医保增效益。在做好“三保合一”改革同时,持续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扩面提标等工作,促进参保补助与住院补偿双提高、住院预缴与住院费用双下降、报销政策与大病统筹双统一、合理就医与便民诊疗双加强。在此基础上,按照“定额包干、超支自付、结余归己”的原则,2016年实行609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设立公立医院医保服务站,建立医保在线监管机制,杜绝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实现基金平稳运行。五是改革管理保目标。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管理委员会,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院长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功能定位、办医方向、职责履行等考核指标;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精准核算运行成本和医疗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廉政廉医、医患纠纷投诉和测评末位“三预警”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日常行为。通过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确保患者得实惠。
  (二)创新三项分配机制,探索建立行业薪酬制度。创新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一是实行医院工资总额制。明确公立医院工资总额为医务性收入乘以市确定的工资系数、调节系数和院长考核分,按医生(技师)、护理(药剂)、后勤5:4:1的比例分配,每年度调整各系列工资总额分配比例,建立动态调节机制,设定不突破核定的工资总额、不亏损兑现工资“两条红线”,允许剩余的工资总额结转下年度使用。二是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在2013年率先实行院长、医生(技师)目标年薪制的基础上,2015年又将公立医院在职在岗的护理、药剂、行政后勤等人员全部纳入目标年薪管理,按照不同系列和岗位,实行不同职级的目标年薪制,打通了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改革最后一公里。三是实行年薪计算工分制。率先研发运用年薪工分制计算软件系统,实行量化质化双考核(定性工分30%、定量工分70%)的薪酬分配机制。2016年,研发基层奖励性绩效分配工分制计算软件系统,体现公益性、彰显公平性、遏制逐利性,逐步实现“三个回归”。
  (三)联推三级同步发展,构筑分级诊疗制度。坚持发挥县级公立医院龙头带动作用,从三个领域入手,推进县、乡、村三级同步改革发展,逐步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一是以组建医疗联合体为纽带,带动分级诊疗。在实行“代管制”的基础上,按照“分工协作、主动自愿、合作共赢、统筹协调”原则,组建沈城、沈溪2个紧密型医联体,统筹管理人、财、物,形成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所与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为基础的工作联盟和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促进人才、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和转诊预约协同服务,县域内就诊率达90.75%。二是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助推分级诊疗。县医院、县中医院分别以神经外科、儿科、感染科和中医科、骨伤科、理疗康复科为重点,帮扶基层专科建设,培育覆盖全县、中西医并重的医疗服务体系。年投入3000多万元为基层更新DR、彩超等医疗设备,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基卫系统检验、电子病历、心电、影像、远程诊断等信息子系统,实现县域医疗服务信息互联互通。三是以筑牢网底为载体,保障分级诊疗。强化“责任制、代管制、定补制、联动制、薪酬制”五制做法,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第二轮改革,激发基层卫生机构内生活力。按照“筑牢网底、基层守门、开通医保、送医到村、预防为主、医养结合”目标,以“1633”模式(一延伸,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村居延伸举办村卫生所、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六统一,即推行“规划建设、人事管理、业务管理、药械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六个统一;三规范,即实行“场所建设、诊疗行为、收费标准”三个规范;三加强,即实施“财力保障、业务指导、监督评价”三个加强),建成公建公管公益性质的村卫生所(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220个,聘用乡村医生345名,进一步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为农村居民健康“守门”。
  (四)推行四级共保工程,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在三明市现有医保支付政策的基础上,并行实施“一组团、一包干、互结算、两允许” 机制(一组团,即组建沈城、沈溪两个医联体。一包干,即将预留大病保险和第三次精准补助后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片包干给两个医联体使用。互结算,即结余的医保基金由两个医联体之间、县乡村医疗机构之间、民营医疗机构与医联体之间互为结算。两允许,即允许结余的基金直接纳入医院医务性收入,用于计算工资总额;允许健康促进经费从医疗机构的成本中列支),增强主动节约基金意识,调动各级医疗机构抓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积极性。一是改革医疗服务模式。以医联体为纽带,采取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特色专科开进卫生院(社区)、鼓励县级医院专家到基层多点执业、市县乡村四级共同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等多种形式,构建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促进患者合理分流、分级医疗、有序就医,将居民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二是转变医疗服务方向。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重点,引导县级医院人才、资源、病种“三下沉”,构建乡村基层医疗机构“防疾病、治小病、管慢病、转大病”和县级医院“治大病、沉基层、抓培训、提技能”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各医疗机构以治病为中心转向治病与治未病并重,最终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努力实现群众“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目标。三是开展健康尤溪行动。建立相关部门协同抓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工作机制,明确县卫生计生、文体、教育、农业、市场监督管理、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健康促进职责分工,分别牵头组织实施健康教育普及、健康行为促进、科学饮食推广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服务能力提升、改变健康服务模式等六项行动计划,促进健康尤溪建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二、主要成效
  通过4年多的改革实践,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重点难点逐步突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2016年4月,高分通过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复核评价。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财政投入增加、医院医务性收入增加、医务人员收入增加、医保基金结余增加、患者自付医药费用减少的“四增一减”上:
  (一)形成公益办医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部署要求,切实承担起基本医疗保障的民生责任,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抓医改,强化医改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明确基础设施、大型设备等六项经费由政府投入,四年来共投入3.2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9.31%)用于县级卫生事业发展,今年继续投入5000万元改善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
  (二)促进医院步入良性发展。软硬件得到有效改善,先后建成县中医院门诊楼、后勤保障楼和县医院外科综合楼,新购置CT、MRI、彩超等一批大型设备;社会尊医重卫氛围逐步形成,医患关系逐步好转,部门配合支持更加紧密。历史债务全部由政府买单偿还,让医院卸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医疗人才得到有效保障,随着医院收入结构改变,医生收入大幅提升,人才难招难留问题有效缓解。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建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管办分离”机制,医院享有更加充分自主的人事权、经营权、分配权、管理权,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三)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2015年,县级公立医院医生目标年薪最高达24.39万元,医务人员平均年薪11.6万元,是改革前的2.15倍,为社会岗平工资的2.2倍。乡镇卫生院院长(主任)人均年薪13.94万元,最高达20多万元,医务人员平均年薪7.71万元,最高达19多万元,分别是2013年的2.1倍和1.6倍,收入待遇大幅度提高,工作积极性有效调动,职业认同感得到提升。
  (四)有利提高基金运行效益。全县城镇职工医保在赡养比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医保基金连续四年保持盈余,2012年至2015年分别结余1933.63万元、2256.02万元、1811.63万元和2795.17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平稳运行,2015年结余109.56万元。
  (五)有效破解就医难贵问题。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县级医院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从2011年的65%提高至2016年的85%,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至2016年的90%,全病种住院费用患者自付比例控制在30%以内(29.51%),城镇职工医保个人住院自付次均费用由改革前2011年的1767.7元下降到2016年的1603.1元;城乡居民医保由改革前2011年的2017.3元下降到2016年的1617.2元,低于全国、全省同级医院水平。启动大病保险和第三次精准补助,最高可获补助32万元,2015年,全县大病保险补偿1.34万人次1249.81万元;第三次精准补助248人次950万元,有效减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三、体会与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几点体会。作为推进改革的基层组织,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是顶层设计、坚强领导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能够率先推进,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顶层设计、坚强领导,也得益于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协同作战和一盘棋推动。二是办医为民、群众支持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牢固树立办医为民理念,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从而更加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保证。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技术,不断增强改革实效。
  (二)存在问题。我县医改示范工作虽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着问题和挑战:一是以“保基本”为主的改革与多元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不够精细标准,影响全病种付费改革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合理就医秩序的建立还需一个过程。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将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契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导向,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一是加快改革发展持续化。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医改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公立医院改革的典型做法和改革模式,对照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家医改示范县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改革举措,巩固医改示范成果,推进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3.46亿元,新建县精神病院、县医院急诊大楼等重点项目7个和适时更新一批大型医疗设备。二是推动医院管理科学化。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和医院内部绩效评价机制,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DRGs(疾病诊断相关组)全病种医保支付改革。三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化。科学制定上转、下转指征,建立安全便捷的转诊流程和完整的转诊档案,积极引导患者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力争实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到三级医院”的目标。四是促进全民健康常态化。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健康三级共保工程,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健康教育、健康行为促进、科学饮食推广、环境卫生整治及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着力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医改获得感。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医改新实践、新经验,共同助力医改,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王子娱乐场:送达“最后100米”该如何走?
王子娱乐场
当前位置: >
送达“最后100米”该如何走?
时间:&#160;&#160;来源:未知&#160;&#160;作者:admin
原题目:投递“最后100米”该如何走?
  一直以来,小区、楼宇被视为快递最难送达的“最后100米”,又因其成本高、效力低也成为行业的“痛点”。作为第三方快递存放平台的快递柜应运而生,很快席卷全国很多大中城市。然而,近期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快递柜企业速递易因“超时收费”引发普遍关注。快递送达这“最后100米”还能走下去吗?又该如何走?
  免费寄存“48改4”遭埋怨,速递易叫停“新政”
  于2013年上线的速递易,主要在校园、社区、楼宇内布点,截至目前已进入四川、黑龙江、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区市的近80个城市。速递易官方信息显示,三年多来共为业主保存过6.5亿个包裹,已成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快递柜企业。
  11月11日,速递易宣布新闻称,“受限于技巧研发压力跟人力资源缓和等因素”,将始终实行的免费寄存48小时后才收费的政策改为4小时后即收费,并先期抉择了重庆、浙江台州、四川南充、山东潍坊、湖北襄阳等5个城市试行,并打算推广到其笼罩的海内其余城市。
  对“48改4”的念头,速递易官微说明:“智能柜在大多数网点是不够用的。通过缩短免费存放时限,在确保超过70%的用户能在4小时内取件的条件下,岂但可以使智能柜的周转率有效晋升3倍以上,同时资源还能得到公道调配。”
  速递易的“新政”引发了楼宇物业、居民用户的不满,理由:一是4小时的免费寄存时光对宽大上班族来说远远不够;二是企业单方面发布,事发忽然,不尊敬用户需求。
  面对强烈的反对声音,速递易被迫叫停“新政”。其官微11月22日称,“意识到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将向试行城市的用户推出“畅存卡”服务,可减免代存服务费。记者登录速递易发明,已经不见了“超4小时收费”的内容,而恢复为“免费为你存放48小时”“超过48个小时还未提取的超期快件,每24小时收取1元逾期保管费”。
  快递柜市场还在“跑马圈地”,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继速递易之后,还出现了“丰巢”“日日顺”等多个第三方快递存放平台。目前,快递柜企业重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从事详细快递业务,而只是利用资金、技术和商业模式等上风,单纯瞄准“最后100米”,速递易就是这类企业;另一类是快递企业投资,属于缭绕工业链高低游的延长布局,丰巢就是2015年由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独特投资创立的,今年将在全国80个大中型城市投放快递柜超过4万个。目前,丰巢的快递柜对快递企业用户来说,更像是一项免费的服务休会。
  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快递柜主要仍是依附派件、超期、寄件和广告收费,商业模式尚未成熟,处于“烧钱”阶段。根据此前发布的三季度财报,速递易业务2015年实现的毛利为2.04亿元,净利润为1.36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的毛利仅为9644万元,很有可能持续三年亏损。
  快递企业依据用户使用特点缩减免费时间、进步周转率、下降成本,无可非议。“收费意味着‘损害’流量,快递柜企业的这种取舍,也是迫于本钱压力和迟迟难盈利的无奈之举。”快递业察看人士蔡伟阳说,总体来看,快递柜市场还处在连续投入、跑马圈地的阶段。速递易此次收费“新政”夭折,也意味着“超时收费”模式步子迈得太大,市场还难以接收。
  “最后100米”商机巨大,有序发展仍待破题
  速递易目前的窘境不言而喻,兴许“后来者”也会见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速递易已试图在拓宽“最后100米”的发展之路,提出了社区流量端口的概念,即环绕快递柜这个端口,加载寄件、破等可取、洗衣、问诊、金融等服务,让用户享受各种方便,也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流质变现。
  去年,中国快递市场业务量达到206亿件,增幅到达48%;今年持续高速增加,冲破300亿件为期不远。如斯伟大的快件量,正对传统快递业务的低效环节构成倒逼,也象征着“最后100米”的宏大商机。
  蔡伟阳以为,跟着快件量的持续增添,快递柜将是快递业终端上的主要组成局部,市场需求巨大。但要造成一个健康、有序的行业环境,还需各参加方共同尽力。其中,保障终端用户的挑选权是前提,企业需要明白服务与收费尺度,行业标准的制定已很急切。
  快递业著名专家孙杰表现,目前快递柜应用不平衡景象非常凸起,有的应用率很高甚至一柜难求,有的大批空置甚至沦为陈设,市场还须要进行洗牌。企业应更充足地研究用户特色,领导花费习惯,探索成熟的贸易模式;相干部分应加快研讨制订标准和支撑政策,引诱企业有序竞争,培养良好的市场环境。
  有业内人士还提到,应从新界定“互联网+”时期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请求,能够摸索将传统的“信报箱”改变为智能“信包箱”,推出满意庶民基础需要的存在广泛服务性质的邮政智能快递柜服务。
(责编:赵越、毕磊)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快递公司集体上市加快融资
快递业砸钱火拼最后100米 小区里的智能快递柜越来越多
  是不是觉得收快递的心情越来越好了?因为快递不仅变得越来越快,而且即使你不在家,快递员也会妥妥地把快递放在你家楼下的智能快递柜里,或者直接放在物业,而不是电话一个个问你什么时候到家。
  最近,天天快递宣布正式完成A轮融资,并直指将快递最后一公里缩短为最后100米。事实上,随着竞争加剧,快递行业进入新一轮比拼,除了拼速度和服务质量,还拼谁可以融到更多的钱。
  不仅快了而且越来越便捷快递火拼最后100米
  天天快递的这轮融资,除了主投方中金前海发展(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贵州盘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点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承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大航海资本等5家资本进行了跟投。虽然天天快递董事长张鸿涛说具体的融资额度不方便透露,不过业内的普遍说法是不低于6亿元。
  张鸿涛说,这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配送网及分拨中心的建设、对加盟网点的补助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升级,以顺应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并极大地推进云仓的发展。&以前快递公司拼最后一公里,现在变成了拼最后800米、500米,甚至最后100米。&
  对于最后的100米,张鸿涛说,以前从网点人员配置来看,一般一个人管两个小区或者一个街区。现在随着网点人员的大量补充,可以做到一个人管一个小区,甚至半个小区。&除了增加人手,还加强了与小区快递柜和物业公司的合作,对消费者来说,取快递变得越来越便捷。&
  除了天天快递,其他快递公司对最后100米也不惜血本。
  去年,顺丰、申通、中通、韵达等投资5亿元,进军小区智能快递柜,共同成立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丰巢刚成立不久,又迅速收购国内另一家智能快递公司速递易30%-40%的股份。
  除了对于最后100米的投入,各大快递公司还通过建设云仓,优化快递在路上的流转过程。上个月,宅急送对外宣布,公司云仓、运输、配送三大事业部独立经营。其中,运输事业部即日起启动,配送事业部、云仓事业部在3月份走向市场;同时,天天快递的能容云仓也在2月底启用。而早在去年11月,顺丰、圆通、百世汇通等公司就开始玩转大数据,建立云仓应对&双11&。
  所谓的云仓,就是利用大数据,对订单进行准确快速地分拣、调配到包装和出库。&比如,以前你在北京一个商家那里买了商品,商品是从北京的仓库出仓,到杭州可能需要三天时间。有云仓以后,可以根据商家的大数据,将货提前备在杭州的仓库里。所以你收到的货其实是从你最近的仓库里发出来的,路上等待的时间缩短了。&张鸿涛说。
  竞争越来越激烈
  快递公司加快融资集体上市
  天天快递拿到巨额融资之后,开始筹备上市。张鸿涛透露,公司计划在三四月份成立上市筹建小组,启动上市进程,计划于今明两年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在上市前进行B轮融资。
  除了天天快递,前后一周时间,有三家快递公司分别宣布了自己即将上市的决心。
  2月23日,&宅急送&对外宣布内部业务架构调整,也意味着其二轮融资或已敲定,离上市计划更近了一步。随后韵达速递宣布,与复星集团、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东方富海、云晖投资等金融与投资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而在此之前,申通和圆通已经于去年完成了借壳上市;中通正计划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民营快递另一巨头顺丰也已确认启动A股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快递公司集体融资上市的背后,是行业竞争加剧、利润下滑。
  快递业的快速增长,并没有改变行业越来越微利的局面。权威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快递行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50%,但毛利率大幅下降,从2007年约30%的水平下滑至目前5%至10%的水平。全国快递平均运价已经从2011年的20.7元/件下滑到2015年的13.4元/件。
  &接下来,价格战将成为常规,而且到最后必然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局面。&一位快递行业的分析人士说。(都市快报)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快递柜调整“超时收费”未果&送达“最后100米”该如何走?
作者:叶锋&&&&&来源:&&&&
一直以来,小区、楼宇被视为快递最难送达的“最后100米”,又因其成本高、效率低也成为行业的“痛点”。作为第三方快递存放平台的快递柜应运而生,很快席卷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但是,近期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快递柜企业速递易因“超时收费”引发广泛关注。快递送达这“最后100米”还能走下去吗?又该如何走?
免费寄存“48改4”遭抱怨,速递易叫停“新政”
于2013年上线的速递易,主要在校园、社区、楼宇内布点,截至目前已进入四川、黑龙江、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区市近80个城市。速递易官方信息显示,三年多来共为业主保管过6.5亿个包裹,已成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快递柜企业。
11月11日,速递易发布的消息称,“受限于技术研发压力和人力资源紧张等因素”,将一直实施的免费存放48小时后才收费的政策改为4小时后即收费,并先期选择了重庆、浙江台州、四川南充、山东潍坊、湖北襄阳等5个城市试行,并计划推广到其覆盖的国内其他城市。
对于“48改4”的动机,速递易官微解释,“智能柜在大多数网点是不够用的。通过缩短免费寄存时限,在确保超过70%的用户都能在4小时内取件的前提下,不但可以使智能柜的周转率有效提升3倍以上,同时资源还能得到合理的分配。”
速递易的“新政”引发了楼宇物业、居民用户的不满,理由:一是4小时的免费寄存时间对广大上班族来说远远不够,二是企业单方面宣布,事发突然,没有尊重用户需求。
面对强烈的反对声音,速递易被迫叫停“新政”。其官微22日称,“意识到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将向试行城市的用户推出“畅存卡”服务,可减免代存服务费。记者登录速递易发现,已经不见了“超4小时收费”的内容,而恢复为“免费为您存放48小时”,“超过48个小时还未提取的超期快件,每24小时收取1元逾期保管费”。
快递柜市场还在“跑马圈地”,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继速递易之后,还涌现了“丰巢”“日日顺”等多个第三方快递存放平台。目前,快递柜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从事具体快递业务,而只是利用资金、技术和商业模式等优势,单纯瞄准“最后100米”,速递易就是这类企业;一类是快递企业投资,属于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布局,丰巢就是2015年由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共同投资创建的,今年将在全国80个大中型城市、投放快递柜超过4万台。目前,丰巢的快递柜对快递企业用户来说,更像是一项免费的服务体验。
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快递柜主要还是依赖派件、超期、寄件和广告收费,商业模式尚未成熟,处于“烧钱”阶段。根据此前发布的三季度财报,速递易业务2015年实现的毛利为2.04亿元,净利润为-1.36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的毛利仅为9644万元,很有可能连续三年亏损。
快递企业根据用户使用特点缩减免费时间、提高周转率、降低成本,无可厚非。“收费意味着“伤害”流量,快递柜企业的这种选择,也是迫于成本压力和迟迟难盈利的无奈之举。”快递业观察人士蔡伟阳说,总体看,快递柜市场还处在持续投入、跑马圈地的阶段。速递易此次收费“新政”夭折,也意味着“超时收费”模式步子迈得太大,市场还难以接受。
“最后100米”商机巨大,有序发展仍待破题
速递易目前的困境显而易见,也许“后来者”也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速递易已试图在拓宽“最后100米”的发展之路,提出了社区流量端口的概念,即围绕快递柜这个端口,加载寄件、立等可取、洗衣、问诊、金融等服务,让用户享受各种便利,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流量变现。
去年,中国快递市场业务量达到206亿件,增幅达到48%;今年继续高速增长,突破300亿件指日可待。如此巨大的快件量,正对传统快递业务的低效环节形成倒逼,也意味着“最后100米”的巨大商机。
蔡伟阳认为,随着快件量的持续增加,快递柜将是快递业终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市场需求巨大。但要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行业环境,还需各参与方共同努力。这其中,保障终端用户的选择权是前提,企业需要明确服务与收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已很迫切。
快递业知名智库永驿物联专家孙杰表示,目前快递柜利用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有的使用率很高、甚至一柜难求,有的大量空置、甚至沦为摆设,市场还需要进行洗牌。企业应更充分地研究用户特点,引导消费习惯,探索成熟的商业模式;相关部门应加快研究制定规范和支持政策,引导企业有序竞争、培育良好市场环境。
有的业内人士还提到,应重新界定“互联网+”时代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要求,可以探索将传统的“信报箱”转变为智能“信包箱”,推出满足百姓基本需求的具有普遍服务性质的邮政智能快递柜服务。
(责任编辑:张倩)
Copyright ? 陕西传媒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邮编:710054 广告招商:029- 传真:029-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新闻热线:029-
投稿邮箱:.cn
陕ICP备号-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备孕一年未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