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帝国主力小小军团2.2主力英雄不派往边疆而驻蓝田大营帝国会速亡吗

风雨大隋:一个不堪重负的流星王朝(全景式解读大隋帝国的勃兴和速亡)
隋朝起于门阀,亡于门阀。门阀政治和君主独裁注定是走不到一起的
@历史风云过 1340楼
19:36:03历史
的故事,现代的写法!喜欢!!-----------------------------谢谢
@青云之下三千丈 1343楼
20:15:04隋朝起于门阀,亡于门阀。门阀政治和君主独裁注定是走不到一起的-----------------------------隋末造反的,绝大多数都是关中的高门大阀,
@汗明远波 1339楼
19:34:51m-----------------------------欢迎
20:25:37mark-----------------------------欢迎
@下半场开始 1341楼
19:38:36关注中,-----------------------------谢谢支持
支持,写得很好,期待杨广出场。
(接上文)三、人性缺失高纬有个哥哥叫做高绰,在定州担任刺史,不好好做官,偏偏喜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有一天,高绰外出,碰巧看到路边一个怀抱婴儿的妇人。高绰突然灵机一动,索性把妇人怀中的婴儿抢夺过来,然后拉过来一条恶狗,还是一条波斯狗,从西域引进的,把襁褓中的婴儿直接丢到了这条波斯狗的面前。狗毕竟只是畜生,狗哪里认识这是婴儿,扑上去就直接啃,襁褓中顿时变成一片血肉模糊,婴儿的啼哭也最终消失在了这条恶狗的血盆大口之下。这妇人见自己的孩子惨死,嚎啕大哭起来。如此惨状,只要是个人都会心生怜悯之心,然而高绰不仅没有怜悯之心,反而认为眼前的妇人不识抬举,顿时勃然大怒,于是再放恶狗去咬这个妇人。这毕竟是一个大活人,是个成年人,狗虽然凶恶,但它还是认识人的,并没有立刻扑上去咬人。但这并没有难倒高绰,他灵机一动,把那个已经被吃得血肉模糊的婴儿的血,涂抹到这个妇人身上。狗见到了血,顿时亢奋起来,不再犹豫,扑上去就把这个妇人活活咬死。听着妇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看着恶狗食人的血腥场面,高绰的内心却升腾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兴奋感。这等惨绝人寰的凶杀案,按道理来说,应该严惩不贷才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件事立刻引起了北齐皇帝高纬的浓厚兴趣,高纬不是在想怎么制裁自己的这个哥哥,而是由衷的钦佩自己的哥哥,哥哥真是太有才了,居然有这么好玩的事儿。高纬立刻把哥哥高绰传唤到了京城,当时北齐的都城是在邺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的临漳。高绰以为朝廷要给自己治罪,本来还有些顾虑和惶恐,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了邺城。高纬一见到远道而来的哥哥高绰,便问:“听说哥哥在外面很会玩啊,不知道哥哥玩过最好玩的是什么啊?”高绰一听高纬这么问,顿时没有了任何顾虑,笑呵呵的就回答说:“拿一盆蝎子,然后把猴子丢进去,让蝎子咬猴子,这个最好玩。”这番话,瞬间触动了高纬那颗敏感的神经,高纬连连称赞:“哥哥你这玩法太有创意了,不过,我给你改进一下,咱们玩个升级版的。”听高纬这么一说,高绰也来了兴趣。只见高纬派人连夜捉拿蝎子,足足捉了有好几升蝎子,放在一个大浴缸里,然后随便揪过来一个人,让这个人脱光衣服,再把这人推进了浴缸,只见此人在蝎子堆里发出一声声惨叫。此时在一旁观看的高纬乐坏了,简直乐不可支,那一声声凄惨的叫声,就如同是给高纬打了兴奋剂一般,叫得越是凄惨,高纬就越是兴奋和来劲儿。兴奋之余,高纬拉着高绰的手说:“哥哥你看,我没说错吧,多好玩啊,哥哥你有这么好玩的游戏,居然也不早早告诉我。”高纬和高绰二人连连大笑,从此二人形影不离,成了一对玩伴,真可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儿。四、行为艺术高纬喜欢养宠物,猫狗鹰,鸡鸭鹅,统统都养,而且还给这些动物封赏官职,什么仪同,什么开府,什么郡君,每一个宠物都有他自己的官位。而且,这绝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随口一封,这是实际意义上的官职,和真正当官的人没有丝毫区别。在朝堂上,人和狗是平起平坐的,就连俸禄什么的,也丝毫不少。这些宠物的吃喝用度,统统都是按照人的标准来定的,用的是国家俸禄,是民脂民膏,而这些国家的钱,这就样白白的消耗在了这些不会说话的宠物身上。高纬又在宫里修造了一座贫民窟,把自己弄得披头散发,又穿得破衣烂衫,活脱脱一副叫花子的模样。一个人玩多没劲,高纬又召集了一大帮亲信,围在自己身边,有的打扮成叫花子,有的打扮成商人,俨然一个集贸市场,过家家做买卖。高纬还仿照西部的边邑,在宫里修筑了不少城堡,让自己的一些手下穿上黑色的衣服,假扮成羌族人的样子,又带领一拨人守在城堡里,模仿攻城和打仗。高纬不只是玩玩,他还动真格的。高纬玩得尽兴之时,会站立在城头,弯弓搭箭,对着眼前的“敌人”,“嗖”的一声冷箭,直接射杀“敌人”。围绕在这四个标签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荒唐到无以复加的人,以至于根本无法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和形容他。荒淫无道?骄奢淫逸?这些词都不错,但是似乎都不足以概括高纬。高纬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他非常自闭,非常自我,以及自私,他对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会想方设法得到,除此之外的一切,他全都漠不关心。在高纬的人生道路上,他只会坚持我行我素的原则,没有人可以改变他,而他所走的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条不归之路。(欲知后事,请看下一节《极品玩伴》)
帖子也没被推荐啊,今天的点击量却出奇的高,嘿嘿,一天就涨了九千。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伏言 1350楼
20:34:15支持,写得很好,期待杨广出场。-----------------------------谢谢,以后多多交流。
回复第119楼(作者:@司马子上 于
13:04)@qedrgg 116楼
11:56:20最讨厌杨广,败家第一,性格……==========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开拓性帝王。只是他的扩张政策,特別是征讨高丽∽举措超过了隋朝农耕经济支撑的国力而导致亡国。
亲,加油更新。
高纬这样玩,这是要亡国的路数啊!西面强敌未除,这就是作死。似乎又是末代皇帝的荒淫暴虐的套路……
@燕山刀客A 1283楼
18:04:29杨家和李家应该是鲜卑贵族,如果是汉人,几乎不可能和宇文家族有那样的交情,所谓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的说法,无非是给自己脸上帖金。-----------------------------李家从父系血统来看,好像并没有证据证明有鲜卑血统。而杨家更是如此,不仅父系是汉人,杨坚的母亲也是出自山东吕氏,也是汉人。所以杨坚执政以后很快就下令恢复汉姓。
@roofcat楼
21:47:19高纬这样玩,这是要亡国的路数啊!西面强敌未除,这就是作死。似乎又是末代皇帝的荒淫暴虐的套路……-----------------------------高纬可比普通的暴君、昏君要奇葩多了,奇葩皇帝最多的两个王朝,恐怕就属刘宋和北齐了。历代亡国之君中,像高纬这样的奇葩皇帝,恐怕只有南汉的亡国之君刘继兴,可以和高纬相媲美了。
大家还在看风雨大隋:一个不堪重负的流星王朝(全景式解读大隋帝国的勃兴和速亡)
终于又跟上了?
缅怀高长恭!!!
写的十分精彩。顶
@司马子上小号 1795楼
22:08:06@皛白1989
@叉烧的明天
谢谢二位的长期支持-----------------------------客气了,不要断啊!
顶!更新啊!
@jqbwqlj楼
08:25:00缅怀高长恭!!!-----------------------------缅怀
@daiqinghua520 1802楼
09:14:54写的十分精彩。顶-----------------------------谢谢支持
12:02:36顶!更新啊!-----------------------------不断的
@司马子上小号 1795楼
22:08:06@皛白1989 @叉烧的明天 谢谢二位的长期支持-----------------------等你更新啊
=====================正文===================== 第三章 武帝新政 北齐内乱30、幕后主谋所谓长使英雄泪满襟,斛律光和高长恭的被杀,总是让读史之人忍不住唏嘘感叹一番,然而,就当时的人来说,根本没有人会去感伤和流泪,因为所有人都在狂欢。首先,是高纬和他的玩伴们,他们无不弹冠相庆。高纬终于除掉了威胁自己皇权的人,可以继续高枕无忧地做他的“无愁天子”,想泡妞就泡妞,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何其逍遥!祖珽和陆令萱这对活宝,同样也是不亦乐乎,祖珽终于除掉了自己的政敌,除掉了这个曾经百般羞辱过自己的斛律光,从此,在这朝廷里,除了皇帝,就属祖珽和陆令萱最大了,可以为所欲为,真是太快人心!然而,沉浸在玩乐中的高纬并不知道,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长安城中,有两个人笑得比他还得意!一个是宇文邕,一个是韦孝宽。宇文邕听说斛律光被杀的消息,立刻宣布,大赦天下,一时间,北周举国欢庆。而追随在宇文邕身边的韦孝宽,嘴角微微上扬,他的笑声有些怪异,也有些阴骘。一首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歌谣,怎么会凭空出现在北齐邺城街头?真的是上天安排?显然,高纬和祖珽等人,都是有神论者,因为她们根本没有怀疑过这首歌谣,在他们的观念里,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导我们,世界是物质的,妖魔鬼怪,牛鬼蛇神,根本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这歌谣又是从何而来?为何偏偏把矛头指向了斛律光?因为这一切,根本不是上天的意思,而是韦孝宽的使的反间计,一切全都是韦孝宽一人策划。韦孝宽,本名韦叔裕,孝宽是他的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上阵杀敌,而且并不是个粗人,对经史均有涉猎,可谓文武双全。后来,他又和独孤信一同在荆州担任郡守,当时的人们把独孤信和韦孝宽并称为“连璧”。能和偶像明像独孤信并称的,并非普通人物,事实也确实如此。真正让韦孝宽扬名天下的,是一场著名的城市保卫战,其惨烈程度,在南北朝时期堪称第一,这场战役史称玉壁之战。(本节未完待续)
记号!顶!
@司马子上楼主好,韦孝宽是真正的名将
又更了一点
@云淡心远@皛白1989@苍龙一一@瘦成大虾谢谢楼上几位的鼎力支持
@jqbwqlj楼
08:21:20ding ni
韦孝宽-----------------------------韦孝宽,又一位重量级选手要上场了
(接上文)玉壁位于山西省稷山县西南,汾河下游的峨嵋塬,此处地形易守难攻。早在春秋时期,晋国就曾三次驻军于此,以防备秦国和戎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此时,这里同样是西魏防备东方的战略要地,东魏几次想打下来,却始终没有得手。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集结了十多万兵力,可谓是倾巢出动,意图一举攻破玉壁城。而此时驻守在玉壁城的将领,正是韦孝宽。但是,此刻的韦孝宽不过是个晋州刺史,并没什么名气,他手中也并没有多少兵力可以调遣,此前高欢可能也从来都没听说过这号人,因此,高欢势在必得,根本没把韦孝宽放在眼里。然而,高欢从一开始进攻就碰了钉子,他敏锐地感觉到,韦孝宽并不是个普通角色。高欢严密的部署了攻城战,在城外先是修筑土山,接着又断绝城中水源,冲车、云梯投石机,各种攻城器械轮番上,甚至用上了最先进的地道战。各种办法全部都想尽了,然而,这些招数却都被韦孝宽一一化解,玉壁城岿然不动。高欢傻眼了,他没想到眼前的对手如此强悍,但是,高欢并不甘心,倾全国之力,居然打不下一座小小的城池,竟然打不赢一个无名小卒。高欢越想越不甘心,大军包围在玉壁城下,昼夜不停地猛烈攻城,这一攻,就是六十天。六十天后,玉壁城依旧是那个玉壁城,只是城外多了七万具尸骸。这七万具尸体,无一例外全都是高欢的士兵。高欢彻底服气了。高欢下令撤军,而高欢没日没夜的攻城,一下子就累趴了,从此一病不起,以致于军中谣言四起,说高欢已经被韦孝宽用弓弩射杀了。高欢痛哭流涕,在无比的悲痛中,走向了生命的终点。据说,高欢就是被韦孝宽气死的。不管怎样,韦孝宽胜利了,韦孝宽创造了军事的奇迹,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以寡敌众,最终击溃了一代枭雄高欢,从此,韦孝宽步入了名将的行列。而这一场玉壁之战,不仅仅是一场成功的城市保卫战,它同样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因为,自此役之后,东魏从战略进攻,开始逐步转为战略防御,而西魏,则由战略防御逐步转为战略进攻。并且,在高欢病逝之后,东魏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内讧,大将侯景归降了南方的梁朝,一场席卷南朝的侯景之乱也随之爆发。而这一切,都和玉壁之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斛律光是北齐的第一名将的话,那么韦孝宽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北周的第一名将。北周建立以来,随着八柱国的逐渐凋零和谢幕,韦孝宽成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如果给韦孝宽单纯定性为一个名将的话,那你就小看了韦孝宽,韦孝宽不仅是个名将,他还是个谋略家,他不仅能在战场上杀人,还能用谋略杀人。韦孝宽和斛律光,可以称得上是老相识,相识的方式有点特别——打仗。很显然,要想在战场上彻底击溃百战百胜的斛律光,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韦孝宽便使出了这一招反间计。韦孝宽借祖珽之手,借高纬之手,成功地除掉了了北齐第一名将斛律光,除掉了对北周最大的威胁。而祖珽和高纬可能至死都不会知道,他们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杀死斛律光的,不是高纬,也不是祖珽,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韦孝宽。这招反间计高明吗?其实,并不高明。但是,如果面对高纬这样的人来说,这种计策已经绰绰有余了。就像皇太极对崇祯使出离间计,杀袁崇焕一样,不需要多高明的计策,只需要这条计策能够击中对方的软肋,击中对方那颗敏感的神经,怕什么你就给他来什么,这就完全足够了。高纬和崇祯虽然差别很大,但是有一点,他俩都属于神经过敏的人,他俩都有一根脆弱而敏感的神经。(本章结束,欲知后事,请看下一章)
记号!顶!
@司马子上 相当不错
大家还在看风雨大隋:一个不堪重负的流星王朝(全景式解读大隋帝国的勃兴和速亡)
@燕山刀客A 1280楼
17:46:10宇文邕是杨坚的表弟?他要是多活二十年,杨坚什么事都做不了了。没有隋朝和唐朝。-----------------------------不是啊,宇文毓和杨坚是连襟,宇文邕是宇文毓的弟弟,他俩是这么个关系,杨广和李渊才是表兄弟的关系。同样的道理,柴荣多活二十年,也没赵匡胤什么事儿了,以后有机会也想写写老赵。
@燕山刀客A
17:46:10宇文邕是杨坚的表弟?他要是多活二十年,杨坚什么事都做不了了。没有隋朝和唐朝。-----------------------------@司马子上小号 1282楼
17:54:11不是啊,宇文毓和杨坚是连襟,宇文邕是宇文毓的弟弟,他俩是这么个关系,杨广和李渊才是表兄弟的关系。同样的道理,柴荣多活二十年,也没赵匡胤什么事儿了,以后有机会也想写写老赵。-----------------------------杨家和李家应该是鲜卑贵族,如果是汉人,几乎不可能和宇文家族有那样的交情,所谓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的说法,无非是给自己脸上帖金。
@燕山刀客A 1283楼
18:04:29杨家和李家应该是鲜卑贵族,如果是汉人,几乎不可能和宇文家族有那样的交情,所谓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的说法,无非是给自己脸上帖金。-----------------------------杨家被赐姓普六茹,李家被赐姓大野,这本身就证明北周宇文氏是把杨、李当作鲜卑人来看待的。不过,北周在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汉化了,也许统治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汉化了。诸如宇文泰仿制周礼实行六官制,宇文邕的尊儒,这些都是汉化。从血缘的角度来分析杨隋、李唐是汉人还是鲜卑人,这其实并无多大意义,因为这个根本没办法厘清。所以,还是陈寅恪说的,以文化来划分,不要以血缘来划分。杨坚和弘农杨氏是没有关系的,后文我还会详写。
16:33:19最喜欢
题材了,加油-----------------------------谢谢支持
@江青月黑 1279楼
17:04:10这么多!-----------------------------什么这么多?是说我今天更的多吗?哈哈,今天也就一千八百多字
目测今晚的点击量会超10万,拭目以待!
希望看看冯小怜的 照片
还没到十万
看来得后半夜才能超10万了
每天必看!!!
@ooollleee 1288楼
21:04:32希望看看冯小怜的 照片
哈哈!-----------------------------哈哈,这个,冯小怜没有留下尸骨,不可能复原相貌了,只能发挥大家的想象力了
@一山小竹 1291楼
23:05:11每天必看!!!-----------------------------哈哈,谢谢
这点击真让人着急啊,就差几十个就到10万了,自己多刷新几次好了
自己截图纪念下,从1月28日连载,一直到现在,连载正好一个月,点击量也刚好达到10万!
23:31:20自己截图纪念下,从1月28日连载,一直到现在,连载正好一个月,点击量也刚好达到10万! —————————————————赞
楼主。速度更新啊
先入为主,始终是种不好的习惯!
连续追了很多天,终于赶上先生的更新了,本来各种人物都大概记得,出场先后也都大概明了,今天无意间看了《兰陵王》的一点片段,瞬间没想起来兰陵王是北齐还是北周的,电视剧又没有那种随时贴着名字每一集都贴着走的习惯,冯扫峰同学又那么正派美男气场强大,于是先入为主地觉得兰陵王是帖子里北周的某个还没正式出场的君,毕竟北周在这儿是主角,就像蜀国是三国演义的主角一样!
突然某个电视里的君叫了一句高长恭,嗯
是北齐的!确定不是北周的,顿时傻眼了,心里面好惭愧! 先入为主真是很强大的意识控制手段,无形当中就被代入了!
后来特意百度大概了解了下 兰陵王, 悲情的人,在贴子里,我猜大部分人比较欣赏宇文邕,先看贴子再看兰陵王电视剧,只觉得兰陵王愚忠,先看兰陵王再看宇文邕,觉得宇文邕就像曹操!
于是我凌乱了,不光因为先入为主,还因为
好像历史都比较喜欢悲情英雄,神话中的梦毅(电影),项羽,韩信,岳飞,诸葛亮,………苏秦,杨家将等等,写得轰轰烈烈,正史又是 成功人士写的,不免要炫耀,这是要传达什么给后人?! 历史只有人民是真的,小说只有人名是假的(当然这句每半句都只信一半吧) ,我觉得 愚忠 跟成王 不管是谁写的历史,传达给咱的都是对管理者有用的东西:愚忠可以名垂青史妇孺皆知;成王可以自己撰改渲染历史,名虽不太好但得到的实惠却是最多的(天下)但得到实惠的王却不太在意名,说就说吧,随便别人说,我是天下之主,大部分人都说不好没关系,所有人都说不好也没关系(我给你们实惠让你们富足就行了——虚心而实腹,因为我们知道让你吃饱了你就安心了,不会犯上),你说不好你就会叫你的后代学苏秦
韩信(特别是韩信,完全的草根带盐人啊),越是学这些人越好,加上大部分人都不怎么爱读书,学个一知半解最好,跟大流最好,你这样学我就越坐得稳当!双赢啊!!!!
知识分子就不太好过了,读书越多离真相越近,加上实力跟谋略越来越高,到达一定程度就想搞事(权力真真儿是毒药,特别是古代王权就是一切的时代),机会一到就会搞出很多事,不利于和平,知识分子被阉割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好像有贴子解释这阉割过程的!
各方权益(权,钱,浪漫主义的才学)的博弈是始终不变的,无论怎么美化或者丑化,厚黑学是丑化这种博弈,历史小说是美化!说好听点,浪漫主义的忠君爱过死而后已,现实主义的一将功成万骨枯,都一样,两者都是名正言顺,先礼后兵!
都是要死很多人滴,打起来也是没有谁能劝架滴,屠城 烧杀抢掠奸也是没办法避免滴,严明军纪不损民心也是存在滴!!!
各有所好吧,有些人就喜欢浪漫主义,有些人就喜欢现实主义,有些人就喜欢在两者之外像个仙人。 无所谓对错,知己就行了,这样的选择无愧! 读史明智,感谢楼主的好贴子,我会一直看到更完的,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在下的只言片语,不合适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
大家还在看  写得不错,顶一个  
  @皇帝不称朕 哈哈,今天一天的点击量,比此前一周的时间总的点击量还多,今天爆棚了,
  怎么还没有更新了。楼主  
  @人在tianya路 嘿嘿,今天白天更过了,明日再更
  问楼主一个问题,北周宇文家族和那个隋朝的宇文家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现在没有姓宇文的,宇文家族的人是不是改姓了?  
  回复第204楼(作者:@司马子上 于
22:59)  @人在tianya路 嘿嘿,今天白天更过了,明日再更  ==========  
  回复第204楼(作者:@司马子上 于
22:59)  @人在tianya路 嘿嘿,今天白天更 过了,明日再更
嗯,那明天在看咯,  ==========  
  @人在tianya路 205楼
23:00:40  问楼主一个问题,北周宇文家族和那个隋朝的宇文家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现在没有姓宇文的,宇文家族的人是不是改姓了?  -----------------------------  毫无关系,都是鲜卑族,同姓而已,并无血缘关系,这就如同杨坚和杨素的关系,只是姓氏一样罢了,隋朝建国之后,只留下一个北周宇文氏的旁支宇文洛,其余的宇文宗室全部被杨坚清洗掉了。
  @人在tianya路 北周宇文氏留下的血脉,只有宇文洛一人,宇文洛的爷爷是宇文仲,宇文仲是宇文泰的堂叔,可见宇文洛和北周宇文氏在血缘上已经非常疏远了,另外宇文洛对隋朝很忠诚,所以杨坚没有杀害宇文洛,宇文洛被封为介国公,宇文洛的后人一直承袭介国公的爵位,后人渐渐地就以介为姓氏,改姓介了,宇文姓从宋朝以后,就很少了。
  楼主不必谦虚,我见证过当年明月刚出道时候的情形,也不过如此嘛,即便如此,还引起了某大王的嫉恨,时过境迁,这方面的障碍应该没有了。  加油!
  @粟花鼠 阁下看来是老前辈了,谢谢支持,会一直继续下去的,谢谢鼓励
  读史以明智,这个史是正,是野,是什么。楼主写的很棒,我就当个简易小说来看吧。隋朝?一直都是通过电视剧了解的,太假了,历史书也没怎么写,以后天天追着看,然后在找找类似的历史资料看。目前正处迷茫,烦闷,一事无成得境地,看看历史找找出路。!  
  佳作啊!好帖!好帖!果断顶起  
  注册天涯几年了,最近才经常看看。此贴乃俺的第一个收藏贴!楼主肯定不会太监的对吗?  
  回复第196楼(作者:@司马子上 于
22:11)  @无泪情 177楼
19:04:22  怎么前面说宇文护是宇文觉的叔叔,……  ==========  同一段里,你用宇文护的口吻对宇文觉自称叔叔,后面又说哥哥。  
  关注  
  顶,中国百朝,唯偏爱隋  
  @一品草堂 216楼
23:56:43  回复第196楼(作者:
22:11)  @无泪情
19:04:22  怎么前面说宇文护是宇文觉的叔叔,……  ==========  同一段里,你用宇文护的口吻对宇文觉自称叔叔,后面又说哥哥。  -----------------------------  谢谢啊,是我错了,自己写的东西,往往看不出错误来,还是得别人挑错啊,谢谢你的提醒,应该是堂兄弟关系,前面引号里那段话错了。
  对宇文家族很感兴趣  
  @最后的罪2011 谢谢支持啊,我这个如果去掉心理描写和评论性的文字,只是借用小说笔法而已,和正史是完全一致的,隋朝这方面的专著并不多,我推荐韩昇的《隋文帝传》和袁刚的《隋炀帝传》,这两本都是人民出版社出的,历代帝王传记系列,黄色封面的,学术性非常强,是目前研究隋史最权威的两本学术著作。  其实,人民出版社这套历代帝王传记,是一套非常经典、含金量非常高的帝王传记系列,几乎本本都是经典,爱好历史的话,收藏这套书绝对物超所值。  如果不喜欢这种学术性的书籍,只想认识个大概的话,百家讲坛蒙曼讲的《大隋风云》可以看看,不过这个讲座比较粗糙,很多细节都没讲,还有不少小错误。  我在天涯里还读过@历史挑山工 写的《正儿八经说隋唐》的帖子,这个贴子虽然太监了,但是里面把隋朝都写完了,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帖子,不妨一看。
  不错,我也很喜欢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k0_0ck @wkd86gsh @一品草堂 @lzsfssf @kas丶
谢谢几位的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fxc1999 北周北齐陈朝,我都会用大篇幅来写的,谢谢支持
  好文  
  记号  
  司马先生辛苦了,看的过瘾!  
  表示在看  
  @二手人才2012 @转圈360度 @s0912774 @比你爹还有魅力 谢谢,不早了,各位晚安。
    北周宗室谱系,从百度贴吧转的,作者是“营造匠人”
  唉,图不清晰,只能打开图片放大看了
  留名  
  问楼主一个问题,为什么府兵制那么好却被后来社会淘汰啊?  
  @司马子上 10楼
16:00:55  希望大家能多提建议,本文边写边听取大家意见,可以是写作风格上的意见,也可以是内容上的意见,欢迎一起探讨交流。  本文的文笔虽然小说化,但是内容上绝对尊重史料,如果大家有疑问,可以提出,我会做出解答,相应的的史料也可以摘出来给大家看  快过年了,祝大家春节快乐,春节期间楼主会每日更新的。  ----------------------
总的来说杨坚真正是统合了五胡十六国所有君王的优点 又吸取了前朝的缺点 可惜呀中国古代这样的皇帝太少了
  @司马子上 32楼
09:23:21  对于爱看故事的朋友来说,这一节可能会显得枯燥一点,不过,写这段
,府兵制和八柱国是无法绕过去的问题,必须要写  -----------------------------  从你发布的西魏 东魏 还有梁朝的割据地图来看西魏属于夹缝求生的感觉
  马克,宇文毓的抗争  
  谢谢楼主的解答,楼主写的精彩啊,坐等更新  
  @司马子上 210楼
23:22:09  @人在tianya路
北周宇文氏留下的血脉,只有宇文洛一人,宇文洛的爷爷是宇文仲,宇文仲是宇文泰的堂叔,可见宇文洛和北周宇文氏在血缘上已经非常疏远了,另外宇文洛对隋朝很忠诚,所以杨坚没有杀害宇文洛,宇文洛被封为介国公,宇文洛的后人一直承袭介国公的爵位,后人渐渐地就以介为姓氏,改姓介了,宇文姓从宋朝以后,就很少了。  -----------------------------  我中学有个同学姓宇文的。。我在广东
  3分走人  
  期待  
  留影  
  @异域亲王 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均田制的破产,府兵制也就无法继续了,唐玄宗以后,募兵制就取代了府兵制
  @猛虎王终结者 是的,西魏本来很小的,后来西魏把巴蜀攻占了,江陵也被占了,领土随之翻了一倍,谢谢支持
  @迟来的微风 @生之歌 @程方分微 @绣缮 @szw888329 欢迎几位新朋友,欢迎长期关注。
  @人在tianya路 到了第三章和第四章会更精彩的,
  很少说话 必须顶下 楼主辛苦了  
  @仰望巅峰 94楼
22:44:37  来给“司马子上老师”当啦啦队!  -----------------------------  好贴,必须送鼎
  上一节出现了一个错误,多亏有读者指出来,宇文护的一段进言中,笔误写成了宇文护是宇文觉的叔叔,二人实际上是堂兄弟关系,宇文护是宇文觉的堂兄。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下面继续更新。
  =====================正文=====================   第二章 喋血宫廷 权臣末路  13、宇文毓的抗争  宇文护在完成这一幕精彩的屠龙大戏之后,他必须得考虑一件事,谁来继位。  宇文觉的早死,让他没有留下一儿半女,那就得从他的兄弟中间选择继承人了。古代确立继承人,第一继承人是嫡长子,如果没有嫡长子,就只能选择最为年长的。而此时宇文泰的众多儿子中,最年长的是24岁的宇文毓。  就这样,24岁的宇文毓踏着他弟弟宇文觉的尸体,开始走上历史前台,即位为天王。  宇文毓不同于他的弟弟宇文觉,宇文毓已经是一个24岁的壮小伙了,宇文毓比宇文觉要成熟,也更有阅历,而且在即位天王之前,他一直在地方上担任长官,且深受百姓爱戴。  这一点其实让宇文护非常不爽,天王都24岁了,这还会老老实实听命于自己吗?不过传统规矩就是立长,你宇文护再牛,也得按规矩办事。  宇文毓显然也不愿意服从宇文护,但他不会像自己的弟弟宇文觉那样“大张旗鼓地”搞谋杀。  宇文护虽然也不怎么待见这个宇文毓,但是他吸取了宇文觉身上的经验,人家毕竟是天王,不应该把人家当傀儡一样对待,稍微给他点权力,说不准这位天王陛下还会感激自己呢。  宇文毓当上天王之后,很忙碌。今天拜谒祖陵,明天祭天,后天又大赦天下,接二连三的发布各种诏书,提出各种政策改革。  这让一把年纪的宇文护大跌眼镜,宇文护本以为,让宇文毓过过天王瘾就好,没想到这人喜欢玩改革。  宇文护逐渐感觉到了危机感。年纪轻轻的宇文毓,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华,逐渐开始赢得人心。  这是宇文护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宇文毓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宇文护一时奈何不了宇文毓。  时间很快到了559年,宇文毓已经是26岁了,这已经不是孩子了,宇文护你还厚着脸皮做辅政大臣?显然,宇文护脸皮比较薄。  好吧,我放权。  宇文护开始妥协了,正式宣布归政于天王宇文毓。  但是,宇文护留了一手,政治上你说了算,军事上得听我的。宇文护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宇文毓不像宇文觉那样搞阴谋,宇文毓和宇文护拼手腕。  宇文毓一步一个脚印,利用他天王的身份,一点一点攫取更多的权力,积攒自己的人气,然后和宇文护较劲,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会战胜宇文护。  很快,宇文毓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给自己升职。改称天王为皇帝,改元武成。  同时,宇文毓又给自己取了个新媳妇儿,并封为皇后,但娶的不是普通人家的闺女,是已经自杀的罪臣独孤信的女儿。  宇文毓居然把罪臣独孤信的女儿封为皇后,独孤信可是宇文护亲手逼迫而死的,是宇文护的政治死敌,宇文毓明摆着是和宇文护对着干。  皇帝让你做了,权力也一定程度给你了,想折腾我也让你折腾了,你还不满足,宇文毓,你到底还想干什么?  宇文护真的有些坐不住了,这小子如果不收拾掉的话,以后肯定会骑到自己的头上。  忍无可忍,那就无需再忍。  宇文护也懒得找什么理由去废掉宇文毓,当然他也找不到,宇文毓没有留下丝毫的把柄,宇文护沉思片刻,有了决定。  宇文护叫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叫李安,当然,他的职业不是导演,他是个大厨。  按照宇文护的指示,李安做了一张糖饼。这并不是宇文护想吃,因为这张饼里,多放了一点作料——毒药。  李安端着这张精心制作的糖饼(带毒的),径直来到皇帝宇文毓的寝宫,很显然这是给宇文毓做的。  宇文毓正好也饿了,看着这张糖饼,色泽蛮不错,随即就拿来食用了。  可当宇文毓津津有味地吃完这张糖饼之后,他突然发现这饼有问题,问题在哪?有毒!不需多想,这肯定是宇文护要杀自己。  此时的宇文毓开始用秒来计算自己最后生命的时间,他憋着最后一口气,喊出了自己的临终遗言,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宇文邕。  事实上,宇文毓是有儿子的,但他并未把皇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的儿子现在还在穿开裆裤,让一个穿开裆裤的小屁孩去做皇帝,这不异于是将权力拱手让给宇文护。  宇文毓在临死一刻,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他没有怀着私心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弟弟宇文邕继承自己的遗志,同宇文护斗争到底。  说完自己的遗言,宇文毓撒手西去,年仅27岁,谥号明帝,庙号世宗。  宇文毓的离去,标志着宇文护打破了一项历史记录,那就是,宇文护获得了历史上弑君之最的头衔。  从西魏恭帝,到宇文觉,再到宇文毓,由宇文护主演的三次屠龙大戏,都堪称大片,他将真龙天子玩弄于屠刀之下,用皇帝的鲜血来铺就自己的权臣之路。  宇文毓在历史上,只做了5个年头的皇帝,如果除去称天王时期的话,也只有两年。在这有限的历史舞台上,它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宇文毓不仅是个敢于同权臣抗争的皇帝,他也是一个有勇有谋,且才华出众的皇帝。  宇文毓自小就博学多才,且写的一手好诗,他有诗歌存世,文学天赋很高。在即位天王之前,他镇守一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受民爱戴,可见其政治才华很小就已经显现。  在他即位之后,做了很多政策改革,这些改革很多都是有历史意义的,这并不是为了对抗宇文护,而是为了对抗邻国北齐。  宇文毓知道,宇文护不过是个权臣,宇文护再骄横专权,这也只是国家内斗,而老邻居北齐,却一直窥伺着北周,北周始终面临着强敌,这是外患,是国家存亡的大事。内斗和外患,孰轻孰重,宇文毓很清楚,外患才是国家存亡的大事。  宇文毓还进行了强有力的文化建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设立了麟趾殿,聚集了一大批文人,校验书籍。  毫无疑问,如果假以时日,宇文毓定是一位英主,只可惜天妒英才。当然,这句评语,适用于历史上的很多皇帝,宇文毓便是其中之一。  (欲知后事,请看下一节《缩头乌龟是怎样炼成的》)
  好棒  
  留个记号,有时间再看
  围观,支持!
  楼主速度更新啊,小弟等不及了。帮你盖楼也不容易呀  
  支持下,留名
  楼主加油。趁机群宣一下  ★☆三國傲龙会☆★  
本群以三国为主线,融入了百科、军事、文化等众多领域。群内采用三国官职制度,并且外设军队、爵位、封号等众多玩法。每周有基本的一次科举保证,并且有不定期的娱乐赛(不同类型的竞赛试题内容)。重温历史遗梦,愿与君供品三国豪杰。  
  值得期待  
  关注 能火!!!!
  @人在tianya路 嘿嘿,刚才刚更新,你刷新下。
  回复第221楼(作者:@司马子上 于
00:20)   @最后的罪2011 谢谢支持啊,我这个如果去掉心理描写和评论性的文字,只是借用小说笔法而已,和正…… ==========谢谢了,会找找看。多谢推荐!  
  @司马子上 留名!有时间再看!谢谢楼主!!!
  那个建筑学家太牛了
  收藏了,希望楼主一直写下去,大隋很现实,大隋也很浪漫。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  介绍开皇律的文章不多,希望楼主能着重介绍一下。  
  正在看南北朝历史,楼主写得好,加油!
  留名回来再看
  兰陵公主的事迹好像在哪个帖子里面详细的扒过,(*^__^*) 不过我不记得了~
  @司马子上
09:31:31  谢谢,长知识了  
  楼主最开始那张图片是唐大明宫的含元殿,马克关注文字
  杨广这人楼主要好好还原一下,这个人被历史的误解很深。
  我插,楼主原是大屌男,当心屌爆了。
  养肥。  喜欢这段历史,可惜就是年代太久远,加上后世对史实的摧残,太多东西我们都永远找不到真相了、、、
  记号,不错  
  mark~看到宇文邕啦
  快快更新啊
  @qedrgg 116楼
11:56:20  最讨厌杨广,败家第一,性格前后不一,不能容人  -----------------------------  不能容人多少是继承了他爹,杨坚骨子里算是心胸狭窄的,李德林肯定会同意我的看法  而且“和平”改朝换代以后把前朝皇室全杀光的也就萧道成和杨坚两个(宇文家给元家留了种,唐朝有不少元姓名人是北魏皇室后裔),所以我是一点都不喜欢杨坚这个人
  能直接给个答案吗,为什么历史 这么贬低隋杨帝 ,
  @司马子上 弱弱的问下楼主,此文是小说还是真的人物传记啊。。。我是史盲。。
  养肥再看,先留名!
  历史就该这么写,赞!
  哎 宇文毓真是好可惜啊
  @jwmfas 142楼
23:41:05  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真的有种,他们真的不是一般人。  嬴政,刘邦,刘彻,刘秀,刘渊,石勒,苻坚,杨坚,李世民,赵匡胤,耶律阿保机,完颜吴乞买,李元昊,铁木真,朱元璋,朱棣,努尔哈赤…  哪一个不是身体,智力,精力超乎常人?哪一个不骁勇?(除了刘邦,但刘邦的人格魅力爆表了)  -----------------------------  口胡,所谓王侯将相有种就是“王侯将相靠好爹”,就是血统论(“种”在这里是血统),老子英雄儿好汉式的拼爹极端化(譬如隔壁日本的天皇万世一系,英伦的八百年阶层固化等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老子有本事,老子要把拼爹的拉下马自己当王侯将相”  你举的例子哪一个是支持血统论的?哪怕有些确实是靠爹上位,但个个都是血统论的反面例子——他们远比他们的爹更出色(朱棣除外)  阁下发这颠倒历史名句的贴子看上去也不是别有用心,所以我只好认为阁下是语体教了。。。
  支持下,希望别弃楼!
  鼓掌,先去搬个板凳。楼主继续
  @司马子上 144楼
08:52:40  @jwmfas
谢谢你的精彩留言,这算是本帖开贴以来第一个高质量回帖了,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有一点需要辟谣一下。很多书籍,包括百家讲坛的《大隋风云》的讲座,都说独孤信给杨坚的发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只是想当然,事实上,独孤信不仅没有给杨坚提供任何有利条件,甚至还使杨坚陷入危险境地,这一点,马上就要写的。  关于民族融合问题,后文我会单独写一两篇文字论述的。  再次感谢你的精彩评论,欢迎多多交流。  -----------------------------  前来拜山,不过我是不觉得这位仁兄的回帖有啥高质量的,最多说是“本帖开贴以来第一个几百字级别的回帖”  居然把历史风云人物的成就大部归功于“祖上流传的优良基因”,这种华夏文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扫进历史垃圾堆的观念。。。也不知道当事人们在天有灵是该笑还是该哭
  “而且,我是您的叔叔,我的官位已经是丞相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还有什么奢求的吗?愿陛下不要相信小人谗言,疏远了我们的骨肉之情啊。”   这句是宇文护对宇文觉讲的,错了啊!  文章写的真心好啊!  
  继续呀,楼主。希望在文字中看到你的独到之处。
  留名,下次再看
  不错,坐等楼主更新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小军团五主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