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两年的PPP行情微商还能走多远远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副总裁环保行业首席分析师
作者最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C) 2000- http://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 商务热线:010- 传真:010-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刘文义律师 京ICP备号-7
京公网安备:75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久违两年的PPP行情还能走多远?
文 / 黄萌萌 | 财联社
已阅 102192&
PPP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4年,不过近一个月他才被市场拿来当做一个题材进行炒作。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触发了PPP行情的出现?PPP的行情能延续多久?
随着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落地近在咫尺,A股终于迎来了对PPP概念的炒作。周五(9月23日)收盘,PPP概念涨幅居前,森远股份涨停报收,而蒙草生态,东方园林、成都路桥等涨幅超过5%。PPP是当天为数不多的强势板块。
PPP的缘来,PPP为什么得到重视
PPP虽然名义上是公私合营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却被认为是政府在不累积地方债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地方融资杠杆的一种新的尝试。
地方债的问题,关心财经的大家都略有耳闻。它缘起分税改革,即地方上的税收与中央的税收一定程度上进行切割。有数据显示,地方财政收入一般约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而财政支出却占到全国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花钱多,挣钱少是地方上难以解决的矛盾。
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各地开始搞起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些融资平台一般都是地方国资委组建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公司,用于为地方政府向商业银行贷款以及在公开市场发行企业债等。地方政府里做的最绝的是&金融市长&黄奇帆搞得八大省级地方融资平台,坊间叫做&重庆八大投&。
但是,国资委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没有解决偿债主体的核心问题,即多数国企都存在的效率问题。融资平台公司业绩不出众,企业一直处在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债务清偿变得很困难,为此他们也只能选择继续&借新还旧&,通过不断的发债将地产债务的庞氏玩下去。当然,借新还旧绝非长远之计,需要有一个东西替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但为地方财政拓宽了融资渠道,也未地方企业加码增效。
这时候,PPP的存在便有了意义。
不论是何种PPP,操作模式都会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与民间资本(当然也会包括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资持股公司)成立合资项目公司开始,并以这家合资公司作为地方政府加杠杆的主体。这么做的好处有几个:首先它是民间资本参与甚至主导的(体现在成立合资公司时,民企参与方往往占到更高的股权),在效率和偿债动力上很强。其次在合资基础上,民间资产投入的注册资金需要达到项目总规模的20%~30%。这意味着本身合资公司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最后他的公有成分能让他得到非同于普通民间企业的信用背书,这能帮助他们在银行得到更高的授信。
由于PPP很少见地同时解决了中央对地方债的管理需求,地方的融资需求以及民间资本涉足关键领域的需求,所以国家近两年连连出台政策鼓励PPP项目的落地,这就是PPP能够被当做概念炒作的原因。
不过,从中央第一批PPP示范项目落地开始,PPP概念的落地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市场为何要挑现在来炒作PPP呢?
PPP为何突然被爆炒?未来是否有戏?
PPP的第一批试点项目发布于2014年年底。当时PPP没有受到市场关注,原因在于牛市之初市场焦点比较分散,而作为被PPP替代的地产债问题在央行的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资产荒的作用下下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导致PPP的迫切性被暂时压制。
地方债的持续性依赖于&借新还旧&。只要央行不断拉低融资成本,地方政府&借新还旧&的游戏就能继续玩下去。
2015年,央行前后分别实施了5次降息降准,而在牛市泡沫破裂之后,资产荒又推动了股市牛市后的两波债市牛市,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让地方债的关注蕴而不发。
那么为什么近一个月,PPP却能火起来?
从表面原因上看,央行的稳健货币政策态度异常坚决,不降息,不降准,地方债的源头活水遭到阻截。加上前两批PPP示范项目完成交接,相关企业利润可观,而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又蓄势待发,PPP概念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共振,出现爆发也是情理之中。
从内在的逻辑来看,一些分析人士认为,PPP的炒作逻辑对应的是资金的脱虚入实。而这也符合当下社会资源配置所呈现出的景象。
2014年,以创业板牛市为导火线的牛市行情开始复苏。市场炒作始于对一带一路和万众创新的理解,却疯狂于对资金杠杆的使用。随着股市泡沫开始破裂,股市的杠杆开始被压缩。
股市的火热行情过去之后,随着供给侧改革与去库存的呼声,楼市又开启的一波大行情。资金涌向了楼市,资金杠杆在楼市如鱼得水。这一情况延续的时间更甚于股市。然而,随着楼市疯狂进入白热,多地地方政府出台了楼市限制措施,包括限购,限贷;而在理想状态下,楼市会得到一定的限制。
资金到处走了一遍,能加杠杆的地方都加了一个遍&&除了PPP。华泰证券戴康认为,脱虚入实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趋势,社会资本主要布局将在各类资产价格洼地消除之后,开始逐步流入实体经济,这正是PPP能在楼市接近白热时能够异军突起的原因。
那么PPP是否具有爆发力呢?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未来10年PPP总额30万亿,目前入国家库已有15万亿。只要资金顺利脱虚入实,融资便能快速到位,30万亿完全可以全部落地。
按照申万宏源的测算,PPP融资难的问题将在银行出台PPP项目融资标准产品后得到解决,这个过程只要1年。随着融资的到位,3年内,30万亿的PPP项目大部分将完成落地。所以PPP将是一个快速放量的过程,是一个具有极大爆发力的投资主题。而目前的涨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PPP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PPP概念如果爆发,落到具体板块和标的之上,我们又该如何操作?
根据民生证券测算,从前两批PPP示范项目看,市政工程数量占比达44.4%,其余项目也多集中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7.76%)、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6.47%)、水利建设(6.03%)、教育(5.60%)和能源(4.31%)等行业。
而在PPP项目具体到上市公司上,情况与PPP示范项目大体相同。
根据初步统计,2014年6月以来,A股市场有74家公司参与PPP项目。从所属行业看,涵盖20个行业,其中建筑行业22家,电力及公用事业16家,两者占比最大,合计占51%;从公司性质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数量最多,其中民营企业51家,国有企业16家。
具体项目来看,上市公司参与的PPP项目多为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及环保、交通运输和片区开发类。市政工程项目占比40.88%,包括污水处理、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垃圾处理、城轨建设等;生态及环保建设占比13.87%,主要为生态保护、修复及环保工程;交通运输占比12.41%,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公路等,片区开发占比12.41%,包括园区开发、城镇化建设等。
以上几个领域项目占比最大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在交通运输、片区开发等领域确实存在一些待补的短板,二是因为生态建设、环保、市政工程等领域景气度较高,上市公司愿意积极参与。
除此之外,PPP参与的项目还呈现出一个特征,即项目完成转交型的PPP,即一锤子买卖,多为国资与国企成立合资项目公司的形式出现。而具有经营特性的一些PPP项目,多以民间资本为主导。
以下是2014年6月以来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的情况列示: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你的评论?请先。
板块排行榜
沪深排行榜
成交量排行
成交额排行
微信公众号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结构性行情还能走多远 万亿解禁潮汹涌来袭
【证券之星编者按】近期创业板指数收出六连阳,周五再创本轮行情的新高,并逼近1000点整数关口。重回千点之后,创业板能是延续强势,还是见顶回落,步入漫长的调整期,A股市场持续数月的结构性行情是否会告一段落呢?这也成为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面对1万亿市值的原始股解禁压力,未来3个月,A股市场该如何承受?
第1页:创业板重回千点 结构性行情还能走多远第2页:IPO开闸风声再起 万亿解禁潮汹涌来袭第3页:IPO重启只是时间问题 预计在5月底到6月底之间第4页:股东套现 中小盘掀5月减持风暴第5页:结构型行情仍将延续第6页:警惕创业板估值回归
===本文导读=== 【陷入疑惑】创业板重回千点 结构性行情还能走多远 【两大焦点】&&&&&&&&&&&&&&& &&&&&&&&&&&&&&&
【走势分析】&&&&&&&&&&&&&&&
===全文阅读===创业板重回千点 结构性行情还能走多远近期创业板指数收出六连阳,周五再创本轮行情的新高,并逼近1000点整数关口。重回千点之后,创业板能是延续强势,还是见顶回落,步入漫长的调整期,A股市场持续数月的结构性行情是否会告一段落呢?这也成为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创业板成反弹急先锋统计显示,从去年12月4日A股市场展开反弹以来,各大指数表现悬殊。市场公认的标杆上证指数,在2月18日见顶后,便持续回落,本轮行情最大涨幅仅有25.4%。而创业板指数从585.44点起步后,便一路震荡上行,截至本周五冲高至996.59点,区间最大涨幅为70.23%,这也是日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距离1000点最近的一次。创业板指数又分为创业板成分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前者由100只个股组成,后者则涵盖了创业板的所有个股。统计显示,本轮行情创业板成分股指数涨幅明显高于创业板综合指数(61.88%)。如果说创业板是本轮行情的绝对龙头的话,创业板中的100只成分股则是&飞机中的战斗机&。日,创业板指数正式发布,基准点为1000点。首批计入创业板指数的公司共有86家,总市值约为3834.60亿元,流通市值约为860.78亿元。在样本股达到100只以后,则按季进行调整。而调入个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流通市值大小和成交活跃度。这也意味着,市值越大的个股更有可能入选创业板成分股。换一个角度来看,市场表现好,市值持续增长的个股,在成分股的调整中占据了更大的优势。而剔除出成分股的创业板个股,或许有各种原因,但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股价表现不好。在这样一种优胜劣汰的制度下,创业板指数自然也就显示出强者恒强的特征。市值变化有乾坤去年12月4日,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总市值超百亿的个股共有36只。而截至本周五,中小板和创业板百亿市值公司增至69家,这些公司的名单也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去年12月4日,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分别为:洋河股份、海康威视、苏宁云商、歌尔声学、金螳螂;而最新的名单则变成了:海康威视、洋河股份、比亚迪、歌尔声学、苏宁云商,海康威视跃居榜首,比亚迪取代了金螳螂。这期间,洋河股份总市值由1010.23亿元变为656.53亿元,大幅缩水了353.70亿元。2013年一季度,洋河股份在股本扩张两成的情况下,每股收益依然达到2.18元,业绩并未下滑,但随着股价的大幅下跌,市盈率已跌至7倍以下。相比之下,比亚迪今年一季度每股收益仅有0.048元,动态市盈率高达170.9倍。为何市盈率低的洋河股份无人问津,市盈率高的比亚迪却炙手可热呢?原因在于两家公司的业绩增长趋势正在发生着截然相反的变化。招商证券研究报告就提出洋河股份跨越式成长期基本结束的观点。其他券商也都纷纷下调了洋河股份未来一段时间的业绩预期。而比亚迪今年一季度业绩则同比大幅增长315%。对此,长江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经过3年经营调整,比亚迪正式踏入二次腾飞。当然,比亚迪近期的大幅上涨与美股电动车巨头特斯拉的屡创新高有关,江苏国泰也同样受益于该题材支撑。从近几年的市场走势来看,外围股市尤其是美股市场的热门题材,如页岩气、石墨烯、3D打印、谷歌眼镜等,都在A股市场掀起了相应的炒作热潮。结构转型是关键从一年以前白酒股的持续走强,到一年以后,比亚迪、海康威视、歌尔声学等个股的崛起,表面上是由于白酒行业事件性因素引发的热点转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对经济结构转型认识的提高。去年下半年,新城镇化概念提出后,相关板块一度闻风而动,地产、水泥、钢铁、基建类个股轮番上扬。不过,这一轮新城镇化炒作旋风在今年春节后便戛然而止。钢铁、水泥板块陷入低迷,大宗商品价格也持续走低,并未因中国的新城镇化蓝图而再度走牛。这一切,除了近几个月中国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外,也与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的下调有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将着力点放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方面。而包括地产调控&新国五条&,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市场进一步认识到,原有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根本的转变。信达证券研究员陈嘉禾提出了一个伪消费行业的概念。他认为,有些时候周期性行业也会伪装成消费行业出现,以至于投资者误判它们的属性与风险,而高端白酒和装修、装饰行业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中,高端白酒在中国的主要消费是在对公业务中,这与国外高端红酒的消费并不太一样。由此,高端白酒的消费其实是一种投资增长的附属品,即在投资增长的时候,对公业务、尤其是与政府相关的对公业务增加,导致白酒的消费量大幅上升。而在过去几年里,装修装饰行业的景气度很高,牛股迭出。但是,这个行业实际上是房地产市场与经济中的投资增长的放大器。高估值值得警惕近期,中小板、创业板个股炒作风生水起。本周四,两市共有35只个股以涨停报收,涨停个股数量创出近一段时间来的新高。这其中,有17只是创业板个股,8只是中小板个股,二者合计占比超过70%。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都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电子信息、环保等新兴行业个股,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热点和希望所在。不过,在经历了本周的加速上涨之后,小市值个股的风险也在不断累计,并有快速释放的可能。数据显示,截至本周四,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为40.99倍,明显高于中小板(29.92倍)和深市主板(20.18倍)。相比之下,沪市的平均市盈率更是低至11.46倍。对此,有基金经理就表示,由于经济整体表现较弱,预计未来几个月A股市场整体走高的可能性不大,但蓝筹股的低估值也决定了,市场同样难以出现幅度较大的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小市值个股的炒作也就成为一些资金的共同选择。不过,他认为,创业板目前这种连续快速走高行情将不会太持久。某私募基金经理也微博上表示,&在创业板指数重回1000点之际,新经济淘汰旧经济的声音再次响彻云霄。据说像我这种迂腐的投资者早晚要被市场所淘汰,淘汰就淘汰吧,反正没被淘汰的也没几个跑赢创业板指数的。&据其测算,目前创业板市值前20的公司,算术平均市销率13.5倍,加权平均市销率也达到了11.6倍。解禁潮暗流涌动在股价大幅炒高后,创业板个股的解禁问题也再次摆在了投资者面前。据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统计,5月份共有34家创业板公司的限售股解禁,占月内解禁107家公司的31.78%。合计解禁市值为351.05亿元,为年内单月解禁市值的第二高水平。这其中,就有近一段时间持续上扬,屡创新高的一只个股。限售股的减持是否会对强势中的个股产生明显冲击呢?长期跟踪大宗交易市场的金百临咨询分析师秦洪认为,这主要看这家公司的行业景气度和增长前景,基本面优秀的公司所受的影响一般较小,一些机构还会抓住产业资本减持的机会,增加仓位。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普通投资者是很难判断一家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的,如果连公司内部人都在抛售,这无疑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事实上,从3月中旬以来,某市值排名前列的中小板公司也出现了放量回落的走势,其中就伴随着某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业绩表现平平,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速明显低于主板市场。对此,安信证券按照创业板公司解禁时点进行分段统计后发现,在2013年大非可以解禁的创业板公司去年四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大幅下降50%,相比2013年没有大非解禁的公司,盈利下降趋势差异巨大,存在人为调低业绩的成分。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有上市公司通过做低去年业绩基数,调高今年业绩增速的可能,以此配合限售股的减持。而安信证券同时认为,即便有这样的人为调控,成长股的盈利最终也难以支撑其不断上升的估值水平。(证券时报 万鹏)
相关专题:()
相关个股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直播室全天直播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久违两年的PPP行情还能走多远?
我的图书馆
久违两年的PPP行情还能走多远?
PPP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4年,不过近一个月他才被市场拿来当做一个题材进行炒作。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触发了PPP行情的出现?PPP的行情能延续多久?随着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落地近在咫尺,A股终于迎来了对PPP概念的炒作。周五(9月23日)收盘,PPP概念涨幅居前,森远股份涨停报收,而蒙草生态,东方园林、成都路桥等涨幅超过5%。PPP是当天为数不多的强势板块。PPP的缘来,PPP为什么得到重视PPP虽然名义上是公私合营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却被认为是政府在不累积地方债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地方融资杠杆的一种新的尝试。地方债的问题,关心财经的大家都略有耳闻。它缘起分税改革,即地方上的税收与中央的税收一定程度上进行切割。有数据显示,地方财政收入一般约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而财政支出却占到全国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花钱多,挣钱少是地方上难以解决的矛盾。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各地开始搞起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些融资平台一般都是地方国资委组建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公司,用于为地方政府向商业银行贷款以及在公开市场发行企业债等。地方政府里做的最绝的是“金融市长”黄奇帆搞得八大省级地方融资平台,坊间叫做“重庆八大投”。但是,国资委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没有解决偿债主体的核心问题,即多数国企都存在的效率问题。融资平台公司业绩不出众,企业一直处在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债务清偿变得很困难,为此他们也只能选择继续“借新还旧”,通过不断的发债将地产债务的庞氏玩下去。当然,借新还旧绝非长远之计,需要有一个东西替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但为地方财政拓宽了融资渠道,也未地方企业加码增效。这时候,PPP的存在便有了意义。不论是何种PPP,操作模式都会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与民间资本(当然也会包括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资持股公司)成立合资项目公司开始,并以这家合资公司作为地方政府加杠杆的主体。这么做的好处有几个:首先它是民间资本参与甚至主导的(体现在成立合资公司时,民企参与方往往占到更高的股权),在效率和偿债动力上很强。其次在合资基础上,民间资产投入的注册资金需要达到项目总规模的20%~30%。这意味着本身合资公司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最后他的公有成分能让他得到非同于普通民间企业的信用背书,这能帮助他们在银行得到更高的授信。由于PPP很少见地同时解决了中央对地方债的管理需求,地方的融资需求以及民间资本涉足关键领域的需求,所以国家近两年连连出台政策鼓励PPP项目的落地,这就是PPP能够被当做概念炒作的原因。不过,从中央第一批PPP示范项目落地开始,PPP概念的落地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市场为何要挑现在来炒作PPP呢?PPP为何突然被爆炒?未来是否有戏?PPP的第一批试点项目发布于2014年年底。当时PPP没有受到市场关注,原因在于牛市之初市场焦点比较分散,而作为被PPP替代的地产债问题在央行的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资产荒的作用下下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导致PPP的迫切性被暂时压制。地方债的持续性依赖于“借新还旧”。只要央行不断拉低融资成本,地方政府“借新还旧”的游戏就能继续玩下去。2015年,央行前后分别实施了5次降息降准,而在牛市泡沫破裂之后,资产荒又推动了股市牛市后的两波债市牛市,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让地方债的关注蕴而不发。那么为什么近一个月,PPP却能火起来?从表面原因上看,央行的稳健货币政策态度异常坚决,不降息,不降准,地方债的源头活水遭到阻截。加上前两批PPP示范项目完成交接,相关企业利润可观,而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又蓄势待发,PPP概念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共振,出现爆发也是情理之中。从内在的逻辑来看,一些分析人士认为,PPP的炒作逻辑对应的是资金的脱虚入实。而这也符合当下社会资源配置所呈现出的景象。2014年,以创业板牛市为导火线的牛市行情开始复苏。市场炒作始于对一带一路和万众创新的理解,却疯狂于对资金杠杆的使用。随着股市泡沫开始破裂,股市的杠杆开始被压缩。股市的火热行情过去之后,随着供给侧改革与去库存的呼声,楼市又开启的一波大行情。资金涌向了楼市,资金杠杆在楼市如鱼得水。这一情况延续的时间更甚于股市。然而,随着楼市疯狂进入白热,多地地方政府出台了楼市限制措施,包括限购,限贷;而在理想状态下,楼市会得到一定的限制。资金到处走了一遍,能加杠杆的地方都加了一个遍——除了PPP。华泰证券戴康认为,脱虚入实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趋势,社会资本主要布局将在各类资产价格洼地消除之后,开始逐步流入实体经济,这正是PPP能在楼市接近白热时能够异军突起的原因。那么PPP是否具有爆发力呢?申万宏源研究认为,未来10年PPP总额30万亿,目前入国家库已有15万亿。只要资金顺利脱虚入实,融资便能快速到位,30万亿完全可以全部落地。按照申万宏源的测算,PPP融资难的问题将在银行出台PPP项目融资标准产品后得到解决,这个过程只要1年。随着融资的到位,3年内,30万亿的PPP项目大部分将完成落地。所以PPP将是一个快速放量的过程,是一个具有极大爆发力的投资主题。而目前的涨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PPP的上市公司有哪些?PPP概念如果爆发,落到具体板块和标的之上,我们又该如何操作?根据民生证券测算,从前两批PPP示范项目看,市政工程数量占比达44.4%,其余项目也多集中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7.76%)、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6.47%)、水利建设(6.03%)、教育(5.60%)和能源(4.31%)等行业。而在PPP项目具体到上市公司上,情况与PPP示范项目大体相同。根据初步统计,2014年6月以来,A股市场有74家公司参与PPP项目。从所属行业看,涵盖20个行业,其中建筑行业22家,电力及公用事业16家,两者占比最大,合计占51%;从公司性质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数量最多,其中民营企业51家,国有企业16家。具体项目来看,上市公司参与的PPP项目多为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及环保、交通运输和片区开发类。市政工程项目占比40.88%,包括污水处理、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垃圾处理、城轨建设等;生态及环保建设占比13.87%,主要为生态保护、修复及环保工程;交通运输占比12.41%,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公路等,片区开发占比12.41%,包括园区开发、城镇化建设等。以上几个领域项目占比最大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在交通运输、片区开发等领域确实存在一些待补的短板,二是因为生态建设、环保、市政工程等领域景气度较高,上市公司愿意积极参与。除此之外,PPP参与的项目还呈现出一个特征,即项目完成转交型的PPP,即一锤子买卖,多为国资与国企成立合资项目公司的形式出现。而具有经营特性的一些PPP项目,多以民间资本为主导。以下是2014年6月以来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的情况列示:
发表评论:
馆藏&14339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房地产还能走多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