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上将凯利是什么情况,难道一级上将要恢复

上将等级/一级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一级上将礼服肩章
民国时期/一级上将
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一级上将领章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于1935年将上将区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三等。特级上将又称,只授予1人;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后来又授予为海军一级上将,授予刘湘(死后追授)、曹锟(死后追授)、程潜、 吴佩孚(死后追授)、宋哲元(死后追授)、陈调元(死后追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标识胜利前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识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为五颗五角星,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分别为四颗星、三颗星
建国后/一级上将
日,第二次会议决定恢复军衔制,并通过。军衔条例规定,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不再设一级上将。 军衔标识陆海空军一级上将礼服肩章()陆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 空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
上将名录/一级上将
中华民国将领,陆军一级上将,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日授予。 朱培德,陆军一级上将,代理参谋总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日授予。 ,陆军一级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日授予。 ,陆军一级上将,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日授予。 ,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代理总司令。日授予。 陈济棠,陆军一级上将,广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日授予。 唐生智,陆军一级上将,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首都卫戍司令长官。日授予。 ,陆军一级上将,太原绥靖公署主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部长。日授予。 陈绍宽,海军一级上将,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5.12)。日授予。 刘湘,陆军一级上将,日病逝于汉口。日追晋。 ,陆军一级上将,日病逝于天津。追赠。 程潜,陆军一级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主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日晋升。 ,陆军一级上将,病逝于北平。日追赠。 宋哲元,陆军一级上将,日病逝于四川绵阳,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日追晋。 陈调元,陆军一级上将,日在重庆病逝。日追晋。 ,陆军一级上将,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晋升。 陈诚,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中华民国副总统。日晋升。 台湾将领周至柔,陆军一级上将,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保安司令、总统府参军长。1951年晋升。 徐永昌,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资政。1952年晋升。 ,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1952年晋升。 ,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4年晋升。 桂永清,海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日晋升。 王叔铭,空军一级上将,国防部参谋总长(9.6)、总统府战略顾问。1959年1月晋升。 彭孟缉,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5.6),总统府参军长。1959年7月晋升。 郑介民,陆军一级上将,日病逝于台北。日追晋。 黄杰,陆军一级上将,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1960年晋升。 黄镇球,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参军长,总统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席。1961年晋升。 ,陆军一级上将,澎湖防卫司令部司令官,总统府战略顾问。追晋。 ,陆军一级上将,日在台北逝世。1964年追晋。 余汉谋,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1965年9月晋升。 黎玉玺,海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总统府参军长。1966年12月晋升。 高魁元,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0.6)、总统府参军长、国防部部长。1968年1月晋升。 刘玉章,陆军一级上将,台湾警备总司令兼台湾军管区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日晋升。 刘安祺,陆军一级上将,国防研究院副院长、总统府战略顾问。日晋升。 赖名汤,空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6.5),总统府战略顾问。日晋升。 胡琏,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1972年晋升。 陈大庆,陆军一级上将,病逝于台北,时任国防部部长。1973年追晋。 宋长志,海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1.12)、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1976年6月晋升。 郝柏村,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7.1)、国防部部长、行政院长。1981年11月晋升。 陈燊龄,空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1.11)。日晋升。 刘和谦,海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5.7)。日晋升。 罗本立,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8.2)。日晋升。 唐飞,空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9.2),国防部部长。日晋升。 汤耀明,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2.1),国防部部长。日晋升。 李杰,海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2002.2-)。日晋升。 李天羽,空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国防部长。日晋升。 ,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日晋升。 ,海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日晋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54:43
贡献光荣榜他三次反蒋,一生拥共,授四星上将,却弃守南京,是无能还是被迫
他三次反蒋,一生拥共,授四星上将,却弃守南京,是无能还是被迫
唐生智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传奇人物。
他生在官商家庭,读满清的陆军小学,却在学校举办慈禧和光绪死后追悼会场发笑,被记过。好在没有砍头。
他受谭人凤影响,加入同盟会,后从军,从见习排长、代理连长干起,一路级进。
他拒绝加入袁世凯的嫡系部队——模范团,回到湖南老家,追随赵恒惕搞联省自治。
他是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得意门生,是谭延闿与赵恒惕、汪精卫与蒋介石争抢的大将。
他是一个佛教将军,曾击溃过谭延闿、程潜、吴佩孚的精锐军队,担任过国民革命军总指挥,但后来在南京保卫战中因弃城而有大争议。
唐生智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一号首长,是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进行大屠杀,武汉国民政府免去蒋的总司令职务之后。其实是一方情愿,老蒋在南京自立,与武汉分廷。
武汉和南京一丘之貉,老蒋弄“四一二”,小汪搞“七一五”,都打着清党的旗号:分共反共。
这下,唐生智不干了!
身任武汉国民政府第4集团军总司令的他,坚持立场,积极讨蒋,真刀真枪,率部夹长江东进,逼蒋在上海通电下野。
蒋介石与冯玉祥
经冯玉祥撮合,宁汉合流,南京选唐生智为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武汉政治分会常任委员。唐生智表示如南京对彼不满,即武力周旋,令汉口中央银行停止营业。
汪兆铭、孙科等自庐山到汉口,疏通唐生智,商讨合作,唐生智拒绝了南京开出的条件。
日,南京政府正式决定讨伐唐生智,第三路(总指挥李宗仁)、第四路(总指挥程潜)、第五路军(总指挥朱培德)、西北军、粤军、黔军等部队联合围攻。
唐生智仍兵来将挡,但强敌压境,内部叛离,坚持了个把月,被迫下野,乘日舰东渡。他的部队大部被桂系收编。唐被南京下令通缉。
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拉胡(汉民)倒桂”,派唐旧部刘兴北上到青岛,请唐出山呼应旧部反正,还说“抓到白崇禧就把他杀掉”。
唐生智表示服从蒋介石,伺机待起。蒋委其为第5路军总指挥。
蒋对唐还是设防,通过中央政治会议给他一个军事参议院院长名头,欲引他至南京夺取兵权。唐借通电讨伐冯玉祥,拒不赴南京。
第二年10月,受蒋介石派遣,唐携150万元巨款,北上津、唐,以“打倒桂系,返回湖南”为名,一举收回旧部的指挥权。
蒋介石令在豫各部队统归唐生智指挥,代理陆海空军总司令,全权处理河南善后事宜。此间,唐再次密谋,与石友三、阎锡山等联合反蒋,和刘文辉等50余人电请蒋中正“幡然改图,立即罢兵”。
唐生智发“告全国将士书”,拥护汪兆铭,拥戴阎锡山,对蒋介石推崇其军事才能,“惟政治非其所长”。当唐军对蒋军发动猛攻,天降大雪,部队被阻,苦战五昼夜相持不下,原与唐生智达成一致的何键、刘文辉、夏斗寅、阎锡山均按兵不动,唐孤立无援,后被杨虎城等联军大败,被迫流亡港澳及新加坡。
日,阎锡山任陆海空军总司令,掀起反蒋的中原大战,唐生智自香港赴石家庄谒阎锡山,任第六方面军总司令。9月中原大战结束,反蒋部队崩溃。唐生智的第三次反蒋,仍以失败而告终。
一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唐生智为一致对外,与蒋握手言和,再次出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兼军事参议院院长,后改任军委会第一厅主任兼任训练总监部总监。
日,蒋介石政府授予唐生智等9人为陆军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唐生智排名在阎锡山之前。陈绍宽改任海军一级上将,故首批陆军一级上将,实8人也。
唐生智与毛泽东的私交甚笃。
1920年,唐生智从东安老家把四弟唐生明接到长沙,送到毛泽东主持的湖南一师附小读高小。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唐部下刘兴问怎么办。唐嘱咐刘,请每个共产党员吃一顿饭,礼送出境。他还派人给毛泽东送了两根金条。
革命阵营分裂,唐生智继续北伐,军粮不继,他想到负责农运工作的毛泽东,就发急电请毛帮忙。毛泽东马上通知农会,从岳阳起运了一批粮食,解了唐的燃眉之急。
后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武装匮乏,就让陈赓去找坐镇湖南的唐生智,说“毛润之在井冈山反蒋”。唐生智二话不说,就让唐生明送去大批武器。
唐生智从不参加反共、剿共活动,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五次“剿匪”会议,唐生智拒不参加。
唐生智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合影
1961年,唐生智患直肠癌住院。陈毅前来探病,说:“孟潇先生,你够朋友。国民党一级上将,只有你没和我们红军、解放军打过仗。”
“文革”爆发前夕,毛泽东单独找到唐生智,说:“马上要搞运动了,你回长沙后,在家看看报纸,学习,基本上不要和以前的部下往来。”唐生智立即回湘,找到和他一起和平起义的部下,要他们夹着尾巴做人。
日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大本营军事训练总监唐生智兼军委会军法执行总监。
上海失陷,日军直扑南京,蒋介石召开紧急会议,商议防守之策。
李宗仁和白崇禧从军事角度上,均不主张固守南京。
李宗仁, 蒋介石 , 白崇禧
唐生智起立疾呼:“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仅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唐慨然受命,负责城防。
李宗仁若有讽刺地翘起大拇指,说:“孟潇,你真了不起啊!”
唐反唇相讥:“德公,战事演变至此,我们还不肯干一下,也太对不起国家了!”
他向蒋介石表示:“没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誓与南京共存亡!”
历史却没有因为唐生智的挺身而出、大义凛然,而改变南京大屠杀的厄运。
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所辖部队11个师加教导总队共11万人,分外围阵地和复廓阵地两个梯次配备,决心一战。
日军分三路向南京进逼,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向唐生智劝告交出南京。
唐生智命令将各部所有船只尽数收缴,以作背水一战。
日军劝降不成,发起总攻,唐生智冒敌机轰炸,指挥中国守军对抗日军进攻,坚持不进地下室。
激战当晚,蒋介石命唐生智乘机撤退,但唐未向城外军队下达撤退令,故城外部队不知撤退之事,一直苦战,死守雨花台、中华门。直至第二天下午唐生智下令撤退,确定“大部渡江,一部突围”。
部队无船渡江,原撤退计划未能实现,只得冬泳渡江,溺死者不计其数。不会游泳的,只好脱掉军装混入百姓队伍。
日军入城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被惨杀者达30万人,世界震惊!
唐生智乘车抵滁州,后转汉口见蒋介石引咎辞职,并未置议。
至于南京保卫战弃城之责,是唐生智言行不一且指挥失当,还是蒋介石怯弱畏敌而改变命令,历史自有公认。但,他们对军民无辜死亡,都应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有一条,值得说明,受毛泽东保护的唐生智,最后没有躲过“文革”浩劫,而被造反派定的罪名是国民党“残党余孽”,让他揭发原来的部下贺龙。
造反派说,你是“黑三线”,你是国民党,贺龙的问题你交不交代?不交代就毙了你。
唐生智把桌子一拍,说:“你毙吧,老子枪林弹雨出来的,几时怕过死?”
在那个乱整材料胡定罪的年代,唐生智并未因南京惨剧而受大肆挞伐,这是有原因的。
战前的南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四星上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