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的脱氧方法

【图文】第十四章 铸造铜合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十四章 铸造铜合金
||暂无简介
总评分4.2|
浏览量11283
大小:17.1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硬币铜合金及制造方法
专利名称硬币铜合金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制造硬币的铜合金。
目前,世界各国流通的金属硬币有白色的镍币、锌币、铝币、钢币,呈黄色或红色的铜币,但是大多数硬币在流通期间因汗液、空气等各种环境气氛腐蚀逐渐失去其本身具有的色相。含锌量为30%左右的铜锌二元合金具有金黄色的色泽。人们往往喜欢这种色泽的金属硬币,但其耐腐蚀、抗变色能力差,所以不适于用其制造金属硬币。1983年造币科技情报第一期中“耐腐蚀、能保持光泽的铜合金造币材料”一文介绍,于铜锌合金中加入其它元素对抗腐蚀能力的影响铜锌合金中加入铝,由于锌和铝结合引起明显的变坏,而镍的加入则产生好的结果,合镍1%通常称之为镍黄铜,能改善抗蚀性能,但仍感不足。为了在耐蚀性能方面获得明显改进,镍含量需要上升到7-8%,最好到9%,专利PL105132,PL145133,PL145134都介绍了含Ni19-21%的硬币铜合金,然而这样高的镍含量就明显地离开了金黄色的范围,并且使造币材料成本提高。铜锌合金之所以不耐蚀主要是由于其所含锌易发生脱锌腐蚀。多年来人们致力于研究脱锌腐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防止脱锌措施,发现添加微量元素如AS、P、Sb、Sn等可以抑制脱锌,尤其是AS,黄铜中只需加入万分之几的AS则可基本上抑制脱锌腐蚀。但由于砷的氧化物有毒,对人体有害,故不宜采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用于制造金属硬币的合金,它不仅具有金黄色,并且在货币流通领域中耐腐蚀、抗变色、能长期保持合金本身的色泽。
本发明是含微量硼的铜锌镍锡锰多元合金。为保持合金的金黄色,Cu70Zn30合金中只能添加少量其它元素来提高抗蚀性,加入微量AS虽然效果显著,但其氧化物对人体有害不宜使用,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B对提高黄铜抗蚀性能亦有与AS类似效果,黄铜腐蚀过程中锌优先溶解留下很多空位,锌原子将通过这些空位扩散到表面继续溶解,含硼黄铜中硼原子小而容易扩散(rB=0.88A°)它将与锌原子争夺这些空位,因此脱锌后的部分空位将被硼原子占据而堵塞一些锌原子的扩散通道,增加其扩散阻力,从而抑制黄铜脱锌腐蚀。试验表明Cu70Zn30合金中即使添加小于0.01% B就能起到明显效果。Ni和Mn可进一步提高合金在湿热、盐雾、工业气体环境下的稳定性及流通过程中的耐用性,同时Ni和Mn元素也作为调质剂来细化铸锭及加工产品中的晶粒。改善材料加工及造币性能。防止合金在制币过程中退火时产生粗大晶粒。
本发明合金成份为Cu70-75%,Sn0.5-1.5%,Ni0.5-1.5%,Mn0.1-0.8%,B<0.04%,余量为Zn,最佳成分为Cu71-73%,Sn0.8-1.2%,Ni0.8-1.3%,Mn0.1-0.5%,B0.003-0.01%。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如下Cu、Ni、Mn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熔炼炉内,采取高温、快速熔化,同时加入木炭作为炉内复盖剂,再加入Sn和Zn进行搅拌,全部熔化后铜水温度升至1080℃以上加入P-Cu中间合金予以脱氧,然后加入B-Cu中间合金,再经搅拌,炉温达1100℃-1200℃时,进行铸造,结晶器内采用膨化硼砂复盖,浇铸成所需形状及规格。铸锭经680℃-780℃加热50-100分钟进行热轧,热轧到一定规格后进行冷加工,中间退火温度为550℃-650℃两次中间退火总加工率不超过50%。成品加工率最好控制在25-35%。
本发明的合金具有美观的金黄色,耐腐蚀、抗变色能力强。经手汗模拟试验及耐变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明显优于国内外其它黄铜、青铜造币材料,而且成本低,塑性优良、易加工压印成形,防伪性好。
举例说明本发明合金及其生产工艺将715公斤Cu、10公斤Ni,5公斤Mn及木炭于工频感应电炉内,加热熔化,再加入10公斤Sn和余量Zn,待全部熔化后搅拌捞渣,直至铜水温度升至1100℃以上,加入含P12%的P-Cu中间合金1公斤,含B3%的B-Cu中间合金4公斤,经充分搅拌,以半连续方法进行铸造、结晶器用膨化硼砂复盖,浇注速度控制在45-55秒/100mm范围内,铸锭经锯切铣面后于710℃±20℃加热60-90分钟,进行热轧,轧至12mm后进行冷加工、直至所需成品规格,中间退火温度为590℃±10℃,保温时间为60-90分钟,两次退火间加工率控制在25-35%。
1.一种用于制造硬币的合金,呈金黄色,它是由铜、锌、锡、镍、锰组成,其特征是其中加入硼。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其特征是化学成分为Cu70-75%,Sn0.5-1.5%,Ni0.5-1.5%,Mn0.01-0.8%,B<0.04%,余量为Zn。
3.按权利要求1所述铜合金,其特征是化学成分为Cu71-73%,Sn0.8-1.2%,Ni0.8-1.3%,Mn0.1-0.5%,B0.003-0.01%。
4.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2,3所述铜合金的方法,包括熔铸、热加工、冷加工及中间退火等工序,其特征在于a、熔化该合金采取快速熔化、充分搅拌。b、炉内用木炭作为复盖剂。结晶器用膨化硼砂复盖。c、B以B-Cu中间合金加入,在加B-Cu中间合金前先加入P-Cu中间合金予以脱氧。d、炉温达1100℃-1200℃浇注成所需形状规格。e、铸锭于680℃-780℃加热50-100分钟进行热加工。f、合金冷加工中间退火温度为550℃-650℃。g、两次退火中间总加工率不超过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成品前加工率为25-3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是a、采用工频感应电炉熔炼,以半连续方法进行铸造,浇注速度控制在45-55秒/100mm范围内。b、铸锭于710℃±20℃加热60-90分钟进行热加工。冷加工中间退火温度为590℃±10℃,保温时间为60-90分钟,两次退火间加工率控制在25-35%。
本发明是用于制造硬币的一种铜合金,该合金化学成分由铜、锌、锡、镍、锰、硼几种元素组成,该合金色相美观,呈金黄色;耐蚀、抗变色能力强;塑性好,易加工,适合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资源丰富;防假性好。
文档编号C22C9/04GK106429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李景兴, 于馥清, 冯安友, 杜景田, 欧阳东, 杨文甲, 何敬忠 申请人: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国家标准《铸造铜及铜合金》解读--《铸造》2016年09期
国家标准《铸造铜及铜合金》解读
【摘要】:正1标准概况作为铸造基础性能标准之一,GB/T 《铸造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的颁布是铸造铜合金行业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自GB/T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完成修订并颁布至今的20多年来,铸造铜合金行业无论是对工艺技术、产品性能,还是生产过程检测等方面的要求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性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G291-65【正文快照】:
1标准概况作为铸造基础性能标准之一,GB/T 《铸造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的颁布是铸造铜合金行业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自GB/T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完成修订并颁布至今的20多年来,铸造铜合金行业无论是对工艺技术、产品性能,还是生产过程检测等方面的要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全英,孙晶,邵会孟;[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李有观;[J];世界有色金属;2003年01期
李湘洲;;[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3年08期
;[J];有色金属工业;2004年01期
徐元森;[J];铸工;1952年01期
张祖烈;[J];铸工;1952年02期
;[J];机械工人;1957年05期
张景春;[J];铸工;1974年06期
;[J];热加工工艺;1978年02期
;[J];四川机械;197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碧文;;[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朱骏;薛济来;;[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刘正科;甫鑫;钟正强;;[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苏红宏;冯雪;;[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刘平;;[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马壮;董世知;马修泉;;[A];200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8年
谢建新;王自东;;[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黄寿洪;何炜;丁力;李铁藩;沈嘉年;;[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学组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3年
宋德胜;陈新民;陈华峰;;[A];2011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黄福祥;铃木洋夫;宁洪龙;马莒生;;[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君 史欣;[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岳琴 杨燕群;[N];科技日报;2005年
曹祥汉;陈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陈菲菲;[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记者黄苗荣 余建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梁少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朱嘉;[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飘尘;[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王君 何笑辉;[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国栋;[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刘娜;[D];中南大学;2013年
吴予才;[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2年
刘国军;[D];吉林大学;2008年
胡特;[D];湖南大学;2014年
雷维新;[D];湘潭大学;2014年
苏娟华;[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陶玉强;[D];中南大学;2012年
丁丁;[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海莲;[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伊家飞;[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贾梦珂;[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高原;[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王安舒;[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邓世岐;[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隋佳利;[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胡雅婷;[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梅振东;[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杨家东;[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介绍了铜合金铸件中常见的缺陷如气孔、夹杂、偏析产生的原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铸造铜合金的熔炼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图文】铜合金铸件铸造缺陷及防止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铜合金铸件铸造缺陷及防止对策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2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