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个今日头条自媒体手机APP需要招几个人,一个美图,一个程序员,还要什么吗?

今日头条张一鸣:未来的媒体,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IT时代网编者按】在经历过门户时代后,传统媒体这些内容生产商们面临的渠道变革并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1月15日,在“2016年今日头条未来媒体峰会”上,作为新媒体的创建人和代表,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分享了他对媒体业未来的看法和趋势观察。大家早上好,我是张一鸣。今天有100多位媒体行业的领袖和专业人士来到现场,非常高兴能和各位一起探讨“未来的媒体是什么”这个话题。这让我想起了8年前的一件事。2008年的时候,苹果上线了AppStore,向全球开发者开放自己的平台。当时我还在酷讯,有朋友告诉我,可以给iPhone开发专属应用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这个事也太小了吧?我们那一批创业者想要做的是系统、软件,最低程度也该是一个网站吧?我想,怎么会有人跑到一款手机的系统上去做一个应用啊?如果说有开发团队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我会感觉他们疯了。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无数创业者,都开始为手机开发应用。智能手机从改变软件行业开始,几乎改变了世界上每一个行业,而媒体行业也是这个故事里的一部分。未来总是难以预见的。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件事,在2008年的时候,一定已经有一小拨创业者,因为苹果的APPSTORE,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可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之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最终让一个很小的趋势,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身处的“未来”。历史上媒介的演化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的作者威廉姆-吉布森说过一句话:“The&future&is&already&here—it's&just&not&very&evenly&distributed.”翻译过来就是:未来已经存在,只是没有被非常均衡地分配。要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发生过的传播媒介的变化。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西方第一本以活字印刷术批量生产的图书“古滕堡圣经”。这批书大概印刷了180本,前后耗时3到5年,售价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3000多元人民币,当时一般的市民阶层是很难买得起的。但即使是这样,也要比中世纪一本人工抄写在羊皮纸上的《圣经》便宜很多。我猜,古滕堡原本的商业计划书大概是打算要颠覆一个奢侈品行业,没想到最后却成了现代出版行业的祖师爷。他在改造印刷术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过,有一天,纸质出版物可以被如此低廉地生产和消费,成为最广泛存在的一种信息载体。至少在5年前还是如此。这是世界上最早以印刷机印刷的报纸《通告报》,产于1609年,距离古滕堡圣经的印刷大约有150年。我相信在《通告报》诞生时,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生意。可观到什么程度?根据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的数据,2014年,全球仍有27亿人在阅读纸质版的报纸。再来看另一个变化:1923年,贝尔德才开始研究图像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到13年后的1936年时,已经有16万人可以通过电视观看到柏林奥运会的比赛实况了。即使如此,当时的人也不会想到,不到80年间电视行业会发展得如此繁荣,做一档《我是歌手》这样的电视节目,四个季度的累计收入可以高达40亿人民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的前夜,人们都会感受到的困惑和不安。而这种困惑和不安有时会让大家忘了,巨大的光明就在前方不远处。就像印刷技术普及时,制作羊皮纸的工匠会感受到威胁;电视发明时,广播从业者会感受到威胁。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媒体行业,即使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遇到了一些困境的话,也并不是这个时代所独有的困境。差别只在于,此前新媒介的出现,是对旧媒介的补充,而非替代。但是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出现后,媒体的变革比从前要大的多。不可回避的是,「一纸风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国外媒体及平台演化趋势回到“未来的媒体是什么?”这个话题,要回答这个话题,我们必须要看清楚,今天的媒体,正在发生着什么。我想给大家介绍与新闻业关系最密切的3家国外技术公司的做法,它们是:Twitte、Apple和Facebook。2015年10月,Twitter推出了自己的新闻聚合功能“Moments”。进入Moments主页,你可以看到由Twitter的编辑为你选择的重要新闻事件,点击进入具体的某个事件,你就会看到相关的Tweets。Moments这个功能目前主要是Twitter的编辑团队运营的,他们每天要在多达5亿条Tweets里挑选有价值的部分展示给用户——顺便说一句,在我看来这个过程是可以用算法来提升效率的。另一方面已经入驻Twitter的媒体机构也是Moments的内容提供者,现在的合作伙伴里已经有FoxNews、GettyImages、Mashable、MLB、NASA、纽约时报、Vogue及华盛顿邮报等等。2015年,苹果也发布了自己的新闻聚合应用AppleNews,所有的新闻内容都保存在苹果公司的服务器上,用户无需跳转到第三方新闻网站。全球超过50家媒体与出版商与AppleNews达成合作,包括《纽约时报》、《经济学人》、《时代》、《金融时报》、《卫报》和CNN等世界主流媒体。AppleNews也是通过编辑团队来对信息进行人工的筛选、加工和推荐。我对这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是不太看好的。而且考虑到苹果之前的iBooks、Newsstand两个类似的产品,表现不理想,所以对于这次的AppleNews,我的看法也比较保守。重点说说Facebook,它在独霸线上新闻市场方面的野心,比上面的两家更大,也更有优势。因为它在用户活跃度方面的领先是压倒性的,日活跃用户10.1亿,月活跃用户15.5亿。这让每家媒体都希望在这个平台之上攫取自己的市场份额,而Facebook也鼓励它们这样做。2015年5月份,Facebook推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功能InstantArticles。InstantArticles包括给媒体机构提供生产工具、制作规范,以及极速预先加载技术。媒体机构在Facebook发行内容的传统方式是通过导流到媒体的主页,加载速度和访问网站的传统方式接近,平均时长大概是8秒左右。而通过InstantArticles发布的内容,加载时间平均不到1秒,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InstantArticles还给传统媒体提供了它们目前不具备的呈现方式,比如非常惊艳的图片浏览体验。非常可惜,截图不能传达这个惊艳的效果,大家可以下载一试。抛开Facebook巨大的用户基础不说,仅仅看加载速度和互动体验的提升,如果每家媒体机构都组建专门的技术团队去实现,从技术上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有很大的经济成本,99%的媒体机构是无法承担的。但是Facebook把它变成了一项接近水、电、煤气这样公共服务的事情。目前,包括了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VOX、赫芬顿邮报、BBC、国家地理等等很有风向标意义的媒体,已经接入InstantArticles。Facebook在11月份推出的另一个独立产品也挺值得关注的。这个产品叫Notify,功能很简单,就是把入驻的媒体机构更新的内容自动推送给用户。这样一来,用户甚至连Facebook的app也不用打开,直接从锁定的手机屏幕跳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用户也可以通过notify的设置,高度定制化自己收到的通知。其实Facebook这种通过Timeline来分发内容的形式,和今日头条也挺像的。一会儿我们会提到,今日头条也打算把向用户推送新闻的权利,交给入驻头条号的媒体。媒体机构对Facebook这些功能的反应如何呢?可以说,他们的反应出人意料的激进。赫芬顿邮报(TheHuffingtonPost)走在最前面,它是Facebookinstantarticle的首批合作伙伴,也是AppleNews第二批合作伙伴。因为在Facebook上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流量,赫芬顿邮报甚至挖了Facebook新闻业务的媒体合作主管LizHeron,让她担任执行主编(executiveeditior),计划在2016年与各个平台做更大规模的合作。以另一家估值10亿美元的网络原生媒体Buzzfeed为例,通过Instantarticle,它在Facebook上发布内容的直接浏览量为11.3亿。而此前通过发布链接导流到自家网站的方式,浏览量仅有3.49亿。直接发布内容吸引的流量,是导流到自家网站上流量的3倍多。Buzzfeed的创始人JonahPeretti(顺便说,也是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公开宣布:"你应该利用这个发布渠道展示内容,而不是给出一个跳转到网站的链接。"他有自信这样说,也是因为Buzzfeed的盈利模式的创新:完全放弃传统的banner广告,为客户订制"原生广告",让内容成为广告的一部分。华盛顿邮报是老牌媒体中非常典型的代表。2013年被亚马逊的CEO贝索斯收购后,华盛顿邮报就把自己看作一家数字化公司。在InstantArticles出现之后,华盛顿邮报也选择去和Facebook合作。这家媒体的策略就像他们的CEOFredRyan说的那样:“我们想要在所有平台上触达未来的读者,我们毫无保留。”这种策略让华盛顿邮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15年10月,华盛顿邮报的用户访问量在历史上首次超过了老对手纽约时报。到2015年11月,访问量达到了历史高峰7160万人次,几乎是被收购时的3倍。再来看看纽约时报的做法,他们的做法可能比华盛顿邮报要保守一些,但是他们同样不想把任何一个平台上的用户拱手让人。目前,纽约时报加入了上面说到的全部分发平台。此外,Google的AMP计划(AcceleratedMobilePages)和Sanpachat的Discover,纽约时报也是最早加入的媒体机构。纽约时报的CEOMarkThompson是这样说的:“Yes,there’srisk.Butthereisdangerofstayingoutsidetheparty.”(是的,合作有风险,但不入局更危险。)趋势总结和行业展望通过上面这些情况不难发现,尽管海外的媒体市场环境和中国有着巨大的区别,但全球范围的趋势惊人的相似。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内容市场需求空前旺盛。技术的革新,刺激了内容的生产和消费。从前人们在早餐时、上班路上、晚饭后看一张报纸,现在手机24小时不离手。下面这张图是用户使用今日头条的时长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从2014年1月至今,从25分钟到53分钟,使用时长增长了一倍。这说明用户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内容。相比文字内容,富媒体内容,特别是视频正受到用户更多欢迎。以Google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为例,它去年收入90亿美金,估值超过千亿美金。这个平台上,出现了像Vice这样,估值超过20亿美金的媒体巨头,Vice在YouTube上有超过20个频道,这些频道的订阅量已经超过了550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建议在座的各位,多多尝试做视频内容。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创作与分发分离。媒体专注于内容创作,将分发交给几个主要平台去做,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国外,这些平台有Facebook、twitter、Apple,YouTube、甚至Snapchat。在国内,公认的是“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客户端。第三点,信息过滤的权力让度。从前,人们让媒体帮忙过滤信息,去决定自己该知道什么事情在发生,这个权力在媒体手中;今天,信息空前的膨胀,人们无法仅仅依赖媒体完成信息过滤,于是,原先交给媒体的权力被收回了。到底把权力让度给谁,才能解决"该看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主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权力让度给社交关系,让每个人推荐自己喜欢的内容给朋友,大家一起来干编辑的工作,同时也消费朋友推荐的内容;第二种是把权力让度给算法,让算法来识别你的喜好,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两种方法都能大大提高信息分发的效率。Facebook、twitter、微信和微博就是把权力让度给社交关系,通过社交圈子分发信息的例子。社交分发自有其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前《连线》(Wired)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曾经说,"在推荐这件事上,友谊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这一点很好理解,尤其在今天,大家可以想想,你们的微信都加了成百上千个朋友,但你要刷多少朋友圈才能看到对你有价值的信息?而Youtube、今日头条则走了算法分发这条路,这也成为了潮流,之后出现的同类产品,基本都模仿了今日头条的方案。大家看到的这些,就是世界各地模仿今日头条推出的新闻应用,有些日活跃量还不小:Dailyhunt(印度)1000万SmartNews(日本)300万Babe(印尼)120万G?NDEM(土耳其)未知这里我想再多说两句:说到算法,很多人会觉得高深莫测,又觉得冷冰冰的,也许会在无形中拉开了我们与大家的距离。但实际上,业内人士会知道,任何公司都是两条腿走路,算法与人工并行的。比如你在Facebook看到的时间线,主要由算法推荐内容,同时也有一个数百人的团队对这些内容进行人工核查和调整。今日头条也一样,我们有专业的内容运营的团队,其中有不少人有传统媒体的工作经验,他们会帮助算法去发现、判断内容的价值。我们很在意发挥人的智慧和品位,一直在寻找算法和人工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作为一个前程序员,我明白技术对世界的驱动作用;同时,作为一个重度内容爱好者,我也明白技术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在今日头条,技术的作用恰恰在于对"内容"的价值的深刻体认,而这些内容,正是由在座的各位所创作出来的。以上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对未来的媒体的看法。关于如何预见未来,我很喜欢一个说法,来自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过去”是什么?过去,就是“传统”。今天,“传统媒体”一词已褪去光环,听起来甚至有点过气。但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传统”是一个很好的词,是现实中演化出未来的基础。我们来看一张二战老照片。这是日,英国伦敦肯辛郡,一座被德军燃烧弹摧毁的图书馆,“荷兰屋”图书馆。在这个被炸塌的屋子里,有3位头戴礼帽的英国绅士静静地读书,向我们展示了某种信念的存在,展示了对知识传统的尊重。此时,距离二战胜利还有不到5年。再看这张图,很美,对不对?我想大家一定认不出,这就是当年仅剩残骸的图书馆遗址,如今这里已经改建成荷兰公园歌剧院。我想,媒体业也许正处于这样一个时刻,一方面硝烟弥漫、瓦硕遍地,另一方面,美好未来也正在即将到来。我就在这张照片下结束我的分享,最后和大家说一句:今天有挑战,未来很精彩,让我们在未来相见!【责任编辑/于德浩】
IT时代网(微信:ITtime2000)和创客100网(微信:TMT100Bj)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IT时代网为创客100集团旗下媒体,寻求报道及合作、找融资、找项目、分享创业故事、文章转载加小编微信(pinkleopard)与我们取得联系,转载文章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创客100创投基金是基于互联网的天使阶段的专业投资机构,承诺所投BP,跑通审核流程的项目24小时决定投资。请将你的商业计划书提交至或者加基金经理微信
微信号:tmt100jj
TA的最新文章请输入您的账户名和密码使用奥一网帐号登录邮箱密码下次自动登录使用合作帐号登录&&&赞阅读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为什么会有今日头条来源:南都周刊&&&
编辑:宋腾虎“空间有形,梦想无限”,这八个字,陪伴了张一鸣近十年,一直被他用作签名档。作者:詹万承 &来源:媒体札记“空间有形,梦想无限”,这八个字,陪伴了张一鸣近十年,一直被他用作签名档。后来,他改成了另外七个字,看上去好像也更高深——“逃逸平庸的重力”。并非因为不再喜欢那八个字,而是想要显得成熟稳重一些,因为这几年个人事业的成功,让这位80后CEO知名度骤升。出名的标志之一即是,封面报道和人物专访越来越多。日,南方周末花了一个整版,刊出了一篇张一鸣专访——《信息接收能力决定你的竞争力》。标题读上去有些晦涩,访谈中,张一鸣也不时蹦出“信噪比”、“信息鸿沟”、“信息洼地”等专业词汇,他希望藉此再次说明,今日头条虽不生产内容,但可以更高效率地实现信息匹配分发,也可以促进信息更高效率的流动。他对这份被视为南方系旗舰的报纸,说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例子:“在我们这类信息分发平台出现之前,很少有媒体会刊登春季养猪该注意什么这类信息,过去可能科技下乡做过一点类似工作,但科技下乡频次很低。一些专门的养猪类报刊杂志往往送达不到农村,尤其是某个村只有几户人家的时候,邮递员基本不下乡。猪肉降价了,不应该买猪崽了,但这个信息可能农民不会第一时间看到。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有人在我们平台上写养猪的文章,农民通过手机就能看到这些信息。”这不是张一鸣与南方周末第一次打交道,2014年,在张一鸣因版权问题略显神伤之际,他也曾在办公室接受过记者采访。不难看出的是,经历过去年那场风波之后,南周对待今日头条的态度已有不同。其实,就在本次接受南周专访之前,张一鸣还在5月去了趟南方大院。依据科技博客PingWest所述:“2015年5月最后一个周末,广州,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南方报业集团做了一次内部演讲。他对着台下那些传统媒体的掌门人说:‘我们跟一些媒体不一样,有的媒体是有态度的,我们希望自己包罗万象,我们会给不同的人看不同态度的内容。’”在PingWest的报道中,张一鸣给那些深受“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理念影响的媒体人,阐述了他眼中的另一种信息流动观念:“为了这次演讲,张一鸣准备了一份53页的演示幻灯片。统一的深蓝色背景宣示着科技空间的冷艳和纯粹,那是微微泛黄的新闻纸难以模拟出来的颜色。在幻灯片中,他不断强调着‘系统的力量’:系统‘像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大脑’,‘是网络空间的上帝,俯视所有用户’。张一鸣坚信这个‘上帝’能够‘抹平信息鸿沟,减轻人脑的负担’…这个上帝视角的系统,是今日头条的核心。”他对媒体的分类非常简单,写社论和不写社论两种。不过今日头条不是媒体,这是近两月来,在接受各大媒体采访之际,张一鸣一直在传达的理念。不拘泥价值观,只强调实用性,这是张一鸣的行事风格,也是今日头条的核心理念。去年,在接受时任壹读iRead出品人兼主编林楚方专访时,张一鸣关于今日头条还有一个更鲜明的说法:“我们既不《环球时报》,也不《南方周末》。”在南方报业的演讲中,张一鸣强调他曾喜欢南方周末,不过,2002起读南周就变少了,“因为越来越平淡,而且政治报道太多”,而说来也巧,刚好也是这一年,林楚方进入南方周末。很少谈论时政,这也是曾经的饭否技术合伙人张一鸣,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一直所秉持的理念,看他的实名认证微博,2009年8月开通至今近6年,对于热点时政要闻,他几乎都没有触及。不去说,埋头做。在接受《时尚芭莎》杂志专访时,张一鸣用到了另一个词——“算法”。在解释算法真谛所在时,这位理工男顿时文采斐然:“他把算法看成一个生命体。他说:‘你要调教它,驯养它,它就会自我演化’…他和工程师们试图让这套算法越来越懂人心。打开今日头条,列表中的每一条新闻都会给读者提供一个决策机会,选择‘不感兴趣’系统会自动减少推荐此类内容。他们搭建的算法模型会记住你每一次点击阅读和忽视不理的信息判断,你的决策越准确,今日头条对你的喜好就越了解。”真有那么神乎其神吗?今日头条推荐的消息,明明很多不对味呀。没错,早年张一鸣也上过这样的当,要使算法准确就必须信息对称:“在高二时他就想好了要去读南开大学。高考之后,他填志愿只用了五分钟,目的地是天津。他的标准很清晰:一所综合性大学、要靠海、不能离家近、最好冬天会下雪。眼见着天津和他想象中的沿海城市并不一样,他只能认栽:‘标准是有,但不一定是对的’。”是的,机器要读懂人心喜好,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假如那一天真来临了,文科生又有新的焦虑,就在近期的一次对谈中,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即有疑问:“可能有一天今日头条比我老公还了解我,那个时候你要干什么?在座的诸位,你们有这样的担心吗,有一个软件比你枕边人还了解你?”被张泉灵调侃为“看照片像吴晓波,摘眼镜像小沈阳”的张一鸣,对于提问,应对之词,没有小沈阳式诙谐幽默,只有吴晓波般冷静理智:“机器加算法会越来越聪明,但它始终很单纯…比如说把大象装到冰箱里,他只知道分成3步…现在是信息时代,在工业时代可找到类比,比如原子能技术,产生了原子弹,我们开始也担心会不会被滥用,因为技术本身是种工具,是杠杆,它越强大,威力就越大,被不恰当使用的问题也越大,如果坏人制造了原子弹,再找到投射装置,是可以酿成灾难的。所以,这需要配套手段来解决。你担心的逻辑,不是现在才有的。”不过,当张一鸣真遇上吴晓波,文理科的思维方式,还是会呈现出差异。吴晓波所担心的问题,是哲学与技术之两难:“今日头条所获得的成功,让中国所有的传媒人瞠目结舌,它再一次证明了当今行业突变的基本特征:几乎所有的颠覆者都不来自于本行业的既得利益集团。同时,今日头条的‘算法哲学’也对经典意义上的传播学提出了很多的挑战。比如,一个人对任何新闻都存在‘好恶’判断,可是机器是怎么知道我的‘好恶’?”拆解起吴晓波递来的问题,张一鸣显得很是从容不迫:“算法并不是直接研究喜好,而是计算希望近期达到的目标。今日头条给用户推荐资讯,我们肯定是希望用户看,我们有一个最重要指标是‘信噪比’,会预测用户在100条内容里面,哪些会点击打开、评论或分享,这是不是一定能够代表他的好恶?不完全,但是接近。”张一鸣认为,对用户而言,今日头条所履之责,相当于信息助理:“比如我们发现,分享和收藏和评论用户是不一样的,我们会根据这些动作给他一个权重,让机器去预测用户行为,但机器不是直接算出‘好恶’,而是根据跟他有相同属性一群人来预测…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助理,他看你每天看什么东西,哪些东西看得特别认真,开始给你推荐简报,刚开始推荐100条,没有你感兴趣的,后来就越来越多你感兴趣的。机器其实是模仿这个过程。所以,机器不是直接的感性地去理解你的好恶,而是根据大量数据的规律,通过概率来预测。”谈这些,不好懂,举例来说,如果把张一鸣自身比作一架机器,那么他的灵魂就是那一套算法。《人物》杂志的封面报道《人机进化论》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张一鸣曾经像驯化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算法一样调试自己,他试过将一天的时间切割成小块,精准地去完成时间表中的每一项计划。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这样做的效果不佳,‘我觉得更大的效率来自于重要事情上做得好,而不是在处处做得好,管理精力比管理时间更重要’。这位程序员立刻调整实验方向,转而探寻自身专注高效的波峰。这一回,他得出了有效结论:最好的状态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不太激动,也不太郁闷,并且睡眠充足。”准确是算法的第一要义!在社交媒体上所留下的文字里,注重准确的张一鸣,常会强调“第一次”的概念。比如,“第一次在北京看见彩虹”、“第一次在北京大雨中开车,想起2012广渠门的悲剧报道”、“第一次乘飞机没赶上”、“第一次坐能充电”、“第一次在淘宝上买几万的东西” …他不厌其烦地叙述着这些细节,从“第一次凝视小区的池塘”到“6岁的时候,第一坐火车”,准确构筑了他记忆的坚实基地,也是他触摸未知的标尺。准确之外,效率为王,将二者统筹起来的就是匹配就是算法就是系统。他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也是效率优先的体现之一。只做有价值的记录,不做跨领域的议论。他情绪流露最激烈的一次,应是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7月24日,看到相关新闻之际,他表示出少有的激动。除一次之外,他都很温和,几乎不谈这类话题,至多也就转发而已。十八大之后,王岐山说反腐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他赞叹“古语真是智慧,标本兼治”;2013年年底,习近平只身赴庆丰包子铺,看完视频后张一鸣有转发,并留了一个威武的符号。看到偶像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他也买了一中一英两本,“对照学这个领域的单词”。其余时间,他像是一个碎碎念的产品经理,除了持续地转发自家产品内涵段子的笑话外,他也感叹招人不易,谈论管理心得,说的最多的,还是产品好坏,他发现腾讯增值服务支付的URL错误;他不解为何网易邮箱支付错误,而且客服也明明知道,但却偏偏不修正;他认为网易公开课是个非常好的App;他提议虾米音乐自动关联歌词;他觉得新浪微博有相关性、个相关性维度排序是个不错的改良。作为思维严丝合缝的产品经理,张一鸣也有难得的感性之时。日,他在微博上悄悄报了个喜:“小名开心,顺利!告之朋友。”开心是他女儿的小名。初为人父的喜悦感,含羞内敛的保护欲,藏绕交织在张一鸣身上,那一年的平安夜,算法好像暂时失效,他的心境变得有些澄明,女儿的到来,仿佛是一颗石子击中了原本平静的湖面,涟漪荡开后带来的是更持久的安心:“抱着开心听班得瑞的音乐,以前是无心听的。”可是,稍微一冷静下来,他谈到又是老本行:“长微博在文内展开,真的比点出去查看一个链接体验好很多吗?链接能转发,能复制,不占流量啊。差别在哪儿。”这大约就是目前长微博的雏形构想,张一鸣在三年前就从产品角度考虑过了。创业历经酷讯、饭否、九九房,不同的项目,同样的思路,张一鸣认为自己一直是在做同一件事——信息的组织与分发。这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讲求精准与控制,在朝着预设目标的路径上,日拱一卒,不知疲倦,他深信技术会让生活更便捷更充实更自由。目前,今日头条用户超过2.9亿人次,日均活跃用户超过2700万左右,整个团队成员已经超过800人,公司估值在去年就已达到5亿美元。外界把今日头条、美团和滴滴打车并称为一股新的商业力量,一个可视为调侃之词也可看作美好想象的简称由此诞生:TMD,头条,美团,滴滴,并预测这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的BAT。说起来,今日头条的盈利模式并无特殊之处,无非是更为精准更有效率的匹配而已,因为广告也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张一鸣对《好奇心日报》所谈看法:“我希望把广告做的更好,能够对用户有帮助,让他们对使用体验不反感,对广告主有好的效益…比如你从北京去九寨沟旅游,我们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当地的旅游攻略。现在整个团队都在进行这方面技术相关的开发…广告销售团队现在是100多人,我们比同类型公司的销售人员要少很多,人数上还不够,未来还需要继续招聘…到目前为止今日头条完全没开放开医疗广告,这块我们是比较谨慎和克制的,不能因为要商业化而对用户产生太多不好的影响。”可是,这位移动互联网新贵,却过着极简的现实生活,他觉得花钱太麻烦,对物质没太多需求,剪头发11块钱可以搞定;14年前买的90块钱的竹凉席还在用;大一时发的的床单和被套,在校友聚会时,被大家从他女儿照片中发现。追求实用,讲究效率,不受那么多繁文缛节的拘束,也不显摆挥霍所有的一切,这样的生活与创业态度,或许从一早即可觅端倪。开头那陪伴他近十年的八个字,不是张一鸣原创,而是奉行的拿来主义,可是,这出处既非名人也非典籍,而是他2002年初来北京之时,偶然间从建筑工地外墙上,所看到的一则施工宣传语。猜您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日头条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