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数码味,是板载声卡出来那种案板切菜声音小声音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集成声卡真的很差?亲测集成声卡 PK 主流随身听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集成声卡真的很差?亲测集成声卡 PK 主流随身听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2|
上传日期: 14:57: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集成声卡真的很差?亲测集成声卡 PK 主流随身听
官方公共微信农步祥作品 - Gigabyte 技嘉 G1.Sniper 5[Z87]主板板载声卡音质测评报告 [Soomal?数码多]
Gigabyte 技嘉 G1.Sniper 5[Z87]主板板载声卡音质测评报告
在英特尔掌握了X86桌面和移动处理器的绝对主导权之后,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个人数字终端正从PC向移动平台转移,基于ARM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有着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便携性,可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影音娱乐和网络生活休闲的需求。尽管高性能计算领域X86处理器仍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但PC销售量的萎缩迫使英特尔加快了处理器的升级计划以拉动市场。Haswell架构处理器及芯片组在2013下半年正式上市,做为Ivy Bridge架构的改良版本,Haswell系列处理器依然使用英特尔22nm制程工艺,但改良了电源管理,因此更加省电,同时增强了核芯显卡的3D性能,支持微软DirectX11.1以及OpenCL1.2图形接口规范。
Z87是为桌面版Haswell处理器搭配的一款高端主板芯片组,采用45nm制程,LGA1150针脚,6个内置USB3.0高速数据接口,6个SerialATA3.0磁盘数据接口并支持Raid0、1、5、10等级。当然,这些特性并不足以解释技嘉的G1.Sniper 5为何售价高达2999元人民币。G1.Sniper 5预留了水冷散热接口,最高支持DDR3 3000MHz内存,方便热爱超频的PC DIY玩家,Z87芯片组仅内置了一组16x的PCIe通道,为了实现显卡并联支持,G1.Sniper 5额外配备了一颗PCIe控制器,最多支持4路NVIDIA SLI或AMD Crossfire多显卡并联使用。偌搭配高端显卡并联,动辄600瓦以上的高功耗下供电稳定性也必须要保证,高规格的多层PCB、数字供电电路和固体电容无疑也会带来巨大的成本。技嘉还为G1.Sniper 5配备了Marvell 88SE9230磁盘控制器,可为SSD固态硬盘提供性能优化数据传输。而Atheros Killer E2201千兆网卡为游戏和流媒体网络传输进行优化,还附赠了一张支持5GHz网络的Wi-Fi和蓝牙4.0功能二合一的无线网卡,前置USB3.0接口还支持1.5A电流输出,足够给iPad等平板电脑高速充电使用。
综上所述,这款针对高端PC游戏玩家超级主板售价必然不会便宜,以上内容并不是本站大多数读者所熟悉,购买这款主板的用户投资主要花费在四五千元价位的多显卡系统和CPU上,因此这块主板适合给哪类土豪之类的细节也不必在意。其音频部分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
G1.Sniper 5板载创新Sound Blaster Recon3Di声卡,由于金色的屏蔽罩被焊死,我们也无法确认其IO核心究竟是不是CA1032。一颗TI OPA2134双声道运放主要负责耳机输出的润色,运放为直插设计,方便更换。技嘉还附赠了一颗LM4652做为备用,还送了一把更换运放专用的金属夹子,用起来远比普通的镊子费劲,但不易伤及运放芯片和针脚。后级使用了一枚DRV632以增强耳机输出的驱动力,TI的官方资料称其可驱动600欧姆的高阻抗耳机。为方便展示音频部分子系统,厂商与主板其它区域划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在开机时分界线还会发出绿光,PCB镂空也意味着尽量减少了主板电路带来的干扰,设计上还是下了不少功夫。G1.Sniper 5支持5.1声道模拟输出,耳机输出独立,模拟IO接口均为镀金插孔,并有一组光纤SPDIF数字输出。
按照惯例,音质测试先使用专业声卡,对G1.Sniper 5的耳机输出、线性输出和数字输出进行客观测试和分析。搭配主板的是英特尔Core-i5 4570四核处理器,安装32位Windows 7操作系统。板载声卡的驱动面板和创新Sound Blaster Recon3D、ZxR等基本一致,声卡设备名为Creative Sound Blaster Recon3Di,因此不做重复介绍。但驱动安装文件体积要小得多,仅40M不到,而Core3D独立声卡的驱动程序超过150M。G1.Sniper 5的LO最大音量下电平仅-6.5dB,切换为耳机模式,驱动面板下设置85%音量就达到标准电平。
Sound Blaster Recon3D PCIe Lineout
Sound Blaster Recon3D PCIe HPout
噪声水平, dB (A):
动态范围, dB (A):
总谐波失真, %:
互调失真, %:
立体声分离度, dB:
G1.Sniper 5的线性输出指标要差于耳机输出,而厂商在主板印刷说明书中也建议用户无论是音箱或耳机系统均使用耳机输出接口使用以获得更好的音质。底噪偏高影响了整体数据表现,在主观试听中,我们以耳机系统为主,主要以漫步者H850、AKG K240S和先锋AE-A1000为参考,并加入创新Sound Blaster Recon3D PCIe进行对比,如文中无特别说明,均为耳机输出的表现。
G1.Sniper 5的谐波集中在中高频段,高频偏硬,动态瞬态表现较好,但人声齿音较重。搭配如SE-A1000等高频较为耳机时,毛刺感会更明显。乐器演奏时,甚至会觉得声音偏冷偏硬,有点像过去形容创新声卡的“数码味”,当然表现要比过去的创新声卡好得多。Sound Blaster Recon3D PCIe在高频表现基本一致,但中高频段,G1.Sniper 5显得过于生硬,Sound Blaster Recon3D PCIe要更柔和一些。
G1.Sniper 5的中高频段,在体现人声时显得略微单薄,偏硬,但动态保持较好,这种稳定的动态表现在内置声卡中很难得。即使是K240S这样较难驱动的头戴式耳机也能展现出就较为凌厉的气势,声音有冲击力,但也较为紧凑。Sound Blaster Recon3D PCIe的中频更加松弛饱满,也明显更加柔和。换成乐之邦或节奏的独立声卡,中频都能更为柔顺舒展,声场也明显更开阔。
在搭配耳机时,板载声卡的低频有些偏紧,量感充沛。驱动力表现优异,即使是搭配H850、K240S那样也会有足够的量感,使其更像“游戏耳机”而不是“音乐耳机”。如果偏重游戏和视频,运放更换为备用的LM4562运放,低频会稍为松弛一些,量感进一步增加,但层次感会下降,表现冗长的低频时会更有氛围感。Sound Blaster Recon3D PCIe则量感偏少,瞬态表现下降,但解析力好,声音更宽松柔和,低频动态和层次展现更有优势。
考虑到这款主板的用户人群,G1.Sniper 5板载声卡并不是针对音乐欣赏用途,但表现相比普通的板载Codec或者映泰那样的“Hi-Fi耳放”系统还是明显优秀得多。整体声音较紧,而且有些生硬不够耐听。但动态表现出色,驱动力大耳机时表现甚至比多数独立内置声卡都会显示出更好的控制力和更有力的低频。有惊喜自然也有不足,使用高灵敏的耳机或音箱能听到轻微的电流声。声场表现也不够理想,声音有些偏紧、生硬,齿音较重,更换运放会使声音风格有所变化,但不会出现明显改善。
虽然G1.Sniper 5的板载声卡系统还有诸多不足,而且昂贵的价格注定其不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还是展现了一定的音质水准,只要舍得进行投入和合理设计,还有很大的改进机会,因此厂商还需再接再厉,进一步减少噪音改善声音表现。对于追求图形性能的游戏娱乐玩家,这样的音质水平已经足够好,相当于节省了一张Recon3D PCIe声卡的开支和显卡位,但要组件多声道音箱系统,G1.Sniper 5的板载声卡线性输出音质表现显然还不够理想。如果创新能降低Core3D芯片售价,将其普及到中低端的PC主机系统,对于提升消费者的影音娱乐体验,也是非常有帮助的。G1.Sniper 5还有一款廉价版为G1.Sniper M5,简化了PCIe和供电部分,音频子系统则一致,售价在1500元以内,如果能进一步简化设计降低成本,挑战霸占主板集成Codec市场多年的“螃蟹”瑞昱也并非不可能。
本文的相关书签:
30202030290
相关的文章
15911880115150
本文一共有 72 条评论
123.103.***.***123.103.***.***
171.221.***.***171.221.***.***
182.089.***.***182.089.***.***
124.228.248.***124.228.248.***
113.070.038.***113.070.038.***
116.009.***.***116.009.***.***
116.022.255.***116.022.255.***
116.231.***.***116.231.***.***
116.246.024.***116.246.024.***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691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查看: 41029|回复: 42
集成声卡真的很差?亲测集成声卡 PK 主流随身听!(正式版)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6:35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本帖最后由 adb 于
16:09 编辑
  提到集成声卡,恐怕多数朋友对其的印象是比较差的,诸如音质不佳、底噪明显等等缺点可以说出来一大堆,即便是与小小的随身听相比,可能也会有不少朋友认为集成声卡都是有所不如的。
  那么集成声卡真的这么差吗?笔者认为未必,因为集成声卡是个很笼统的总称,集成声卡和集成声卡也有档次、好坏之分,就像随身听一样,有几十元的山寨MP3,也有像卖一万多的顶级播放器,它们的音质差距无疑是非常巨大的,而集成声卡也是如此。不过集成声卡的初衷就是低成本,所以价格上差距没有那么巨大,但音质上的差别肯定是有的,但最好的与最坏的差别究竟有多大却很难说清,在买电脑的时候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在意集成声卡效果如何,很多时候都是碰运气。但如果稍微在意一下的话,也会发现集成声卡也有档次之分,有些是入门型号,有些是高端型号,还有些集成的是独立声卡芯片。在下面笔者也随想随谈,来说说集成声卡的历史,以及主流的集成声卡与随身听的音质PK。
  集成声卡的前生今世
  ISA声卡创新 AWE64 Gold,看起来元件很多很复杂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刚刚接触并使用个人电脑的时候,多媒体电脑的概念刚刚盛行起来(再往前似乎都是靠机箱里那个单音的鸣声器),带MMX多媒体指令集的Intel奔腾处理器、带3D加速的显卡、声霸卡成为潮流,成为组装电脑必不可少的几大件。在当时声卡只有独立的,还没有集成这个概念,入门级的虽然不算贵,但怎么也要一二百元元的样子,不过这在当年多媒体电脑的配件里属于非常便宜的零件(即便不考虑RMB贬值与电子产品价格下滑等问题,现在一二百元的声卡成本反而变得很奢侈),那时候恐怕也没人奢求什么音质,只要能看电影、玩游戏出个声音就很令人感动了,就像曾经的手机能有个32和弦、64和弦就很牛了。
  PCI声卡相对于老ISA声卡的集成度更高
  经典的创新SB Live!系列声卡
  再往后一段时间里声卡的发展很迅速,8bit的ISA声卡迅速被淘汰,PCI总线、16bit/44.1KHz CD级音质以及多声道声卡成为了主流,当时虽然也还有YAMAHA 724这样的百元级入门声卡,但是人们也开始对音质有了一定追求,创新的声卡也开始一枝独秀,称霸中高端声卡市场,记得当年如果好意思说自己是个有点追求的DIYer,怎么着也要来个400多元的创新SB Live!数码版。而在音箱方面,相比现在主流的2.0、2.1音箱,那个时候反而4.1、5.1等多声道环绕音箱更为流行,例如创新PC WORK 4.1等多声道环绕音箱一度成为多媒体电脑的标配。
  大家知道,家用电脑的价格是趋势是价格越来越便宜的,而在90年代前中期,即便是低配的电脑可能都要万八千的,而现在三千左右都能装一台用起来不错的电脑。所以随着其他电脑配件的价格逐渐下降,好几百元的独立声卡就越发显得昂贵,所以出于降低成本的需求,集成声卡孕育而生,并慢慢的被接受与得到普及。
  AC’97声卡Realtek ALC650
  集成声卡的概念,就不得不与AC’97扯上关系了,就是曾经被玩家所唾弃的“软声卡”的东西,也是最早的集成声卡。从资料看AC’97只是一种提高集成度的音频标准,比如把DAC、ADC等功能都集成在一颗芯片中,但AC’97并不是指集成声卡,很多的独立声卡同样符合AC’97标准,所以AC’97不一定是集成软声卡,也可能是硬声卡,可能是独立声卡,但是主板集成的软声卡确实又AC’97开始的。
  AC’97集成声卡的输出口比较简单
  AC’97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将数字与模拟部分分离开,也就是将Digital Codec数字处理芯片(可以理解为主控)与A/D转换模块分离开。而所谓的软声卡,就是将数字处理的功能交给CPU来完成,而只具备DAC、ADC与模拟输入输出部分的硬件电路,但是现在的眼光看,这其实也算是硬件声卡。
  早期CPU的音频处理能力并不及高端独立声卡出色
  虽然AC’97标准出现的比较早(1997年前后),但是真正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应该是2000年左右以集成声卡的姿态出现的,所以AC’97几乎成了集成声卡的代名词,并且最早期的AC'97集成声卡基本都是所谓的“软声卡”,也就是本来应该是声卡承担的数字处理部分功能(不包括DAC与ADC部分),交给了CPU,通过软件方式去实现了,它的音质效果好坏先不说,至少在那个CPU性能还不够强的时代,AC’97软声卡会占用CPU的资源,降低系统性能,这也是当时被众多DIYer吐槽的主要原因,况且以当时奔腾3处理器那个水平的性能即便是卯足了劲,应付高品质、多声道的声音处理还有些勉强。记得当年高端声卡创新SB Audigy(具体是Audigy几代忘记了),它的主控芯片的音频处理性能号称可以匹敌当时Intel奔腾4处理器,这也从侧面表面当时比较孱弱的CPU性能还不足以完全揽下声卡数字处理,特别是音效处理这一重担。所以最早AC’97集成声卡出现的时候,人们并不买账,还情愿花钱购买独立声卡使用。
  CMI8738的集成度非常高
  在AC’97软声卡遇冷后,主板厂商也学的聪明了一些,开始集成一些硬声卡,比如在2001年前后比较流行的CMI8738集成声卡等等,虽然成本略高了一点,但总还是要比独立声卡便宜的多,本来集成声卡的目的就是低成本,而这样的集成声卡在往后的岁月中也迅速成为取代独立声卡的存在,并且规格指标也越来越出色。
  在硬集成声卡被接受并迅速普及之后,独立声卡越来越少,而新的集成声卡是软还是硬也不再被特别关注,因为即便是软声卡,凭借日益强大的CPU性能,特别是到了酷睿时代,是软处理对于CPU来说是九牛一毛的事,根本无需担心。另外软声卡这个概念也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数字处理环节变得非常容易实现,而DAC、ADC与相应的模拟电路部分显得更为重要,例如现在高端的PC-HiFi装备,用的基本都是外置的解码器,而用外置解码器的意思和软声卡是差不多的原理,解码器只负责解码转换,而前面的数字处理部分是CPU进行处理,然后经过USB或其他数字方式传输给外置解码器使用,如果按照以前的说法,解码器也算是软声卡了。
  AC’97由于诞生的年代久远,它的规格越来越落伍,比如采样率方面最新的AC’97 2.3版本最高也只支持48KHz采样率,在母带级无损音乐以及蓝光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显然严重不够用,所以在2004年以后,以Intel为主导的HD Audio(即High Definition Audio)标准开始迅速普及,并一直沿用至今。
  HD Audio可以支持更多规格的音频处理,并可以支持处理32bit/192KHz的音频,并且也解决了SRC问题,之前AC’97声卡输出的音频会被强制转换为48KHz采样率(和之前的Android手机类似),也就是所谓的强制SRC,会恶化音质。而HD Audio标准则可以提供44.1 kHz和48 kHz两种采样规格,通过分频以及倍乘支持更多的拓展频率,从而可以支持88.2KHz、96KHz、176KHz与192KHz更多的采样率,无需转换自然也就不会出现SRC恶化音质的环节。
  另外HD Audio的数据带宽更高,也可以更轻松的支持多声道,目前主流的 ALC8系列的音频Codec可以很轻松的支持7.1声道输出,并且对于各种音效支持良好(杜比音效一类的,看视频与游戏用),虽然多声道与音效都是和HiFi无关的东西,但集成声卡更多的还是用来打游戏与影视欣赏,对于这些用途来说多声道是非常有益的。
  ALC1150是目前Realtek最高端的音频Codec
  现在主板的集成HD Audio标准的声卡,几乎水清一色的是Realtek家的,感觉上都是相同的,但是也有众多不同档次的型号。Realtek主流的声卡按照声道,分为双声道的ALC 2xx系列,6声道的ALC 6xx系列,8声道的ALC 8xx系列以及8声道旗舰ALC 1150等等。
  声道数并不代表音质好坏,比如笔记本电脑可能并不需要很多声道,所以ALC 2XX或是ALX 6xx就足够了,而主流的台式电脑主板,几乎都是ALC 8xx系列的8声道声卡,并且根据档次、功能又细分为很多版本,目前中低端主板普遍采用主流级的ALC 892,根据官方参数看,它的规格并不怎么高,比如信噪比只有95dB,比主流的随身听还要略差一些,而高端型号ALC 898的信噪比为110dB,旗舰型号ALC 1150的信噪比则为115dB,并且ALC 1150是8声道与2声道混合型,既能应对双声道的音乐欣赏,也可以应付多声道的游戏与影视需要。所以在主板的电路水平设计差不多的情况下,要想集成声卡尽可能出色,需要稍注意一下音频Codec的型号, ALC 898或ALC 1150是目前比较高端的型号。
  ALC 1150的一些特性参数
  不过音频Codec用的是什么型号与主板的档次直接挂钩,中低端普遍会使用主流级的ALC 892,只有高端一些的主板才会用ALC 898甚至是ALC 1150,所以可以说越高端的主板,集成声卡的音质一般会越好。于是也就应该明白了,虽然都是集成声卡,但是音质水平也必然是有高低之分的,越高端的电脑声音一般也会越好,而如果笼统的说集成声卡音质都不好就有些片面了。
  很有料的“HiFi”主板
  另外,现在也有一些主打音质的“HiFi”主板,它们有些是采用性能指标更好的创新声卡芯片,但也有一些依然使用ALC898等传统音频Codec,不过重点也并非音频Codec,在后面的模拟放大部分,“HiFi”主板普遍会用一些独立的运放芯片、耳放芯片以及音频电容元件,这样做当然也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可以直推一些不太容易伺候的耳机,甚至可以匹敌独立声卡也说不定。
  总的来说,集成声卡发展至今,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规格指标也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受重视,笔者认为最新一代的集成声卡已经达到不错的水平,这也让一些比较老款的独立声卡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
  1、音源
  Foobar2000播放器成为不少追求音质用户的首选
  对于传统的音频系统来说,音源可以说是CD机或是数字转盘等等,对于电脑来说音源就是音频Codec之前的那部分,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Digital Codec数字处理部分,传统的硬件声卡是独立的芯片,而现在的集成声卡这部分功能主要是凭借CPU的运算能力,使用软件来完成,于是电脑的一些零件(比如有发烧友认为SATA硬盘线都会影响音质)、操作系统、驱动程序、播放软件等等均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声音表现,所以玩PCHiFi的玩家多半也会在这些方面下一些功夫,比如进行系统优化、选用一些专业一些的播放工具等等。
  2、电源
  无风扇设计、通过80 Plus铂金牌认证的电源有助于提高系统音质
  对于音频产品来说电源可谓是至关重要,特别想要一定水准的音质,即便是随身听,高端一些的产品也会在电源方面下很多功夫。而对于电脑来说,首先电源的质量就是参差不齐的,市面上几十元的电源到上千元的都有,抛开额定功率、转换率等不说,电源纹波、噪声什么的说不定会有多严重,有时候甚至同样的主板、CPU等配置,但是因为电源质量不同,声音都会有一定差异。
  另外除去一些“HiFi”主板外,绝大多数主板也没有针对集成声卡部分进行独立或是加强供电设计,这也会多少影响声卡的声音表现。
  3、音频Codec的性能
  独立DAC的性能明显更出色
  集成声卡音频Codec主要的功能是DAC与ADC,虽然现在最新的型号的性能也算可以,但是相比主流解码器、随身听的独立DAC芯片,规格性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现在比较高端的集成声卡Codec芯片ALC 898的信噪比为110dB,而比较主流的CS4398、ES9018等DAC芯片的信噪比可以达到120dB或更高,而其他参数,比如动态范围、总谐波失真等等性能应该也会更强。
  4、周边电路及元件品质
  并不是所有主板都有如此设计
  大多数主板在CPU供电等环节下了不少功夫,但是集成声卡这种并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往往是按照能正常工作的标准去做,只是一片音频Codec与一些周边贴片电容电阻全搞定,并没有独立的运放等模拟电路。而反观主流的随身听产品,往往都是独立的DAC、运放以及一系列发烧元件,论花在音频部分的电路规模,集成声卡可能并不如一部还好一些的随身听规模大,所以随身听会有比集成声卡更好的音质也并不是奇怪的事。
  5、电磁干扰
  机箱内部的干扰因素很多
  电脑机箱里各种功能模块一起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虽然很多是很高频段的信号干扰,但是像电源啦、风扇啦等等,也多少会对集成声卡的模拟部分产生一定的干扰,特别是一些主板并没有太多顾虑这点,于是在用耳机、音箱放声音的时候,就可能会有比较明显底噪等问题,而一些所谓的“HiFi”主板往往会为集成声卡加上金属屏蔽罩,但是绝大多数主板都没有这样的防护措施。
  6、机箱连接线
  机箱的音频连接线通常非常普通
  对于台式电脑而言,若是想接耳机的话,恐怕都是将耳机接在机箱前面板的耳机插口,而不是主板后面的音频输出口。电源前面的耳机、麦克风口是从主板上用线缆引出来的,而机箱自带的这根音频线长度不短,而且线基甚至都不是铜线,而是最普通的铝线,而且没有屏蔽层。线材党就想想吧,就算花了大价钱换上的8N单晶铜耳机线,如果插在电脑机箱上,那也直接废掉了。
  原因可能还有很多,当然电脑集成声卡相对于随身听而言也不都是劣势,也会有一些优势,比如供电充足无需妥协,驱动力一般集成声卡也是比较足的。
&&  上面说了好多集成声卡的不足之处,看似真的并不如一款设计精良的随身播放器,笔者也一直很在意这个问题,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一直没有进行具体的测试对比。正好不久前刚好换了新电脑,并且也在准备便携耳机横向评测,有了这些新装备正好可以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测试与体验。
  笔者所用的电脑配置
  一些主流随身播放器
  笔者目前使用的电脑配置如上,主板是Z87MX-D3H-CF,集成声卡为Relteck ALC 892,电源不算很好,机箱为JONSBO V4 MATX,电脑系统为Window 8.1,播放软件为Foobar.2,大体的情况就这些。根据前面的内容所述,ALC 892算是定位不太高的主流级集成声卡,并不是最好的水平,但很大众,适合作为本次的对比平台。而播放器主要主要是七彩虹C4 Pro三周年纪念碑、艾利和AK120、飞傲X3等等主流随身听。测试所用的耳机,主要是前段时间笔者评测过的十八款便携头戴耳机()。
  在之前的多款便携耳机评测中,笔者已经可以的使用了集成声卡作为测试前端,并且从多篇评测的结果看,集成声卡的声音表现要超过预想一些,整体素质表现比较的可以,但是也多少回有一些冷硬的数码味。
  单纯的从素质上看,ALC 892集成声卡并不弱,声音速度快,低频下潜深,高频延伸比较出色,声场也非常开阔,笔者感觉这套系统的听感有些接近七彩虹C4 Pro三周年纪念版,但一些方面的素质甚至还要略好,主要是高低两端的延伸,以及声音厚度与力度是有所胜出的,不过有些时候集成声卡的声音也有些发冲,背景的纯净度不是很高,并不如C4 Pro三周年纪念版的声音柔和,耐听度稍弱一些,这与前面提到的集成声卡的不足有一定关系,也与并没有经过可以调音优化有有一定关系,总体来说可谓是胜负参半。
  总体来看,笔者所用的这块集成声卡的素质表现,甚至已经可以与一些散、四千元左右高端随身听相提并论,当然也要好于千元级别的随身听,结果还是惊喜的。所以笔者也一直认为,那些带有DAC功能的播放器,以及便携解码耳放产品,有比较大的可能并不如最新的集成声卡强大,当然也有很强大的便携随身产品,比如索尼PHA-2、艾利和AK240的实力都要强于集成声卡。
  另外还有一点很值得注意的就是,虽然相对来说耳机的灵敏度更高,细节表现更丰富,但是可能驱动耳机好的东西,驱动音箱未必好。比如像乐之邦某些外置USB声卡,用它来推耳机并不会觉得比集成声卡有什么提升,但是推个千元左右还算可以的2.0多媒体音箱,却能感觉出明显的进步,再比如笔者前不久试用了一款上万元的随身听,用它接音箱的效果并不如一款很便宜的台式解码器,也比集成声卡好不了太多,但是驱动耳机的话这部万元级随身听又确实明显比解码器和集成声卡水平高很多。也就说耳机和音箱对于前端的要求不太一样,随身听并不很适合连接传统的音箱使用(蓝牙、便携小音箱没问题)。
  写在最后:
  集成声卡与随身听的比较究竟如何,笔者之前一直不是十分确定,但想象中应该声卡会比普通的随身听稍有优势,而在这段时间的多款耳机的评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用电脑和随身听明显不是一类产品,对比的意义也并是很大,但是如果为选择电脑耳机,只要不是那些需要独立耳放的HiFi大耳机,一般也无需担心集成声卡的音质水平。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06签到天数: 361 天[LV.8]以坛为家I
主板浪费了啊,CPU也浪费了,首先主板Z87是超频用的,然后不带K的CPU无法超频,再接着竟然没有独立显卡……谁给你配的电脑
最近换了笔记本,竟然没有底噪,这是什么情况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06签到天数: 361 天[LV.8]以坛为家I
话说以前的主板是HM77,用的reltek的声卡,音质还是挺差的,比几百元的播放器强点,比不上千元级别的,现在这个是HM86的主板,论型号是比以前还降级了,用的是via的声卡,音质居然比之前强点达到了千元水准
TA的每日心情怒 09:26签到天数: 190 天[LV.7]常住居民III
最近有没有出什么好的便携播放器?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6:35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最近有没有出什么好的便携播放器?
等等AK120II或是PAW Gold吧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6:35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主板浪费了啊,CPU也浪费了,首先主板Z87是超频用的,然后不带K的CPU无法超频,再接着竟然没有独立显卡…… ...
如果B85和Z87是差不多的价格吗,为什么不要Z87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8:03签到天数: 43 天[LV.5]常住居民I
感谢分享啊,涨知识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8:03签到天数: 43 天[LV.5]常住居民I
本帖最后由 datone 于
09:36 编辑
感谢分享啊,学习到知识了~
TA的每日心情怒 08:44签到天数: 292 天[LV.8]以坛为家I
主板浪费了啊,CPU也浪费了,首先主板Z87是超频用的,然后不带K的CPU无法超频,再接着竟然没有独立显卡…… ...
好主板是为了稳定,不带K不超频是因为不睿频的情况下CPU性能都富富有余,不独显是因为CPU自带的显卡够强大,播4K没问题,打游戏也OK。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06签到天数: 361 天[LV.8]以坛为家I
vcii 发表于
好主板是为了稳定,不带K不超频是因为不睿频的情况下CPU性能都富富有余,不独显是因为CPU自带的显卡够强 ...
明显H87更合适,不玩游戏i3都够了,没听说z87比h87稳定这种说法,稳定不稳定不是看牌子和用料嘛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06签到天数: 361 天[LV.8]以坛为家I
adb 发表于
如果B85和Z87是差不多的价格吗,为什么不要Z87
什么b85那么贵
TA的每日心情怒 08:44签到天数: 292 天[LV.8]以坛为家I
明显H87更合适,不玩游戏i3都够了,没听说z87比h87稳定这种说法,稳定不稳定不是看牌子和用料嘛
H的确实没Z稳定,从以往换机经验来看,贵还是有贵的道理的,哈哈。
头像被屏蔽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05:42签到天数: 29 天[LV.4]偶尔看看III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06签到天数: 361 天[LV.8]以坛为家I
vcii 发表于
H的确实没Z稳定,从以往换机经验来看,贵还是有贵的道理的,哈哈。
也有500块的z87,也有800块的h87,什么贵有贵的道理
TA的每日心情怒 08:44签到天数: 292 天[LV.8]以坛为家I
看来此文焦点不在瑞昱声音上 而是在英特尔芯片组上
主板一个系列的芯片组 性能差距主要在 ...
赛扬真心不行,我本想弄个低功耗文件服务器,可赛扬低功耗,但性能也低。
TA的每日心情怒 08:44签到天数: 292 天[LV.8]以坛为家I
也有500块的z87,也有800块的h87,什么贵有贵的道理
adb的Z87绝非几百块的货,哈哈。
TA的每日心情怒 08:44签到天数: 292 天[LV.8]以坛为家I
我想表达的是,随着intel自家集成显卡的强大,独立显卡会受很大影响,多花点钱买个好的CPU,省了显卡,功耗还低,性能足够,是个不错的选择。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06签到天数: 361 天[LV.8]以坛为家I
我想表达的是,随着intel自家集成显卡的强大,独立显卡会受很大影响,多花点钱买个好的CPU,省了显卡,功耗 ...
:monkey:0013:不玩游戏不渲染不编译不压片,要i5做什么,i3的HD4400玩LOL都无压力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06签到天数: 361 天[LV.8]以坛为家I
adb的Z87绝非几百块的货,哈哈。
所以说什么B85能那么贵
TA的每日心情怒 08:44签到天数: 292 天[LV.8]以坛为家I
不玩游戏不渲染不编译不压片,要i5做什么,i3的HD4400玩LOL都无压力
当然播4K啦~~~~~~~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意见反馈: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码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