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一本书主角有一头叫888300牛魔王管家婆的黄牛。 主角是牛神王 黄牛是888300牛魔王管家婆。

终极牛魔王 7.原来是牛精【求收藏】
小说:&&作者:&&
  “叮――拯救玉面灵狐任务完成,奖励100积分点。”  “积分点超过100,是否进行一次抽奖?”  “是。”  “恭喜宿主获得初级妖元丹,免除十年苦修,修为进阶为妖兵中期。”  “望宿主再接再厉,帮玉面灵狐修炼真身。”  一个小山谷中,牛峰站在一块黑色的大石头上,感受着一股力量灌输着自己的身体,差点舒爽地“哞哞”叫起来。  若说之前,他对那个张二狗还有所顾忌,但是现在,他能感受到,只要自己一个蹄子下去,绝对能将他踢半边。  从小村庄逃出生天,两天来的压抑,终于让牛峰松了一口气。  想到得来的这一切,牛峰抬头,瞅着坐在自己背脊上的可爱小狐狸,不由得咧嘴一笑,牛眼里带着爱怜之意。  “吱吱吱――”雪白的小狐狸欢喜地跳着,看着牛峰,满是感激的神色。  “大牛――你在哪儿?大牛――你在哪儿?大牛――”  不过一会儿,山谷外,居然传来一阵阵悠扬的呼唤声。  牛峰纵身一跃,跨过一段毛草林,站在一座小山坡上,隐隐地看着远处那个焦急而忧伤的小屁孩,眼神一缩,瞳孔的深处闪现一丝丝迷茫。  在那块草地上,小牛郎悲戚地叫喊着,眼睛里溢满了泪珠儿,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也许是一路寻来,也不知道翻倒了多少个跟头,变成一条条布条,小鸡@鸡都吊在外面。  自己在不经意间,居然改变了原属于他的命运,可是,又有谁在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奋斗十年,好不容易积累了足够的身家,准备荣归故里,可是一欢之变,让自己变成了这般模样。  自己可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呀!尽管坑蒙拐骗,做了不少坏事。  不,颓废不是我的性格,即使是一头牛,也要活出牛的精彩。牛峰轻轻地闭上眼,然后猛然睁开,那一丝茫然再也消失不见,带着一股坚定。  “小狐狸,从今以后,要和哥浪迹天涯,当一只野牛野狐了,愿意吗?”牛峰看着背上地小狐狸,心里默默道。  小狐狸欢喜地骑在牛背上,一双玉爪紧紧搂着他的脖子。  闻着小狐狸身上天然的狐媚香,牛峰心里闪过阵阵温馨,将心里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迷茫与害怕驱逐,看了一眼那个小小的身影,然后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丛林深处。  小牛郎,再见……  哒哒哒――在牛峰驮着小狐狸走出小山谷半天后,一头母牛奔跑进来,轻嗅着鼻子,“幽怨”地打量着四周,神色失落。找寻一圈后,它不忿地叫唤几声,突然“咚”地一声,无力地倒地,那道灰褐色的牛瞳里闪烁着幽冥的绿光,最后悄悄地平息。  “噗――”在百里之外,一个金碧辉煌的洞窟中,一口鲜血从一张牛嘴里喷薄而出。  惊异的是,那张牛嘴下,有着人类的身子,一对爆@乳如同篮球般巨大,可惜,体毛太过惊惧,黄黄的一大片。  “二长老,失败了?”在这个牛头人身的怪物面前,一个气质尊贵的绝色少女从高高在上的皮椅上站起来,惊诧地脆音在幽深的洞窟里回荡。  二长老点点头,失落道:“大王,我筹划一年,附身黄牛,准备盗取这头仙牛血脉的元阳,没想到它不复那个懵懂状态,竟然觉醒了。”  绝色少女轻轻摆摆手:“二长老,这头牛并不一般,我们牛头山实力不够,招惹它不一定是好事。既然它觉醒,就随它去吧,二长老身体要紧。”  二长老感动地点点头:“附身已经超过了我的能力,现在遭到反噬,请大王容许我去闭关修养。”  “嗯。”绝色少女点点头,清澈的水眸里闪过一道睿智的光芒。.&&&&飞卢小说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VIP充值:、、、、、、客户端:、淘好书:、、、、淘新书:、、、、【注册飞卢网会员享受阅读的乐趣,免除弹窗的苦恼,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按左右键翻页)
读者还喜欢读: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牛魔王”高速路狂奔 工人擒牛累趴下特警击毙它
  黄牛在高速路上悠闲“散步” 渝北警方供图
  3月25日上午,一头约400公斤重的黄牛,突然从渝北宝石路一屠宰场冲出来,窜上渝长高速后朝人和方向奔去,后来还在超车道上慢悠悠地散步。过往司机因好奇打望,造成三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事发后,为避免黄牛伤及无辜,渝北警方派出两名特警持枪将其击毙。
  5工人高速路上追黄牛
  昨天,渝北警方介绍,3月25日10时左右,渝北宝圣湖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称,有一头黄牛从屠宰场冲了出来,跑上渝长高速白杨沟段并狂奔,请求民警帮忙处理。
  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看到,一头黄牛沿着渝长高速开始朝人和方向跑去,5名工人持棍棒在后面紧追不舍,累得趴下,而且黄牛高大威猛,工人根本不敢贸然接近。
  记者在目击者当时录制的一段视频上看到,这头黄牛在高速公路上狂奔一会儿后,慢慢停了下来,然后若无其事地在超车道上悠闲散步,过往车辆纷纷避让。
  园艺工持大剪刀自卫
  民警称,他们驾着警车一直紧跟在黄牛后面,注意着它的一举一动,同时,向渝北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联系。
  警车紧跟约200米后,正在渝长高速公路上修枝剪叶的几名园林工人,看到一头黄牛朝他们奔来,急忙举起手中的大剪刀自卫。黄牛受到大剪刀惊吓,立即沿路折回,吓得不少司机纷纷躲避。
  “打望”致三车追尾
  看到黄牛在高速公路上“逆行”,一些胆大的司机将头伸出车窗“打望”,甚至有人拿出手机现场录像。
  渝长高速积压车辆越来越多,一旦黄牛朝车辆发起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这时,突然“砰”的一声传来,一名司机伸头“打望”黄牛时,没有看到前面行驶的车慢慢停了下来,他猛地撞了上去,结果造成三车相撞事故。
  特警持枪将黄牛击毙
  接到求助后,渝北区公安分局立即从特警支队调派两名特警持枪赶到现场,在疏散人群和车辆后,最终将黄牛击毙。
  昨天,该屠宰场相关人士介绍,被击毙的黄牛是从新疆伊犁买回来的,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运输,于3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抵达重庆。
  “当时几名工人正在对这批黄牛进行卸货,没想到其中一头猛地冲出屠宰场跑了出来。”该人士说,被击毙黄牛重约400公斤,是公牛。
& & & & & &
“牛魔王”高速路狂奔 工人擒牛累趴下特警击毙它
记者在目击者当时录制的一段视频上看到,这头黄牛在高速公路上狂奔一会儿后,慢慢停了下来,然后若无其事地在超车道上悠闲散步,过往车辆纷纷避让。昨天,该屠宰场相关人士介绍,被击毙的黄牛是从新疆伊犁买回来的,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运输,于3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抵达重庆。
  黄牛在高速路上悠闲“散步” 渝北警方供图
  3月25日上午,一头约400公斤重的黄牛,突然从渝北宝石路一屠宰场冲出来,窜上渝长高速后朝人和方向奔去,后来还在超车道上慢悠悠地散步。过往司机因好奇打望,造成三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事发后,为避免黄牛伤及无辜,渝北警方派出两名特警持枪将其击毙。
  5工人高速路上追黄牛
  昨天,渝北警方介绍,3月25日10时左右,渝北宝圣湖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称,有一头黄牛从屠宰场冲了出来,跑上渝长高速白杨沟段并狂奔,请求民警帮忙处理。
  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看到,一头黄牛沿着渝长高速开始朝人和方向跑去,5名工人持棍棒在后面紧追不舍,累得趴下,而且黄牛高大威猛,工人根本不敢贸然接近。
  记者在目击者当时录制的一段视频上看到,这头黄牛在高速公路上狂奔一会儿后,慢慢停了下来,然后若无其事地在超车道上悠闲散步,过往车辆纷纷避让。
  园艺工持大剪刀自卫
  民警称,他们驾着警车一直紧跟在黄牛后面,注意着它的一举一动,同时,向渝北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联系。
  警车紧跟约200米后,正在渝长高速公路上修枝剪叶的几名园林工人,看到一头黄牛朝他们奔来,急忙举起手中的大剪刀自卫。黄牛受到大剪刀惊吓,立即沿路折回,吓得不少司机纷纷躲避。
  “打望”致三车追尾
  看到黄牛在高速公路上“逆行”,一些胆大的司机将头伸出车窗“打望”,甚至有人拿出手机现场录像。
  渝长高速积压车辆越来越多,一旦黄牛朝车辆发起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这时,突然“砰”的一声传来,一名司机伸头“打望”黄牛时,没有看到前面行驶的车慢慢停了下来,他猛地撞了上去,结果造成三车相撞事故。
  特警持枪将黄牛击毙
  接到求助后,渝北区公安分局立即从特警支队调派两名特警持枪赶到现场,在疏散人群和车辆后,最终将黄牛击毙。
  昨天,该屠宰场相关人士介绍,被击毙的黄牛是从新疆伊犁买回来的,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运输,于3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抵达重庆。
  “当时几名工人正在对这批黄牛进行卸货,没想到其中一头猛地冲出屠宰场跑了出来。”该人士说,被击毙黄牛重约400公斤,是公牛。
[责任编辑:
热线:023-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剪除“牛魔王”,亿众期待
  年关临近,铁道部做出近年来最受民众欢迎改革——火车票实名制试点工作展开。坊间赞扬鼓励有之,犹疑质疑亦有之。我们认为,此一善举当然值得赞许,坚决落实更值得期待。
  然而,思考与追问不应就此停止。“黄牛”经济背后的制度缺陷如何弥补?垄断行业“特权寻利”如何钳制?剪除“牛魔王”只是第一步……
25.41亿人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2010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25.41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7.7%。其中铁路部门将发送2.1亿人次,增长9.5%。
1100元上海一家票务连锁网站员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以850元的价格将《阿凡达》IMAX版电影票售出。然而他对此的解释是:影院门口的黄牛都卖1100元了,我这个价格还算便宜的。
78200张2009年1月,铁路部门共出动了3万多警力,重点抓受票秩序和售票环境净化,据统计,当时共查获了倒票案件2000多起,抓获票贩子2390多人,从他们手中缴获车票78200多张。
3000元/号在北京30多家三甲医院中,专家号被号贩子以上一千元价格炒卖的共有11位医生,而他们的正常挂号费只有14元,即使在出特需门诊时,挂号费也只有300元。
不需要。黄牛是不平等的代名词。
  如果黄牛真的是辛辛苦苦排队买票,再拿来贩卖,本无可指摘。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黄牛手里的票都是通过各种渠道拿到的。他们是给特权阶级卖命的。有特权的人通过手中的资源,不劳而获得到很多车票、专家号、房号等,然后再通过黄牛流通到市场上。本来正常的市场秩序被他们破坏了。我们说的反对黄牛党,归根到底是反对黄牛党背后的特权阶级,反对资源垄断,反对分配不均。不能为图方便就纵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存在。今天不帮穷苦的人反对黄牛,那明天就没有人来帮助你了。
你最痛恨哪种黄牛党?
倒医院专家号的
这伙人俗称“号贩子”,专以倒卖各大医院的门诊号——尤其是专家号——为生。人总会生病,病了总会尽可能地到更大的医院,找更好的医生去医治。而顶尖医院的顶尖专家,全国就那几个,僧多粥少,把控资源的人自然就可以坐地起价了。黄牛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上至医院的领导、医生,下至跟医院关系好的“病友”,都可能从这条“挂号产业链”上谋得利益。
倒火车票的
有人曾戏言,没经历过中国的春运,人生是不完整的。春运之难,难在买票。每到春节前一个月,各种神通广大之人就会从各个渠道弄出想要的车票来,而我们这些没有关系的,只能任黄牛宰割。如果真的是因为票少而买不到,我们认了;但讽刺的是,不管每年经过多大的艰难险阻,99%的人还是能在除夕之前安然到家,只不过要给黄牛们交不菲的压岁钱……
经济适用房是种很有中国特色的房屋品种。由于它比商品房便宜得多,各地购买经适房的资格审查都非常严格,甚至有人曾感叹:所有符合购买经适房资格的人,基本就没钱买房了。但我们还是能看到各种怪现状:本为低收入者建造的经适房,楼门口会有奔驰宝马等豪车出没。没错,又是黄牛!购买经适房的资格转化成“房号”。穷人的寄托,转手又成了富人的游戏。
倒演出票电影票的
最近《阿凡达》的火爆程度令人乍舌,也让沉寂了很多年的电影院票贩子“春风吹又生”了。一张imax的好位置票,能从150元炒到7、800元。事实上,演艺业一直是黄牛党聚集的一个行业。在各大订票网上,往往是刚刚开票,最便宜的两档门票已经“卖光”了。想看演出的人,要么去买更高档次的票,要么就得硬着头皮受黄牛一刀,体会一下欣赏艺术的代价。
2009年1月,网上出现一段“北京站售票窗口大量出票疑为倒票”的视频。此事发生在在春运期间,许多网友认为该售票员与“黄牛党勾结”共同倒票。虽然随后相关部门出来回应提前出票是正常售票方式,但网友们对此仍然心存怀疑。
你以为火车站的黄牛党还恪守着“老黄牛”式的工作作风一个人忍着严寒排队买一把车票然后转手卖出?现在黄牛们站内有人负责接应供票,站外有人负责发布公关信息,没卖掉还有人专门负责退票,一条龙服务,效率高,更精准。
中国人每年一次的数亿人迁徙团,让票贩子不愁没有充足的用户群。随着除夕夜的临近,原价值的车票被加上几十几百都会炙手可热,没人因为心疼车票钱而放弃回家过年的念头。黄牛党有忠实的用户群,不管他们是主动投靠还是被逼的。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曾说:“不能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铁路职工没有一个铁路职工参与倒票。”然而与此同时,有些铁路执法人员也与“黄牛党”勾结,为他们放风,袒护、包庇这种行为,从而分得数目可观的赃款。
(02/03 10:39)·
(01/06 12:28)·
(12/23 10:55)·
(12/12 18:07)·
(09/30 10:30)·
(08/19 10:57)·
(08/05 10:54)·
(07/22 08:17)·
(07/06 17:55)·
(06/23 16:30)·
(05/19 10:34)·
(04/22 10:18)·
(04/01 11:20)·
(03/18 11:20)·
(03/04 11:19)·
(02/18 10:14)·
(01/27 18:01)·
(12/24 09:01)·
(12/21 08:05)·
(01/13 09:57)·
(12/31 15:04)·
(12/16 11:54)·
(10/14 11:02)·
(08/26 10:06)·
(08/12 10:22)·
(07/21 14:41)·
(07/21 12:23)·
(06/23 16:29)·
(04/29 10:34)·
(04/08 11:06)·
(03/25 11:15)·
(03/11 11:15)·
(02/25 11:16)·
(02/18 10:11)·
(12/24 09:02)·
(12/22 11:16)·
(12/21 08:03)·
(11/26 15:11)·
出品:搜狐文化   总策划:李劳 统筹:李岩
编辑:李岩 宋小青 设计:郑妍   智创团:刘娅楠、刘颖、梁桂姬、刘昂、龚纹
版权声明:本期《文化重磅》设计、图文归属搜狐文化频道及相应作者;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金神庙集的牛马市,在老戏台的后面,一个荷叶般的池塘旁边。我猜在这一处所谓的“商代遗址”上,如果“金神庙”作为诸神的庙宇,真的存在过的话,它的基址,一定也是在这里。它被拆掉了,牛头马面们没地方可呆,倒是将这风水宝地,给了卖牛、卖驴、卖骡子、卖猪、卖羊的“中人”们。当家的男人由前面鸡肠一般的卖菜的小街上挤出来,出没在漠然地吃着草料的牛犊马驹中间,躲避着种种动物的粪便,与袖着手的“中人”们讨价还价,嘴边都堆上了白沫——买一头牛、挑一只猪娃回家,这件事的意义,大概是仅次于娶媳妇吧,会上本年度“我家新闻”的头条的!当然,也有将家里老病缠身的牛拉来卖掉的人,他们将牛绳交到牛贩子的手上,抹着眼泪,一步一回头地走掉。这种情形,也是常有,下一步,牛绳会被牛贩子交到屠夫们的手里,牛肉这种东西,多半是绿林好汉与城里人的美味,乡下人却是不大愿意吃的——吾不忍见其觳觫,又怎么忍心吃它的肉!  父亲在朝霞与晨露中将牛犊牵回家的情形,我到现在都还历历在目。一家人围着它打转,抚摸着它光滑的皮毛,牛犊扑闪着温润的大眼睛,一副怯生生的样子。我们想它多可怜啊,离开了母亲,来到一个陌生的家,所以前几天,除了喂稻草给它吃,还会特别去田野上割回很嫩的青草,希望能以舌尖上的美味,宽慰它的孤单与悲伤。等到一年之后,它身材长得健壮,牛角也完全长出来。黄牛的角是直的,稍稍一点弯,像匕首;水牛的角则又长又弯,像一个环。我想田单的火牛阵,立功的一定是黄牛,而神话剧里,蚩尤炎帝牛魔王们戴上的牛角,大概是水牛角吧。大人们会将“少年”牛绑在枫杨树上,用烧得火红的铁刺穿它的鼻翼,将“牛转”装到它的鼻梁下。这种办法在印第安人的习俗里也有,他们将自己的鼻子插上细木,是为了装饰与美。“牛转”的作用,却是驯服与管制,从此之后,牛就通过牛转与牛绳,与主人的意志联系在一起。所以给牛“穿转”,又有一点像它们的“成年礼”,那头让人垂怜的小牛犊也从此成为劳作田间的“水牯”、“水沙”、“黄牯”、“黄沙”中的一个。“穿转”的痛苦让我们这些围观的家伙心惊胆战、感同身受,但想一想将要被阉割的猪与公鸡,小牛们的成年仪式,通过穿鼻子跟主人达成约定,要求的,也只是“听话”而已,比诸鸡豚,受到的痛苦,还是要少得多。  本地方言中的“水牯”是指公水牛,“水沙”是指母水牛,“黄牯”是指公黄牛,“黄沙”是指母黄牛。再加上“老”、“中”、“小”,四个类别、三种情状的分类学,可将一个村里的二三十头牛区分开来。既有黄牛,又有水牛,小时候,我们,只是到现在,我慢慢地看一点书,才觉得这种现象,其实值得深究。来飞廉的村庄里访问的朋友,比如诗人柳宗宣大哥,也专门跟我讨论过这一点:起码,在我们的见识里,很少有这样的乡村:黄牛与水牛,井水不犯河水地生活在一个村子里。也许,这只是江汉平原上某些村庄里,非常特别的例子。  我家里养过黄牛,也养过水牛。印象里,黄牛有绵密的牛皮与牛毛,摸起来行云流水,油光水滑,很舒服,书上形容春天的牛毛细雨,用来作喻的牛毛,多半是黄牛的毛。黄牛好像是不会游泳的“旱鸭子”,怕水,不会像水牛那样看见泥坑与水塘就扭着头往前冲蹭,黄牛也稍稍有一些“贼”,它们爱在吃草时偷吃麦子,将犁具套到它们的脖子上时,它们也并不情愿。我还觉得,黄牛可能还会受到主人的性情的影响,比如我们家养的一头黄牛,是与村里另外一家合养的,爸爸就很担心,黄牛到别人家去养的时候,被人家教坏了。我猜牛郎织女故事里,那甘愿牺牲自己的金牛大哥,多半也是一头被牛郎的善脾气所影响的黄牯。据说黄牛肉比水牛肉也要好吃。一般的黄牛比水牛的个头也要稍微小一些,我们觉得,它们去犁麦田刚刚好,如果将它们赶进水稻田深深的泥浆里,心里就会非常抱歉,就好像叫一个木匠,去做了人家泥瓦匠的活似的。  所以在我们的印象里,水牛要比黄牛“老实”,它不爱偷吃麦子,脾气也很温顺,因为身体更健壮,放牛的时候,骑在它的背上,也殊无负疚之感,画家们画画,江南晚归什么的,牧童骑的牛,可能会是水牛,一则是江南多半产水牛,一则是水牛也愿意被骑乘。春天发情的时候,不仅是菜花黄,公狗狂,平时温和顺明的公牛们见面,也都是“道路以目”的,放牛的人如果避让不及,两头公牛就会有决斗的危险。但黄牛的意志,是不太坚决的,扯着牛绳,多半可将它们分开。两只公水牛遇到一起,想分开它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家养的水牛,曾经跟邻居家的水牛顶上了架,最后,是爷爷抱来柴禾,点着火堆,才将它们分开的。大家又说,水牛老实是老实,但行起蛮来,也蛮得很呢!村里人讲哪个孩子蛮得像头牛,这个被比喻的牛,多半也是水牛。我们这边的气候,是四季分明,冬天冷起来,冷得可怕,夏天热起来,也热得要命。黄牛大概是怕热,它们除了躲在树阴里,用尾巴赶苍蝇,急吼吼地等着南风来,好像没有更好的纳凉的办法,而这时候,水牛早就一头钻到水塘里去了。水牛怕冷,冬天大雪纷飞,黄牛的皮毛,就像一件毛衣似的,而水牛的“毛衣”稀疏得像鱼网和丝袜,如何能挡得住针尖一样的北风呢?这时候,爷爷多半会用稻草编出蓑衣,搭在水牛的背上,助它抵挡冬夜江汉平原上的阴冷的奇寒——老水牛们多半都是在这样的严寒里冻死的。  有一点贼的黄牛与平时老实、有时候会“行蛮”的水牛,它们一起在村庄里,为这个村子里的人世代当牛做马,承担农事之中最为繁重的劳作。公黄牛与母黄牛,也就是黄牯跟黄沙交配,生下牛犊。公黄牛之间在春季发情的时候,就像足球场上抢球的两支球队似的,打斗成一团。但是公黄牛不会去缠斗公水牛,也不会爬到母水牛的背上,黄牛的牛犊,也不太会与水牛的牛犊在一起玩。书上讲,风牛马不相及,事实上,就是将黄牛与水牛放到一起,它们也是不相及的。我小时候,对这件事,其实是不得其解的。狗的样子千奇百怪,但并不妨碍它们之间活跃的交配。马与驴,有时候还会制造出骡子。但是黄牛与水牛,这两个部落之间,却划出了一条鸿沟,就像我们听说的,姓潘的人,不能与姓杨的人结婚一样,因为千年之前潘仁美与杨令公的反目,他们已经结成了“血仇”。  对于乡土社会来讲,动物的驯化,就像植物的驯化一样,都是真正的奇迹。水牛的先祖,是在东南亚地区驯化出来的,它们跟土苗族的先民们一起,创造出了由华南到马来西亚等地的稻作文明——如果没有牛力参与的话,再能干的农夫,一个人能照顾的水田,也只能限定在一二亩吧,养活自己尚且不足,后面的巫师武士百工等食于人的专业阶级,恐怕就无法出现。但是黄牛的先祖,却是来自于西亚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神奇的“新月地带”,它们几乎是与被驯化的小麦一道,沿着丝绸之路的方向,来到中国北境的。在北方扎下根脚之后,随着目前讲江淮官话的移民一道,越过江淮,越过大别山与秦岭。这大概就是我们村的田地,一半种着小麦,一半又种着水稻,而喂养的牛,一半是黄牛,一半却是水牛的原因吧。  而这种二元的格局,多半是过去好几千年,北方的移民一波接一波向着南方渗透的结果——当商代的部族最初到达金神庙集市建立卫星城邦的时候,他们带来了黄牛与小麦,他们面对的,是以水牛耕种水稻的“南蛮”们。因为掌握着青铜冶炼的技术,北方的来客,对“南蛮”的农耕部落,有武力的优势,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商人与南蛮的血,一定染红过金神庙以下的小河与大河。南蛮中的“蚩尤”们被砍掉了头,煮在“鼎”里,女人们被迫嫁给了敌人,田野上,小麦与水稻混种在一起,高处种麦,低处种稻,新成长起来的,父亲是商人、母亲是南蛮的孩子们,养成了早晚吃米饭,中午吃面食的胃,也不太会去管外祖父与蚩尤舅舅们被杀戮,被驱赶进西南山林桃花源的故事,人类的婚配,终将泯灭掉彼此的血仇,留下无数基因复杂的脸孔。  但是水牛们,它们的潜意识里面,还有那些火光冲天的杀戮之夜吧?牛是被用来献祭的动物,从前的“太牢”祭里,牛是首要的奉献给神与祖先的家畜,它们的皮,蒙在鼓面,发出上达天庭的鼓声。作为人与神的中介的牛,它们通晓人性,还能在冥冥中与蚩尤们沟通吧。即便是金神庙集市外的人类,已经泯灭了恩仇,水牛们却一代一代将老主人的血仇传递了下来,将“蛮性”一代一代地传递了下来,所以在牛的世界里,它们虽以“老实”与“蛮性”,臣服于商人与蛮夷混血的后代,却与由几万里辗转而来的黄牛们,始终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黄牛之于水牛,小麦之于水稻,北客之于南蛮,山川之于河泽,严冬之于酷暑……我们的江汉平原老家乡,就是在这样奇妙的二元的交会里,生长出来的啊。我们的这个家乡,之前属于野生的水牛,之后属于驯养的水牛,再后来,被水牛与外来的黄牛所分享,再往后,终会为“铁牛”们所取代,耕牛会由河堤田野里走向饲养场,成为“肉食”吧——更麻烦的“进步”是,科学家们据说已经在实验室里培养出牛肉了,三D打印的新时代来临,乡土会退回到神话之中?  .武汉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 更多
  @舒飞廉   江汉平原的“牛”事,似适用于江淮平原。  呵。
  黄牛之于水牛,小麦之于水稻,北客之于南蛮,山川之于河泽,严冬之于酷暑……我们的江汉平原老家乡,就是在这样奇妙的二元的交会里,生长出来的啊。我们的这个家乡,之前属于野生的水牛,之后属于驯养的水牛,再后来,被水牛与外来的黄牛所分享,再往后,终会为“铁牛”们所取代,耕牛会由河堤田野里走向饲养场,成为“肉食”吧——更麻烦的“进步”是,科学家们据说已经在实验室里培养出牛肉了,三D打印的新时代来临,乡土会退回到神话之中?  ----------------------  黄牛与水牛的恩怨,竟然也是北方与南方的纠缠,精彩。  不过实验室种牛肉,应该不可能吧。种出来,也没人吃,能好吃吗?:)
  喜欢看牛的眼睛,水汪汪的,沉默,带点无言的忧伤  
  @林泠烟 3楼
14:04:41  喜欢看牛的眼睛,水汪汪的,沉默,带点无言的忧伤  -----------------------------  你这一说牛的眼睛,也让我复苏了记忆。确实是这样的。  做牛做马太艰辛,无言忧伤。
  古达祭祀三牲里的牛是水牛么?以前未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水牛不多见的中原地带,还是用的黄牛。  黄牛犁水田是真的很辛苦,其实不是水性的问题,而是泥和水的阻力,再加上这时一般是热天,所以一块水田犁下来,牛会累得满身汗水,睫毛和耳朵里的毛都是湿的,想起更细节的地方,泥水混着汗水,牛身上是泛着暗暗油光的。  春天里的公牛们,道路以目,这个词儿用得太形象了。  读关于牛的文化表述,却让人不禁忧伤,想起很多年前一头刚耕作完毕的老牛深夜里被牛贩子赶往牛肉锅店的情景,未曾亲见却从未或忘,牵牛子的情结罢……
  @清扬婉兮阿湄 5楼
18:05:00  古达祭祀三牲里的牛是水牛么?以前未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水牛不多见的中原地带,还是用的黄牛。  黄牛犁水田是真的很辛苦,其实不是水性的问题,而是泥和水的阻力,再加上这时一般是热天,所以一块水田犁下来,牛会累得满身汗水,睫毛和耳朵里的毛都是湿的,想起更细节的地方,泥水混着汗水,牛身上是泛着暗暗油光的。  春天里的公牛们,道路以目,这个词儿用得太形象了。  读关于牛的文化表述,却让人不禁忧伤,......  -----------------------------  牛老了,做不动了,就被杀掉,吃掉...  我也是其中一个吃客。
  舒飞廉老师好  你的文字,一向很好  本帖写作时,增加了文化人类学视角  坚持下去,就能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  冒昧补充一下  东亚(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原始农业文化,从开始,就是三元  1,岭南和东南亚地区,属于块茎类作物(芋)的热带地区原始农业文化。虽然驯化水稻的野生祖先起源于岭南的珠江中游地区,但稻作农业传入岭南,晚于3000 BC  即使现在,岭南文化也是独树一帜  2,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是稻作农业起源地(ca. 8000 BC),属于原始稻作文化  3,黄河北岸的太行山地区,是黍(粟)作农业起源地(ca. 8000 BC),黄河流域属于原始黍(粟)作文化
  您的文章写的真好。
  学习啦!谢谢!
  @世在人违 1楼
10:49:23  @舒飞廉  江汉平原的“牛”事,似适用于江淮平原。  呵。  -----------------------------  我多半也是出自猜测,谢世在人违兄,
  @春江沐雨 8楼
20:18:00  您的文章写的真好。  -----------------------------  谢谢您的鼓励!
  @吃饱了混天黑V 7楼
19:36:51  舒飞廉老师好  你的文字,一向很好  本帖写作时,增加了文化人类学视角  坚持下去,就能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  冒昧补充一下  东亚(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原始农业文化,从开始,就是三元  1,岭南和东南亚地区,属于块茎类作物(芋)的热带地区原始农业文化。虽然驯化水稻的野生祖先起源于岭南的珠江中游地区,但稻作农业传入岭南,晚于3000 BC  即使现在,......  -----------------------------  我读过好几个您的帖子,深受启发,谢谢。目前国内考古与人类学方面的书,读得还太少,太多的臆测,让方家见笑了。
  @清扬婉兮阿湄 5楼
18:05:00  古达祭祀三牲里的牛是水牛么?以前未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水牛不多见的中原地带,还是用的黄牛。  黄牛犁水田是真的很辛苦,其实不是水性的问题,而是泥和水的阻力,再加上这时一般是热天,所以一块水田犁下来,牛会累得满身汗水,睫毛和耳朵里的毛都是湿的,想起更细节的地方,泥水混着汗水,牛身上是泛着暗暗油光的。  春天里的公牛们,道路以目,这个词儿用得太形象了。  读关于牛的文化表述,......  -----------------------------  清扬你那个“耕作完毕即深夜拉走的”老牛,真让人伤感,想起小时候放牛的生活,也觉得稍稍有赎罪。
  @林泠烟
14:04:41  喜欢看牛的眼睛,水汪汪的,沉默,带点无言的忧伤  -----------------------------  @王-立 4楼
16:09:13  你这一说牛的眼睛,也让我复苏了记忆。确实是这样的。  做牛做马太艰辛,无言忧伤。  -----------------------------  多谢立兄与泠烟。
  九月九登山,一位老园艺师找到了一棵原始野生水稻,除了叶子有点像,穗真的不大看得出来  
  生长鲁北,自小只见黄牛,水牛只在画上见过。小时候家里唯一养过的牲口是一头骡子,在院中一口大锅里浸草料喂它,冬日天寒,水上结着薄冰,捞草料的手冻得麻木。这种牲畜不大与人亲近,故印象不深。先生家养过一头毛驴,生了两只毛色光亮眼睛明亮的小驴,兄弟俩放了学一人牵一只去放,多年以来,他每年都要兴高采烈地讲几遍那只小驴……
  写的真好 文字好美..  
  好可爱好可爱。。。萌得打滚。  
  我会学小牛叫,就是它们吃草吃着吃着偶尔一声娇嗔那种叫声,哈哈哈,每次一学都想笑。  印象中小时候还是水牛更常见,黄牛好像很凶,不敢太靠近它们,怕它们弯人。  
  我爸说我们那儿黄牛水牛都有,喜欢买什么牛就买什么牛,还说黄牛水牛都有凶的弯人的。水牛力气要大些,下雨天晴都能耕田,黄牛下雨就不能耕了,怕淋。。。  对了,飞廉你们那里有土地庙么?是什么样子的?多大?
  对了!我又想起一样,好像只有黄牛颈项下面才有拉长的一大块肉皮子,就是书上说的“垂胡”,水牛好像没有!难怪,我小时候觉得黄牛像外国人,比较有异域气息!颜色也是黄黄的,跟周围环境不和谐!角也长得怪怪的,没有水牛的美!还是觉得水牛跟水墨画一样,慢悠悠的,身材也比较健美。。哈哈。不过现在回老家去路边看到的多是黄牛了。。。
  推荐&好文字
  @披衣数寒星 16楼
20:51:34  生长鲁北,自小只见黄牛,水牛只在画上见过。小时候家里唯一养过的牲口是一头骡子,在院中一口大锅里浸草料喂它,冬日天寒,水上结着薄冰,捞草料的手冻得麻木。这种牲畜不大与人亲近,故印象不深。先生家养过一头毛驴,生了两只毛色光亮眼睛明亮的小驴,
俩放了学一人牵一只去放,多年以来,他每年都要兴高采烈地讲几遍那只小驴……  -----------------------------  明亮的小驴……
  @浮槎乘海月 20楼
09:33:39  我爸说我们那儿黄牛水牛都有,喜欢买什么牛就买什么牛,还说黄牛水牛都有凶的弯人的。水牛力气要大些,下雨天晴都能耕田,黄牛下雨就不能耕了,怕淋。。。  对了,飞廉你们那里有土地庙么?是什么样子的?多大?  -----------------------------  现在有时候也可以看到,多半是不到一人高,茅厕一样的小房子。
  额,我微博转了下这个帖子,怎么也自动同步到帖子里来了,涯叔。。。  你们土地庙是供的土地公土地婆不?  因为我前年回老家,跟我爸他们上坟的时候,碰到旁边也有个土地庙(我爸我伯他们都这么叫),里头供的却是玉皇、王母、观音,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问我爷爷才打听到,原先这块地叫庙子地,修了座很大的玉皇庙,破四旧被拆了,现在不知是谁又重建了起来,规模却缩小成土地庙的模样了!好汗,就是个小神龛那么大。估计因为样式跟土地庙一样,所以大家也这么叫,哪知道其实人家是玉皇庙缩小版。。。  我只见过这么一个不是土地庙的土地庙,听说村里还有其他几个,但没去现场看看,挺好奇的。
  我爷爷对土地神很不屑,表示土地神还不跟生产队长一样,芝麻大官。。。= =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力牛魔王女主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