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题目,为什么说在均衡点时总剩余最大(生产者消费者剩余图解加上生产者剩余

经济学原理课后题答案第9章-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经济学原理课后题答案第9章
导读:参考答案:,经济学家对此并不同意,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1、设想华盛顿州红酒生产者敦促州政府对加利福尼亚州进口的征税。他们认为,他们认为这种税既能筹集州政府的收入,又能增加红酒行业的就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是一种好政策吗?参考答案:支持贸易限制的论点有:(1)贸易会减少就业机会;(2)某个行业受到威胁可能影响国家安全;(3)新工业需要贸易保护来帮助其发展;(4)某些国家过分补贴本国公司,造成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1、设想华盛顿州红酒生产者敦促州政府对加利福尼亚州进口的征税。他们认为,他们认为
这种税既能筹集州政府的收入,又能增加红酒行业的就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是一种好政策吗?
参考答案:
支持贸易限制的论点有: (1)贸易会减少就业机会; (2)某个行业受到威胁可能影
响国家安全;(3)新工业需要贸易保护来帮助其发展;(4)某些国家过分补贴本国公司,造成了不公平竞争;(5)贸易限制可以作为交涉的筹码。但是,经济学家对此并不同意,这时由于:(1)贸易虽然减少了某些就业机会,但它同时创造了其他就业机会;(2)过于国家安全的争论被过分夸大了;(3)政府很难确定新工业是否值得保护;(4)如果出口国补贴出口,则对进口国的消费者有利;(5) 围绕贸易的交涉是有风险的,因为有时会事与愿违,使得国家的状况比没有贸易时更糟。
2、美国只是世界橘子市场的一小部分。
a. 画出表示没有国际贸易时美国橘子市场均衡的图型。确定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消费
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b. 假设在贸易之前世界橘子价格低于美国现行价格,而且,现在美国橘子市场开放贸易。
确定新的均衡价格、消费量、国内生产量以及进口量。在说明国内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国内总剩余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参考答案:
在图9-1中,没有国际贸易时的均衡价格是P1 ,均衡数量是Q1。消费者剩余是区域A,生产者剩余是区域B + C。因此总剩余是A + B + C.
b. 当美国橘子市场开放贸易时,新的均衡价格是PW,橘子消费数量是QD,国内生产的数量是QS,进口数量是 QD C QS。消费者剩余从A增大到A + B + D + E。生产者剩余从B +
C 减少到C。总剩余从A + B + C变为A + B + C + D + E,增加了D + E。
3、 假设国会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以保护美国汽车工业免受外国竞争。假设美国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是一个价格接受者,用图形说明:进口量的变化、美国消费者的损失、美国制造商的收益、政府收入,以及与关税相关的无谓损失。消费者的损失可以分为三部分:转移给国内生产者,转移给政府,以及无谓损失。用你的图确定这三个部分。
参考答案:
图9-2表示关税对进口汽车的影响。无关税时,汽车价格为PW,美国国内生产的数量是Q1S,美国国内的购买数为。美国进口了数量为Q1D C Q1S的汽车。征税使汽车价格上升到PW + t,从而使美国国内汽车的生产数量变为Q2S ,而汽车的需求数量则减少到Q2D,因此进口数量减少到Q2D C Q2S。下面的表格显示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和总剩余在征税前(OLD)和征税后(NEW)的情况,及其变化(CHANGE)。由于消费者剩余减少了C+D+E+F,同时生产者剩余增加了C,政府收入增加了E,无谓损失为D+F。消费者剩余的损失量C+D+E+F可被分为以下几个部分:C给生产者,E 给政府,D+F是无谓损失。
4、 假设日本的技术进步降低了世界电视机价格。
a. 假设美国是一个电视机进口国,而且,没有贸易限制。这种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美国消
费者和美国生产者的福利?美国的总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
b. 现在假设美国对电视机进口有限额。日本的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美国消费者、美国生产
者和进口许可证持有者的福利?
参考答案:
美国作为一个电视机进口国,其供给与需求曲线如图9-3所示。开始时世界电视机价格为P1,消费者剩余是A + B,生产者剩余是C + E,总剩余是A + B + C + E,电视机进口数量为 “进口1”。技术进步之后,世界电视机价格降为P2,
消费者剩余增加了C + D,变为
A + B + C + D,生产者剩余减少了C,变为E,总剩余增加了D,变为A + B + C + D + E,进口数量增加到 “进口2”。
b. 图9-5表示,假设美国对电视机进口有限额的情况。在技术进步之前和之后,电视机的需求量都为QqD,国内生产数量为QqS。因此,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不受生产力进步影响。然而,进口许可证持有者开始时得到区域E’ + E’’,现在还得到了区域 I。总剩余也增加了I。但是,如果没有进口配额限制,总福利在技术进步前会大于区域D + F,并且在技术进步后又增大了 H’ + H’’ + J。
5、(这个题目富有挑战性。)考虑一个出口钢铁的小国。假设“支持贸易”的政府决定通过对每吨销往国外的钢铁支付一定量货币来补贴钢铁出口。这种出口补贴如何影响国内钢铁价格、钢铁产量、钢铁消费量以及钢铁出口量?它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和总剩余?(提示:出口补贴的分析类似于关税分析。)
参考答案:
如图9-6所示,出口补贴使钢铁生产者得到的出口价格提高了,提高的程度等于津贴额s。图中显示,在实行出口补贴前,世界价格为PW。在这一价格下,国内消费者购买数量为Q1D 的钢铁,生产者提供Q1S单位。国家总出口量为Q1S C Q1D。 随着出口补贴的实行,由于生产者出口钢材得到价格PW,同时政府支付他们s作为补贴,所以生产者得到每单位钢铁总价为PW + s。然而,国内消费者仍然可以以世界钢铁价格PW 来进口钢铁。国内钢铁生产公司不愿将他们的钢铁卖给国内消费者,因为这样做就得不到出口补贴。因此,国内企业会将他们生产的全部钢铁(数量为Q2S)出口。国内消费者仍然购买数量为Q1D的钢铁。因此,这一国家将进口数量为 Q1D 的钢铁,并出口数量为Q2S的钢铁,所以钢铁的净出口为Q2S C Q1D。最终,国内钢铁价格没有变动,但生产的钢铁数量增加了,消费的钢铁数量也没变,钢铁的出口量增加了。如下表所示,消费者剩余未受影响,生产者剩余增加了,政府收入减少了,总剩余也减少了。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专业文献、党团工作、文档下载、IT计算机、教学研究以及经济学原理课后题答案第9章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关于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时,总剩余的疑问。 | MOOC学院
关于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时,总剩余的疑问。
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此时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是消费者剩余增加的部分大于生产者剩余减少的部分啊,所以难道总剩余不应该是增加的吗?望释惑,谢谢。
增加部分的需求的不到满足不能算消费者剩余啊。参加交易了才算
应当以供给曲线与均衡价格的交点为实际成交量(假设为Q1),你作一条Q=Q1的曲线与供需曲线相交,就会发现原本的福利被砍掉了一截。你所说的多出来的消费者剩余是不存在的,因为市场上没有那么多供给,那只是消费者的需求,但是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不形成剩余。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部​分​课​后​试​题​+​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者剩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