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降低理财收益益要降了吗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理财资金不得进股市? 银行理财收益还要降
据南方都市报
  核心提示  近期,股市被一条消息“吓坏了”,那就是号称史上“最严的理财新规”将出台。而事实上,这个理财新规不但对股市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我们普通市民的生活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因为这意味着,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会整体下降,理财高收益更加困难了。  “最严理财新规”将出  理财产品将不得买基金  上周,有消息称,银监会在2014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修改形成了新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管理办法(下称“新征求意见稿”),并已下发至银行。业内人士称,作为一份综合性法规文件,意见稿在内容上几乎涵盖了银行理财过去12年的近30份相关监管文件,所以被称为是“史上最严的理财新规”。  根据媒体公布的新征求意见稿全文来看,与2014版和现有理财业务相关法规的不同之处主要包括:拟对银行理财实施分类管理;理财产品杠杆比例不得超过140%;只能通过投资计划对接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禁止发行分级产品;商业银行不能托管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等。  而这份《征求意见稿》最引人关注的部分是第35条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但面向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私人银行客户、高资产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除外。这被很多业内人士解读为“理财产品将不能进入股市”。  对于这个新规,记者昨日也向我家多市银行求证。银行人士均表示,银监部门确实在就银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但是正式文件还没下发,新规何时出台也还未知。  股市最近已被吓坏  但估计影响只是短期的“理财产品将不能进股市了?”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7月27日,消息一出,国内股市盘中大幅跳水,击穿3000点整数关口,深成指和遭遇重创,收盘跌幅分别达4%和5.45%,而在此后的一周内,股市也是一直震荡走低,更是普跌。可见,市场对于这一消息非常重视。  那么,理财新规到底对股市有多大影响?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由于新规在多个方面收紧了对于银行理财的限制,此举可能会对A股市场在短期内形成利空。如基础类银行不再能投资权益类产品,这将导致部分银行理财资金的流出,但是考虑到基础类银行的客观情况,这部分资金量可能不大。  “理财投权益类资产主要包括定增、打新、配资、产业基金、两融受益权等,权益类资产占理财总规模预计在10%以内,其中大头是定增和打新。这次的新规把大量中小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拒之于权益类资产门外,从风险防范的审慎性角度来说是正确选择,但是,尽管近年来理财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最活跃的都是大量小银行,但小银行理财资金配置权益资产受限后,对市场的预期还是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应该只是短期的,长期来说对股市影响较小。”市交行理财师程祖龙认为。  收益或继续下降  银行理财产品可能更安全  理财对股市影响可能只是短期的,但是对于很多都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市民来说,其影响就可能比较深远了。  “这次的监管新规在多个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这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控制风险。但由于投资范围受限,对不少理财产品而言,不再投向高收益的权益类资产和非标资产,收益率可能将大受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下行的状况可能雪上加霜。”多名银行人士都这样认为。  根据普益标准监测的,上周,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仍然未见起色,预期收益率基本在4%左右徘徊,12个月以上的预期收益类产品收益率也未超4.25%。上周共有111家银行发行共计943款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同比产品发行量减少58款。其中,保本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12%,非保本类产品则为3.99%。事实上,目前理财产品收益早已风光不再。  不过,业内认为,理财新规虽然可能使得理财收益进一步下降,但同时也会使得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更高,市民以后购买理财产品将能更放心。此外,理财新规对目前市场上一些信托产品、债券产品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好。  记者 何世春  新闻延伸  小银行或不具备“非标”资质  2004年业开始出现理财业务,到2015年底银行理财总规模达到23万亿元,占表内资产比例超过20%,同时2016年上半年仍在增长。  (,)广州分行副行长戴叙贤表示,现在各家银行理财规模都过大,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传染到银行理财业务,将导致银行承受巨大压力甚至破产。银行团队指出,理财业务的规模失控、投向失控、杠杆失控,都可能加大金融体系脆弱性,或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较大风险,且不能被监管部门有效监测。  此次新版《征求意见稿》共六章。在旧版征求意见稿里,新增了对银行理财业务分类管理一条。《征求意见稿》里提到,根据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可以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分为基础类理财业务和综合类理财业务。  其中,从事综合类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资本净额不低于50亿元。商业银行首次开展理财业务的,应当从事基础类理财业务等要求。  华南某银行业分析师表示,鉴于银行资本金或为划分资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小银行可能不具备“非标”投资的资质,只能经营国债、票据理财等较为安全的理财产品,理财业务将受到很大限制。(据《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理财资金不得进股市? 银行理财收益还要降》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非保本产品&&&&收益率影响较大&&&&某商业银行营业部理财经理对此表示,新规对银行理财产品中的保本类产品影响较小,对非保本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产生较大冲击。&&&&一般你到银行柜台买理财产品,会打听“保本不保本”,即区分保证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其中,保证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又称保本&&&&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但不保证本金&&&&安全,投资者需承担投资风险。&&&&理财研究员樊迪表示,一般而言,保本类的理财资金投向风险较低的国债、存款等,风险和收益都比较低,几乎不受新规的影响。而非保本型理财资金主要投向非标债权类资产,因此收益较高,安全性稍微低于保本类。&&&&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银行理财投资范围收窄,投资的比例会受限,相关理财产品收益率自然会下降。若征求意见稿出台,非保本型产品收益率下滑,在银行理财收益率整体下滑的大趋势下,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出现分化,一部分理财产品收益将越来越趋近于定期存款,另一部分则向净值型理财产品方向发展,而净值型产品将与目前的债券基金雷同性较大。&&&&理财整体趋于安全&&&&收益下降在所难免,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征求意见稿为银行理财带来结构化的影响,银行理财整体也更趋于安全。投资者可能对银行理财的资金池了解不多,实际上,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的销售,募集了非常多的资金,汇入一个统一的资金池,目前的监管堵死了资金池里的资金投资更高风险领域的路子,势必令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对一些城商行、股份制银行,本次征求意见稿也准备出台更加严苛的规范措施,限制它们的资金投向,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增加了资金的安全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新规将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缩窄,获取高收益项目的空间也更小,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行。不过,当前,银行业竞争激烈,部分银行确实存在激进投资行为,更严厉的规定可以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更安全。&&&&樊迪也持相同观点,表示新规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资金的投向,防范理财资金的投资风险,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一种利好,投资者可以更加放心地购买银行理财。&&&&不过,风险往往和收益相对等,低风险也往往意味着低收益,银行理财未来是否还值得买?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去选择配置银行理财产品?&&&&事实上,即便没有最严新规,在经济L型的背景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正在逐渐走低。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仍维持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各中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维持在年化3.7%~4.5%之间。&&&&某大型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表示,下半年的银行理财市场,常规产品收益率将继续下行。各类理财产品收益仍会小幅下跌,但下滑幅度会明显收窄。投资者可把握机会,在满足流动性需求的同时,投资一些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收益。&&&&樊迪则表示,新规实施后,高收益的银行理财将会越来越稀缺,如果想要追求更高的收益,合格投资者(能够一下掏出百万级别资金的)可以适当配置信托、资管计划等收益较高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日前,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银行理财业务做出限制性投资的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新规”。虽然还未正式实施,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担忧银行理财收益率是不是要下降了。毕竟买银行理财还是咱老百姓最常见的理财方式。&&&&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对保本型理财产品影响不大,但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就恐怕难以避免,但银行理财产品整体的安全性会有所提升。以后高收益银行理财将会越来越少,不过有财力的老百姓(一下子能掏出100万或更多资金的),可以考虑到信托公司、券商营业部去买收益较高的固定收益类产品。
本版主要新闻银行理财收益持稳 为何收益越降投资者越要抢购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本周(4.2-4.8)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405款,平均投资周期为4.3个月,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7%,较上一周持平,不过仍然为近年来的最低点。
  从不同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来看,本周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131款,平均收益率为3.26%,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305款,平均收益率为3.28%,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922款,平均收益率为4.16%。
  从收益率分布来看,本周预期收益率在3%(含3%)以下的理财产品150款,3%-4%(含4%)之间的有536款,4%-5%(含5%)之间的有645款,5%-6%(含6%)之间的有25款,6%以上的2款。
  从产品期限来看,本周投资期在3个月(含3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有610款,3-6个月(含6个月)的理财产品385款,6-12个月(含12个月)的理财产品378款,12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30款。
  从不同币种理财产品来看,本周人民币理财产品1380款,平均收益率为3.91%,美元理财产品23款,平均收益率为1.60%,澳元理财产品2款,收益率为2.25%。
  与投资界的“买涨杀跌”不同,银行理财市场却出现了“收益越跌投资者越抢”的现象,当然,这里抢的是目前来看还算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在收益上升时期,投资者并不急于购买理财产品,反正之后出的理财产品收益会越来越高,错过这期还可以等下期,但是在收益下降的过程中,高收益产品越来越少,而且你这期买不到等到下期买的时候很可能收益又低了,因此每当银行发售一款收益稍微高一点的理财产品,都会很快售空。
(责任编辑:陶海玲 HF003)
04/06 08:0904/06 06:3504/01 00:1203/31 06:4703/28 09:2203/20 11:0603/08 07:4003/08 05:10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致电95558
银行理财收益“不敢降”
经过去年底的高收益理财大战,春节长假过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略有下滑。各家银行近期新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收益率基本保持在5%-6%,超7%的已经难见踪影。
春节过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之所以维持在5%-6%之间,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春节期间年终奖和压岁钱让市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二是银行通过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多数理财产品居高不下
据金牛理财网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日—日)银行在售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79%,预期收益率破5%的理财产品占总发行量的93.70%;收益率突破6%的理财产品达到105款,占总发行量的41.34%。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较高,基本上可以达到6%以上,春节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呈回落趋势,但总体而言与年前相比,收益回落趋势不大,投资者可以投资一些理财产品,春节后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仍可获得不错的收益。
比如,华夏银行最近发行的几款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6%以上,起售日期从日到日。国有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基本保持在5%以上,建设银行最近发行的“乾元—行庆60”2014年第4期理财产品(91天),预期最高年收益率5.90%。工行近日发行的一款名为2014年第8期“工银财富”专属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355天),预期最高年收益率为5.70%。
某银行的一位客户经理表示,为锁定高收益,固定收益产品依旧是多数投资者的首选,同时可多种产品搭配。手中有闲置资金的,可关注股份制银行以及大型城商行发行的中长期高收益理财产品。
互联网金融产品退烧
同样出现收益率回落的还有节前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随着资金价格慢慢下行,所谓“理财神器”也将逐渐退烧。
2月3日以来,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持续在7%以下,万份收益则在1.8元以下,均呈缓慢下降趋势,且连续刷新上线以来的新低。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跌至6.0%的水平,万份收益则只有1.60元。
放在全部货币基金中来看,微信理财通目前仍排在收益榜第一方阵,而余额宝则已掉到中游水平。
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在春节前后的迥异表现,分析师称,其原因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落如出一辙。理财通和余额宝其资金总量超过80%以上都是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和结算备付金。节前市场资金面紧张,同业拆借利率一路上扬,导致协议存款利率也随之水涨船高,推高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到了节后,市场资金需求逐渐缓解,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也随之回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也自然回归正常水平,出现一路下滑的抛物线。
可以预见的是,有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珠玉在前”,今年互联网金融的“肉搏战”将格外激烈,更多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银行将加入战局。
今年银行理财或将高位运行
回顾2013年,自6月份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银行揽储压力增大,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月均发行量在4000款以上,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大幅增长。根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家商业银行共发行45825款理财产品,较2012年环比上升56.2%。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市场上“人气最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走势先抑后扬,尤其是下半年,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连续6个月走高,在2013年的最后一周更是冲刺到了5.99%的全年高点。
去年6月份,受到“钱荒”影响,银行理财市场迅速火爆,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夜飙升。6月的资金紧张过后,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短期回调,但由于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难以根本性缓解,伴随利率中枢不断上移,2013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也水涨船高、不断攀升,逢月末、季末就会出现明显冲高。
展望2014年的银行理财市场,鉴于该类产品的收益率走势主要取决于市场资金面的情况,银率网分析师认为,预计2014年的市场资金面依然将维持“紧平衡”状态,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将很难回落。
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CITIC Holding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 号 京公网安备3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家银行理财收益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