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x9152x.com;店 娱 乐 场有什么值得去的?哪个地 址 江抗筏母僧

网站综合评估
请输入您要评估的网址:
您评估的网站暂时无法访问或未建站!
网站域名:
网站标题:您评估的网站暂时无法访问或未建站!
网站简介:
网站关键字:
网站价值:
-元(不含域名价值,品牌价值及其附加值)
网站可信度:
1分(网站可信度评估分值仅供参考,评分结果从1-10分不等)
日广告收入:
网站影响力:
在业界影响力较小!
备案情况:
复制本页地址:
http://www.iapolo.com/k_www.farm2town.cn.html
评估时间: 20:51:13&&
www.farm2town.cn 网站综合价值评估简报
www.farm2town.cn网站评估价值为-元,预测该网站每天约有0个访客,其中电脑端0IP,移动端0IP,网站日广告收入约0元。谷歌对该网站评分为0,搜狗对该网站评分为1,百度为该网站评分为0,360为该网站评分为
,该网站在世界排名第0位。该网站有的历史,创建于,该网站ip:202.10.77.157,网站服务器位于China Beijing,
在业界影响力较小!
网站 www.farm2town.cn 流量及权重数据信息
Alexa排名:
日IP估值:
PC流量估值:
移动流量估值:
日PV估值:
百度权重:
搜狗评级:
网站 www.farm2town.cn SEO优化报告
免费SEO优化报告
阿波罗评估免费SEO优化报告采用百度、360等搜索引擎算法作为标准。
[正确]---title标签设置合理。
keywords:
[正确]---keywords标签设置合理。
description:
[正确]---description标签设置合理。
javascript:
[建议]---Javascript脚本建议写到.js文件中,有利于搜索引擎抓取
style样式:
[建议]---CSS样式建议写到.css文件中以缩减代码的繁琐度有利于搜索引擎抓取
flash/object:
[建议]---flash/object加上相关说明文字,有利于搜索引擎识别内容
图片Alt信息:
[警示]---存在没有alt信息的img标签,加入这项信息可使您网页上的图片更容易被用户检索到
frame信息:
[建议]---frame/frameset/iframe标签会导致spider的抓取困难,建议您尽量不要使用
[建议]---百度建议url的最长长度不超过255byte
html标签:
[正确]---html标签设置合理。
百度快照:
[提示]---百度官方已取消百度快照。
百度当日收录:
[警告]---百度当日没有新收录,请注意加强SEO优化。
网站 www.farm2town.cn 的收录/反链结果
百度当日收录
百度本周收录
百度本月收录
已取消快照
网站 www.farm2town.cn Alexa排名趋势
网站 www.farm2town.cn IP信息
202.10.77.157
托管地址:
China Beijing
所在地址:
北京市新网IDC
网站 www.farm2town.cn 域名信息
Whois服务:
域名状态:
注册时间:
到期时间:
域名年龄:
网站 www.farm2town.cn 其他域名后缀评估信息
www.farm2town.cn 网站评论信息
佚名:您评估的网站暂时无法访问或未建站!很强大,这个阿波罗评估平台必须收藏,评估的很准!
匿名:你的www.farm2town.cn是很有发展潜力的站,加油!
匿名:这个网站价值评估工具不错,查询各项数据挺全面实用的,以后查询自己的网站价值就用这个了,收藏了!
点评:网站很不错,服务很到位,技术团队实力雄厚,对客户的要求能尽量满足,不错!!超赞!!!
您的帐号尚未登录,请
网站缩略图[首次生成需要1-10分钟]
&div style=&border: 1px solid # background-color: width:150 height:60 text-align: &&&p style=&margin:5&&&a href=&http://www.iapolo.com/k_www.farm2town.cn.html&&&span style=&font-size:12&&我的网站价值:&br /& &font color=&green&&&b&¥-&/b&&/font&.&/span&&/a&&br /&&span style=&font-size: 12&&&a href=&http://www.iapolo.com/&&你的网站价值多少?&/a&&/span&&/p&&/div&
相关评估记录
,,,,,,,,,,,,。
快来评估一下您的网站、博客值多少钱。免费提供网站SEO检测报告,为您网站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注:Google有时不稳定,如果其收录与PR值显示为0,请稍后再试。
, WWW.Iapolo.COM. All rights reserved.&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ecadc0aab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ecadc0aab_r.jpg&&&/figure&&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dcaa426ce2bbbff70fa48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dcaa426ce2bbbff70fa48f_r.jpg&&&/figure&&p&&br&&/p&&p&&b&一、饮水机事件
&/b&&/p&&p&&br&&/p&&p&女儿快一岁时,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对饮水机的开关好奇,&/p&&p&她外婆带着她很担心,一直看着并不停阻止,要知道这是很难的事,&/p&&p&大人总有走开的时候,而女儿在学步车里是可以到处走动的。&/p&&p&于是我决定不用看着了,饮水机的开关并不很危险,只要一放手水就会停,&/p&&p&与其一直提心吊胆地看着不如让她烫到一次来得有用,很快她给烫到了,&/p&&p&并记住了这是危险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去触摸。&/p&&p&顺便我告诉她我们阻止她是因为这个东西是有危险的,&/p&&p&所以要记住,大人阻止你动的东西都有道理,别以为一岁的小孩不懂,其实他们会听明白。&/p&&p&好吧,应该是女孩明白得早一点,男孩会晚一点。&/p&&p&&b&二、插座事件&/b&
&/p&&p&&br&&/p&&p&女儿快两岁时,对墙上的插座孔很感兴趣,于是我拿来了她的录音机, &/p&&p&告诉她墙上的孔里有电,是录音机需要的,插插头的时候需要拿着后面的塑料部分,这才安全,如果拿了前面的两片金属是会死的,而且手湿的时候插插座也是会死的。&/p&&p&女儿对死还是很敬畏的,虽然未必明白具体会怎样,但总之是一件很不好很可怕的事。&/p&&p&在两岁不到的日子里她学会了插插座,从那天起我们经常叫她XX来帮我插一下这样那样的插座,她也经常拖着她的录音机这个房间听听,再拖到那个房间听听,不用求我们帮她了。&/p&&p&好吧,她很安全地活到了现在,从没触过电,我也没再担心过她会触电,我甚至曾告诉她,如果看到一根金属线你想知道是否带电,可以用手背靠上去试一下,有电的话会打到你,会有点痛有点麻,但记住千万不能用手心去抓,手背碰到会弹开,没危险,手心碰到会抓紧,那就是要命了。&/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e3b62a70ee5f181884cff9bdfdbceb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e3b62a70ee5f181884cff9bdfdbceb6_r.jpg&&&/figure&&p&&br&&/p&&p&&b&三、穿衣换挨PP&/b&&/p&&p&&br&&/p&&p&女儿两岁时洗完澡衣服都是自己穿,可是自己穿的新鲜劲过掉后,会想办法偷懒。&/p&&p&某日洗完澡,穿了一大半的衣服,对我说,老妈,你帮我穿衣服吧。&/p&&p&我非常愉快的说,可以,不过有条件的,帮你穿一件一服你让我打一下吧,&/p&&p&我很喜欢你PP打上去的手感。&/p&&p&她考虑了一下同意交换,于是我帮她穿了两只袜子换到了两下PP,&/p&&p&至今我仍记得那两下打得我手发痛。&/p&&p&打完后她的脸色非常尴尬,而我又非常陶醉地在那儿夸她PP打上去的手感有多好,会让人打着上瘾。。。。。。&/p&&p&第二天,穿衣服时我相当嗨皮滴主动要求帮她穿衣服,&/p&&p&并再三申明太喜欢打她PP的感觉了,希望她能再给我个享受的机会。&br&当然,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再找到这个机会享受。&/p&&p&&br&&/p&&p&&b&四、自己回家
&/b&&/p&&p&女儿两岁半了,在小小班里也上了一段时间了,深深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br&有次我带她去逛街,在闹市区跟她说,我要去单位一下,问她是否能认识回家的路,可否自己回家,当然她认为没问题,于是我远远跟在她后面,看她如何回家。&/p&&p&女儿很认真地在每个路口等红绿灯,甚至在其中一个路口等到了第六个绿灯的时候才过。&/p&&p&事后我才知道,她不单只看绿灯,过的时候还要看看有没有别的车可能在闯红灯,确认100%的安全才通过。&br&其实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时候,远比大人认为的更有责任感。&/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c51e61f096c05d17bc3ffd2ddb5dfa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1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c51e61f096c05d17bc3ffd2ddb5dfa3_r.jpg&&&/figure&&p&&br&&/p&&p&&b&五、虫子是非常可爱的生物&/b&&/p&&p&&br&&/p&&p&我是非常害怕那些软趴趴的肉虫,虽然知道这东西其实是无害的,但就是害怕啊。&br&小孩是不懂得害怕的,我的私心是要教女儿不怕以后可以帮我挡虫子。&/p&&p&于是某天一只有虫的桃子,我告诉她有虫的桃子更甜,而那里面的虫子是非常可爱的,肥肥白白,还会爬动。&/p&&p&女儿问那虫子不会咬我吗,我回答,这些虫子都是吃素的,&/p&&p&而你是荤的,对于虫子来说也太老了咬不动。&br&女儿相当相信,她把虫子抓在手里看它爬来爬去,手心手背来回爬,左手爬到右手右手爬回左手,吃饭时把那条虫子放在桌子上看着虫子吃饭,爬远了抓回来继续看。&/p&&p&我,我,我尖叫压在喉咙里,还不能做出害怕的表情,如果我有一点害怕的样子,从此女儿就会对无害的虫子一直莫明害怕,我一直想不起那次我是怎么把饭吃完的。&br&她开始把各种大大小小的青虫带回家养,终于我的神经变得异常坚强了,居然不再害怕这些肥肥软软的虫子了,然后发现居然有些青虫长得圆头大脑相当卡通。&/p&&p&我们一直希望会养出蝴蝶来,事实证明,所有这些青虫最后都长成了大大小小的飞蛾。&br&&/p&&p&&b& 六、性教育
&/b&&/p&&p&&br&&/p&&p&每个小孩都会问自己从哪来,我一直在等,终于她问了,我于是带她去买了两张人体的解剖图,又找了两张外形图。&/p&&p&然后详细解说了所有的器官,每个器官的功能,当然也包括了男女不同的生殖器官,她是由何而来再如何出来。&/p&&p&总结就是怎么进来就怎么出去,只不过进来的时候要显微镜才能看得到,十个月后出来时已经是很大个的婴儿了。&/p&&p&只不过是普通知识而已,实话实说,我这样认为,女儿于是也这么接受,一点也没什么神秘的。&/p&&p&在了解得这么透彻后,女儿不再对此感兴趣,别人逗她时,她会一脸平静滴详细告诉他们自己由何而来,每个人都是这样出来的。 &/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fac12bcd767f252e120eb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fac12bcd767f252e120ebb_r.jpg&&&/figure&&p&&br&&/p&&p&&b& 七、躺在地上哭
&/b&&/p&&p&&br&&/p&&p&女儿很少用哭闹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上了小小班后看到了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在某天为了和我们一起吃白粥还是要单独给她下面条躺到了地上。&/p&&p&我们全家该干嘛就干嘛去,当她空气。&/p&&p&这里要感谢我的老妈,她更是开始了扫地,当扫到女儿躺的地方时,对她说,来来躺过去一点,这儿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玩了你再躺回来。&/p&&p&于是女儿挪地继续躺着哭,一会又说,好了,我把这儿扫干净了,你可以躺回来了。&/p&&p&两岁半的女儿居然真的又躺回原来的地方来哼哼唧唧。&/p&&p&我们全家都躲了起来狂笑。&/p&&p&当了半小时空气的女儿终于发现别人的成功案例在她身上成功不了,爬起来讨好的说,我觉得其实白粥也是很好吃的,说完自己P颠P颠跑去把白粥吃了个干净。&br&直到现在,我也再没看到过她躺在地上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p&&p&其实小孩子很多行为只不过是试探,第一次就阻止,基本不会有第二次同样行为发生。&/p&&p&&br&&/p&&p&&b&八、不吃饭是自己的损失,不是别人的
&/b&&/p&&p&&br&&/p&&p&某天与我饭前吵架,饭桌上把碗重重一放恶狠狠地说,看到你就烦,我不吃了。&/p&&p&我马上说,可以,不过一直到下次吃饭你都不可以吃任何东西。&/p&&p&女儿开始有点心虚,继续说我不是说我不吃,只是不跟你一起吃,等你吃完我再来吃。&/p&&p&我回答她,要么现在一起吃,要么你留着下顿再一起吃,没有第三个选择。&/p&&p&她气鼓鼓说那我不吃了。&br&我们吃完把台子理掉,开始笑嘻嘻地讨论,怎么有这么傻的人,居然拿不吃饭来要胁别人,自己不吃饭饿的又不是别人,笑死人,居然拿饿自己要胁别人,哈哈哈哈哈。。。。。。。&/p&&p&于是以饿一顿饭的代价,女儿明白了拿伤害自己来要胁别人,是很蠢的事。&/p&&p&类似的事再也没在她的生活中出现过。 &/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cb0a80a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27&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cb0a80ad_r.jpg&&&/figure&&p&&br&&/p&&p&&b&九、有限的玩具,无限的乐趣 &/b&&/p&&p&&br&&/p&&p&女儿从小到大的玩具极其有限,电动的基本没有,所有的玩具拿个大袋子也就可以装起来了。&br&这么少的玩具,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是因为小孩子玩具越少越简单,注意力就越容易集中,想象力就越丰富,就越懂得珍惜东西。&br&小孩子都喜欢玩水,女儿也不例外,我的条件是,玩水可以,但只限卫生间,并且玩好要自己把卫生间弄干净。&/p&&p&一个小桶一个盆,一只空可乐瓶,外加一个漏斗,一只小匙可以消磨掉整整下午的时间,她会把桶里的水用小瓶盖或小匙一点一点弄到大可乐瓶中,有时用漏斗有时不用,加满一瓶倒进盆里,盆里满了再用同样的方法把水弄进桶里,有时把上述各种大小工具按到桶里按到盆里,加满水按不加水按半加水按,正着按反着按,想象成各种情况,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并且从没玩腻过。&br&小班时,女儿就可以坐在那儿一两个小时,集中专心地做一件事。&br&天线宝宝当时是女儿最爱看的节目,商场里也有卖,她很喜欢,于是我告诉她,在她生日的时候可以拥有一个,她可以在四个中挑一个,第二年的生日她等到了第二个天线宝宝,在漫长的等待后得到的东西都是值得珍惜的。&/p&&p&从小时起她最想的东西都需要经过等待才能得到,最长的等了整整一年。&/p&&p&于是现在她对东西都是很珍惜,很明白价值,并且想要什么都会考虑清楚是否真的需要。&/p&&p&&b& 十、学写字是需要配额的
&/b&&/p&&p&&br&&/p&&p&该学写数字了,买了一本描红,交给女儿,然后告诉她,这个是有配额的,每天只能写半页,不可超过。&br&小孩子学东西,一开始总是非常有兴趣的,恨不能一下写掉半本,每天写到很高兴的时候,配额用完了,本子收掉了,求也没用,只能明天再写。于是养成了习惯,每天一定要写掉半页才高兴。&/p&&p&很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写数字这个过程。&br&关键是要保持神秘,一直要吊着她,提起她的兴趣与好奇心,把求她学写字,变成她来求你要多写,但一定不能答应,继续用配额来吊着她直到任务完成。 &/p&&p&(来源:あえ北风烟雪)&/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bf4db93f0ca142c91eb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3& data-thumbnail=&https://pic3.zhimg.com/v2-abf4db93f0ca142c91e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bf4db93f0ca142c91eba_r.jpg&&&/figure&&p&&br&&/p&&p&&br&&/p&&p&&br&&/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yylNVavEW-Ykre8293zZ&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yylNVav&/span&&span class=&invisible&&EW-Ykre8293zZ&/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b76db6a42acb7fc0dc3fc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12&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1b76db6a42acb7fc0dc3fc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b76db6a42acb7fc0dc3fcc_r.jpg&&&/figure&&p&&/p&
一、饮水机事件
女儿快一岁时,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对饮水机的开关好奇,她外婆带着她很担心,一直看着并不停阻止,要知道这是很难的事,大人总有走开的时候,而女儿在学步车里是可以到处走动的。于是我决定不用看着了,饮水机的开关并不很危险,只要一放手…
作者:满曰实验室 链接:&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zhuanlan.zhihu.com/p/25&/span&&span class=&invisible&&40625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宝宝睡不好,简直成为每位妈妈的世纪难题,没有之一。而其中的频繁夜醒,则让妈妈最为崩溃。一提及这个问题,妈妈们都同仇敌忾,想必是被半夜哭闹的宝宝折磨的不行。不少妈妈都反应,宝宝前半夜能踏踏实实睡上4-5个小时,可一进入后半夜就像上了闹钟,每1-2个小时醒一次,有的甚至更频繁。醒来之后大哭不止,如何安抚都不能平静下来,必须要吃奶才肯罢休。有的宝宝不仅要吃奶,还必须妈妈抱着睡才可以,一放床立刻醒来大哭....后半夜无休止的夜哭奶睡不仅让妈妈心烦意乱,严重影响了妈妈和宝宝的正常休息。(一般提这个问题的妈妈,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怨气,还有怒不可歇的烦躁。) 宝宝饿了?明明刚吃完!宝宝尿了?新换的纸尿裤!宝宝身体不舒服?出牙了?翻身反醒了?着凉还是热着了?一项一项排查下来,实在是没发现什么异常。而这个小家伙除了哭什么都不会说,真是急死人了。不会是真的饿了吧,来来来,妈妈喂奶吧......果然不哭了,可没吃两口就睡着了,过不了一会又哭醒了。以上的心路历程,大概每一位夜醒娃妈妈都有过,最后都以奶睡而告终,一晚上喂个三四五六七八次夜奶,都是常有的事儿。到底宝宝为什么总醒?妈妈们还是一头雾水。?下面,我来问你几个问题,也许就能知道是什么让宝宝这样磨人&/p&&blockquote&宝宝睡着之后,经常自己扭啊扭感觉很使劲儿,醒来好像便秘那样,特别难受,过一会放出一个或一串屁,放屁前满脸通红 &br&难受的时候腿会向胸部蜷起来,背部呈弓形,并伴有哭闹 &br&平时横抱就哭,要立着抱才能停止哭闹 &br&肚子鼓鼓的,硬硬的,感觉里面有气儿 &br&肚子不硬但是“咕噜咕噜”叫,特别是吃奶的时候 &br&睡眠问题严重,抱着睡得好好的,一放床就炸 &br&睡的好好的忽然醒来嚎啕大哭 &br&大便次数多,有些腹泻,且有很多奶瓣,或者果冻状粘液,或者呈蛋花状,气味酸臭,屁屁容易红&/blockquote&&p&如果你家宝宝有上述几条或者全部症状,恭喜你收获了一枚胀气娃! 史上最难带的宝宝再次没有之一!有句话怎么说,家有一枚胀气娃,任你家里有多少人手照样人仰马翻。?那造成胀气的原因有很多,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大家再做几道问答题&/p&&blockquote&不管晚上,白天小睡宝宝都依赖奶睡,不吃奶不睡觉
&br&宝宝白天吃奶频繁,一两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 &br&宝宝吃奶吃着吃着就开始哼哼唧唧的哭,吃几口吐出来,又到处找,吃到嘴里又开始乱扯,如此反复 &br&厌奶,宝宝吃奶不是很积极,吃几口就不吃了,或者吃奶不专注,有点动静就四处张望不肯吃&br&宝宝吃完奶以后没一会,有吐奶现象,哪怕拍完嗝。吐奶可能是类似酸奶的块块,也可能是刚吃进入的母乳。 &br&每次吃奶时间超长,一吃就半小时40分钟,其间吃会玩会或者睡会 喂奶间隔不固定,可能1小时可能3小时也可能5个小时&/blockquote&&p&如果你家宝宝有上述情况的一条,那么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宝宝的胀气是因为喂养不当、过度喂养造成消化不良了。吃奶不规律、吃的过多造成肠胃负担过重引起消化不良,脾胃失和,引起肠胀气。再通俗点,就是吃多了撑着了(请容我翻个白眼,娃真是太难伺候了)。宝宝这么小小的人儿,胃尚没有发育完全,容量非常有限。所以新生儿吃奶频率很高,大概一到两个小时就要进食一次,随着月龄的增长,胃容量逐渐扩大到能储存更多食物,喂奶间隔才变得更久。但是,有一种饿叫做“妈妈觉得你饿”,很多妈妈始终保持新生儿时期的喂奶习惯:1-2小时喂一次,一次喂30分钟甚至更久。另外一种情况是,妈妈将喂奶作为安抚方式,只要孩子哭闹就用喂奶来平复宝宝情绪。还有一种,就是最常见的奶睡,特别是三更半夜,宝宝一醒来就给宝宝喂奶,让宝宝迅速停止哭闹尽快睡着,奶睡尤其好使。这些做法都属于喂养不当、过度喂养,而最可怕的是在大部分妈妈心里并没有意识到这是错的,也没有意识到这些做法的危害有多严重,甚至很多妈妈都不知道宝宝胀气是因为喂养不当造成,以为肠胃发育尚未完全,以为着凉或者吃什么胀气食物等等。而胀气则是宝宝无端哭闹、睡觉糟糕、频繁夜醒等问题的罪魁祸首!&/p&&blockquote&为什么胀气娃总要吃奶?&/blockquote&&p&一个是习惯,宝宝习惯吃到撑,甚至吃到吐,孩子以为吃奶要吃到那种状态才对,所以每次都吃多,久而久之就消化不良胀气了。另一个是因为小宝宝意识还非常简单,分不清肚子痛还是肚子饿,以为肚子不舒服就是饿了,吃奶本来对宝宝有很强的安抚作用,所以总想吃奶,结果导致吃的更多更难受,恶性循环下去。&/p&&blockquote&为什么胀气娃喜欢抱睡,放下就醒?&/blockquote&&p&胀气会让宝宝非常难受和疼痛,这会让刚出生不久的宝宝非常害怕,没有安全感。大人的体温和妈妈的奶香会让宝宝从身体和心理上都觉得安全,而且蜷缩在大人怀里可以让腹部得到压迫,从而缓解疼痛。所以当宝宝在妈妈怀里睡熟放下的时候,平躺的姿势会让腹痛更加严重,很容易直接疼醒,而且温度变化会让因胀气而变敏感的宝宝直接醒来。&/p&&blockquote&为什么胀气娃喜欢竖着抱,横着抱就哭闹?&/blockquote&&p&因为竖着抱在肩上,肩膀对腹部有挤压的作用,能够缓解胀气引起的疼痛,而横着抱则类似于平躺,肚子会很痛,所以会哭闹。不少妈妈担心宝宝月龄太小,竖抱会损害孩子的颈椎和腰椎,所以找其他的方式代替竖抱,可以降低风险,如趴着玩,有助于排气还顺带促进宝宝大动作训练。(刚吃完奶不建议立刻趴趴,压到胃口容易漾奶)&/p&&blockquote&为什么胀气娃通常前半夜睡眠很好,后半夜就开始频繁夜醒?&/blockquote&&p&因为晚上是休息时间,宝宝不再像白天一样有较多的活动,新陈代谢也慢了下来。而晚上临睡前一般妈妈喜欢给宝宝多吃一点能睡得更久,加上夜奶和奶睡,吃了更多的母乳,导致超过宝宝的胃消化能力,从而消化不良形成大量胀气,让肚子疼痛难受,从而会严重影响宝宝夜间的睡眠。特别是后半夜的睡眠,通常发生在2点以后,因为夜奶又加重了胃肠负担,后面可能每一个小时就会夜醒一次。&/p&&br&&p&&b&- HOW TO DO?-&/b&&/p&&p&说了这么多,该如何改善因喂养不到引起的胀气问题呢?满妈提示:宝宝只有吃的规律,才能睡得规律。 &/p&&p&&b&1 规范喂养规律&/b&&/p&&p&每个睡渣宝宝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状况,但绝大多数宝宝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喂养不规律,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喂养不当。想要解决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的胀气,必须彻底改正宝宝进食的坏习惯,比如奶睡、比如不定时吃奶和吃零食奶。不仅宝宝,妈妈也需要摒弃以前的做法,重新调整喂养规律,毕竟哺乳的妈妈才是建立规律喂养程序的关键!妈妈必须找到新的安抚方法代替哺乳,根据宝宝月龄给宝宝喂奶,保证每顿的喂养符合宝宝的生长需求并不会吃得过多。很多妈妈会有疑问,母乳宝宝不是推崇按需哺乳吗?为什么要给宝宝定时定量?其实按需哺乳是特别针对新生儿的(出生28天以内),他们由于刚刚出生,适应能力还不够,需要优先顺应他们的需求进行喂养和睡觉。但按需不是毫无规律的任其发展,一旦度过了调整期就应该开始建立起有序的喂养习惯,绝不应该想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听之任之。原因很简单,吃得随意会引发肠胃健康和睡眠的大问题。月子里的宝宝在度过适应期(需根据宝宝情况,如排完胎便或黄疸值恢复正常,需要妈妈自己灵活掌握)之后,应当每1.5个小时至2个小时喂一次奶,每侧15-20分钟;1-2月龄的宝宝可以将喂奶间隔延长到2个小时至2个半小时,每侧10-15分钟;3个月的宝宝的喂奶间隔可再延长至3个小时至3个半小时,每侧5-10分钟左右,4个月及以上的宝宝则可以延长至4小时或更久的喂奶间隔,每侧喂奶时间为5分钟左右。喂奶时间间隔是不分昼夜的,但由于夜间活动量骤减,能量消耗明显低于白天,喂奶间隔可在白天的基础上延长半小时到1小时。如果宝宝夜间没有自己醒来,妈妈也应该把宝宝抱起来哺喂母乳,一来保持喂养间隔的规律,二来保证妈妈的乳房及时排空,避免长时间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炎。用不了两三天,宝宝无论白天或是晚上,就会自动在差不多的时间感觉到饿,向妈妈要求进食了。特别是夜间,宝宝会在你规范的时间点自己醒来。这时候肯定有妈妈提出异议,宝宝明明可以睡整觉或者一觉睡得更久,为什么要打断宝宝睡眠让孩子吃奶呢?原因是,宝宝不比成人,她/他的胃容量不不能像大人一样能够储存足够多的食物,仍需要夜奶来补寄能量。至少要等到宝宝7-8个月时,肠胃才能发育得相对成熟,才有睡整觉的能力,所以请妈妈们不要操之过急。请各位妈妈参考自己宝宝的月龄,调整喂奶间隔和每顿奶的总量,坚持该吃奶的时候吃奶,不该吃的时候不喂的原则(请自行排除特殊情况)至于如果将混乱的喂养作息调整规律,这是一个辛苦且痛苦的过程,稍后我会单独写一篇详细说明。满妈碎碎念:满妈也一度按需哺乳,结果宝宝不仅体重嗖嗖直线上升失去控制,还饱受胀气困扰而终日哭闹,睡觉也变得十分困难。四个半月的时间里,全家何止是人仰马翻,简直暗无天日。自从给满满规范了喂养规律,世界都和平了。当然,规范的过程异常艰辛和痛苦,我的经历咱们择日细聊。&/p&&p&&b&2 调整妈妈的饮食结构&/b&&/p&&p&宝宝存在胀气问题,妈妈不可避免地要负上一些责任,毕竟妈妈的乳汁是宝宝的口粮。肠胀气一来是宝宝吃的过多过勤,过度喂养,二来可能是妈妈的乳汁出现了问题,一般要考虑两个方面:&/p&&ul&&li&乳汁过多,奶水很冲,宝宝不知不觉就吃多了&/li&&li&乳汁浓稠,奶水质量很高,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特别营养&/li&&/ul&&p&就算建立了规范的喂养规律,乳汁的过多过稠仍然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产生肠胀气。因此,不仅要管住宝宝的嘴,妈妈也要管住自己的嘴。妈妈除了要保持日常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还应尽可能吃的清淡,少油少盐为基本原则。喝荤汤催奶是一直以来都吃哺乳期妈妈的误区,鱼汤、鸡汤、排骨汤等荤汤除了大量的脂肪并没有更多优质的营养,所谓的“催奶”奇效主要来自汤中的水分。因为母乳来自体液,体液中的水分才是形成乳汁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妈妈奶水不足,多喝水才是正解。喝汤不催奶,只会让乳汁中的脂肪含量过高,乳汁黏稠增加乳腺炎的风险,也给宝宝的肠胃造成负担。如果宝宝出现胀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妈妈一定要避免喝油腻的汤水,并且少喝水,控制饮食总量,减少乳汁分泌和降低乳汁营养,帮助宝宝恢复胃肠的正常运行。&b&3
帮助宝宝排气&/b&宝宝已经出现了胀气,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喂养过度的问题,也就是建立喂养规律,减少喂养频率和奶量,同时配合一些方法帮助宝宝排气缓解不适,可以加快宝宝的恢复。&/p&&ul&&li&按摩腹部
围绕肚脐顺时针按摩宝宝的小肚子,每次300下,早晚各一次&/li&&li&排气操
每次吃奶后1-2个小时,帮宝宝一次排气操,帮助宝宝将肠内的胀气排除&/li&&li&蹬腿运动
让宝宝平躺,将宝宝的腿举起向腹部压迫,用手按摩宝宝的脚心,或者握住宝宝的脚踝屈膝推向腹部做蹬腿运动(在宝宝胀气哭闹的时候也非常管用)&/li&&li&保持趴着的姿势
让宝宝经常保持趴着的姿势玩耍,这个姿势会有效帮助宝宝打嗝或者放屁,对排气有奇效,也能让宝宝进行大运动练习。如果睡眠总被胀气干扰,可以在家长的看管下让宝宝趴着睡觉,基本上可以睡得很安稳。&/li&&li&西甲硅油
服用之后可进入肠道后能够起润滑导气的作用,通过改变气泡的表面张力,使之分解,随肠蠕动排出体外,促进排气。&/li&&li&益生菌
服用之后,促进消化,帮助肠胃恢复,减少胀气。&/li&&li&立着抱or飞机抱
利用身体对宝宝腹部的压迫,帮助气体排除,减少胀气带来的不适。&/li&&/ul&&p&满妈碎碎念:这些帮助排气的方法只是辅助作用,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胀气问题哦,各位妈妈不要本末倒置,改善胀气的关键为 &b&第一条 & 第二条 & 第三条&/b&&/p&&p&&b&4 保持良好的心态&/b&&/p&&p&遭遇宝宝胀气,确实是一件特别熬人的事情,而调整宝宝喂奶间隔,建立新的喂养规律则让妈妈们痛苦,因为这个过程宝宝不可避免会哭上几天或更久,哭的非常惨烈,甚至白天黑夜都不得安宁。这时候,妈妈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提前和家人做好沟通,不要因为听不得宝宝的哭闹而妥协,无法建立良好的喂养规律是改善不了宝宝睡眠质量的。你要坚信,现在宝宝的哭闹是为了以后的不哭闹,如果短暂的哭闹能够换来宝宝长久的健康和充分的睡眠,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你还是觉得愧疚,请自行脑补胀气可能要持续半年甚至更久,哭闹程度不会比吃不到奶要削弱,可能你会更加坚定一些!&/p&&p&-END-&/p&&p&这是「满曰成长记」只希望用接地气的方式,把育儿书和专家的理论派变成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CXXK0mHExTy6rSWx9yAb&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CXXK0mH&/span&&span class=&invisible&&ExTy6rSWx9yAb&/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 &/p&
作者:满曰实验室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宝宝睡不好,简直成为每位妈妈的世纪难题,没有之一。而其中的频繁夜醒,则让妈妈最为崩溃。一提及这个问题,妈妈们都同仇…
&p&不炖鸡汤,只聊干货。养娃肯定累,但如果情况糟糕到让人感觉“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负面情绪很重”,那我觉得当务之急不是自我开导,而是想办法提高生活质量。我见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家子围着一个娃转,一顿饭追着喂两个小时,换个尿布都要吵一架。我对他们的忍耐力非常钦佩,这种生活换成我一天都忍不了,李开复来开导也没用。这不是养娃,是自虐。&/p&&p&作为一只贪图享受的金牛座,我从怀孕就开始研究如何轻松愉快地养娃,目前儿子一岁半,健康活泼脾气好,吃得比我多,睡得比猪香,跑得比兔子快,小区邻居都感叹没见过这么乖的宝宝。我个人的感受是头三个月最累,后面便渐入佳境柳暗花明,生活内容虽然和单身时大不一样,但生活质量绝对没有“直线下降”。&/p&&p&养娃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占用大量时间精力,所以要从两个方面改善:&b&一,重新规划日常活动,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二,降低养娃的难度。&/b&&/p&&p&&b&Rule No.1,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家务负担。&/b&&br&人的精力就那么多,家里添个娃相当于多打一份工,想喘口气就得设法砍掉带娃以外的家务,当然如果你能长期负担每月10000+的月嫂或育儿嫂就当我什么都没说。我家的办法是请钟点工,每天3小时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全部搞定,自家人只管照顾孩子。3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对于没孩子的家庭可能不算什么,对于有娃的家庭就是沙漠里的绿洲,一个月2000左右(北京市场价)我认为非常值。如果家里不方便请人,可以利用各种黑科技,生鲜电商、外卖app、干衣机、扫地/拖地机器人、全自动电饭锅电炖锅空气炸锅都是省时省力的好帮手。&/p&&p&另外一个tip是把家里收拾整齐,确保所有常用品都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我家娃的床头永远备有干净衣服和大毛巾,出现吐奶尿床打翻水杯等突发情况三秒之内控制局面;尿布、护臀膏和抚触用的按摩油放在尿布台下;疫苗本、病历和随身水杯放在去医院专用的背包里;大人的日用品按照同样原则放置(但要确保娃拿不到),使用后放回原处。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家里一团乱不但严重影响心理感受,而且会浪费大量找东西的时间。&/p&&p&&b&Rule No.2, 团队作战。&/b&&br&养娃头几个月就是一场战争,新生儿除了吃奶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照顾难度不大,但频次高且不分昼夜,两小时喂一次奶、四小时换一次尿布,母亲一个人照顾的话几乎没有睡眠时间,母爱再伟大也撑不住。比较理想的配置是2-3个大人分工合作,但不要超过四个人(包括月嫂),否则沟通成本太高。&/p&&p&我儿子出生第一个月住月子会所,全家人跟护士学习带娃技术。满月后由我、孩子爹和我母亲轮班,我和我母亲管白班,早8点到晚12点,4小时换一次岗;孩子爹值夜班,职责范围包括在不弄醒我的情况下按时把娃塞到我怀里喂奶,喂饱后拍嗝并竖抱半小时防治吐奶,娃粑粑了立即抱到卫生间换尿布哄睡,尽可能不打扰我和我母亲休息。这种方案可以保证全家每个人的休息时间,大幅提升带娃体验。如果爸爸白天上班不能值夜班,可以交给月嫂,但白天要留出时间让月嫂休息,毕竟人家也是人。&/p&&p&&b&团队作战的要点是团队成员必须心齐,战略明确,战术统一。&/b&我儿子刚出生时婆婆来帮忙,非要给娃用棉布尿裤、喂糖水、抱在怀里睡,室温25度还要捂棉被,而我坚持用纸尿布、不喂水、放在小床上盖薄毯子睡,数次沟通失败后我决定解除婆婆的带娃职务,请婆婆回家,整个世界清静了。团队成员育儿理念不一致会导致孩子无法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大人产生负面情绪,团队士气下滑,因此必须谨慎选择战友并统一培训。&/p&&p&&b&父亲参与带娃非常重要&/b&,一方面有助于减轻母亲的负担,维系夫妻感情,另一方面能极大增进父亲和孩子的感情。父亲没有经历过怀孕生产的过程,往往无法像母亲一样对娃产生亲切感,甚至认为孩子影响了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这种毛病只有亲自带娃才能治疗。带娃越累感情越深,人就是这么贱,没有深夜哄过痛哭的娃的爹不足以谈人生。&/p&&p&&b&Rule No. 3,坚持科学育儿,建立作息规律。&/b&&br&一套科学合理、兼顾全家需求的作息规律是孩子健康的基础,夫妻感情的保障,家庭安宁的源泉,赌上为人父母的尊严也要守护思密达!&/p&&p&娃一出生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她的作息规律,夜里不开灯或者把灯光调暗,喂奶多量少次;白天开窗晒太阳,喂奶少量多次,这样坚持一个月左右娃夜间就会睡得更沉,白天更活跃。2-4个月是养成规律作息的关键时期,要仔细观察娃每天睡眠、吃奶、活动、排便的时间,逐步形成规律,出现异常要及时分析原因。我家当时在客厅里架了一块一米乘一米五的白板,详细记录一周内每个小时的活动情况,例如周一上午十点半多吃20毫升奶导致下一顿推迟15分钟,一望便知。这个作息表不仅要符合婴儿发育需求(比如3个月左右的宝宝每天应睡14-16小时),而且要符合其他家庭成员的需求,如果娃习惯早晨5点醒但大人还困得要死,那就设法把娃的起床时间往后调。&/p&&p&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考国外的科学育儿经典,个人推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417712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a&》、松田道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11019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定本育儿百科》&/a&、麦考夫&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海蒂育儿大百科(0~1岁)》&/a&,非常详尽,从不伤腰的喂奶姿势到肠胀气按摩手法再到哺乳期避孕都有明确指导。至少读两本,对比读,反复读,做笔记,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社交平台上的育儿专家要谨慎关注,研究婴儿睡眠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小土大橙子&/a&、研究婴幼儿辅食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苏蒂小骑&/a&比较靠谱,&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崔玉涛&/a&可以作为参考,生病还是要去医院。&/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b66c3136_b.jpg&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5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figure&&p&&br&&/p&&p&娃作息规律的好处说不完,比如夜里入睡快,不夜醒不夜奶,白天不哭不闹吃饭香,拉粑粑都不那么臭,跟作息不规律的娃简直不是一种生物。家长也不需要24小时围着娃转,娃睡觉或自娱自乐的时候就可以爱干嘛干嘛了。&/p&&p&一旦娃形成稳定的作息规律,他/她的作息时间就是你家的最高法和根本法,一切家庭活动要围绕这个作息时间来安排,否则你就会体验到什么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婴幼儿自我调节能力弱,午睡推迟半小时就可能睡不着,睡不着就会心情烦躁,心情烦躁就吃不下饭,吃不下饭更烦躁,然后大哭大闹谁哄都不好使,美好的一天就这么完蛋了。我家周围一公里内所有快递员外卖员都不敢在我儿子午睡的时间段上门,不然就会发生极其血腥的暴力事件。&br&&b&&br&Rule No.4,不要和孩子对抗。&/b&&br&娃半岁以后开始有自己的意志,不能随便摆弄了,这时带娃的工作重心就从“喂养”逐渐转移到“教养”。老一辈的教养方法常常趋向两个极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厉压制,我个人的体会是这两种方法都非常累人。放任法虽然一时轻松,但会给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例如吃饭必须追着喂,睡觉必须抱着哄,最终还是大人受累;压制法不但费劲,而且会造成孩子脾气暴躁,和大人对着干。&/p&&p&&b&最有效率的办法是引导。&/b&以换尿布为例,我儿子会爬以后再也不肯老老实实躺着换尿布,把他放倒立刻一骨碌爬起来满床乱窜,两个大人才能按住,嚎得跟杀猪似的。后来我尝试西尔斯的建议,每次换尿布先把干净的尿布放在娃面前做献宝状:“看!一块新尿布!多干净多香香啊!”然后唱着歌脱娃的裤子:“小腿腿钻山洞~小脚脚钻出来~小屁股肉滚滚~系上新尿布!”系好后做大喜过望状,啪啪鼓掌,大功告成。现在只要跟娃说“尿布”娃就会自动躺平,满怀期待地看着我。&/p&&p&教娃看绘本也是很好的办法。我儿子刚开始加辅食的时候,我妈为了喂得快让娃边玩玩具边喂,结果娃越吃越慢,一顿饭要吃一个多小时,不给玩具就绝食。他特别喜欢的蒲蒲兰绘馆《小熊宝宝》系列正好有一册《午饭》,每次吃饭我就拿来做示范:“你看小熊宝宝自己拿勺子,大口大口吃饭饭,宝宝要不要大口吃饭饭呀?”没几次就把毛病改掉了,非常轻松。&/p&&p&和孩子沟通要注意两点,&b&一是控制自己的情绪&/b&,孩子先感受到你的情绪后感受到你的语言,你焦躁孩子也焦躁,你平静孩子也平静,高高兴兴就把问题解决了。&b&二是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交流&/b&,一两岁的小娃不能完全理解成人的语言,用简单句型+手势+夸张面部表情孩子可能一下就懂了。&/p&&p&&b&Rule No.5,爱护自己,坚持健身。&/b&&br&没娃的人爱怎么抽烟喝酒熬夜打游戏都没关系,反正还有几十年才遭报应,但一旦当上爹妈就要把爱护身体上升到战略层面。慢性亚健康状态是很讨厌的,比如奶娃姿势不当导致腰部肌肉劳损,抱娃太多导致“妈妈手”,绝壁让你的生活质量降到谷底。有很多措施可以预防身体劳损,例如使用喂奶枕或躺着喂奶,用手臂而不是手腕抱娃,用按摩球和热敷包放松肌肉,配备背带、腰凳和婴儿车等现代化装备;根本性的办法是积极健身,保持肌肉力量特别是核心力量,练好了走路都倍儿轻松。&/p&&p&我怀崽子时胃口奇好,一天五觉六餐还特别爱吃肉,整个孕期胖了20公斤(捂脸),腹肌完全消失,站着是一堆,躺下是一坨,从床上坐起来都要别人拉一把。卸货20天后开始恢复训练,在室内散步,做简单的伸展运动;出了42天产褥期开始做郑多燕和px90系列的力量瑜伽;三个月开始挑战腹肌撕裂者(Ab Ripper X, px90系列的腹肌训练)和Fitness Blender的hiit有氧操。产后四个月,体型和体力基本恢复。&/p&&p&产后健身要注意几点: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二,避免burpee之类的高冲击动作,产后半年内关节都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受伤。三,穿戴合适的运动内衣,尤其是母乳妈妈,推荐shock absorber四级防震,谁用谁知道。四,选择简便易行的运动项目。在家里有娃嗷嗷待哺的情况下花两三个小时泡健身房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务,可以选择7分钟、T25、Fitness Blender的hiit系列等效率高门槛低的训练方案,每天只需10-20分钟,一个月保你焕然一新。练好力量不仅抱娃更轻松,自信心也会大幅提升,带娃出门遛个弯都倍儿骄傲。&/p&&p&&b&Rule No.6,留出整块时间做自己爱做的事。&/b&&br&养娃是一场持久战,每一个战士都需要一点调剂,一点安慰,一个莉莉.玛莲。尽可能利用碎片时间做需要做的事,留出整块时间做你爱做的事,无论读书写作还是撸啊撸,能让你的生活质量上升一个台阶。我过去一年读了十几本育儿、时间管理和心理治疗的书,都是在喂奶、蹲坑、坐地铁的时候看的,整块的空余时间留着看小说、看mv、刷科技新闻,每个月至少去一次电影院,定期做指甲,还做了一次超声刀。在奶瓶和尿布面前,也要保持一条单身狗的优雅。&/p&&p&&b&有个事业相当成功闺女也很可爱的朋友曾经跟我说,有孩子以后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继续拼事业,因为孩子带来的满足感太强烈了。这几天教儿子学数数,当他竖起一只小手指口齿清晰地说“一~~~”,我感觉比第一次写封面稿还激动。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和这个小生命相遇、共同度过几十年,是人生中一件非常奇妙非常美好的事情。希望你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b&&/p&
不炖鸡汤,只聊干货。养娃肯定累,但如果情况糟糕到让人感觉“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负面情绪很重”,那我觉得当务之急不是自我开导,而是想办法提高生活质量。我见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家子围着一个娃转,一顿饭追着喂两个小时,换个尿布都要吵…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560dfa897a7dba343c71b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560dfa897a7dba343c71bc_r.jpg&&&/figure&&p&前两天,有妈妈在后台留言,OK妈好苦恼,我知道多让娃“趴趴”很重要,所以每次洗完澡就让孩子趴着,可是娃还没趴几秒,嘴里就“哼哼唧唧”的,然后老人立马就会抱起她,责怪我干嘛让宝宝这么累,搞得我像是“虐待”宝宝了,真心好无奈…
&/p&&p&这突然让我想起,小区里有个小男孩11个月大,就被外公学步带拉着各种走了。我问爷爷,干嘛怎么早走啊?爷爷颇为自豪地说,小家伙早早会站了,就只想走,不肯爬……&/p&&p&&b&恩,很多老人(也包括新手爸妈)总是认为学习坐和走是关键,却不知道趴、翻身、爬行的训练才是顶顶重要的事。&/b&&/p&&p&
今天,我们就好好捋一捋如何抓住宝宝大运动发展的真正关键点!&/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c6cbeafd56e0d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c6cbeafd56e0da_r.jpg&&&/figure&&p&&br&&/p&&p&&i&1&/i&不给宝宝训练趴姿的爸妈不是合格的爸妈不就是趴吗,有多重要?!对,就是这么重要!趴姿是宝宝出生后大运动发展的第一项修炼,必不可少。国外所有指导新手爸妈对于6个月前宝宝的护理中,都会鼓励每天让宝宝有一定的趴趴时间(Tummy Time)。&/p&&p&1.&b& 多趴可以锻炼和增强宝宝大运动能力。&/b&趴姿是宝宝开始肌肉群和身体控制能力的基础。&b&首先练习到的是抬头,&/b&而这项练习做好了,随后的翻身、爬、坐和走等等的大运动所需要的肌肉群也就可以在稳固的基础上继续提高了。研究证明,经常进行趴姿训练的孩子开始爬行的时间普遍早于没有经常进行趴姿训练的孩子。&/p&&p&2. &b&趴着是宝宝认识世界的第一步。&/b&当宝宝抬头时看到的世界和平躺着看到天花板是完全一样的视觉感。抬头看的视角,也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常用的视角。所以说让他们趴着、抬起头来看看他们的周围,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p&&p&3. &b&趴姿训练可以降低猝死风险。&/b&经常进行趴姿训练的宝宝,颈部和背部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当他们处在面朝下的姿态的时候,他们能够有能力抬起自己头部去呼吸,这也会使他们猝死的几率会较没有经常趴着的宝宝的几率小。&/p&&p&4. &b&多趴着有利于塑造漂亮头型。&/b&躺得多后脑勺就容易压得平平的,而经常进行趴姿训练会有效地防止这个情况的发生。&/p&&p&当然训练趴姿的时间和力度还是要灵活调整,一般宝宝醒来以后安排喝奶,喝完奶以后拍好嗝就可以让宝宝着了,一来这时醒来没多久,精神头最好,二来刚喝完奶心情也特别好,而且趴姿还能缓解胀气。&/p&&p&另外,在强度上要缓慢提升,多趴不代表要持续长时间趴,毕竟对于2,3个月的宝宝抬头是件很累的事,可以趴一小会儿休息一下,过会儿再趴,反复多几次都没问题,随着颈部肌肉的发展,趴着时间也会越来越长。&/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560dfa897a7dba343c71b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560dfa897a7dba343c71bc_r.jpg&&&/figure&&p&&br&&/p&&p&&br&&/p&&p&&i&2&/i&想方设法让宝宝爱上玩翻身练习好了趴姿,当宝宝趴着的时候能够自如地把头抬起来,平躺的时候喜欢把脚抬起来摇晃,这时就说明宝宝即将要学会翻身了。通常宝宝会在4个月时开始开始翻身,不过妈妈们不用特别纠结这个时间,翻身时间每个宝宝的差异很大,关键是训练好前面所的趴姿,宝宝的意识和肌肉力量达到了,自然就愿意翻身了。妈妈如何对宝宝进行意识引导,以及帮助宝宝更好地练习可以参考以下。&/p&&p&&b&训练初期:让宝宝有翻身意识&/b&&/p&&p&方法一:让宝宝仰卧在床上,然后把宝宝的右腿轻轻的放在左腿上,这样会让宝宝的腰和肩自然的扭转过去,经常这样,会令宝宝很快就学会翻过侧身,而翻过侧身也是宝宝开始玩翻身的第一步。&/p&&p&方法二:将宝宝放在一条毯子上,仰卧着,然后拉着毯子的一边,轻轻地带着宝宝一起翻转过去,这样训练几次下来,宝宝就会慢慢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可以翻滚的。&/p&&p&方法三:让宝宝先侧着躺,可以拿个枕头毛巾之类的顶住他的后背,然后在他的背后吸引他,让他有翻过来看的冲动,这时再将后背的枕头抽走,宝宝很容易就会由侧卧变成仰卧,让他看到背后的东西。这种侧卧的过渡方法可以很好地让宝宝初尝甜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9e8da5a2c280d7d91e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9e8da5a2c280d7d91e5_r.jpg&&&/figure&&p&&br&&/p&&p&&b&训练中期:激发宝宝的翻身斗志&/b&&/p&&p&当宝宝仰卧时: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逗宝宝来抓,等到宝宝想抓时,把玩具放到宝宝的一侧,这样可以引诱到宝宝翻身去抓玩具。宝宝转身侧卧时,就把玩具给宝宝,这时一定要给出大大的鼓掌和赞美哦~&/p&&p&当宝宝趴着时:在上方用玩具来逗宝宝,宝宝看到玩具了就去想去抓并且开始用力时,妈妈可以用一只手放在宝宝胸部下面稍微帮助一下。多炼几次,慢慢的妈妈放开手,宝宝也可以翻过身来了。不用纠结于妈妈提供帮助会不会让训练效果变差,让宝宝先吃到甜头、发生兴趣才重要啊。&/p&&p&&br&&/p&&p&当然费劲心思地训练宝宝会翻身了,接下来的麻烦也来了。翻身期的宝宝会出现严重的翻身期睡眠倒退(相关内容可以查看&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wNzc1OTY4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f7bddad8b5f1c8abe3d60ef%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睡眠 | 宝宝可能经历的四次睡眠倒退怎么破?&/a&)。我家娃翻身期那会儿每天晚上都能在睡梦中被自己给翻醒,有时翻了一半,俯不是仰不是,急得又哭又闹,一边小短腿还在半空中乱踢,真是让我又气又好笑。&/p&&p&&br&&/p&&p&&i&3&/i&没爬够500小时扔回去继续爬传统都喜欢以孩子会走为里程碑,可是爬行对宝宝有多重要知道吗?&/p&&ul&&li&宝宝开始爬行的时候,头和颈部都要抬起来,用四肢撑起身体的重量,这就使大肌肉群得到锻炼,大幅增强了身体协调能力,为走打下扎实基础;&/li&&li&宝宝学会爬行以后,扩大了视野,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大脑发育。有科学家指出,宝宝爬得越多,学说话的速度加快,学新知识和看、读能力也增强。&/li&&li&宝宝到处爬以后,能量消耗大大的,也会吃得多、睡得香、长得快……&/li&&/ul&&p&所以有欧美专家给的建议是,&b&宝宝一生至少也要保证500小时的爬行&/b&,而绝大部分的爬行时间都是发生在1岁前的几个月里。从八九个月开始,我们就该撒手让孩子各种爬。&/p&&p&在开始爬的过程中,爸妈们可能会遇到几种情况:&/p&&p&&b&1、向后爬。&/b&没关系,这是因为宝宝手臂肌肉比退步发育得更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就可以朝着想去的地方前进。&/p&&p&&b&
2、匍匐前进。&/b&没关系,这是因为宝宝还没有学会协调两侧的身体,不过他已经找到了手臂和腿同时用力移动自己的窍门了。所以不用纠正,多琢磨多尝试,自然就会四点爬了。&/p&&p&&br&&/p&&p&&b&怎么鼓励学爬呢?&/b&看看上面分享的这段小视频,试着在娃差一点点就可以够到的地方放一些有趣的物体。当他们的灵活性加强以后,还可以增加点难度,比如用枕头、箱子、沙发靠垫做一些有小障碍物的爬行路线,让他从障碍物的上面或者旁边爬过去。还不如可以和他们一起爬,激起孩子的兴趣,反正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也没必要太刻板。 &/p&&p&&br&&/p&&p&
可能有妈妈着急了,那我们家娃就是跳过爬,直接开始走了咋办?那也没事,美国儿科学会也说了:的确有少数孩子从来就不会爬。爬行的好处是多多,但是如果不爬也没说一定怎么了,只要他能学会协调每一侧的身体,能很好地使用手和腿就可以! &/p&&p&&br&&/p&&p&
多多趴、多多翻身、多多爬行,想让宝宝长得更好、更聪明,爸妈们一定要记住哦!&br&&/p&&p&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妈咪OK”(ID:mami-ok),同样也可以关注微博“妈咪OK”:港大教育学博士主创,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成员指导。关注0-6岁宝宝大脑发育、早期发展等靠谱育儿知识。&/p&&p&&/p&&p&&/p&
前两天,有妈妈在后台留言,OK妈好苦恼,我知道多让娃“趴趴”很重要,所以每次洗完澡就让孩子趴着,可是娃还没趴几秒,嘴里就“哼哼唧唧”的,然后老人立马就会抱起她,责怪我干嘛让宝宝这么累,搞得我像是“虐待”宝宝了,真心好无奈… 这突然让我想起,…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05a6c150d19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05a6c150d19_r.jpg&&&/figure&&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f8b11f5d4d59204b7efeeac9594fb6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f8b11f5d4d59204b7efeeac9594fb69_r.jpg&&&/figure&&p&不知不觉,满妈建群、做公众号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我现在的心情可以用“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来形容。越来越多的宝妈掌握了规范喂养的要领,现在孩子已经从恶魔变天使,好带得不得了,对此我很欣慰(得意),愿望达成!&/p&&p&但随着群的发展壮大,不断有新的胀气宝宝加入到群聊里。这些宝宝的状况大体相似,但因为个体差异,又让满妈见到了各有各的不同。&/p&&p&因此,现在的满妈和半年前的满妈,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和对规范喂养的观复,满妈也在不断成长,观察出更多细节,总结出更多规律。现在我再重新看之前写的文章,又发现了很多不足和有待补充的地方。&/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6c35add9cc7ddfbdf5db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50& data-thumbnail=&https://pic2.zhimg.com/v2-c6c35add9cc7ddfbdf5d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6c35add9cc7ddfbdf5db_r.jpg&&&/figure&&p&关于宝宝吃没吃饱,当年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82adfb5e8dd%26chksm%3Dbb0d4b39caab66c9d102a402c3cdcca8bff9efa1fbbfa2%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机妈咪】如何判断宝宝是饿还是吃饱了?&/a&》篇文章里总结了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现象。但不少妈妈反应,判断孩子吃没吃饱真是太难了!吃多了的娃,还是表现的像没吃饱一样,一直闹着要吃呢?&/p&&p&这是为什么呢?我只能理解为孩子太小,单线程吧,能表达自己的方式太少了,除了哭就是吃,别的也不太会,所以请妈妈们在这个时候把脑洞打开,宝宝除了饿,还有别的要求,只是不会用别的方法表达,或者宝宝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以为自己饿。没办法,谁让宝宝生下来就会吃,谁都用做的最6的方式对不对?&/p&&p&这就好像刚开始会说话,宝宝就会喊爸爸(也有喊妈妈的,比如满怪兽),对着电视喊爸爸,指着灯喊爸爸,拿着碗喊爸爸,冲着隔壁老王也喊爸爸。你能说电视灯碗是他爸爸,但你能说隔壁老王也是??(满爸撇了我一眼,云淡风轻地叨叨,不是隔壁老王也可以认作隔壁老王,只要有人认领,赶紧送人!烦死我了!哈哈哈哈哈~)&/p&&p&但随着妈妈们不断提问和咨询,逼得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找更多规律,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更新。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懂得更多~&/p&&p&满妈今天再来聊一聊,判断宝宝吃没吃饱的方法2.0,把之前的判断法全面更新一下,让妈妈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p&&p&&br&&/p&&p&&b&&i&&u&Contents&/u&&/i&&/b&&/p&&p&① 影响宝宝吃饭饥饱可能存在的因素&/p&&p&② 所有判断吃没吃饱的方法....&/p&&p&&br&&/p&&p&&b&◆ &/b& &b&◆ &/b& &b&◆
◆ &/b& &b&◆&/b&&/p&&p&&br&&/p&&p&满妈最新写了胀气系列文章,虽然还没有更新完,但《&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614d37ac434e6805efd4f995beb02200%26chksm%3Db1bc9ab64c9a8101d3fbfdc3cf1a9dfa8306a5dbcff%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胀气娃怎么搞?先搞清本质和根本原因才是有用功!别再傻傻等宝宝长大了&/a&》、《&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4e055fbddafdea82caab0dfdchksm%3Dbb278adf77edbea9a9f65ceb2d2aa9134%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胀气娃怎么搞?搞懂规范喂养的关键点和难点,坐着打通胀气宝宝的任督二脉!&/a&》和《&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1f886d06bbfdf%26chksm%3Db61b38db7755a4ffd8c5cf3b614ff874%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胀气娃怎么搞...不定?小心这些被当成“真相”的疗法坑到,亲测无效!&/a&》这三篇还是引起不少妈妈各种狂点头,就差冲出手机屏幕抱紧我,说声“你说的就是我家娃”啊。 &/p&&p&虽然文章的操作已经写得不能再细,还是有很多妈妈在调整过程中遇到很多很多问题,其中无法&b&判断孩子吃没吃饱&/b&几乎成了妈妈们的梦魇(其实是宝宝的梦魇)。因为很多妈妈描述了状况,明明已经是吃多了的反应,但妈妈问题的结尾依然是&b&“是不是没吃饱”&/b&&/p&&p&还有不少妈妈都一脸懵逼地问我,“&b&满妈,宝宝吃多少是吃饱了呢?&/b&”,“&b&满妈,我奶不够,总觉得孩子没吃饱,怎么会过度喂养了呢?&/b&”,“&b&满妈,宝宝才吃了7分钟的母乳,然后就吐了,然后怎么都不肯再吃了,孩子吃饱了吗?&/b&”还有的妈妈留言说“&b&宝宝厌奶很严重,每次都吃不多,该怎么办?&/b&”&/p&&p&后面的问题越来越离谱,直到看到有妈妈提问“&b&宝宝就是不肯好好吃奶,该怎么让她多吃?&/b&”的时候我终于愤怒了!&/p&&p&WHAT?!What are you 弄啥咧?明明都胀气、消化不良和过度喂养了,还在考虑宝宝怎么才能吃更多?&/p&&p&满妈已经哭晕在厕所
T.T&/p&&p&请让我一个人静一静!&/p&&p&我默默翻开文章,仔仔细细又读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搞错,不由得叹了口气~&/p&&p&&b&“有一种饿,叫做妈妈觉得你饿”&/b&,真是一句至理名言。&/p&&p&&br&&/p&&p&好啦,满妈开始敲黑板了&/p&&p&咳咳,亲爱的妈妈们,我非常严肃且负责的告诉你&/p&&p&&b&宝宝不饿!宝宝不饿!本宝宝真的不饿!!!&/b&&/p&&p&宝宝已经吐奶了,已经厌奶了,已经不想再吃了,已经开始扭动身体挥舞手臂鬼哭狼嚎了,难道你真的觉得宝宝是要起来high?&/p&&p&NO!NO!NO!&/p&&p&她/他真的是吃得太多了(捂脸),真的!&/p&&p&&br&&/p&&p&现在满妈又要开始总结了(无奈脸.....)&/p&&p&到底该如何知道宝宝吃饱了,还是没吃饱?&/p&&p&&b&◆ &/b& &b&◆ &/b& &b&◆
◆ &/b& &b&◆&/b&&/p&&p&其实这个问题说难,确实很难,但一旦你掌握了规律,真挺简单的。&b&孩子吃没吃饱,当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b&很多妈妈都在问,我家宝宝X个月了,每顿吃XXml够不够?我家一天总奶量XXml够不够,多不多?少不少?会不会不够,会不会吃多?&/p&&p&说心里话,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都头大。你家宝宝吃没吃饱我真的不知道啊!我每天没有和你、你的宝宝生活在一起,你每天的饮食、体质,宝宝的饭量,生长情况,睡眠情况,排便情况,健康状况,我统统都不了解。&/p&&p&如果满妈给你一个准确的量,那也是要问你很多很多问题,收集更多信息,综合起来才敢给出一个参考建议,仅仅是参考。而你,作为孩子的妈妈,和宝宝24小时生活在一起,才应该是那个最了解的人。&/p&&p&所以,收起玻璃心和不自信,跟满妈一起学习,怎么通过孩子的状况判断孩子吃没吃饱。&/p&&p&&br&&/p&&p&&b&&u&01&/u&&/b&&/p&&p&&b&影响宝宝吃饭饥饱可能存在的因素&/b&&/p&&p&&br&&/p&&p&满妈一直在跟大家强调四个字:“动态平衡”,对孩子吃没吃饱也一样,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特别是刚开始摸索的时候,你很难把握孩子的奶量。因为影响宝宝这顿奶吃没吃饱的因素特别多,这次的5分钟和下一次的五分钟,还有明天的5分钟,可能宝宝吃的多少都不一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没关系,满妈一一为你摘出来。&/p&&p&&br&&/p&&p&&b&① 上一顿吃的奶量和饥饱程度&/b& &/p&&p&决定因素:吃奶效率&/p&&p&这个很容易理解,不过满妈还是举个例子:你早晨吃了一套煎饼果子,又喝了一碗锅巴菜,最后还喝了碗豆浆,就了个窝头(嗯嗯,这就是天津人的早点)。早晨吃的特别饱,中午你大概就吃不下太多食物,简单对付两口还是觉得很胀很撑。&/p&&p&如果你早晨起晚了就喝了袋牛奶就上班去了,可能不到中午你可能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于是中午吃了双人份午餐,风卷残云之后,感觉终于不饿了,等你回到公司却发现自己已经吃撑了。&/p&&p&是的,你的宝宝也会有这种情况,上一顿吃的太多或者太少,都有可能让下一顿吃撑,当然也可以吃的正好。但这两顿饭的量明显不一样多,你却花了相同的时间搞定了这一餐。&/p&&p&所以说,宝宝的每顿奶,就算吃的时间相同,也是不一样的量。这就是满妈一直要求大家给孩子建立合适的喂养规律,这才能让宝宝每顿饭都在相同吃饭效率下进食,吃差不多的时间,以确保每顿饭吃的量差不多,你才更容易掌握宝宝的饭量。&/p&&p&&br&&/p&&p&&b&②妈妈的奶量&/b&&/p&&p&决定因素:母乳的流量快慢&/p&&p&满妈继续举例子....妈妈们都知道给宝宝准备奶瓶,奶嘴是分年龄的:宝宝越小奶嘴的流速越低,宝宝越大奶嘴的开口就越大。这就意味着,宝宝用不同奶嘴他吃一口所吮吸到的奶量是不一样的。&/p&&p&妈妈的奶量就和不同开口的奶嘴一样,奶很足很胀或者喝到奶阵,那宝宝一口吃到的奶就非常多,口口爆浆特别呛;如果没吃到奶阵或者奶不特别胀,是正常流速,那么宝宝的一口就喝正常喝水一样有条不紊很舒服。&/p&&p&所以相同时间由于妈妈奶量的不同,也会让宝宝在相同吮吸效率下吃的奶量并不一样多。而奶量的多少—,也取决于你喝了多少水吃了多少饭。满妈反复强调,水是奶量多少的根本且关键因素,饭量也是决定奶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天妈妈吃的饭喝的水,会影响妈妈今天奶量情况,在宝宝吮吸的情况下造成流速变化。除此之外,妈妈的心情也极大影响了乳汁的分泌,你开不开心直接决定孩子吃奶后的状态,stay happy~&/p&&p&满妈一直说,每个妈妈的体质不一样,母乳状况也不同,没有可比性,可能你的母乳5分钟就能喂饱孩子,而别人却需要喂半小时或者更久。也就是说,&b&宝宝吃奶时间的长短并不能作为衡量摄入奶量多少的绝对依据&/b&,简言之就是&b&吃的短就吃的少,这是绝对错误的理解。&/b&&/p&&p&&br&&/p&&p&&b&③母乳的营养密度&/b&&/p&&p&决定因素:母乳的易消化程度&/p&&p&满妈还要举个例子,如果你午饭吃了一盒沙拉,是什么感觉?换成一份同重量的牛排,又是什么感觉?一定是牛排更扛饿对不对?沙拉过后你可能还说觉得肚子空空,很快就消化掉,让你重感饥饿;但牛排就不会,你的胃会一直觉得饱胀感十足,消化得很慢,饥饿感也来的很慢。&br&&/p&&p&母乳是活的,它直接反应出妈妈的饮食情况,将妈妈摄入的食物转化成乳汁,传递给宝宝。如果哺乳妈妈喝了太多汤水(主要成分为脂肪),吃了很多肉类海鲜这种高蛋白的食物,在这之后分泌出母乳的营养成分就会格外高,营养密度很大,相当于给宝宝吃了顿牛排,很难消化。&/p&&p&也就是说,你今天的饮食情况直接决定了宝宝的能量摄入,乳汁成分的调整也决定了相同奶量所提供的能量是不一样的。&/p&&p&&br&&/p&&p&&b&④宝宝的肠胃状态&/b&&/p&&p&决定因素:宝宝对母乳消化的能力&/p&&p&一些妈妈反应,宝宝“厌奶”了,之前吃的特别多,忽然间就吃的很少,总觉得他不好好吃,对奶失去了热情。除了宝宝因为吃多了感觉不饿,很大原因是因为长期过度喂养造成肠胃损伤,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对母乳消化显得非常吃力,吃的自然少了。等调整好宝宝喂养规律后,宝宝的肠胃消化能力得到恢复,饭量也就慢慢恢复了。&/p&&p&&br&&/p&&p&&b&⑤宝宝的小情绪&/b&&/p&&p&决定因素:宝宝的食欲&/p&&p&除了喂养因素之外,宝宝的胃口也会受心情、环境、温度、对一些食物的喜恶,或者其他原因的影响,会吃的很多或者很少,这些都是正常的。至于是哪一种,多观察!特别需要留意的两种情况是生病和胀气。&/p&&p&如果宝宝发烧感冒或者其他病症,都会让孩子的食欲收到影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如果宝宝胀气不舒服,很可能表现出没吃饱,很想吃的状况。一定要注意甄别,尽可能按照喂养规范,而不是自以为宝宝饿而多喂奶,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和胀气现象。&/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aecd3b47cdede13a2c62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data-thumbnail=&https://pic3.zhimg.com/v2-9aecd3b47cdede13a2c62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aecd3b47cdede13a2c62f_r.jpg&&&/figure&&p&&br&&/p&&p&&b&&u&02&/u&&/b&&/p&&p&&b&所有判断吃没吃饱的方法&/b&&/p&&p&&br&&/p&&p&&b&① 睡眠情况判断法&br&&/b&&/p&&p&判断依据:宝宝的睡眠状态&/p&&p&满妈曾经说过,只有喂养问题解决了,睡眠问题才能解决。现在我更加坚定这个观点,不仅如此,宝宝的睡眠情况直接反应出宝宝的喂养状况。&/p&&p&在长久以来的实践中,满妈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最好用的判断法——睡眠状态判断法。这是一个包治百病的万能规则,不管你家宝宝属于什么情况,有着什么状态和喂养习惯,睡眠状态都能反映出宝宝吃奶的情况,是吃多了还是没吃饱,基本都可以从睡眠状态中找到规律。&/p&&p&0-2个月的宝宝清醒的时间比较少,很难形成“吃玩睡”的模式,基本上没有玩的时间,大多数情况都是“吃饱了睡、睡醒了吃”。2个月以上的宝宝清醒的时间变长,也就在循环里增加了玩的内容,让e.a.s.y.模式流转起来。&/p&&p&有些妈妈说,我家宝宝白天晚上都不睡啊?请你们自己检讨喂养状况,不要把不正常的现象当理所应当来理解,这真的不应该,小月龄的宝宝除了睡觉,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了。这充分说明,你的喂养有问题。&/p&&ul&&li&&b&宝宝饥饿时的状态:&/b&&/li&&/ul&&p&无论白天晚上,基本上保持2-3或者3个小时以上的喂养间隔(根据月龄计算),到时间会自己醒来或者直接发出饥饿的哭声。你会发现这个哭声不是非常激烈,不会哭个大红脸或者背过气去,只是哼哼唧唧的小声哭,很柔和。&/p&&ul&&li&&b&结束喂奶时宝宝的状态:&/b&&/li&&/ul&&p&结束喂奶时,你可能发现:&/p&&ol&&li&宝宝自己吐出乳头不再吃奶&/li&&li&宝宝没有吐出乳头,但吮吸的欲望并不强烈,没有饥饿时迫切的吮吸&/li&&li&宝宝依然很猛烈地吮吸,在你拔出乳头时,宝宝及其不情愿地哭闹,看起来并没有吃饱的感觉&/li&&/ol&&p&你以为满妈在告诉你,上述三种状态对应孩子吃没吃饱的状态吗?才不是呢!我想强调的是,&b&上面这三种状态,对判断饥饱没有任何参考意义!&/b&&/p&&p&吃多了和吃的刚刚好,都可能出现上述三种状态,而更颠覆你三观的是,孩子没吃饱也会出现。因为如果宝宝不会区分真正吃饱和真正饥饿的感觉,他是不会根据真实情况做出正确反应的。&/p&&p&也就是说,宝宝自己不吃或者吃的效率变慢时,他很可能已经吃撑了,而不是你想象的刚刚好,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刚才早就吃饱了,但也可能没有真正吃饱,只是没有开始那么饿了,变成了零食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宝宝持续猛烈的吃,并不意味着孩子没吃饱,很有可能他已经吃撑了(当妈妈的奶量特别充足且流量很大的时候),但也可能没吃饱在持续不断的吃。&/p&&p&&br&&/p&&p&相信有人看完这一段,一定觉得特别懵,那到底是饱还是没饱?只留下大家在风中凌乱。好,我的目的达到了,现在看这句话!&b&我再强调一遍,观察孩子吃完后的直观状态,实际意义并不大,并不能说明孩子真正的饥饱问题!&/b&你明白了吗?这个参考标准,失误率太高了。没啥用还不如不用了,不理解总比误解强。&/p&&p&真正有用的是.....&b&看宝宝吃完奶之后的睡眠状态。&/b&&/p&&p&&b&请你务必排除宝宝没有拉臭臭和嘘嘘需要换纸尿裤和清洗的需求;哄睡环境没有过冷(后颈不温热、脚丫特别冰凉)或者过热(浑身湿漉漉不停出汗);宝宝没有生病(发烧、感冒、出疹子、过敏、肠套叠等,非肠胀气、肠绞痛的病症);在宝宝应该入睡时或出现困意时及时哄睡,避免太过疲惫而闹觉(不包括因为吃的过饱肠胃不适引起的闹觉)。&/b&&/p&&p&也就是说,你必须确保孩子没有因为其他需求没被满足,从而影响睡眠,再观察宝宝的睡眠情况。不过上述症状倒是很容易排除,可能比较迷惑你的就是闹觉的部分,解决的办法很容易,就是根据月龄对应宝宝清醒的时间及时哄睡。清醒时间请参考下表,综合了很多专家的观点和妈妈们的经验。&/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3a25af2aabb5c8af07016f_b.jpg& data-rawwidth=&1210&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3a25af2aabb5c8af07016f_r.jpg&&&/figure&&p&&br&&/p&&p&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观察宝宝睡眠的状态来判断孩子的喂养情况了。&/p&&ul&&li&&b&哄睡状态&/b&&/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ef973ea657cae027dd5841f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9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ef973ea657cae027dd5841f_r.jpg&&&/figure&&p&&br&&/p&&ul&&li&&b&睡着后的睡眠情况&/b&&/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762c736b86ed52ded3ccfea_b.jpg& data-rawwidth=&1296& data-rawheight=&6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762c736b86ed52ded3ccfea_r.jpg&&&/figure&&p&&br&&/p&&ul&&li&&b&夜间长觉的睡眠情况&/b& &/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42cbb230c543116dfbdf_b.jpg& data-rawwidth=&2794& data-rawheight=&11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9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42cbb230c543116dfbdf_r.jpg&&&/figure&&p&&br&&/p&&p&&br&&/p&&p&&b&②安抚奶嘴测试法&/b&&/p&&ul&&li&判断依据&/li&&/ul&&p&宝宝对安抚奶嘴的不同反应&/p&&ul&&li&适用场景&/li&&/ul&&p&适合接受安抚奶嘴的宝宝,按照估算能吃饱的奶量需求哺乳后,用安抚奶嘴替换乳头&/p&&ul&&li&判断标准&/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c27ca62cb24e27464d30_b.jpg& data-rawwidth=&1202&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c27ca62cb24e27464d30_r.jpg&&&/figure&&p&&br&&/p&&ul&&li&注意&/li&&/ul&&p&最后一条不适合调整喂奶间隔期间的宝宝,尤其是有奶睡和经常吐奶的宝宝,因为这些宝宝习惯于吃撑,因此不具有参考意义。&/p&&p&&br&&/p&&p&&b&③ 状态观察法&/b&&/p&&ul&&li&判断依据&/li&&/ul&&p&根据孩子吃奶过程中的诸多表现&/p&&ul&&li&适用场景&/li&&/ul&&p&适合于大部分宝宝的喂养反应&/p&&ul&&li&判断标准&/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b4c78defed3bc0dc2f5cd4e6a693a9a_b.jpg& data-rawwidth=&1310&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b4c78defed3bc0dc2f5cd4e6a693a9a_r.jpg&&&/figure&&p&&br&&/p&&ul&&li&注意&/li&&/ul&&p&如果宝宝吃的很积极,但仍在吃奶后出现吐奶、哭闹、扭动身体不舒服等吃得过饱的现象,一定要干预。因为这种类型的宝宝对饥饱的概念并不明确,习惯性吃撑,对脾胃伤害很大,各位妈妈要帮助宝宝重新建立饥饱界限,以免吃完饭后不舒服。&/p&&p&&br&&/p&&p&&b&④排便判断法&/b&&/p&&ul&&li&判断依据&/li&&/ul&&p&根据孩子日常排便次数和性状&/p&&ul&&li&适用场景&/li&&/ul&&p&适合于大部分宝宝的喂养反应&/p&&ul&&li&判断标准&/li&&/ul&&p&【小便?】&/p&&p&每天6次小便以上,就是吃饱了。妈妈们是6次小便啊!24小时,包括白天和黑夜,是6次,不是尿满6片纸尿裤。这个标准也可以用来判断妈妈的母乳够不够,只要吃纯母乳,每天尿6次就说明母乳是够的。&/p&&p&一般而言,每天6-8次小便是比较合理的,如果超过10次,就要引起警觉,配合宝宝状态判断孩子是不是过度喂养,吃的过多过饱了。&/p&&p&【大便?】&/p&&p&至于大便,刚出生的宝宝胎便排净后,每天3-4次金黄色软便,是比较合理的排便次数。但有不少宝宝会“攒肚”,几天甚至十几天排一次,这种情况下只要大便的性状正常,就是合理的。如果宝宝每天拉超过4次,或者吃完就排,都要考虑过度喂养、吃的太饱的问题,因为吃得太多必然排的次数多,肠胃受不了不说,小屁屁也不堪折磨。&/p&&p&除了观察大便的次数,还要观察形状,金黄色软便(咖喱酱)就是正常的便便。如果大便出现奶瓣、粘液、泡沫,颜色变绿,气味酸臭,妈妈们又要关注是不是吃的太饱或着喂的太勤,因为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表现。&/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c449b6e74f29a2cd1b0481f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c449b6e74f29a2cd1b0481f_r.jpg&&&/figure&&p&&br&&/p&&p&满妈碎碎念&/p&&p&观察孩子吃没吃饱,是每位妈妈必备的技能,看似简单,实际非常难掌握。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宁可饿着点,不要撑着。不是有老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饿着点总要好过吃的太饱消化不良。况且现在的娃聪明着呢,什么厌奶啊,吃的不多啊,都是妈妈们主观臆断出来的种种“我以为”,不要总觉得孩子没吃饱。&/p&&p&宝宝出生后就会的技能就是吮吸反射,生来就是小吃货,你以为他/她没吃饱会松口吗?所以各位麻麻不要担心,别说吃饱,不吃撑都是很难得了,还是多放点精力去观察孩子是不是吃的太饱更具有现实意义呢。&/p&&p&满妈给的这几条观察法,希望妈妈能够灵活运用,最好几种方法一起衡量,综合来看。当你用睡眠方法不能独立判断的时候,可以用奶嘴试探,再观察孩子吃奶时候的反应,如果实在不敢确定,看看宝宝尿了几次、拉了几次,有没有胀气现象,都可以判断孩子吃的多了还是正好。&/p&&p&很多妈妈都说我总是抛出“吃多了”的观点应付一切情况,理由是宝宝不睡觉的原因有很多balabala。其实满妈之所以给出大家这个结论,是通过妈妈们给出的一些症状,从单一或着多个现象给出的,我不排除会有些不够准确的判断,但大多数都心中有数。毕竟从开始到现在,我还没见过一个宝宝不是因为喂多了引起的各种问题,真的,没有一个!&/p&&p&对于一些给了我很多症状,又在最后加一句没吃多的妈妈,或着自动跳过重点,不执行喂养规律还告诉我已经规范了云云的妈妈,我只能说,你开心就好。&/p&&p&希望经过这一篇,你在喂奶的时候不再这么纠结。&/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7c8a87f3dcd5afdf8a8_b.jpg&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338& data-thumbnail=&https://pic4.zhimg.com/v2-47c8a87f3dcd5afdf8a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7c8a87f3dcd5afdf8a8_r.jpg&&&/figure&&p&&br&&/p&&p&&b&直接点击下列关键词 &/b&&/p&&p&查看《满曰成长记》的其他文章&/p&&p&&br&&/p&&p&/胀气/ &/p&&p&&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3Ci%3Ecom/%3C/i%3E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9f2d95e2ea289c0b28eb%26chksm%3Db61b1c0cea717adb0b96efbff188e89e914ecf11ee1e8c2%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满满变形记 01| 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天使宝宝变成睡渣的 NEW!&/a&&/b&&/p&&p&&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614d37ac434e6805efd4f995beb02200%26chksm%3Db1bc9ab64c9a8101d3fbfdc3cf1a9dfa8306a5dbcff%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胀气娃怎么搞?先搞清本质和根本原因才是有用功!别再傻傻等宝宝长大了。&/a&&/b& &b&&i&HOT&/i&&/b&!&/p&&p&&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4e055fbddafdea82caab0dfdchksm%3Dbb278adf77edbea9a9f65ceb2d2aa9134%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胀气娃怎么搞?搞懂规范喂养的关键点和难点,坐着打通胀气宝宝的任督二脉!&/a&&/b&&/p&&p&&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1f886d06bbfdf%26chksm%3Db61b38db7755a4ffd8c5cf3b614ff874%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胀气娃怎么搞...不定?小心这些被当成“真相”的疗法坑到,亲测无效!!&/a&&/b& &/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2d7ce83da15e598ea806ef%26chksm%3Dba912aded97d802a968dae8dabdd6b4d71%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频繁夜醒的原因都排除了,你可能忽略了这个!&/a&&b&&i&HOT&/i&&/b&!&/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57e8bc7d4ab0036751efc9%26chksm%3Dbb9da565db450f47a6da4e42d45ef7d559a89f367ad51a3e%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奶睡,零食奶,用奶止哭...你跟宝宝有多大仇恨?&/a&&/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7cfa0cdcb48948e1cce3a%26chksm%3Dbd670eb0fef74e66f9f38d61f59edf57d10%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果宝宝该睡觉的时候扭动身体哭闹不止,99%是因为这个!&/a&&/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122bdf54c26a%26chksm%3Db954bfaddd99d007e9ea79af909f415b65529cedb55f%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满妈私厨 | 健脾胃防胀气,给宝宝做一道胡萝卜山药土豆泥吧&/a& &/p&&p&&br&&/p&&p&/规范喂养/&/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e9e1558e9dfbedf74f4b8%26chksm%3Db900fd00a854f69ef8c49bfe4e4091dfdc85b6db853afb0b09d803%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操完全手册1 | 和无规律养育说bye-bye&/a&&/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6ff37ff793bf2c3d0d2ed6b53e4aaf87%26chksm%3Dbadaaebccc2be6a47e3c06edbefd1c%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操完全手册2 | 何时喂奶何时睡,收藏这张表就搞定了&/a&&/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ef314be545a50e642ed47e%26chksm%3Dbc13b5eca73ec911e73ed5cacdc810f31808%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操完全手册3 | 学会这一招,不用歇斯底里戒奶睡&/a&&/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cc591aa7feea9fa64bfd4bcc548cc947%26chksm%3Dbaa76cbc727bfaf3ce3cfb55fdc0af6bae8ac8be2be16d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操完全手册4 | 吃奶频繁?厌奶?体重增长不理想?小心宝宝变成“零食鬼”!&/a&&/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9c0eaecfad4c6ae9d18df5%26chksm%3Dba86cec0e38e5d0ebccc14e46adce70be%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操完全手册5 | 喂奶间隔怎么调?手把手教你规范宝宝作息&/a& &/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DYyNTc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82adfb5e8dd%26chksm%3Dbb0d4b39caab66c9d102a402c3cdcca8bff9efa1fbbfa2%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i915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