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很明白一些手段例如:行政手段有哪些,法律手段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表示什么。

专家:认为中国宏调过多使用行政手段是种误解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2003年开始,随着宏观经济增长加速,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农业生产增长缓慢,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某些部门的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快,流动性过剩日趋严重;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突出;煤电油运紧张,能源资源供应趋紧;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针对这些问题,2003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施了新一轮宏观调控。实践表明,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五年来,不仅经济增长的速度保持平稳快速,而且经济增长的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调控十分必要  深入认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需要分析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领域存在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纠正。政府干预是在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的,它主要包括微观规制、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三项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政府干预更具有特殊必要性。第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经济的任务迫切而繁重。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的经济较大波动,努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这决定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必须发挥更积极、更主动的作用。第二,我国是正处于改革过程中的体制转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虽已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尤其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化解。这决定了我国政府承担的职能远比发达国家政府更为广泛而复杂。第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决定了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必然是多重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丰富。  宏观调控成效明显  2003年,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这一轮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保障。总体来看,本轮宏观调控的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2003年以来,在过高的投资增速有所抑制和国内消费需求逐步增强的基础上,GDP年增长率连续保持在10%及以上,年度间增幅波动不超过1个百分点,没有出现大的起落。这样的经济增长局面,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是首次,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与上世纪几次宏观调控相比较,此次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以前几次宏观调控的背景,基本上与当时的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过高密切相关。这一轮调控不仅与投资需求过高相关,而且与出口需求较高相关。受国际因素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制约,宏观调控的难度明显增大。宏观调控着力于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货币信贷投放增加过快、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房价上涨过快等突出问题。政策措施主要是,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适时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完善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2003年以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多次及时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或降低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实践表明,这些措施产生了明显效果。  在调控总量的同时,注重加强结构调整的力度,将短期稳定与长期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一轮宏观调控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从制度上、政策上和投入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实现了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生产的加强,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民经济的其他薄弱环节也在这几年得到加强,煤电油运等以往的瓶颈制约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在这几年宏观调控实践中形成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的做法和“从实际出发,注重效果,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的原则,不仅保证了本轮宏观调控的成效,而且丰富了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为今后的宏观调控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调控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运行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宏观调控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条件;改革开放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产生积极效果提供了必要保证。这几年,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国力明显增强,为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持续较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不仅丰富了宏观调控手段、扩大了宏观调控成效,而且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  本轮宏观调控的成效,还体现在调控经验的丰富和对宏观调控认识的提高方面。宏观调控的目标应该是多重的,要兼顾稳定与增长、发展与改革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的经济较大波动。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实践表明,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进一步深化对宏观调控的认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宏观调控的任务愈益繁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必要讨论两个关于宏观调控的认识问题。  关于如何看待宏观调控中的行政手段。有些人认为我们在宏观调控中过多地使用了行政手段,而市场手段使用力度不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首先,必要的行政手段本身就是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现代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所有市场运行主体的行为都必须遵从市场经济规则。这些市场经济规则表现为法律、政府法令法规、同业准则规定等形式。政府管理监督市场运行主体遵从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本身就必须权威性地运用行政力量。政府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也需要行政权威,特别是在调控对象不愿意认真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更需要政府以行政方式推行政策。此外,处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相关问题也需要政府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使用行政手段。因此可以说,政府在经济管理与调控市场时使用行政手段并非人们的主观偏好,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  其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生产力水平低,同时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科学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十分明显;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落后,属于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这些特点决定了:一方面,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快速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主要是:第一,我国宏观调控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微观经济主体对一些宏观政策变化不敏感。例如,企业对资金价格变化反应不灵敏,影响了利率等金融调控手段的效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少重要资源能源的价格长期低估,企业缺乏节约的动力和积极性,必然影响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第二,由于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划分不清晰,政绩考核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未理顺,有些地方政府对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不积极、不到位,在控制投资、调控房价、节能降耗、治理污染等问题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上头热,下头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第三,各地发展不平衡,发展状况差别较大,宏观调控必须统筹兼顾,有保有压,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第四,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增强。而我国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和能力都不如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政府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应对。这并不是过多地使用了行政手段。  再次,评价市场手段使用的力度,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持续增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越来越突出,外部影响越来越大,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市场手段的使用越来越需要兼顾宏观经济运行的各个不同方面。除非受到强烈的冲击,在多数情况下,及时适度的微调才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第二,现代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在某些场合,纯粹的市场手段无法实现所有目标。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三元悖论”,即一个经济体中,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往往难以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选择实现其中两个目标,而放弃第三个目标。事实上,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在面对“三元悖论”情况时,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较为有利的两个目标。在目前条件下,市场化的货币政策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必须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使用市场化手段并辅之以数量控制等行政手段,才能取得较好效果。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针对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提出来的。要做到既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又加强对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能够应对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就必须综合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关于如何看待宏观调控的效果。正确评价宏观调控效果,需要分析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政府干预的内涵。  前面已经提到,政府干预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微观规制、宏观调控、制度建设。微观规制主要适用于局部、行业、部门、企业乃至个体,主要针对如环境的使用和补偿这样的经济外部性问题以及自然垄断行业等方面的问题。微观规制的目标是使局部、行业、部门、企业、个体的行为遵循国家的法律、条例、规定,符合国家总体利益。宏观调控主要针对总体的、全局的问题,特别是短期内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或不均衡问题。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有限的,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保障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其目的是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的协调,并要兼顾短期经济增长与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的一致。而制度建设则主要针对长期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问题。我国制度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制度建设存在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宏观调控为微观规制、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大环境,宏观调控的效果又在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中,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得到增强。  从政府干预的这三方面内容来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虽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注意与长期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但宏观调控的重点主要是解决短期的经济稳定问题,调节总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无论宏观调控的目标还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其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宏观经济短期的、流量性的问题,而不是长期的、存量性的问题。第二,虽然宏观调控效果是否明显依赖于经济社会制度框架,但宏观调控不能解决经济社会制度性问题。全面完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主要应依靠政府干预的制度建设功能(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体制改革),而不是宏观调控功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宏观调控与制度建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分析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时,不能把宏观调控的范围泛化。不能把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事件等主要应由微观规制解决的问题归为宏观调控问题;同样,也不能把一些需要长期解决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归于宏观调控。对于宏观调控的效果,必须科学分析、客观评价。  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着新的艰巨任务。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们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新出现的问题,如我国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等所可能带来的影响,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通过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汪同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
08-03-07 09:25·
08-03-07 03:11·
08-03-05 11:04·
08-03-01 05:30·
08-02-26 00:07·
08-02-18 02:15·
08-01-25 15:17·
06-10-26 18:33·
06-08-20 10:14·
06-04-13 11:57·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在线等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解一下内容?_经济_百科问答
在线等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解一下内容?
在线等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解一下内容?
提问者:dandy12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长期以来,不论是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职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要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经之路。
  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彻底抛弃哪些使生产力发展成为桎梏和束缚的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
  邓小平曾经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所谓,就是在斯大林时期,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的经济体制。这些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包括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百废待兴、执政党威望崇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为有利于快速动员社会资源并集中用于关键部门的重点建设,而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增多,计划经济体制的那种决策高度统一排斥市场作用,只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搞平均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上,一方面是统的狠,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都不能很好的发挥。这两方面都是对生产力的束缚。要摆脱束缚,必须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也应该根据自己实际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实际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选择发展自己的手段和途径,哪一个手段有利于发展自己,就拿来用之。但是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为了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排斥市场经济。这种传统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词语不问条件和情况的照搬照抄。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经济,不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我们拿过来就套用,必然产生上述的概念。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就可以分析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只是一个设想,他们并没有讲是必然,他们讲的未来社会,并非是我们现在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的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在那个基础上建立一个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这就与我们当今实践的社会主义社会有了很大的差距,基础不同,现实不同,又怎能拿过来照搬照抄。再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它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这才有生命力,才能够称其为科学。我们过去就是有的地方照搬照抄,导致用传统认识来束缚自己,再加上“左”的思想泛滥,不实事求是,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错误和挫折,促使我们党反思、重新认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新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对我国经济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们党制定改革方向和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
  具体讲,邓小平带领人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正确认识再到改革实践的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实践已经证明,而且将来会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能够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所以我们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  什么是市场经济?
  首先,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所谓,是指将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按比例地分配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资源配置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资源配置而形成的社会供给的比例与社会需求的比例相适应,避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也就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二是要讲求经济效率,节约资源,作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说明资源配置是优化的。
  其次,市场经济是发达的。
  市场经济,是同商品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范畴。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是在产品、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成为社会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最主要的条件:
  一、生产要素商品化。要使资源配置市场化,不仅要求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商品化,而且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科技、信息等商品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反映灵敏的市场机制;
  二、经济关系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要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听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
  三、产权关系独立化。市场主体――指那些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主要是企业和居民,必须拥有自己的产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有资格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四、生产经营自主化。生产经营者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自由选择投资地点、行业部门,确保经营范围和经营目标;
  五、经济行为规范化。市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必须讲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契约合同,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管理制度,自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商品经济长期而又充分的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形成准备了上述条件。商品经济产生在前,市场经济产生在后,发达的商品经济才能称为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
  第一、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商品生产者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
  第二、 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它只承认等价交换,不承认任何超市场的特权。
  第三、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为了各自的价值的实现,市场主体之间必然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这一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规模,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 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产品的价值,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
  通过市场经济共同特征的分析,我们看出,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价格、竞争三方面的要求。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生产的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这就使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商品交换则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从而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价格则是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的利益纽带,是价值的实现形式。价格协调供求是引导资源流动的指示器,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在新水平上达到平衡。竞争是商品在买方与卖方之间围绕商品价格和质量进行较量,只有竞争才能使价格随供求变化而升降,价格的变化反过来调节供求。竞争是市场活力的灵魂。市场机制就是在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中发挥节约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所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就是市场失灵的严重后果。因而,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计划调节手段来弥补市场的缺陷,这就形成了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不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不具有姓“资”姓“社”的性质,但它又从来不是同社会基本制度相脱离而孤立存在的。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相伴而长,最初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存在于世上,但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的共有的一种文明成果,既可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要看市场经济同哪一种社会制度相结合。当今,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作为市场经济,同样是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经济,是由市场机制,也就是价值规律调节运行的经济,就这点来说,它与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区别。在解释这个问题时,邓小平首先讲过:“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相似。”所以,他一再指出,不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二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特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阐述的,归纳起来,大家要记住包括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是:
  一、建立。以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
  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动力机制。
  三、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三个“体系”是:
  一、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
  二、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客观调控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器。
  三、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培育市场主体,规范企业制度  一、市场经济的最基本主体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什么是市场经济的最根本主体呢?那就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营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依法纳税。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特征是什么呢?
  1、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
  2、企业必须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3、企业拥有自主权。
  4、企业是纳税单位。
  这即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特征,也是市场经济对其主体的要求。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培育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使其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焕发生机和活力,使他们的经济实力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功能和社会职能。其经济功能,就是使企业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提高企业的职工素质,培养专门科技人才,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谓社会职能,是讲企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创造就业机会,为国家提供财富,推动其他社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能够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发挥重大作用。
  二、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一般公司制。公司制比其他企业组织形式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作用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舞台。市场状况如何,体系是否完善,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所谓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是它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体系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够完善,要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目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各类市场发育程度参差不齐、有些要素市场严重滞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市场运行的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由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全国统一开放市场体系还没有最终形成。能否形成一个健全的完善的市场体系,事关我国能否最终建立,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二、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完善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市场体系本身的完善性,还包括市场体系功能的健全。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我国当前市场体系的实际状况出发,培育和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培育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参与市场活动的当事者。有无真正的市场主体,决定着市场能否发育;市场主体的发育状况,决定着市场发育的程度。培育市场主体,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鼓励个人以市场主体身份从事市场活动。
  第二、要素市场。主要是发展规范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等等。
  第三、健全市场机制。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必须对原由的价格管理体制及其相联系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根本改革,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的价格控制度和有关法律体系。
  第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如: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信息评估机构等等。
  第五、建立市场秩序规则,市场管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要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基础之上完善市场竞争,法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快建立使市场基本经济关系、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化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统一、科学和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管理的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加强执法部门、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调控的客体和对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现代市场经济都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一般要求,而且在我国当前市场发育不够健全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客观的必然要求。
  第一、 是社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客观上要求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避免和减少由于盲目的无政府状态而带来的损失。这也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程度越来越大的要求。
  第二、 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其弱点和不足表现为“市场失灵”。这就需要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调控涉及总量问题,如:就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问题、结构协调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第三、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具体分析,一是公有制经济的要求。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属于广大劳动人民,它的经济活动应该服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就靠宏观调控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生产,使经济活动符合人民的利益。二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走出一条较为自觉的快速发展道路,必须要求国家对促进经济发挥作用,发挥社会主义优势。三是共同富裕的要求。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立足点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要求更多,这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应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服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这里说的很明确,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即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只有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大体平衡时,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三、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政府职能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由国家来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宏观调控,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二是间接宏观经济调控,即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对企业直接调控,企业成了政府机构的附属品。这种宏观调控方式与市场经济严重背离,必须进行改革和转变:一是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二是由进行微观管理转变为主要进行宏观管理;三是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变为主要利用经济手段搞好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
  从以上的概括,可以清楚地看出,要做到以上提出的转变,必须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各级下人民代表大会是国有资产所有者,人民政府是社会行政管理者,各级人大和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构成宏观经济调控者。具体说,政府的职能转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实现政企分开。也就是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政府仅仅行使其行政职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所有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这是政府职能转换的关键。
  第二、分离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由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直接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天然董事会,因此由人大在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进行国有资产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状况进行监督,制定和执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面具有天然的合法地位,在适当的时候对全民进行公有制企业分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举措。
  第三、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政企分开的政府国有资产权与宏观经济调控权向各级人大逐步转移的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政府作为管理者的身份,都无法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市场竞争,将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资产逐步移交各级人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由于人大在经济上真正强大以后,人民在选举过程中也会更加积极参与,更加谨慎投票,使得人大在政治上才能更加有力地监督政府行为,因此,强化人大地位的政治经济改革也是强化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由之路。
  2008年10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崔之元教授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研讨会暨国家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讲,指出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西方和中国往往被认为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口号,只是因为执政党才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但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丰富的内容,是指公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中的收益,还包含更多意义。(见《崔之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经济学含义》)
回答者:wadna9311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管理行政手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