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超静定结构支座反力的极限荷载值不受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因素的影响

【图文】▲ 结构的极限荷载小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 结构的极限荷载小结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47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结构极限荷载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结构极限荷载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7:07: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结构极限荷载
官方公共微信土木工程力学本
土木工程力学本
范文一:土木工程力学(本)试卷代号:1129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力学(本)
试题2008年1月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内,以√表
示正确,以X表示错误)1.图a所示结构的M图如图b所示。EI=常数。(
)2.图示结构BC杆B端弯矩(下边受拉为正)()3.简支梁跨中C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物理意义是荷载P=1作用在截面C的弯矩图形。
)4.对于超静止梁,塑性铰的数目不一定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5.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所得到的最后弯矩图也不同。(
6.支座移动刘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没有影响。(
)7.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足反映原结构的位移条件。(
8.力矩分配沾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荷载无关。9. 当结构中某杆什的刚度增加时,结构的自振频率不一定增大。(
)lo.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叫以同时放松所有不扪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千后面的括号内。不选、
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墓本未知量为(
A. 杆端弯矩
B.结点角位移
c.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2.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产生的(
)。3. 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此结论是由下述(
)假定导出的。A. 忽gG受弯自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B.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C.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乖直
D.假定A与"同时成立4.已如图示结构力矩分配系数,则杆端弯矩为(
)。5.简支梁的剪力影响线为两条(
A. 相交直线
B.平行直线C. 折线
D.抛物线6.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C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在C点的纵标为(
D.一1m7.下图所示体系的动力自由度为(
4A.重力在弹性力内考虑了
B.重力与其它力相比,可略去不计
C. 以重力作用时的静平衡位置为y坐标零点
D. 重力是静力,不在动平衡方程中考虑9.图示等截面梁的截面极限弯矩M。=120kN.m,则其极限荷载为(
)。A.120kN
B,100kNC.C. 80kN
D.40kNlo.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
A.(a)=(b)
D.都不等三、(20分)用力法计算,并绘图示结构的M图。EI=常数。四、(20分)用位移法求解此刚架。各杆EI相同,等于常数。(只要求求出各系数和自由项,列出位移法方程)试卷代号:1129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力学(本)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8年1月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内,以√表示正确,以X表示错误)1.√
10.√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
10.A 三、(20分)参考答案:四、(20分)参考答案:只有一个结点角位移。建立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位移法方程:原文地址:
范文二:土木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一、考核改革的目的1.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深入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课程考核的基本模式;2.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的落实。3.在结构分析电算化的行业背景下,探索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合理的题型和内容,将形考重点放在杆件结构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与测试。4.探索远程成人考核的信度、效度,保证学习质量。 二、考核目标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又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方法的运用程度。三、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学生。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由5次作业构成,随平时学习过程完成;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70%,在学期末进行。(一)形成性考核完成一定量的习题是学好本课程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逐步加深对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基本计算方法的应用,达到基本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目的。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地方电大教师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部分 形考说明设计5次测验题,占课程综合成绩的30%。 形式:5次客观测试题。注:每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操作:所有形成性考核试题均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编制。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客观测试题(100分),学习完第1章绪论和第2章几何组成分析之后完成本次任务。本次测试从颁布到关闭的时间为2周,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试,计算机自动评判测试结果,测试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试,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试结果为最终成绩。题型:判断正误、单项选择、填空题。目的: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要求:1.了解土木工程力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简化要点,掌握结构体系中常见结点和支座的形式及其受力特点;了解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了解荷载的分类。2.掌握自由度及约束的概念;能够利用简单的几何组成规则分析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样题:判断正误 (每题4分,共40分)两个刚片用不全平行也不全交于一点的三根链杆相联,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客观测试题(100分),学习完第3章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和第4章静定结构位移计算之后完成本次任务。本次测试从颁布到关闭的时间为4周,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试,计算机自动评判测试结果,测试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试,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试结果为最终成绩。题型:判断正误、单项选择、计算。目的: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要求:1.理解杆件截面内力与外荷载的微分关系,理解结构的整体和局部平衡概念;熟练掌握梁、刚架的计算方法及内力图的绘制;掌握桁架及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了解拱的计算方法。2.了解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及其应用形式;理解并熟练掌握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熟练掌握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及图乘法;掌握支座位移和温度改变等因素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了解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理解静定结构的基本力学特性。l3l2l2lA
DA?8488(2分) MP图中相应的标距:y0?(
y0?求得2115FPl
D y0?FPl 6326?C?1MMPds?EI?(
)(5分)FPl3FPl3FPl35FPl3A
D48EI12EI24EI36EI答案:C A D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客观测试题(100分),学习完第5章力法之后完成本次任务。本次测试从颁布到关闭的时间为3周,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试,计算机自动评判测试结果,测试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试,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试结果为最终成绩。题型:判断正误、单项选择、计算。 目的: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要求:1.理解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原理。理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力学特性。熟练掌握用力法解在荷载作用下一次及二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掌握利用对称性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的方法。2.了解多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了解温度变化及支座位移时的内力计算方法。样题:判断正误 (每题3分)力法计算的基本结构可以是可变体系。 (
) 答案:( × )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结点角位移测试结果,测试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试,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试结果为最终成绩。题型:判断正误、单项选择、计算。 目的: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要求:1.理解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熟练掌握具有一个及两个结点位移的结构的计算方法;掌握利用对称性的简化计算方法。2.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了解它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样题:判断正误 (每题3分)在力矩分配中,当远端为铰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0。
) 答案:( √ ))答案:)第五次形成性考核客观测试题(100分),学习完第8章影响线及其应用和第9章结构动力计算之后完成本次任务。本次测试从颁布到关闭的时间为2周,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试,计算机自动评判测试结果,测试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试,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试结果为最终成绩。题型:判断正误、单项选择、计算。 目的: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要求:1.理解影响线的概念,了解影响线的用途,学会如何使用影响线,掌握直接和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的弯矩、剪力、支反力影响线的做法。2.掌握单自由度体系在自由振动及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动力解。了解双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的解,了解阻尼对振动的影响,了解结构的共振现象。样题:判断正误 (每题3分)简支梁跨中C 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物理意义是荷载P?1作用在截面C 的弯矩图形。(
)答案:(
× )ABC答案:A(二)终结性考试
主要目的:考核学员对结构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比重: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按百分制计算。 题型:单项选择、判断正误、计算。 操作:采用纸制半开卷考试,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编制试题,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组织考试。第二部分 考试样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1.在力矩分配法中,各杆端之最后弯矩是(
)。A 分配弯矩之代数和
B 固端弯矩与分配弯矩之代数和 C固端弯矩与分配弯矩、传递弯矩之代数和
D 分配弯矩与传递弯矩之代数和 答案:( C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3分,共10小题) 1.图(a)对称结构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11P五、考试手段形成性考核运用“形成性考核测评系统”。 终结性考试为笔试,随期末考试进行。 考试方式:半开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六、考试日期 另行通知。阅读详情:
范文三:土木工程力学1三、用位移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并绘出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10分)解:(1)选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Δ1为基本未知量。基本结构(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k11Δ1+ F1P= 0(3)计算系数k11及自由项F1P
令i=EI,则 iAB =3i, iBC =2i 12作M1图和MP图如下:k11 = 12i+2i =14i4040M1图MP图(kN?m)40F1P= kN?m3(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40F20?1??1P????k1114i21i(5)作M图四、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制弯矩图。(10分)解: (1)选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Δ1、Δ2为基本未知量。D基本结构(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k11Δ1+ k12Δ2+ F1P= 0
k21Δ1+ k22Δ2+ F 2P= 0 (3)计算系数及自由项
令i=EI4,则 iAB = iBC =2i, iBE = iCF = i, iCD=4 i
作M1图、M2图和MP图如下:DM1图k11 = 8i+4i+8i =20ik21 =4ik21 = k12 =4iDM2图k22 = 8i+4i=12iPF1P =40 kN?m
F2P =-30 kN?m (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
20iΔ1+ 4iΔ2+40= 0{4iΔ1 +12iΔ2-30= 0 解得:
?1??D7595?2? 28i28i(5)作M图M图(kN?m)D五、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出弯矩图。(10分)q解: (1)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可简化为如下结构:选取基本结构如图所示,Δ1为基本未知量。(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k11Δ1+ F1P= 0(3)计算系数k11及自由项F1P
令i=EI,则 iAD = iDE =i LqL212作M1图和MP图如下:M1图EqL212APqL2k11 = 4i+4i =8i
F 1P=12(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qL2F1PqL2????
?1?? k118i96i2qL2 E (5)作48M图由对称性,得原结构的M图如下:2qL248M图解: (1)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可简化为如下结构:(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k11Δ1+ F1P= 0(3)计算系数k11及自由项F1P
48六、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利用对称性),并绘出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10分)选取基本结构如图所示,Δ1为基本未知量。EI,则 iAB = iBE =i, iBG =2i 6作M1图和MP图如下:k11 = 4i+4i +2i =10iMP
F1P = 54 kN?m(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
(5)作M图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
?1??F1P545.4????k1110ii由对称性,得原结构的M图如下:MDM七、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10分)解:计算分配系数,
μBA=SBA=?0.429EIEISBA+SBC3?+4?663?EIμBC?1?μBA=1?0.429?0.571μCB=SCB=?0.571EIEISCB+SCD4?+3?664?EIμCD?1?μCB=1?0.571?0.429单位(kN?m)作M图。M八、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10分)解:梁的悬臂 DE 为一静定部分,可求得 MDE =-36kNom,FQDE = 24kN。将结点 D 简化为铰支端,则 MDE 与 FQDE 应作为外力作用于结点 D 右侧,因此可按下图计算:?m计算分配系数
μBA=μCBSBA5=?0.5
μBC?1?μBA=1?0.5?0.SBA+SBC4?EI+4?EI66EI4?SCB==?0.571
μCD?1?μCB=1?0.57?10.429EIEISCB+SCD4?+3?664?EI单位(kN?(4)作M图M图(kN?m)九、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10分)解:此刚架可按下图计算:20kN?计算分配系数
μBE=?SBE4iBE==?0.571
μBC?1?μBE=1?0.571?0.429SBE+SBC4iBE+3iBC4?+3?444?EI分配与传递计算(4)作M图单位(kN?m)十、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10分)解:计算分配系数EISBA
μBA==?0.273SBA+SBC+SBD3?+4??4?444EI4?SBCμBC==?0.364SBA+SBC+SBD3?+4??4?444EI4?SBD
μBD==?0.364SBA+SBC+SBD3?+4??4?444EI4?SCB
μCB==?0.5
μCE?1?μCB=1?0.5?0.5SCB+SCE4?+4?443?分配与传递计算作阅读详情:
范文四:土木工程力学4、5土木工程力学 4-5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A. B. C. 第 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 j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2.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 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 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 D. 使梁的下侧受拉 3.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 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 C. 与结点数有关 D. 与杆件数有关 4.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A. 1()B. 2 C. 3 D. 4 5.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A.B.C.D. 6.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A. 3()B. 8 C. 15 D. 13 7.图示结构杆件 BC 的 B 端转动刚度为() 。A. 2 B. 4 C. 6 D. 8 8.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A. 1 B. 0 C. 1/2 D. -1 9.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A.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 B. 传递弯矩之和 C.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 D.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 10.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 C 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A. 荷载()B. 材料性质 C. 远端支承 D. 线刚度 I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位移法的基本体系是一组单跨超静定梁。 ()A. 错误 B. 正确 2.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超静定结构。A. 错误 B. 正确 3.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外因作用下附加约束上的反力。 ()A. 错误 B. 正确 4.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A. 错误 B. 正确 5.如果位移法基本体系的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等于零,则基本体系就与原结构受力一致,但 变形不一致。A. 错误 B. 正确 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与该杆端的转动刚度成正比。 ()A. 错误 B. 正确 7. A. 错误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所有超静定结构的计算。()()B. 正确 8.分配系数表示 A 节点作用单位力偶时,AB 杆 A 端所分担得的杆端弯矩。A. 错误 B. 正确 9.在力矩分配法中,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之和恒等于 1。 ()A. 错误 B. 正确 10.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 ( )A. 错误 B. 正确 三、计算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 1: A;空 2: B)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doc参考答案: (1)A;(2)B;(3)C;(4)B;(5)C 2. 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 1: A;空 2: B)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doc参考答案: (1)B;(2)C;(3)D;(4)A 3. 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 1: A;空 2: B)()用位移法计算图示连续梁.doc参考答案: (1)A;(2)C;(3)B;(4)B 四、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 1. 下载填空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 1: A;空 2: B)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刚架.doc参考答案: (1)0.4;(2)0.2;(3)4;(4)8;(5)8;(6)4;(7)-6;(8)18;(9)8;(10)-26土木工程力学 5-007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假设有()A. 杆件为刚性杆 B.杆件为弹性杆C.杆件为塑性杆D.杆件为弹塑性杆2.影响线的横坐标是(A. 截面的位置)()B. 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C. 固定荷载的位置 D.移动荷载的位置3.图示静定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值(绝对值)是()A. B. C. D. 4.P=1 在梁 ABC 上移动,图示影响线是何量值的影响线()()A.B.C.D.5.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A. B. C. D. 都不等 6.同一结构,不考虑阻尼时的自振频率为ω ,考虑阻尼时的自振频率为ω D,则(A.)()B.C.D.ω 与ω D 的关系不确定7. 结构动力的基本未知量是( A. 质点位移 B. 节点位移 C. 多余未知力 D. 杆端弯矩 8. )忽略直杆轴向变形的影响,图示体系有振动自由度为()。A.()2B. 3C. 4D. 5 9.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A.1B.2C.3()D.410.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主要计算( A. 频率与周期 B. 振型 C. 频率与振型 D. 动力反应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从形状上看连续梁影响线是曲线段图形。 ()A. 错误 B. 正确 2.图示结构 A 截面弯矩影响线在 A 处的竖标为 l。 ()A. 错误 B. 正确 3.图示影响线是 A 截面的弯矩影响线。()A. 错误()B. 正确 4.影响线的横坐标是单位荷载的位置。 ()A. 错误 B. 正确 5.具有集中质量的体系,其振动自由度就等于其集中质量数。 ()A. 错误 B. 正确 6.对于弱阻尼情况,阻尼越大,结构的振动频率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7.在结构动力计算中,一个质点的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 1。 ()A. 错误 B. 正确 8.结构的自振频率与质量、刚度及荷载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9.图示体系有 1 个振动自由度。()A. 错误 B. 正确 10.弱阻尼自由振动是一个衰减振动。 ()A. 错误 B. 正确()三、计算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载作影响线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 1: A;空 2: B)画图示伸臂梁.doc参考答案: (1)A 2. 下载作影响线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 1: A;空 2: B)作图示静定梁 FRB 的影响线.doc参考答案: (1)D 3. 下载作影响线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 1: A;空 2: B)作图示静定梁.doc参考答案: (1)B 4. 下载求自振频率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 1: A;空 2: B)设刚架质量 m 都集中在横梁上.doc参考答案: (1)C;(2)C 5. 下载求自振频率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 1: A;空 2: B)()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doc参考答案: (1)D;(2)F 土木工程力学 3-7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A. 约束的数目 B. 多余约束的数目 C. 结点数 D. 杆件数 2.力法的基本体系是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 B. 瞬变体系 C. 可变体系 D. 几何不变体系 3.在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一部分杆考虑弯曲变形,另一部分杆考虑轴向变形,则此结构为A. 梁 B. 桁架 C. 横梁刚度为无限大的排架 D. 组合结构 4. A. B. C.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基本体系在作用下产生的方向的位移()D. 5.方向的位移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A.B.C.()D. 6.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A. 1 次 B. 2 次 C. 3 次 D. 4 次 7.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A. 5 B. 7 C. 8 D. 6 8.()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A.B.C.D. 9.下图所示对称结构 A 截面不为零的是()A. 竖向位移 B. 弯矩 C. 转角 D. 轴力 10.下图所示对称结构 A 截面不为零的是A. 水平位移 B. 轴力 C. 剪力 D. 弯矩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n=3。A. 错误 B. 正确 2.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相同。A. 错误()B. 正确 3.力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位移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超静定结构。A. 错误 B. 正确 4.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穿过的截面只有反对称的内力。A. 错误 B. 正确 5.图示结构有两次超静定。A. 错误 B. 正确 6.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A. 错误 B. 正确 7.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平衡条件得到的。A. 错误 B. 正确 8.温度改变在静定结构中不引起内力;温度改变在超静定结构中引起内力。A. 错误 B. 正确 9.求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时,可将虚拟单位荷载加在任意静定的基本体系上。A. 错误 B. 正确()10.温度改变对超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和反力。A. 错误 B. 正确 三、计算题(共 3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 如:空 1: A;空 2: B)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doc参考答案: (1)C;(2)A;(3)C;(4)F;(5)A;(6)D;(7)F;(8)B 2.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 如:空 1: A;空 2: B)力法解图示结构.doc参考答案: (1)B;(2)C;(3)A 3.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 如:空 1: A;空 2: B) 03 计算 007.doc()参考答案: (1)A;(2)F;(3)D;(4)B;(5)A;(6)B阅读详情:
范文五:1129-土木工程力学(本)土木工程力学(本)练习与解析一、 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5.某种荷载作用下桁架可能存在零杆,因此在实际结构中可以将零杆去掉。( ) 6.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干扰力无关。()7.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一组单跨超静定梁。
) 8.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产生的内力与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 9.计算受弯杆件时不考虑其轴向变形,则杆件轴力为0。(
) 10.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平衡条件得到的。(解析:)1.×。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杆件的刚度无关。 2.× 。静定多跨梁作用在附属部分上的荷载将使基本部分产生反力和内力,作用在基本部分上的荷载对其附属部分没有影响。本题图示是一个静定多跨梁,AB为基本部分,FD、DB是附属部分,荷载作用在附属FD上,DB、BA部分都会有内力。3.×。转动刚度SAB的值与杆件的线刚度及远端的支承条件有关。远端固定,S?4i;远端简支,S?3i;远端定向,S?i;远端自由或轴向支承,S?0。4.× 。在非荷载因素如温度变化、支座位移和制造误差等的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反力和内力,但会产生位移。5.× 。零杆是桁架在特定荷载作用下出现的,当作用的荷载发生变化时,其内力可能不再为零。零杆并不是多余的杆件,在实际结构中不应去掉。6.√。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干扰力无关。自振频率只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有关,与外界的干扰因素无关,是结构本身固有的属性。 7.√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一组单跨超静定梁。8.√。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只与各杆刚度的相对比值有关,而与其绝对比值无关;在温度变化、支座位移等因素作用下,其内力则与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有关。9.×。计算受弯杆件时不考虑其轴向变形,但是杆件轴力并不一定为0。 10.×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多余约束处位移协调条件建立的。二、 单项选择题1.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
)A实际荷载
B移动荷载 C单位荷载
D单位移动荷载解析:正确选项为D。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单位移动荷载。2.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汇交于该结点的集中力之和
传递弯矩之和C
结点集中力矩
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解析:正确选项为D。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3.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SBC为(
) 。A.2B.4
D.8解析:正确选项为D。转动刚度SAB的值与杆件的线刚度及远端的支承条件有关。远端固定,S?4i;远端简支,S?3i;远端定向,S?i;远端自由或轴向支承,S?0。本题中BC杆件的远端为固定端,S=4i=4×2=8。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 B
传递系数小于1 C
分配系数小于1 D
B和C同时满足解析:正确选项为D。5.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
)。A 质点的质量
B 自振频率 C 振幅D 干扰力的频率解析:正确选项为B。自振周期和自振频率只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有关,与外界的干扰因素无关,是结构本身固有的属性。所以,自振周期、自振频率也称为固有周期、固有频率,是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参数。6.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5解析:正确选项为B。每一个刚结点只有一个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所以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目等于结构的刚结点数目。图示结构有3个刚结点,注意中间的结点是一个组合结点,包含有一个刚结点。7. 影响线的纵坐标是(
固定荷载的数值
移动荷载的数值 C
不同截面的某一量值
指定截面的某一量值解析:正确选项为C。影响线反映的是某一量值与移动荷载作用位置之间的关系,这一量值可以是支座反力或截面内力。影响线中横坐标是移动荷载作用位置,纵标反映指定量值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化规律。8.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
以上三种解析:正确选项为D。9.图示结构中,除横梁外各杆件EI = 常数。质量集中在横梁上,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则体系振动的自由度数为(
D 4解析:正确选项为A。结构振动时,确定某一时刻全部质量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几何参数的数目,称为体系振动的自由度。体系的振动自由度数目不一定等于体系的集中质量数目;体系的振动自由度数目与体系是静定或超静定无关,体系的振动自由度数目与超静定次数无关。10.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
)得到的。A
结构的变形条件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 C
力的平衡条件
A和B两个条件解析:正确选项为B。力法是根据基本结构沿某一多余未知力方向的位移与原结构中相应的位移相等来建立力法方程的,它的实质是几何变形方程。三、作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2l解析:四、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杆件EI为常数。解析:这个是一个对称结构,我们可以将它分解为对称结构受一对正对称荷载作用(图1)和对称结构受一对反对称荷载作用(图2)。图2所示的结构我们可以利用对称性简化,取半边结构进行计算(图3)。图3所示结构是一个静定结构,它的弯矩图如图4所示,利用对称性原结构的弯矩图如图5示。图1
图2图3图4图5五、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位移法方程,求出系数项和自由项。解析:(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的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的角位移?1。 (2)基本体系在B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1=1Pl/8Pl/8基本体系
MP图(3)位移法方程
k11?1?F1P?0(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令i?EIl,作1图如图所示。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由?MB?0,得到 k11?12i作MP图如图所示,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由?MB?0,得到 高等数学基础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e?x1.函数y??ex2的图形关于( )对称.(A) 坐标原点
2.在下列指定的变化过程中,(
)是无穷小量.
(A) xsin1x(x??)
(B) sin1x(x?0)1
(C) ln(x?1)(x?0)
(D) ex(x??)3.设f(x)在x0?2h)?f(x0)0可导,则limf(xh?02h?( ).(A) f?(x0)
(B) 2f?(x0)
(C) ?f?(x0)
(D) ?2f?(x0)
4.若?f(x)dx?F(x)?c,则?1xf(lnx)dx?( ).
(A) F(lnx)
(B) F(lnx)?c
(C)1xF(lnx)?c
(D) F(1x)?c F1P??Pl85.下列积分计算正确的是( ).
(A) ?1?1xsinxdx?0
(B)???e?xdx?1(C) ?1??sin2xdx?π
(D)??1xcosxdx?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函数y?ln(x?1)4?x2的定义域是.?12.若函数f(x)???(1?x)xx?0,在x?0处连续,则k?
.??x2?kx?03.曲线f(x)?x3?1在(1,2)处的切线斜率是
4.函数y?arctanx的单调增加区间是
5.若?f(x)dx?sinx?c,则f?(x)?.三、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44分)
1.计算极限limsin(x?1).x??1x2?12.设y?cosex?3x,求dy.3.计算不定积分 4.计算定积分e?x2dx.1x?e1lnxdx.四、应用题(本题16分)某制罐厂要生产一种体积为V的有盖圆柱形容器,问容器的底半径与高各为多少时用料最省?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1.A
5. 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1. (?1,2) 2. e 3. 3 4. (??,??) 5. ?sinx三、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44分)1. 解:limsin(x?1)sin(x?1)1?lim?? x??1x??1(x?1)(x?1)2x2?12. 解:dy?d(cosex?3x)?d(cosex)?d(3x)
??sinexd(ex)?3xln3dx??exsinexdx?3xln3dx?(?exsinex?3xln3)dx3. 解:由换元积分法得e1uu
?2dx???exd()???edu??e?c xx1x1??e?c4. 解:由分部积分法得 1x?e1lnxdx?xlnx1??xd(lnx) 1ee?e??dx?1
1e四、应用题(本题16分)解:设容器的底半径为r,高为h,则其表面积为S?2πr2?2πrh?2πr2?S??4πr?由S??0,得唯一驻点r?32V r2V 2rVV,由实际问题可知,当r?时可使用料最省,此时2π2πh?V4V4V,即当容器的底半径与高分别为与3时,用料最省. 2πππ11阅读详情:
范文六:土木工程力学(本)土木工程(本科)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考核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土木工程力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结构计算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同类型的结构的计算原理及分析方法,掌握土木工程中简单结构的内力及位移的计算,为后续课程和以后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育试点的学生。 2.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满分为100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80%;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20%。中央电大统一组织编写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由4次形成性考核组成。形成性考核以完成形成性考核册为主,由辅导教师按完成的质量评分。学员形成性考核的完成、阅改情况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进行抽查。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3.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依据《开放教育试点土木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土木工程力学(2)》,毕继红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录像教材《土木工程力学(2)》,共12讲,6学时,毕继红主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4.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重点是考核学员对结构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都规定了考核要求,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说明学员应达到的考核标准。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理论及计算方法有基本的了解。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一部分内容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有一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凡是需要掌握的部分内容,要求学员重点学习,熟练掌握。能用所学的知识对简单工程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进行计算和分析。5.命题原则 (1)命题范围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内命题,不得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2)试题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应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同时要突出重点。试题的题量和难度适中。试题的难度分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比例为25%:60%:15%。(3)试题中各种层次要求的比例为:了解:10%,理解:30%,掌握60%。 6.试题类型和结构试题类型分两类:第一类:选择题、判断题,占60%。 第二类:计算题,占40%。 7.答题时限终结性考核形式为闭卷笔试,笔试时间为90分钟。 8.其它学员考试时可带钢笔,铅笔,尺子,橡皮和计算器。 三、课程考核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章
绪论考核知识点 1.荷载的分类2.土木工程力学(本)的学习方法 考核要求1.了解荷载的分类方法.第二章
用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考核知识点1.超静定次数,多余力,多余约束,基本结构和力法方程的概念 2.力法原理3.用力法解一次及二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4.用力法解多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5.温度变化时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6.支座移动时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7.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8.利用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简化计算 考核要求1.了解超静定次数,多余力,多余约束,基本结构,力法方程的概念 2.理解力法原理 3.学会列力法方程4.掌握用力法计算一次及二次超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5.了解用力法计算多次超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6.掌握温度变化时及支座移动时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7.了解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方法 8.掌握用对称性简化结构计算的方法第三章
用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考核知识点1.结点位移,附加刚臂,附加链杆,约束力矩,约束力的概念 2.建立位移法方程 3.位移法与力法的区别4.用位移法求解具有一个及两个结点位移的结构 5.用位移法求解具有多个结点位移的结构 6.利用结构的对称性. 考核要求1.了解结点位移,附加刚臂,附加链杆,约束力矩,约束力的概念 2.学会建立位移法方程 3.了解位移法与力法的区别 4.理解位移法的原理5.掌握用位移法求解具有一个及两个结点位移的结构的计算方法 6.了解用位移法求解具有多个结点位移的结构的计算方法 7.掌握对称性的利用方法第四章
力矩分配法考核知识点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 考核要求1.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的方法3.掌握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无结点线位移刚架的方法第五章
影响线考核知识点1.影响线的概念2.静力法做弯矩,剪力的影响线(直接荷载) 3.机动法做弯矩,剪力的影响线(直接荷载) 4.做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的影响线 5.做桁架的影响线 6.影响线的应用 考核要求1.了解影响线的概念2.掌握做弯矩,剪力影响线的两种方法(静力法,机动法) 3.了解如何做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 4.了解如何做桁架的影响线5.了解如何用影响线求:(1)在固定荷载作用下某截面的弯矩和剪力,(2)最不利荷载的位置第六章 结构矩阵分析考核知识点1.结构矩阵分析法的概念 2.平面杆件结构的单元分析 3.单元结点及结点位移编号 4.由局部坐标系转换到整体坐标系 5.平面杆件体系的整体分析 6.非结点荷载的处理 7.单元内力计算8.平面杆件结构的具体解题步骤及应用举例 考核要求1.了解基本概念:单元,局部坐标系,整体坐标系,单元号,单元结点号,单元位移码,整体位移码2.掌握局部坐标系下梁单元,平面桁架单元,平面刚架单元刚度矩阵的形成方法 3.掌握坐标转换方法和坐标转换矩阵的性质4.掌握平面杆件结构在整体坐标系下的总刚度矩阵的集总方法 5.理解总刚度矩阵中各元素的物理意义6.掌握用矩阵分析法计算连续梁和刚架的计算方法第七章
结构的动力计算考核知识点1.单自由度及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的建立(刚度法,柔度法)(有,无阻尼) 2.多个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的建立(刚度法,柔度法) (有,无阻尼)3.单自由度及两个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 4.多个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5.单个及两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 6.多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 7.单自由度体系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8.振型叠加法求多自由度体系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 9.共振现象*10
能量法求自振频率 考核要求1.学会建立单个及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 2.掌握单个及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的计算方法 3.掌握单个及两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时的计算方法 4.了解单自由度体系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方法5.了解多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的建立,了解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的计算方法,了解多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时的计算方法6.了解振型叠加法 7.理解共振现象8.了解用能量法求自振频率的方法第八章
梁的极限荷载考核知识点1.基本概念(极限弯矩,塑性铰,破坏机构,极限荷载) 2.确定极限荷载的三个定理 3.机动法求梁的极限荷载 4.试算法求梁的极限荷载 考核要求 1.了解基本概念2.理解确定极限荷载的三个定理 3.掌握用机动法求梁的极限荷载的方法 4.掌握用试算法求梁的极限荷载的方法四、试题类型与规范解答举例本试题范例只用来说明试题的类型与难度。考试范围参见前面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 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表示正确,以X表示错误) 1.(本小题3分)图(a)对称结构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答案:(X) 2.(本小题3分)当结构中某杆件的刚度增加时,结构的自振频率不一定增大。(答案:(O) 3.(本小题3分)图示结构的EI=常数,EA??时,此结构为两次超静定。(EIEIEAEIEI/2搭
点答案:(O) 4.(本小题3分)图a所示桁架结构可选用图b所示的体系作为力法基本体系。(a)(b)答案:(O)(二) 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每小题3分)1.下列图中(A、I均为常数)动力自由度相同的为(
);A.图a与图b;
B.图b与图c; C.图c与图d;D.图d与图a。))()(a)(b)(c)(d)答案:(A)2.图示各结构中,除特殊注明者外,各杆件EI=常数。其中不能直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结构是(
);A.B.C.D.答案:(C)3.图a,b所示两结构的稳定问题(
A.均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 B.均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C.图a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图b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 D.图a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图b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ab答案:(C)4.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 A.(a)?(b);(a)(b));D.都不等。B.(a)?(c);C.(b)?(c);(c)答案:(A)5.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
);A.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C.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 答案:(D)6.图示结构杆件AB的B端劲度(刚度)系数SBA为(
); A.1;B.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D.假定A与B同时成立。B.3;
D.B答案:(B)(三) 分析及计算题 1.(本大题10分)计算图示结构位移法典型方程式中的系数和自由项。(各杆的EI为常数)。l3答案: r11?7EI (5分)R1P??5P (5分)2.(本大题6分)试确定图示结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和基本结构。两根链杆a和b需考虑轴向变形。EI2EI2EIEAa4EIEIEA2EI4EIbEI=4EI答案:基本未知量数n=7
基本结构(3分) (3分)3.(本大题15分)用力法作图示排架的M图。链杆EA??。答案:基本体系与力法方程(3分);M1、MP图(4分);EI?11?89.33,EI?1P??27PX1?10.604P0.604P(3分);X1?0.302P(2分);M图(3分)。6PMP图M1图3.582PM图(m)2.416P4.(本大题10分)作图示结构RB、QB右影响线。答案: (1)RB影响线1mB3/2mEACD3m(2)QB右影响线1AB1EC2(1)、(2)各5分:外形3分,符号1分,纵标1分。 5.(本大题10分)图示无阻尼刚架,不计杆件自重。试列出振动微分方程,并求出其中的系数。答案:2822?????EIyt??8my?my?qsin? t??12?133?28?EIy2?t???my??1?16my??2?8qsin? t3?用建立振动微分方程的柔度法求解,M2图2qsin? tMP
图?11??1P81628,?22?,?12??21?,EIEI3EI228?qsin? t,?2P?qsin? t3EIEI(10分)阅读详情:
范文七:土木工程力学2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A. B.C.D.满分:3
图示虚拟状态是为了求A. A点线位移B. A截面转角C. A点竖向位移D. A点水平位移满分:3
分3. 图示结构B截面,弯矩等于A. 0B. m上拉C. 1.5m下拉D. 1.5m上拉满分:3
图示多跨梁MB为A. FPa(下表面受拉)B. FPa(上表面受拉)C. FPa/2(上表面受拉)D. 0满分:3
简支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A.
下图所示伸出梁弯矩图的正确形状为A.
图示对称结构中杆1与杆2的内力关系是A.
B. C.D.满分:3
荷载作用下产生桁架位移的主要原因是A. 轴向变形B. 弯曲变形C. 剪切变形D. 扭转变形满分:3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A. 发生变形和位移B. 不发生变形和位移C. 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D. 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满分:3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刚度A. 有关B. 比值有关C. 绝对大小有关D. 无关满分:3
分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图示悬臂梁截面A的弯矩值是ql2。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外力作用在基本部分上时,附属部分的内力、变形和位移均为零。A. 错误B. 正确满分:3
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所承受的荷载无关。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图示两根梁的内力相同,变形也相同。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图示为梁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B两点的相对线位移。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图示多跨静定梁仅AB段有内力。A. 错误B. 正确满分:3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A. 错误B. 正确满分:3
依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对静定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这样的分析结果是唯一正确的结果。A. 错误B. 正确满分:3
桁架结构在结点荷载作用下,杆内只有剪力。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在跨度、荷载不变的条件下,控制三铰拱水平反力的唯一参数是拱高。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三、分析选择题(共 4 道试题,共 40 分。) 1.
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弯矩图正确的是(
)A.B.C.D.2.
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弯矩图正确的是(
)A.B.C.D.满分:10
A. B. C. D.满分:10
分4.A.B.C.D.满分:10
分阅读详情:
范文八:土木工程力学03-001403任务_0014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
A. 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 支座位移C. 制造误差 D. 以上四种原因2.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
A. 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C. 结构的变形条件D. 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3.
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A. 恒大于零B. 恒大于零C. 恒大于零 D. 恒大于零4.
在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一部分杆考虑弯曲变形,另一部分杆考虑轴向变形,则此结构为A. 梁B. 桁架D. 组合结构5.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 结点线位移D. 多余未知力6.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A. 2B. 4C. 5D. 67.
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A. 5B. 7D. 68.
对称结构作用正对称荷载时,对称轴穿过的截面A. 只有轴力B. 只有剪力C. 只有弯矩D. A、C同时满足9.
图示对称结构EI = 常 数 ,对称轴穿过的截面C内力应满足(A.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A. 竖向位移 )C. 转角D. 轴力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穿过的截面只有反对称的内力。A. 错误B. 正确2.
超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时,如果刚度增大一倍,内力也增大一倍,而位移不变。A. 错误B. 正确3.
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A. 错误B. 正确4.
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不同。A. 错误B. 正确5.
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不能是可变体系。A. 错误B. 正确6.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n=3。A. 错误7.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A. 错误B. 正确8.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则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数值也不同。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力法典型方程的等号右端项不一定为0。A. 错误B. 正确满分:3
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 三、计算题(共 3 道试题,共 40 分。)1.
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或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1:A;空2: B)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1)A;(2)F;(3)D;(4)B;(5)A;(6)B2.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或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1: A;空2: B)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1)A;(2)F;(3)D;(4)B;(5)A;(6)B3.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A、B、C或D)写在答题框中。(格式如:空空2: B)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这题找不到答案)1: A;阅读详情:
范文九:土木工程力学1土木工程力学复习题一、土木工程力学本学期将实行半开卷考试。所谓半开卷是指学员在考试时可以带入一张指定的A4纸,A4纸上可以抄写有公式、定理、例题等。A4纸会在考前一周左右由所在电大发给大家。大家在复习整理后将自己认为重要又记不住的东西手抄在纸上供考试时参考。注意本课程因为改为半开卷考试了,所以形常数和载常数没有提供,需要大家自己记忆或者记在A4纸上。二、本学期考试时限仍然为90分钟。希望大家做题时抓紧时间,好好把握进度。
三、本学期期末考试题型
选择题 3*10=30
判断题 3*10=30
计算题 20*2=40四、计算大题分布范围。力法和位移法求解一次或两次超静定刚架。五、选择判断题。选择判断题分布面较广,包括: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影响线、极限荷载、动力计算。大家在复习时可以将以前考过的试题中的选择、判断、填空拿来练手。
六、提醒大家考试时带绘图工具,计算题要求大家画弯矩图。 一、 选择题1、用力法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A、杆端弯矩B、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 2、力法方程中的系数?ij代表基本体系在Xj=1作用下产生的(C)。 A、Xi
C、Xi方向的位移
D、Xj方向的位移 3、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B)。A、?ij恒大于零B、?ii恒大于零C、?ji恒大于零D、?ip恒大于零4、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平衡方程 B、位移条件C、物理关系D、位移互等定理 5、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6、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 D )。A、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B、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C、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D、假定A与B同时成立 7、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 A )。A、直线段组成B、曲线段组成C、直线曲线混合D、变形体虚位移图 8、图示结构某截面的影响线已做出如图所示,其中竖标yc,是表示( C )。
A、P=1在E时,C截面的弯矩值B、P=1在C时,A截面的弯矩值
C、P=1在C时,E截面的弯矩值 D、P=1在C时,D截面的弯矩值P19、绘制任一量值的影响线时,假定荷载是( A )。A、一个方向不变的单位移动荷载B、移动荷载C、动力荷载D、可动荷载 10、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与什么有关( D )。 A、荷载B、线刚度C、近端支承D、远端支承11、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D )。 A、1
D、-112、如下图所示,若要增大其自然振频率w值,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A、增大L
D、增大P13、图示体系不计阻尼的稳态最大动位移ymax?4Pl3/9EI,其最大动力弯矩为:(B)(c)(d)16、图示各结构中,除特殊注明者外,各杆件EI=常数。其中不能直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结构是(C);A.B.C.D.17、图a,b所示两结构的稳定问题(C);A.均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B.均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C.图a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图b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 D.图a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图b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ab18、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A);A.(a)?(b);(a)(b)B.(a)?(c);C.(b)?(c);(c)D.都不等。19、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D);A.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C.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B.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D.假定A与B同时成立。6.图示结构杆件AB的B端劲度(刚度)系数SBA为(B); A.1;B.3;C.4;BD.20、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C截面的弯距影响线在C点的纵坐标为:( A)A、0
D、-1m21、图为超静定梁的基本结构及多余力X1=1作用下的各杆内力,EA为常数,则?11为:(
B) A、d(0.5+1.414)/EA
B、d(1.5+1.414)/EA
C、d(2.5+1.414)/EA
D、d(1.5+2.828)/EA22、已知混合结构的多余力8.74KN及图a、b分别为Mp,Np和M1,N1图,N1图,则K截面的M值为:(
)A、55.43kN.m
B、56.4kN.m
C、83.48kN.m
D、84.7kN.m23、图示等截面梁的截面极限弯矩Mu=120kN.m,则其极限荷载为:( C
) A、120kN
D、40kN24、在力矩分配法中反复进行力矩分配及传递,结点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愈来愈小,主要是因为( D )A、分配系数及传递系数A、位移法B、力法C、力矩分配法D、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联合应用26、图示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D ) A、2
D、6二、判断题1、用力法求解超静定刚架在荷载和支座移动作用下的内力,只需知道各杆刚度的相对值(
√ )。2、对称刚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都是反对称图形。( ×
) 3、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 ×
) 4、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
√ ) 5、力法计算的基本结构可以是可变体系。( ×
)6、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所得到的最后弯矩图也不同。( × ) 7、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则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数值也不同。( √
)8、位移法可用来计算超静定结构也可用来计算静定结构。(√
) 9、图a为一对称结构,用位移法求解时可取半边结构如图b所求。(
× )10、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影响线均为折线组成。(√
) 11、图示结构C截面弯矩影响线在C处的竖标为ab/l.(×
)12、简支梁跨中C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物理意义是荷载作用在截面C的弯矩图形。 (×
) 13、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
)14、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有侧移刚架。(×
) 15、图(a)对称结构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 )(
)b16、当结构中某杆件的刚度增加时,结构的自振频率不一定增大。( √ ) 17、图示结构的EI=常数,EA??时,此结构为两次超静定。(
点EIEI/218、图a所示桁架结构可选用图b所示的体系作为力法基本体系。(
)(a)(b)19、图示体系有5个质点,其动力自由度为5(设忽略直杆轴向变形的影响)。 (
× )26、图示梁AB在所示荷载作用下的M图面积为ql3/3.( ×
)ql/2B27、图示为某超静定刚架对应的力法基本体系,其力法方程的主系数?22是36/EI。(×28、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系,按此力系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杆AC的转角。(√
))29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n=3。(×
)30、图示为单跨超静定梁的力法基本体系,其力法方的系数?11为l/EA。(√)31、图a所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M图的形状如图b所示,对吗?(×)32、位移法只能用于超静定结构。(×
) 33、图示伸臂梁F左QB影响线如图示。(×
)力法计算举例1、图示为力法基本体系,求力法方程中的系数?11和自由。
项?1P,各杆EI 相同。参考答案:1. 作MP, M1图; 2. ?113. ?1P1??12?25l33???2?l??l?l?? EI??2?3?3EIPl3??8EIMP图
1图2、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 EI =常数 。EA?6EI2。参考答案:1.取基本体系。X1解1、取半结构如图所示,一次超静定结构基本体系数如图2、列力法方程?11X1??1P?03、作1、、MP图4、求?11、?1P,并求X1?11??L?L?L???L?L??3EIEI233EI1112ql4?1P???ql?L?L?3EI3218EI1X1??ql???125、作M图3、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3EIEI3EI2EIEI参考答案:这是一个对称结构。 1.利用对称性,选取基本体系。3、解1、取半结构如图所示,一次超静定结构基本体系数如图2、列力法方程?11X1??1P?03、作1、、MP图4、求?11、?1P,并求X1?11??L?L?L???L?L??3EIEI233EI??1112ql41P3EI?3?2ql?L?L?18EIX11??12ql???5、作M图2矩图MP见图1(e)。3.由图乘法计算系数和自由项1(f)、2见图1(g)、荷载弯1?12?11?12?3a3
?11? ?a?a?a???a?a?a???a?a?a??EI?23?EI2EI?23?2EI?221?12?15a3?a?a?a????a?a?a??EI?23?2EI6EI?12??211?11?13a3?????a?a?a???a?a?a???EI?22EI4EI??2??1P1?MPaPa3???ds??a?Pa?-EI6?2EI12EI2?MP11Pa3???ds??Pa?a?a?-EI2EI24EI?2P图14.解方程将上述系数、自由项代入力法典型方程:?3a33a3Pa3X1?X2??0??2EI4EI12EI? 3333a5aPa?X1?X2??0??4EI6EI4EI?解方程组可得:X1??5.作M图由叠加公式M?1?X1?2?X2?MP,见图1(h)。6、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的弯矩,并绘图示结构的M图,EI=常数。17P,99X2?45P
99BC解::1、一次超静定,基本图形如图2、列力法方程?11X1??1P?03、作1、、MP图4、求?11、?1P,并求X1?11??L???L?L?L??EI23EI3EI1112ql4?1P???ql?L?L?EI326EIqlX1??85、作M图,M?1?MP注:务必掌握例2-2 位移法计算举例1、计算图示结构位移法典型方程式中的系数和自由项。
(各杆的 EI 为常数)。1、 取基本结构如图 2、 列力法方程 3、k??F?01111P3iEAEAk??2??11LL2I35P5PF???2??1P1682、用位移法解此刚架。参考答案:只有一个结点角位移。建立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位移法方程: r11z1?R1P?03、. 如图14解:结点A、B、C1)建立基本结构如图152)列出力法方程 r11z1?R1P?03(图16、17)7、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M图。EI为常数。解:1、该结构有三个基本未知量,基本体系如图2、列位移法方程k11?1?F1P?03、作1、MP图4、求k11、F1P并求?1k7i,,F12ql311?1P?8ql,?1??56i5、作M图M?Mi?1?Mp解:8、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解:基本体系如图:位移法方程:r11z1?R1P?03、作M1,MP图4、求r11、R1P、z1r11?10EILR31P??16FP3F2zPL1?160EI5、作M图(略)9、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的刚架。(1)?B?0,故?B??C?Z1,取基本体系(2)列位移法方程:r11z1?R1P?0(3)作M1,MP图(4)r11?5i,R1P??61696r11z1?R1P?0,z1?5i(5)由M=M1z1+MP得注:务必掌握例3-2、3-3、3-4、表3-1和3-2中的1、3、5、7、12以及对称结构的半结构的选取P58。判断所示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动力自由度为2。
动力自由度为1一.求图示两跨连续梁的极限荷载。设两跨截面的极限弯矩均为Mu。阅读详情:
范文十:土木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力学复习题1一、 选择题1、用力法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A、杆端弯矩B、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 2、力法方程中的系数?ij代表基本体系在Xj=1作用下产生的(C)。 A、Xi
C、Xi方向的位移
D、Xj方向的位移 3、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B)。A、?ij恒大于零B、?ii恒大于零C、?ji恒大于零D、?ip恒大于零4、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平衡方程 B、位移条件C、物理关系D、位移互等定理 5、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6、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 D )。A、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B、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C、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D、假定A与B同时成立 7、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 A )。A、直线段组成B、曲线段组成C、直线曲线混合D、变形体虚位移图 8、图示结构某截面的影响线已做出如图所示,其中竖标yc,是表示( C )。
A、P=1在E时,C截面的弯矩值B、P=1在C时,A截面的弯矩值
C、P=1在C时,E截面的弯矩值 D、P=1在C时,D截面的弯矩值P19、绘制任一量值的影响线时,假定荷载是( A )。A、一个方向不变的单位移动荷载B、移动荷载C、动力荷载D、可动荷载 10、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与什么有关( D )。A、荷载B、线刚度C、近端支承D、远端支承11、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D )。 A、1
D、-112、如下图所示,若要增大其自然振频率w值,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A、增大L
D、增大P(a)(b)(c)(d)16、图示各结构中,除特殊注明者外,各杆件EI=常数。其中不能直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结构是(C);A.B.C.D.17、图a,b所示两结构的稳定问题(C);A.均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 B.均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C.图a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图b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 D.图a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图b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ab18、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A);A.(a)?(b);(a)(b)B.(a)?(c);C.(b)?(c);(c)D.都不等。19、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D);A.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C.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B.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D.假定A与B同时成立。6.图示结构杆件AB的B端劲度(刚度)系数SBA为(B);A.1;
B.3;C.4;D.B20、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C截面的弯距影响线在C点的纵坐标为:( A) A、0
D、-1m21、图为超静定梁的基本结构及多余力X1=1作用下的各杆内力,EA为常数,则?11为:(
B) A、d(0.5+1.414)/EA
B、d(1.5+1.414)/EA
C、d(2.5+1.414)/EA
D、d(1.5+2.828)/EA22、已知混合结构的多余力8.74KN及图a、b分别为Mp,Np和M1,N1图,N1图,则K截面的M值为:(
)A、55.43kN.m
B、56.4kN.m
C、83.48kN.m
D、84.7kN.m23、图示等截面梁的截面极限弯矩Mu=120kN.m,则其极限荷载为:( C
) A、120kN
D、40kN24、在力矩分配法中反复进行力矩分配及传递,结点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愈来愈小,主要是因为( D ) A、分配系数及传递系数A、位移法B、力法C、力矩分配法D、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联合应用26、图示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D ) A、2
D、63A.24EI/mh)3B.EI/mhC.6EI/mh3D.3EI/mh329.静定结构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 A )A
直线段组成 B
曲线段组成 C
直线曲线混合 D
变形体虚位移图30.图示结构B截面,弯矩等于(
m上拉32.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B )A
相对值有关
绝对值有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33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D
C. Xj 方向位移
方向位移 34、已知图示结构力矩分配系数,则杆端弯矩MA1为(
)A.-16KN.m)B.-8KN.m
D.6KN.m35、简支梁的剪力影响线为两条(
)。A.相交直线
B.平行直线
D.抛物线36.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梁C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在C点的纵标为(
D.-1m 37.下面所示体系的动力自由度为(
D.438.单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为??2?????2??P(t)m,其中未考虑质体重力,这是因为(
) A.重力在弹性力内考虑了B.重力与其它力相比,可略去不计C.以重力作用时的静平衡位置为?坐标零点D.重力是静力,不在动平衡方程中考虑 二、判断题1、用力法求解超静定刚架在荷载和支座移动作用下的内力,只需知道各杆刚度的相对值(
√ )。2、对称刚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都是反对称图形。( ×
) 3、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 ×
) 4、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
√ ) 5、力法计算的基本结构可以是可变体系。( ×
)6、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所得到的最后弯矩图也不同。( × )7、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则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数值也不同。( √8、位移法可用来计算超静定结构也可用来计算静定结构。(√
) 9、图a为一对称结构,用位移法求解时可取半边结构如图b所求。(
×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影响线均为折线组成。(√
) 、图示结构C截面弯矩影响线在C处的竖标为ab/l.(×
)、简支梁跨中C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物理意义是荷载作用在截面C的弯矩图形。 (×
) 、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有侧移刚架。(×
) 、图(a)对称结构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 ))
√141516、当结构中某杆件的刚度增加时,结构的自振频率不一定增大。( √ ) 17、图示结构的EI=常数,EA??时,此结构为两次超静定。(
)EIEIEAEIEI/2搭 点18、图a所示桁架结构可选用图b所示的体系作为力法基本体系。(
)(a)(b)19、图示体系有5个质点,其动力自由度为5(设忽略直杆轴向变形的影响)。20× ) (27、图示为某超静定刚架对应的力法基本体系,其力法方程的主系数?22是36/EI。(×28、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系,按此力系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杆AC的转角。(√
)29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n=3。(×
)30、图示为单跨超静定梁的力法基本体系,其力法方的系数?11为l/EA。(√31、图a所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M图的形状如图b所示,对吗?(×
)32、位移法只能用于超静定结构。(×
)33、图示伸臂梁F左QB影响线如图示。(×
)34.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可以取超静定结构为基本体系。
)35、在力矩分配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0
)36、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只需使用平衡条件,不需考虑变形条件。(
)37、在 温 度 变 化 与 支 座 移 动 因 素 作 用 下,静 定 与 超 静 定 结 构 都 有 内 力 。(
)38.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相同。(
)39.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付系数恒为负值。(×
)40.图示结构有四个多余约束。(
)41.图a所示结核的M图如图b所示。E1=常数。(
)42.图示结构BC杆B端弯矩(下边受拉为正)MBC=qL2/2。(
)43.简支梁跨中C规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物理意义是荷载P=1作用在截面C的弯矩图形。(44.对于超静定梁,塑性铰的数目不一定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
)45.支座移动对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没有影响。( ×
)46.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反映原结构的位移条件。( ×
)47.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茶载无关。( √
)大题一般出在
力法和位移法求解一次或两次超静定钢架
) ×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