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iphone6s屏幕白色亮点显示怎么样

&热门教程推荐
12345678910
&win10系统推荐
&|&&|&本站发布的系统与软件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微软正版软件!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 2011 系统城股票/基金&
别被数据误导 显示屏幕到底该怎么测?
  第1页:显示屏幕到底该怎么测?  现在很多设备都全面进入了智能时代,由于每个产品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为了让操作更加便利,增强人机交互性,如智能手机这样的便携式设备都配备了更大的显示屏幕,并且消费者对这些显示屏的表现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如此,不论是平板电视还是液晶显示器,甚至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大家对这些产品的显示屏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色彩要更鲜艳,对比度要更高,可视角度更大等等。除了电视和显示器之外,现在的读者在阅读手机过或者平板电脑评测文章时除了操作系统和软件部分、硬件配置之外,也非常关心这些产品显示屏幕的部分。  最初测试这些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屏幕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让这些手机播放特定的图片,然后摆放在暗室(有些时候甚至不在全黑的暗室中进行)中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方法来进行。大家都知道这种办法是最为原始、最为不准确的,因此为了增加测试的专业性,很多测试团队开始将一些用在显示器或液晶电视中的测试方法完全移植到手机中,通过各种看似非常专业的仪器对手机屏幕进行测试之后,得出一系列非常繁杂的数据,这些数据会让大家有“虽然看不太懂,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的感觉。不过我们也看到一些读者在看到评测数据以及看到手机屏幕真实的表现之后,也会诧异:为什么这款产品屏幕测试数据比较一般,但实际效果却很不错呢?哪一款屏幕效果更好,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最近互联网上一个直播PK的视频非常火爆,双方来自于两个话题人物和,在双方争论的话题中,手机屏幕的测试问题占据了较大的篇幅,并且在视频论战结束之后也成为了网友们争论的重点,那么目前很多关于屏幕的测试方法究竟有哪些问题,用专业仪器测试出的数据是否真的可靠可信,读者如何依据这些数据判断屏幕的优劣,而消费者最希望看到怎样的屏幕测试方案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详细的讨论。  第2页:使用数码相机实拍可靠吗?  首先我们来介绍和分析之前各大媒体最喜欢的测试方式: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实拍屏幕。理论上而言,这种办法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早期很多评测团队并没有专业的设备,使用这种办法进行测试是在有限的环境下最方便、直观的方法。通常大家的做法是让屏幕显示一张图片或者是红、蓝、绿、白、黑等纯色图片,然后放在全黑的环境下(有时甚至并非全黑的暗室中)用数码相机拍照,并且将拍照的效果上传到服务器中进行发布,随后网友们就能够看到这些实拍的画面效果了。  通常过于简单的东西往往是不太可靠的,这种简单的屏幕测试方法也同样如此。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怎样的相机拍出的照片都会出现颜色的偏差,即使是价格数万元的顶级相机也同样不例外。也就是说,使用相机拍摄屏幕后的效果与显示屏幕实际的效果会有一定的偏差,此外在上传到服务器的过程中可能图片文件也会经过压缩,而大家在自己电 脑的显示屏幕前观看同一张照片,也会因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大家坐在自己电脑屏幕前所看到的图像实际上和需要被测试的手机、显示器、电视屏幕有着很大的差异。即使是使用高端单反相机,拍出的色彩同样会有差异  除了数码相机自身的颜色偏差之外,即使是对于同样一部相机而言,使用不同的参数进行拍摄屏幕,得出的最终结果也不相同,如调解不同的曝光补偿,调解到不同的快门、光圈或白平衡等参数,最终拍出的结果也会不同。如调节到不同的白平衡,拍摄出的颜色、色温等会有变化;而曝光补偿设置到不同的档位时,会出现亮度过低或过曝的情况,而在漏光测试时,曝光补偿的不同会对最终的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即使是针对一台产品,使用不同的曝光补偿设定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用相机拍摄并上传到网站后,图片和屏幕实际效果已经有了一定的差异  如果对上面这些描述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大家可以自己试试使用数码相机拍照拍摄自己的屏幕,如手机、显示器和家中的电视,相信大家都能够很明显的看到:屏幕实际的显示效果与相机(摄像机也一样)拍摄的结果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在我们在文章中才会加上“以下实拍图片均仅供参考”这句话,提醒大家我们在评测文章中展示的图片是与屏幕实际效果是有差异性的。  第3页:屏幕测试数据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使用数码相机、摄像机拍摄的办法并不科学,我们只能借助专业的测试仪器,将显示屏幕的实际效果用数字进行量化,就像CPU等测试那样让用分数来决定每个显示屏幕的成绩排名,并且与后者那样单纯采用软件跑分的形式相比,测试屏幕完全采用硬件进行测试,因此理论上而言这个测试结果更加可靠,但事实上也并非如此。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论使用怎样的测试仪器其能够测试出的参数点基本相同:对比度,亮度,色域(色彩饱和度),色温,色彩还原准确性等等。基本上而言,除了色彩特性图无法完全用数据展示之外,其它几项测试数据基本上就能反映出一块屏幕的基本素质,但屏幕最终显示效果的好坏是一个综合体,同时由于后期校正方向有所不同,风格也会完全不一样,并非将上面这些参数进行简单的叠加。CPU测试软件可以通过跑分的方式展现其性能  除此之外,不同屏幕由于针对的用户群体不同,消费者实际的需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专业显示器用户的目的是制图,修片等等,因此其这些需要显示器需要表现出非常准确的色彩,但不会对鲜艳程度,动态画面的清晰度有太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专业绘图的设计师而言,它们就是精品,但对于游戏玩家而言,这一类显示器只能被称作“垃圾”,因为为了保证更准确的色彩表现和更强大的灰阶能力,这些显示器不会加入灰阶加速、高刷新率等技术,因此游戏性能非常糟糕。同样,那些游戏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等产品相对更强调于动态画面的清晰度,如果适当夸张渲染部分色彩,可能会对让用户拥有更好的视觉体验,毕竟这些消费者追求的是“爽”而不是“实”。电视用户和显示器用户追求的重点不一样  这样对于屏幕测试而言,我们并不能单纯的看这些结果来判断一块屏幕的绝对优劣,要结合其针对的应用人群与需求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单一测试得出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依据,但不是最终下结论绝对标准。  第4页:数字也是会骗人的!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不同类型的显示屏幕参考测试成绩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那么如果针对两款同类型的产品,这些测试数据总该会更有参考价值了吧。不过实际上虽然数据是非常客观的,但同样会说谎,它们可能会“误导”大家的选择。  这里我们以手机产品为例,之前在罗永浩与王自如的现场PK中谈到篇幅很大的色温问题,从显示器测试开始,如今很多测试文章都把电视和手机屏幕色温的测试结果进行呈现,并且将显示器通常所使用的D65标准中6500K色温作为评价电视和手机屏幕的标准,即显示屏幕色温越接近6500K就是最好的。我们在上文中也提到,电视和手机用户对显示屏幕的要求完全不同,并且D65标准所要求的光照环境与我们使用手机、电视时的光照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D65标准下测试的结果在其他光照环境下不一定具有绝对的判断依据。在使用校色仪校正显示器屏幕时,必须严格控制环境光线的照度和色温  D65以色温为6500K作为评定货品颜色的标准光源。在业内多光源标准光源箱中除了必须包含的D65标准光源外,还有D50、TL84、CWF、UV、F、A、U30、HOR等光源,它们所规定的色温数值完全不同,分别对应不同的光照环境。如果有接触到艺卓这样高端专业显示器的读者,应该会发现除了6500K之外,其色温调节范围从1000K一直延伸到12000K,并且可以按照100K的精度来进行调节,其目的是让用户根据他们所处的光照环境来进行色温的校准,在非D65标准的光源下校色之后,显示屏幕的色温值肯定与6500K有一定差异,但此时我们当然不能说这台显示器因为色温不是6500K而表现糟糕,因此数据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在一定条件的限制下,其也非常容易被偷换概念,误导大家。艺卓这样的高端专业显示器通常提供非常宽广的色温调节范围  对于手机、电视这样的产品而言,其目的是让用户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不是追求真实、准确,并非所有的用户都喜欢真实、准确的色彩,即使在D65标准下,6500K所表现的颜色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因此各大厂商并没有将色温设定得过于死板,而是通过软件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调节。这样在D65标准环境下测试得出的色温数值也仅供消费者参考,并不能表示这块显示屏幕的绝对优劣(即使是显示器产品的色温值有偏差,后期也可以通过校色来解决。)  第5页:数据的误导性  除了会“欺骗”之外,有时候数据也会有一定的误导性,如在屏幕的对比度、色域值、E值(色彩还原准确性)方面,有时候看起来数值会相差很多,但实际上的差异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如果对比度相差很大,通过对比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这里我们首先以对比度来举例,对比度比值的差异,在实际观测中来看并没有那么大。如800:1对比度的手机屏幕与1200:1进行比较,虽然数值上相差很大,实际对比观看的差异并非那么明显,更多的差异来自于色彩方面,而不是画面中的层次感。不过对于像MVA、S-PVA以及CPA这样的“软屏”而言,其原生对比度基本可以达到3000:1以上,这时才能在黑色纯度方面看出一些不同。数字相差很大,但实际观察效果可能不会那么明显  在E值及方面也同样如此。对于两款显示屏幕而言,它们各自对相同颜色样本平均E值相差3已经算是较大的数值了,但是根据定义,E值在3以内的情况下,正常的地球人用肉眼无法识别出两种颜色的差异,通常认为差值在6到10之间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有时候大家看到评测的数据感觉相差很大,但是在实际观察体验中并非如此,单单只看数据也容易被“误导”。  第6页:标准不同 数据不同  除此之外,采用不同的标准或者是样本,即使是使用相同的仪器测试相同的产品,最终得出的数据也会有所不同,如上文中我们介绍的色温就是如此,在D65光源标准下测试的屏幕色温与在D50下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在公布数据结果时不加上“D65光源标准”这个限定词,整体上是不严谨的。对比度测试标准不同,得出的数值也不一样  对比度测试也同样如此。实际上对比度一共分为中央点对比度、ANSI对比度和最大对比度三种,我们测试时通常以ANSI对比度为标准进行测试,即将显示屏幕划分为16个点,分别测试相邻两个点中一个点的白色亮度与另外一个点的黑色亮度,两者相除的数值与其他点的计算结果进行平均计算得出最终的对比度比值,这种计算方法是相对最严谨、合理的,但是相当耗费测试时间,并且对手机这种小尺寸屏幕而言显得较为繁琐,意义不大,因此很多机构测试的方式是以中央点这一个点的对比度为准,如果以不同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对比度比值,最终得出的数据肯定是不同的。  色域值测试也同样如此。大家通常所说的色域默认指代的是“NTSC色域”,同时相信在很多宣传单上看到的是“Adobe RGB色域”或其他不同的名词,它们具体指的是在代表该色彩空间下,这款显示屏幕所能覆盖到的范围,如在NTSC标准下,被测屏幕颜色三角形面积为NTSC标准的75%,那么其NTSC色域值就是75%,同理在其它色彩空间标准下也是相同的计算方法,但由于它们所制定的区域完全不同,因此不同标准下的色域值也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同的色彩空间中很少有直接性的关联,如NTSC色域为93%的显示屏幕,是没有公式推算出其在Adobe RGB中能到多大的覆盖程度。采用不同的测试颜色样本,计算出的E值结果也不一样  也许有些读者在E值的结果方面也发现了问题:为何同一款产品,不同的媒体测试的E值区别会那么大呢?排除多个产品的差异化因素之外,在测试E值时所选取的色彩样本不同也是重要的因素,使用不同的测试软件,其内置的颜色样本都会有较大的差异。顾名思义,E值一定是两种颜色的比较差值,而对于显示屏幕而言,严谨的说法是“对XX种颜色样本的平均E值”,这个类似于我们在学生时代的考试:加入一门课有10个章节,同学张三只学习了第1到6章的知识,7到10章他完全没掌握,因此理论上他在考试中取得60分的成绩是比较合理的。但如果考试只考前6章的内容,那么他的分数将会是满分;而如果考题基本上涉及到的全是7到10章的内容,那么不幸的张三同学肯定会挂科了。但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不论是满分还是不及格,都不是张三同学的真实水平,但分数成绩却完全不同,这也是使用不同的样本测试同一款产品时,平均E值会有差异的原因。  当然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基本上只会重点测试以绘图为主的准专业或专业级显示器的E值,对于手机、电视屏幕而言测试E值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对屏幕色彩还原准确性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我们只需要将屏幕的色彩倾向如实告知给读者就可以了,如三星Galaxy S3的AMOLED屏幕在绿色方面有非常夸张的渲染等等,而不是告诉他们其E值达到了10,色彩还原不准确,这样对大家选购手机或电视起不到任何帮助。  第7页:数据并不是万能的  对于极客和非常崇尚技术的专业人士而言,数据是如实反映真实情况的最好帮手,但遗憾的是对于显示屏幕而言,有些观看体验是用数字无法体现的,比如神秘的镜面屏。经常使用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iMac一体机以及Cinema系列显示器的苹果用户应该能感受到,相对于其他设备普通屏幕或镜面屏幕而言,苹果这些设备镜面屏会显得更加有“水晶感”,即让图标、画面内容有晶莹剔透的感觉,这是很多品牌镜面屏无法做到的,也只有三星在数年前发布的“黑钻屏”或“黑水晶屏”能与之抗衡。苹果众多设备上的显示屏幕镜面屏会让内容变得更晶莹剔透  尽管在视觉效果方面这些优化后的镜面屏能够更加讨好用户的眼球,但是单纯从通过测试数据上来看很难体现出这个晶莹剔透的感觉,与普通镜面屏幕并不会有实质上的差异,因此这个部分只能通过主观来描述。而在响应时间方面,测试这个参数需要更为专业的仪器,目前几乎没有媒体有能力测试这个项目。  而在可视角度测试方面,理论上通过在不同的角度上对屏幕的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进行测试,通过分析计算出一款屏幕在不同观察角度上的差值,可以判断两个屏幕在可视角度上的表现,但实际上将其完全量化意义并不大:对于显示器和电视而言,各个产品可视角度实际差异并不大,即使有一定区别,在极端条件下的观看体验都不理想,因此实际意义不大;而对于手机产品而言,虽然很多机型都采用了广视角面板,但手机强调的是个人隐私,因此可视角度过大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情。早期夏普手机中(如7年前夏普为softbank订制的手机920SH)还特别加入了“防偷窥模式”,用来帮助保护大家的个人隐私信息。夏普很早就在手机屏幕中加入了防偷窥技术  总结:数据为用户实际需求服务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显示屏幕是一个相对更加感性的物体,由于每个人对颜色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同时对不同颜色喜好的风格也不同(如有些人喜欢更像三星AMOLED屏幕那种鲜艳的色彩,而有些人则更偏向于淡雅的颜色),因此对手机以及电视这类娱乐化的产品而言,屏幕色彩的测试并不应该用严格、苛刻的数据标准来进行定义,如规定色温在一定范围,或者是色域大小以及颜色风格等等,我们可以将这些测试的数据或者是色彩倾向性、表现风格来告知大家,但并不能根据这些来下定义哪款屏幕效果更好,毕竟不同消费者的观看感受和喜好是完全不一样的。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可以了解这款产品屏幕的表现风格,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购,如喜欢画质鲜艳风格的消费者可以选择色域值较高的产品,像是索尼高端的X9000B系列BRAVIA液晶电视。  而对于专业级的显示器而言,由于其面向的用户群体更加严谨、学术化,因此这部分产品的目的是完全追求真实、准确,而非艺术性的夸张修饰,因此对这部分产品的测试,大家可以严格按照测试的数据来进行判别。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和不同类型的读者,在测试结果中会有不同的侧重和体现。
(责任编辑:HN666)
09/03 12:0508/22 16:1608/04 15:47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大家的妹子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屏幕全部显示白色时屏幕饱和度不_富可视m310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05贴子:
大家的妹子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屏幕全部显示白色时屏幕饱和度不收藏
有的地方感觉白色有点发灰的感觉,有的地方白的很到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情况?
『魅蓝 5s』天猫首发,2.2元秒杀手机
因为不是全贴合屏咯,全贴合的话关屏状态是全黑的,但这个机子是灰色的。
我白色感觉泛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0115|回复: 35
求精!!!解决大家屏幕发白的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此贴技术内容均为转载!为了方便广大宏基用户!!!感谢作者!!!!
本人前几天入手5755G。屏幕同样难受啊~!
大家买的宏基笔记大多都有本屏幕发白刺眼的问题,论坛里面的地平线大神发过一个文件,就是用苹果的ICC配置文件来修改屏幕颜色,按照操作修改后,确实颜色柔和了许多。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用了ICC文件后,当时颜色是变回来了,但是只要点安装程序或者开全屏的游戏,屏幕的颜色马上又变回来了。至少我的是这样的。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其中的原因就是显卡的LUT(色彩对照表)恢复了默认。我们无法修改显卡内部的LUT,但是我们可以用其他办法来锁定LUT文件。
本人亲测。方法可行!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试试!
首先在论坛里面找到地平线大神的ICC文件。
下载后安装LUTManager。
下面内容转自中关村论坛!!感谢作者!!!!!
推荐方案1:采用LUTmanager+Monitor Calibration Wizard的方法,比较简单,有效,具体为:
1)打开lutmanager 点选File--load lut from file,导入icc文件,修改显卡的LUT
1.jpg (56.51 KB, 下载次数: 37)
00:40 上传
2)打开Monitor Calibration Wizard(MCW),获取LUT曲线(红框save profile)
2.jpg (67.26 KB, 下载次数: 28)
00:41 上传
3)用Monitor Calibration Wizard载入获取的LUT曲线(红框load profile)并勾选第一(蓝框load at windows startup)和第二个选项(蓝框persistent profile...)强制开机锁定LUT。搞定!!!Monitor Calibration Wizard会开机驻留托盘区,一旦有软件或者游戏修改LUT,会立马让MCW拉回来,比较暴力,高效!
& & 第一个方案存在一个小小的缺陷,就是MCW保存加载的LUT曲线仅为单色8bit精度(win7系统自带色彩管理套用icc也是8bit),而it168提供的icc文件通过LUTmanager导入后可发现其icc文件精度为16bit(见第一张图)。& & 最关键的是我本人的A卡HD3650支持8bit到10bit抖动输出(ATI早在05年的X1000系列显卡上就实现了该功能,类似于TN面板从6bit抖动到8bit),本人试过用directx SDK中附带的测试工具测试,确实能抖动出10bit。& & 当然,一般我们都用不上10bit,但是如果有调校,这个10bit输出就相当于显示器的色彩对照表,从10bit(10亿7千万色)中选取8bit(1670万色),这样加载icc文件后就不会掉色,如果没有这个抖动10bit帮助,加载高精度icc文件后最终还是从1670万色中取色,就会出现相邻灰阶断层合并,跳级阶跃,灰阶不连贯,这就是掉色。显示器灰阶基准越差,调校曲线越复杂,掉色越严重,但是只有在单色灰阶中比较明显,一般差别不大,3D游戏中掉色更不容易察觉。
3.jpg (29.57 KB, 下载次数: 14)
00:41 上传
& & 如果你是NV显卡并且用DVI连接显示器(NV没有抖动输出,DVI只能到8bit,但现阶段NV卡VGA和DP可以真10bit输出),或者你对色彩不敏感,直接用LUTmanager+Monitor Calibration Wizard就可以了。而如果你对显示器的色彩很苛刻,即使是游戏画面,追求尽量完美,并且是A卡,或者用N卡的DP或模拟接口连接显示器,手头的校色文件精度在10bit以上,请往下看。 & & 方案2:LUTmanager+hotkeyP其实如果不玩游戏,LUTmanager就够了,其高精度LUT修改,低精度icc文件曲线自动填充平滑,开机自动加载指定文件,多显示器调校,比较强悍。只是不够MCW暴力,所以,如果能指定一个快捷键让其在游戏时修改显卡LUT,就能保留其高精度优势了。通过浏览注册表键值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发现,LUTmanager开机加载项键值为:x:目录LUTManager.exe /pt &X:目录XXX.icc& 0& && &(最后一个0代表第一个显示器)使用 /pt命令就可以利用程序导入指定的调教文件,如法炮制,新建快捷方式中加入此类目标,再赋予快捷键!但是游戏中失效!!!之后尝试借助第三方快捷键工具实现,最终利用hotkeyP实现。
4.jpg (26.99 KB, 下载次数: 10)
00:42 上传
点右边的添加
5.jpg (37.36 KB, 下载次数: 7)
00:42 上传
如此设置后游戏中只要按下自定义的快捷键就可以实现了。
不过这个方案也有缺点,就是不够暴力,有可能切出来再恢复就回默认了,需要再次按下快捷键。
& & 方案3:LUTmanager+PowerStrip这个方案比较复杂,但是效果不错,powerstrip有记忆能力,切出来恢复不会重置修改,也是我本人一直在用的方案其实powerstrip这款软件默认只有8bitLUT修改精度,但是人为修改后可以导入16bit精度值。首先下载安装powerstrip,安装过程中会提示导入常用的灰度方案,点确定。有安装完后在安装文件夹内能看到一个文件:LUT.reg& &刚刚安装时导入的正是这个文件
6.jpg (86.32 KB, 下载次数: 11)
00:43 上传
点右键-编辑-打开后发现有很多类似&sRGB 2.2 Gamma D65&&Office 1.8 Gamma D65&的项,对应很多hex:00,00,00,01,01,02,......FF,FF,FF的二进值,该软件也可以捕获目前显卡的LUT,但是精度只有8bit,所以需要人为修改
7.jpg (208.31 KB, 下载次数: 13)
00:43 上传
powerstrip软件可以读取注册表当中导入的这些值去修改显卡LUT,如果注册表中导入的为16bit精度(双倍数据),有可能就可以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得到icc文件内包含直接修改显卡LUT的数值。这里还需要用到16位编辑器,我本人用winhex打开Winhex,如果直接将icc文件拖进去,会发现数据很乱,不知道有效区段在什么地方(icc文件内还包含了很多附加信息),这里需要再次使用LUTmanager导出纯LUT修改值:在已经导入ICC文件的LUTmanager窗口上点击左上角file---save lut to file保存为后缀名为.lut的文件,这个文件其实就是提纯了的icc文件了。将*.lut文件拖入Winhex,出现一大片hex值,如果将这些值导入注册表内,就OK了。但是如果直接用Winhex的复制功能,粘贴到记事本中后数据会连在一起,而我们看到之前PowerStrip文件夹内的那个lut.reg文件编辑时,每两个十六位数值用逗号隔开,否则二进值无法导入。所以我采取间接提取的方法,见图
8.jpg (132.11 KB, 下载次数: 11)
00:44 上传
edit--copy all--GREP HEX然后新建一个文本文档,打开--粘贴,发现hex值被x分开
9.jpg (180.04 KB, 下载次数: 7)
00:44 上传
10.jpg (17.17 KB, 下载次数: 13)
00:44 上传
再用文本的替换功能“查找x 替换,”
逗号就插进去了 不过记得去掉第一个数据前的逗号。
11.jpg (162.91 KB, 下载次数: 7)
00:44 上传
然后全部复制,用文档打开之前那个LUT.reg,粘贴替换某个hex:后面的值(没有&&没关系)或者在末尾新建一个项,比如我新建了一个项为proD65F2380如图
12.jpg (270.94 KB, 下载次数: 7)
00:44 上传
保存--关闭--双击导入到注册表。至此需要修改的就完毕了,接下来看powerstrop这个工具。打开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直接确定,然后软件会驻留桌面右下角托盘区,点右键,选色阶设定--设定
13.jpg (66 KB, 下载次数: 9)
00:45 上传
勾选非线性ramp选项,在右边选取刚刚修改的项,另存新档,然后点左边的按钮赋予快捷键
14.jpg (52.88 KB, 下载次数: 9)
00:46 上传
选中刚刚另存的新档 自定快捷键,选中恢复色阶更改(powerstrip的记忆功能),关闭。右键托盘区powerstrip--选项--偏好设定--windows启动时自动启动。
15.jpg (72.64 KB, 下载次数: 7)
00:47 上传
powerstrip这个工具功能比较多,大家可以看看有没有能用上的,但是我只用到了色阶控制,所以通过勾选模块去掉了其他功能
OK全部搞定
PS:软件下载地址LUTmanager:Monitor Calibration Wizard:HotkeyP:powerstrop:winhex:
本人使用的是第三种方法。虽然有些麻烦,但是真的有效。大家也可以使用别的 ICC文件,方法都是 一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再次感谢作者!
恭喜,获得本币奖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没人顶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咱们475X的屏幕不支持10bit输出吧?~
TA的每日心情难过 13:29
转载的不能给精华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学习深造。。。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觉可以试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太复杂了,算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觉可以试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点太复杂了,头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确实复杂了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这个也是好东西,要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fan1956 于
16:02 编辑
不用那么复杂,只需进入控制面板→电源选项,在右侧的选择电源计划进行调整即可解决屏幕发白的问题。具体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试过了,有所改善,但是还是一样发白,受不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说的非常详细,顶。。。。。。。。。。& &&&求&&ICC文件 , 地平线大神的ICC文件下载不了,,谁有的话 发我邮箱一下&&& & ,谢谢
17年2月精华宗师
17年2月精华大师
acer 52 5750论坛
关注本友会
本友会微信公众号
VR微信公众号
benyouhui2012
今日推荐 /1
本友会1月积分商城奖品已经下发,快递单号均已通知获奖用户,统一为快捷快递,京东卡今日将以卡密形式私信获奖用户,话费奖励也已经发放完毕请注意查收!拆机大赛的以及笔记本推荐的评奖结果和奖品将在下星期进行发放!请注意相关动态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屏幕有白色光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