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资金多吗

国内近60起VR投资汇总 看2016年资本的最新走向--百度百家
国内近60起VR投资汇总 看2016年资本的最新走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从2015年11月以来,“VR”这个名词在国内炙手可热,争着把钱扔给VR公司的大公司络绎不绝;它甚至成了两会的热点,多个省市级政府将其视为创新创业的新增长点。
2014年7月,FB以20亿美元高价收购Oculus,那时,VR还仅限于一小部分爱好者的自娱自乐。而在国内,对VR的“观望”的态度及2015年的资本寒冬并没有使VR投资、VR创业公司走上风口浪尖;2015年下半年,FB、Sony、HTC三大巨头宣布将发布消费级别的VR产品,才算真正点燃了国内的VR之火。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领头进入VR领域,于是,可以看到:从2015年11月以来,“VR”这个名词在国内炙手可热,争着把钱扔给VR公司的大公司络绎不绝;它甚至成了两会的热点,多个省市级政府将其视为创新创业的新增长点。
2015年以来国内风投及公司在VR领域的投资活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VR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1)资本方向,VC带头,BAT进入,政府扶持将落地
资本拥有最灵敏的嗅觉。
国内最先投资VR领域的是VC(风险投资),它们完成了大多数VR创业公司的天使轮、Pre-A轮以及A轮、A+轮投资。活跃其中的大风投机构包括和君资本、丰厚资本、洪泰基金、IDG、纪源资本GGV、SIG海纳亚洲、君联资本、光信资本等。
风投进入的时间以2015年上半年居多,从2015年底截止目前,大公司蜂拥而入。包括昆仑万维、盛大网络、奥飞互动、盟云软件、游久游戏、腾讯、迅雷、乐视、阿里巴巴等。
另外,跨界投资的现象明显。一些传统企业如湖南卫视、棕榈园林、国旅联合、友为微电子、美图、华闻传媒等借机进入VR行业。
其中,一些新闻点很有意思:
——1月21日,暴风魔镜B轮融资2.6亿人民币,创国内VR投融资记录新高;同一天,盟云软件4.6亿全资收购3家VR公司,刷新记录;
——腾讯投了2家,一家是开发了“旅行VR”App的赞那度,一家是斗鱼TV;阿里巴巴大手笔52亿人民币投资Magic Leap,一家AR开发公司,首轮由谷歌领投,目前还没有成型产品,听说设想和概念很超前;
——百度没有投资,而是直接在百度视频新开了VR频道。
——何炅、谢娜、汪涵代表湖南卫视投资唱吧,后者将进军VR直播。
随着BAT进入,VR这团火越燃越旺,政府层面的规划即将落地。
3月5号,两会上,南昌市长郭安表示:南昌市将拿出100亿资金搭建全国(也说是全球)首个城市级VR产业规划,将从创业基地、基金、人才方面落地扶持;3月2日,成都高新区召开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座谈会,将从三大方向发展VR:以运达科技、川大智胜为代表的应用类VR、以理想境界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类VR、以虚实梦境、亿次元为代表的游戏类VR。而在北京,首家VR/AR创业基地“亭基地”占地2000平米,于2月底落地国际创客中心,将形成VR/AR特色创业街区。
政府层面上的扶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提供VR创业空间、人才培养和资金扶持。伴随政府的重视,VR孵化器成长起来。
2)产业链完善,从硬件开发、内容生产逐渐拓展到上下游生态链
从投资图明显可以看出:VC最早投资的是硬件开发商,包括硬件输出,比如VR眼镜、头盔、手柄、耳机等,以及输入端硬件,比如动作捕捉和识别技术研发商。
从2015年底开始,流向硬件端的资本减少,而这几类公司成为新宠儿:内容生产(游戏、电影、视频等)、VR直播技术及平台、全景视觉、主体公园、内容分发。线上和线下的产业链在逐步建成。
从创业公司及投资偏向来看:输出型硬件市场已有足够的参与者,而输入端公司较少;VR直播、全景视觉、VR App开发受欢迎;内容提供商增多,有优秀成绩的更受资本欢迎。
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投资点:
——联络互动7500万美元投资雷蛇,在此之前,前者已开发出VR OS平台,将为业内软硬件、游戏、视频开发者提供VR相关系统SDK,同时提供应用入口及技术开放平台;而之前雷蛇也开发出了OSVR开源系统平台。两者联合显然是霸占了海内外的OS优势;
——奥飞互动是在VR领域布局最广的公司,包括硬件输出、硬件输入、内容提供商、VR游戏开发商、全景视觉、直播、VR互动营销、VR主体公园,应有尽有啊!
——3月2日,由天天投牵头的中国VR/AR创投联盟成立,致力于构建VR全产业生态网络,其中有50多家创投机构,包括腾讯众创、天天投、高榕资本、联创永宣、纪源资本、毅达资本、丰厚投资、搜狐畅游等。
以下附图从2015年以来的VR投资表,以投资方为风投和公司分两张表(以代表性的风投机构和公司为主)
投资方为公司:
投资方为资本机构:
【关于龙图教育】
龙图游戏旗下唯一的教育品牌-龙图教育于2016年3月全国重磅独家首推“VR/AR产业化教育课程体系。为了满足VR市场的人员需求,龙图教育携手3Glasses、掌网—星轮、大朋、HTC、三星等知名VR眼镜设备厂商强强合作,并与知名硬件提供商乐创、华夏动漫、普乐方、Noitom等公司联手,打造全国首家完整的VR产业生化教育生态链。
为VR的发展铺路,龙图教育官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104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从VR到潮牌,投资人为什么总爱投他们不懂的行业?--百度百家
从VR到潮牌,投资人为什么总爱投他们不懂的行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投资人都捂紧口袋的今天,能获得千万级融资的INXX究竟是何方神圣?
最近的资本流向很有趣,投资人似乎越来越倾向于那些他们“不太懂”的领域;黑科技VR的风还没刮过去,又传来了潮流买手平台INXX获得千万级A轮融资的消息,这轮融资领投及跟投的资本分别有“众晖资本”、“中汇金”、“德同资本”,像华孚科技这类全球最大的面料生产上市公司也以产业投资的形式成为了INXX的投资人伙伴。
在投资人都捂紧口袋的今天,能获得千万级融资的INXX究竟是何方神圣?(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全新的领域,熟悉的模式】
说起潮流买手平台,其实就是聚合全球高街潮牌,集经销进口、授权代理、品牌入驻为一体,加上fashion icon的审美指引,审美指引是买手制最大的特点:其本质可以理解为由一位或几位时尚圈的KOL从众多品牌中筛选平台中售卖的款式以及品牌。
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买手制和我们常说的C2B模式很相似。KOL依靠自身势能吸引精准用户,用这些用户相似的需求驱动企业构建产品。INXX选款都是由资深潮流人士组成的买手团队综合考虑流行趋势、风格和价格来选定商品。这些买手来往于全球各地,实时掌控最新的潮流讯息,不但为INXX选择最优秀的商品,还替用户做好了搭配。C2B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很多行业都产能过剩的今天,用用户喜欢的商品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是想方设法让用户“产生”需求。
除了C2B模式外,INXX也没有单纯依赖线上渠道,在2010年就在电商领域取得不错成绩的INXX深知线下布局的重要性。在官网上线没多久后,INXX就在上海开了一家体验店,到今天全国范围内的线下门店已经有了二十多家。其中有3家门店采取了独特的lifestyle运营模式,除了服装以外,还贩卖其他与INXX品牌概念相似的商品,汇集了时下最流行的音乐、咖啡等等多种元素,同时所有商品都可以扫码购买、在手机上看到模特的试穿效果。不管是下单、支付还是配送,用户都可以随意选择在线上或者线下完成。
O2O概念中,线下店面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单单是方便用户购买,还能作为品牌宣传的利器。在线上流量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时,线下流量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线下门店的作用,一是能在商超、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立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二是店中的装修风格、陈列都是对品牌细节的展现,三是顾客在实体店中的体验,能够以优质的体验和试穿达成好的印象及购买力。INXX的线下门店,也不无展示着自身新潮、年轻化的品牌风格。
虽然对潮牌、时尚这些领域有些陌生,C2B和O2O这两个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让投资方对INXX有着充足的信心。
【布局移动端,INXX要做潮流大生态】
除了自有品牌外,INXX旗下还有Mastermind Japan、HBA等品牌入驻,侃爷刷爆朋友圈的潮鞋Yeezy也由其代销。INXX自身强大的势能,加上品牌运作操盘经验和完善的供应链以及灵活的合作方式,也吸引了大量有Idea却没有能力实操的品牌主理人。自由品牌+买断代销+原创品牌孵化,使得INXX成为了内地最大的潮流买手平台。
但这绝不是INXX发展的终点,在INXX的构建中,移动互联网和社群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社交是社群的基础,INXX的用户相对窄众,能做社交吗?其实越是窄众的用户,越有相互交流的欲望,INXX的社交版图存在于微信的熟人社交和陌陌的陌生人社交之外,是基于用户共同语境的兴趣社交。有了移动端的布局,加上INXX自身用户中就包含了潮流爱好者、时尚圈KOL、设计师等等诸多层级,必然会出现一片繁荣UGC内容出产。可以想象,INXX的App将拥有以图片为主社交板块,并且根据不同品牌、风格拥有不同的话题标签并形成群组,吸引更多用户生产内容。有了内容,INXX就可以进而发展资讯平台,从而依靠内容吸引更多用户,下一步就是要组建社群,沉淀用户了。
社群电商在这几年好像是一个特别火的概念,可现状往往是在同一个社群中,有的东西卖到断货,有的东西无人问津,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商品和社群标签的匹配度够不够高。INXX用户的标签极为精准:年轻、潮流、时尚,用户因为潮牌聚集在一起,而INXX售卖正是潮流服饰,双方契合度之高直接给了INXX做社群电商的天然土壤。
线上和线下店面吸引流量,移动端App用社群和内容留住用户,社群电商引导购买行为。INXX绝不是一个电商平台,在未来它将是一个巨大的潮流生态圈,将是一种lifestyle。
【90后用户才是最大吸引力?】
INXX被资本看好的另一原因,是其背后的90后用户群体。当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时,谁能拥有年轻用户,谁就能获得资本的青睐。
INXX以及其平台中的品牌,本身就很受明星们的欢迎,尤其是受90后关注的TF Boys、吴莫愁、吴亦凡、杨洋等都与INXX有过合作。这些明星都是深受90、95后追捧的小鲜肉,自身也是娱乐圈中的时尚达人,身穿INXX品牌服装的照片被粉丝和自媒体疯狂转载,真是让人感叹明星效应永远都不会过时。
在网红、IP大热的今年,INXX开发了很多新玩法。除了明星以外,INXX还和热门电影IP忍者神龟推出合作款,与电竞战队LGD联动开放一系列周边产品,引进古巨基、顽童一类具有明星效应的主理人品牌。在最近大火的《为她而战》、《极速前进》等等综艺IP中,也能看到INXX的身影,游戏、明星、电影、综艺等等领域的跨界合作,让INXX变成了高街文化的最强推手。INXX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融资也将会拿一部分用来加强各种跨界合作,比如书法家陆一飞的书法,阿里影业等。
种种新玩法让INXX不断吸引着更多潮流文化圈中的新用户,更让INXX成为了娱乐圈、艺术圈等等各界人士跨界做潮牌的首选平台。现在红人变现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做服装,而INXX的一站式服务可以为他们提供诸多便利。明星、网红带来的粉丝经济,也是INXX手中的一张王牌。
线上下线齐头并进、优质自有品牌和代销品牌、充足的圈内话语权;INXX无疑是潮流买手平台中的领头羊。而如果仅仅将自己做成一个电商品牌,怎么能吃下中国潮流圈这一片巨大的蓝海?拿到这次融资后,INXX已经紧锣密鼓的在移动端、社群运营和跨界合作方面开展布局,中国消费者将可以享受到更多国际潮流品牌,而高街亚文化的兴起也会让大量相关从业者获得更多机会,逐渐形成属于中国自己的潮流产业链。本次投资INXX的几家资方,或许会成为中国潮流产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中国潮流大生态正在逐渐形成,这片蓝海下究竟藏着怎样的宝藏,我和大家一样期待。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业务咨询电,QQ。
长按下图关注。预告:我看手机市场乱战
阅读:213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7万
阅读:2397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VR产业投资人:VR有机会也有“坑” 资本目前非常谨慎|投资_凤凰财经
VR产业投资人:VR有机会也有“坑” 资本目前非常谨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多位投资者、企业引用了高盛此前发布的“VR&AR行业报告”。高盛分析预测,到2025年VR/AR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提出VR将成为下一个游戏规则颠覆者之前,高盛还有三个前提:“技术改进、价格下滑、相关应用诞生”。昨日的峰会上,多位投资者、业内人士亦强调了抵达百亿市场前不可忽视的风险。“在机会的前面,其实就是一个\"坑\",如何达到机会,就要懂得怎么样去绕过这些\"坑\"。”符国新表示,“真的要从真实到虚拟世界,需要解决好多问题。”
继电视屏、手机屏之后,下一个吸引资本的屏是什么?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这是科技界的人给出的答案。今年一季度,Oculus、Sony、HTC三家国际VR巨头陆续发布了新一代消费级产品引爆市场,入局者们高呼“VR元年”到了。在这个里,比VR产品更多的是创业者,但比创业者更多的是各类VR论坛,比论坛更多的是关注这个领域的投资者。经过去年科技巨头一番并购、布局后,资本有了冷静的趋势。3月27日,由成都市郫县人民政府、成都市科技局主办,光谷创业咖啡承办的“第一届中国VR&AR国际峰会”在成都郫县菁蓉小镇召开,5场主题论坛、60位行业大佬来到这个“全球创新创业高地”论剑“下一个视界”,创业者将会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值得注意的是,UCCVR创始人符国新在会上直言,“要达到虚拟时间,还需要解决好多问题,机会面前是"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主管合伙人杨镭坦言,这个行业有泡沫,但有泡沫是正常的,泡沫之后大家趋于理性。“目前投资人很谨慎,(华山资本)到目前为止(对于VR的投资标的)是观察阶段。”谈投资机会面前有一个“坑”2月底,在巴塞罗那MWC展上,三星召开了发布会,众人带上Gear VR体验的照片刷遍了科技界的朋友圈,昨日(3月27日),这张照片也多次出现在“第一届中国VR&AR国际峰会”的演讲展示中。“三年多的开发,三年多行业的沉淀,让上百人同时观察VR场景,本身就是很大的突破。”在峰会上,符国新非常肯定上述Gear VR的体验在VR普及过程中起到的标杆性作用。“今年是VR元年”,几乎没有从业者不这样说。不仅三家VR国际巨头已经发布了消费级产品,国内不少知名的创业团队也在陆续发货。这让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感到兴奋,“只有硬件普及了,才会有好的内容和平台公司出现。”多位投资者、企业引用了高盛此前发布的“VR&AR行业报告”。高盛分析预测,到2025年VR/AR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提出VR将成为下一个游戏规则颠覆者之前,高盛还有三个前提:“技术改进、价格下滑、相关应用诞生”。昨日的峰会上,多位投资者、业内人士亦强调了抵达百亿市场前不可忽视的风险。“在机会的前面,其实就是一个"坑",如何达到机会,就要懂得怎么样去绕过这些"坑"。”符国新表示,“真的要从真实到虚拟世界,需要解决好多问题。”如果说去年上半年资本停留在“VR是什么”的状态,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频繁发生的并购、投资事件,则让资本进入了“不管VR是什么,一定有价值”的热捧阶段。然而,进入“VR元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多次了解到不少业内人士持的是“谨慎乐观”的态度。3月初,一位游戏界的观察人士曾参加一场在北京举办的VR创投会,他与一些投资者交流,对方看待这个行业的“冷静”让他吃惊。在交流中,上述观察人士得知,投资者们认为这个行业还“太早期,没有成熟模式,一些核心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投资人非常谨慎。”昨日,杨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这个行业中,硬件被大厂商领先,未来想用硬件赚钱会遇到瓶颈;平台、门户的投资,谁能成为VR界的合一或者YouTube,大家都在赌。杨镭表示,接下来会成立一只VR基金,“在中国市场中,会挑选好的团队进行合作,特别是内容方面的公司。”谈发展VR主题公园会先火2015年,VR市场“战火”弥漫。Facebook陆续收购动作捕捉、游戏开发引擎团队;微软1.5亿美元买下81项虚拟现实专利;苹果也默默收购了捕捉技术公司;HTC发力VIVE,被解读为希望用这块业务拉升公司业绩……市场格局的形成无外乎两种:巨头分拆业务和投资并购。对于这样的行业发展,德同资本主管合伙人张乐表示,目前的VR行业中,国外几乎都是科技巨头在做或已收编,国内的科技巨头“慢了一些”,“这给国内的小公司留下了很多机会,可以和国际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张乐还表示,由于资本具备的逐利性,投资者都希望在这片蓝海中找到未来的“独角兽”,这种发展阶段适合更多的小投资公司参与进来。巨头圈地之际,创业团队进入这个产业链还有哪些机会?被谈得最多的无疑是游戏和视频。符国新表示,UCCVR曾举办的一次VR内容征集赛中,内容团队提交的作品一半以上是VR游戏,游戏+VR,所带来的沉浸感几乎是游戏玩家的“终极梦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镭提到,在中国,第一波会发展起来的应用场景是VR主题公园。“比如你坐过山,没有VR眼镜的时候,看的是风景;当戴上眼镜,就进入到新的世界,有了全新的体验。”在VR行业的上中下游中,张乐更看好的是“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商业前景。这条并不长的产业链中,传感器、摄像头、芯片等硬件属于上游,游戏、影视、主题公园等应用场景的融合处于下游,交互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处于产业链中间的一环。张乐分析,显示、感应和交互是当前VR发展的三大技术难关,在VR输入设备产业链中,具备“领先自主算法技术”的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更具投资价值。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836038
播放数:672698
播放数:959315
播放数:1094420
48小时点击排行国内近60起VR投资汇总:看2016年资本新走向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
国内近60起VR投资汇总:看2016年资本新走向
来自百度VR
2014年7月,FB以20亿美元高价收购Oculus,那时,VR还仅限于一小部分爱好者的自娱自乐。在国内,“观望”的态度及2015年的资本寒冬并没有使VR投资、VR创业公司走上风口浪尖;直到2015年下半年,FB、Sony、HTC三大巨头宣布将发布消费级别的VR产品,才算真正点燃了国内的VR之火。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领头进入VR领域,于是,可以看到:从2015年11月以来,“VR”这个名词在国内炙手可热,争着把钱扔给VR公司的大公司络绎不绝;它甚至成了两会的热点,多个省市级政府将其视为创新创业的新增长点。(图注:2016年以来,VR百度指数成倍增长)为此,茶茶整理了从2015年以来国内风投及公司在VR领域的投资活动(见文末附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VR在国内的发展情况。1)资本方向,VC带头,BAT进入,政府扶持将落地资本拥有最灵敏的嗅觉。国内最先投资VR领域的是VC(风险投资),它们完成了大多数VR创业公司的天使轮、Pre-A轮以及A轮、A+轮投资。活跃其中的大风投机构包括和君资本、丰厚资本、洪泰基金、IDG、纪源资本GGV、SIG海纳亚洲、君联资本、光信资本等。风投进入的时间以2015年上半年居多,从2015年底截止目前,大公司蜂拥而入。包括昆仑万维、盛大网络、奥飞互动、盟云软件、游久游戏、腾讯、迅雷、乐视、阿里巴巴等。另外,跨界投资的现象明显。一些传统企业如湖南卫视、棕榈园林、国旅联合、友为微电子、美图、华闻传媒等借机进入VR行业。其中,一些新闻点很有意思:——1月21日,暴风魔镜B轮融资2.6亿人民币,创国内VR投融资记录新高;同一天,盟云软件4.6亿全资收购3家VR公司,刷新记录;——腾讯投了2家,一家是开发了“旅行VR”App的赞那度,一家是斗鱼TV;阿里巴巴大手笔52亿人民币投资Magic
Leap,一家AR开发公司,首轮由谷歌领投,目前还没有成型产品,听说设想和概念很超前;——百度没有投资,而是直接在百度视频新开了VR频道。——何炅、谢娜、汪涵代表湖南卫视投资唱吧,后者将进军VR直播。随着BAT进入,VR这团火越燃越旺,政府层面的规划即将落地。3月5号,两会上,南昌市长郭安表示:南昌市将拿出100亿资金搭建全国(也说是全球)首个城市级VR产业规划,将从创业基地、基金、人才方面落地扶持;3月2日,成都高新区召开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座谈会,将从三大方向发展VR:以运达科技、川大智胜为代表的应用类VR、以理想境界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类VR、以虚实梦境、亿次元为代表的游戏类VR。而在北京,首家VR/AR创业基地“亭基地”占地2000平米,于2月底落地国际创客中心,将形成VR/AR特色创业街区。政府层面上的扶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提供VR创业空间、人才培养和资金扶持。伴随政府的重视,VR孵化器成长起来。2)产业链完善,从硬件开发、内容生产逐渐拓展到上下游生态链从投资图明显可以看出:VC最早投资的是硬件开发商,包括硬件输出,比如VR眼镜、头盔、手柄、耳机等,以及输入端硬件,比如动作捕捉和识别技术研发商。从2015年底开始,流向硬件端的资本减少,而这几类公司成为新宠儿:内容生产(游戏、电影、视频等)、VR直播技术及平台、全景视觉、主体公园、内容分发。线上和线下的产业链在逐步建成。从创业公司及投资偏向来看:输出型硬件市场已有足够的参与者,而输入端公司较少;VR直播、全景视觉、VR
App开发受欢迎;内容提供商增多,有优秀成绩的更受资本欢迎。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投资点:——联络互动7500万美元投资雷蛇,在此之前,前者已开发出VR
OS平台,将为业内软硬件、游戏、视频开发者提供VR相关系统SDK,同时提供应用入口及技术开放平台;而之前雷蛇也开发出了OSVR开源系统平台。两者联合显然是霸占了海内外的OS优势;——奥飞互动是在VR领域布局最广的公司,包括硬件输出、硬件输入、内容提供商、VR游戏开发商、全景视觉、直播、VR互动营销、VR主体公园,应有尽有啊!——3月2日,由天天投牵头的中国VR/AR创投联盟成立,致力于构建VR全产业生态网络,其中有50多家创投机构,包括腾讯众创、天天投、高榕资本、联创永宣、纪源资本、毅达资本、丰厚投资、搜狐畅游等。以下附图从2015年以来的VR投资表,以投资方为风投和公司分两张表(以代表性的风投机构和公司为主)投资方为公司:投资方为资本机构:
来源:游戏茶馆
声明: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百度VR等你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