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是真的有那么多现在白手起家创业业几年后年收入百万的大神吗

如题。为什么我身边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人?是他们在吹牛还是我见识太短?====================================看了这么多回复,题主还是相信有这样的大神的,只是题主眼光太低、圈子太low而已。说到这里想起来以前亲身经历的两个事:(题主小时候在乡下读书)一件事是有次有个城里的学霸(跟我一届)回乡下,然后亲戚朋友都一直说她成绩各种好,那时候题主见识更是少,就觉得成绩再好顶多也就跟乡下小学的学霸差不多,遂拿了一道乡下小学学霸做不出的题目给她做,人家一两分钟就想出来了。题主那时候是觉得各种不可思议啊,现在想想果然是见识太少了!另一件事还是发生在在乡下读小学的时期,有个进城的同学说他去肯德基,看到那里的水龙头伸手就会流水出来,题主那时候果断觉得他是在吹牛逼,等到后来见到这样的水龙头也是觉得各种不可思议,现在想想果然是见识太少了!最后引用一下一位答主的一句话:蚂蚁没见过大海,不代表沧海不存在!题主要努力提升自己了,争取早一点在知乎分享我年收入百万的历程O(∩_∩)O
PS:这个答案我还会持续更新的,不断补充身边的实例,更新他们的近况,给各位一个参考。正文:回答问题:答:很多很多。 我周围很多人不到30岁就年收入百万级了。他们中间有的是自己开公司,有的做投行,有的是名校PhD毕业混学术圈,还有的是各种官富学阀二代。后面三个就按下不表了。白手起家年入百万以上的大都在辛苦经营自己的小公司,整天连轴转,到处接项目,每次见到他们都一脸疲惫,出来约到酒吧都能手托着直接睡着(当然可能是喝醉了)。有的人连办公场地都还没有,但是流水上来了,至少有自己的事业、是个自由人了。准确来讲,每个白手起家年入百万的人的成功模式都是不可复制的。最简单的途径是好好读书上个名校,出来找份年薪百万以上的工作,一脚踏进中产阶级的队伍。这条路其实最不累,对脑子正常的人来讲最简单。很多人觉得直接出来接项目开公司赚钱很简单。现在做公司需要启动资金,有个朋友是参与了创业,正好是小股东,B轮融资能直接变现走人,其他大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都变纸了。变现的这部分钱成了启动资金,现在他在经营一个公司到处接外包项目,为了维持公司运转,每个月至少要有价值20万的项目,所以他每天从一睁开眼就开始忙活。还有个是本科一毕业就出来了,在深圳做电子设计,一扎就扎了十年,埋头当了十年屌丝,后来赶上了智能硬件,搞手环、充电宝一笔捞了千万多,现在在做智能硬件外包设计,同样很辛苦,尤其是最近创业公司大灭绝,做智能硬件的纷纷倒闭单子越来越少,正准备转型。所以说每个人的模式都没办法复制,关键的节点你不一定能抓住。有的答案说有政府关系能赚钱,这其实在前几年利润很大。这几年监管很严,哪怕是过去油水最大的基建项目都赚不了多少钱了,现在管基建的一般是两个领导,就是为了防止出事。而且现在政府项目结算经常拖延个一两年都很正常,一般只有大佬才能玩,创业公司没有深厚背景纯粹找死。而且就算你认识领导,也只是“认识”,他也不见得在关键点会给你行个方便。总的来讲,想要光靠政府关系白手起家,现在很难,真有暴利的项目也轮不到你啊。经商这件事很看人,有的人轻轻松松就把钱赚了,一年就干5个月,剩下的时间到处玩;有的人每天累死累活也就只能维持收支平衡。所以做生意的人到了最后就越相信命,越迷信,越喜欢算命,因为很多人发现自己发财并不是完全因为自己能力牛逼有关系,而是一些很随机无法掌控的因素在影响。不过,现在社会虽然浮躁,都在追求30岁白手起家身价过亿,但是我看周围的人个人资产(不是身价,不是股份换算的,是实实在在的土地等固定资产)过亿的大都是35岁左右才开始发迹的,当然也可能跟时代有关。但是要想在富豪阶层站稳,只能通过经营一份产业,而不是靠虚高估值和泡沫。很早前就赚大钱的,到了最后赔的倾家荡产的不在少数。武汉人都知道汉正街,当年汉正街最早富起来的那一帮人现在基本上都进去了。见人见多了,就发现这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观察这些人的起起伏伏,隐约感觉到背后还是有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着。你看一个人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就能知道他未来的趋势:有的人勤奋踏实、为人谦和,接人待物恰到好处你就能隐约感到他会很成功;有的人言行轻浮目空一切,这种直觉上会觉得他一事无成,尤其是很多吊丝逆袭之后败光老本的;有的人动不动谈自己跟谁谁谁很熟,好像领导都是他家亲戚;还有的人钻营取巧、上蹿下跳,耍各种花招,一开始可能还OK,但是往往蹦跶个几年就掉下去了。有个经常拉我出去玩的叔叔,小学没有念完,后来苦孩子逆袭。现在他很有钱,还承包了好多加油站,躺着都能赚钱。我之所以没有说吊丝逆袭,是因为我一直觉得他不像个吊丝,发迹前就很有大哥范,从不畏畏缩、怨天尤人,为人大方、做事灵活主动。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就算满桌子的人都在吐槽、吹牛逼,他也只是笑而不语。我那个时候就觉得他将来会很牛逼。同样都是农村贫苦出身,有的人就让人觉得很厉害,有的人就一直很low。所以说,寒门能不能出贵子还真的看人,并不是知乎上很多人言之凿凿的一定不能。我家母上大人曾经毕业分配到高中教过几年书,见的人多了。她曾经有个学生,也是农村出来的,家里挺穷,现在事业也没啥起色,搞了很多年的小公司估计也快倒闭了。可能因为他小时候家里穷,所以特别抠,蝇头小利也斤斤计较,为人格局不大。曾经小时候到他那里,我想用他联网的电脑浏览个网页也不让我碰,总是叫我小心点用,生怕我把它弄坏了。那个时候他就像吊丝,现在也是。后来需要采购一批设备,想走他的渠道照顾下他的生意,没想到他对自己人也这么算计。后来因为这件事家里人彻底不跟他来往了。你看,就算你有关系又怎么样?就算领导是你的授业恩师,你要是自己不行还得把好牌玩砸。所以说一个人牛逼还是Low B不是单单的出身背景、思维方式就可以说明白的,这根植于更深层次的因素。我现在统称为命,命拆开来就是人一叩,叩下来就是认了,认识到有些东西不是自己能了解到的。逆天改命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人呐就都不知道,自己不可以预料。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 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我告诉你关于我父亲从0到十几亿的故事。相关信息我会加工。&br&父亲经常向我描述枪口抵着后前额时的那种冰冷与恐惧,他说这段记忆会时刻的提醒他,切勿贪心。那是2006年3月的某天,父亲像往常一样踏上巴西的国土,在向导的指引下,在马托克罗索的某个村子收某种原料。父亲说,当地基础设施很差,汽车成了摆设,他们的行动几乎全部依靠步行。&br&行程未过半,突然一队武装分子拦住父亲他们。其中一个武装人员用手枪贴着父亲的前额,其余几个员翻着父亲的行李和口袋。&br&父亲说,他们当时遇到的就是蛇帮。国内对蛇帮的描绘神乎其神,父亲一直以为都是以讹传讹,没想到,这次真的遇到了。被搜走的包括一部手机、一块手表、还有大概相当于人民币20万元的雷亚尔。&br&蛇帮是在巴西做该原料生意的中国人对当地黑帮的称呼,他们专门抢劫做原料批发的商人,如果被抢,只能自认倒霉,因为蛇帮在当地都有保护伞。&br&2000年父亲退役,在老战友的鼓动下跑到福建,成了巴西淘金大队的一员。04年之前,父亲和战友分工明确,老战友负责原料进口,父亲主要在国内负责原料的精加工和国内事务,利润对半切。04年之后,父亲另立门户。进口、贸易、加工一体化,&br&我记得那个时候。父亲经常穿一件老式97式常服、配一条批发市场买的青色的西裤。总之如果不是有人介绍,你不会把他和那个当地最大的原料贸易商联系起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父亲建立了采购、贸易、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的产业链。&br&作为中国最大的原料进口商之一,父亲公司巅峰时期员工人数高达6000人。每天,都有装满原料的集装箱货轮从巴西到厦门,过海关,然后运送到父亲公司,经过产业工人的加工,用不了多久,各种类型各种价位的产品就会横空出世。&br&&br&我们大部分,对巴西的认识恐怕还停留在足球上,即便是当年央视记者深入贫民窟采访毒贩,也只是揭开了巴西社会矛盾的一角,父亲对巴西的评价是最富饶最贫困的神奇国度。&br&2000年,第一批淘金者的走上这片神奇的国土时。那时候,在山上随处可以捡到原料。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去收购,原料才慢慢有了市场价值。现在,巴西税法规定,原料出口有高额税率。&br&在马托克罗索,这种原料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土著——中间商——批发商——进口商。当然也有人为了节省成本,自己到深山从土著手里去收购的。父亲,“自己收购原料十分辛苦,一方面,当地基础设施极差,原料运输基本靠脚力,费时费力,最重要的是,完备的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依附其中的利益群体,批发商进口商绕开中间商直接去收购,很容易引来麻烦。”父亲曾经试图绕过中间商,直接去收购,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br&&br&东南沿海某大型原料批发市场,这可能是沿海地区财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市场中哪怕最不起眼的一个小店,其存货价值也不会低于千万。交易大厅里,点钞机发出哗哗哗的声响,POS机滴滴滴的划款声,顾客的交头接耳,货主畅快的大笑,你若置身其中,肾上腺素必然会飙升,恨不得拿出全部身价狠狠砸它一通。&br&而在市场的某个进口商仓库里,货架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各种规格的原料,货主正在细心的检查。检查完毕后,给一个顾客发出短信,内容是120——150、&150、10%--12%、60。几分钟后,顾客回复好的,这笔交易就算成了。&br&这是一种老派的交易方式,供需双方对信息表达的内容一清二楚,120、150指的规格还是重量,60指的是60万还是60元/克,顾客心里都明白。你若开口问,是60万还是60/克,那就露了怯,不被宰算是你好运。&br&一般来说,货主遇到不懂行且贼有钱的散客,自己宰杀一通后,往往会把这样的顾客介绍给市场上其他货主,这样,一来免得日后顾客回过神来,转头找自己麻烦,自己没个照应。二来,肥羊大家分享,也是这行的规矩。&br&几年前市场上曾经有一个刚入行小哥,长像酷似陈冠希,如果不是当时社交网络还未如此普及,只怕他也会被冠以最帅小哥之类的称呼。&br&那天小哥店里来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少妇,也许是看小哥面目清秀不似奸恶之徒,也许是小哥能忽悠,总之那天他出了180余万的货。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市场料商纷纷指责小哥毁了有肉大家吃的规矩,某些料商甚至扬言,如果小哥不分钱,就逼其退出市场。须知干这行的没有怂人,都是火里水里走过几遭的,小哥拒不退让,拉开架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br&后来市场管理者出面奉劝双方,都是出来做生意的,和气生财,有什么矛盾可以谈判解决。有此一劝,双方也都各找了个台阶下,找来父亲出面做调停人。最终双方相互妥协。小哥同意拿出70万给五家大料商均分,并约定以后小哥与那位少妇的货款,五家料商各占7%。&br&&br&&br&&br&2010是父亲做原料进口的第6个年头,是做该原料生意的第10个年头,也是他人生发生重大转变的一个年头。2000年他加入淘金队,2004年他开始做收购的生意,前后又用了一年时间创立了进出口公司,设立了加工厂,从巴西政府申请到了采购许可。期间他还入股了一家城市商业银行。&br&那几年里,父亲的公司也从砖瓦房变成了办公楼,因为父亲为人仗义疏财、其公司产业链完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他合作。行情最好时,父亲的货,30吨当天进,当天发售一空。&br&这是某年发年终奖金的一幕&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852& src=&/b36d38c917dc6ce960a61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b36d38c917dc6ce960a611_r.jpg&&但是几年的时间,他目睹了也遭遇了太多的危险经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设施的不完备,在巴西,所有的原料交易都是用现金完成,由此引发了不少杀人夺货、抢劫绑架的惨剧。2010年,最初与父亲合伙的老战友夫妇二人在巴西被绑架杀害。&br&“也许是他财富外露,被人盯上,也许是他触动了中间商也就是蛇帮的利益。” 父亲说,几乎每年都会原料商死在巴西,但是淘金的队伍却一天比一天壮大。&br&这位老战友,与父亲感情及深,就在他出事前一天,他还给父亲打过电话。那一整年,父亲都沉默了好多,年末父亲把企业当年的利润的全部提出,一半存在他们夫妇二人的女儿名下,一半以其夫妻二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设立一个奖学金。&br&这之后,父亲出售了加工工厂,也卖掉了企业的相关许可证件,用积累资金投建了两家农产品物流园,收购了西南某地市的制造工厂。彻底的放弃了该原料的生意。&br&父亲曾经说,想赚钱最重要的是两条,第一,不守规矩,第二,守规矩。规矩是什么?是巨头的意志,是现有的利益格局。不守规矩,是告诉你,不要被巨头的意志束缚,零售巨头说网商没有未来你就信了吗?他这么说,你偏要试试,巨头唱衰的,很可能是他最怕的。守规矩守的是什么,是利益格局。生意的每个环节,都有依附其中的利益体系,看似不合理的存在,往往是利益使然,所以,不要想绕开它,大家都有饭吃,你才能吃得饱。
我告诉你关于我父亲从0到十几亿的故事。相关信息我会加工。 父亲经常向我描述枪口抵着后前额时的那种冰冷与恐惧,他说这段记忆会时刻的提醒他,切勿贪心。那是2006年3月的某天,父亲像往常一样踏上巴西的国土,在向导的指引下,在马托克罗索的某个村子收某…
嗯这样说吧:&br&1.知乎本身在前期已经汇集大量的优秀答题人。&br&↓&br&2.在这些答题人中,能获得大量读者的支持并推到你的Timeline上,可以说是大神了。&br&↓&br&3.而且最重要的是,只有大神能回答“白手起家几年几百万”的问题,普通人根本不能答,这也是导致您觉得“这怎么全部人几乎都是几百万收入啊”。&br&&br&结论:条件筛选出来的结果嘛&br&===============================================================&br&简单来说,类似在一个重点学校的重点班上,随便挑一个学生,成绩都是杠杠的。&br&但是回到自己身边(假设是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嗯没见几个牛逼的。&br&&br&&br&&br&&br&&br&其实这些答案,在激励的角度看,跟鸡汤没什么两样。&br&但是其中优秀的答案,比起鸡汤更能提供一种思路/想法/经验,因为这建基于答题人的真实经历。怎么去吸收,这是个人的事。开心就好了嘛,反正比以前的故事会要精彩wwww&br&&br&玩知乎有一段时间,第一次有这么多赞。&br&感谢各位的支持!&br&&br&关于一些其他答案和评论,我也好一段时间看了。&br&很多人说很多答案是骗人的,假的。&br&诚然,网络信息的特性造就说假话不用负什么责任,但是我想说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br&一些不合逻辑/假的很明显的答案,大家基本都看出来。&br&当然也有一些答案即使是虚构的,但是逻辑严谨,句句在理。这种答案我也是认同的。&br&&b&我喜欢&/b&&b&纪录片,好的电影也不错。&/b&&br&&br&*不管怎么样,答案的经验毕竟是其他人的。实际应用请根据自身条件/身处环境灵活考虑。生搬硬套,即使是最好的答案也帮不忙。
嗯这样说吧: 1.知乎本身在前期已经汇集大量的优秀答题人。 ↓ 2.在这些答题人中,能获得大量读者的支持并推到你的Timeline上,可以说是大神了。 ↓ 3.而且最重要的是,只有大神能回答“白手起家几年几百万”的问题,普通人根本不能答,这也是导致您觉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不是台湾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