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国际化方案应该怎么做

国际化首先要考虑本土化
本报记者 周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 email推荐:
&&&&“站在讲台的时候我就知道,今天听完我的报告之后,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使用格力空调。”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上台后的第一句话就让听众笑成一片,她在日前举行的中欧校友年度论坛上讲述了格力电器的国际化道路,这次论坛的主题就是《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董明珠的自信来源于格力电器的市场占有率――格力空调已经在中国市场上16年保持第一了,不过,在董明珠眼里,这也只是个数字而已,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格力电器是一个专业化的企业,“作为一个专业化的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挑战精神,不是挑战市场而是挑战自己,必须要有领先的技术、优秀的管理和最有实力的人才队伍,才可以在行业当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恰恰就是她所强调的“专业化才可以成就真正的全球化”。
&&&&在董明珠看来,中国的企业其实早就走出去了,但仅仅是从数量上而言。她到美国考察的时候,美方的企业就说虽然中国有些品牌说起来很大,但仅仅是低价的代名词,“我们要把中国制造改变为中国创造,就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做营销出身的董明珠演讲起来总是激情澎湃,她强调,中国企业走向国际,不仅是国际化的扩张,更多是用产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我们坚持走出去,不是说拿几十亿元到外面收购一个企业,或者是收购一个工厂就是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是走出自己的品牌。”
&&&&和董明珠不谋而合的是,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也强调了品牌的重要性,“过去中国人不懂,以为要你的产品你就销,结果销了之后人家买了第一台就不敢买第二台,因为没有很好的服务和支持体系,再好的设备也要出问题,如果出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服务的话,对客户来说就是很痛苦的回忆。所以,我们牢牢记住品牌优先,一定要先建立好服务、配件的支持体系,只有这个体系有了我们才销售产品,这是我们的一个经验。”
&&&&向文波认为,国际化首先要考虑本土化,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在他看来,本土化包括产品的本土化和人才的本土化,甚至生产经营体系的本土化。目前三一重工在海外已经有30多家子公司,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在不少地方建立了研发基地。
&&&&向文波举了个例子:“一个机器,在美国用来种地,在印度可能用来做推土机,所以要求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说在中国好销的产品在全世界都好销。”他认为,国际化首先是要把中国市场做好,如果说中国市场做不好,做不到老大的位置,不要轻易地国际化。
&&&&一是因为中国市场本身机会很多,机遇很多,“现在全球最好的机会就在中国,就在你的门口”。向文波说,像三一重工这么大的规模,在国际上的比例也非常低,不到20%,而中国市场就占了全球市场将近一半,而且每年不断快速增长。“所以首先是要把国内市场做好,因为这是最大的市场。你只有具备了全球化的能力了才去考虑国际化,要唱国际歌先唱好国歌。”
&&&&二是因为国际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国内就是市场经济,有市场竞争,但是走到国际市场之后就复杂化了,向文波理解的国际化是国家意志的延伸,代表了国家形象,“你出去的时候就扛上了中国的旗帜,人家会考虑你的背景,这件事情就复杂了”。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早期欧美企业的国际化是伴随着殖民过程的。而中国的企业国际化显然不能学欧美企业的国际化,如何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同时又和世界和平相处是中国企业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三一重工来说,选择了一条自主投资建厂的发展道路,这和欧美企业更多地选择产业整合、并购重组不同,向文波认为,这比较适合一个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因为对我们来说还是稳健优先,所以我们的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把金融风险作为首要的考量,我们认为自主投资建厂是低风险,至少是风险可控的发展模式。”他表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和三一重工是一个民营企业有关,“我们在国内没有选择并购是因为我们不想惹麻烦,比如买国有企业的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所以三一重工从一开始就干干净净,没有戴过红帽子,也没有收购国有资产;从国际上来讲,收购的成本还是很高的,而且经营的风险更大,文化的整合风险非常大。”但是,向文波强调,三一重工的国际化虽然刚刚开始,但是企业非常重视,把国际化作为自己价值的体现,“作为一个民族企业,你要有竞争力必须要国际化。”
&&&&董明珠则强调了技术、人才和管理对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性,格力电器曾经到日本一家企业购买技术,但遭到拒绝,“他们说这种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是不可能卖的”,所以此后格力电器“奋起直追”,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现在已经有3个研究院,19个研究所,4000名左右的研究人员,“就是这样一个团队,这样一个研发队伍,使我们企业突飞猛进。”
&&&&董明珠举例说,今年的南非世界杯虽然中国队没能参加,但是很多场馆、酒店里使用的都是格力空调,“当时中国记者在采访的时候,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格力空调,他们感觉非常自豪,作为我们格力人也同样感到自豪。”
&&&&董明珠还提到,中国企业要带着一种社会责任走向国际化,“就是我们到那个国家是给他们带来了福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这个品牌才是真正的一种价值”。她认为,不能简单用一种模式来做国际化,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说在中国只有寥寥无几的份额的话,是不能成为国际化的品牌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我觉得要承担企业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才可以走向国际化。”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最近一直在做整个页面的国际化,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做过,前端主要采用的是Angularjs,后端使用的是Spring来做国际化,那么他们的优点,缺点现在一起来总结一下。其实无论用哪种语言做国际化,感觉都是千篇一律,只不过实现的方式不同而已。1.定义国际化配置(什么CN啊EN啊之类的)2.读取国际化配置3.定义自己的国际化方式(是通过切面也好,工具类也好)AngularJs国际化1.定义国际化配置;在自己指定的目录下定义国家化配置文件吧,大部分只要求实现中文和英文,所以定义两套,以key和value的形式。en.json 文件内容如下:{&100001&:&Login&,&100002&:&Register&}cn.json 文件内容如下:{&100001&:&登录&,&100002&:&注册&}2.读取国际化配置AngularJs读取国际化配置的时候要引入Angularjs的相关Js。//然后在页面引用进去
&script src=&/vender/angular-1.3.8.js&&&/script&
&script src=&/vender/bower-angular-translate-2.4.2/angular-translate.min.js&&&/script&
&script src=&/bower_components/angular-translate-loader-static-files/angular-translate-loader-static-files.min.js&&&/script&第一个文件 angular-1.3.8.js 就不用多说了.你懂的.
第二个文件 angular-translate.min.js 是angular官方提供的国际化模块
第三个文件 angular-translate-loader-static-files.min.js 模块是用来读取本地文件的模块,因为我们的翻译内容都是独立的 json 文件.接下来通过注入依赖来读取配置文件:var app = angular.module('myApp', ['pascalprecht.translate'])
.config(['$translateProvider',function($translateProvider){
var lang = window.localStorage.lang||'cn';
$translateProvider.preferredLanguage(lang);
$translateProvider.useStaticFilesLoader({
prefix: '/i18n/',
suffix: '.json'
}]);分解的看下上面的代码:var&app&=&angular.module('myApp',&['pascalprecht.translate']);这一句就是告诉我们已经把 angular-translate 模块以一个依赖项加载进来..config(['$translateProvider',function($translateProvider)config 函数用 $translateProvider 服务配置 $translate 服务实现.我们上面使用了 localStorage.lang &来存储用户上一次选择的语言,如果用户是第一次范围,默认显示中文(及 加载 cn.json 文件来翻译)$translateProvider.preferredLanguage(lang)这一句告诉 angular.js 哪种语言是默认已注册的语言.$translateProvider.useStaticFilesLoader({
prefix:&'/i18n/',
suffix:&'.json'
});上面的语句告诉我们 angular.js 应该加载本地那些国际化语言配置文件.prefix : 指定文件前缀.suffix: 指定文件后缀.定义自己的国际化实现方式:现在我们先准备在html页面里做国际化,首先想到做一个过滤器,在html页面使用起来是最方便的. /filters/ 目录下创建 T.js 过滤器angular.module(&myApp&).filter(&T&, ['$translate', function($translate) {
return function(key) {
return $translate.instant(key);
}]);过滤器也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双向绑定,在后台去过滤页面值,找到自己定义的国际化信息,并且输出。假如登录的控制器 LoginCtrl.js 有一个登录标签需要做国际化:angular.module('myApp').controller('LgoinCtrl',&['$scope','T',
&&&&function($scope,T)&{
&&&&&&&&$scope.login=T.T(100001);
]);那么这意味着,页面的元素也需要绑定一个ng-model。&span ng-model=&login_title&&&/span&那么使用另外一种,就直接在页面进行过滤了。&span translate=&login_title&&&/span&Spring国际化在网上找到了一篇写的不错的文章,这里转载一下,就懒得自己写了,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做后台国际化,主要是对业务异常的信息提示,来做国际化的,这一块也会用到。原文地址:/blog/1323317覆写ResourceBundleMessage.&Spring留接口,其设计给力啊,很容易扩展。&Java代码&&package&org.frame.base.&&&&import&java.io.UnsupportedEncodingE&&import&java.text.MessageF&&import&java.util.L&&import&java.util.M&&import&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import&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ResourceBundleMessageS&&&&&&&&&&&&public&class&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Extend&extends&&&&&&&&&&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private&static&final&String&ENCODING&=&&GBK&;&&&&&&private&static&final&String&NULL&=&&null&;&&&&&&&&&&&&&&Map&String,&String&&encodingCache&=&new&ConcurrentHashMap&String,&String&(&&&&&&&&&&&&&&20);&&&&&&&&&&&&&&&&protected&String&resolveCodeWithoutArguments(String&code,&Locale&locale)&{&&&&&&&&&&String&message&=&super.resolveCodeWithoutArguments(code,&locale);&&&&&&&&&&return&decodeString(message,&ENCODING);&&&&&&&&}&&&&&&&&&&&&&&&&&protected&MessageFormat&createMessageFormat(String&msg,&Locale&locale)&{&&&&&&&&&&if&(logger.isDebugEnabled())&{&&&&&&&&&&&&&&logger.debug(&Creating&MessageFormat&for&pattern&[&&+&msg&&&&&&&&&&&&&&&&&&&&&&+&&]&and&locale&'&&+&locale&+&&'&);&&&&&&&&&&}&&&&&&&&&&msg&=&decodeString(msg,&ENCODING);&&&&&&&&&&return&new&MessageFormat((msg&!=&null&?&msg&:&&&),&locale);&&&&&&}&&&&&&&&&&&&&&&&&&&private&String&decodeString(String&message,&String&encode)&{&&&&&&&&&&String&encodMessage&=&encodingCache.get(message);&&&&&&&&&&if&(encodMessage&==&null)&{&&&&&&&&&&&&&&try&{&&&&&&&&&&&&&&&&&&encodMessage&=&new&String(message.getBytes(&ISO8859-1&),&encode);&&&&&&&&&&&&&&&&&&if&(message&!=&null)&{&&&&&&&&&&&&&&&&&&&&&&encodingCache.put(message,&encodMessage);&&&&&&&&&&&&&&&&&&}&else&{&&&&&&&&&&&&&&&&&&&&&&encodingCache.put(message,&NULL);&&&&&&&&&&&&&&&&&&&&&&&&&&&&&&&&&&&&&&&&}&&&&&&&&&&&&&&}&catch&(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e)&{&&&&&&&&&&&&&&&&&&e.printStackTrace();&&&&&&&&&&&&&&}&&&&&&&&&&}&&&&&&&&&&return&encodM&&&&&&}&&&&}&&配置文件如下:&Java代码&&&?xml&version=&1.0&&encoding=&UTF-8&?&&&&!DOCTYPE&beans&PUBLIC&&-//SPRING//DTD&BEAN//E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dtd/spring-beans.dtd&&&&&&beans&default-autowire=&byName&&&&&&&&&&&&&&&&&&!--&国际化资源文件&--&&&&&&&&bean&id=&messageSource&&class=&org.frame.base.message.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Extend&&&&&&&&&&&&&&&&&&property&name=&basenames&&&&&&&&&&&&&&&&&&&&&&&list&&&&&&&&&&&&&&&&&&&&&&&&&value&message/message&/value&&&&&&&&&&&&&&&&&&&&&&&&&value&message/error&/value&&&&&&&&&&&&&&&&&&&&&&/list&&&&&&&&&&&&&&&&&/property&&&&&&&&&&/bean&&&&&&&&&&&&&/beans&&&配置文件内容&Java代码&&message.user.username&=&用户名&!&&message.user.password&=&密码&!&&&&message.user.context&=&内容{0}真好&!&&Java代码&&message.user.username&=&user&name&!&&message.user.password&=&password&!&&Java代码&&package&org.frame.base.&&&&import&java.util.L&&&&import&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MessageS&&import&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public&class&MessageSourceTest&{&&&&&&&&&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MessageSource&messageSource&=&new&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message/testMessage.xml&);&&&&&&&&&&&&&&&String&message1&=&messageSource.getMessage(&message.user.username&,&null,&Locale.CHINESE);&&&&&&&&&&&&&&&&&&&&&&&&&&String&message4&=&messageSource.getMessage(&message.user.context&,&new&Object[]{&ycl&},&Locale.CHINESE);&&&&&&&&&&&&&String&message2&=&messageSource.getMessage(&error.user.validName&,&null,&Locale.CHINESE);&&&&&&&&&&&&&System.out.println(message1);&&&&&&&&&&&&&System.out.println(message2);&&&&&&&&&&&&&System.out.println(message4);&&&&&&}&&&&}&&配置文件使用GBK编码,不需要转码,就能够自动转码了&国际化其实很简单,调用语言自带的功能,实现起来还是很快的,就是每个地方都需要使用国际化,都要去定义模板,感觉好麻烦,很繁琐。这里说说国际化的缺点;1.定位错误不方便。使用了国际化之后我们的页面都是一个一个的KEY,你能保证你会记住每个key的含义吗,如果页面中某个字段报错了。我们肯定是根据这个字段查询到这个属性,然后再排查错误,现在页面都是key了,你要先去配置文件里面,找到这个字段,然后再根据配置文件里面的key,去找到页面的key。2.耦合度太高,页面国际化在我看来应该是无关编程语言的,而我们无论是使用spring还是angularjs,还是jquery的i18N。都需要去引入相应的文件,然后在去定义响应的配置文件,响应的国际化方式。像angularjs这种,一旦哪一天像换个什么前端框架,这套国际化直接报废。3.兼容性太差,我这里不是指浏览器的兼容,而是指各个JS框架之间的兼容,因为前端没有完全统一的关系。4.效率低,先解析配置文件,然后再去匹配配置文件,从一堆JSON里面找出自己的那一个,效率确实会有影响,虽然很低。其实无论使用上面的哪种方法都是把页面上的静态字段,定义成一个变量,然后在后台进行比对匹配,最后在预先定义的模板里面进行匹配,找出到那个显示给用户的字段。我们都知道在HTML里面一个静态字段从来都不会很突兀的放在那里,它必然会跟有这样的标签;我们来看下W3C对于这个标签的解释浏览器支持所有主流浏览器都支持 &span& 标签。标签定义及使用说明&span& 用于对文档中的行内元素进行组合。&span& 标签没有固定的格式表现。当对它应用样式时,它才会产生视觉上的变化。如果不对 &span& 应用样式,那么 &span& 元素中的文本与其他文本不会任何视觉上的差异。&span& 标签提供了一种将文本的一部分或者文档的一部分独立出来的方式。提示和注释提示:被 &span& 元素包含的文本,您可以使用 CSS 对它定义样式,或者使用 JavaScript 对它进行操作。来了,重点来了,我现在要说一个极端的前端国际化方法。首先假设我们所有的文本都被&span&标签所包裹着,当然还有更极端的就是自己去定义一个国际化标签,这个等会在讲。然后我们的页面就这样去定义。注意span里面的内容。 &label for=&disabledSelect&&&span&联系人|linkman&/span&&!-- 联系人 --&&/label&&label for=&disabledSelect&&&span&手机|phone&/span&&!-- 手机 --&&/label&这个&|&,我把它当成是国际化标签分隔符,我认为我左边的是中文,右边的是英文,如果还要加韩语怎么办,我可以在添加一个&|&,然后写上韩语。接着写我们的JS方法,首先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在登陆的时候,肯定会去选择使用哪种语言。选择好了之后,记得保存起来,存到哪都可以,我这里是存到window里面去了,以后肯定是要读出来的。然后写我们的JS方法。 var index=0;
if(window.localStorage.lang==&cn&){ //匹配国际化的下标
}if(window.localStorage.lang==&en&){
var aSpan=document.getElementById(&registerDiv&).getElementsByTagName(&span&); //找到所有的span属性
for(var i=0;i&aSpan.i++){
var value=aSpan[i].innerT
var values=value.split(&|&); //字符分割
aSpan[i].innerText=values[index];
}来,是不是很简单,首先找到我们的国际化下标,这里通过window.localStorage.lang找到用户选择的语言,然后给它指定国际化下标,如果是中文的话,我们默认在第一个&|&前面,如果是英文的话,那就是在第一个&|&后面,以后在添加什么语言,只要改一行代码。然后在页面上加上我们的&|&属性就好了。来看看效果。中文效果:切换成英文的效果:决定在加个韩语试试&label for=&disabledSelect&&&span&联系人|linkman|???&/span&&!-- 联系人 --&&/label&&label for=&disabledSelect&&&span&手机|phone|???&/span&&!-- 手机 --&&/label&var index=0;
if(window.localStorage.lang==&cn&){ //匹配国际化的下标
}if(window.localStorage.lang==&en&){
}if(window.localStorage.lang==&hy&){
//匹配韩语
}基本不需要配置啊,只需要大家去遵循这个语法就可以了,而且加载速度也是很快,根本不怎么影响。感兴趣的,可以在自己的项目里面试一试。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07323次
积分:2576
积分:2576
排名:第11449名
原创:128篇
转载:35篇
评论:46条
文章:15篇
阅读:9433
文章:44篇
阅读:37430
文章:24篇
阅读:13453
(1)(1)(3)(13)(20)(21)(14)(13)(8)(5)(6)(5)(6)(5)(5)(4)(5)(5)(6)(15)(6)(3)(1)
开始重新学习spring了,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加油吧,少年。2010年5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2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12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1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2010年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本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国际化的企业需要“敢为天下先”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国际化的企业需要“敢为天下先”  访董事长、CEO  孙聪颖 &#x年,TCL作为第一批中国电子科技企业在对外开放的“特省”广东诞生,比联想集团早了整整3年。对外开放让中国和世界的第一次真正的相遇,外面的世界吸引着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作为恢复高考后的幸运儿,彼时刚刚毕业的现任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担任广东省惠州市工业发展总公司引进部主任,与国际跨国集团公司密集接触。李东生工作伊始的积累,为TCL的成长埋下伏笔——TCL注定将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 &#x年 TCL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820万欧元并购德国施耐德,成为在当地的第一家中国制造企业。2004年,李东生先后整合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与阿尔卡特全球手机部门。由此,李东生被业界称为中国国际化的“一代宗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华星光电投建 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消息甫一出炉,和十几年前一样,全世界的媒体都再次聚焦到TCL这家中国企业和其旗下的华星光电身上。尽管在半导体显示行业,华星光电尚属新生代企业,但并不妨碍企业的发展速度。  “耗资465亿”“全世界第一条11代生产线”“全球最高世代线”。这些关键词对于刚刚进入面板产业不足5年的华星光电和母公司TCL集团而言,确实意味着进阶,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前车之鉴,夏普2010年首发进入10代线领域,不过由于下游的出海口尚未打开、供过于求的局面一直未能改善。  李东生此次进入11代线市场,和12年前并购汤姆逊一样,敢为天下先。当时的“敢死队长”经历了之后的阵痛和重生。此次的11代线再次全球首发,又会给TCL集团带来何种机遇和挑战? 为此,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  两大产业侧重有异  《中国经营报》:TCL上马的11代线,目前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领域属最高世代线,TCL此举“敢为天下先”,不过考虑到之前日本夏普10代线有开工率不足,下游需求不稳定的状况。你认为到了2019年7月,11代线产出之际,随着大尺寸电视普及,下游出海口会不会完全打开?  李东生:近年来,液晶电视一直向着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全球市场已经看到了主流电视尺寸的变化,对大尺寸电视机的需求预计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华星光电11代线一旦量产,将使TCL在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上的产品组合更加丰富。  关于11代线的建立,是TCL立足于未来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制定的战略。从目前的国际竞争体系来看。中国在上游产业的规模还与国际标杆企业存在差距。因此,我们需要以前瞻性的视野,着眼于市场需求趋势,在上游产业进行布局,并提升制造能力。  《中国经营报》:TCL不断壮大上游产业(华星光电),可能意味着未来华星光电将成为第一主业,而近年来盈利状况不佳的多媒体也将逐步在集团内部边缘化,对此你有什么回应?  李东生:集团对两大产业侧重有异,但两大产业都非常重要。华星光电作为TCL掌控上游竞争优势,增强话语权的核心产业,是TCL从整体产业上游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华星光电同时也是TCL进行基础性与前瞻性技术研发的重要环节。华星光电的良好发展,将更有利对多媒体、通讯等下游产业开发高品质产品提供支持。另一方面,TCL更注重打造产业链优势, 提升整体优势。  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具备掌控产业链优势。华星光电的建立以及不断发展,使TCL乃至中国整体行业,提升了话语权及竞争能力。同时,也使公司下游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获得了更有力的支持。未来,TCL仍将持续注重全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强上、中、下各产业在研发与制造能力方面的提升。  《中国经营报》:TCL上马11代 线,未来的产品将辐射全球市场,为全球的整机企业提供大尺寸面板。这与2004年并购汤姆逊均是业内开先河之举,对此,TCL觉得两笔战略投资的异同点在哪里,能否从公司目前的实力角度和宏观经济层面做出解释?  李东生:从企业角度:两者均奠定了TCL的领先优势。作为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的先行者,TCL在2004年成功收购汤姆逊与阿尔卡特,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强大基础。通过有效积累技术专利,以及海外运营渠道,使TCL快速打开了欧美等发达市场,促使TCL的国际化发展更为顺利。TCL的海外业绩,证明了这一点:2015年,TCL全年收入超过千亿,海外收入占比连续第二年接近50%。未来,TCL海外增长的速度将超过国内。作为中国业内唯一具有垂直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TCL摆脱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更有力地掌握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权。  从宏观角度,两者均对中国制造发展具有深远意义。TCL收购汤姆逊、阿尔卡特等国际公司,首先,为中国企业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战略参考与经验。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TCL借助收购,实施“扎根当地发展”的策略,一方面,借助收购的资产,有效地在全球建立起先进的工业与研发基地,使TCL在全球的影响力越加深远。  标杆学习,辨识优劣  《中国经营报》:你经常提及三星,在《鹰的重生》一书中也提到“三星是值得TCL学习的老师”,近年来,在全世界科技企业中三星速度,令行业侧目。和三星相比,TCL集团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持续成长和持续品牌化的基因和三星有什么类似?  李东生:三星是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综合性企业,伴随着日系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萎缩,三星高歌猛进。日资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当一部分被韩系企业获得,其代表就是三星。三星成功之处在于战略清晰、高标准、严要求。三星并非每个产业都做到全球第一,但目标越高,动力越大。在战略资源布局上目标清晰。三星最早部署半导体的时候落后于美国企业,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的企业。尽管布局晚,但投入大。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三星都没有放弃此业务板块,现在三星成为全球半导体的翘楚。此外,三星整个系统的执行力很强。强效的绩效考核和严苛淘汰方式,提升整个团队的积极性。  TCL作为新兴的企业和三星有差距,但作为比它规模小的企业,会有更好的速度和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对市场需求作出响应和纠错。另外一个优势在于,三星成长没有一个国内市场的支持,作为中国企业,有国内市场的支持,这也是比三星有优势的地方。  《中国经营报》:三星作为家族企业,接盘人主要采用传承的方式,TCL集团经历35年的成长,也面临着创始人退休,接班人遴选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规划?  李东生:TCL集团是上市公司,不存在传承问题。目前TCL集团采取的是领导负责制的方式,集团除了董事会外,还有执委会。公司的人才培养有比较完善的计划,架构了“鹰系”、“新任系”和“高潜人才系”三条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极具特色的“鹰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包含面向高层管理者的“雄鹰工程”, 面向中层管理者的“精鹰工程”,面向基层经理人员的“飞鹰工程”,以及面向刚入职大学生的“雏鹰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提升员工领导力。  近年来,集团选派到一些管理干部去国内外好的商业学院学习,还有高管班组成学习联盟。不断学习加之工作积累,优秀的接盘人就会自然出现。高管的权力来自董事会,但管理威信一定要靠自己。我坚信新一代一定比老一代更出色,这是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则。  产业链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营报》:上半年年报中提及TCL集团创立两只百亿元规模的并购基金。专门的产业并购基金从业者曾经对媒体表示“做创投基金,一定要有看穿未来的能力”。你曾表示,并购基金一定会聚焦到TMT领域,工业4.0领域。这也可能成为TCL集团重要的赢利点,那如何才能具备“看穿未来的能力”,预测产业链上的不确定性?  李东生:做工业的总会面临不确定性,一切都在变化中。相信没有人能够绝对地看穿未来。企业要做的是在变化中做出调整。2016年TCL集团建立两个产业并购基金,主要目的是推动集团主导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投入的力度都是很大的,近两年企业的并购资金动辄都是10亿美元的数量级。这种并购项目单靠企业自己的资源不够,并购基金的成立会产生杠杆效应,把自身资源放大。目前TCL的两只百亿基金,其中一只TCL出资10亿元,紫光出资10亿元,另外80亿元是其他企业投资。和长江产业基金合作也是一样。  《中国经营报》:现在量子点产业对韩国的OLED产业造成很强大的冲击,QUHD 量子点技术会不会改变现在面板产业的格局?  李东生:现在彩电显示主流技术还是液晶显示技术,在此技术结构之下派生很多新的技术,包括最新的量子点技术,它的基本就是薄膜晶体管技术。  LG Display(以下简称“LGD”)一直坚持做OLED,成为目前全球仅有大尺寸OLED生产企业。LGD的工艺没有之前三星的OLED那么复杂,当然也就损失了一些效果,例如,色彩饱和度等。  量子点技术主要是改善色彩饱和度,这一点是OLED相对传统TFT有一个优势的地方,我们通过量子点技术,它是能够让色饱和度达到,甚至有些指标超过OLED的水平,但是它的成本大大低于OLED,这样从产品的性能和价格来比,它和OLED比,就有一个明显的优势。  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认为量子点技术是完全可以超越现在的OLED的技术。未来如果我们能够用印刷显示的方式做OLED,会是革命性的。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为了这一点,我们已经通过一些基金和自己直接投资上游做印刷显示的设备公司,我们在美国投了几千万美元,我们认为印刷显示技术假以时日可以成功。  《中国经营报》:从2016年上半年年报开始,TCL集团金融业务表现得非常好,仅次于华星光电,增长幅度接近四成,成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TCL在 2005年成立了财务公司,2006年也获得财务牌照,金融业务对于TCL集团还是很重要的。不过即便金融业务势头迅猛,你的投资仍然偏重实业领域。如何理解这样的战略布局。你觉得工业对于整个经济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李东生:实业在中国的重要性是由当今整个中国经济结构决定的,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注定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强大的实业基础。实体经济是创造物质财富,是有形的。13亿人口,基本有形的东西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对中国来讲,若是本国不能提供这些产品,全都依靠进口,中国的经济就会出现倾斜。  实体经济是对外贸易基础,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稳定地成长,很重要一点,是多年来的对外贸易顺差。为对外贸易顺差做出贡献最大的就是工业产品出口。  对于中国实体经济来讲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劳动力收入的提高造成了工业成本的上升。总体而言,这是,对实业的一个挑战。如何更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自动、智能设备的普及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意味着企业需进行产品的升级。  深度
聆听内心的声音和科技的讯号 &#x年的夏天,经济学家埃德·亚德尼将新时代的人分为两类——向前看的野营者和向后看的大众。他认为,前一类人认为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将经济转化为新经济,而后一类人则把新经济当做骗局。  李东生无疑是前一种人,2004年收购汤姆逊,12年后再吃螃蟹,发力面板11代线。投资界有句名言,将钱花在不需要、买不起的东西上,是不会让人变得富有的。李东生不断尝试新模式,每每出手,总有给外界“举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总不免被扣上好高骛远的帽子。  在新经济时代对于希望带领一批人“先富起来”的企业家而言,流行公式是“信息=财富”。而信息则源于读过的书,和行过的路。1977年冬恢复的高考制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李东生成为享受“拐点红利”的第一批人。因为求学经历和工作机会,外部世界为李东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其意识到了差距,而后树立了实业报国的意识。之后李东生带领大家挣脱国内市场的束缚,为中国的实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过由于2004年的国际化,这位一度被全亚洲视为最优秀的中生代企业家之后曾被评为“最差的CEO”。在《鹰的重生》中,李东生说,此时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历一个痛苦的更新的过程。而在采访过程中,李东生告诉记者,实际上当时心理压力极大,但是只有慢慢梳理,追根溯源问题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舒缓压力。  如今,互联网洪流汹涌澎拜、不断冲击实体经济,李东生的“实业报国”究竟是一个传统业者维护尊严的外交辞令,还是一位言语谨慎者源于事实的内心笃定?只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才珍视经历的宝贵,才明白选择的意义、才能真正聆听到内心的声音和科技的讯号。李东生将此称为沉没成本,付出越多,感情越多。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孙聪颖采写  老板秘籍  到2019年7月,11代线产出之际,随着大尺寸电视普及,下游出海口会不会完全打开?  关于11代线的建立,是TCL立足于未来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制定的战略。从目前的国际竞争体系来看。中国在上游产业的规模还与国际标杆企业存在差距。因此,我们需要以前瞻性的视野,着眼于市场需求趋势,在上游产业进行布局,并提升制造能力。华星光电11代线一旦量产,将使TCL在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上的产品组合更加丰富。  TCL集团经历35年的成长,也面临着创始人退休,接班人遴选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规划?  TCL集团是上市公司,不存在传承问题。目前TCL集团采取的是领导负责制的方式,集团除了董事会外,还有执委会。公司的人才培养有比较完善的计划,架构了“鹰系”“新任系”和“高潜人才系”三条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极具特色的“鹰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包含面向高层管理者的“雄鹰工程”, 面向中层管理者的“精鹰工程”,面向基层经理人员的“飞鹰工程”,以及面向刚入职大学生的“雏鹰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提升员工领导力。  李东生简介  李东生,1957年7月出生,TCL集团创始人,现任公司董事长、CEO,党委书记;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广东省企业联合会会长,广东省企业家协会会长,广东家电商会会长。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系,同年加入TCL的前身——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任技术员。1985年,担任TCL通讯设备公司首任总经理。1993年,担任TCL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上任后,TCL开始进军彩电业务,市场销量高速增长,使TCL成为中国彩电行业领先企业。1996年,担任TCL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02年,担任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2004年,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整体上市,李东生担任董事长、CEO。同年收购法国汤姆逊全球业务和法国阿尔卡特全球移动终端业务,奠定了TCL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领先者的地位。  在李东生的带领下,TCL集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正成为一家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集团。2014年,TCL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2015年,实现营收1046亿元,净利润32.3亿元。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网站 国际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