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客三网合一登陆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同时连接三个网络信号

国务院《三网融合推广方案》释放了9个信号--百度百家
国务院《三网融合推广方案》释放了9个信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扩大到全国范围,实质性开展工作。
《方案》有以下9个方面要点: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可基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固定网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视听节目服务等。国家和省级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同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经营许可证。
IPTV全部内容由广播电视播出机构IPTV集成播控平台集成后,经一个接口统一提供给电信企业的IPTV传输系统。
电信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电信监管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经营电信业务企业的网络互联互通、服务质量、普遍服务、设备入网、网络信息安全等管理。
加快推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模数转换进程。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纤传输交换和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
加快建设宽带网络骨干节点和数据中心,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加快建设融合业务平台,提高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要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全国一张网。
加快推动电信宽带网络建设。城市新建区域以光纤到户模式为主建设光纤接入网,已建区域可采用多种方式加快“光进铜退”改造。提高行政村通宽带、通光纤比例。骨干网全面支持IPv6。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促进资源节约。
促进三网融合关键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制造。围绕光传输和光接入、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重点领域,支持高端光电器件、基于有线电视网的接入技术和关键设备、IPTV和数字电视智能机顶盒、互联网电视及配套应用、操作系统、多屏互动技术、内容传送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方案》提出六项工作目标。一是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并实质性开展工作,二是网络承载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融合业务和网络产业加快发展,四是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五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六是信息消费快速增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在工信部2013年底发放首批移动转售业务牌照后,截至去年底共有42家企业...
阅读:8818
热门文章HOT NEWS
大批生态链企业的加入,让小米远离了“将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
黄生看金融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三网融合方案实施,广电与电信谁能进入谁?--百度百家
三网融合方案实施,广电与电信谁能进入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从这份《三网融合推广方案》中,我们可以大概设想一下即将到来的三网融合实施后的场景,电视、电话、上网将逐渐融合为一体,一个服务商一个账单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更优惠,更多的电视节目和更多的新型电信增值业务也会出现。
据媒体报道,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加快在全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按照方案的设计,中国的三网融合进程将得到全面而深入的推动。
三网融合进入政府工作日程,是从2010年开始的。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同年,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公布,包括12个城市。2011年,第二批试点地区名单公布。2013年,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合作共同实施三网融合推广工作。2015年,广电网络、湖北有线等广电企业先后获准开展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等业务。现在,三网融合准备在全国普遍开展。
从这份《三网融合推广方案》中,我们可以大概设想一下即将到来的三网融合实施后的场景,电视、电话、上网将逐渐融合为一体,一个服务商一个账单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更优惠,更多的电视节目和更多的新型电信增值业务也会出现。
信息产业的竞争加剧会使资费进一步下调
现在,电信运营商都在致力于完成提速降低费的国家任务,电话费、上网费都在持续下调,但是,各地的有线电视费用不仅没有下调,部分地区的价格还在上涨,这种局面可能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被打破,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网络都会开始降价。
更重要的是,因为三网融合的缘故,各种电信业务与电视业务将结合到一起,基础电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和广电网络、电视台等将提供一揽子的服务,就更加有了降价的可能。
正如专家所说,三网融合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
使用广电网络打电话即将变成现实
多年来,网络电话一直是个禁区,即便有很多类网络电话在运营,也处在灰色地带,并没有合法的身份。这次,《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几乎等于从政策方面彻底放开了对网络电话的限制,电信运营商、广电网络和互联网公司提供网络电话服务将进入快车道。
网络电话,又称为VoIP,是指基于宽带技术实现的电脑与电脑、电脑与电话、电话与电话之间的通话业务。因无须搭建专属网络,VoIP运营成本低,通话资费大大低于传统电话。
从理论上讲,未来我们可以在看电视的同时也使用广电的网络拨打或接听电话,一边上网一边通话,而且,这些业务的融合也会催生出更多的新兴应用。
电信运营商的自营电视台也可能上线
根据《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规划,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服务。也就是说,电信运营商将有资格制作电视节目和进行播出服务,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可以有自己的电视台。
当然,运营商制作电视节目和运营电视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准备,并不会马上上马,而IPTV可能是最先受益者。IPTV是指利用IP技术,通过宽带网络提供视频业务。IPTV融合了电视业务和电信业务的特点,其优势在于“互动性”与“按需观看”,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单向播放的缺点。由于广电部门的阻挠,IPTV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已经变成了跛脚鸭,方案出台之后有望得到匡正。
电视台与运营商很可能结盟,甚至不排除合并可能
行业里一直流传,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会合并,而中国移动也会和广电网络合并,虽然现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是真的,可随着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向前,未来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
其实,广电和电信运营商都面临互联网OTT的冲击,而且几乎都是溃不成军,即便广电有政策挡箭牌和护身符,也连自身都清楚难以长期支撑,在以后的发展中,如果电信运营商和广电企业主动合作甚至合并,掌控内容、管道双重优势力量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具备抗衡的能力。
此外,结合《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表述,也许电信法或将纳入立法程序,十几年难产的这项信息产业基本大法有望进入实质性的立法阶段,而有法可依才是对电信行业的最大保护和支持。同时,电信网也将享受到广播电视网同等的城市规划权利,进入小区和家庭的时候会减少开发商与物业的阻力,更加有利于老百姓享受到低价高速的优质电信宽带服务。
【每日一文,坚持十年,欢迎业界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 @马继华 或加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阅读:3447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大批生态链企业的加入,让小米远离了“将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
黄生看金融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三网合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你可能喜欢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_百度百科
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
为了将三种业务:话音、数据和图像通过统一的端口接入,必须采用宽带接入技术,它是实现三网融合的基础技术。
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1.技术概述
为了将三种业务:话音、数据和图像通过统一的端口接入,必须采用宽带接入技术,它是实现三网融合的基础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宽带接入技术发展很快,根据用户驻地网的传输媒介、带宽流量、服务质量需求的不同,可以有多种接入技术解决用户需求。当前可采用的主要技术有:基于五类线的高速以太网LAN接入技术、基于电话双绞线的以ADSL为代表的xDSL技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HFC接入技术。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多种接入技术并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并可能产生新的、更好的接入技术。
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1.1 ADSL方式接入
数字用户线系统是以电话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它包括HDSL、SDSL、VDSL、ADSL等。目前比较成熟并逐步广泛应用的是ADSL。该系统在用户端采用ADSL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线连接到电话交换局调制解调头端设备后送入ATM网,可以提供基于ATM的各种应用业务。由于宽带IP接入的需求迅速增加,ADSL接入转而成为宽带因特网接入的一种方法。因为ADSL仍然保持原来的体制和结构,ADSL头端设备DSLAM提供的是ATM接口,故最终它还需要通过路由器连接因特网实现因特网接入。ADSL在一对铜线上支持的上行速率为640kbit/s,下行速率可达6~8Mbit/s,用户独享带宽,有效传输距离为3~5km。由于ADSL使用40kHz以上频率传输数据,40kHz以下仍然用来传输话音,因此使用ADSL时可以一直将计算机连在网上,而同时也不影响电话的使用。ADSL对线路质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是0.5mm新铜线,接入段长度也不宜超过1~3km),当线路质量不高时,推广使用有困难。ADSL的实际速率还要受到用户和电话分局的电话线长度和电话线路的质量的影响,而且ADSL系统楼内楼外使用的都是非屏蔽双绞线,所以抵抗天气干扰(打雷/下雨)的能力较差。由于ADSL的带宽可扩展的潜力不大,不能满足今后日益增长的接入速率需求,因而只能成为过渡性产品,或者用于要求不高的旧社区单用户的宽带接入改造上。但是由于电信企业经过了近百年的积累,具备了庞大的双绞线网络资源,从技术和经济角度上分析,采用ADSL技术仍是宽带接入的比较好的选择。考虑到电信企业对接入网市场的影响力,ADSL在未来10年内将可能占据宽带接入市场的主导地位。
目前ADSL热潮已经席卷全球。PC业界的领袖微软、英特尔、康柏等,以及世界上的各大网络公司3Com、Cisco、阿尔卡特等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ADSL产品,全球的许多电信公司和ISP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ADSL业务,北美、新加坡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推广应用阶段,在美国,目前已经有8000万户电话网地区有ADSL接入业务,其中6000万户可以申请ADSL接入,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已经进入试验阶段。
在我国,由于ADSL接入是基于电话双绞线的技术改造,因此目前只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在积极推广。发展ADSL接入不但能够保护电信目前的投资,充分利用目前的电信接入网资源。同时ADSL技术和产品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价格正在不断下降,这对于已经拥有超过1.35亿用户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来讲面临了一个极大的机会。从1999年开始我国一些城市进行少量ADSL接入业务试运营,到2000年8月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宁波的电信部门分别推出了宽带接入业务。以上海为例,上海电信1999年10月宽带接入一期工程完工,2000年又完成了二期扩容工程,到目前为止,市区的120个端局和郊县的6个端局已具备ADSL宽带接入业务能力,覆盖了全市80%以上的电话用户。
1.2 HFC接入方式
HFC宽带接入是以现有的有线电视网为基础的。我国的有线电视经历了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用户国。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9000多万,并以每年600万户以上的速度增长,有线电视网络的里程超过了2 400 000km,已经形成了国家干线网与省级干线网和地县级本地网相连接的全国网络传输体系,形成了大约2 000多亿的存量资产。由于我国有线电视普及率大于电话普及率,且还有较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利用现有CATV网发展用户的宽带综合业务潜力极大。
2000年国家级基础骨干网一期工程提前完成,共建设国家级基础干线网22 950km,连接了24个省(市、自治区),从而将全国70%左右的用户连接入了一个大网,为多种增值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国家有线电视基础干线网二期工程也已于2000年内启动(主要联结海南、内蒙、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
HFC网是一种以模拟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光纤和同轴电缆技术、射频技术的高度分布式智能宽带用户接入网络,是CATV和电话网结合的产物。HFC网络的覆盖范围可达100km,而且传输信号的衰减小、噪声低,是理想的CATV网络传输技术。典型的HFC结构是采用光缆作为CATV的干线传输网络,以有线电视台前端为中心星形或环形分布,一直延伸到城市的市内居民和办公小区以及郊区的县乡村,形成许多的光节点。从光节点开始,通过传统的同轴电缆将有线电视信号送到最终用户。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有线电视分配网都是采用HFC结构,因此只需要对现有的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增加必要的交换路由设备,即可扩展为双向宽带网络。
但是由于双向HFC网的上行通道工作在50MHz以下频段,在此频段有较大的工业和民用噪声干扰,每个用户终端像小天线一样接收干扰送入上行通道传向前端相互叠加,严重影响上行信息传输质量,出现所谓漏斗效应。对此,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不少进展,但是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最有效解决办法。
与ADSL每户独占一条接入线不同,在一个光节点覆盖区域(居民小区)内的HFC电缆调制解调器用户可以共享27Mbit/s或40Mbit/s的下行通道。为了保证接入速度,一个光节点小区内覆盖用户数目不能太多,在200~500户左右效果较好。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已经成熟,工业标准也已经完善,开始进入大规模商业推广应用阶段。但是从发展前景来看,HFC接入的带宽进一步提高的潜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一户接入速度达到100Mbit/s或今后1Gbit/s的需求,因此HFC也仅仅是一个过渡性宽带接入方案。
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1.3 LAN接入方式
以太网接入是采用吉/百兆以太网交换技术、利用“路由器+交换机+5类线(UTP-5)”方式将同一幢楼内的用户连成一个局域网,再与外界光纤主干网相连。
以太网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络传输方式,它采用基带传输,通过双绞线和传输设备,实现10M/100M/1Gbit/s的网络传输,应用非常广泛,技术成熟。从最初的同轴电缆上的共享10Mbit/s传输技术,发展到现在的双绞线和光纤上的100Mbit/s甚至1Gbit/s的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等,可以肯定,以太网技术还将以更高的速度不断发展和提高。
高速以太网接入由于与IP网的无缝连接和优良的可扩展性而具备了很多的天然优势。该技术提供极高的传输速率(数十Gbit/s至数千Gbit/s),可以满足高速互联网业务、分组话音和视频业务的要求,而费用远远低于HFC、xDSL等接入,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新一代网络技术。
在北美,家庭的宽带接入一般很少采用构建以太网的方式,这是因为住宅一般较分散,以太网方式成本较高。但在中国,城市人口居住相当密集,90%以上是多层、高层住宅群,以太网方式就有了相对低成本的优势。尤其对于新建小区和智能办公大楼,采用光纤到小区、到楼,再以快速以太网入户优势更加明显。
除了以上三种主流的接入技术外,还有LMDS和光纤接入技术也是当前宽带接入技术的热点。
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1.4 LMDS
LMDS是一种微波宽带系统,它工作在微波频率的高端20GHz~40GHz,可提供最高速率达155Mbit/s的宽带接入,其组网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通信带宽高,提供业务多,有完善的网管系统,方便用户对网络的监控。这种接入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办公场所。虽然相对于其他的接入方式并不具备成本优势,但是它建网快,因此成为了新运营商们跻身于宽带接入市场的最佳选择。
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1.5 光纤接入
光纤接入网是用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媒体取代传统的双绞铜线,通过光网络终端连接到各光网络单元,提供用户侧接口。光纤入户是宽带接入的一种最终解决方案,是众多的接入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由于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可达到GHz级)、质量高、性能稳定、防电磁干扰、保密性强等优点,它在干线通信方面已有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成本高,目前仅仅用于需要特别高的连接速度的场合,诸如互联网网站等。一般家庭和办公用户使用光纤接入尚需时日。
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2.相关设备
三网融合是当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三种业务(话音、数据和图像)通过统一的接口接入最终用户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全球主要电信设备开发商都在大力开发各种性能/功能的综合业务接入平台,中国华为的HONET和中兴通讯ZXB10-M1000 多业务复用器是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产的典型产品,已经在国内外赢得大量用户。
2.1 综合业务接入网
综合业务接入网提供全业务的解决方案,光纤链路终端(OLT)具有与业务提供层设备的不同接口,从而实现综合业务的接入;光纤网络终端ONU作为面向用户侧的设备,通过不同的业务接口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用户,可以连接普通电话、数据终端、CATV终端等多种用户设备,集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接入于一体,实现了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接入。图1是综合业务示意图。
图1远端(即iONU)通过APON、VP-RING、155/622 ATM、FE、ATM E1以及IMA-E1等多种上行接口,支持树型、环型以及星型等多种拓扑结构。iONU支持xDSL、POTS 、LAN、CES、FR等多业务的接入,各种宽窄带业务单板可以混插,并支持业务板间的内部交叉功能。局端(即iOLT)既可以通过SDH/Metro传输设备进行组网,也可以直接通过内嵌的传输系统进行自组网;可以通过ATM光口与接入层节点进行星型连接或组成VP-RING环网,还可以采用APON组成树型网络;基于统一平台与ATM/IP、PSTN/ISDN和DDN/FR等网络互通,作为V5接入网关,支持VoDSL功能,实现传统语音和分组语音接入PSTN网络。内置BAS(宽带接入服务器),具备QoS业务保证,提供丰富的宽带用户管理策略。
综合业务解决方案
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2.2 以太网接入
如图2所示,一个以太网接入方案由以太网交换机、网络访问服务器和路由器构成,以太网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流量控制、传输差错处理、传输介质访问控制等功能。它可以将多个局域网网段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能在端口之间建立多个不同的点对点专用通道,它采用带宽独占模式,大大降低了网络发生拥塞的可能性,显著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网络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独立子网,隔离广播风暴,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网络访问服务器主要提供用户识别认证(用户必须进行开户登记,通过运营商对用户进行的认证、授权后才能使用网络资源)、计费和IP地址分配(特别是当IP地址缺乏时,提供动态地址分配或网络地址翻译功能)。路由器提供路由功能,通过路由器,局域网内用户可以访问外部网络资源。在此网络平台上,可以开展诸如IP电话、安全管理、物业管理、用户互联、网上购物、视频点播等多种服务。
图2 以太网接入解决方案
2.3 HFC接入
HFC接入一般基于多媒体电缆网络系统(MCNS,Multimedia Cable Network System),采用电缆数据业务接口标准(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图3是DOCSIS 1.0/1.1标准的原理图。经下行数据通道,网络数据到达电缆调制解调器头端设备(CMTS)后被调制成模拟信号,经过混合器和有线电视信号一起经光纤送到光电节点,再通过同轴电缆送到用户端,经过信号分离后,调制的数据信号经过电缆调制解调器(CM)解调成数字信号到达终端设备;在上行通道上,终端设备发出的数据经过CM调制成模拟信号经光电节点转换成光信号,经光纤送到分支滤波器,再经CMTS解调后变成数据信号发到网络上。
图3 DOCSIS 1.0/1.1标准的原理图
一个典型的HFC系统简化方框如图4所示。HFC网络的前端是CMTS和管理工作站(图中没有画出),CMTS通过10Base-T、100Base-T或ATM、OC-3等接口与前端交换网络相连,作为C M系统与外界网络连接的桥梁。CMTS负责对各个用户端的CM分配带宽,解决信道竞争问题。管理工作站作为集中管理工具,完成对CM系统的管理、计费、监测和错误诊断。管理工作站可以管理几十个CMTS,它与CMTS可以通过局域网相连,也可以通过WAN进行远程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CM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物理层(PHY)和数据链路层的媒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协议是它的关键部分。物理层的功能主要是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FEC编解码等。调制方式主要有QPSK、16/64/256QAM等。通过对数据流进行FEC编解码,实现错误校验。最常用的FEC码是Reed Solomon码。MAC层主要功能是在共享的单一信道中向多个竞争站点分配带宽。由于同一个信道有数以百计的用户竞争,为了保证效率,大多数厂家的产品都采用了划分时隙(Time Slot)的方式。每个时隙作为基本的带宽单位,由CMTS负责分配给用户。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通信学会
原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中国移动设计院
首席架构师业务总工程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公司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通信学会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评审专家委员会
中国通信学会是全国通信...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网合一光缆交接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