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举一例一个习叫停国企私有化化后成功发展的例子

原标题:直销就是一个万人坑,进入需三思!

因为中国和西方有极大的文化差异,所以一旦有什么非常成熟的西方模式,拿到中国很可能就不灵,甚至起反效果。

中国的政治就没有纯按照西方的路线来走,如果当时民国的时候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相信也一定是一个很大的坑。

直销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好好的一个商业模式,可惜就硬生生的演化出了传销,不得不说中国人钻空子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传销的模式就是从直销迭代出来的,想要了解传销,就先了解一下直销吧。

猫黍高三的时候做过安利,对你没听错,就是大家说的安利。

怎么说的,我直接来剖析一下直销这个模式吧。

刚开始中国政府给直销公司搬发的牌照不多也就10个左右吧。

也就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逐步发放牌照。

大家也可以思考,为什么高层对这个东西不敢发多了。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怕混乱,就跟当时改革开放一样。

先发几个试试,不行还可以及时叫停。

最早的就是安利、雅芳、天狮等品牌。

具体说说安利吧,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我后来也了解过其他的。

直销的模式,说白了,就干两件事。

不管是卖产品和拉人,我觉得最反感的地方就是永远都是从周边的亲戚朋友开始。

猫黍认为,一旦你和周围的亲戚朋友之间产生了利益纠葛,几乎你们的情分就可以说再见了,或者至少减半。

我顺便也分享一个经验,就是做生意也好,有利益纠葛也好,不要和亲戚朋友之间发生,除非你不想要这段关系。

因为文明化后的人,自从财产私有化了之后,人人的占有欲都非常强。

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占有更多的利益,但如果谁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会把你当作敌人,没错朋友瞬间变敌人。

这就是为什么猫黍之前说,人就是因为不感恩,所以大家才提倡感恩。

大部分人都是恩将仇报的,只要你伤害他的利益,你的恩情他全部都会忘记。

你可能会说了,我不就是卖他一个产品么,或者给他介绍一个生意么。

我们先说卖产品是如何坑他。

安利的产品真心是出了名的贵。

一瓶洗发水,海飞丝也就20元左右,它能卖70元。

一瓶钙片,一般的就100元,它能卖200多元。

日用品就不说了,反正至少贵两倍以上。

安利的人会说,这个东西用的久,效果好,有什么最新科技之类的话。

安利的产品我用的久,但效果好这一点我一点都不觉得,我家之前被我霍霍了很多安利的产品,也没觉得多久也用完了。

至于说产品的质量有多好,其实你根本感觉不出来。

还有就是,安利又不是世界500强公司。

保洁是世界500强公司,我不相信它的产品技术不如安利。

比如海飞丝、清扬、沙宣等我觉着用的都挺好,而且什么价位都有,适合各个人群。

当然保洁这个几个产品的品牌其实效果差不多,只是一种营销概念而已。

至少它的技术是绝不会比安利差的,而且还比它便宜。

从这一点,我就严重怀疑安利卖这么贵。

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卖的这么贵才能把利润提成给到直销人员了。

安利的直销模式纯粹就是靠人力驱动的。

一般来说,只要你相信了安利,你不投个几千上万的你是出不来的。

你但你成功地拉了你一个亲朋好友进去之后,他也肯定会成功的为公司投这么多钱,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然而剧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安利是非常难做的,跟保险差不多吧。

大概是这样一个比率,20个人进去做销售,就半年不到也就剩1人了。

保险我先抛开不说吧,如果是这个比率的话。

你的朋友几乎很可能就会在安利里面投了钱,就走了。

走了之后他一定会不会觉得是安利坑了他,而是最先拉他进来的那个人坑了他。

你当初去拉他不管你是出于好心也好,无知也好,还是纯粹就是想自己发展业务也好,总之你坑了他,你和他就没朋友做了。

而他一旦认为你坑了他,认为你做的直销是个大坑,那么他一定会在他的圈子说你是个骗子,我相信你到时候和他的圈子几乎都没人敢和你交朋友。

当然如果这个朋友不计前嫌的话,那就是真朋友,不过很少。

如果你知道安利坑人,那就更别坑真心朋友了,本来就少,万一坑走了,多不值啊。

因为别人可能认为,你一去找他们,他们就觉得你是在拉他们做下线,拉他们入坑等等,反正对你的印象就不会好。

猫黍当时就是怕坑着别人,所以都是去做的陌生市市场。

但是陌生市场非常难做,没做多久也就一个暑假,高三暑假我去做的,后来确实觉得根本做不动也就没做了。

不管怎么说,做一个销售,如果你连赚钱都赚不到就别去做。

我后来做的销售,不管一个月赚几千也好,一个月赚好几万也好都是在赚钱,维持我的生存。

但直销这个东西,几乎都是倒贴钱,这个就有点坑了。

因为他们会让你去囤货,囤货之后你就是一笔投入。

你都还没怎么卖出去过产品,你倒是自己先给安利公司买了很多产品了。

不仅仅是囤货,安利会让你每周去参加他们的课程。

这个就是洗脑的地方说实话,给你讲奖金制度,给你造梦,给你画饼。

洗到最后,你会觉得安利产品就是神产品,用了TMD效果就是好,但实际就是不知道哪里好,就是TMD感觉好。

这个就要牵扯到一个营销感念了,营销的目的不是让你觉得产品功能如何如何,而是让你感觉好。

对,营销就是给你塑造一种感觉,让你进入一种类似于催眠状态。

所以埃隆·马斯克才会说营销就是骗人之类的话吧。

其实吧,猫黍也承认,营销多多少少都有虚假的成分,但只要你不太过,比如电视广告难道都是完全是事实么,我相信90%都是假的。

但只要你营销的概念和产品差别别太大就行,太大了就是忽悠了,小点儿就叫营销。

安利会随时开那种几百人上千人的大会,请一些类似猫黍这样的特别能忽悠的人来,给大家集体洗脑。

他们会包装很多身份,我估计都是自己包装的身份,比如华尔街的呀,微软的呀,保洁的呀,传统行业大老板呀。

当然我不排除有真实的,但我估计假的也不少。

你一听他们的身份,啊立刻就惊为天人,然后他们又讲了一些你平时没听过的,就像猫黍写这些行业潜规则呀,一些专业知识呀,一些人性的话题,一些商业的话题。

你就会觉得他们讲的非常有理,不一会儿,你就被他们洗了,毕竟人家懂人性,懂心理学,你又那么傻白甜不被洗才怪。

这种大会同时会伴随一些产品的销售,他们会无形的给你渲染安利的产品是多么多么的牛逼。

然后你的潜意识就不断的被他们引导,然后你对公司的产品也好,模式也好,整体实力也好,信心大增。

回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马开始囤货。

反正折腾过几次之后,就算你赚不到钱,你后面退出安利了。

你花的钱估计也就有一万了。

这个钱自然就到了安利的口袋里,这就是安利精明的地方。

我举个例子,你假如是安利公司的老板,你肯定乐开花。

你想想看,你有一批强大的销售团队去帮你卖产品,帮你拉人。

不管这个人拉没拉来,你都是赚。

要么他成为公司的销售人员帮你卖产品,帮你拉人。

即使他没有成为你的销售人员,他也是你的顾客,甚至是忠实顾客。

因为即使他退出了,他潜意识仍然会认为安利的产品就是那么牛,这就是被洗脑。

我们一个阿姨退出安利4年了,都始终认为安利的产品就是好,不用其它的,虽然他们的商业模式自己做不了。

按猫黍的话来说,不管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都是个坑。

来嘛,我们就谈谈商业模式。

首先做营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定位。

就是要细分市场,找准你的客户群体。

据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做安利的人群以两个群体居多。

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但中年人难道也社会经验缺乏嘛,猫黍的回答还真就是。

中国50后,60后只要你不是做生意或者当官的精英人士。

基本上他的社会经验就是偏少,比如跳广场舞的大妈,公园里面打牌的大爷。

他们这些人主要是没念过大学,受过的教育偏少,而且没在社会上经历过大风大浪。

他们一般来说都是这个社会最容易被骗的人。

比如炒股、投各种金融产品、被传销的一般就是他们。

前段时间P2P很多公司跑路,骗得钱大多数都是这些中年人的钱。

这个当然也不能怪他们,因为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一会儿传销骗局,一会儿又是互联网的骗局,一会儿又是股灾,总之他们就没有消停过。

至于骗局这一块,猫黍就分享一句话,只要你谨记这句话你就不会被骗。

天上永远没有掉馅饼的事情,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是的,但凡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得到利益的人。

都是付出了很多代价的人,就算他是个骗子,他也一样付出代价。

你试试当骗子真的容易么?

猫黍曾经也忽悠过别人,我知道当骗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他能够靠骗人能成功,我相信这付出的代价也许比正常的更大。

总之你但凡是要成功赚大钱,不管是哪个行业,骗子行业也好,正规行业也好,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

因为有竞争啊,你以为就你在做这个事情么,但凡中国人听到这件事赚钱,全中国马上就有上百人,上千人来一起干了。

哪怕骗子行业,色情行业,毒品行业,赌场行业,甚至曾经黑社会都TMD全是竞争者。

比如P2P,互联网,培训等曾经风光一时的行业。

刚开始的时候也就那样,没过多久这些行业就火爆了。

安利也一样,全世界据说有几百万人做这个东西,你凭什么就觉得,你能靠这个起家?

你要想在这么多精明的中国人脱颖而出,那是极难极难的。

你付出的东西一定比别人多才行。

反正目标群体,就这两个群体居多,因为社会经验少,说好听点就是踏实能干。

然后我接下来要说的是,不管是直销还是传销也好。

你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他们的产品永远都是。

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

你去看看所有的直销公司,哪家公司不是这几种产品,几乎都是。

好,你会思考,为什么会永远是这些产品呢?

因为这些产品基本吃不出问题,或者用不出问题。

比如保健品和日用品这种东西,只要你质量别太差。

消费者也就不会察觉,保健品你吃不吃几乎对你生活的影响本来就不太大。

只是你吃了会有心理作用感觉会好,对没错,还是感觉。

而且你感觉不到这些产品效果的好坏。

日用品也是,只要这个洗发水没让你洗的头发掉了。

你就会继续用它,因为效果都差不多呀,无非就是去个头屑而已。

那为什么你会买这些产品呢,我刚刚也说过了,因为客户买的就是一种感觉。

并不是买这个产品,营销卖的是感觉。

哎呀呀,可能大家觉得好邪恶啊呀。

哈哈,世界就是这样的,所以做生意的人个个比猴都精明。

那你说你只做过安利,其它的直销万一不一样呢?

我在天津上的大学,接触权健、天狮、梦幻之旅等等吧。

还有几个我忘记名字了,反正我觉得还不如安利呢。

我当然自从安利过后就在没做过直销了,都是我大学同学拉我去做这些。

还有同学拉我做安利的,我刚开始顾及情面过去了解一下。

其实主要我是想了解这个商业模式是怎么运作的,结果听完过后。

我就给他分析这个商业模式如何如何不好,不过人家根本听不进去。

我也学乖了,面对被洗脑的人,你永远不要试图叫醒他,等他摔了跤他自然就懂了。

比如他做了半年都没赚钱,他自己也会扯,我觉得给他个经验教训也好。

好,说到这里了。你可能会觉得直销这个行业就是坑,但为什么国家还批准这些公司在国内运作呢?

猫黍首先要说的是,国家就是一个私人机构,一个既得利益组织。

你不要把它当成天使,当成救世主之类的。

而国家恰恰相反,国家是一切自利,自私,邪恶、暴力的最高体现。

你看看战争就知道了,哪个不是因为国家发动的。

再比如,贪腐,恶性通货膨胀,国企,统治阶级,掠夺,争夺主权利益,争夺领土,从古到今国家就是一个暴力机器当它开动起来了之后,他就会以本国人的利益为基础。

去占领其它国家的利益。

比如到现在为止本拉登都是他祖国的骄傲,你就能明白。

包括ISIS那些人把IS当成政教合一的国家,也是觉得为了这种组织和意识形态献身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爱国主义是一种邪恶的美德。——奥斯卡.王尔德

这句话大家自己细细品味,我就不多说了。

当然现代化的国家要稍微好一些,比如美国的小政府就是非常不错。

但是他还是无法掩盖它是能为了本国利益,不惜伤害所有其他国家利益的组织。

中美的金融战争、文化战争、军事演习、政治博弈,从来都没有消停过,从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后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消停。

美国前段时间搞中东搞得不消停,比如把伊朗的总统都给杀了,最近开始遭报应了。

好,国家的政策大概就两个标准。

第一,建设好国家。第二,维稳,或者说叫做平衡。

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写国家这个政治组织的真实形态。

刚刚主要是给大家稍微普及一下国家的历史来源,那么好讲为什么国家会让直销的公司存在。

第一,收税。第二,促进经济循环。

收税这个就不用说了,一个拿了国家牌照的公司,不好好纳税,国家能干么。

促进经济循环的话,就是像你们这些中年人老把钱存着是不行的。

你得拿出来促进经济发展才行,钱存着不拿来带动实体企业发展的话,国家是不喜欢的。

所以拉动国家经济的三驾马车第一驾,就是拉动内需嘛。

拉动内需就是促进消费,就是让你花嘛,这样才会带动经济,国家才喜欢。

你大学生的钱都是父母的,而且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家里都有钱。

忽悠这些有钱人太难了,只能忽悠小屁孩儿容易一些。

所以我之前讲过的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好,还是今天说的直销公司来忽悠你做直销也好,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经济循环的手段。

当然国家不管直销公司是怎么营销的,他的客户群体是如何。

但是只要你是个盈利公司,那么你就能带动经济这是肯定的,而且我们可以收税。

经过这些点分析我想说的是,就是不要去干直销浪费自己的金钱和时间。

你真想干销售,找个非直销行业去干吧。

我推荐做销售的话,去金融行业、互联网、文化、教育培训、娱乐这些产业可以考虑。

最后我就在说一下,未来的趋势也根本不是销售了。

你靠人和人这么最原始的销售方式已经早就过时了。

想以后真的成为这个社会有用的人才,还是多学学如何在网上去做宣传、做光广告、做软文、做营销、做品牌,这才是大势所趋。

而且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你要做的更多的是移动端的营销。

未来的营销,不需要太多渠道,只要能让你的产品进入消费者的手机,就是最好的营销。——克里曼特斯通

好说完直销了,你可能已经觉得它非常坑人。

不过这个话也不能这么讲,我认为他还是造福了一批人。

但是呢,你现在进去难度太大了,除非你真的很喜欢直销。

不然,猫黍真不建议干这个。

这个世界上的坑太多了,大家多经历一些社会,多一些社会经验,多学会判断事情的好坏这个一定没有错。

年轻人不缺激情,但缺深情!

谈一谈亚当斯密的两本巨著(上)

作者:猫黍 文章选自微信公号:猫黍

猫黍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自媒体、媒体、机构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公号后台回复“机构名称+转载”,经过同意后才可转载,申请过授权的不必再次申请,但文末需放置猫黍的二维码。

你以为买房才叫收益?错了!

你以为现在市场是商品房为主?错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过去十年中国房价的高速上涨?

又是哪两大问题造成了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的磕磕碰碰?

凤凰网财经独家对话任志强,为您解读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三十年。

一、不灭的江湖:“南万科、北华远”

如果中国地产界有其江湖,那么这两个人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传说。

1980年,29岁的任志强从军11年后复原,在北京经营小生意,之后于1984年加入了当时还是国企的华远地产,与他同一时期进入地产行业的还有王石。

也是在1980年,同样29岁的王石进入了广东省外经委,负责招商引资,一点一点靠做饲料中间商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王石于1983年转战深圳,并于1988年带领万科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

短短几年后,王石和任志强便先后主导了万科及华远的上市,开创了地产行业的资本化道路。作为地产界的两大标杆级企业,“南万科、北华远”由此诞生。

1991年,万科在深交所上市,被认为是房地产行业最早完成股份化及上市的地产企业,并由此开启了其万亿市值的伟大征程。

三年后,华远地产顺利获得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创业(香港上市公司)的境外融资,开启了华远与华润集团此后的长期合作,也使其成为国内首家中外合作的股份制房地产公司。1996年,已经是北京市华远地产董事长的任志强带领华润北京置地完成了其在香港的“境外上市”。

万科的崛起和华远的业绩下滑致使资本大鳄华润开始了新的思考,即打造华远+万科的中国最大“地产航母”;而王石通过1999年对华远地产的访问学习也深深感知到了规模化发展和外部融资的重要性,决心更换其大股东,可以说与华润一拍即合。

2000年,华润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之后,华润集团希望继续增持万科,拟收购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持有的万科8.11%的股权,但其定向增发的公告内容在任志强看来却严重损害了华远地产的利益。

公告中,华润承诺限制华远地产在北京以外的地区发展,并给予万科在北京发展的优先权。任志强立马组织董事会否决了这一决议,致使这次认购未果,这也成为了之后任志强与华远分家的导火索。

2001年,任志强将华远集团旗下约18%的华远地产股份转让给了华润集团,之后便辞去华远地产董事长一职,成立了新华远地产—北京市华远新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50岁这一年,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

在此后的采访中,王石表示,任志强的辞职举动是非常聪明的,也是非常高明的,“通过转让18%股权得到资金,收回了“公司名号”,(就)可以投入新的地产项目”。

而事情的进展似乎与任志强想象中的不同。

2005年,当万科的业务已经扩展到21个大中城市时,华远才刚刚得以走出北京进驻西安。此后,华远地产在2008年借壳湖南幸福实业实现重组,然而,错过了地产牛市的华远与万科的差距再也无法弥合。

任志强在其2013年发表的著作《野心优雅》中曾表示,华远地产正是由于在几个关键节点上“运气不好”,因而丢失了做大的机会。

2014及2017年,任志强和王石先后宣布退休。

人生的下半场,王石登珠峰、读哈佛、谈恋爱,卸任万科不到一年又风风火火地挂帅远大。

而任志强大多时候只会在两个地方出现:写字台前和公益路上。

“要有野心,更要优雅”,这大概就是他内心理想的人生状态。

二、写字台前:专注中国房地产行业30年

很久以前,潘石屹曾评价任志强“干着开发商的事,操着国家总理的心”。

如今,年逾60的任志强早已卸下了企业重担,却依然保持着每天9点以前到公司的习惯,他从华远地产退休后继续租用了一层的办公室用于日常工作,而这种工作更多地是对当今经济形势和房地产行业孜孜不倦地研究和分析。

作为一个1984年就投身房地产行业的先行者,任志强见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的30年,并带领华远在1996年上市,使其成为国内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地产企业之一。

“严格地说起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改革是在1997年之后。”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了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

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自此,中国进入了住房的全面市场化阶段。

  • 过去十年中国房价高速上涨的原因

“造成房价高速上涨的,实际上是招拍挂制度”。

2002年5月9日,国土资源部签发11号文件(《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要求从2002年7月1日起,所有经营性开发的项目用地都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进行公开交易。此举被业界称为新一轮“土地革命”的开始。

“这段时间就出现了一个巨大问题”,据任志强介绍,2003年以前,土地供应大概是每年平均30%到40%的增长,并且逐年递增。但是该文件的发布直接导致了土地供应量的下降,其中有十几个月的土地供应量只有5%左右,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所以从2004年到2006年年底的时候,就出现一个巨大的问题—市场供给严重不足,这导致房价开始上调,因为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已经被打破了”。

2007年7月24日,北辰实业和北京城开组成的联合体以92亿元的天价夺得长沙新河三角洲地块,超出起始价(46.38亿元)45.62亿元,成为当时的“地王”,也开开启了“高价者得”的市场局面,此后,全国各地便开始屡屡出现“天价”地。

“2005年起的四年间,政府进行了多轮调控,结果2008年出现了美国经济危机,然后又是四万亿,所以2009年之后(房价)就开始持续上涨”,任志强道。

“你以为买房子才叫收益?错了”。

据任志强介绍,中国把收入分为七等分,最低,低收入,中级收入、中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在最低的那一级里,住房私有化率是78%,这些人的房子基本都是靠福利分房,而最高收入的住房私有化率是90%,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的人群在住房私有化率上的差距只有12%。

为什么要解决土地私有化问题?

“因为土地私有的时候,人们可以随随便便到城市周边去买房子,他就会降低城市的集中度”。

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就会出现现阶段我们看到的“超大型”城市的问题。

为什么大城市的土地价格高,房屋价格也高?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接下来中小城市的人口也向大城市转移,就导致这些城市无法应对这么多的人口进入,这是不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

“由于优质的医疗、教育、公共服务资源的集中,人口源源不断向大城市涌入,造成这些城市压力过大,而这一压力又全部转移到了房子的问题上”。

今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将“坚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改成了“坚决抑制房价上涨”,两字之差显示了房价调控力度之大。

任志强对此表示,“要遏制房价上涨,我们现在用的是行政办法,就是我不批你。就像股市,我可以停盘,涨也要停,跌也要停,但这不是市场经济解决的办法”。

任志强指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这种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历史推移的过程。要想在全世界达到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的小康水平,没有70%的城镇化率是做不到的。

199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开始超过30%,2007年以后,随着房价高速增长,城镇化率开始下降,每年大概下降0.8%到1.2%之间。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土地和户籍制度问题,这两个问题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 那么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吗?

“到今年6月为止,房价已经连续40个月高速增长,这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任志强认为,无论现在的政策怎么调整,下一轮的房价一定是上涨的。因为当前部分地区的住房销售平均成本已经低于土地的供应成本,也就是出现了“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

“你没有办法老让大家亏本做买卖,那你能怎么办?”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任志强再次强调,一个是土地,一个是户籍。

“如果不能解决中国未来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房地产问题永远是磕磕碰碰的,解决不了”。

另外,短期来看,任志强认为,无论政策怎么调整,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改变不了的,即使现在可能呈现出有升有降的一种变化,但是房地产的市场需求仍然是巨大的。

“就房地产这个产业来说,美国二百年的过程中城镇化率比我们高这么多,有些地区已经达到90%多了,都还在弄房地产,你发什么愁呢?美国的房价不涨了吗?睁着眼睛说瞎话”。

三、公益路上:任志强的“双面”人生

任志强办公室墙上挂着在阿拉善参与公益活动期间的照片(潘石屹、任志强、艾路明)

除了“房地产大佬”以外,近年来,提到任志强,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称呼—“大炮”,这缘于其一直以来火药味浓烈的经济和社会观点,也多少解释了任志强耿直的军人性格。

任志强曾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表示,“任大炮”对他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任志强和潘石屹在阿拉善沙漠上席地而坐追忆刘晓光

刘晓光是原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2004年创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并担任第一届会长,任志强成为最早的成员之一并担任第五届会长。在此期间,与刘晓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17年1月16日,在刘晓光的遗体送别仪式上,任志强发表悼词:“我为什么对刘晓光如此怀念,我想在那个企业家集体赚取了大投资时代的红利后,在寻找社会意义时,他恰好给了这群人以更高层面的信仰和价值观”。

对待公益,任志强依然不改他热衷分析的学者本色:

“中国的公益事业为什么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解放以后到改革之前,这30多年的时间中国没有企业家。”

任志强认为,社会公益的发展必定要依靠企业家群体的力量来推动:“没有企业家就没有企业家精神,自然也不会有社会公益。没有私有财产,除了国家出面,不可能有私人公益组织出现,更不可能有社会NGO组织出现。只有改革开放之后,有了企业家精神,有了私人财产出现,才有了社会公益组织”。

对话一“跨国管理和国际团队的崛起”文字实录

10月23日消息,2012年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于今日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召开。以下为对话一“跨国管理和国际团队的崛起”的嘉宾发言实录。


  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杨斌
  美国史带集团公司董事长兼CEO莫里斯
  高通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艾文-雅各布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董事长魏家福
  杨斌:欢迎大家参加2012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今天下午第二场分论坛。主题大家已经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话题。想要有一场非常有意思的论坛,我们需要请对谈这个话题的合适的嘉宾。我们这场分论坛有着非常丰富经验的,特别是国际管理和国际团队培养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五位嘉宾。四位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顾问委员。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参加第二场分论坛的各位来宾。左手边第一位是清华经管学院的老朋友莫里斯•格林伯格:,很多人熟悉他是和一家鼎鼎有名的保险公司联系在一起,AIG。很多不在保险行业的人未必了解这家公司很重要的起源,和中国和上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说国际管理的话,他所曾经掌控的AIG本身烙着非常强的国际烙印。八十年代的时候,敬爱的朱镕基老院长担任上海市长的时候,他组织了一个类似于今天看到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顾问委员会的一个市长顾问委员会,当时请到的主席就是莫里斯•格林伯格,他现在是史带投资的董事长。
  下一位是艾文•雅各布,高通的创始人,我们每个人今天在中国使用移动通讯的人非常熟悉。在通信这个行业当中杰出的表现。与中国人做生意,开拓中国的市场,他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左边是出井伸之,除了是我们顾问委员会的委员,他是索尼公司之前的CEO,同时也是在今天中国两家鼎鼎大名的国际公司,一家叫联想集团,一家是百度公司的董事。他见到柳传志的时候说my boss。柳传志说你才是我的老板。柳传志先生不用介绍。如果特别介绍一下的话,柳传志先生在最近很多公众场合,或者媒体当中谈到的2004年的让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国际并购,今天却结出了大家公认的硕果,这当中国际管理和国际团队起什么作用,是我们今天下午想听到的更多的细节和故事。
  最左边的一位是魏家福先生。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一个符号,就是我们看到总是有1/3或者左右的数字,有时候更多一些上面印着中远的品牌。掌握着这样有着跨国公司的船长,就是我们的魏家福先生。所以让我们大家一起欢迎。
  我们有一个小时4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深入的探讨跨国管理,或者国际化公司的经营,以及当中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国际化的创新与技术团队,国际化的人才,他们有怎样的一些生发之道,怎么成长,怎么发挥他们的作用。首先给五位嘉宾每人谈一谈对于今天跨国公司管理,中间的国际管理团队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莫里斯•格林伯格:怎么样建立一个国际管理的团队,我离开AIG的时候,我们在107个国家有业务,当时基于本土人才发展起来的。我们有非常有经验的高管人员,他们负责各个不同的区域,他们的工作是开发本土的人才。在107个国家里面,我们有本国的战略型人才进行管理的。他们有很多的机会,不仅在自己的国家,在整个地区他们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你必须给本土人才机会,让他们不断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使他们能够走向高层管理的职位,我们有很多来自各个国家的人才,他们最终走到了AIG的最高层,这点特别的重要。
  第二点,我们希望给这些国家一些回报,不仅仅是从我们有业务的国家获取利润,同时要有回报。我们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同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才能够成功的开展业务。同时和这个国家的业务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这个国家的员工要很好的了解企业的文化。作为公司,我们有独特的文化,AIG我们的文化和其他的保险业的公司不一样的。否则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同时引入新的业务,新的产品,到这些国家中去,否则不可能取得成功。我们这么做,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他的保险公司都比不上。
  如果你不能应付AIG的压力,可能会跑到其他的地方去。高管需要不断的出差。我们公司有很多的职员,他们对组织有同样的感情,我们好像合为一体一样,哪怕不同的国家我们就像一个团队,一个家庭,当然是有独特的文化的。
  艾文•雅各布:非常感谢。我想简要的介绍一下历史。高通我是在1985年创建的。当时我相信,在商学院这个时候大家会提出你要做一个非常好的计划书,作出相应的表格,探讨你的企业怎么发展。我们当时创造公司的时候,我们要特别的创新,我们认为无线以及数字领域将是特别好的领域。我们并没有计算未来赚取多大的利润。从模拟到数字的技术是非常大的飞跃。我们要必须很好的应对技术的变化,CDMA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发出了CDMA的技术,这个技术在美国生根发展。同时在韩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CDMA的技术持续不断的增长,监管也是刚才很多的人员提到的。在美国监管是由FCC,就是联邦的通讯委员会来设定的。他们认为,只要你不会影响现有的这些蜂窝的用户,可以用任何的技术,让市场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技术都可以。所以在美国也是独特的一点,如果没有来自于监管机构给我们的自用度,我们肯定没有办法在美国取得成功。
  我们后来也认识到了蜂窝的变化,它不是一个国家的业务,应该是国际性的业务。我当时在1992年时候在中国做过演讲,我介绍过相应的技术,也有很多人了解通信的技术。花了十年时间才真正将这个技术引入到中国,建立起合同等等。当然有耐心和毅力做到这一点,也需要有良好的技术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我们开始销售产品的时候,我们也要识别出一些在中国合作的伙伴,最早我们和外派的人士,比如说从归国华侨进行合作。很快的开发出本土的人才,为了做到这点,技术是特别重要的,我们也需要很好很强的技术背景的人才。我们经历了一个流程,将这些人才派到圣地亚哥,让他们做一些培训,了解这个技术,学习这些技术,回到中国进一步的推动中国业务的增长。
  我们不仅要开发某些产品,我们有很大的激励。我们在一个国家开发业务的时候,我们动力很大。要有本土的人才,了解这个市场,开发我们的能力,进行更好的销售。当时有工程人才的短缺。尤其通信领域工程师的短缺。为了能够很好的发展培训我们的人才,加上中国的教育体系的情况。我们决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进一步的推动发展。
  国际层面来讲,我们在国内增长的要快于国际步伐。我们创新不仅是在产品上,另外在整个业务的方方面面进行创新,从经济层面,我们采取了一个立场。我们降低自己的股本,不是依赖国际风投。雇佣人的时候要他们了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要找出创新的做事情的方法,鼓励这种类型的绩效的表现。
  事实上,我们也在中国做的不错。在印度我们也收购了一些公司,我们在第一年的时候,人们的流失率比较高,人们不太习惯这种方法。随着人才越来越调整适应,我们现在已经是在印度排名前十名了。而且在美国已经是连续14年排名前一百强了。所有的方方面面都是与我们对创新的强调息息相关。
  我们也是希望能够找到新的领域,在新的领域,大家都很兴奋,希望找到一些新的产品的开发。也希望能够跟我们的员工在全球层面上建立很好的关系很关键。手机将来也会对于我们整个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已经有60亿已经是通过手机进行联系。我们另外一个感兴趣的领域,怎么样更好的利用手机?不仅仅是从静态的沟通的角度来讲,希望变成我们社会产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建立了一些合作伙伴关系,和35个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些方面进行应用,比如无线技术对于远程医疗方面的应用。我们可以从远程看一下诊断,手机会有一些计算的能力,可以清楚噪音,更好的一些数据。
  教育领域可以和手机进行合作,我们和当地的人才一起合作,怎么样提供并且改进教育的交互方式。也有人提到过,我们用平板电脑。我们发现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有移动的通信对于教育来讲,是全天候24小时确保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很多教育在课堂之外开展,可以是同行之间进行教育。一个学生可以帮助另外一个学生在这个领域提高互相帮助。我们现在培育的就是这样的想法。每个国家当中,我们的管理方会和不同的方面找出合作伙伴,应用技术,推动这个领域当中技术的发展。现在是万里之行的第一步,确实令人非常的兴奋。
  出井伸之:非常感谢。我想跟大家来分享两方面。第一个是索尼集团的一些情况的分享。第二个中日之间的关系,这是挑战性的问题。索尼集团是全球性的公司,我加入索尼是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索尼收入只是一亿美元每年。当我毕业的时候,后来就逐渐的增加到80亿。索尼发展的非常的迅速,所有的这些依赖于索尼不断的适应变化,适应实体经济的变化趋势。我们收购了美国的公司,哥伦比亚音乐公司,用了十年吸收怎么样更好的管理这两家美国的公司。这两家公司获利非常之高。而且我们有社交网络,这是索尼的产品。还有蜘蛛侠也是索尼的产品。
  在印度也是一样的。我们互联网的娱乐网络可以说也是非常的著名的。我今天早晨有两个访谈。来探讨一下为什么索尼在电视领域来讲没有那么获利。中国十年之后可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就是我的答案。现在技术是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停止生产电视。我有点记不清了。索尼是全球性的集团,而且现在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尝试,也有很多的挑战。方方面面领域都进行了尝试,而且我们也有一些合资企业,我们也跟柳总也进行了合作。在联想集团进合作,大家可以看到,所有的这些公司都不能孤军奋战,我们都是互相依赖,息息相关的。
  在中国,索尼在1997年开始了中国的项目。当时我们是索尼的CEO,我们当时有个非常简单的目标。就是中国的收入应该是要大于在日本的收入。因为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所以从那个时候,我们到现在来讲,有5万—6万名中国员工和管理层为索尼工作。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索尼和中国之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的,关系非常紧密。当我们探讨一个国家的考量的时候,中国、日本和美国是我们三大市场。我非常抱歉看到政府和政府之间,政治层面的谈论令人比较遗憾。我也不知道方向是什么样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一些禁止日货的行为。但是我觉得像索尼集团来讲,我们可以耐心一些。中国太大了,我们没有办法从中国这样大市场完全撤出。但是去年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排名在美国之前。
  四年前来讲,日本有很多中型的企业开始走出日本,希望到中国开展业务。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也非常的惊讶,现在中国人也不到日本去旅游了,因为政治方面的一些原因,拒绝日货。有些人误解说,中国想孤军奋战,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中国也是和日本互相依赖的,比如说,两年前,贸易伙伴来讲,日本是排名第二,现在已经是排名第一了,和中国之间。中国是需要日本的产品的,所以这是事实,我们必须去思考。我们怎么样能够解决这样的争端?在两个政府之间找到解决争端的方案。它不应该影响商业的活动。
  我想说的意思是,各方应该对对方应该有耐心。就像妻子和丈夫一样,对于夫妻来讲,有的时候会争吵。就像中国和日本之间一样,我们希望清华大学这样世界领先的大学,可以有一些领先的看法,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相关的问题。比如说政府和政府之间的问题,以及私营部门活动怎么样更好的平衡?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怎么样更好的解决,达成平衡,不会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在过去我们有类似的一些问题,比如在索尼集团,有图像方面的业务的时候,我们也在中国和索尼集团之间也进行了探讨。我们知道,美国是言论自由的国家,而且是索尼集团的所有者,他当时在拍摄电影的时候面临一些问题,有一些文化方面的不了解。中日之间的文化部门加强了沟通,这是一个例子。每一次问题的出现,都会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对于索尼和印度尼西亚也是一样。因为劳工的问题,还有工会要求我们改进对劳工的一些问题,也有了这样的一些紧张。索尼和其他的政府之间也是有类似的这样的经验。一个小时不够列举这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解释每一次问题都会加深之间的关系。
  上个星期我参加了一个年度的论坛。是一个马来西亚的组织的论坛。他们探讨的主题是一个重大的转变。经济重心会从大西洋转向到太平洋地区,探讨亚洲国家的经济潜力。我也组织了在东京的亚洲创新论坛,已经组织三届了。这次我们也邀请了十个中国人的代表,上届是九个中国的代表参与。不管怎么说,在亚洲我们是需要创新的。因为全球都在遵从亚洲的创新,我们也需要亚洲的创新,这就是机遇。
  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加强我们东盟+3的关系。另外一点,我们也了解经济的发展,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下一轮的经济浪潮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我不知道,但是肯定在未来一个世纪会出现。可以说我们就像工业化革命的浪潮,我们知道在九十年代时候,日本几乎完成了这个进程。中国现在还是正在增长的过程,而且是基于工业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比如说汽车。未来来讲,IT、能源,或者其他的新型的行业会出现。要求我们对各个方面的整合和融合。
  所以我觉得,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着多重的转折,包括产业的转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有IT的转型,以及金融方面的转型。美国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欧洲也身陷囹圄。但是新的经济浪潮也会到来。我们在日本看到,核电是危险的,除非更好的改进核电的安全性。这个领域也是可以合作的领域,怎么样进一步的开发核废料的循环以及处理的技术。这些问题都不应该忽略。
  目前在日本我们认为核能源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震等等这里除了这些天然的因素之外,还是有人为的失误带来了问题。目前要思考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科技进一步的发展。另外一点,制造业,可能对于我们循环经济来说,制造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用,谢谢。
  柳传志:联想集团在并购IBMPC宣布以后,业界都不太看好,主要是认为这是一个蛇吞象的并购。当时我们想买Thinkpad的笔记本的品牌,购买之后,市场会不会承认这个品牌?第二个问题,员工流失的风险。并购完了以后,在全球各地原来为IBM服务的员工,当中国的领导人进去以后,他们还愿不愿意在这里服务?这是第二个风险。最大的风险公认为文化磨合的风险。
  经过这么多年,我自己在体会的话,所谓人们常说的文化磨合,其实就是来自于不同企业的人,不同国度的人,有不同背景的人怎么在一起配合工作。这就是所谓文化磨合的真谛。
  最高管理层里面,美国人当了CEO以后,中国人服气不服气?中国人当了CEO以后,美国人服气不服气?董事会之间来自于不同的董事们的意见,他们怎么在一起配合工作?这个等等。后来实践证明,这个文化磨合的风险确实是并购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联想在2009年时候,一度出现过巨额亏损,一个季度亏损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私有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