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那个很红的魔都魅影航拍东红农场大家看了没有

相关推荐:
在手机上看
下载到电脑
&&&&排行榜
友情链接:&|&&|&&|&&|&用户QQ群:
商务合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718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沪)字003号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R1S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R0S
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400秒展现魔都魅影 80后男生航拍上海被点赞_上海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45,093贴子:
400秒展现魔都魅影 80后男生航拍上海被点赞收藏
据《新闻晨报》报道,佘山的安静、外滩的典雅、陆家嘴(600663,股吧)的摩登、高架上的车水马龙……日前,一名上海80后男生制作的航拍作品《魔都魅影》在网络上受到追捧,有人赞其为好莱坞风的上海宣传片。制作者陈雅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这是他的航拍处女作,拍摄初衷是为了留住台风季里上海的美丽。不过他也建议网友切勿盲目跟风,贸然尝试不仅会损失上万元的机器,还会砸伤围观人群。  炫酷日出日落,上海迈向新高度  视频《魔都魅影》全片并不长,时长仅6分42秒,视频最开始俯拍了上海郊区广袤的田野,夕阳从地平面上缓缓落下,田埂之间的河流熠熠发光。很快镜头一转,画面转向了南北高架和延安路高架上,天际线被此起彼伏的高楼清晰勾勒出来,上海在晨光中逐渐苏醒。苏州河畔的上海邮政博物馆随之映入眼帘,镜头越来越高,整个博物馆楼顶的雕塑和绿化也呈现出来。  与浦西相比,陆家嘴高楼在镜头中略显魔幻,太阳被浓密的云层覆盖,仅透出几丝金边,金茂大厦隐隐约约现出全貌,身后的环球金融中心则“犹抱琵琶半遮面”。待晨雾散尽,陆家嘴才清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朝霞的辉映下,东方明珠(600832,股吧)、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巨塔”的剪影矩阵颇为震撼。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摄像机俯拍上海中心的镜头,随着摄像机的不断升高,旁边的高层建筑纷纷见顶,上海中心仍在不断攀升。短片还向观众展现了云层之上的上海魅影。佘山天马望远镜园区、欢乐谷、外滩、陆家嘴……在结尾,短片一一展示了上海几个地标景观,通过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高度的对比,表明上海“正迈向一个个新高度”。  该短片一经上传,很快走红,仅数小时就有40万网友观看了该视频。“要求该视频作为上海形象的宣传视频。”不少网友都表示,视频拍出了好莱坞大片的感觉,很符合上海的“魔都”气质。  拍摄技术有限,但对上海感情不减分  记者昨天下午联系上《魔都魅影》的拍摄者陈雅。作为一名上海80后,他虽然从事着与摄影无关的制造业,却仍沉迷于摄影,五年多来拍摄了不少上海主题的作品。不过,他此前从未尝试过航拍。“正好前两个月是台风季,空气质量不错,蓝天白云很漂亮,我就想记录下这些美丽的瞬间。”之前有朋友向他推荐了航拍飞行器,他正好用上拍摄了不少航拍镜头,由于时间关系,直到几天前他才有空整理这些素材,并后期编辑处理,制作出短片。  “我并未抱着拍摄上海宣传片的念头。”陈雅告诉记者,拍摄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用镜头留下上海云淡风轻的日出和日落,通过网络展示给大家,“上海有这么美的朝阳和晚霞”。  上海的夏天昼长夜短,为了拍摄日出,陈雅凌晨3点就起床驱车至目的地,静待5点左右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或等到晚上7点拍摄日落。两周内,他跑了上海十多个地方取景。“也许上海的生活节奏太快,高楼太高,很多人并没有太多机会仔细欣赏如此美丽的时刻。”为了全面展现上海之美,他还专程赶往佘山的天马望远镜园区,那里的日落有着郊区独有的平静。  “我此前没有航拍的经验,学习了很多前辈的作品。其实,这次我觉得拍得很一般,无论是镜头的表达还是切换,比较单一,没有太多技巧。要说起来,应该是其中我对上海的感情多一分。”陈雅说,看到网友们对《魔都魅影》的肯定非常欣慰,“大家喜欢上海最绚烂的一面”。  不希望网友跟风盲目航拍  陈雅介绍,这次拍摄短片《魔都魅影》所用的是DJI Phantom 2航拍飞行器,并配备了GoPro相机,整套装备花费了一万多元。该飞行器可升至1000米上空进行航拍,但出于安全考虑,他尽量保证飞行器在可视范围内拍摄。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接触航拍器,但对多数人来说,这更像是个新奇的大玩具,操作时容易引起他人围观。”陈雅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一大早赶往复兴公园拍摄,当他操纵航拍器时,不少晨练的老年人好奇地围观,此起彼伏的议论和询问让他无法专心操控,最终只能收起航拍器作罢。  “我之所以选择清晨航拍,除了日出之外,还考虑到安全问题,清早人少,围观也少,我可以安心操作,即便不小心发生意外,也不会因坠落使人受伤。”陈雅说,短片中俯拍上海中心时,他在附近高层上操作,这样既能拍出高耸入云的感觉,又不会让航拍器脱离自己的视野。  《魔都魅影》的走红,让不少网友心生羡慕,表示也想买个航拍器玩玩,但陈雅对此并不推荐,“一台航拍器动辄上万元,也算是昂贵的玩具,没有任何基础,贸然操作容易造成坠落,既损失了机器,还容易砸伤人群。”他建议想玩航拍的网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是大型航拍器,可能还涉及管制等问题”。
优质飞行,低廉票价即刻预订法航航班,享受独特飞行体验.
视频来自:
不管如何,我觉得很骄傲,同时也感觉的到制作人对上海满满的爱
牛逼呀~~~~~~~~~~~
登录百度帐号暂无评价,我要评分:
时长:01:00:56
为了锻炼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一群白领来到荒岛上的一家废气工厂进行生存训练,不料这次训练竟然真的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原本和睦的队友因为揭秘了各自的私生活反目成仇,不仅如此,队友们还相继死去,最后才发现真相……
高清 01:28:57
高清 01:39:57
高清 01:40:06
高清 02:04:38
高清 01:57:14
高清 01:39:50
高清 01:55:05
高清 01:50:10
高清 01:32:49
高清 01:28:33
高清 01:40:32
高清 01:50:08
高清 01:52:14
高清 01:40:29
高清 01:35:59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微型无人机的出现降低了人们航拍的门槛。以前的航拍无人机可能只会出现在空阔的大草地、海边,起飞前还要做很多准备,现在的微型无人机完全可以从口袋取出,于楼宇桥梁间起飞。
复杂的飞行场景意味着无人机需要有更多的传感器保持稳定安全,也让一些技术上的不足深藏不露。想要深入了解一台航拍无人机的性能,「长测」非常有必要。
拿到大疆 Mavic Air 近两个月,爱范儿(微信号:ifanr)带着这台收割了无数赞誉的无人机出发,去了几乎没有信号干扰的理想起飞点,也飞过有着强烈无线电信号干扰的车厂赛道,最后还感受了接近北极圈的冰雪大地,终于有了这篇时间跨度颇为漫长的详细测评。
Mavic Air 强不强?事实如下文,欢迎大家一起来评价。
硬件设计:Air 比 Pro 更像「Pro」
Mavic Pro 的结构极具创意,据传连大疆本来的产品规划都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一个爆款。创新已成现实,Mavic Pro 的不少想法会成为未来大疆小型无人机的基础,「后来者居上」的情节也恰恰是在这个节点出现。Mavic Air 借鉴了 Mavic Pro,更改进了 Mavic Pro 一些不成熟的部分。
Mavic Air 的遥控器和 Spark 的遥控器几乎一样,目测这个经典设计会延续很多年。可拆卸摇杆结构简单,体验出色。只要像拧螺丝一样把摇杆拧下来,藏在手柄两侧的空隙,就能把遥控器四平八稳地装进口袋里,不用再担心会不会把摇杆折断,注意别在拆摇杆的时候手滑弄丢就行。
这个遥控器最大的问题在于手机支架。沿用经典设计的 iPhone 678 当然可以严丝合缝地不戴保护套装进去,稍微厚一点的 iPhone X 就有点尴尬了,希望下一代遥控器能更好地兼容不同厚度的设备。
飞机本体很多部件也展示了设计师的巧思,一点细微的变动就能让用户体验提升一个档次。
Mavic Pro 发布之后,大疆工程师雨眠曾在知乎回答中解读了透明云台保护罩的作用:
至于那个透明的云台保护罩,主要是平时不用的时候,以及恶劣环境飞行的时候保护云台的,会让画质下降些,所以平时飞行的时候建议摘下来,画质和续航都会好些。
听起来很不错,一物多用,但是这个保护罩的下场可不咋样。戴着它拍照画质损失严重,保护罩卡扣很容易就断裂,云台本身的固定支架安装过程也是麻烦,很难对上合适的位置。
于是,大疆给 Mavic Air 做了个换头手术。
云台保护罩和固定支架换成了现在的一体式设计,安装拆卸一步到位,防呆设计保证了云台永远能以正确的姿态待在保护罩里。保护罩卡扣的质量显然也要比 Pro 的透明塑料壳坚固不少。
Air 的三轴机械云台不再像 Pro 一样裸露在外,被双目摄像头、前机臂转轴紧密包裹。云台两侧新增的减震球能减少非运动模式下的多余抖动。
(减震球非常容易沾灰…千万别在沙子上起飞,否则就是这个效果)
Mavic Air 的机臂折叠方式和 Pro 一样,由于轴距大幅缩短,电机从折叠后一前一后的分布状态变成了在机身中部交汇。桨叶从折叠桨改成了直径几乎跟机身一样长的直桨,这就是为什么体积更小的 Mavic Air 有着和 Mavic Pro 相近的抗风性能。摄影大 V Kai W
Mavic Air 可以在每小时 25 英里的大风中顺利起飞,爱范儿(微信号:ifanr)因为没找到这么大风的地方就不亲自测试了。
最后,也是 Mavic Air 机身最「Pro」的结构升级。
Mavic Air 搭载的 FlightAutonomy 2.0 飞行系统把电池舱转移到了飞机底部,上部空间几乎完全留给了计算模块、飞控模块、视觉识别模块和散热模块,紧凑之余又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塞进前后两套避障摄像头,是不折不扣的「小钢炮」。
散热结构的改进提高了 Air 的散热性能,虽然摄像头多了,视觉识别功能丰富了,Air 也不需要像 Pro 一样在外壳安装金属散热片,外观更加简洁。
有人可能会担心大疆精心设计的散热结构会不会制约其严寒环境的续航能力。结论是只要起飞前做好电池保温工作,即使是在零下 20 摄氏度的芬兰冰湖上,Mavic Air 到达 14% 剩余电量的续航时间也能超过 17 分钟。
与其纠结于它和 Mavic Pro 那几分钟的续航差距,还是多买两块电池吧。Mavic Air 的充电管家是全能套装的小彩蛋,折叠式设计保护了充电触点,也缩小了体积,可以轻轻松松放进套装的单肩包里。花点钱把充电管家的四个卡位全部填满,你就能得到超过 1 小时的飞行能力,旅拍一天怎么都够了,用不上的电池还能当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
图传:此 Wi-Fi 非彼 Wi-Fi
有话在前:Mavic Air 图传性能会因具体飞行场景的信号环境差异而有所波动,折叠式天线是否正确展开、遥控器天线指向也会影响图传性能,因此该部分的测试数据及评价仅供参考。
Wi-Fi 图传抗干扰能力较弱、信号传输距离有限,这些黑历史人尽皆知。所以 Mavic Air 发布会当天,当我知道它用的是「增强型」Wi-Fi 图传时,我的心里是拒绝的。
你不能让我买我就买,首先我要试一下。于是在爱范儿多位编辑、视频编导的见证下,大疆官方飞手在安全环境中把 Mavic Air 飞到了三公里之外的空域并顺利返航,期间图传只出现了间歇性卡顿,返航的原因是电池电量不足。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尝试用 Mavic Air 拉距两公里,大疆也表示官方测试团队在测试场地测出了超过官方标称 4 公里的极限图传距离。
(拉距一公里非常轻松)
拉距测试证明了 Mavic Air 的极限性能可靠,能胜任长距离飞行,但比起传输距离,增强型 Wi-Fi 图传的抗干扰能力才是我们的评测要点。
春节后我们带着 Mavic Air 去了一家车企实验场,场地中央高耸的塔台与工程师人手一部的对讲机暗示着这里会有前所未有的无线电干扰。果不其然,飞机飞了不到 300 米,图传就出现严重卡顿甚至是彻底掉线。
(虽然场地很空旷,但是信号干扰也不是一般的严重)
这次飞行在整个 Mavic Air 测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非常明显地展示了增强型 Wi-Fi 图传如何在强大的信号干扰中挣扎。虽然此刻的图传已经不足以为飞手取景提供服务,但是我们可以在屏幕上看见彻底断线前的图传系统一直在尝试重连,飞手仍然可以根据图传幸存的画面手动控制飞机返航。重连速度是增强型 Wi-Fi 图传的大亮点,可以更大限度地保障飞行安全。
操作失误也有可能会导致图传掉线。Mavic Air 前机臂的折叠天线跟遥控器上的天线一样,都是有一定指向性的天线。天线没有正确展开的话,图传有效距离会大幅缩短。起飞前,务必检查天线有没有正确展开!
说完不足,是不是产生了一种 Mavic Air 图传抗干扰性能弱的感觉?放心,测试期间超过 70 次起降,起飞地点涵盖半山腰、郊区江边、城市楼顶、北欧郊野,Mavic Air 的图传在合法的飞行环境里基本没对飞行安全和稳定构成负面影响,使用体验跟 Mavic Pro 的 OcuSync 图传、精灵 4 的 Lightbridge 2 图传没有太显著的区别,颠覆了不少老玩家对 Wi-Fi 图传的固有印象。
图传向来就是大疆无人机难以被人撼动的技术。如无意外,Mavic Air 首发的增强型 Wi-Fi 图传又会开启大疆消费级航拍无人机的一个新阶段。
画质:用样张说话
基于 Mavic Pro 相机偏色、清晰度有限、对焦功能鸡肋等缺点和对先进技术的占有欲,很多人都幻想在新的 Mavic XXX 上看见 1 英寸 CMOS。当下,大底之梦留给了八字还没一撇的 Mavic Pro 2。
Mavic Air 整体尺寸变小,微小的摄像头容不下更大的 CMOS,所以画质的改变以优化升级为主,一并保留了小尺寸 CMOS 的局限性。
Air 相机的画面整体观感直逼精灵 4A,白平衡、宽容度、对比度、色调各方面都还不错,天气好的话拍出来的照片不修图就能直接分享。如果天空很亮,可以开启 HDR 来保留天空的层次感。
注:为了发稿效果,以下样张均进行过后期处理,大家可以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MA」用电脑下载 Mavic Air 样张的 DNG 源文件。
Mavic Air 的 RAW 文件后期空间还不错,不会对摄影师的后期处理有太多的限制。由于 Adobe Lightroom 没有针对大疆的相机推出配置文件,所以很在意细节的摄影师得手动矫正 Mavic Air 的桶形畸变。
4K 视频的画面风格与照片保持一致,后期处理中裁剪放大也不会损失太多画质。Mavic Air 的 4K 视频码率可以达到 100Mbps,远高于 Mavic Pro 的 60Mps,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对细节的呈现能力,Mavic Air 更能应对复杂环境的拍摄。推荐看看下面的样片剪辑。
(4K 视频截图)
本篇测评的很多视频样片都是在树林、大山里拍摄的,相机分辨率好不好,在这些环境下一拍便暴露无遗。4K 样片证明,只要不是大逆光,环境光线充足,Mavic Air 可以很清晰地记录树木的枝叶边缘,边缘画质的损失也不明显。
(在 iMac Pro 的 5K 屏幕上观看视频就是一种享受)
夜景照片是小底相机难以规避的弱点,Mavic Air 夜景照片的宽容度、噪点控制都没有与 Mavic Pro 拉开差距。凌晨和傍晚的黄金时段、蓝色时段更有一定概率会出现白平衡偏移,有必要后期修图。
作为一个以摄影为主要目的使用无人机的人,以上样片已经能说服我出差时放下精灵 4A,选择日间成像效果不差太多的 Mavic Air。
全景拍摄:十秒俯瞰蓝色星球
短视频和全景照片的自动拍摄给 Mavic Air 增加了很多拍摄乐趣。环绕、彗星、渐远这些功能都比较简单,就不多说了,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全景拍摄上。
球形全景的拍摄不是 Mavic Air 独创功能,它的优势是可以直接调用飞机的芯片(点击链接可查看全景照片样张),所以合成质量和速度都还不错,特别是对天空部分的填补,看不出很多瑕疵。缺点是放大后能看见照片拼接部分有些许模糊,不影响照片观感,但损失了局部画质。所以想要精细的全景照片,建议另外用 PTGui 等软件进行后期拼接。
(拼接痕迹比较明显,体现为接缝处的重影)
大疆还用这个球形全景给 Mavic Air 量身订做了「小行星」短视频,创意十足,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很流畅。
它的工作逻辑非常有意思——我们看到的的视频其实是源素材倒放的。这个选择很明显是受技术限制,因为如果飞机是从天上开始拍摄,仅靠 GPS 定位还很难顺滑地做到离拍摄对象越来越近的效果,所以只能基于视觉识别锁定拍摄对象,从近处起拍。仔细查看,就能发现问题所有「小行星」模式拍摄的十秒短视频,路人跟汽车都是倒着走的……
另一个瑕疵是曝光。所有自动拍摄功能都不允许用户手动控制曝光,相机还不会在拍摄过程中改变曝光值,导致很多「小行星」视频都会出现天空和天地衔接处严重过曝。想用好「小行星」模式,挑对时间和环境很重要。
(过曝与否,画面观感可以相差很多)
全景拍摄不只有球形全景,广角照片、横向/纵向接片也是大疆所说的「全景」,这些老功能的表现就不及球形全景有诚意了。
我很喜欢 Spark 的全景拍摄,它真的是利用拼接算法把 9 张照片拼成了一张近似于用相机超广角镜头拍摄的广角照片。
(Spark 广角模式样张,很好看)
然而 Mavic Air 和 Mavic Pro 所谓的「广角」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带着强烈球形畸变的广角,令人大失所望。
(Mavic Air 广角模式样张……不太能接受)
视觉识别:经典的当然最好,靠谱的新技术也多多益善
有话在前:爱范儿(微信号:ifanr)针对慧拍模式所做的测试均在绝对空旷的环境下进行,我们强烈不建议缺少飞行经验的用户依赖慧拍模式。任何人在使用手势控制无人机时都要劝阻其他人模仿动作,避免发生意外。
终于到了最最重点的部分。
视觉识别毫无疑问是 Mavic Air 乃至整个航拍无人机界最有科技含量的功能之一。有了 Mavic Pro、精灵 4、Spark、悟 2 的基础,Mavic Air 的双目避障精准度已经非常不错,除了老大难电线和风筝线之外,我们暂时还没遇见过 Mavic Air 双目摄像头有明显识别困难的障碍物,飞手只要保证飞机侧面净空,就不用担心前后向的碰撞。
首次登场的新概念 APAS 引人瞩目,大疆把很多无人机厂商想做但做不了的功能下放到了中端航拍无人机上。现在,我完全敢推满杆让 Mavic Air 径直向我飞过来,打开了 APAS 的 Mavic Air 会很自然地从我的头顶或是身边自动绕行,即使 APAS 失效,避障系统也可以保底避免 Mavic Air 撞到我身上。
(Mavic Air APAS 避障功能演示)
APAS 的工作原理有点类似汽车的 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位于飞机头尾的摄像头会对飞行路径上的障碍物进行简单的建模,测算究竟距离障碍物哪个边缘最近,以便提前规划躲避路线。所以 APAS 只能绕过一些在摄像头探测范围内有明显边界的障碍物,在墙壁、大树前,Mavic Air 仍然会驻足观望。
APAS 的避障效果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其姿态和路线之流畅完全没有太多程序干预的痕迹。
完全基于视觉识别的避障和绕行创造了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又一个先例。另一个更值得我们把玩的就是汇集了全套手势识别技术融合而成的「慧拍」。下面这段屏摄展示了「慧拍」的操作方法。
()Mavic Pro 和精灵 4 可以分析知道飞手选定的跟随对象是人、汽车还是轮船,Mavic Air 更近一步,学会了直接在画面中框选可以自动跟随的对象,把框选略微简化成了点击。要是没有这项升级,「慧拍」也就无迹可寻。「慧拍」最大的颠覆之处在于用户不用打开手机 app,也不用做特殊的手势请求飞机跟随自己。只要用户 A 举起手,Mavic Air 自然会紧跟用户 A,而不是站在用户 A 身旁的 BCDEFG。
补上了跟随这一环,Mavic Air 也就具备了完全的脱控飞行能力。理论上不开遥控器是不能切换拍摄模式的,Mavic Air 默认的模式又不是「慧拍」,怎么才能做到脱控飞行?留个悬念,自己探索。
作为遥控器、手机之外第三种操作方式的「慧拍」很棒,可是首次面世的它并不完美,飞行控制时有延迟,偶尔也会对拍照和录像手势无动于衷。爱范儿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可以帮你更好地驾驭有趣的「慧拍」。
一、心急飞不了小飞机
Mavic Air 的手势识别速度与精度都比 Spark 有非常大的提升,不用在那儿举手干等着飞机缓慢移动。不过 Air 搭载的是一块等效焦距 24mm 的广角镜头,想要从那么宽广的视角里捕捉一个手掌可不容易,请给 Mavic Air 里多一点耐心,不要一上手就手舞足蹈。
熟练地手势控制 Mavic Air 的前提是可以根据机臂指示灯了解飞机状态。举个例子,当象征着捕捉到用户手掌的黄色灯光开始闪动,咱们就可以开始逐渐加速移动手掌,根据手掌与飞机的相对位置判断飞机能否跟上我们的控制节奏。拍照、录像、起降等手势同理。
(使用前务必熟悉教程)
这么特别的功能,值得我们留多点耐心。
二、手掌永远在自己跟前
慧拍模式一个非常核心的应用场景是多人自拍合影。这个场景对 Mavic Air 的算法提出了很大挑战,大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次只允许一个人操控。想要换人,新的操控者需要面对镜头举起手掌三秒,等待机臂绿灯闪动。
如果跟随主体的身边有很多人,这些人都在朝着飞机挥手呢?Mavic Air 确实有一定概率会跟错人,或者难以识别主控人摆出的手势。这个概率与飞机距离拍摄对象的距离有关。距离近的识别精度最高,距离越远,识别的错误率越高。想要拍多人大合影,我还是建议你用遥控器手动飞行。
提高识别精度的方法一是控制好距离,二是掌控时不要让其他人也在镜头前挥手,最后就是把手放在自己身前。
三、远离障碍物!
Mavic Air 没有顶部避障,没有侧向避障,手势控制精度不如遥控器!!请自觉在空旷地方飞行,完毕。
围绕着摆脱遥控器,消费级无人机厂商近年来做了很多的尝试。「慧拍」建立在前辈不完整的功能和硬件基础之上,毫无疑问是众多创新尝试中根基最牢的一个。然而正如上文所言,「慧拍」的稳定性与精确度目前还与遥控器有不小的差距。支持脱控飞行的它其实没有那么完美,只能补充而不能代替某一种操控方式。
爱范儿强烈推荐每位 Mavic Air 用户都找一块空阔地放心体验视觉识别技术给无人机飞行带来的改变。同时也要切记,手势控制虽好,遥控器才是最安全的航拍无人机操控界面。
不是最完美的无人机,却是最令人满意的无人机
这句话是爱范儿(微信号:ifanr) 2016 年对 Mavic Pro 的评价,时隔一年有余,我们还想用这句话来给 Mavic Air 下个定论。
Mavic Pro 好评如潮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它之前(甚至到现在),没有其他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厂商能在保温杯大小的无人机里提供强大的性能,所以这些好评并不完全是来自产品特别优异的品质。正是因为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才会有后来 Mavic Pro 铂金版的登场。
Mavic Air 是站在小巨人的肩膀上,把「均衡」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4999 元的起售价比 Mavic Pro 便宜了 1500 元,为此牺牲了图传传输距离、续航时间还有遥控器的屏幕,但使用体验没有明显的下降。相应地 Mavic Air 增加了一套后向双目视觉传感器,体积变得更小,摇杆不再怼天怼地,云台保护罩终于有了「保护」的能力,画质更是有了质的提升。Mavic Air 凭借各种功能的增减挪移,在起售价格下跌后的「均衡」中实现了消费效用的提升。
无人机的「最令人满意」之名就这样落到了 Mavic Air 之上,下一个「最令人满意」或许又在酝酿之中。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关注无人机、汽车,探讨商业模式和科技产品与社会的结合。工作邮箱:
累计已发布 1819 篇文章
最近文章: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广州爱范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 - 2018。以商业目的使用爱范儿网站内容需获许可。非商业目的使用授权遵循 CC BY-NC 4.0。
All content is made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NC 4.0 for non-commercial use. Commercial use of this content is prohibited without explicit permission.
Designed by
Design Studio.
关注 if Design Studio.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if Design Studio.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
小程序开发快人一步。
最好的微信新商业服务平台。《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红中学中考成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