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劳动合同纠纷律师资深的合同律师,有兄弟发了这方面的大问题,想找一个经验丰富的

合同审查经验谈(一)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高杉LEGAL」致力于中国民商法实务研究及交流。欢迎各位实务界人士投稿,请寄:。合同审查经验谈作者:方向东(上海建领城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微信号:dfx207,微博:@方向东律师)合同审查是律师最基本的业务之一,不论是诉讼律师还是非诉讼律师,对合同审查都不会陌生,也可能都有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但大多数律师的经验和方法应该基本都是自己摸索的结果,因为不论是在法学院读书还是律师执业培训中,几乎没有合同审查方面的专业培训。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律师们审查合同的水平参差不齐。但合同审查不像诉讼等业务结果立现,同时也因为缺乏评价标准,大部分客户对律师合同审查水平的高低难以分辨,再加上合同审查基本是法律顾问服务范畴不属于赚钱业务,因此律师界似乎不是很重视合同审查技能技术的研究,整体上水平难以提升。从业十年,大大小小的合同也审查了不少,有一点点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前不久,在“建领城达”每周学习时间,给同事们聊了聊合同审查的问题,事后就有人问我是否有书面讲稿。这次抽空写出来,是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够对同行们(尤其是刚入行的从业者)有点帮助。如果您读了以后觉得还有点用,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您读了以后,觉得浪费时间,那我只能表示抱歉。说明一点,我的经验和体会也只是自己摸索的、非系统的,我写的也不是合同审查的律师业务指引。如果你对合同审查的基本要求尚不熟悉的,可以参阅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合同审查业务操作指引》,或者可以阅读该指引主要执笔人吴江水律师的巨著——《完美的合同》,写的很详细。一、审查合同必须弄清背景和客户的目的合同只不过是交易的载体,只要是交易,都会其特定背景和目的。合同审查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客户实现交易目的,防范可能的交易风险。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了解背景和交易目的,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多数情况(尤其是常规合同),律师一看合同就能基本判断出合同的背景和目的。但我们也要记住,在现实社会之中,客户的交易目的是会不断变化的,并非可以想当然的。在背景和目的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合同审查,其效果和风险是可想而知的。毋庸讳言,现实中有很多人就是在对合同“背景和目的”不甚明了的情况下就审查起来了。发生这种状况通常有两种可能性:其一,多数情况下,客户不主动说明交易背景和目的,不是因为故意不告知,而往往是因为大部分客户是非专业人士,他们不知道律师需要了解一些什么讯息。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客户打电话或发邮件说,“方律师,我有一个合同,请帮忙审查一下”,然后就没有其他信息了。更有甚者,发邮件者连自己是谁都不披露,还要我去“猜”。遇到这种状况,如果律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埋头审查修改起来,不论对律师自己还是对客户,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的做法是,在初步阅读了合同之后,再主动打电话或发邮件询问背景和交易目的,然后根据了解的情况做正式的审查修改。也只有这样,我才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放心。其二,当然,也有一些时候你根本找不到人问清楚背景和目的(主要是那些内部管理混乱的单位),或者是客户有意不说清楚(这种情况很少),但合同又不得不审。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按照通常的理解去审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合同中有明确的批注,“由于我们不清楚合同背景和目的,我们仅是按照我们的理解、经验和通常做法对合同进行审查、修改,如果贵方有特殊要求的,请及时联系我们”。这样做,对客户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避免执业风险)。二、审查合同关键是破解“不懂业务”的难题对于大多数律师而言,审查合同最难的不是不熟悉《合同法》等一般性法律,而是缺乏对相关行业、相关业务的经验,简单地说,就是律师不懂客户的业务。对那些通过生活经验就可以接触了解领域内的合同,律师审查相关起来应该是没有难度的,但如果审查的是日常生活无法接触领域内的合同,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让律师审查一个普通货物(比如钢材)的买卖合同,应该都没有难度。但如果审查的是成套工业设备(比如屠宰生产线设备)的买卖合同,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原因就在于律师可能对“成套工业设备”相关方面(尤其是那些对交易很重要的业务“细节”)不了解。律师对一个领域内业务的熟悉程度,通常也是衡量其在这个领域内专业程度高低的标准。我们经常说,一个专业律师通常是这个行业的半个专家,比如做房地产业务,就应该熟悉房地产领域内的各种具体事务,比如涉及财务税收业务,也应该是半个财税专家。再简单点说,律师专业与否,就看律师是否能与这个领域内的专业人员进行顺畅沟通,律师说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专业人员说的,律师也能听得懂。当然,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律师不可能熟悉所有的业务领域,也不可能要求做全能型的律师(更何况律师专业化是现在的趋势)。比如不能要求一个房地产律师去高标准审查一个海商业务合同。同时,即使是在我们所从事的业务领域范围内,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熟悉所有业务的,总是存在我们不熟悉的事务。一旦遇到不熟悉的业务合同,态度就很重要,律师不能因为自己不熟悉这方面的业务,而就只审查一下法律条款(比如法律适用、争议解决条款)应付了事。不客气的说,这种只会审查“法律条款”的毛病,在很多同行身上都有。我的态度是,这样的合同审查方法,基本上算是捣糨糊,既不能达到为客户防范风险之目的(因为根本把握不住关键风险点),自己也必然难以获得提升。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有办法来解决“不懂业务”的问题。但在说方法之前,有必要说说如何看待合同中的“商务条款”和“法律条款”的问题。很多人的观念中,只要涉及到具体交易事项的条款,都认为是商务条款,进而认为那是客户的事情,不是律师的事情。应该说,对于客户而言,合同就是一个整体,并没有那么严格的区分。实际上,大多时候也难以区分何为“商务条款”,何为“法律条款”。举个例子,在股权转让合同中,股权转让的价格定价多少钱,那的确是客户的事情,但这个价格是如何构成的,以及付款的制约条件等等,则律师必须是要清楚的。我认为,只有把握住交易的关键节点,而不是仅关注所谓的“法律条款”,律师才能够真正的为客户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也只有这样的服务才是客户所需要的(审审所谓的“法律条款”或是改改错别字,那基本是秘书的活,难以体现律师的价值)。回到正题,律师如何才能去了解那些原本不熟悉的业务事项呢?我的一个方法是:遇到不熟悉的业务事项,除了用google做个基本了解之外,主要就是去读这一业务所涉的法律法规,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到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甚至规范性文件都读一读,把这个领域内的规定了解清楚。这个方法是跟我的师傅学的,一直觉得挺有效的。因为法规的表述是最为规范、最为准确的,读法规对一个业务领域的宏观了解,绝对比你去问一般同行来的强(一个小规律:你要问的内容,也往往是大多数人不熟悉的内容,所以多数情况,问别人等于白问)。我在审查合同时遇到不熟悉的业务事项,基本上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来解决,我称之为“读法规,审合同”,下面举个小例子:在审查一份《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合同》时,发现虽然合同主要框架跟其他技术性服务合同没有大的差别,但我对“地震安全性评价”这一业务事项原本并不了解。为了确保合同审查的准确性,我就做了一个简单的Legal Research,从《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管理办法》到《**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基本都了解了一下。通过这个学习研究过程,对于“地震安全性评价”有了基本的了解,审查合同也心中有底气。审查合同时发现不熟悉的业务问题,通过读法规来了解熟悉业务,反过来再来审查合同,虽然耗时比较多,客户也基本不大知道律师所做的努力,但这样的效果是,一方面保证审查合同不出现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律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好途径。当然破解“不懂业务”的方法应该还有很多(比如研究案例),以后有机会再讨论。三、审查合同要注意跳出现有条款的框框客户提交给律师审查的合同,往往都是由交易对方提供的合同版本,这样的合同版本往往是有利于合同提供方的,甚至还有很多坑等着你去跳(其实,我们写合同也会给对方挖坑)。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审查律师展现出专业水平了。水平差的律师,往往就会在现有条款上看看这条合理否,或者改改文字表达,缺乏宏观大局,这样就等于掉坑里了。我的方法是,遇到这种情况,在看完合同现有条款后,不着急立即做文字上修改,而是从宏观上、从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角度(把双方主要权责做一个列表对比),去发现合同现有条款是否存在遗漏、缺失重要或必要内容(当然,前提也是要律师熟悉业务)。四、要理解“合同只有在发生纠纷时才有用”合同审查通常都会涉及主体合格性、内容合法性、条款实用性、表达严谨性和精确性的审查,这些都可以参考《律师办理合同审查业务操作指引》,不是我想说的内容。但审查者内心必须要有一根弦:现实中大多数情况下,在合同签署之后,客户人员并不关注合同文本内容(或者说在正常交易时,合同文本通常没人去看),只有发生纠纷了,客户才会关注,才会想到去抠条款、咬文嚼字。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合同只有在发生纠纷时才有用”。正是因为这样,在审查合同时,必须要考虑在交易不顺情况下的可执行性,通常最主要的就是考虑违约责任的可执行性。举例说,很多合同的违约条款往往只写“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违约方应该赔偿对方的损失”。这样的条款等于是废话,发生纠纷时因为没有可执行性,毫无用处。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要求审查合同的律师都要有诉讼经验,这样才能准确精准把握修改要点。没有诉讼经验的律师审合同,通常就是套用其他合同模板,虽然看起来也洋洋洒洒,但难以经得起诉讼的终极检验。五、注意与客户沟通,减少执业风险在合同审查过程中,还经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在我们将合同审核、修改意见发给客户以后,客户往往再也没有回音,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事后我才了解,原来很多客户都想当然认为,只要是律师改过的,就一切都ok啦。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很多合同审查修改意见往往仅是律师提出的一种方案,是否满足需要,往往需要跟客户一一沟通确认,有时需要往来沟通好几次。为了避免发生前面的这种情况,律师在审查修改合同时,对于需要客户注意的事项都要以书面方式(比如直接在合同文本上批注)予以提醒注意。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客户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减少律师的执业风险。5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专注于高品质民商法实务文章的持续分享。@高杉峻 出品。上海专业的合同律师?现在是焦头烂额的时候,想找一个经验丰富的lawyer_百度知道
上海专业的合同律师?现在是焦头烂额的时候,想找一个经验丰富的lawyer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66%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 刘克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3054|回复: 51
给想来上海做律师的外地学子或者司考人泼一盆冷水(转贴)
K币248875 元
在线时间507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我是老妖!
K币248875 元
在社区里看到很多朋友的帖子,受益很多,觉得应该把自己知道的也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不少朋友问在上海做律师助理的情况,我就简单说说我所知道的,信息不权威,大家仅作参考。
  1.在上海做律师助理,你的英文要多好?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竞争很激烈,对英文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如果你是一个新入行的法律人,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或者关系的话,那么,英文关是必须要过的。
  先说四六级,从整个大背景来看,上海重点院校(就是能叫得出名字的学校)的六级通过率一般能达到70%,而几所名校(比如复旦交大同济上外)通过率则能够达到95%左右。而且,由常识我们可以知道,文科生的六级通过率高于理科生。也就是说,在上海,是个法律系的本科生他就应该有六级(有人说不过六级的都是渣滓,这话不中听,但也不是信口开河)。所以,如果你连六级都没过,建议你还是慎重考虑。
  如果你的目标是大所好所,比如金杜方达君合,那么四六级就无关紧要了,因为人家根本不看。
  金杜的英文要求应该是托福640,因为我有朋友托福630+在英文笔试中被bs了。而一个托福640+的进入了面试,雅思7.5貌似也是可以的。
  方达在某校招聘时,六级非优秀的,简历都不收。
  其他大所的要求基本如此。
  其他中等所或小所,诉讼的一般是六级起步,专八优先;非讼的基本要求专八。
  当然也有要求低的,比如那种居民楼里的皮包律所,不在讨论范围,相信大家来上海也不是打算进那种所。
  或许有人问,是不是真的用得到这样的英文,倒也未必,有些诉讼所一年也用不上几回英文,但既然大家都有六级,为什么要找个没有六级证的呢,就是这个道理。
  2.你的专业资历
  先说学历,大所好所的话,基本上在上海只招三个学校的学生: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英文好么,但这个学校招的很少,在律所里往往以翻译文件为主职),一般本科至博士不拘,但有些歧视非法律本科出身的。一般只招这三个学校前30%到40%的学生。想想看,前15%直研了,又有若干考研的、出国的,前三分之一的学生就不剩多少了。换句话说,他们找的都是就业的学生中最好、最优秀的那几个。
  一般所的话,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但也要求你的学校是正规的,你的成绩是可以的。
  另外,在上海,自考夜大之类的文凭严重受歧视。原因很简单,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是2002年入学的,2002年,上海的高中生85%都能进入全日制高等学府(包括高职高专),你现在拿张非全日制的文凭,自然让人联想到,你是当年高考生中的后15%。
  再说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就不用说了,其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再说工作经验,新人没经验的就不说,说说其他行业转过来的。
  对于大一些正规些的事务所,他通常欢迎你有其他行业的经验,包括:银行金融业、税务、会计、知识产权方面的经验。以财会为例,你应该有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做到senior以上的经历,或者在某个叫得出名字的企业里做到财务总监这样的位置,这才算是能看看的经验。诉讼所很欢迎公检法领域的人,看重的是人脉,如果你曾经是个法官,但位置在中西部,那对于律所而言,跟没经验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作坊制的事务所,做助理经验不经验一个价,看带教律师的良心了,等你自己做了律师,做多少提成多少,所里才不管你是经验丰富还是一穷二白。
  3.你的收入
  先说大所好所,一般在4k以上,加班多,7天长假通常只放两天。待遇不错,如果实力强劲的话,推荐。
  再说其他的所,而就是排除前3、5之后剩下的事务所。
  高的,2000;低的,1000;一般是1500,四金自负,也有有良心给你缴三金的。
  举个实例,毅石律师事务所,01到04年年年入选亚太法律500强,也算上海数一数二的大所了。本科生试用1500,正式2000,硕士2500,这在他们的公开网站上可以看到。
  所以,如果你没有过人的实力,却期待着1500以上的收入的话,请慎重考虑是否要来上海做律师助理。
  4.在上海,你要花多少钱?
  先说房子,房子是大头。
  上海的城区有内中外三环,大部分的律所集中在内环之内,80%以上牛所在南京西路、淮海东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三个地方。
  报纸上说内环内的房价是每平方17000左右,二手房。内环到中环是11000。目前全市房屋出租的年收益率是3%,市区比较高,内环某些地方可以达到5.8%。
  让我们假设,你住在中环某个地方,离你上班的市中心大概一个小时(公共交通),再远你不如住单位打地铺。假设当地的房价是10000,年收益率3%,那么也就是说,每年每平方米的房租是300,差不多每个月30,那好,你需要一个房间,独用的煤卫,那建筑面积至少25平米,那就是每个月750,这是毛胚房,你总得要点简单装修吧,总得要点家具吧,总得要个煤气电话淋浴吧,那行,每个月900,至少。
  (在上海,70年代的公房一般煤卫合用,煤卫独用却没有厅的一室户不是80年代的公房就是21世纪的单身公寓,后者贵得让人咂舌,前者通常设计不合理,公摊面积极多,15平方米的房间,加3平方厨房3平方卫生,建筑面积在30以上。)
  上面说的可能有些复杂,举两个简单的实例,内环外一点点,60年代末的老公房,12平方米的房间,没有厅,没有阳台,煤卫合用,简单装修,950,同样位置,90年代6楼公房,一室一厅,简单装修,带家具和电视冰箱,2200。非常真实,自己亲戚借的价格。
  再说别的,别的也没什么说的,上海的大米1块2到1块五一斤,电费0.61每度,夜里减半,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是690,请自行和当地作比较。
  另外,如果你没能搞定社保的话,千万别生病,自费去医院挂号费就是19。
  基本上就是这样了。
  欢迎大家排砖补充,更希望大家谈谈北京和广东的情况。如果好些的话,就到那里去混饭吃了。
& && & 以下是原文作者在网上对一些网友的答疑,我觉得好,也转过来给大家看看。
& && & 首先,我这些字主要是写给一些想来上海发展的外地朋友看的。因为我觉得大家对于上海的现实常常估计不足,比方说我曾经看到一个内地某211大学的英语系硕士,问在上海做律助能拿什么待遇,而他的成绩不过是一个英语六级,你我都知道,在上海,英语本科没有专八都要受歧视,何况硕士;还有一个女孩子对我说,她原本以为上海机遇多,想努力赚钱,买一个带游泳池的房子,没想到现实……我只是希望大家在做出决定之前,把困难想得充分些,将来即使吃苦,也能比较顺利地捱过去。
  其次,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不是最重要的,但一个外地来的新人,要在上海立足,必须有非常过硬的英语。你在华政,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在上海的每一个公检法律机构中,几乎都有你的师兄师姐,当你找工作时,你的辅导员的同学,你的导师的其他学生,他们都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而且,当一个华政毕业的律师要寻找助理时,他也会很自然地倾向于华政的学生,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但是,这些资源,一个刚来上海的新丁,是没有的,而且正如你所说的,专业大家都差不多,除非他来自北大人大,否则在学历上已经不如你(在上海,连中政法的文凭都比不过华政),他要跟你抢饭碗,只有在其他方面胜过你,比如英文。那你的英文总有六级吧,那他除了专四专八,还能怎么办?
  最后,明年如果你选择就业,你就会明白,上帝对你最大的恩宠就是把你生为男人,一个地方需要专八女生的地方一般都愿意接受六级的男生,这是事实,他们说,这叫工作便利……
& && &我非常同意你所说的,个人能力是关键,学校不是主要的。但是,各个律所在招聘时有明显的倾向性,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而且,在刚刚踏入社会时,我们能用什么去向律所展示我们的能力呢?大家的专业都差不多,成绩么,除非极好或极差,中间一点的,我们都知道所谓中上或中下其实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英文么,除了少数几个特别优秀的,大多数也就是有个六级合格,社会工作么,像复旦大学号称有100多个社团,外加学生会团学联团委班委之类,哪里不能捞个一官半职装点门面?我们又不是读理科的,没那么多竞赛可以参加,能发表论文的也是少数牛人。面试时怎么展示所谓素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几个常规问题都有经典答案。总而言之,能力这个东西,在你刚刚进社会时,其实是很难打动别人的,那要经过岁业的磨练才能绽放出光彩。在刚出校门时,你的武器只有形形色色的证书、成绩单,比如名校的毕业证、六级证、寄托成绩,计算机证、口译证,等等,而在这些证件里,那张毕业证无疑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说到毅石,称他数一数二或许不妥,但是2001年,该所在上海律所总创收中排名第三,2002年排第四,2003年排第四,我觉得说他是一个牛所应该还是不过分的。
  至于收入,没证的在内资所4000确实很罕见,但是也确实有,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今年金杜和方达给应届本科生开出的价码,恕我不方面在这里说。
  至于外语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我不想多说,上海律师协会的网站上每天都有招聘启示,大家都能看见,至于牛所,我发誓我所说的都是我自己看到的,经历的,绝没有夸张。英文这个东西不是万能的,但没了它是万万不能的。而且,我只是希望给一些以为拿了六级证就OK,可以来上海闯天下的朋友提个醒,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容易。专八是极少,但六级确实是不值钱的。
  最后,人品和能力,怎么讲,大家都知道,人品重于能力,因此,大家在有能力的人中,选择人品好的,而这个人品好,在大部分时候,就是一个党员身份。对此,你我或许都不服气,但是,现实往往就是这样。
& && &我同意你的看法,律师这一行还是有前途的,其实即使它没有前途,我也是要走下去的,不讨论也罢。
  司考和就业,这个怎么讲,看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了,如果是某外资所或某牛所,工作,绝对是工作。外资所不care你的律照的,因为不管你有没有,进了外资所就只能做助理或法律顾问,由也没用。当然你有外国的律照另当别论。而且一般牛所的话,会给你一个月的假期,专门复习司考。
  如果不能进牛所,那建议你找一份轻松些的工作,钱少无所谓,但是,一,要闲,不能天天加班,二,合同期要短,可别一签三五年把自己套牢了。然后做个在职考司考的小牛吧。
  不建议为司法考试孤注一掷,因为司法考试这个东西,不是你凭老命就一定能考过的,真的。万一考不过,至少有口饭吃吧。
  另外,对于LLM,有条件的话,强烈支持你去读。
  我不说什么开拓国际视野之类的空话,说句实在话,去看看各个牛所的招聘启事,再看看各个牛所合伙人的简历,你会发现,洋文凭还是意味着什么的。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 && & 忘记补充了,在美国jd,虽然中文直译是法学博士(jurum doctor)但是在美国人眼里并不如此。真的法学博士,是叫做(super JD)的。怎么说呢,JD是一个念完本科后再念的学位,注重实务。含金量比较高,因为很多州对于考bar(律照)的资格要求里面,就包括jd学位。大家还记得那个什么《律政俏佳人》罢?那个让那个美女女主角头大的Socrates式教学就是jd一年级的典型教学方式。
& && &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我认识的某某某,怎么怎么样,但问题是,你真的能成为那某某某么?或者你会说,只要你有能力,总会闪光的,那么,你真地认为,那些没能在上海争得一席之地的复旦毕业生都不如你有能力么?你以为,他们千辛万苦地考到上海来,都是天天混吃等死的过四年,然后回老家去么?你觉得,他们都不够聪明或者不够勤奋么?真是ft,不聪明不勤奋,你以为复旦那么好考的么?尤其对外地学生。
  我还是那句话,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但对现实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有许多人说,我对现实的认识很充分啊,你看现在3、40岁的青年律师,混得多么的好,我相信过十年我也可以……
  请允许我不客气地说一句,那简直是梦话!
  现在3、40的青年律师是什么时候出道的?至少十年前吧。十年前是怎么个形势你知道么?十年前,在上海读个法律中专能进中院当法官你知道么?现在呢?基层法院书记员都要求硕士生了。十年前,复旦法学本科只有三四十个毕业生,今年呢?本科200多个,几乎同样数量的法学硕士,几乎同样数量的法律硕士,还有嘎多的海龟!!!
  所以,别再拿那些“成功者”的例子来YY了。形势就像上海的房价,十年前的房价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那是永远不会再出现的历史了,你心里一定要深深地明白。
  我由衷地建议各位,特别是想来上海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的,但家里有没有办法在继续供养你的,甚至要你养家的各位,在来上海之前,有几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第一,在来上海之前,要落实工作,至少有个面试单位。可以去法律人才网之类的地方看看,投投简历,仔细看看各家律所的招聘要求,看看有多少律所给你回复,而且要弄张上海地图,看看那都是些什么样的律所,如果是在什么马桥之类的地方的,建议你别轻易尝试,上海人都不拿那里当上海看的。
  可能在你来上海之前,你会觉得上海的工作不难找,各家律所的要求也不过就是司法考试加英文流利加1年经验,可是你仔细翻翻,就会发现,有些律所发这样的招聘帖已经连着发了n个月了,所以,你一定要在来上海之前先投简历,确定他的英文流利跟你的英文流利是一个意思,你的工作经验是他看得上的工作经验。
  说句泄气的话,很可能你投了100家律所,给你回应的不满一只手,所以,建议你不要来了上海才开始投简历,找工作。
  第二,来上海,千万带点钱,相信我,即使你拿到复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2600,也不够你在上海活得像个人样。你可以先去上海热线或者一些房产中介的网站看看,租一间房子要多少钱。然后,你要明白,作法律这一行,面子是不能省的,如果你打扮得像学生,那么你永远也别指望客户会把你当律师看。你可能听说上海人爱在襄阳路七浦路什么地方淘假的世界名牌,那么希望你明白,你将去的是写字楼,那些地方的前台小姐眼睛比你想象的要尖。她们甚至会对一个用二流化妆品的女生嗤之以鼻:“看她脸上的粉这么粗,显然用的是便宜货。”
  记得我有一次提了一个人造革的包包去上班,(我特别注意了没有买一个贴着“LV”牌子的),结果带我的律师只说了一句话,你要别人把你当法律专业人看,就要把自己收拾得像个专业人士,这种包,跟人家前台小姐用的有什么区别?还有你的西装,你看看,跟餐厅服务员简直一模一样。我简直欲哭无泪,天晓得,我穿得还是所谓小白领标配——G2000,好几百块大洋呢。
  所以,如果你听说过那个穿世界一流大牌挤公交车的笑话,先别笑,那不只是虚荣,更是现实所迫。
  第三,要了解政策。如果可能的话,要解决社会保险问题。
  社保,也就是俗称四金的,甚至比所得税更重要,这个一时三刻讲不清楚。简单的说,如果你拿1500,税前税后没啥区别,但四金高达550左右,明白了?建议自己上社保网看看。
  上海这个地方,是很好的,相信我。从某些方面来讲,她实在是一个很开放的城市。你可能听说过上海很排外,在四五十岁下岗中年人群体中,确实如此,但那有什么关系,那些人既不会是你的上司,也不会是你的同事,几乎也不会是你的客户。而上海的主流社会,也就是你希望进入的,正在成长中的所谓中产阶级,其实还是相当友好的。记住,上海这个地方再怎么复杂,至少她没有北京那么多官,你的竞争对手是干部子弟的可能性已经小了很多。她或许有些势利,但势利得单纯。
  只是,你要有吃苦的准备,而且,正如killdream所说的,很有可能,你熬不到好日子。永远记住,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总有更多的失败者。所以,你必须很好很好,成为那少数人。
& && &同学msn给我的这个帖子,忍不住也说几句,从业近三年,一年半在企业做法务,一年多在律所,自觉得还是法律新鲜人,若说得有失偏颇之处,实非所愿,请大家谅解。
  就我的自身经历和从身边同学朋友得来的信息来说,楼主但愿来生的叙述基本属实,即便稍有夸大之处也决不夸张。尤其赞同楼主这一句“发现许多人都喜欢看个例胜过研究宏观形势,结果往往就有些盲目乐观了”,就此而言,对于抱着过于美好的梦想而对现实了解并不多的同学们浇一浇冷水是确有必要的。
  以下是本人所了解的一些情况,仅供参考:
  工资:没有拿到执照的,2000以下是正常的,3000算是比较多的,少数中资牛所可以给到5000以上,律所避税和少交四金是“行规”。外资所刚进去paralegal或assistant之类entry-level的职位一般gross在10000左右,照实缴税和四金。
  工资并不必然和律所排名成正比,就如前面提到的毅石和锦天城来说,总创收排名很高,但人均创收并不是很高,而且对于助理和授薪律师的工资和一个所的业务、氛围、合伙人的观念有很大关系。毅石在上海律师行业算是少有的个案,不能作为典型来看,老板一人独大,底下类似公司制的分很多部门,非常抠,没有好的律师,执业两三年的已经挑大梁了。除非是想把它作为进入律师行业的中转站,不建议进这个所。上海本地的一些大所例如锦天城胜在规模较大,里面的律师良莠不齐,看你的运气了,锦天城进去助理大多数不高于2000的。一些主要做外资业务,合伙人有海外背景,相对年轻,氛围比较好的所会比较重视年轻人的培养,相对待遇也会高一些。
  英语:英语好绝对是占优势的,在没有了解你实际能力以前,六级、八级之类的证书是把你从成堆的简历里面挑出来的理由,即便诉讼用到英语的机会很少,但现在这么多人六级、八级、口译证书,能找英语好的为什么不找呢?但个人以为,英语八级并不代表什么,对法律文件的熟悉是你从笔试中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我就曾经看过两个英文八级优秀的mm法律翻译做的很不好,所以,对于在读的同学来说,尽量找机会去找律所实习对今后的就业绝对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明白很多律所招实习无非是廉价翻译,但如果要做外资业务,翻译确实是基本功。
  海外背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差异是众所周知的,当然国际贸易、公司法等越来越国际趋同或英美法占主导的领域除外,但国外一年的LLM能学到些什么实际的东西我很怀疑,如果家里经济实力不错,出去开开眼界,提高提高英语能力,了解一下人家的理念当然好,再或者就是已经在外资所要有国外的BAR来升职的,对于那些抱着拿了个国外文凭回来就一定能进外资所或中资牛所的幻想的同学来说,我要提醒一下,事先千万考虑一下回报率,如果出国这一年的费用是你家庭的大部分积蓄,那么为你的父母着想,实际一点,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再说,尤其不要拉到篮子里就是菜,这个行业里对于哪些是牛校哪些是野鸡学校都还是清楚的。我所知道的不伐从国外回来但眼高手低晃了一年多还没正式工作的。很多人看到一些律所的合伙人都有海外背景,其实其中也有不少人是有所成就以后才出去镀了个金的。我要表达的意思是,海外背景并不必然成就好的工作,出去前要慎重考虑,决定出去了,尽量选择知名度声誉好的学校。
  总的来说,在上海法律人才市场的发展是很不健康的,身为法律人,刚入行时自己的基本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是不争的现实,开价越来越低,人越来越多,很多的律师、合伙人为了最大化个人利益,招用价格低廉(甚至不要钱)的实习生、毕业生,反正走了一批又会来一批,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各大高校不负责任的扩招(法律专业很赚钱)也有关系。今年的行情特别不好,第一届扩招的研究生毕业了,往往发现还不如当初直接就业。
  但事实上这个市场的高端业务能做的好的人并不多,市场也很大,这个行业相对其他一些在公司的职位来说发展的潜力也很大,个人能力是很重要的。
  先说这么多吧,还要干活
& && &我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大致介绍些情况吧。
  个人认为,在上海,每年外资所和一流中资所(指能起薪给4000以上的)能够提供给fresh的职位不超过50个。
  其中复旦的本科生可以分得10个左右,研究生5-8个,华政的本科生5-8个,研究生5-8个。上海外贸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5-8个(有不少朋友忽略了这个学校,他们在非讼届的人数远远超过上外)。其他的份额由本科毕业直接去外国LLM的或者外地一流法学院的研究生分得。
  关键就看大家能否杀入这前50的行列了。
  非讼领域门槛太高了,但是做了2-3年基本上收入都能上10000一个月。诉讼的话不确定因素就更多了,执照显得尤其重要。我的朋友从开始800元一个月做助理,3年后业务量达到30万,也算是做出来了。但是没做出来的也是大多数。
& && &上海这地方呢和法律这一行一样,欢迎的是大牛
  机会使很多,现在法律高端人才还是非常缺的,虽然学法律满街爬
  这里让我发泄一下,鄙视一下华政!!!
  其他地方的学校没有什么发言权,华政绝对是中国法学教育失败的典范
  真的让我们学生很迷茫,用人单位老说应届生缺实际操作能力,也不看看学校是怎么交的
  美国的JD和LLM培养的目标很明显,中国法本,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定位却都还没弄清楚
  法本就是应该实务型,准备做学问的再读上去。虽然国家为了缓冲就业加赚钱,骗孩子们去读法律硕士,但是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这社会矛盾还是存在。
  现在碰到那种照着书本念的和拼命去讲一些理论都想抽他...有些老师可以用一节课去讲物权无因性,一学期下来才交了一半...
  估计在中国法律都觉得是自学成才,成才不一定,自学那是一定的...
  不好意思,发泄一下。
& && & 如果说其他地方的学校没有什么发言权,那么恕我直言,身在华政的你也没有什么发言权。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没有上过复旦的课。
  你知道现代刑法学之父费尔巴哈么?
  你知道费尔巴哈的爸爸是个律师,是他强迫费尔巴哈学刑法,弄得费尔巴哈有一句名言叫“刑法是面包的学问”么?
  你知道费尔巴哈的儿子、孙子、曾孙子都是干什么的么?
  你知道费尔巴哈家族哪一代出了个哲学家、哪一代出了个建筑家、哪一代出了个画家、哪一代出了个XX家么?
  复旦人就知道,因为我们刑法第一节课就上了个费尔巴哈家族史!!!
  你能背清楚什么叫罪刑法定主义的五大古典命题,四大现代理论么?
  你知道龙勃罗梭是个什么人物么?你能讲讲他跟贝卡利亚的关系么?
  你知道宪政制度解决了当代西方三百年哪三大危机么?
  你能从古罗马的十字架讲起,谈谈为什么中国人的法制意识不如外国人么?
  你能说清楚古代的三从四德都是怎么个意思么?
  你知道古希腊的柱子纹样跟他的法律制度有什么关系么?
  这就是复旦天天在念的,而期末考试一道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的题目几乎让我们全军覆没,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刑法里还有个东西叫罪名转化的!!!虽然我们都知道费尔巴哈家十辈子的事!
法硕们一起努力吧!
律师&&微xin: chen
中级战友, 积分 6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60 积分
在线时间449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60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60 积分
其中有些言论偏激、过于绝对/极端......
身为斑竹(老大?),还望正确引导新人。
韬光养晦治国,低调内敛做人,勤勉务实做事
博客地址:http://owen00007.spaces.live.com
K币248875 元
在线时间507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我是老妖!
K币248875 元
单纯转贴,不做评论。
看者自己判断。
律师&&微xin: chen
一般战友, 积分 1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1 积分
K币1106 元
在线时间339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1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1 积分
K币1106 元
同意2楼兄弟的意见, 感觉上海其实也没那么难混, 也许前专业的缘故吧..
谢谢老大的良苦用心 !!
好坏与否, 还是看各人的道行、各人的判断吧.
K币53064 元
在线时间1060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K币53064 元
回复 #2 怕瓦落地上 的帖子
老大转的帖子,清楚没,呵呵
并非正确引导的问题,这是每个人所体会出来的现实
正像其中的一句话说的: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但对现实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
本人撰文,仅代表本人观点,切勿牵连联想他人!
考研网对外窗口,欢迎关注: |
中级战友, 积分 7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78 积分
在线时间88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7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78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7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78 积分
老大的转贴很好
说得很好,现实确实是现实,每个人都要面对.偶尔发泄一下有益身体健康,当然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与要害,要面对现实,才能解决好问题!
一般战友, 积分 4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在线时间416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4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4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好贴支持
法硕宇宙协会会长
一般战友, 积分 2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 积分
在线时间175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 积分
托福640是05以前的事情了
不过上海律所竞争肯定激烈的,但是到像我这里的上海周边城市又没多少案源
中级战友, 积分 5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80 积分
在线时间3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5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80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5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80 积分
这个冷水还是有必要泼一下的,不爽就去努力吧!!!大家加油!!!!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的超越自己!
中级战友, 积分 8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83 积分
在线时间20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8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83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8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83 积分
我什么都不想说。。。。。。
想要的往往是要付出的---无论有多难,无论有多容易,当你面对时,总会发现事实和预想是不一样的!
我还是说了 哈哈
考研论坛站务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在“我”中打开扫一扫,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合同律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