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MIDO那款仿罗马大竞技场竞技场的那款怎么样

李永亮的专栏
https://blog.csdn.net/
https://static-blog.csdn.net/images/logo.gif
设计改变中国!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
https://blog.csdn.net/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418182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418182
今天临晨的欧冠半决赛,曼联对沙尔克04,你知道曼联的队长是谁么?奥谢。估计除了铁杆的球迷,可能都不知道奥谢是干嘛的。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奥谢是干嘛的,奥谢在曼联队打过除了门将和前锋之外的所有位置。
为什么提到奥谢?奥谢是曼联队里非常不起眼的角色。想到曼联队,可能会先想到鲁小胖,想到潇洒哥,想到维迪奇和里奥的双闸,想到无敌老门神范德萨……奥谢?早得很,还轮不到他。奥谢就是那么静悄悄的,你很难在头版上找到他。但近期弗格森准备用8万英镑的周薪和他续约,你觉得是爵爷脑子抽筋了么?
不过,如果你是个曼联的铁杆,一直坚持看曼联的比赛,你会发现奥谢的出场并不少,但你很难想象奥谢会出现在什么位置,也许是中后卫,也许是左后卫,也许是右后卫,也许是中场。曼联为什么会成绩稳定,因为很多时候,其他人员的伤病缺位会被奥谢弥补掉。
对团队管理来说,这也是很受启发的一点。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应该是多样性的,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特长。只有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限,而且这些特长是互补的,团队才是最有效率的。但是,但是,每个团队成员都可能会产生缺位,比如,临时被征调,或者产生了失误。这时候需要有人来做补位,这个补位的最好的角色就是奥谢这样的成员。奥谢全面,能够补很多的人的缺失。
奥谢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甘做绿叶。每个球队,都需要有些球员能甘做板凳。你能指望把鲁尼一直放在板凳上么?每个团队都是由鲜花和绿叶组成了,需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鲜花,更需要平时默默无闻的绿叶。如果有个团队能有奥谢这样的成员,那一定是一件幸事。
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的Team都能像弗爵爷那样对待奥谢,如果奥谢改去曼城,死一千回都有了,旁的不说,直接可能就解约了。可是,你看到了,曼城的鲜花足够多,但是鲜花一旦到了曼城立刻低迷和贬值,从罗比尼奥到特维斯,到巴洛特里,到阿德巴约,到哲科……这难道是偶然的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比较看重个人英雄主义。一部《说唐》李元霸和罗成所向无敌。但你翻翻《旧唐书》和《新唐书》,李元霸和罗成又是谁。个人英雄主义是不可取,这个时代更加需要团队一起合作达成目标。
愿所有的奥谢都能找到所有的弗爵爷。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418182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567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567
  连通性:可增至12个主机接口
  扩展性:线性容量可增至48个硬盘
  开放式系统:运用标准的SCSI硬盘、标准的PC总线、主板以及SIMM内存
  高速性:集成Cache的数据总线(就是上文提到的X-bus)
  在Cache内部完成校验生成工作
  多重的附加驱动可以随时热机待命,提高冗余率和灵活性
  易管理性:SNMP可以让管理员远程监视并实现系统控制
  RAID 7等级是至今为止,理论上性能最高的RAID模式,因为它从组建方式上就已经和以往的方式有了重大的不同。基本成形式见图,你会发现在,以往一个硬盘是一个组成阵列的“柱子”,而在RAID 7中,多个硬盘组成一个“柱子”,它们都有各自的通道,也正因为如此,你可以把这个图分解成一个个硬盘连接在主通道上,只是比以前的等级更为细分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读/写某一区域的数据时,可以迅速定位,而不会因为以往因单个硬盘的限制同一时间只能访问该数据区的一部分,在RAID 7中,以前的单个硬盘相当于分割成多个独立的硬盘,有自己的读写通道,效率也就不言自明了。
编辑本段性能
  RAID7 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存储计算机(Storage Computer )。RAID 7 存储计算机操作系统(Storage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是一套实时事件驱动操作系统,主要用来进行系统初始化和安排RAID 7 磁盘阵列的所有数据传输,并把它们转换到相应的物理存储驱动器上。通过自身系统中的阵列电脑板来设定和控制读写速度,存储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使主机I/O 传递性能达到最佳。如果一个磁盘出现故障,还可自动执行恢复操作,并可管理备份磁盘的重建过程。
RAID 7 突破了以往RAID 标准的技术架构,采用了非同步访问,极大地减轻了数据写瓶颈,提高了I/O 速度。所谓非同步访问,即RAID 7 的每个I/O 接口都有一条专用的高速通道,作为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流通路径,因此可独立地控制自身系统中每个磁盘的数据存取。如果RAID 7 有N 个磁盘,那么除去一个校验盘(用作冗余计算)外,可同时处理N-1 个主机系统随机发出的读/写指令,从而显著地改善了I/O 应用。RAID 7 系统内置实时操作系统还可自动对主机发送过来的读/写指令进行优化处理,以智能化方式将可能被读取的数据预先读入快速缓存中,从而大大减少了磁头的转动次数,提高了I/O 速度。RAID 7 可帮助用户有效地管理日益庞大的数据存储系统,并使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至少一倍以上,满足了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
编辑本段特点
  RAID 7可完全独立于主机运行,不占用主机CPU资源。
  RAID 7的中文名称:存储计算机操作系统
  RAID 7的英文名称:Storage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RAID 7是一套实时事件驱动操作系统,主要用来进行系统初始化和安排RAID 7磁盘阵列的所有数据传输,并把它们转换到相应的物理存储驱动器上。通过存储计算机操作系统来设定和控制读写速度,可使主机I/O传递性能达到最佳。如果一个磁盘出现故障,还可自动执行恢复操作,并可管理备份磁盘的重建过程。
  RAID 7已经被Storage Computer Corporation注册了商标,下面就让我们做一个总结:
  优点:1、全面写入的性能领先但盘性能25%至90%并且强于其他阵列1.5至6倍;2、主机接口通过可升级的连通性来增加传输带宽;3、在小规模用户读取操作时,Cache的命中率极高,几乎可以将寻址时间变相降低为零;4、阵列中的磁盘数量越多,写入效率提高越大,读取时寻址时间越短;5、没有额外的带宽用于效验操作。
  缺点:1、很可能造成一个卖主一个方案的局面;2、存储容量中,每MB成本极高;3、相对而言,非常短的保修期;4、大多数用户可能都用不到;5、必须要有UPS的配合以保证意外断电时Cache中的数据顺利保存。
  然而,RAID 7的设计与相应的组成规模注定了它是一揽子承包计划。总体上说,RAID 7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有自己的处理器,有自己的总线,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插卡就可以实现的。归纳起来,RAID 7的主要特性如下:
  所有的I/O传输都是异步的,因为它有自己独立的控制器和带有Cache的接口,与系统时钟并不同步
  所有的读与写的操作都将通过一个带有中心Cache的高速系统总线,我们称之为X-Bus
  专用的校验硬盘可以用于任何通道
  带有完整功能的即时操作系统内嵌于阵列控制微处理器,这是RAID 7的心脏,它负责各通道的通信以及Cache的管理,这也是它与其他等级最大不同之一
  按照RAID 7设计者的说法,这种阵列将比其他RAID等级提高150-600%写入时的I/O性能,虽然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567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539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539
  英文全称:Independent Data disks with two independent distributed parity schemes(独立的数据硬盘与两个独立分布式校方案)
  它是在RAID
5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数据保护而设计的一种RAID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扩展RAID 5等级。与RAID
5的不同之处于除了每个硬盘上都有同级数据XOR校验区外,还有一个针对每个数据块的XOR校验区。当然,当前盘数据块的校验数据不可能存在当前盘而是交
错存储的,具体形式见图。
  这样一来,等于每个数据块有了两个校验保护屏障(一个分层校验,一个是总体校验),因此RAID 6的数据冗余性能相当好。但是,由于增加了一个校验,所以写入的效率较RAID 5还差,而且控制系统的设计也更为复杂,第二块的校验区也减少了有效存储空间。
  由于RAID 6相对于RAID 5在校验方面的微弱优势和在性能与性价比方面的较大劣势,RAID 6等级基本没有实际应用过,只是对更高级的数据的冗余进行的一种技术与思路上的尝试,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总结:
  RAID 5最少需要使用3个硬盘
  优点:1、相对于RAID 5更高的数据冗余性能;2、坚强的数据保护能力,可以应付多个硬盘同时发生故障;3、完美的任务应急操作应。
  缺点:1非常复杂的控制器设计;2、计算校验地址将占用相当多的处理时间;3、由于第二个效验区,将至少需要N+2个硬盘(N是大于等于1色整数)。
  RAID-6 是在RAID-5基础上把校验信息由一位增加到两位的raid 级别。
  RAID-6和RAID-5一样对逻辑盘进行条带化然后存储数据和校验位,只是对每一位数据又
增加了一位校验位。这样在使用RAID-6时会有两块硬盘用来存储校验位,增强了容错功能,同时必然会减少硬盘的实际使用容量。以前的raid级别一般只
允许一块硬盘坏掉,而RAID-6可以允许坏掉两块硬盘,因此,RAID-6 要求至少4块硬盘。
 与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但RAID
6需要分配给奇偶校验信息更大的磁盘空间,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非常差。较差的性能和复杂的实施方式使得RAID
6很少得到实际应用。 常见的RAID6组建类型 RAID 6(6D + 2P) 1 RAID 6(6D + 2P)原理 和RAID
5相似,RAID 6(6D +
2P)根据条带化的数据生成校验信息,条带化数据和校验数据一起分散存储到RAID组的各个磁盘上。在图1中,D0,D1,D2,D3,D4和D5是条带
化的数据,P代表校验数据,Q是第二份校验数据。 RAID 6(6D +
2P)根据条带化的数据生成校验信息,条带化数据和校验数据一起分散存储到RAID组的各个磁盘上 RAID 6校验数据生成公式(P和Q):
P的生成用了异或 P = D0 XOR D1 XOR D2 XOR D3 XOR D4 XOR D5 Q的生成用了系数和异或 Q = A0*D0
XOR A1*D1 XOR A2*D2 XOR A3*D3 XOR A4*D4 XOR A5*D5 D0~D5:条带化数据 A0~A5:系数
XOR:异或 *:乘 在RAID 6中,当有1块磁盘出故障的时候,利用公式1恢复数据,这个过程是和RAID
5一样的。而当有2块磁盘同时出故障的时候,就需要同时用公式1和公式2来恢复数据了。
各系数A0~A5是线性无关的系数,在D0,D1,D2,D3,D4,D5,P,Q中有两个未知数的情况下,也可以联列求解两个方程得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这样在一个RAID组中有两块磁盘同时坏的情况下,也可以恢复数据。 上面描述的是校验数据生成的算法。其实RAID
6的核心就是有两份检验数据,以保证两块磁盘同时出故障的时候,也能保障数据的安全。
  一个RAID-6的阵列中可以最多有16个硬盘。
  假设一共6块硬盘,使用4块创建逻辑盘,raid6,4个硬盘在使用时都被先条带化,然后分别存储数据和校验位。
  如果一块硬盘出现物理故障,RAID的会处于降级状态,但是仍然有容错功能;
  如果第二块硬盘出现故障,逻辑盘中还剩下的两块硬盘就不再有容错功能。
  如果阵列中有hotspare硬盘,出故障的硬盘上的数据会转移到hotspare硬盘上,
  自动进行重建,数据的条带化存储方式和原来的两块硬盘相同。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539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90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90
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以四个硬盘组成的RAID 5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4所示:图中,P0为D0,D1和D2的奇偶校验信息,其它以此类推。由图中可以看出,RAID 5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RAID5校验位算法原理
  P=D1 xor D2 xor D3 … xor Dn (D1,D2,D3 … Dn为数据块,P为校验,xor为异或运算)
  XOR(Exclusive OR)的校验原理如下表:
这里的A与B值就代表了两个位,从中可以发现,A与B一样时,XOR结果为0,A与B不一样时,XOR结果就是1,而且知道XOR结果和A与B中的任何一个数值,就可以反推出另一个数值。比如A为1,XOR结果为1,那么B肯定为0,如果XOR结果为0,那么B肯定为1。这就是XOR编码与校验的基本原理。
RAID5读写过程
  用简单的语言来表示,至少使用3块硬盘(也可以更多)组建RAID5磁盘阵列,当有数据写入硬盘的时候,按照1块硬盘的方式就是直接写入这块硬盘的磁道,如果是RAID5的话这次数据写入会分根据算法分成3部分,然后写入这3块硬盘,写入的同时还会在这3块硬盘上写入校验信息,当读取写入的数据的时候会分别从3块硬盘上读取数据内容,再通过检验信息进行校验。当其中有1块硬盘出现损坏的时候,就从另外2块硬盘上存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第3块硬盘的数据内容。也就是说raid5这种存储方式只允许有一块硬盘出现故障,出现故障时需要尽快更换。当更换故障硬盘后,在故障期间写入的数据会进行重新校验。 如果在未解决故障又坏1块,那就是灾难性的了。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90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81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81
  RAID4和RAID3很象,不同的是,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每次是按磁盘进行。可以这么看,RAID3是一次一横条,而RAID4一次
一竖条。但每次的数据存取都必须从同位元检查的那个硬盘中取出对应的同位元数据进行核对,由于过于频繁的使用,所以对硬盘的损耗可能会提高。
  它的特点:在失败恢复时,它的难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也要大许多,而且访问数据的效率不怎么好。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81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76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76
RAID 3的性能问题
RAID 3是把数据分成多个“块”,按照一定的容错算法,存放在N+1个硬盘上,实际数据占用的有效空间为N个硬盘的空间总和,而第N+1个硬盘上存储的数据是校验容错信息,当这N+1个硬盘中的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从其它N个硬盘中的数据也可以恢复原始数据,这样,仅使用这N个硬盘也可以带伤继续工作(如采集和回放素材),当更换一个新硬盘后,系统可以重新恢复完整的校验容错信息。由于在一个硬盘阵列中,多于一个硬盘同时出现故障率的几率很小,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RAID3,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与RAID0相比,RAID3在读写速度方面相对较慢。使用的容错算法和分块大小决定RAID使用的应用场合,在通常情况下,RAID3比较适合大文件类型且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编辑、硬盘播出机、大型数据库等.
RAID 3的性能问题
  除了我们在上文讨论过的有关数据写入和降级模式的问题之外,在使用RAID 3的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性能上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RAID 3所存在的最大一个不足同时也是导致RAID 3很少被人们采用的原因就是校验盘很容易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我们已经知道RAID 3会把数据的写入操作分散到多个磁盘上进行,然而不管是向哪一个数据盘写入数据,都需要同时重写校验盘中的相关信息。因此,对于那些经常需要执行大量写入操作的应用来说,校验盘的负载将会很大,无法满足程序的运行速度,从而导致整个RAID系统性能的下降。鉴于这种原因,RAID 3更加适合应用于那些写入操作较少,读取操作较多的应用环境,例如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等。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76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37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37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冗余磁盘阵列技术诞生于1987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简单地解释,就是将N台硬盘通过RAID Controller(分Hardware,Software)结合成虚拟单台大容量的硬盘使用。RAID的采用为存储系统(或者服务器的内置存储)带来巨大利益,其中提高传输速率和提供容错功能是最大的优点。
  RAID 2是RAID 0的改良版,以汉明码(Hamming Code)的方式将数据进行编码后分割为独立的位元,并将数据分别写入硬盘中。因为在数据中加入了错误修正码(ECC,Error Correction Code),所以数据整体的容量会比原始数据大一些。
  The main problem with RAID-1 is that it is costly:You need twice as many disks to store a given amount of data.
  RAID-2 takes the idea of data striping to the extreme.Instead of writing data in blocks of arbitary size,RAID-2 writes one bit per strip(as shown in the Figure).This requires a minimum of eight surfaces just to accommodate the data.Additional drives are used for error-correction information generated using a Hamming code. The number of Hamming code drives needed to correct single-bit errors is proportionate to the log of the number of data drives to be protected.If any one of the drives in the array fails,the Hamming code words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failed drive.(Obviously,the Hamming drive can be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data drives.)
  Because one bit is written per drive,the entire RAID-2 disk set acts as though it were one large data disk.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storage is the sum of the storage capacities of the data drives.All of the drives -including the Hamming drives- must be synchronized exactly, otherwise the data becomes scrambled and the Hamming drives do no good.Hamming code generation is time-thus RAID-2 is too slow for most commercial implementations. In fact, most hard drives today have bulit-in CRC error correction.RAID-2,however,forms the theoretical bridge between RAID-1 and RAID-3, both of which are used in the real world.
  Reference:&&The essentials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Linda Null ,Julia Lobur
  A RAID Level 2 configuration consists of a set of data drives, and a set of Hamming code drives.
  – Hamming code drives provide error correction for the data drives.
  – RAID 2 performance is poor and the cost is relatively high.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37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16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16
RAID基本介绍
RAID1优缺点
RAID基本介绍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就是一种
由多块硬盘构成的冗余阵列。虽然RAID包含多块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
。利用RAID技术于存储系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种:
  1.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
  2.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ock)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
  3.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
  最初开发RAID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当时几块小容量硬盘的价格总和要低于大容量的硬盘。目前来看
RAID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实现远远超出任何一块单独
硬盘的速度和吞吐量。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错能力,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
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分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
RAID级别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
RAID0,RAID1,RAID0+1,RAID3,RAID5等。目前经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0+1)。
  RAID 1磁盘阵列级,是一种镜像磁盘阵列,其原理就是将一块硬盘的数据以相同位置指向另一块硬盘的位
置。RAID 1又称为Mirror或Mirroring,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 RAID 1的
操作方式是把用户写入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地自动复制到另外一个硬盘上。由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
备份,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 1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同样,由于数据的百分之百备份,备份数据占了
总存储空间的一半,因而,Mirror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
Mirror虽不能提高存储性能,但由于其具有的高数据安全性,使其尤其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
数据库存储等领域。
  当读取数据时,系统先从源盘读取数据,如果读取数据成功,则系统不去管备份盘上的数据;如果读取源
盘数据失败,则系统自动转而读取备份盘上的数据,不会造成用户工作任务的中断。当然,我们应当及时地更
换损坏的硬盘并利用备份数据重新建立 Mirror,避免备份盘在发生损坏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
RAID1优缺点
  RAID1是将一个两块硬盘所构成RAID磁盘阵列阵列,其容量仅等于一块硬盘的容量,因为另一块只是当作数
据“镜像”。RAID 1磁盘阵列显然是最可靠的一种阵列,因为它总是保持一份完整的数据备份。它的性能自然
没有RAID 0磁盘阵列那样好,但其数据读取确实较单一硬盘来的快,因为数据会从两块硬盘中较快的一块中读
出。RAID 1磁盘阵列的写入速度通常较慢,因为数据得分别写入两块硬盘中并做比较。RAID 1磁盘阵列一般支
持“热交换”,就是说阵列中硬盘的移除或替换可以在系统运行时进行,无须中断退出系统。RAID 1磁盘阵列
是十分安全的,不过也是较贵一种RAID磁盘阵列解决方案,因为两块硬盘仅能提供一块硬盘的容量。RAID 1磁
盘阵列主要用在数据安全性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复被破坏的数据的场合。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416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333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333
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RAID 0简介
RAID 0的工作原理
RAID 0的优缺点
RAID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
4种磁盘阵列
1. 1.raid0的两个硬盘必须容量、规格相同。
RAID 0简介
RAID 0的工作原理
RAID 0的优缺点
RAID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
4种磁盘阵列
1. 1.raid0的两个硬盘必须容量、规格相同。
RAID 0简介
  RAID 0 并不是真正的RAID结构,没有数据冗余。RAID 0 连续地分割数据并并行地读/写于多个磁盘上. 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 但RAID 0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并没有提供数据可靠性,如果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整个数据。因此RAID 0 不可应用于需要数据高可用性的关键应用。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硬盘构成的冗余阵列。虽然RAID包含多块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利用RAID技术于存储系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种:
  1.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
  2.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ock)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
  3.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
  最初开发RAID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当时几块小容量硬盘的价格总和要低于大容量的硬盘。目前来看RAID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实现远远超出任何一块单独硬盘的速度和吞吐量。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错能力,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分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RAID级别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RAID0,RAID1,RAID0+1,RAID3,RAID5等。目前经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0+1)。
RAID 0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系统向三个磁盘组成的逻辑硬盘(RAID 0 磁盘组)发出的I/O数据请求被转化为3项操作,其中的每一项操作都对应于一块物理硬盘。我们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通过建立RAID 0,原先顺序的数据请求被分散到所有的三块硬盘中同时执行。从理论上讲,三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间内磁盘读写速度提升了3倍。 但由于总线带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提升速率肯定会低于理论值,但是,大量数据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比较,提速效果显著显然毋庸置疑。
编辑本段RAID 0的优缺点
  RAID 0的缺点是不提供数据冗余,因此一旦用户数据损坏,损坏的数据将无法得到恢复。RAID0运行时只要其中任一块硬盘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数据的故障。一般不建议企业用户单独使用
  RAID 0具有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据安全不太在乎的领域,如图形工作站等。对于个人用户,RAID 0也是提高硬盘存储性能的绝佳选择。
RAID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PU的处理速度成几何级数跃升,内存的存取速度亦大幅增加,而磁盘的存取速度相比之下则显得甚为缓慢。整个I/O吞吐量不能和系统匹配,形成计算机整个系统的瓶颈,降低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为了改进磁盘的存取速度,大型服务器的磁盘多采用RAID技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RAID技术把多个物理磁盘组成一个阵列,作为一个逻辑磁盘组,将数据以分段的方式存储在这个逻辑磁盘组的不同物理磁盘上,进行数据存取时,阵列中的相关磁盘并行工作,大幅减低了数据存取的时间,同时有更佳的空间利用率。
  RAID技术发展的很大原因在于:许多大型机构的数据十分宝贵,如银行的存取款信息、电信的收费记录、国税局的纳税人档案等,这些机构在实施企业信息化时,就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目前,很多服务器都会不间断地工作,由于长时间服役,一些磁盘会出现故障,如果没有保护措施,大量重要数据就会丢失。在这种情况下,磁盘阵列的容错功能可以保护这些重要数据的安全。
  为了加强容错功能以及使系统在磁盘故障的情况下能迅速地重建数据,以维持系统的性能,一般的磁盘阵列系统都使用热备份的功能。所谓热备份,是在建立磁盘阵列系统时,将其中一个磁盘指定为后备磁盘,这个磁盘在平常并不操作,当阵列中某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磁盘阵列立即让后备磁盘取代故障磁盘,并自动将故障磁盘的数据重建在后备磁盘之上,因为反应快速,加上内存减少了磁盘的存取,所以数据重建很快便能完成,对系统的性能影响不大。对于要求不停机的大型数据处理中心或控制中心,热备份更是一项重要的功能,因为它可避免晚间或无人守护时发生磁盘故障所引起的种种不便。
4种磁盘阵列
  RAID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和RAID 5和RAID 7。其中RAID 0:没有容错设计的条带磁盘阵列。
1.raid0的两个硬盘必须容量、规格相同。
  2.组成raid0的两个硬盘在改变主从盘设置时将需要重新分区,原来磁盘里的所有数据将全部丢失。同一通道的两个硬盘在不改变主从盘设置的前提下可以更改位置,其结果不影响磁盘里的数据和读写操作。
  3.组成raid0的磁盘改变为无raid的模式或无raid模式的一对磁盘改变为带raid0的模式时,系统将需要对相应的磁盘重新分区,原硬盘里的所有数据将全部丢失。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333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270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270
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即RAID0+1。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要求至少4个硬盘才能作成RAID0+1。
  RAID 1和RAID 0都各有优点,但如果单独使用RAID 1或RAID 0都无法那些追求性能又要确保系统资料安全性的用户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又推出 RAID 0+1 模式。
  RAID 0+1 也称之为RAID 10,是磁盘分段及镜像的结合,结合了 RAID 0及 RAID 1最佳的优点。它采用就是2组RAID 0的磁盘阵列互为镜像,也就是它们之间又成为了一个RAID 1的阵列。在每次写入数据时,磁盘阵列控制器会将数据同时写入两组“大容量阵列硬盘组”(RAID 0)中。虽然其硬盘使用率只有50%,但它却是具有最高效率的划分方式。
  此一类型的组态提供最佳的速度及可靠度。不过你需要两倍的磁盘驱动器数目作为一个 RAID 0,每一端的半数作为镜像用。在执行 RAID 0+1 时至少需要4个磁盘驱动器,所以可以说 RAID 0+1 的“安全性”和“高性能”是通过高成本来换取的。
  以四个磁盘组成的RAID 0+1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所示:RAID 0+1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
  由于RAID 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功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
  RAID 0+1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Raid 0+1需要的驱动器数量(至少):4(要求驱动器的数量为偶数)
  最大容量:磁盘数x 磁盘容量/2
  描述:RAID 0+1是将条带(RAID 0)进行镜像(RAID 1)。例如,如果你有六块硬盘。如果希望使用RAID 0+1的模式,你就应该将三块硬盘分为一组,创建RAID 0,这样总体存储性能就是每块硬盘的三倍(磁盘数x磁盘存储能力)。现在,将另外三块磁盘作为它们的内容镜像。
  RAID 0+1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 由于RAID 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 RAID 0+1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优点:RAID 0+1阵列从理论上来说,能够经受住RAID 0阵列中任何一块硬盘的故障,因为该硬盘上所有的数据都被备份在RAID 1阵列中。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两块硬盘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阵列,因为很多RAID控制器会在RAID阵列中的某一块硬盘出现故障之后让RAID 0镜像离线(毕竟,RAID 0阵列不提供任何冗余),因此只有剩下的RAID 0阵列在工作,这样系统就没有冗余了。简而言之,如果每个RAID 0阵列中都有一块磁盘出现故障,那么整个磁盘阵列就不能工作了。这种模式提供了非常好的顺序或任意读写的性能。
  缺点:只能使用磁盘阵列总体存储容量的50%。容错性不如RAID 1。对于绝大部分控制器来说,这种模式能够应对一块磁盘出现故障的情况。扩展方面受到限制,而且扩展的费用很高。
  RAID 0+1和RAID 1+0的异同比较
  RAID 1+0和RAID 0+1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组建RAID的过程中,组建RAID 1和组建 RAID 0的顺序不同而已。
  一 RAID 1+0 (RAID 0 over RAID 1)即先组建RAID 1,然后把组建好的RAID 1 再组建成 RAID 0
  假设我们有四台磁盘驱动器,每两台磁盘驱动器先做成RAID 1,再把两个RAID 1做成RAID 0,这就是RAID 0 over RAID 1:
  (RAID 1) A = Drive A1 + Drive A2 (Mirrored)
  (RAID 1) B = Drive B1 + Drive B2 (Mirrored)
  RAID 0 = (RAID 1) A + (RAID 1) B (Striped)
  二 RAID 0+1 (RAID 1 over RAID 0)即先组建RAID 0,然后把组建好的RAID 0 再组建成 RAID 1
  假设我们有四台磁盘驱动器,每两台磁盘驱动器先做成RAID 0,再把两个RAID 0做成RAID 1,这就是RAID 1 over RAID 0:
  (RAID 0) A = Drive A1 + Drive A2 (Striped)
  (RAID 0) B = Drive B1 + Drive B2 (Striped)
  RAID 1 = (RAID 0) A + (RAID 0) B (Mirrored)
  在这种架构之下,如果 (RAID 0) A有一台磁盘驱动器故障,(RAID 0) A就算毁了,当然RAID 1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如果这时 (RAID 0) B也有一台磁盘驱动器故障,(RAID 0) B也就算毁了,此时RAID 1的两磁盘驱动器都算故障,整个RAID 1资料就毁了。
  因此,RAID 0 OVER RAID 1应该比RAID 1 OVER RAID 0具备比较高的可靠度。所以我们建议,当采用RAID 0+1/RAID 10架构时,要先作RAID 1,再把数个RAID 1做成RAID 0。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6140270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74794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74794
格拉苏蒂早在1845年,着名表匠ALange受德国政府资助,在德国东部的格拉苏蒂(Glashutte)建立了钟表生产基地。但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
格拉苏蒂的钟表制造业一下子与世隔绝,直至近年格拉苏蒂公司经过重整后再战江湖。99年推出的Senator双窗大日历万年历表更加获得维也纳全年最佳手
表殊荣。他们的造表技术绝对超越很多瑞士牌子。1930年已经发明了飞行式陀飞轮(总之是极其复杂的微细装置,用来抵销地球引力对机械表运行时引致的误
差),西方世界要到90年才在巴塞尔展出“世界上第一只飞行式陀飞轮”。
格拉苏蒂Glashutte original
创立时间:1845
创始人: 费迪男.阿道夫.兰戈(Ferdinand Adolph Lange)
格拉苏蒂的制表工艺所秉持的传统,一向就是自行研制机芯,而这一点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制表业是一项绝对的优势,而PanoRetroGraph的倒数计时性能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令人惊喜的的创新腕表性能。
  Glashutte Original加盟Swatch集团后,由于品质的优异,在集团经营的众多品牌的对外排序中位列第三, 排在中国市场熟知的欧米笳、浪琴、雷达和天梭之前。
  格拉苏蒂的铂金双发条盒计时表在去年《国际腕表杂志》读者评选最喜欢的计时表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传统的"德国手工制造"、精美的制表工艺,以及人们对简洁的德国设计的钟爱是此款手表成功的关键所在。
  格拉苏蒂早在1845年,着名表匠
ALange受德国政府资助,在德国东部的格拉苏蒂(Glashutte)建立了钟表生产基地。但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格拉苏蒂的钟表制造业一下子与世隔
绝,直至近年格拉苏蒂公司经过重整后再战江湖。99年推出的Senator双窗大日历万年历表更加获得维也纳全年最佳手表殊荣。他们的造表技术绝对超越很
多瑞士牌子。1930年已经发明了飞行式陀飞轮(总之是极其复杂的微细装置,用来抵销地球引力对机械表运行时引致的误差),西方世界要到90年才在巴塞尔
展出“世界上第一只飞行式陀飞轮”。
格拉苏蒂大事纪
1845年: Fernand A. Lange在格拉苏蒂镇创办德国第一家制表厂;
1852年: Julius Assmann 的怀表面世;
1863年: 格拉苏蒂首款码表诞生;
1874年: 第一只25mm直径女表诞生;
1893年: 德国制表学校在格拉苏蒂镇创办;
1904年: 格拉苏蒂精密时计公司在此地成立;
1921年: Original Glash?tte 名称首度成为表盘上的商标;
1927年: 格拉苏蒂镇的表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Uhren-Rohwerke-Fabrik Glash?tte AG(UROFA),共渡难关;
1951年: 格拉苏蒂镇的表厂在二次大战后组成VEB Glash?tte,重新生产;
1990年: 国营的VEB Glashtte Uhrenbetrieb转型成股份有限公司(Glash?tter Uhrenbetrieb GmbH) ;
1994年: The Glash?tter Uhrenbetries GmbH被财团收购,成为私人企业,并以“格拉苏蒂原创”(Glash?tte Original)为产品商标;
1996年: 忠于历史的3/4夹板1845腕表面世;
1998年: 与德国陶瓷名厂“美宸”(Meissen)开始合作生产彩绘珐琅腕表;
1999年: 浮动陀飞轮极品腕表面世;
2000年: Senator大视窗万年历表获得“全年最佳腕表”首奖;
2001年: 时计史上首创的倒数计时机械腕表正式上市,“格拉苏蒂原创”加入Swatch集团,并获得又一次“全年最佳腕表”首 奖
该表采用100型中心摆陀式自动上弦机芯,机芯直径31.15mm,厚5.6mm。具备大日历
显示功能,每小时摆频28,800次,具有55小时动力储存,机芯打磨边角,宝石轴眼51枚,因加百录避震器,18枚金质摆轮平衡螺丝,双游丝发条盒,Glash焧te饰纹,21k金镂空透明表底摆陀。表壳为精钢打造,真皮表带搭配精钢折叠表扣。
  一般人往往认为德国的制表工艺历史不久,但事实恰恰相反。德国即使可能不曾是世界上最大或最具影响力的制表业者,但却绝对是最古老者之一。早自所谓的Nuremburg
  Egg纽伦堡铁蛋(1530年,德国纽伦堡锁匠Peter
Henlein所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只怀表)出现的十五世纪,德国的制表工业就已蓬勃发展了。而德国萨克森邦Saxony更在十九世纪初成为全世界重要的一个制表城市,而这样的成就归因于一个Saxony一个叫格拉苏蒂Glashutte的小村落的制表师Ferdinand AdolphLange。
  群策群力,缔创德国钟表业
  19世纪末期,格拉苏蒂的钟表工业发展如火似荼,在产业群聚效应下,当时德国各地最著名的钟表大师像JuliusAssmann、AdolfSchneider、LudwigStrasser及GustavRohde
等人都汇集到此地设厂生产钟表。此外,相关零件产业如表壳、指针、平衡轮等工厂也相继建立,奠定了深厚扎实的钟表产业发展基础,格拉苏蒂终于逐渐发展成为
德国精密钟表业的中枢,生产的座钟、立钟、怀表、腕表及航海仪器、工业仪表畅销德国、欧陆甚至远至中国。
  生产最精密最实用的钟表,是格拉苏蒂所有钟表制作者共投的目标,因此他们在努力的重心并不是制
造复杂的钟表,而是研制精密耐用的钟表,他们努力改善所生产钟表的误差率,而这项原则至今仍旧是格拉苏蒂钟表业者奉行的圭臬。1920
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曾经严重打击格拉苏蒂的钟表产业,但在德国人坚忍的民族个性下,迅速重整旗鼓,再度出发影响并不算大。
  战火余生
  真正重创格拉苏蒂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由于当地被盟军认定是纳粹生产军需钟表及仪表的基
地而遭轮番猛烈轰炸,很多工厂顿时被夷为平地。战后,格拉苏蒂被并入东德的版图,而苏联军队进驻后,又拆迁了多数残存的制表设备将之运往苏联。1945到
1951年之间,格拉苏蒂地区还残存有七家制表厂,包括A. Lange&Sohne、FelixEstler、Metechnik、Liwos、
Feintechnik、Uhren-Rohwerke-FabrikGlashutte和UhrenfabrikGlashutte等。而到了1951
年,东德当局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便将格拉苏蒂所有的这七家钟表工厂合并组成为一个叫VEBGlashutter Uhrenbetriebe
(GUB)的国营企业。在之后的数十年间,格拉苏蒂与西方世界几乎完全隔绝,表厂有二千名员工,主要任务是每年生产十万只朴素实用的腕表提供东欧集团国家
  A.Lange&Sohne绝地中兴,掀起德意志旋风
  GlashutteOriginalPanoRetroGraph1989年柏林围墙被推倒
了,1990年东西德统一,令人意想不到的历史转折也给格拉苏蒂的制表业带来莫大的转机。其中,最为表迷津津乐道的当然非A.Lange&
Sohne的重生与中兴莫属。而幕后的推手正是出生於1924年,格拉苏蒂制表始祖FerdinandAdolphLange的后代直系孙子Walter
Lange。由於嫡传自FerdinandAdolphLange的A.Lange&Sohne在共产东德成立之后,无论是被并入了VEBGUB
或是完全消失,基本上都算是名存实亡了。在1945年东西德分裂后,延续家族传统制表工艺的神圣使命就落在逃离东德的WalterLange一人身上。他
在1990年成立了LangeUhrenGmbH,并向GUB购得A.Lange&Sohne的商标使用权。在当时的IWC总裁Gunter
Blumlein的协助之下,浴火重生的A.Lange&Sohne於1994年推出其复出后的第一只手表、也就是当代最富传奇性色彩手表之一的
Lange l。A.Lange&Sohne不但以德国式的精致风格和制表工艺撼动表坛,预告了顶尖机械表由Swiss
Made垄断的时代已经结束,也正式宣告了源自德国Glashütte,Saxony的品牌正式跨出了向顶级高级腕表殿堂进军的步伐。
  GlashutteOriginal同步崛起
  东西德合并后,VEBGlashutterUhrenbetrieb(GUB)改制为
GlashutterUhrenbetriebGmbH股份有限公司(简称GUB公司),并在1994年被出身巴伐利亚的高科技医疗器材企业家
HeinzW. Pfeifer投资购入而进一步民营资本化。GUB远离了共产国营的窠臼,在HeinzW.
Pfeifer充沛的企图心和灵敏的市场触觉经营下,以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结合丰富优异的制表传统,格拉苏蒂传统制表大师所生产的精密实用的手表,加上其
独具的德国风格,提供了人们在瑞士高级钟表外另一种选择,果然也和A.Lange&
Sohne一样掌握了德国腕表进军全球市场千载难逢的企机,以原创的魅力让全球表迷惊为奇葩。尤其是其新近发表的PanoRetroGraph的倒数计时
性能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令人惊喜的创新。
  历史的演进往往叫人无法预测,有不胜唏嘘的英雄末路,也有峰回路转、东山再起的惊喜A.Lange&Sohne和GlashutteOriginal这两个全新闪亮的德国腕表明星蒙尘多时,如今再度向世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不正诉说著这样的无限起伏?
百万富翁的神话
离德国东部名城德累丝顿不远,有一个很小和不显眼的地方,但它的名堂在名贵钟表世界却誉满全球——格拉苏帝(Glashütte)。钟表爱好者会付出过十万欧元,买一只这品牌的精制碗表。欧洲猎珍带你一起去追踪……
  离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丝顿不远有一个人口只有4500,但在钟表业却享誉盛名的小地方:格拉
苏帝。这约21公里的路程需车时30分钟。当你驶进格拉苏帝时,所看到的市徽便包括了当地的两个工业象征——代表以前矿工业的两个交叉而放的槌子和今天钟
表业的一个银制的日晷。
  格拉苏帝的钟表制造业可以追溯到1845年。但很奇怪,这些名贵的精确机械表(格拉苏帝是没有电子表的)的起源却是跟当地银矿业的没落有关。当银矿采光以后,格拉苏帝的经济便开始步入困境。福无重至,干旱、过热和农作收成欠佳连年发生,以至小的到处行乞,大的却饿殍载 道。为了求灾,政府接受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郎恩(Ferdinand Adolf Lange)于是向政府提出了在格拉苏帝发展钟表业的想法。
十七世纪的德累丝顿是一株经济奇芭。当地不少的华丽建筑物足以媲美佛罗伦萨或翡冷翠,更因此获得“易北河上的翡冷翠”的别称。十八世纪时当地已经有不少出色
的钟表匠;相关的理工学院更在1827年在德累丝顿的贝如台(Brühlschen
Terrasse)成立。而当中的一名学子正是格拉苏帝钟表业之夫郎恩。
  郎恩在德累丝顿出生,父母分离后便跟为商人的养父一起生活。天资聪颖的郎恩不单学会制表手艺,他更留学巴黎和伦敦四年,修读物理和天文学。
  当郎恩在日跟他的两名朋友和姻亲同僚古特可司(Gustav Bernard Gutkaes)到格拉苏帝开设当地的第一间钟表厂,一个名贵钟表的时代便开始了;他俩开班受徒,把15名稻草织帽和采矿工人教导、培训为钟表匠。
四名有远见的先驱
郎恩不单在格拉苏帝开设了第一间钟表厂,其它的钟表配件如表壳、表针和表芯的工场亦相继成立。而格拉苏帝渐渐发展成为瑞士以外在欧洲的钟表业重镇。
  郎恩是一名很有先见的上司,他鼓励下属创立自己的钟表公司。在没有机心、嫉妒和不良竞争的环境下,这四大钟表匠同心协力,全为大局着想,发扬格拉苏帝的钟表业。
  正当表匠和工人们在格拉苏帝这小镇中埋头苦干的工作、与外界几乎隔绝的同时,格拉苏帝出产的钟表却渐渐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赏识和爱戴。不过这四大钟表匠最重 视的并不是销售,而是培训下一代。他们一心要改善培训系统,增加员工的知识,扩阔他们的视野。1864年他们创办了“星期天学校”,在工余的星期天培训下 一代。这“星期天学校”便是那闻名海外的德国钟表学校的前身;德国钟表学校在1878年成立,1942年结束,多年来培训出不少杰出的钟表匠。
钟表进口限制被废除
  郎恩在1875年12月初去世,年60。他的两名儿子继承夫业。当郎恩在格拉苏帝建业时,当地人口只得一千;30年后却增至一千七。当地的钟表业养活了355个家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负债累累,催速了1921年起的通货膨胀,最后更引发货币系统的崩溃。而本来用来保护本土钟表业,对瑞士钟表的进口限制的条例亦在1924年作废;祸不单行,1938年德国的钟表行业也被裁定为“军备武器工业”,要为国制造那所谓的“战争重要品”。当时的格拉苏帝钟表业已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无可救药。
德国制造的豪华腕表
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举世闻名的格拉苏帝钟表工场,只剩下一堆颓垣败瓦。相隔60多年,格拉苏帝再次重拾昔日的光辉。不少全球最佳的钟表 现又再一次是来自德国的萨克森Sachsen州。这些钟表不单受到世界各地钟表专家的嘉许,获奖无数;更得到不少富有客人的垂青,不惜一掷千金。一个经济童话的秘密。
  当二次大战在大部份德国地区都已结束时,战机飞进格拉
苏帝的上空。而在德国无条件投降之前数小时,格拉苏帝更受到严重的空袭。日苏联红军在格拉苏帝大肆抢掠,把所有有用的仪器、工具运走。看
似是格拉苏帝钟表业传奇的结束。始创人郎恩Ferdinand Adolph
Lange(死于1875年)的家族产业被国有化,改名为VEB格拉苏帝钟表工厂。他们虽然继续生产手表,但却是次等质素,通过在西德的连琐商店和邮购商店廉价发售。
站在钟表匠背后观看
  时移世易,政局转变,东、西德再次统一,为钟表业开发了无限的商机。现在人们更可以在格拉苏帝现场参观钟表制造过程。这儿云集了不单只由日本和美国远道而来 各钟表名店的买办,更有世界各地的钟表玩家、收藏家。
他们到格拉苏帝就是要亲身站在钟表匠背后,观看钟表制造过程。身处现场的感觉很特别,公场的四周都是
落地玻璃墙,表匠们犹如在一个大的金鱼缸内。他们埋头苦干地在显微镜下工作,每人负责不同的装配步骤,而每步骤却异常繁复但很重要,循序渐进,分工合作,
制造出精美的钟表。导游充满自信的对参观者说:“跟其它的钟表品牌不同,格拉苏帝属于全球屈指可数的钟表制造商。”
  钟表制造商即是Manufacture,是源自拉丁语的manu
factum:手制的意思。在钟表业来说,就是指一只钟表的绝大部分制作过程要在内部完成,不得外判。这才有资格被称为制造商。Glashütte
Original的腕表除了表盘和表带外,一切都是在自己的工场内制成的,是高科技和悠久传统完美配合的典范。
  今天能称得上制造商的品牌寥寥可数,例如Audemars Piguet, Chopard,
Rolex, Piaget, Patek Philippe, Jaeger-LeCoultre, A.Lange & S?hne,
当然还有Glashütte Original。质素、精确、可靠,这不单是德意志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Glashütte
Original钟表的特质。Glashütte Original 所制造的钟表的表盘上都印上“Made in Germany”,对产品充满信心。
500件配件和300个工作小时
  格拉苏蒂
  一个真正的钟表工场:超过200名表匠、学徒、工程师、设计师和其它的工作人员在这楼 高四层、一尘不染和明亮透切的工场工作,有点像一座医学实验室。一名身穿白色工作袍、正在显微镜下检验表芯的学徒自豪地告诉参观者:“从超过200名报读 Glashütte Original钟表学院申请人中只挑选出12人。但一经取录,我们的前途便充满希望。”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最难的工序就是把多达500件的配件用人手装配镶嵌为一只腕表;复杂异常的步骤,每一部都不能乱;每个表芯都会严格地被查验,确保不能有
超过千分之一的差距。由开始到完成,一只腕表需要多达300个工作小时。之后就是测验腕表性能和准确度的工序,如未能通过标准,表匠便要把钟表修改,力臻
完美。每只腕表都有独立编号和“出生证明”,以便追查,因为优良的钟表不单是跟你一世的,而是可以一代传一代的啊!Glashütte
Original 的钟表不单是一座计时器,更是一件艺术品。虽然每只腕表都是全人手制造,但他们的售价并不一定是高不可攀的。钢制的运动型计时图
(Chronograph ) 售价由五千欧元起,深得美国用家的爱戴,适合初入门的收藏家;而玩家的宠儿白金或玫瑰金的PanoRetroGraph 却不用四万欧元便买到;数到最名贵的必定是各款的陀飞轮,售价近乎十万欧元。
陀飞轮:需求停下来的地方,便是奢华的起点
  陀飞轮是钟表制造艺术的最高境界。法国表匠贝若古特(Abraham-Louis Breguet )在1800年左右发明了陀飞轮表。
贝氏观察到钟表的运行是会受到地心吸力影向,而出现误差;视乎地点、位置等因素,摆轮的摇摆速度会被加快或减慢的。这
些误差虽是无可避免,但却可以互相抵偿的:陀飞轮中的摇摆和擒纵系统是藏在一个转动的小“笼子”内,通过这设计可以抵消由地心吸力所
引起的误差。1920年,格拉苏帝的钟表匠贺卫格(Alfred
Helwig)更改良了一般的陀飞轮的设计,创制了比一般陀飞轮更要精细的“悬浮式陀飞轮”,被业内人士称为“钟表制造艺术的顶峰”。
  导游耐心地跟参观者解析:“陀飞轮是钟表制造中的珠穆朗玛峰。我们的陀飞轮更只是单边连接表芯
的(一般的是双边)。根据传统,我们制造了25只名为 “Alfred Helwig
陀飞轮1”腕表。“其实以今天的科技,普通的一只腕表亦可有极高的准确度,陀飞轮似乎是没有用武之地。但当一件产品的需求性停下来的地方,那才是奢侈品的 起步点。
“全年最佳钟表”梅开三度
  2000年Glashütte Original推出了全球首创的机械计
时图(Chronograph)名为PanoRetroGraph。它的顺、逆时钟计时功能在机械表中是史无前例
的。因此当钟表玩家们在年把它选为“全年最佳钟表”时,亦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此外,2005年推出的
PanoMaticChrono亦被推选为当年的最佳钟表,梅开三度。
  下次到德累丝顿,当你游历完圣母大教堂、前皇室府、森帕歌剧院、兹文哥尔或阿尔贝特博物馆等名胜后,不妨到格拉苏帝一游,亲身经历这个奇妙的钟表世界。
格拉苏蒂 格拉苏蒂百万陀飞轮亮相上海
  上海国际游艇展近日正式开幕。和游艇一样,名贵手表也经常被富豪们把玩、收藏。作为德国最顶级的名表之一,格拉苏蒂(Glashütte)将在今天的游艇展上展示其多款全新手表。其中,售价为103.35万元的格拉苏蒂大日历陀飞轮腕表,堪称此次亮相的表中王者。
  1、格拉苏蒂大日历系列,规范指针陀飞轮,铂金手表
  型号:46-02-03-03-04特性:蓝宝石表面及表底,兰钢螺丝。三度空间的面盘及白K金表盘系由手工雕刻guilloché及电镀而成,面盘上面有一个圆形的缺角带出左边的陀飞轮。坚实的铂金表壳和机芯设计,腕表动力来自新研发的Caliber46自动机芯,karussel陀飞轮结合小时指针逆跳飞返显示,仅以一个发条盒来处理60小时+5%的动力储存能量。全球限量100只。市场参考零售价:103.35万元。
  2、格拉苏蒂旅游时针系列,玫瑰金手表
  型号:90-04-01-01-04特性:蓝宝石表面及表底,同轴同平面大日历显示。自动上链
表的机芯是Caliber90-04,手工雕刻的摆轮桥板上的双鹅颈微调机制,来达到精确无误的机械律动。独具特征的不对称表面延伸运用在此款机芯的自动
盘上,精巧的镂空自动盘位于偏离中心的位置。21K金的摆陀,纯手工打造。现有三种不同的颜色盒外壳可以选择。表壳直径:39mm;表壳厚度:12mm;
市场参考零售价:16.55万元。
  3、格拉苏蒂议员系列的周历表和全历表,玫瑰金手表
  周历表型号:100-05-11-01-04;全历表型号:100-06-11-01-04特
性:蓝宝石表面及表底,抛光表壳,配合创新的Caliber100自动上链机芯,大型的显示面盘和较窄的表圈,让设计简洁的银色表盘提供最佳的视界。与表
壳整体搭配的有手工制的路易西安娜鳄鱼皮表带,有黑色和仿古棕色两种感觉的表带可供选择。另外,还有专门为这个系列所设计的不锈钢或18K玫瑰金制成的链
带可供选择。所有设计特别符合现代商业旅行者的需要。市场参考零售价:19.55万元、18.5万元。格拉苏蒂 GLASHUTTE
ORIGINAL一丝不苟的德式制表精神
  不锈钢材质/自动上炼机芯/时、分、秒、日期显示/表圈、表冠皆镶嵌美钻/动力
  储存约40小时/蓝宝石水晶镜面/粉红色绢丝表带/未定价
  优雅的缇花饰纹 衬托柔美的女表曲线
  格拉苏蒂原创(GLASHUTTE
ORIGINAL)的精湛工艺及高超的制表技术向来备受肯定,为热爱钟表的玩家们提供了另一有别于瑞士表的优质选择。今年,格拉苏蒂原创为了突显机械表在
女性表款设计中的新思维,发表全新Lady
Serenade大三针日期表,结合女性化的优美图腾及实用、经典的大三针日期设计,为现代新女性的时尚品味做了新的诠释。此外,自乳白色的面盘延伸至粉
红色的绢丝表带上,处处可见精致的虹彩花图腾,再搭配表壳简洁、流畅的曲线设计及以明亮式车工镶嵌的顶级美钻,势必在今年瑞士巴塞尔表展上独领风骚。
一丝不苟的德式制表精神
  这款Lady
Serenade大三针日期表搭载以Cal.39自制机芯为基础的Cal.39-22自动上炼机芯,动力储存约40小时,而每一机芯上的零件,不管是四分
之三夹板设计、鹅颈式微调器、21K黄金套筒或摆轮夹板,均透过手工修饰或处理,以达到最完美的品质。在技术纯熟的腕表技师手中,鹅颈式微调器还需经过三十分钟的锡棒与钻石粉打磨,并在未打底稿的摆轮夹板上进行手工雕花,因而造就每一只格拉苏蒂原创腕表的独特性;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每只腕表皆有不同的细微
之处,而这正代表了格拉苏蒂原创一丝不苟的制表精神与独有的德国制表风格。
格拉苏蒂 格拉苏蒂大事纪
  1845年: Fernand A. Lange在格拉苏蒂镇创办德国第一家制表厂;
  1852年: Julius Assmann 的怀表面世;
  1863年: 格拉苏蒂首款码表诞生;
  1874年: 第一只25mm直径女表诞生;
  1893年: 德国制表学校在格拉苏蒂镇创办;
  1904年: 格拉苏蒂精密时计公司在此地成立;
  1921年: Original Glash?tte 名称首度成为表盘上的商标;
  1927年: 格拉苏蒂镇的表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Uhren-Rohwerke-Fabrik Glash?tte AG(UROFA),共渡难关;
  1951年: 格拉苏蒂镇的表厂在二次大战后组成VEB Glash?tte,重新生产;
  1990年: 国营的VEB Glashtte Uhrenbetrieb转型成股份有限公司(Glash?tter Uhrenbetrieb GmbH) ;
  1994年: The Glash?tter Uhrenbetries GmbH被财团收购,成为私人企业,并以“格拉苏蒂原创”(Glash?tte Original)为产品商标;
  1996年: 忠于历史的3/4夹板1845腕表面世;
  1998年: 与德国陶瓷名厂“美宸”(Meissen)开始合作生产彩绘珐琅腕表;
  1999年: 浮动陀飞轮极品腕表面世;
  2000年: Senator大视窗万年历表获得“全年最佳腕表”首奖;
  2001年: 时计史上首创的倒数计时机械腕表正式上市,“格拉苏蒂原创”加入Swatch集团,并获得又一次“全年最佳腕表”首奖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74794
阅读:3875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9654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9654
朗格(A. Lange Sohne)
  世界十大名表之一:朗格 A. LANGE & SOEHNE
  1845年:Ferdinand Adolph Lange在靠近德国德勒斯登(Dresden)的格拉苏蒂小城建立Saxon精致制表工业。
  1898年:凯瑟-威廉二世(Kaiser William II)向朗格表订制一只高贵的怀表,作为造访奥图曼帝国时赠送给阿布杜勒-哈米德二世(Sultan Abdul Hamid II)的礼物。
  1924年:Walter Lange出生于德勒斯登,他将继前人脚步,学习钟表制造艺术。
  1945年:二次大战的最后一天,朗格表厂主要的生产部门遭到炸毁。
  1948年:制表厂被东德政府归为国有。Walter Lange离开东德,移居西德。家族企业成为全民共同资产,朗格表的商标化为乌有,朗格制表厂成为传奇。
  1990年:日东西德统一。Walter Lange回到格拉苏蒂。同年12月7日,他重新注册登记朗格表的传统商标。
1994年:东山再起,当新世纪第一款朗格表在德勒斯登展示时,正是德国重建高级钟表美誉的时机。
  2000年:朗格表加入历峰集团。
  朗格表是非常精准的德国机械钟表品牌,它的主要特色在于:无与伦比的精湛技术和高水准的完美手工。
  少见的非瑞士名表品牌,它是地道的东部德国产品,曾经因前东德的专制统治而消失过,但两德统一后再度焕发青春。朗格坚持只做机械贵金属腕表,使得它的品质和价位都据高不下,一般均在10万元以上,而且国内一般商场买不到。
  A. Lange &
Sohne的崛起,除了以传统德式机芯的优雅风格一新表坛气象之外,还创造出一个接近完美的视觉印象,代表了对制表技艺和美学境界绝对专注的宣誓。由透明
表背观赏到这些机芯的玩家,鲜少有不会沈迷其中的。重生的A. Lange & Sohne
为顶级制表领域建立了一套非常高的新标准,迫使很多瑞士大厂必须在产品上对它有所回应,而它对「完美工艺」的诠释手法也为表厂与玩家带来反思的契机∶A.
Lange& Sohne 只制造机械表,只使用自制的机芯 (In House
Movement),而且不同的表款系列必定使用不同的基础机芯。A. Lange & Sohne
手表的所有机件都须经人工仔细精美打磨才算完工,因而成就出令人惊艳的机芯素质。
  1.德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品牌;
  2.强大的技术支持;
3.现代机芯艺术化的复兴者;
  4.良好的拍卖行情。
  1.曾经间断的历史,需要推广的形象;
  2.过于低的产量(五千左右);
  3.大复杂功能的研发。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9654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9636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9636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9636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5389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5389
卡地亚(Cartier SA)是一间法国钟表及珠宝制造商,于1847年由Louis-Francois Cartier在巴黎Rue Montorgueil
31号创办。1874年,其子亚法·卡地亚继承其管理权,由其孙子路易·卡地亚、皮尔·卡地亚与积斯·卡地亚将其发展成世界著名品牌。现为瑞士历峰集团
(Compagnie Financière Richemont
SA)下属公司。1904年曾为飞机师阿尔拔图·山度士·度门设计世界上首只戴在手腕的腕表——卡地亚山度士腕表 (Cartier Santos)。
  回顾卡地亚的历史,就是回顾现代珠宝百年变迁的历史,在卡地亚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与各国的皇室贵族和社会名流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和紧密的交往,并已成为全球时尚人士的奢华梦想。百年以来,美誉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卡地亚仍然以其非
凡的创意和完美的工艺为人类创制出许多精美绝伦,无可比拟的旷世杰作。
  卡地亚的传奇故事开始于1847年。29岁的Louis-Francois Cartier
(1819 – 1904) 从师傅Adolphe Picard接手了位于巴黎rue Montorgueil
31号的珠宝店。1846年,Louis-Francois以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L和C环绕成心形组成的一个菱形标志,注册了卡地亚公司,这意味着卡地亚
的正式诞生,这颗心形的标志象征着一个传奇爱情故事和奢华王国的开始。
  当时的巴黎,经过王位争夺的一番动荡后,又恢复了花都昔日的浮华气象,极大地推动了巴黎珠宝业
的繁荣。卡地亚幸运地得到了拿破仑三世年轻的堂妹Mathilde公主的推荐,业务不断增长。1902年,卡地亚的店铺已经从巴黎开到了伦敦和纽约,纽约
逐渐成为卡地亚王国的总部。父子相传仅两代,卡地亚已成世界“首饰之王”。
  随着首饰王国的声名远播,卡地亚成为欧洲各国皇室的御用珠宝商并被誉为“珠宝商的皇帝,帝皇的珠宝商”。英国皇室曾向卡地亚订购27顶皇冠作加冕之用。此外,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埃及、法国奥尔良王子家族、摩洛哥王子及阿尔巴尼亚的皇室亦委
任卡地亚为皇家首饰商。
  卡地亚第三代并不仅仅满足于在华丽的店铺接待尊贵的宾客,三兄弟还不断游历世界各地,搜珍猎
奇。Pierre亲赴俄罗斯,找寻最上等的珐琅和雕琢动物的珍贵玉石。Jacques则前往波斯湾找寻完美无瑕的珍珠;他还前往印度,将当地土王的漂亮珠
宝运回伦敦工作室,重新设计修饰;兄弟俩还合伙从印度王子那里购入大批珍珠宝石。长子Louis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设计家,他革命性地在珠宝的镶嵌中使用
了铂金。卡地亚的首饰深受俄罗斯、埃及、波斯、法国巴黎等地文化的熏陶,特别是东方色彩的灵感启迪,通过几何图形形成完全抽象的设计,将异域文化的特征通
过特殊途径表达出来。
  珠宝设计需要经典美学,但还要加上当代的精神演绎,作品才能更具时代感,从而被人们接受。历史
悠久的卡地亚曾有过许多重要的设计专题,包括“系列主题创作”、“重现高级珠宝的艺术精粹”等,这些传统设计理念对卡地亚影响深远。时代特色结合传统工艺
神韵是卡地亚高级珠宝系列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流畅的线条、明澄的色彩中,卡地亚演绎着美的真谛——美在于简单而不在于繁复、在于和谐而不在于冲突。
  珠宝设计师和技艺高超的工匠,使设计独特的饰物都和谐地体现了卡地亚的绰约风格。卡地亚自
1888年开始就推出腕表,著名的款式包括1911年的Santos手表,1909年取得专利的覆褶式表扣,1919年的Tank手表等。在Louis的
管理下,卡地亚不断拓展,继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传承与发展
  作为被受人推崇的品牌,卡地亚也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独特魅力,与明星结下了一个世纪的奢华情
缘。无论是在剧院里的萤幕上,还是在经典的红色包装盒及丝绸的映衬下,卡地亚都彰显着耀眼的光彩。随着好莱坞影业的发展,卡地亚成为制片人理想的合作伙
伴。他们希望通过其欧洲王室珠宝供应商的背景,提高影片的定位。卡地亚吸引着众多的导演、明星及观众,制造了神韵独具的影视神话。
  如今,卡地亚作为奢华品牌市场中,特别是珠宝和钟表领域中的领导者,在五大洲拥有200多家精
品店和独一无二的经销网络。卡地亚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源自150年前的世代传奇,流传至今,延续在奢华领
域中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成功的历史。
  如今,卡地亚是Richemont集团中极为重要的品牌,Richemont集团成立于
1988年,由Johann
Rupert任总裁。Richemont集团拥有的其他几大知名品牌还包括:Montblanc、登喜路、伯爵,名士、江诗丹顿、Officine
Panerai、Lancel、 Chloe、Sulka、Hackett、Old England、Shanghai
Tang,Seeger和James Purdey-Sons。
SANTOS腕表
  Santos de Cartier
这款最早期飞行腕表源于对于翱翔于天际间对于自由的渴望。路易卡地亚(Louis Cartier)的巴西富豪好友山度士.杜蒙(Santos
Dumont)同时也是位著名飞行员。在一次巴黎的聚会里,杜蒙向好友卡地亚提及无法于飞行之际轻易读取时间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路易卡地亚反复思索与
探究后成就了这只革命性的Santos飞行腕表。
  随着1904年这款已好友为名的Santos飞行腕表以前所未有的概念与造型惊艳问世如同杜蒙
于1907年创下飞行佳绩,打破了22秒飞行220公尺的原有纪录。走下自己的“14
bis”号飞机时,众人目睹他正阅读腕上的手表。从此以后,他的崇拜者无一不渴望拥有一只腕表之际同时也开启卡地亚制作精致高级腕表之路。
  百余年来卡地亚的Santos腕表见证了时代的沿革至今历久弥新,极富时代感的几何设计外型、
弧形的方角、和谐的表耳弧线,是首度以装饰艺术风格诠释腕表。配有当时钟表界罕用的真皮表带。值得一提的是其独特的螺丝装饰,在卡地亚独到的美学设计下不
再仅是固定的原件同时也成为表彰前卫设计风格的一部分。
  如时代先驱,卡地亚在1970年代更是表界首度巧妙融合黄金与精钢二种材质的表款。2004年庆祝Santos腕表诞生一百周年推出的Santos 100系列表款以沉稳豪迈之姿震撼表界。
Ballon Bleu腕表
  系出名门、与众不同的蓝宝石表冠
近观之下,ballon bleu de Cartier蓝气球腕表令人叹为观止。诚然,卡地亚表冠并非第一次镶嵌凸圆形蓝宝石,但前所未见的超大型蓝宝石犹如与表盘形影不离的卫星,并且其外缘首次加配贵重金属护弓,小心呵护珍贵的宝石。
  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的艺术
  整体设计采用介于古典派与未来派之间的风格。流线型的三维表壳宛如一枚鹅卵石,正面与背面都略呈浑圆的弧形。蓝宝石水晶镜面可营造奇妙的光学效果:数字时标放大了,时间也呈现变形的趣味。由于表冠的影响,罗马数字偏离了一般的圆形轨道。
  行家一望即知的卡地亚圆形腕表标志
  格纹表盘、剑形指针、18K金或精钢抛光表带……远观之下,这只卡地亚钟表家族的掌上明珠犹如一颗升起的明星,照亮了卡地亚时间的寰宇,完全承袭了卡地亚的卓越传统,蓝宝石表冠的特殊细节之外为之更添精彩。
卡地亚从不墨守陈规。在大家都以其为潮流风向标、臆测其异国风情的新导向时,卡地亚却出人意表
地将目光转向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具震撼力的新武器--法国雷诺坦克,激发了路易·卡地亚的灵感,令他在1919年,用一个完美方形创作出革命性设计
的腕表--坦克(Tank)。当时,“简约就是典雅”的概念,人们还避之则吉,但卡地亚这一手表革命的先行者,却坚持其过人远见,公开倡导新的美学标准。
多年来,融合一流品位和前卫设计的坦克腕表,现代感历久常新,始终站在时代前端,被称为腕表史上的VIO(Very Important
Object)。
  坦克系列腕表的美来自于简洁的线条、经典的设计及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坦克腕表诞生后近80
年的发展中,卡地亚在最初作品的基础上尝试了各种几何轮廓和美感表达方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至今,卡地亚这个世界顶级珠宝、腕表翘楚,仍然在不断对
表款的繁衍和创新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研究,藉此不断为卡地亚腕表王国的追崇者们带来永恒的享受和惊喜。
  从古自今,人们尊崇“圆”,因为它象征着天地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永恒规律。而在中国,圆则始终代表着至善极美,圆满吉祥。在中国的建筑、工艺、书画、戏曲等各个艺术门类中,都可以发现以“圆”为美的事例。
  在世界腕表翘楚卡地亚(Cartier)最新推出的“路易·卡地亚圆形腕表”中,我们也可以看
到这种完美。虽然经典的罗马数字加上阿拉伯数字的二十四小时显示流露出纯正的法国风情,但那圆融的造型,却非常符合中国人追求“圆满”的审美观,让我们不
由联想起无数与“圆”有关的美好画面。在典雅的圆形表壳之内,还有细巧的圆形齿轮在孜孜不倦地转动,引领着精致指针,在白色的圆形表盘内不断旋转。整个腕
表,仿佛就是一个完美的微观世界,每个部件宛若日月星辰,精确无比地自转公转;又仿佛天地万物,按自身节奏往复循环,这些以“圆”为轨迹的运动与外在宇宙
产生着共振,好象一种神奇魔法一般,联结着自然与人类,创造了宝贵的时间。
 1930年代中期,全球第一款防水腕表Pasha诞生,Pasha代表王子——即充满尊爵的荣耀,象征着坚韧的毅力。这是卡地亚专门为马拉喀什帕夏配以
他喜爱游泳的天性所设计的。这款腕表坚固、结实、表盘很大且带有类似军用手表的气息,设计了防止损坏玻璃的格栅和造型独特的表冠链,透着阳刚之气。
1980年后,女性也逐渐开始喜爱Pasha,卡地亚便推出了带有钻石网格的新型款式
  Pasha de Cartier
女表系列,圆润的造型如同温暖的阳光,浑圆的阿拉伯数字,带点圆润的性感,而银色阳光雕纹漆面表盘,宛若阳光亲吻过的痕迹,搭配白金、黄金、玫瑰金的宽大
表面及真皮表带,更显出不受限、恣意伸展的感觉。耀眼的钻石,或静静的延展在表面的四周,或华丽的跳动在井栅上,极尽璀璨!
  Pasha de Cartier腕表、珠宝系列,所呈现的是一种自由、悠闲的享乐概念,配戴在身上,宛若身处在热带小岛上,享受阳光照射及海风吹拂的度假氛围!
Roadster腕表
  表款外形镜面其圆滑的弧形轮廓呈凸面状,正好与四端的螺丝相接。表盘上有放大的镜面,由切面切
入的外观,龙头成为视觉焦点,其弧形展现的正是男性阳刚的生活宣言。轮廓的设计捕捉了光与影的律动,象征男性动静皆宜的可塑性,凹槽图案的皮带和精钢炼带
提升了力量与自由的展现。
  简朴、生动的阿拉伯数字盘及设计线条,表壳具有许多呼应车体外形的特征:汽车挡泥皮流线般的曲
线,轻巧地环绕着表盘;日期放大镜的形状像是单座跑车引擎盖上的入气口;而凸出的龙头彷佛是汽车的散热器盖子。分秒流逝的光阴就体现在表盘上的圆圈,阿拉
伯数字与罗马数字装饰的独特表盘上,简单的单色与双色构图,传递出骨董跑车的优雅特质,抛物线状日期放大镜与特殊的可调式表盘已经成为该表款的识别特征。
Roadster的表壳选用不锈钢块或纯金砖为材料,经过数十道手续精心制作,大部份的步骤都以手工完成,目的是为了确保最终产物在成形并散发光辉之前,
能达到高质量的水平。
  Roadster是卡地亚优良传统的完美结合:卓越的设计、纯洁的外形、新颖的创意与优异的耐久性。这些都是使卡地亚举世闻名的主要特色。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5389
阅读:1515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0344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0344
天梭——非凡创意,源于传统。天梭凭借150余年的传统瑞士制表工艺和不断创新的设计精神,销量在全球名列前茅,是瑞士制表业中的佼佼者。天梭的目标是用
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大众提供具有国际一流品质的计时工具。作为全美国汽车比赛协会NASCAR;、MotoGP大奖赛及自行车、击剑和冰
球等国际赛事的官方指定计时,天梭将体育运动的表现力、精确度和挑战自我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瑞士天梭自1983年加入世界最大的手表制造商及分销商斯沃琪
集团,成为其中一员,总部设立在瑞士力洛克(Le Locle),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设有服务及推广机构。
  瑞士品牌:
TISSOT(天梭) 
天梭表(Tissot)1853年诞生于手表制造业的摇篮瑞士。凭借在传统中不断创新的精神,经历150年之后,天梭表(Tissot)的名字已遍布全球五大洲超过150多个国家,成为表坛中不朽的瑞士名表品牌之一,并屡次获得国际殊荣及奖项。
  拥有150多年精湛制表历史的瑞士天梭表,自1853年起不断致力于精确完美的钟表制造,在瑞士勒克勒刻(Le Locle)的厂房所出品的腕表,
皆以丰富的创意、卓越的品质及巧夺天工的制表技术而名闻於世。
多个世纪以来推出的划时代腕表更为人津津乐道,如1904年专为俄国御用军官所制的「沙皇表」、1953年推出全球首只自动世界时间腕表
Navigator、1971年推出全球首只胶表IDEA 年推出全球首只以石头制造的Rock
Watch、1988年推出全球首只以木材制造的Wood
Watch、2002年推出的全球首枚触碰感应手表T-Touch,以及2005年推出全球首只触碰感应兼具150个国家世界时间腕表
--Navigator 3000,足见天梭的创新不断及屹立顶级世界品牌的原因。来源:阳光不绣婚纱
  1853年,天梭表诞生在力洛克,一个位于侏罗山与法国边境接壤,只有8,500名居民的瑞士小镇。
  作为品牌创建者,Charles-Félicien的儿子,Charles-Emile Tissot从一开始已经有计划地让品牌拓展到瑞士国境以外的地方。这种敢于勇闯的精神,至今仍然是品牌成长的基石。
  因此在1858
年,Charles-Emile带着怀表样品离开力洛克,来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天梭怀表进入那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市场后,受到俄国贵族的欢迎。1904年
的沙皇军表是为俄国皇家卫兵的官员而特别设计的表款,其背面的Order of the
Star的装饰,至今仍然被复制成为珍藏品。Charles-Emile用了几乎二十年,从圣彼得堡到Okhotsk海岸,横跨浩大的俄罗斯帝国。
  虽然那时俄国是天梭最大的国外市场,然而Charles-Emile的眼光远不止此,他也注意
到美国和拉丁美洲。早在1848
年,他就第一次到访那里,不过直到1866年,他才真正开始了与美国和拉丁美洲公司的商业活动。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Charles–
Emile更成为瑞士评审成员之一。
  随着天梭在欧洲的拓展,他们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奖牌,如在巴黎世界博览会 (1878
年银牌和1889年金牌),在Anvers (1890年金牌)和日内瓦(1896年金牌)等;1900 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由于著名女演员Sarah
Bernhardt 配戴了天梭腕表,让不少举世知名的人士相继加入天梭拥有者行列,其中包括1947年的南美歌手Carmen
Miranda,而1960年摩纳哥王室人员也曾到访位于力洛克的工厂参观,并被赠予天梭表。
  天梭,非凡创意,源于传统。
  天梭表1983年加入了Swatch 集团,全球总裁海耶克先生认为,天梭150年历史的创新和勇闯精神及其品牌形象与集团是完全一致的。从一个位于侏罗小镇,到现在行销到全球五大洲150个国家,并且成为代表瑞士产品的质量和精确度的品牌,天梭表本身就是一个传
奇,它向世界述说这个品牌不断成长,不断推出新设计、新的工艺成就,让顾客永远充满惊喜。正如公司的宗旨:非凡创意,源于传统 。
梭融合了150多年的创意和传统的瑞士制表工艺,是瑞士制表业中的佼佼者。它的目标是向大众提供金质银价的手表。作为自行车,摩托车,击剑和冰上曲棍球世
界锦标赛的指定计时器,天梭强调寻求成绩,精确度和挑战自我极限的体育价值。此外,天梭更特别邀请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球队利物浦兼国家队灵魂人物迈克·欧
文(Michael Owen)为国际形象大使。被选为2001年欧洲足球先生的他所配戴的腕表,当然是值得信赖的精确时计。
  瑞士天梭表自1983年加入世界最大的手表制造商及分销商SWATCH集团,成为其中一员,立基于瑞士力洛克(Le Locle)并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设有零售点。
  TAISOT天梭品牌设计理念崇尚本色、自然。以简约、精致、个性的风格还本归原。人本精神为主体的设计指导思想,倡导现代衣着感观与精神体验的结合。使产品兼备舒适、品味与体贴。理想主义元素的加入,使产品韵味十足。而紧贴国际最新服装潮流的设计方法配合品牌表现的时尚背景,强烈的时空差异使产品呈现出更富魅力的时尚感。
生命力:天梭手表介绍材料从来都是衡量一块天梭手表介绍品质的重要因素。天梭手表介绍材料涵盖了表壳、表链、表盘以及擒纵装置等机芯零件,但近几年来,天梭手表介绍表带、天梭手表介绍表扣的材料也开始变得精彩纷呈。碳纤维
、镀金PVD、彩色陶瓷、不锈钢镀镍等,一串串生涩的名词忽然之间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大概有人会怀疑,年复一年,这手腕上的方寸之物,从外观设计到内在机
芯,制表大师们的创意和想像力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也许天梭手表介绍不同于服装,它的生命力不在于千变万化,而在于经典的款式和有节制的一点点变
化。每年各大天梭手表介绍品牌基本都会推出新系列和限量款,这些产品本身都是以完善产品线或改进原有尺寸为主,但基本款型一般不会改变,只会在尺寸、色
彩、材质等细节方面做出变化。为了不断带来设计新意,天梭手表介绍品牌大多乐意与豪华车或奢侈品珠宝品牌进行联姻合作,由此推出限量版,以保持其旺盛的生
命力。珠宝天梭手表介绍更受关注:受到今年市场风向标的影响,在今年的巴塞尔天梭手表介绍展上,那些曾经专注于做好天梭手表介绍本身且不屑于在表盘上镶钻
的百年老品牌,也纷纷推出一款款“满天星”,表盘、表圈、表带,满眼所看之处全是珠宝。我们不知道这算是勇敢还是妥协,但从技术的角度看,珠宝的使用与镶
嵌工艺本身就是一件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
品牌与体育运动
  天梭表——世界锦标赛指定时计
  瑞士天梭表一直致力推动及赞助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更早於1938年已参加在瑞士举行的下坡滑雪赛、1957美国戴维斯杯、2000年悉尼奥运会、1988年、2002年及06年的亚运会等。
  时至今日,天梭表已成为单车、电单车、剑击及冰上曲棍球世界锦标赛的指定时计,代表天梭表对支援体育活动一向不遗馀力,把天梭充满活力澎湃的品牌形象展现全球。强调寻求成绩,精确度和挑战自我极限的体育价值。
  1853年,天梭表诞生在力洛克,一个位于侏罗山与法国边境接壤,只有8,500名居民的瑞士小镇。
  作为品牌创建者Charles-Félicien的儿子,Charles-Emile Tissot从一开始已经有计划地让品牌拓展到瑞士国境以外的地方。这种敢于勇闯的精神,至今仍然是品牌成长的基石。 因此在1858年,Charles-Emile带着怀表样品离开力洛克,来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天梭怀表进入那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市场后,受到俄国贵族的欢迎。1904年的沙皇军表是为俄国皇家卫兵的官员而特别设计的表款,其背面的Order of the Star的装饰,至今仍然被复制成为珍藏品。Charles-Emile用了几乎二十年,从圣彼得堡到Okhotsk海岸,横跨浩大的俄罗斯帝国。
  虽然那时俄国是天梭最大的国外市场,然而Charles-Emile的眼光远不止此,他也注意到美国和拉丁美洲。早在1848 年,他就第一次到访那里,不过直到1866年,他才真正开始了与美国和拉丁美洲公司的商业活动。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Charles–Emile更成为瑞士评审成员之一。
  随着天梭在欧洲的拓展,他们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奖牌,如在巴黎世界博览会 (1878 年银牌和1889年金牌),在Anvers (1890年金牌)
和日内瓦(1896年金牌)等;1900 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由于著名女演员Sarah Bernhardt
配戴了天梭腕表,让不少举世知名的人士相继加入天梭拥有者行列,其中包括1947年的南美歌手Carmen
Miranda,而1960年摩纳哥王室人员也曾到访位于力洛克的工厂参观,并被赠予天梭表。
  天梭表1983年加入了Swatch
集团,全球总裁海耶克先生认为,天梭150年历史的创新和勇闯精神及其品牌形象与集团是完全一致的。从一个位于侏罗小镇,到现在行销到全球五大洲150个
国家,并且成为代表瑞士产品的质量和精确度的品牌,天梭表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它向世界述说这个品牌不断成长,不断推出新设计、新的工艺成就,让顾客永远充
满惊喜。正如公司的宗旨:非凡创意,源于传统 。
  天梭,非凡创意,源于传统。天梭融合了150多年的创意和传统的瑞士制表工艺,是瑞士制表业中
的佼佼者。它的目标是向大众提供金质银价的手表。作为自行车,摩托车,击剑和冰上曲棍球世界锦标赛的指定计时器,天梭强调寻求成绩,精确度和挑战自我极限
的体育价值。此外,天梭更特别邀请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球队利物浦兼国家队灵魂人物迈克·欧文(Michael Owen)为国际形象大使。被选为2001年欧洲足球先生的他所配戴的腕表,当然是值得信赖的精确时计。
  世界锦标赛指定时计。瑞士天梭表一直致力推动及赞助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更早於1938年已参加在瑞士举行的下坡滑雪赛、1957美国戴维斯杯、2000年悉尼奥运会、1988年、2002年及06年的亚运会等。时至今日,天梭表已成为单车、电单车、剑击及冰上曲棍球世
界锦标赛的指定时计,代表天梭表对支援体育活动一向不遗馀力,把天梭充满活力澎湃的品牌形象展现全球。天梭表全球运动大使-Michael
Owen,当今极受全球球迷爱戴的英格兰国家队前锋--Michael Owen
(奥云)在球上出色的表现与其自信和胆识,正好与天梭表勇於创新,精确无误及追求佳绩的品牌理念沿出一辙。
  天梭手表介绍,对天梭手表介绍的选择表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人的一生一定要拥有一块优质的机械天梭手表介
绍,不是因为天梭手表介绍的名气,不是为了天梭手表介绍能炫耀自己有钱。而是,当一块好的手表戴在手腕上,你戴出来的是这块手表背后的故事,是无数手表工
匠精益求精的心血;它带给你的则是伴随一生的安心与舒适,是可以代代流传的珍贵。”研究天梭手表介绍超过30年,已习惯从投资角度来考虑购表的
George如是强调。古人一直有“择时而动,顺势而行”之说。这样的行事法则在当下亦有体现,例如,对天梭手表介绍的选择就表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天梭
手表介绍展为我们带来无限闪亮,眼花缭乱之余,听听资深腕表藏家的声音,看看腕表设计师的建议,或许能冷却一下将要熊熊燃烧的物欲,找准自己的“时”机。
天梭手表介绍一定价格不菲,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拥有,George常常是用收藏数年的几块名表才换到一块更好的手表。每当谈到大师们的经典杰
作,George总是禁不住赞叹天梭手表介绍的各种细节。采访中,他常常从一个天梭手表介绍的特点跳跃到另一块手表的精彩历史。
作者:hanyu1980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60344
阅读:1202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59934
https://blog.csdn.net/hanyu1980/article/details/5859934
百达翡丽,是一家始于1839年的瑞士著名钟表品牌,其每块表的平均零售价达13000美元至20000美元。百达翡丽在钟表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多项专利,其手表均在原厂采用手工精致,坚持品质、美丽、可靠的优秀传统,百达翡丽以其强烈的精品意识、精湛的工艺、源源不断的创新缔造了举世推崇的钟表品牌。
  品牌名称: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
  产地:瑞士 Switzerland
  排名:手表世界排名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竞技场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