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新品发布会2017vs苹果新品:谁的笔记本更强大

新MacBook Pro比拼Surface Book i7:苹果和微软谁更强?
导语:前段时间,微软和苹果都对外推出了全新的高端笔记本电脑,再次在硬件市场中展开对决。那么,究竟是新款MacBook Pro更好呢?还是搭载i7处理器的Surface Book更好呢?今天,我们将会针对它们关键的硬件规格和功能进行对比。
去年,微软对外推出了堪称&终极笔记本电脑&的Surface Book。今年,微软针对Surface Book进行了升级,它的外形设计基本没变,但是硬件规格大幅提升。
而在微软发布新版Surface Book笔记本电脑之后,苹果又推出了新款的旗舰级笔记本电脑MacBook Pro。相较于之前的机型,新版MacBook Pro似乎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包含所谓的创新。实际上,苹果也不得如此,毕竟老款MacBook Pro发布于四年前,只有大幅改进才会为其招揽消费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苹果与微软最新的13英寸笔记本电脑的比拼结果:
Surface Book i7 VS MacBook Pro 2016:外形设计
微软升级版Surface Book的外形设计基本上与去年的Surface Book相同,极具创新,它采用镁铝合金机身、卷曲的分离式铰链设计。由于微软针对新版Surface Book的内部进行了升级,它的机身重量有所增加,达到1.65千克,较13英寸新版MacBook Pro重了不少。
相比较之下,苹果大幅降低了新版MacBook Pro的机身重量,仅为1.36千克,较Surface Book i7轻了不少。同时,新版MacBook Pro的外形进行了重新设计,它采用全金属机身,厚度仅为14.9毫米,较22.8毫米的Surface Book i7要轻薄不少。
Surface Book i7之所以会较新版MacBook Pro厚,主要原因就是它采用了13.5英寸屏幕与键盘分离的设计,而新版MacBook Pro的机身很薄,主要是因为它没有配备触控屏幕以及顶级的i7处理器。
简而言之,相较于优雅的新版MacBook Pro,微软Surface Book i7的机身设计更厚、更重,但是灵活性也更高。
Surface Book i7 VS MacBook Pro 2016:屏幕
我们这里比较的是几乎相同尺寸的Surface Book i7和MacBook Pro 2016,Surface Book i7的13.5英寸显示屏要较MacBook Pro的13.3英寸略大。同时,Surface Book i7的像素数更高,分辨率高达惊人的3000 x 2000像素,相比较之下,13英寸新MacBook Pro的分辨率为2560 x 1600。
从画面质量来看,Surface Book i7的屏幕Adobe RGB色域覆盖率达到了67.6%,对比度为1750:1,这两个参数值都要高于新版MacBook Pro,后者的两个参数分别为60%和1000:1。
苹果表示,新版MacBook Pro的亮度较之前的版本提升67%,色域提升67%。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针对它们的实际表现进行测试,但是显示屏质量应该有着不少的改进。
当然了,正如上面已经提到的,Surface Book i7还支持触控操作以及Surface Pen触控笔。同时,微软还针对Surface Book i7发布了配件Surface Dial,这些功能是MacBook Pro无法提供的。
Surface Book i7 VS MacBook Pro 2016:性能和连接
这两款笔记本电脑都提供了非常顶级的游戏性能,但是这都仅限于高配版本,你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Surface Book i7的入门级机型配备8GB内存和最新的英特尔四核酷睿i7处理器,集成NVIDIA GeForce GTX 965M独立显卡,显卡内置在键盘中,支持1.9亿次浮点运算性能。这就意味着,当你将Surface Book i7的屏幕和键盘连接到一起的时候,可以处理最为密集型的任务。
相比较之下,苹果入门级新版MacBook Pro搭载英特尔i5处理器,高配版则搭载更为快速的i7处理器。i5和i7版本都是双核配置,它们采用的都是最新的Skylake架构,与Surface Book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就内存方面而言,新版MacBook Pro提供了8GB和16GB两种版本。
13.3英寸的MacBook Pro只配备了英特尔Iris集成显卡,拥有64MB的eDRAM。因此,如果你想要与Surface Book i7一样的独立显卡,那么就必须选择15英寸的MacBook Pro。
就性能方面而言,Surface Book i7的优势似乎要更加明显一些。
而就接口方面而言,Surface Book i7配备两个全尺寸的USB 3.0接口、一个SD读卡器,而MacBook Pro则配备四个USB-C标准的Thunderbolt 3接口,同时兼容Thunderbolt、USB、DisplayPort、HDMI、VGI和充电等功能。
Surface Book i7 VS MacBook Pro 2016:软件
苹果新版MacBook Pro预装的是macOS Sierra系统,而Surface Book i7预装的则是Windows 10。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系统,并且都已经刚刚更新至最新版本。这两种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它们都可以设置多个桌面,表现非常棒。
Windows 10中内置Cortana语音助手,它可以通过语音命令进行声音搜索、快速浏览文件并创建文档等。如果你是Windows Phone用户,也可以与智能手机跨平台使用Cortana。
当然了,在macOS Sierra中,苹果也同样内置了Cortana的竞争对手Siri。但是,就其当前的表现来看,Siri并未充分与系统集成,暂时并没有传统的Spotlight搜索好用。
Windows系统针对触控屏进行了更好的优化,在平板模式和笔记本模式下可以进行转换,更加便于手指导航。当然了,Windows系统的表现还远非完美。
MacOS很好,如果你有一部iPhone会更好。通过跨平台的操作体验,我们可以将iPad或iPhone上的书签同步到MacBook Pro的Safari浏览器中。目前,Windows 10还没有提供如此无缝的跨平台功能。
就整个生态系统的构建上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偏好。如果你是Windows的粉丝,Surface Book i7将会是你的最好选择,但如果你喜爱macOS,新版MacBook Pro是你的终极选择。
未来,Surface Book i7是否会遇到之前的系统错误与故障蓝屏,还有待观察。当然了,微软未来会通过系统更新进行修复。
Surface Book i7 VS MacBook Pro 2016:输入方式
抛开软件和可拆卸的Surface显示屏之外,两种设备在输入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是新版MacBook Pro,但是苹果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笔记本电脑的输入方式,而微软的Surface Book反而是更具创新。
在新版MacBook Pro中,苹果引入了全新的Touch Bar,它是一个长条状的OLED视网膜显示屏,位于键盘顶部传统功能键的地方。它不仅仅取代了原本的没体检和旧物理按钮的设置快捷键,而且它还会根据你的操作而改变功能。它会在打字的时候提供快速打字建议,在用Safari浏览网页的时候显示喜爱的网站和标签预览,并且也可以在Photos编辑图像的时候作为拉直工具。
未来,第三方App也将整合Touch Bar的功能,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更重要的是,在Touch Bar的右侧电源键,你将会发现Touch ID指纹识别功能。是的,苹果已经将iPhone中流行的指纹传感器引入到了MacBook Pro中。
相反,Surface Book i7并不支持指纹识别功能,但是它却可以通过Windows Hello去进行虹膜扫描。当然,Surface Book i7对触控屏幕的支持要比苹果的Touch Bar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我们可以像使用平板电脑一样使用Surface Book i7。
虽然二者的输入方式有很大区别,但显然微软的更灵活,甚至还包括了Surface Pen触控笔,可以任意进行涂鸦和绘图。当然,在基本模式下,也可以使用触摸屏和触控笔系统,但还是会有些摇晃。
还有一种输入方式就是触控板,新MacBook Pro的触控板进一步增大了面积,并且使用了苹果最新的Force Touch技术,使用压力敏感度和精确的触觉反馈去取代机械动作。
Surface Book i7 VS MacBook Pro 2016:存储空间
新版MacBook Pro和Surface Book i7都提供了256GB、512GB、1TB这三种容量,而15英寸的MacBook Pro甚至还拥有2TB的超大容量SSD。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苹果在新版MacBook Pro中取消了SD卡插槽设计,这无疑会激怒某些摄影师。
在我们真正接触到这两款笔记本电脑之前,很难说出哪一款更好一些,它们都代表了市场中最高的笔记本电脑水准。从本质上来讲,Surface Book i7可以看成是Surface Book的升级版,而MacBook Pro则带来了更轻薄、更强大的新设计。
至于Touch Bar是否会是一种革命性的输入方式?早期的印象表明,Touch Bar可能有一些用途,但是它只是一种增强,并不会改变我们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方式。当然,Surface Book i7的触控屏也只有在平板电脑模式下才能发挥作用。
凭借可拆卸的触摸屏和藏在键盘中的Nvidia独立显卡,Surface Book i7在显示性能上要比13.3英寸的MacBook Pro高出一大截,它的核心组件也较新MacBook Pro更强大、快速。
对于设计师来讲,新MacBook Pro似乎更具吸引力,毕竟苹果在这方面要较微软更具品牌价值。而对于商务用户来讲,Surface Book i7似乎更适合一些,它拥有更大的灵活性,性能和功能也十分强大。(完)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许巧艳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苹果和微软,谁在吊打谁?
[摘要]但是,不管苹果愿不愿意接受,三星主导的大屏手机的浪潮,真真实实的来到了面前,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5-7吋的手机。作者:刘润(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每年秋天,都是高科技公司的狂欢。9月,苹果发布了不少新品,主打iPad Pro;10月微软也发布了不少新品,主打Surface Pro 4。如果你只是看热闹,关注点在于比较这两个产品哪个更好,就很难体会到高手过招时,那种战略博弈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战术冲撞上“世间武功,唯快不破”的观棋快感。那么,微软、苹果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位九段棋手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手法,以及这一回合的落子逻辑。
【首先,这是基础技术路线之争】要看懂这盘棋,讨论“iPad Pro会不会取代笔记本”之前,要补充一些基础知识。不管看得懂还是看不懂,都要记住下面这些名词,这会让你显得更像是业内人士,而不是一个在门口看热闹、指指点点的路人。在电池技术没有质的突破之前,关于计算能力,人类必须在性能、功耗之间妥协。在桌面电脑时代,大部分电脑是插电使用,所以“高功耗、高性能” 的X86架构的CPU统治了整个天下。即便是笔记本,也要带着巨大的变压器出门,纯粹靠电池,超过4小时待机的,就是神器了。可是到了移动的时代,人们对待机的需求大增,“低功耗、低性能”的ARM架构的CPU就开始扬眉吐气,占据了主流移动设备市场,Intel节节后退。简单来说,运行复杂指令集的X86架构的PC设备,高功耗,高性能,所以养着强大巨人的Windows;运行精简指令集的ARM架构的移动设备,低功耗,低性能,所以养着灵活轻量的iOS和Andriod。再复杂一点来说,Windows是System on Disk,系统在硬盘上;iOS是System on Chip,系统在芯片上。两个阵营的基础架构完全不同,一个侧重性能;一个侧重功耗。你说大家想不想实现“低功耗、高性能”呢?当然想。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所以, 那些幻想着在iPhone/iPad上,获得完整的Windows或者Macintosh的体验的,都是不懂基础技术的YY。 你想像着这里有一条跑道,微软、苹果,分别从跑道的两头(性能、功耗),往中心跑,X86的待机能力在不断提高 、ARM的计算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两个阵营拼命奔跑着,谁先跑到这个中心,谁就有机会赢得整场比赛。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这场比赛还有第三个参与者,就是电池技术。如果电池技术突然有了突破,整个竞争格局的力量均衡可能完全被打破,相对来说,X86将有可能获得加持,瞬间冲刺中点。所以,我特别赞同比尔盖兹说过的一句话:“真正改变这个世界的,是突破性技术” 。然后才是商业模式。再然后才是用户体验。【其次,我们来谈谈商业模式】当基础技术无法用“人定胜天”的大跃进思路跳跃过去的时候,两个阵营就必须找到自己的比赛战略。在赛道的两端,一边是苹果的iPhone(低功耗,低性能),一边是微软的Surface Pro(高功耗,高性能)。iPhone已经基于iOS的应用商店,在移动设备上形成几乎无法超越的移动生态;Surface Pro借助Windows的多年积累,把持着无法撼动的PC生态。两家公司都在想,如何往前飞奔,占据对方的市场。苹果首先在iPhone和笔记本之间,空投了一枚炸弹:iPad。iPad是基于ARM架构的iOS的移动设备,天生具有性能缺陷,但是毕竟兼具了一定的笔记本的生产力,开始蚕食“轻量内容生产者/重量内容消费者”的市场。这款产品大获成功,在无数的不看好中,生生造出一个“中间市场”。于是,微软决定向这个中间市场投放Surface RT。这款产品非常失败。失败到很多人到今天都不理解什么是Surface RT。Surface RT,其实就是微软的“iPad”,基于ARM架构,只不过运行的不是iOS,而是微软的Windows RT。但是,iPad借助iPhone获得庞大的生态系,没有给Surface RT任何机会。Surface RT惨败。从技术上来说,Surface RT是一个不成功的“微软的iPad”;Surface Pro是一款越来越成功的“微软的MacBook Air”。苹果说:iPad Pro的对手是Surface Pro,但是微软说Surface Pro的对手其实是MacBook Air。微软拙劣的命名规则,让观众们在一片混战中,晕头转向。于是这个战略拉锯就变成了:1)微软用Surface Pro携联想、戴尔、惠普死守PC阵营,对抗越来越强大的MacBook Air/MacBook Pro;2)苹果用iPhone/iPad席卷移动设备,虐杀Windows Phone。双方一边拉锯,一边通过各自的三屏(PC、电视、手机)一云的策略,往中间推进。真正看着高手过招,细细体会其中的奥妙时,这个世界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大屏手机突然异军突起。苹果、微软,尤其是手机优势方苹果必须立刻做出对应的、快速的战术调整。【然后,我们来说说战术应对】乔布斯在世时,曾对大屏手机不屑一顾。iPhone,iPad,Macbook,三个产品的定位非常清晰,彼此不交叉。但是,不管苹果愿不愿意接受,三星主导的大屏手机的浪潮,真真实实的来到了面前,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5-7吋的手机。这让持“4.7吋是手机的完美尺寸”观点的人,必须重新思考:到底是我错了,还是用户错了。库克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人,立刻不顾乔帮主以前怎么鄙视大屏手机,开始推出iPad Plus。既然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阻挡,这些用户如果一定要大屏,那还是用我提供的吧。但这一下子,让iPad的地位变得很尴尬。iPad的必要性被iPhone Plus和其他大屏手机取代,不管怎么升级配置,都不能阻挡iPad销量的萎靡。救了iPhone,那怎么定位iPad?库克这时候再一次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商人的素质,让iPad离开中间市场,和Surface Pro、MacBook Air竞争“生产力市场”吧。于是苹果推出了给iPad扩大了尺寸,配上了键盘,加上了手写笔(乔帮主曾说:谁会需要手写笔?),起了个名字叫iPad Pro,转战跑道的另一端。这一下子打破了微软和苹果的战略平衡。苹果的战术应对非常柔韧、漂亮,再次放弃了乔帮主的判断。“iPad Pro会不会取代笔记本”,现在我们终于讨论到这个问题了。得到甚至微软Office for iPad团队支持的iPad Pro,具备了更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一定会进一步餐食、分化掉一部分笔记本的市场。iPad Pro是一款更强大的“轻量内容生产者/重量内容消费者”设备。但是说iPad Pro完全取代笔记本,因为前面讨论的基础技术的限制,暂时还没有这个可能。而Pad市场因为大屏手机的挤压,随着iPad的阵地转移,安卓Pad也将会退回到特定市场,比如医疗、教育,占据细分领域。在这里,我们还要赞扬一下微软新任CEO萨蒂亚的魄力。微软的Office团队可以去为iPad Pro站台,Windows团队要完全靠自己重新赢回尊重,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做出的决定。让Windows和Office都能专注各自做更好的产品,相互支持,但不是仅仅靠打群架,是产品为王的思路的重生。这样的态度,不仅给微软自己涅槃的力量,也给微软的合作伙伴们很好的示范:硬件应该这么做。再做不好,我就自己来了。在iPad Pro蚕食笔记本市场的同时,微软也正通过三屏一云战略,通过Universal APP,把PC上的生态优势,转移到移动设备上。这是一个推巨石上山的过程,漫长,但唯有如此。看客们只喜欢看山崩地裂、巨石奔腾,但是只有你知道你需要多少努力,才能把石头,推到山顶。苹果和微软,谁在吊打谁?棋还没有下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看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唏嘘不已,叹为观止了。我们不应坐而评价谁太愚蠢,而是认真思考,什么才是观战的正确姿势,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最后,我们从这盘其中学什么?】那么,我们能学到什么呢?我总结为以下几点:1、“真正改变这个世界的,是突破性技术” 。然后才是商业模式。再然后才是用户体验。2、做好产品,只有做真正的好产品,才会让其他的努力,变得容易。3、战略需要远见和洞察、战术需要速度和柔韧。4、不管是创业、还是转型、还是竞争,都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历程。看到势能倾泻为动能的宏大场面,更要看到推巨石上山时动能积累为势能的默默坚持。今天的商业环境,已经不是有勇气就能成功的时代了。学习和思考,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苹果和微软身上,你学到了吗?……………………………………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lanxind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外媒盘点2016最佳电脑产品 iPad Pro和SP4均上榜
[摘要]9.7英寸iPad Pro评为年度最佳平板,Surface Pro 4评为年度最佳2合1设备,Kindle Oasis品味年度最佳电子书阅读器。
腾讯数码讯(安安)我们已经进入后PC时代。在各类产品中,包括2合1混合笔记本和平板,制造商不断前进。苹果已经开始过渡,从iPad转向以生产为核心的设备,新品配备了强大的处理器、安装了重量很轻的键盘。与此同时,微软加倍下注Surface Pro 4,它试图找到平衡,在工作设备与娱乐设备之间平衡。去年,亚马逊推出了至今最昂贵的Kindle,惠普推出了试图超越苹果MacBook的笔记本。Express.co.uk评出了一些最新最好的产品,如果你正在寻找新的笔记本、平板、2合1设备或者Kindle,不妨看一看:2016年最佳平板:9.7英寸iPad Pro去年,苹果首次推出iPad Pro,安装12.9英寸屏幕,配有Smart键盘与手写笔。今年3月时,9.7英寸iPad Pro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简单来讲,它是至今最好的苹果平板。9.7英寸iPad Pro超级快,超级强大,大大改进了苹果平板体验。尽管如此,9.7英寸iPad Pro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替代笔记本,它是一款面向“生产”的iPad,有了它,许多笨重的便携PC日子会更难过。9.7英寸iPad Pro安装了Retina Display显示屏,亮度提高了25%,用特殊技术处理之后,屏幕的反光比iPad Air 2减少了40%。在这款平板上,苹果引进了True Tone技术,之前没有使用过,它可以利用传感器阵列调整屏幕暖和度,使之与环境更加匹配。如果你在阅读灯下看杂志,屏幕会调整背光灯,让它处在光谱更暖和的一端。平板还安装了1200万像素iSight摄像头,iPhone 6S和6S Plus安装的也是这种摄像头。我们可以用它拍摄4K超高清视频,可以拍摄1080p慢动作视频,帧速120fps,如果只是拍摄720p视频,帧速可达240fps。2016年最佳2合1混合笔记本:Surface Pro 4Surface Pro 4称得上是最完美的笔记本替代品。这款混合笔记本体格苗条,重量轻,内部配置和传统笔记本一样强大,安装了鲜艳、像素极高的触摸屏。虽然Surface Pro 4外表像平板,但是性能很难被打败。Surface Pro 4配有完整版Windows 10桌面操作系统,支持USB 3.0,配有microSD卡槽和Mini DisplayPort,可见设备灵活度很高,用来工作很方便。微软小心改进平板的设计,为Surface Pro 4搭配了Type Cover键盘和手写笔。Surface Pro 4不是一款很好的娱乐平板,Windows App Store的程序数量有限,平板的比例也有点奇怪,当我们使用“肖像模式”时,产品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作为微软的旗舰混合设备,Surface Pro 4定价很高,况且Type Cover还是独立销售的。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Surface Pro 4的续航能力不太强,微软宣称可以连续播放9小时视频,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存在瑕疵,仍然无法打消我们对Surface Pro 4的喜爱。因为性能强大,组装灵活,我们可以用它替代传统笔记本。2012年,微软首次推出Surface Pro,放在当时,要想替代笔记本无异于空想。毫无疑问,Surface Pro 4是微软推出的最好硬件,它预示着一个新产品类的到来。2016年最佳macOS笔记本:MacBook (2016)MacBook作为上网本像iPad一样便携,同时又像传统macOS笔记本一样强大。笔记本很轻,放在背包几乎无法注意到它的存在。和2013年推出的第一代MacBook不一样,最新的升级意味着它更强大,与MacBook Pro对比之后,它的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电池续航时间大大延长,在商务产品中,Retina显示屏仍然是最棒的显示屏之一。苹果只为笔记本安装了一个接口,也就是USB Type-C接口,这点可能会带来一些烦恼,不过和产品上市时相比,现在管理起来更容易了,因为无线技术越来越流行。遗憾的是MacBook相当贵。也许有一天当你走进苹果店铺,看到MacBook,小心脏会微微一跳,告诉你:“这款笔记本很适合。”但是一看价格,脑海中浮出一个字:不。2016年最佳Windows 10笔记本:惠普Spectre 13作为一款笔记本,Spectre在各个方面达到最优,做工奢侈,工业设计出色。惠普的目标很高,Spectre 13基本上达到了要求。笔记本的布局存在一些小问题,使用有些困难,作为一款高价笔记本,似乎惠普应该多测试一下。真是有些遗憾,因为一些小问题,Spectre无法拿到五星评价,高高在上的价格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不要误会,Spectre仍然是一款出色的笔记本,如果你可以承受它的价格,Spectre就会成为生活中必须拥有的产品。Spectre 13搭配英特尔i5或者i7六代处理器,后者是目前英特尔最顶尖的处理器。笔记本配有8GB内存,i7版Spectre相当快,加载运行程序很流畅,处理一些很耗内存的应用也没有什么问题,比如播放Netflix视频。笔记本安装了超快固态硬盘,容量512GB,不论是安装应用、存储图片音乐都没有什么问题。笔记本默认安装Windows 10操作系统。由于配备了强大的802.11 ac天线,连接Wi-Fi时不会掉线。电池续航能力也很出色,它安装了全新的混合电池,是惠普专门设计的,可以让设备的续航时间最大化。可惜的是在充电时电池温度有点高,毕竟采用了碳纤维机身。虽然存在一些缺点,Spectre仍然最我们今天可以买到的最好Windows 10笔记本,它可以轻松击败稍显笨重的Surface Book。2016年最佳电子书阅读器:亚马逊Kindle Oasis亚马逊与电子阅读器几乎同名,Kindle覆盖所有的价格点。看看Kindle Oasis,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亚马逊研发部门已经着魔,它们开发了最好的电子书阅读器——不考虑价格。Kindle Oasis超级薄,超级轻,超级贵。当我们将电子书从盒子中拿出时,首先就会注意到Kindle Oasis与之前亚马逊设计的电子书明显不同。Kindle Oasis是目前最“袖珍”的Kindle,因为它采用了非对称设计、安装了超窄边框。电子书的框架呈楔形,翻页按钮放在侧边。正因如此,Kindle Oasis成为单手阅读最佳设备。在最厚的一端,Kindle Oasis尺寸只有8.5毫米,相当于0.3英寸。然后厚度不断下降,最低3.4毫米,相当于0.13英寸,比小册子还要薄。Kindle Oasis的重量只有131克,适合长时间单手阅读。可惜的是,将电池挤在一块会对设计造成负面影响,让电子书看起来笨重,显得没有那么苗条。请注意,并不是说拿着Kindle Oasis和捆绑保护套阅读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高质量皮革保护套让电子书感觉像是皮革精装书。没有环境光传感器,不能防水,这是“唯二”的缺点,否则Kindle Oasis就会成为最完美的Kindle。由于Kindle Oasis定价高达269.99英磅(约2340元),可能只有忠实的电子书粉丝才会购买,毕竟它的用途很单一。如果你考虑性价比,只需要Kindle的电子墨水屏足够好,软件够聪明,拥有无可匹敌的电子版图书,你可以考虑Paperwhite。来源:精彩视频推荐:
正在加载...
推荐:关注腾讯数码微信官号(ID:qqdigi),带你玩遍各种潮酷新品,前沿资讯、一手评测、视频搞机、趣玩直播,还有各种新奇玩儿法。2017年哪十款手机最勾魂?女生用过的震动棒怎么消毒?捷达王如何变成了大宝马?iPhone 8原型机有几款?答案都在这里。
[责任编辑:yokiizhang]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三足鼎立 微软苹果联想顶级本横评|笔记本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评测 &&正文
三足鼎立 微软苹果联想顶级本横评
  微软、苹果与联想大PK
  轻办公笔记本相对于游戏型笔记本极端的个性化、娱乐属性,更倾向于移动便携与商务特性。性能过剩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说辞,而实际上追求轻薄便携的用户并不会在意性能是否过剩,轻便移动所带来的快感是他们享受的,同时长续航时间也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至上,轻办公笔记本正是此类用户的最佳选择,无论手机、平板有怎样的便携优势,生产力才是轻办公笔记本的精髓。
  微软Surface Book、苹果MacBook Pro 13以及联想YOGA 4 Pro都属于轻办公笔记本产品,有人会为这三款产品的选择感到 纠结,因为这三款产品各有各的特色。Surface Book的设计算是非常独特的,它也是三款产品中唯一可插拔屏幕的产品;苹果 MacBook Pro 13则是较为传统的笔记本类型,没有太多新意;联想YOGA 4 Pro则是继承了YOGA系列的翻转设计,好评不少。
苹果MacBook Pro 13与联想YOGA 4 Pro
微软Surface Book与联想YOGA 4 Pro
  将这三款产品放在一起看,我们可以看出三者之间的共同点以及差异来。首先这三款产品都属于养眼设计类型,外观设计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微软 Surface Book算是后起之秀,特殊的转轴设计也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苹果MacBook Pro 13则是沿用了多年以来一直在用的 Unibody全铝设计,做工方面十分出色;联想YOGA 4 Pro经历了三代产品的更迭,到如今第四代产品,做工、设计方面有着十足的改进。
微软Surface Book、苹果MacBook Pro 13以及联想YOGA 4 Pro对比
  就外观而言,你会选择哪一款这是非常主观的抉择。那么从客观而言,微软Surface Book、苹果MacBook Pro 13以及联想 YOGA 4 Pro这三款产品谁更值得选呢?下面将有各类客观数据的对比,其中有轻办公本关键的厚度重量对比、接口设计与数量对比以及硬件续航。通过这 些对比,再综合价格因素,选择就不再那么纠结了。
  三款产品便携性谁最好
  便携性对于大部分笔记本来说都比较重要,重量决定于移动性能,决定我们在长时 间背负当中,会不会很快出现疲劳的情况,而对于轻薄笔记本来说,重量不仅是至关重要的指标,还会对外观设的美观与否造成影响,本次对比中,三款都是在便携 上下了一些功夫的产品,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重量控制上的比拼。
微软Surface Book、苹果MacBook Pro 13以及联想YOGA 4 Pro重量对比
  厚度亦是笔记本便携性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市面上轻薄产品越来越多,甚至有了不少追求轻薄设计的游戏本产品,当然本次对比中并没有主打游戏的机型; 机身厚度控制牵扯到了散热系统,“机身厚散热好、机身薄散热差”这一长期以来被认可最多的“常识”限制了笔记本轻薄化的发展速度。
微软Surface Book、苹果MacBook Pro 13以及联想YOGA 4 Pro厚度对比
  然而今非昔比,如今市面上有不少轻薄产品却有着较为出色的散热能力,多数是低功耗平台的优势体现,而本次对比的三款产品也都是采用低功耗平台的产品,因此我们来对比这三款轻办公本的重量与厚度。
微软Surface Book、苹果MacBook Pro 13以及联想YOGA 4 Pro便携性数据对比
微软Surface Book对比硬币
苹果MacBook Pro 13对比硬币
联想YOGA 4 Pro
  综合重量和厚度来看,联想YOGA 4 Pro毫无疑问是这三款产品中便携性最好的,苹果MacBook Pro 13则中规中矩,微软Surface Book由于特殊的转轴设计使得该机厚度并不被看好。
  三款产品接口对比情况
  接口配置对于轻办公笔记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硬件指标,轻办公笔记本虽然 对一些商务性质较强的接口需求稍低,但这并不代表轻办公笔记本就可以忽略接口对其产品本身扩展性的影响。轻办公笔记本的定义范畴比较广泛,像扩展坞接口是 商务本的标准配置,而本次横评的六款轻薄本也有配备这种类型接口的。
  从三款轻办公笔记本的外部接口配置汇总来看,VGA视频接口很显然 已经被多数笔记本厂商放弃,因此本次对比中的三款产品均未配备该接口;相比之下DP(或Mini Display-Port)接口则逐渐被认可,而 USB Type-C接口更是发展迅速,YOGA 4 Pro配备有这个接口,Type-C接口的优势在于带宽大、体积小、兼容性好,这是将来笔记本显示 扩展的趋势。
三款轻办公笔记本接口对比
Type-C接口的优势在于带宽大、体积小、兼容性好,这是将来笔记本显示扩展的趋势
  总体而言,在接口扩展性对比中三款轻办公笔记本势均力敌,配备的接口种类与数量都相差不多,相比之下MacBook Pro 13配备的接口最为齐全, 而YOGA 4 Pro配有Type-C这个新接口。从此处我们可以发现机身轻薄化之后带来的一些弊端,接口较少。除了VGA接口全面被舍弃以外,横评的 三款产品因机身厚度限制都放弃了RJ-45以太网卡口的配备,当然RJ-45接口是可以通过USB转接扩展的。
  配置续航对比及总结
  续航能力是笔记本电脑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对于经常移动办公的商务而言更 为重要,这次横评我们必须将续航能力进行测试,主要是考察这些笔记本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在办公环境以及轻度娱乐体验中能坚持多久。对于绝大部分在乎移动 办公的人士来说,这项测试是比较有意义的,因为商务人士更多的使用情况是文档处理等需求。
电池容量与续航对比
  评测工具我们使用PCMark 8这款软件来测试续航情况,测试模式方面这次选择了Work模式进行测试,这个模式下会持续不断的循环运行一组测试脚 本,全部为网页浏览、文档编辑、视频对话等让显卡和处理器处于中等负荷运行的测试项目,而没有游戏、视频渲染等高负荷的测试,所以可以测试成绩会与我们预 期的结果相比高一些,而这也是为了贴近商务办公的情况。(亮度60%,电源管理平衡模式、Wi-Fi打开、安装Windows 10系统)
  最终测试结果出炉,我们可以看到三款产品在中负荷的运行状态下续航能力普遍超过6小时,这是在较为复杂的使用环境下的续航表现;在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进 展的今天,我们依然无法在移动状态下进行长时间的高负荷影音娱乐与高强度游戏体验。以上数据来自中负荷运行状态下的测试结果,在低负荷也就是上网、听音 乐、看硬解视频的情况下,续航能力会有20%至40%的提升,因此在低负荷的使用中。
三款产品的综合参数配置及价格汇总
  一句话总结:综合产品设计、便携性、续航能力等方面,微软Surface Book、苹果MacBook Pro 13以及联想YOGA 4 Pro这三款产品你会选谁呢?
启动速度将更快、照片将更清晰、日程提醒将更易设置。
该机仍保持了全键盘特色,但它的实体键盘是固定的。
出错原因是苹果公司使用了过期的安全证书去验证应用。
大部分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拍照,GoPro正在被边缘化。
参考价格5288元
参考价格2499元
对称玻璃设计
Smartisan个性UI
参考价格699元
处理器性能较弱
参考价格2998元
性价比一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软新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