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炒股出租车打车软件哪个好的公司出事了会牵连到员工吗

“你今天不打车,就跟2001年没买房、2008年不炒股一样会后悔。今天这边刚宣布奖励12元,明天那边就奖励13元,我们想说,土豪公司请继续。 ”最近,这则关于打车的帖子广为流传。

两大打车软件公司“火拼”不断升级,让沪上出租车司机贺师傅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去年4月开始,他分别安装了“快的”、“嘀嘀”、“大黄蜂”、“打车小秘书”四种打车软件,返话费、返联华卡、返现金……不到一年,师傅从各大软件公司拿到的奖励折合人民币高达4万余元。

4万余元奖励是何方式?

都有记录,有返现也有话费充值

开国产SUV,带着“闪瞎眼”的金戒指,身边5个手机一刻不停地响着,的哥贺师傅有些不走寻常路。外表粗犷的贺华实际却是个十分仔细的人。2009年开始做出租车司机,一年365天,每天的营运、支出,小账本上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打车软件推出后,他敏感嗅到了其中的便利和好处,很快装备4部手机,安装了“快的”、“嘀嘀”、“大黄蜂”、“打车小秘书”几个打车软件。

“每天各公司都有奖励,但方式不尽相同。我特意做了一个EXCEL文档,公司名字、日期、奖励金额分门别类记录在文档里。”贺师傅说,他每天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流水账转存到电脑上,这样去打车软件公司拿奖励时,也可以对账。

贺师傅在电脑里点开1月份“嘀嘀”公司的奖励记录:几乎每隔一两天就有100元奖励,1月份光“嘀嘀”就累计奖励1000余元。1月份,“快的”的奖励为200元左右。如果将奖励的消费卡折现,贺师傅近一年里,总计奖励高达3万余。而在他的手机里,还有9112元的手机话费返现。

用弟弟弟媳营运证绑定自己支付宝

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之前的奖励模式,无论如何一年也做不到4万元的奖励,贺师傅如何做到?

贺师傅坦言,他营运的出租车是自己买下来的,和弟弟两个人轮流开,弟媳也是出租车司机。按照几家打车软件公司规定,每个营运证每天的奖励都有上限,但他弟弟、弟媳以及几个同事都不会用这些软件。因此,他每天将自己的抢单额用完后,再用其他司机的营运证号登录,这样就可以多接软件打车的单子,以达到多次奖励,而这些奖励他都绑定自己的支付宝、银行卡或者手机号。对于这样的做法,贺师傅说,打车软件公司并没有通过技术上的手段规避,他便理解为对方默许这种做法。

推荐了14名乘客用软件,获560元

当然贺师傅认为,脑子灵活,善于研究各公司的奖励细则,才是最关键的。去年,“大黄蜂”跟“嘀嘀”相互竞争客源,司机成功推荐一名乘客使用打车软件,两家公司从最开始的10元奖励,到最后20元,30元,甚至高达40元。有一天,他成功推荐了14名乘客使用打车软件,一天就拿到补贴560元。为了让顾客装软件,他还提供免费的WiFi,甚至帮助顾客下载安装注册。

打车软件全开,达一定时间有奖励

贺师傅是崇明人,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数码产品的钻研。自从去年有了打车软件,他就没有交过话费,因为手机里的奖励用不完,连弟弟弟媳都用他的账号上网。

昨天采访时,恰逢贺师傅休息,但他的手机打车软件全部开启在线。“虽然不接单,但是每天到达一定的在线时间也有奖励,这样也算坐收其利。”贺师傅说,其实他做这一切完全都是因为喜欢,就像过年微信发红包,你不在乎抢到1角、1元,而是在乎抢的这个过程,很开心。

如何看待电调做不过软件?

长差接不到还要付费,软件很公平

贺师傅说,打车软件也减少了出租车的空驶率,有时候,他经常是这单活还没结束,下一单已定好了。有一次抢了个到佘山的单子,当时心想这下要空驶回市区了。结果乘客下车后,很快就有软件叫车从松江到田林路。

对于目前扬招难,贺师傅认为,打车软件确实造成一些出租车只接打车软件的业务单,弃扬招和电调不顾,但每家公司也应该找自身的原因,为什么电调做不过软件公司?很多时候电调的长差都落不到普通司机身上,并且司机每个月还要支付给电调平台60元电调费,这些都让司机觉得不公平。软件则给了司机公平竞争的机会,就看谁手快,谁终端好。软件叫车是一种趋势,只是不应该是目前这样一个“无序状”。

本文来源:解放牛网-新闻晨报 作者:祝玲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原标题:滴滴“危城”:即将倒在“阳谋”下网约车先烈?

最近几个月以来,滴滴一直对“驶向地狱的网约车”夜不能寐。在几起命案发生之后,其代表中国新经济的共享模式正在消耗着大众的耐心。

认错整改或许是滴滴认为唯一能平息各方怒火与口水的好办法。这不,刚有声音说它垄断,滴滴便恨不得掏心窝地说,他错了,要整改还要接受全社会监督,要召开恳谈会等等。

滴滴这么做确实应该。从几起网约车惨剧来说,滴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滴滴公司在管理等方面的的确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漏洞,不仅要整改,而且要彻底地改。在任何利益面前,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有一些隐忧也正在浮现——滴滴会死吗?或者说滴滴会以何种方式去死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来回顾一下滴滴从一开始就注定颠簸的命运。

2012年9月嘀嘀打车上线,在嘀嘀打车北京地图上,总共亮起16盏灯。整个北京,6万多辆出租车,只有16个司机在使用嘀嘀。

上线半个月后,一名的哥直接冲进办公室,把手机摔在程维桌上,“怎么办吧,一天用了我10兆流量”。

对出租车司机,在不但接不到活,还要一个月花几十块流量费的情况下,程维的做法显然是惹恼了的哥。甚至还有的哥报警,说程维就是个骗流量的。

程维寻找突围的缝隙,他每天给员工发300块钱,让他们用嘀嘀打车叫车,绕北京二环、三环、四环跑,打完一辆再叫一辆,“员工坐车都快坐吐了”。随后,程维恳求北京西客站,花了3000元租了一小段过道。每当有出租车驶过过道,嘀嘀员工就冲上去,敲开玻璃塞传单,推荐司机安装打车软件。

资本进入改变了网约车苦逼的命运。从2012下半年开始到2014年初,一年左右的时间,巨头资本进场之后,直接开始清场,简单而粗暴:补贴大战。这几乎让没有巨头资本支持的其他所有玩家瞬间出局,只剩下嘀嘀和快的。

双方的价格战可谓如火如荼。最终,双方迫于资本方的压力,2015年情人节当天,滴滴快的宣布合并。

很快,滴滴就迎来了另外一个强者Uber。20153月人民优步降价30%,订单量呈几何数上涨,在2015年的整个上半年Uber中国烧掉了近15亿美金。被誉为“斗士”的特拉维斯·卡拉尼克甚至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待在中国,并直接提出要入股滴滴40%的要求。

面对强敌,滴滴不甘示弱,双方很快进行了烧钱的白刃战。 根据第三方机构道琼斯风投资源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当时,优步中国估值82亿美元,累计融资12亿美元;滴滴估值280亿美元,累计融资85亿美元。

2016年5月,滴滴、Uber共同的投资方苹果再次注资10亿美元给滴滴,而这举措也被一些分析师认为,Uber在中国的前景已不容乐观。之后不久,滴滴宣布将收购Uber在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并在中国运营。滴滴将向优步投资10亿美元,Uber将取得新公司20%的股权,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估值将高达350亿美元。

可以说,前两战滴滴完胜。

但好景不长。滴滴第三战与美团的PK,结果却不是滴滴想要的。20172月,美团点评在南京试点进入网约车市场。随后,20181月前后,美团正式宣布进入打车领域,更是对外宣布“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突破10万单”、“进入上海三天占领1/3市场份额”。

对于这两家以及携程等加入战团的网约车公司来说,舆论似乎并不像前两次那样支持滴滴,反而在很多时候力挺其他网约车公司。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此前,滴滴作为一个创新者,改变了出租车行业的服务,给大众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比如,提高了出租车司机的服务质量,改变了之前垄断下的随意甩客的作风。从公共安全来说,让部分黑车司机成为合法化的滴滴司机。当然,这有利有弊,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滴滴在赢得前两场战役以后,他实实在在地已经成为一家“出租车”公司。提价、降低补贴、甚至出现一些惨剧,在大众眼里,那个充满新意的滴滴已经变了模样,即便滴滴还认为自己是创业公司。

但容易让人忽略的小细节是,滴滴这家新“出租车”公司一直都是出租车公司的标准的竞争对手。

滴滴的出现分了出租车公司的蛋糕,这是当然不招人喜欢的事。因此,在滴滴成立的最初几年,出租车公司以及出租车司机反对网约车的事件就时有发生。比如,2015年12月,就有部分出租车司机把滴滴总部大楼给堵了。原因就是包括滴滴打车在内的多家打车软件股利私家车营运,破坏市场秩序,严重损害到了出租车司机的利益。

时过境迁。在滴滴几场让外界啧舌的烧钱大战之后,基本在网约车市场一统江湖,再加上资本的推波助澜,众多出租车公司的声音也就没那么大了,很多出租车司机甚至都主动加入了网约车司机的行业。

但这并不表示双方的矛盾已经化解。恰恰相反,这场被誉为第四场战役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结束。

可以佐证的是,今年3月27日,由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组织的“维护出租汽车行业公平竞争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滴滴、美团出行以及部分出租车行业企业高管出席。研讨会上有来自北京、深圳、大连等地的8家出租车公司,出席的出租车企业高管密集发声,一致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约车的监管。

今年3月份,也就是滴滴和美团补贴大战不可开交的之时。换言之,网约车对出租车的利益切割显然是巨大的。

如今,滴滴的后续命运将会怎样?未曾可知。但一味地整改的结果很有可能让滴滴轰然倒下。毕竟,资本是逐利性决定了——滴滴被强行压缩后可能会被抛弃的命运。

这是广大消费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滴滴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但也确实方便了大众生活。滴滴若倒下,是要退回6年前的出租车时代吗?果真如此,那算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别忘了,9月20日,最高法发布了《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报告显示,网络约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0.048;传统出租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 0.627。相比之下,传统出租车司机万人案发率要高于网约车司机万人案发率。

整改是为了方便百姓生活,竞争是为了市场的有序繁荣。违背了这两条宗旨,那结果注定不会太妙。

原标题:棒极啦!日照出了一款自己的打车软件!

你知道嘛,日照又发生了一件事儿!

日照出租车出了一款叫"HiGO"打车软件

真的嘛?那咱快去瞅瞅呗

24日,日照市12家出租车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一款叫“HiGo出租”的叫车软件启动仪式。目前,全市近千辆出租车中,已有近800辆出租车司机使用该软件。

它集APP,微信、电话于一体,出租车司机可在手机上下载司机端并注册。由于该软件将在各出租公司设立管理端口,非出租车司机将无法审核通过,使用APP接单,这将有效杜绝黑车。同时,出租车公司可以查看乘客投诉,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出租车司机的服务质量。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搜索下载“HiGo出租”APP。记者下载注册后体验了一把,发现该软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与平时使用的网约车软件几乎无异。行程结束后,乘客既可以直接使用现金缴费,还可以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费用。市民还可以关注“HiGo出租车”微信公众号打车。

与网约车叫车软件不同的是,市民还可以拨打电话2202345叫车,市民告知自己的目的地后,将会自动转化为订单显示到出租车司机的手机端上,出租车司机将通过抢单决定谁来接单。

这款打车软件还有优惠券哦~

据说优惠力度还不小呢!

这款专门用在出租车上的软件,既方便了司机,又方便了市民,特别是电话叫车可以直接连接到软件上抢单,方便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老年人,让他们觉得非常贴心。他们将在运营过程中积极推广,让市民更方便快捷地叫车,避免长时等待。此外,现场有司机表示,在运营过程中他们发现,如果使用电话叫车,无法对司机和叫车市民进行定位,可能导致抢到单的司机并不是离乘客最近的。技术人员表示,将会反馈至公司进行技术升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租车打车软件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