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与蓝牙频段带宽相同,但为什么带宽不同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这个就要看网络运营商的良心了~

802.11协议组是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为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

* IEEE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Systems,ITS)的相关应用。应用的层面包括高速率的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5.9千兆赫(5.85-5.925千兆赫)波段的标准ITS路边基础设施之间的资料数据交换。

* IEEE 802.11k,2008年,该协议规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络频谱测量规范。该规范的制订体现了无线局域网络对频谱资源智能化使用的需求。

* IEEE 802.11r,2008年,快速基础服务转移,主要是用来解决客户端在不同无线网络AP间切换时的延迟问题。

* IEEE802.11s,2007年9月.拓扑发现、路径选择与转发、信道定位、安全、流量管理和网络管理。网状网络带来一些新的术语。

* IEEE 802.11ac,802.11n之后的版本。工作在5G频段,理论上可以提供高达每秒1Gbit的数据传输能力。

除了上面的IEEE标准,另外有一个被称为IEEE802.11b+的技术,通过PBCC技术(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在IEEE 802.11b(2.4GHz频段) 基础上提供2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但这事实上并不是一个IEEE的公开标准,而是一项产权私有的技术,产权属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实际吞吐量(Mbps)

WiFi总共有14个信道,如下图所示:

PER(误码率)不超过8%


SSID是一个ESS的网络标识(如:TP_Link_1201),BSSID是一个BSS的标识,BSSID实际上就是AP的MAC地址,用来标识AP管理的BSS,在同一个AP内BSSID和SSID一一映射。在一个ESS内SSID是相同的,但对于ESS内的每个AP与之对应的BSSID是不相同的。如果一个AP可以同时支持多个SSID的话,则AP会分配不同的BSSID来对应这些SSID。

Request帧,寻找与STA所属有相同SSID的AP,若找不到相同SSID的AP,则一直扫描下去..

论坛上不少朋友很困惑,为什么小极的自动信道选择选到的信道只会在1、6、11这三个信道呢?WiFi不是一共有10几个信道吗?其他信道岂不是浪费了?

这个问题是个非常典型的问题,问100个人,几乎100个人不知道答案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准备不少基础知识,但是,既解释原理,又让它不是那么深涩,是有难度的,所以,如果读不懂的朋友,请多看几遍,欢迎在此话题下讨论,我看到了给你讲的更细一点。 首先,需要肯定的一点,不是小极的工程师能力不行,搞出这样的算法...(某工程师掩面而泣),而是,这是一个通用作法,是符合协议和WiFi传输原理的设计,先看一幅图:

从图中,我们很直观的看到,在一个典型的应用环境下,所有厂家的设备仿佛被某种力量牵引着,把设备的信道都设在了1、6、11这三个信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WiFi的世界中,有一条原则雷打不动,那就是在信道范围内,同一时刻,只有一台设备可以发信号,其他设备都需要等待。
我们知道,WiFi的原理是把数据载到电磁波上,通过一定的算法来识别。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空气中有两个设备同时发出WiFi数据,他们所在的信道又一样,这两束电磁波在空气中就会叠加(叠加原理),从而变形,变成谁都无法识别的错误数据。对我们百姓来说,不需要理解他们是如何叠加的,那是麦克斯韦、薛定谔、爱因斯坦那种级别的大佬关心的内容。所以,

结论一:因为WiFi是电磁波,所以在同一个频率范围内,某个时刻只能有一台设备工作,否则就会出错。
既然有上述特性,那么,靠大家自觉是不现实的。所以,WiFi的协议中给出了严谨的算法,来保证遵守WiFi802.11协议的设备,能够在相同的频率范围,不冲突,大家有秩序排队干活。因此,为了让各个芯片厂家有据可循,WiFi协议对频率与信道的对应做了规定,举例来说:1信道的中心频率是2.412GHz,信道有效带宽是20MHz,实际带宽是22MHz,其中的2MHz带宽是隔离带,防止某些厂商能力不足,精度无法控制的刚刚好,留点余量。如何直观的理解这个约定呢?我画了一幅图,如下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是多少,它所能够覆盖的范围是多少。这里,简单解释有效频率的概念,涉及到无线电传输理论,我尽量言简意赅。电磁波之所以能够传输数据,是因为波的振幅,频率等信息可以唯一确定一个矢量,只要我们对这个矢量进行编解码,就可以对应010101数据串。与网线传输数据类似,网线传输数据时,高电压表示0,低电压表示1,所以,在网线上传输的数据,就是一堆的高低高低高低高低电压组合。用电磁波来传输数据有带宽的概念,即1束波可以传1位数据,还是2位数据,还是3位数据,是有讲究的。通常,我们把这束波叫子载波,一个子载波多了可以传3位数据,即(001,110,010,等等),少了只能传1位数据,如(1或者0),那么,同时能发出多少束子载波由有效带宽决定。【 WIFI 信道有一个中心频点, 有带宽(这里最好用频宽,即通信最高的频率减通信最低频率的差), 电磁波载波的编码 假设单位时间内能传递三位(一次编码),那么在这个频宽内,数字传输代码 = 单位时间内频带范围内能发出的最多的载波数量 X 单位时间内单个载波的数据携带能力 】在WiFi的协议中约定有效带宽是20MHz,802.11N协议中,有一种有效带宽是40MHz,802.11AC协议中,有一种有效带宽是80MHz。可以直观的理解,有效带宽越宽,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大,为啥11AC那么牛逼哄哄,就这个道理。

回到本话题,我们知道有了有效带宽是20MHz(老实本分,不喧哗...),那就要知道有效信道。所谓有效信道是工作时,互不干扰的有效带宽所对应的的中心频率,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在图中也给出了结论,有效信道的组合也就3种。那么,为什么业内都要有用1、6、11这种组合呢,为啥不用其他两种组合,这里,又要涉及到一个小知识点,开篇我有解释,中国支持1-13个信道,那么,中国之外呢?欧洲支持1-13信道,美国支持1-11信道,日本支持1-14信道,总的来看,子集是1-11信道。因此,把设备的自动信道设为1-6-11这三个信道,是即安全,又普遍且皆大欢喜的作法。因此,结论来了:
结论二:信道设为1、6、11由有效信道而来,并且,从各个国家的法规出发,选择1、6、11最稳妥。【因为这三个信道 频宽互不会干扰】

由此可以引出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误区:

小王问:“张导,为啥我的小极朋友的手机搜索不到呢?是不是你家小极挫啊...”答案:查了一下信道,发现他设了手动信道13,然后先不问为什么设13,直接告诉他,小王啊,你把信道设到1信道试试,他按照我的说法做了,他朋友的手机果然搜到小极。于是,他很困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为什么呢?我告诉他,不要急,我正在写一篇科普帖子,看看这篇帖子就明白原因了。(实际原因是他朋友的手机是国外行货,比如美国货,不支持12,13信道...)。
结束语,这不是结尾,这是开始,还有几篇科普的帖子会以这篇为理论依据,来解释你们看起来困惑,其实很原理很简单的现象。谢谢大家支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欢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

20MHz对应的是65M带宽,穿透性相对较好,40MHz对应的是150M带宽,穿透性肯定不如20MHz 所以追求稳定的话就选择20MHz,近距离传输就可以选择40MHZ

无线路由器频段带宽20MHz对应的是65M带宽,穿透性相对较好,40MHz对应的是150M带宽都挺好的。无线路由器是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它主要应用于用户上网和无线覆盖。无线路由器可以看作一个转发器,将家中墙上接出的宽带网络信号通过天线转发给附近的无线网络设备

频段带宽指的是你的路由器的发射频率宽度:20MHz对应的是65M带宽穿透性好传输距离远(100米左右) 频段带宽指的是你的路由器的发射频率宽度:40MHz对应的是150M带宽穿透性差传输距离近(50米左右) 而你路由器的300M是指的你的路由器的传输速率(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也就是俗称网速。 20MHZ是单通道,40MHZ是双通道,目前常见的路由器单通道最高150M,双通道能达到300M。 无线路由工作根据频段的不同分好几种标准,分别是11a ,11b,11g,11n.其中工作频段不同也导致传输速度不同。11n的可以在11b和11g都可以用,自动转换。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频段带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