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按月补贴是什么发放的补贴可否作为经济补偿计算基数

按月发放的补贴可否作为经济补偿计算基数
2012年4月,李某应聘到某制造公司任职销售员,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日至日,合同约定李某月工资2800元。因李某的工作性质需外出跑业务,该公司按月发给交通补贴200元。日,李某的劳动合同到期,双方在办理终止合同手续时,对经济补偿计算基数标准产生了分歧,李某主张交通补贴200元应计算在内,而公司则认为应按约定工资2800元作为基数。双方协商未果,李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咨询。
【评析】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组成部分的规定》第4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号)中规定:“将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给职工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信补贴以及节日补助、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等统一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管理。”结合本案,该公司按月发给李某的交通补贴200元符合工资组成部分,属于工资收入范畴,李某主张将交通补贴计入经济补偿计算基数是有法律依据的。(周建华)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按月发放的补贴可否作为经济补偿计算基数 _ 90后俱乐部,属于每一个90后的交流平台
按月发放的补贴可否作为经济补偿计算基数
  企业辞退员工的补偿金基数工资包含每月发放的工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按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加班工资、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本人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计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实际工作时间不足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时间工资计算。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一、劳动者月工资不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情形下,经济补偿金工资基数按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确定。 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
不能算入经济补偿金基数内,经济补偿金是按照工资来核算的,上述收入是公司支付给员工的,但是不在工资范围内。 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缴费工资是指作为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计算时使用的缴费工资基数; 9级赔偿中的9个月工资是指工伤人员在发生工伤之前的12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如果在该企业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照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在职职工平均收入水平计算。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 1. ...
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指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应发工资的平均数;应发工资应当包括员工所应得的所有货币性收入。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
企业辞退员工的补偿金基数工资包含每月发放的工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按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
返回主页:
本文网址:http://www.90pub.com/view-.html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时间: 16:19:53
典型案例: 某公司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与部分员工解除合同,员工李某因经济补偿金计算问题与单位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每月实发给李某的工资为1900元/月,李某工资由基本工资1300元+加班工资300元+岗位津贴200元+住房补贴100元+津贴10
  摘要:经济补偿一般发生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之间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指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公式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如何确定经济补偿计算中的工资基数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 补偿。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计算经济补偿时,以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或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就必须理解&工资&的含义。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 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实践中 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应发工 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了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 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扣伙食费、房租费等,劳动者实际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 基数,而不是以基本工资、实发工资为基数。基本工资仅仅是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显然不能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而实发工资并不能真实体现劳动者的工资水 平,比如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克扣工资等违法行为都可导致实发工资低于劳动者实际的工资,显然也不能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
  下面结合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某公司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与部分员工解除合同,员工李某因经济补偿金计算问题与单位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每月实发给李某的工资为1900元/月,李某工资由基本工资1300元+加班工资300元+岗位津贴200元+住房补贴100元+津贴100元组成,公司每月在发放工资时扣减伙食费100元,实际每月发放1900元。李某要求按照2000元的标准计算补偿金,而公司开始要求按照1300元的标准计算补偿金,后公司作出让步,只同意按照1900元作为基数计算。
  律师评析:
  本案公司要求以李某的基本工资1300元计算经济补偿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同样,以1900元作为基数也是错误的,李某虽每月实际到手的工资为1900元,但这是公司扣减伙食费后的工资额,并非李某的应得工资,应以2000元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
  操作指引:
  工资是一个总额的概念,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想要了解更多劳动法知识,请浏览找法网劳动法频道,精彩文章为您推荐:
A你好,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的可以起诉到法院,不服一审法院判决的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A可以向办理部门查询
A可向经办单位了解
A你好,需要咨询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律师不清楚这块业务。
A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是你受伤前12月平均工资水平,不是基本工资,病假工资可以按基本工资的百分比算,但那是停工留薪期以外的期限。
A需要找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解决。
快速发布问题
声明:我们将对您的联系信息严格保密
0020862881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门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按月发放的住房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