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买了音箱才知道什么叫无源音箱低频.耳机还是老老

【小鸟音响商品众测】小鸟音响商品好不好_LIBRATONE口碑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忘记密码?&&|&&责编:王乐
1编辑教你如何选耳机&&& 作为最重要的聆听工具之一,相对于音响来说,它使用起来拥有更大的便利性。音响同耳机的聆听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耳机可以说是完全私人的聆听工具,当我们带上耳机的时候,不仅不会轻易受到别人的干扰,同时也不容易让声音打扰到别人,所以它的适用环境更加广泛一些。耳机相对于音响来说也更小巧,使用起来更加具有灵活性,所以大多数条件下人们更加喜欢使用耳机来聆听音乐。
&&& 耳机到现在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它也不像是其他科技产品那样拥有频繁的技术更新升级,其声音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人们的聆听偏好是不同的,所以偶在选择耳机的时候更多的是靠主观的聆听来感受一款耳机是否适合自己。当然,目前的耳机产品也已经比较丰富,除了音质之外,功能应用以及外观等各种因素,也是人们选择耳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所以大家可能在买耳机的时候面对众多品牌以及型号,发出这样的疑问,那我究竟该去买什么样的耳机呢?
众多品牌买啥好? 编辑教你如何选耳机
&&&&其实,想要购买一款适合自己的耳机,首先还是要锁住自己的定位,然后在自己需要的类别里面去选择,就比面对一大堆不认识的产品要更加具有针对性了,不会出现盲目购买的情况。那么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展开这个话题,究竟该买什么样的耳机呢?
& &&&&&&& &&&
2什么用途如何使用耳机
● 一般什么用途来使用
&&&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购买耳机来聆听的用途,有些人考虑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总是觉得这是一件必备品,该买就买吧,那肯定是一脸茫然,见到繁多的种类和型号当回就慌了。很多人们当然希望一条耳机打天下,怎么用都可以,但最起码的问题是基本上所有的耳机都拥有其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当然也不是完全兼顾不了其他的用途,只是或许并不像其主要功能那样用得舒服。
& 不同的人们选择不同用途的耳机
&&& 比如我们使用主打影音的耳机来聆听音乐,肯定不能够达到最佳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购买耳机需要干什么,比如经常聆听音乐的人需要专门针对音乐推出的耳机,而影音和游戏的人们可以考虑和,经常语音聊天的人适合选购主打通话音质的。目前的耳机产品类别划分是比较明晰的,针对每一种人群,选择到合适的类别似乎并不困难。
● 采用什么音源来搭配聆听
&&& 不光我们需要考虑佩戴的样式,我们还需要考虑下我们经常使用的音源是什么,因为耳机的很多参数直接确定了它适合什么样的音源来聆听,虽然很多人们不懂并且关系也不大,但是了解之后对于选择一款更加适合自己的耳机是有帮助的。阻抗、灵敏度是耳机的两个重要概念,低阻抗和高灵敏度比较容易驱动,随身的手机音源就可以聆听,而阻抗越高、灵敏度越低则更加适合搭配较大推力的前端聆听。
有些耳机使用随身音源即可驱动
&&& 不发烧的朋友们或许大多数使用随身的手机和自己的电脑来欣赏音源,那么尽量购买便携的款式或者是易于驱动的款式,就是低阻抗和高灵敏度的耳机,我们可以在购买耳机的时候关注一下这两个参数。而高阻抗、低灵敏度的耳机则大都是音乐发烧友们的最爱,虽然需要专门的前端来驱动,但是这些耳机往往素质很高,在音质表现的控制力上强很多,但是价格也比较昂贵。
有些耳机需要专业的前端驱动使用
&&& 我们不否认随身的朋友们购买的大多数耳塞产品都是搭配手机聆听没有问题的,但也不排除有些初烧朋友们会出现错误购买的现象,比如像Yuin PK1这种阻抗高达150欧的耳塞就备受好评,但是手机是驱不动的。而这款旗舰耳塞很适合喜欢一步到位的朋友,虽然它拥有iPhone线控版本,但不得不提醒大家,使用iPhone想伺候好这款万元级的旗舰耳塞,似乎可能性也不大。
3选择什么样的佩戴方式
● 选择头戴式还是耳塞式
&&& 确定了自己的用途之后,然后需要考虑的是选择头戴还是耳塞式耳机,这对于经常聆听音乐的朋友们来说更是需要考虑的,因为只有在中的这些类别是比较多的,其他的大都以头戴式为主。耳塞相对来说更加小巧便于随身携带,并且收纳起来也非常便利,而相对来说单元尺寸更大一些,在动圈耳机产品中大单元尺寸理论上对于音质表现拥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在佩戴舒适度上,头戴耳机可能也更加理想一点。
头戴式耳机
耳塞式耳机
&&&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高端的耳塞产品同样能够带来出色的声音表现。但头戴式耳机并不仅仅只有那种适合家用的款式,大多数的头戴式也已经走向了随身化的道路,便携头戴耳机随处可见,很多也采用了轻便式结构和折叠结构,携带起来并不算麻烦。头戴耳机同耳塞的佩戴方式就完全不同,佩戴感上完全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综合它们本身的特点,我们也需要确定自己是喜欢哪种款式。
● 入耳式还是非入耳式
&&& 我们上面也说了,耳塞可能是随身聆听人们最经常选择的款式,虽然我们也能够见到很多人们使用便携头戴耳机,但终究还是没有耳塞那样普及。手机和其他数码设备随机附赠大都也为耳塞产品,这也很大程度得增大了耳塞的持有量。不过很多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质还是需要选择一款更好的耳塞使用,随机附赠的有的为入耳式,也有的是非入耳式,那么究竟应该选择哪种呢?
非入耳式耳塞
&&& 无疑入耳式耳塞是目前较为主流的款式,它在佩戴时能够获得更好的隔音效果,更加适合外出携带使用,并且入耳式耳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低音的表现,这也是聆听流行音乐非常重要的。但非入耳式耳塞的佩戴感同它是不同的,非入耳结构在佩戴时没有太大压迫感,比较舒适,并且非入耳式耳塞一般为半开放式结构,在听感上更加自然清晰,很多喜欢清淡风格的人可能这会是首选。
4对于音质什么的该如何选择
● 贵的就一定好么?
&&& 俗话说的好,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个基本的原理,可以说对于任何商品都是适用的。贵的一般来说自然是要比便宜的耳机好,无论是体现在哪一方面也拥有其卖那么高价格的理由。但很多人们认为贵的耳机音质就更出色,其实影响耳机价格的因素太多了,并不仅仅是音质,也同样可能是来自于品牌本身的效应或者是设计方面的出色,贵的耳机音质好是应该的,但不见得有些耳机比它便宜那么一点音质或许就没有它出色。
入门级耳机
&&& 另一方面,耳机的听感是属于主观的因素,这个是很难定夺的,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声音表现,或许有些高端耳机并不适应于某些人的听感,这即使是价格贵也不能讨得他的喜爱。高端的HiFi耳机一般是针对音乐发烧友们设计的,大多数人们并不会对耳机的素质要求那么高,并且一些细微的素质是一般人体会不出的,选择一款能够满足自己的耳机或许并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 听什么音乐
&&& 每种耳机的声音取向是不同的,不会拥有两款耳机的声音是完全相同的,甚至是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可能也拥有细微的差异,不过这也正是耳机的魅力所在。每个人的聆听偏好也同耳机的声音一样是不同的,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不会同别人相同。针对主流的音乐类型,挑选好适合表现这种音乐声音风格的耳机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较为主流的流行歌曲
交响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
&&& 目前大多数聆听以流行歌曲为主,这或许并不需要强大的解析能力,但要求不错的低音表现和出色的听感等,目前市售的耳机大都是针对流行乐调校的,低音增强什么的比较常见。有些朋友们喜欢聆听女声的音乐,那么这就需要一款中高频表现出色的耳机,同舞曲和摇滚乐所选择的耳机拥有一定差异。古典音乐的要求表现较为全面,一般需要高素质的耳机,解析强,三频表现都很好,声场也需要开阔等等很多素质都需要达到一定要求,但价格,可能也要贵很多了。
5对于其他偏好方面的选择
● 有线还是
&&& 无线耳机设计之初是适合搭配家用电视或者电脑使用的,为了让人们更便利的聆听,而现在无线耳机也已经走向了便携化道路,尤其是目前普及的年代中,似乎更加受到年轻用户的欢迎,随身聆听也能够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进行。但无线耳机在音质的表现方面是同传统的有线耳机无法比拟的,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注重音质的朋友们可能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2.4G无线耳机
&&& 无线耳机目前主要以2.4G和蓝牙两种形式存在,蓝牙耳机聆听似乎要比2.4G更加受欢迎一些,因为省去了发射器的麻烦,并且搭配手机聆听是一件比较便利的事情。但蓝牙耳机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够搭配带有蓝牙功能的设备使用,而无线耳机的独立发射器在兼容性方面更占有优势一些,所以对于使用音源的不同,选择什么样的无线耳机大家也是有必要考虑的。
● 对于外观的偏好程度
&&& 相信对于对于声音的偏好来说,对于外观拥有什么样的喜爱程度则显得更加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音质好坏虽然没有既定的标准,但大多数声音取向的风格还是能够让人们来判定的,那么这款耳机适合聆听什么样的音乐也是能够大致确定的。但对于外观这个东西而言,真是没有什么可以统一之处,它也很直观就能表达出来,这也令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喜不喜欢这个耳机的款式。
& 各种不同的外观设计
&&& 虽然外观不是耳机好坏的决定因素,但是无疑它是影响人们购买耳机的一个很大成分。不过目前的大多数耳机都拥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并且很多耳机的款式也都更加趋向于大众喜爱的一种风格来设计,更加迎合人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简约的还是花哨的,或者是个性创意的都不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拥有自己的一种审美态度。
写在最后:
&&& 好了,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在选购耳机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或者说是选购耳机的一些细节,希望大家能够在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为自己在选购耳机时寻找到一种方向,以至于不在盲目地看着各种耳机而不知所措。我们也会在今后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关于耳机方面的选购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中关村在线耳机频道的后续报道。
& &&&&&&& &&& 说到耳机产品的购买,绝大多数的用户还是一头雾水,毕竟面对着琳琅满目的耳机产品无从下手是个很大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根据用户不同的采购需求来定制选购计划,看看耳机产品到底应该如何选?
产品类型 佩戴方式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12885¥1496¥12997¥12998¥19989¥31910¥199(山寨货2013)
(sunfroth)
(yexiaofeng)
(yexiaofeng)
第三方登录:耳机中的高、中、低频是什么意思啊详解一下_百度知道
耳机中的高、中、低频是什么意思啊详解一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并非楼上那么说,高中低频的分布虽然说法很多,但是还是比较严谨的,照美国TAS与Ster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吗?对于中国人而言,老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 1.极低频 从20Hz-40Hz这个八度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只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2.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3.中低频 从80Hz-160Hz之间,我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是台湾音响迷最头痛的一段,因为它是造成耳朵轰轰然的元凶。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轰轰然。可惜,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认为这种情形是对的。这就是许多人家里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这个频段中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对了,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4.中频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从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说,2500Hz以上由高音单体负责,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单体负责。这2500Hz约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是说,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频点失真,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到中频上限的二倍处,如此一来,最完美的中频就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 如果这种说法无误,高音单体做什么用呢?如果您曾经将耳朵贴近高音单体,您就听到一片「嘶嘶」的声,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嘶嘶的音,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唱音乐,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当然,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这段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含在中音单体中。 5.中高频 从1280Hz-2560Hz称为中高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钹、三角铁等。请注意,小喇叭并不在此频段域中。其实中高频很容易辨认,只要弦乐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这个频段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高频,因此请您特别留意。 6.高频 从2560Hz-5120Hz这段频域称之为高频。这段频域对于乐器演奏而言,已经是很少有机会涉入了。因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钢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乐器大多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中。从喇叭的分频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到这段频域全部都出现在高音单体中。如我前面所言,当您将耳朵靠近高音单体时,您所听到的不是乐器的声音,而是一片嘶嘶声。从高音单体的表现中,可以再度证明高音单体几乎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基音,它只是发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7.极高频 从5120Hz-20000Hz这么宽的频段,我称之为极高频。各位可以从高频就已经很少有乐器出现的事实中,了解到极高频所容纳的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一般乐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处能量愈小,换句话说,高音单体要制造得很敏锐,能够清楚的再生非常细微的音。从这里,发生了一件困扰喇叭单体制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两全其美?什么是「两全」?您有没有想过,假若一个高音单体为了清楚再生所有细微的泛音,不顾一切的设计成很小的电流就能推动振膜,那么同样由这个高音单体所负责的大能量高频与中频极可能就会时常处于失真的状态,因为这二个频段的能量要比极高频大太多了。这也是目前市面上许多喇叭极高频很清楚,却容易流于刺耳的原因之一。
采纳率:26%
通常把人声的部分称为中频,比这高的就叫高频,低的就叫低频,这只是一个不严格的概念,下面的表讲了各个频段声音的特点
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此,听不到此段频率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
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所谓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
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
8~12kHz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
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身可能出现齿音。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这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不宜超过3dB,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但是,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1 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 kHz下测试。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这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则会产生喉音感。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 危险频率&,要谨慎使用。
人声、部分打击乐器
在300-500Hz频段的声音主要是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
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声声音的力度。这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在80-160Hz频段的声音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如果表现不好,音乐会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是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
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这段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
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空间感,这是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频率是房间或厅堂的谐振频率。这段频率很难表现,在一些HiFi音响中,不惜切掉这段频率来保证音色的一致性和可听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耳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煲音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