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没有哪个军种能没有国家可以包打天下下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美军改革――新军事革命的前奏
2000年第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2篇
  在连续经历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惨痛失败后,美军凭什么迅速治愈了失败的创伤并迎来了海湾战争的胜利?此外,新军事革命的浪潮为什么独独发轫于美国?从两位美国退役军人,詹姆斯?邓尼根和雷蒙德?马塞多尼亚合著的《美军大改革――从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一书中,我们不难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改革。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美军大改革的全景式历史著作。全书“清楚地展示了怎样将一支在越战后士气低落的军队改造为今天这样的职业化的武装力量的成功历程”(E.C.梅耶将军,前美国陆军参谋长)。美军在改革中的很多成功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论文网 /5/view-1893687.htm     以理论创新作为改革的先导      本书虽然重点评述越战至海湾战争间的历史事实,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追根溯源却往往上溯到几十至几百年间美军的建设历史。两位作者对美军二战以来建设历史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美军素有理论研究先行,以理论做改革先导的优良传统。以陆军为例,50年代初开始,美军逐渐形成了“大规模报复”的核战略理论,并依据这种理论规定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和部队体制编制的改革,如“五群制原子师”就是这种理论发挥作用的结果;60年代是“灵活反应与核均势”战略;70年代则是以76年版《作战纲要》为主的“积极防御”思想;80年代初期是“空地一体战”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在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军每一次大的调整改革,都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理论准备,在比较明确和系统的军事理论指导下付诸实施的。进入80年代以后,美军这种理论准备先着眼于2000年的作战方式,在1991年海湾战争的硝烟中就得到了实践的初步检验。在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军是如何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了新军事革命的理论探索。这种探索的成果在本书出版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96年问世的美军《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得到了集中体现。20世纪最后几年美国人认真探讨的新军事革命对军队建设的影响,如信息技术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数字化部队的建设等,则更是着眼于2020年以后的战争。      围绕武器的配置与使用制定改革措施      美军素有重视技术、重视武器的历史传统。越战失败使美军认识到,仅有先进的武器是不够的。威廉?杜普伊上将于1973年出任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首任司令,他认为美军往往“我们能够制造武器,也能够吸引民众参军,但通常却很难将武器和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杜普伊将军才开始着手“将研究重点由部队及其结构转移到武器的配置和使用上来”。不只是杜普伊将军,越战后美军上下逐渐达成了一项共识: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基础作用在不断增强,兵役制度、编制体制、军事训练等一切改革措施的制定,都必须时刻围绕武器装备的配置与使用来进行。应该说,从单纯重视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到同时重视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重视实现人与武器的有效结合,这是美军思想观念的一次巨大进步。对于这种进步在美军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本书作者都是越战后美军改革历程的亲历者,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思想蜕变的痛苦过程,读来令人扼腕。这种转变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美军训练观念的变化上。正如本文作者所说,“训练对于在现代战场上生存和取胜至关重要。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会忽视它。”“一支大型军队怎样改造自己才能适应一种新的战争样式?主要采用革新的方法来训练部队”。围绕武器的配置和使用做文章,就是围绕军事训练做文章。因为任何军事技术进步、作战理论创新以及体制编制的调整,最终都要反映到军事训练过程中来。军队高级领导人不仅要追求高技术武器,还必须不断思考如何将这种高技术含量迅速在军事训练中体现出来。军事训练中是人与武器相互结合的实践过程。不改革落后的训练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任何改革措施都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美军多年来的训练改革措施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训练基地化。变分散训练为高度合成、高度集中的基地化训练。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陆军于1980年在莫海夫沙漠建立了“国家训练中心”,多年来该中心已成为美军最大的“战场实验室”。二是训练模拟化。大量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和近似实战的对抗手段。激光技术、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都被以最快速度应用到军事训练当中去,极大地提高了训练效果。三是训练标准化。从训练设施建设、训练大纲的制定直至成绩评定标准都更加规范和严格。例如,过去美军训练一直采用“时间定位法”,时间一到就转入下一科目,训练质量难以控制。后来改用“成绩定位法”,不管是单兵训练还是部队训练,必需达到规定标准,才能转入下一科目训练。这就意味着测试每一个训练科目。士兵们在学习怎样在战术训练中使用他们的武器之前,必须表现出精通自己的武器。每一名军官指挥作战的能力,都必须接受严格的考评。这使得美军官兵与武器的结合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作者高度评价“成绩定位法”:“这在美军建军史上是一个创举,因而在海湾战争中才有了出色的表现”。      坚定不移地推进职业化改革进程      越战结束前的三十余年间,美军一直实行征兵制。征兵制多年积累的弊端、越战创伤、军费裁减等多种因素使得越战结束时,美国军队出现人员短缺、经验不足、纪律松懈、士气消沉等一系列问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军进行了历史上最为痛苦的兵役制度改革。1972年美军终止征兵制,全面实行志愿兵役制,这是美军在越战与海湾战争期间采取的最为关键的改革措施。历史遗留问题加上改革带来的阵痛,使美军付出了沉重代价,此后十余年被美国人称为美军现代史上战斗力最差的一段时间。有趣的是,它还是美军二战后在海外惹事最少,表现最老实的十年。在这期间,美军采取改进军官培养计划,大幅度改革士官选拔和培养制度、增加军官和士官比例、实行残酷的淘汰制等一系列果断的改革措施,不断推进职业化改革进程。这种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到80年代初,美军的纪律和官兵素质已经有了显著提高。综观世界上各主要军事大国的军队建设史,不难发现,战时各国多是采用志愿兵役制,为的是将具有作战经验的军人尽量保留在部队。和平时期各国则多采用义务兵役制,为的是扩大兵源,减轻国家负担。但冷战结束前后,随着世界军事斗争形势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保持一支强大而精干、随时能战斗的常备军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各国军队都逐渐开始了职业化改革进程。和平时期应该“马放南山”、“分享和平红利”的思想,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世界军事斗争形势。美国人比其他国家更早地认识到了这种趋势 ,从而在军队职业化进程上占尽先机。      通过改革不断强化军、兵种间的利益协调机制      该书对越战后美军通过改革在军队内部建立有效竞争机制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美军能够迅速从越战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关键在于各军、兵种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过去,美军各军兵种间为了各自利益常常展开恶性竞争,并给美军带来过长久危害。1947年杜鲁门总统立法使空军从陆军中独立出来,并成立了由文官领导的国防部。时隔不久,首任国防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尔就由于承受不了同时来自陆、海、空三个军种的压力于次年自杀。50年代末期美军又出现了著名的“海军将领大造反”丑闻。几十年来这种明争暗斗曾使美国纳税人付出了极高的竞争成本。每个军兵种都想在有限的国防预算中多分一杯羹,每一家都在极力扩大自己的优势的同时,拼命揪住别人的问题不放。利益不同,彼此当然是冤家。但是,在现代战争中,任何单一军、兵种都不可能包打天下,谁也不能独自吞下国防预算这块大蛋糕。更何况在捍卫国家利益这个根本目标上,各军、兵种是完全一致的。各方在竞争的同时也不得不去寻找各自利益的共同点。经过多年的磨合碰撞,美军内部各军、兵种之间应该说已经形成一种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合作的比较稳定的新格局,形成了一种“多方共赢”的合作多于竞争的良好态势。80年代初陆军与空军联合提出“空地一体战理论”就是双方从竞争走向精诚合作的结果。而1986年《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在国会通过,该法案赋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高于各军种参谋长的协调控制权力,则最终从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上确定了美军各军、兵种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      美军预防并治疗“失败症”和“胜利病”的成功实践      所谓“失败症”是指继朝鲜战争“没有打赢”之后,越战失败的阴影又一次长期笼罩于美军内外,纪律涣散、士气消沉、战斗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曾令美军领导人头疼不已。所谓“胜利病”则是指海湾战争胜利后,军界领导人曾极力防止出现的“上次干的不错,下次还这么干”的盲目自大不思进取的倾向。越战后的“失败症”确曾对美军危害不浅,而海湾“胜利病”则根本没有形成气候。其实,不只是美军,任何一支军队在大的失败或胜利之后,都有出现这两种病症之一的可能,问题是军队领导人能不能审时度势,积极采取措施予以预防和治疗。美军能够赢得海湾战争的胜利,应该归功于七八十年代军队依靠改革成功治愈了越战“失败症”。海湾战争后,美军上下并未长期陶醉于胜利当中,而是针对海湾战争中暴 露出来的很多问题开始了新的研究与变革。这说明经过二战后半个世纪的磨炼,美军已经越 来越成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的位置:
俄直言不讳:中国百万陆军在现代战争中毫无用处
发贴人:221.137.185.*发贴时间:【】[]
&& ()&& ()历史上,陆军一直被称为“老大哥”,并孕育了海军、空军等作战力量。&& ()&& ()&& ()&& ()&& ()&& ()&& ()&& ()&& ()&& ()&& ()&& () 多少个世纪以来,陆战胜则战争胜、陆军强则军力强 然而,自上个世纪末,在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陆军的这种显赫地位遭受了严重挑战,在“超视距作战”、“远程精确打击”、“快速决定性作战”等战争新理念冲击下,“陆军弱化”、“陆军过时”、“陆军解散”等言论颇为流行 持“陆军过时论”的就有以前曾崇尚大陆军主义的军事学术界颇有名气的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斯里普琴科将军,在2002年出版的《第六代战争》和《非接触战争》两本著作中断言:“第六代战争”是典型的“非接触式”战争,2010年至2020年间陆军作为一个军种将不复存在 2002年5月,斯里普琴科率军事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在交流座谈中,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假设在2010年前后中国被迫进行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会突然发现拥有的百万陆军已毫无用处 尽管后来中国和陆军都没有按照斯里普琴科描绘的方向发展,但其观点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不仅是斯里普琴科,连美国著名的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持“陆军过时”的观点他在2000年至2006年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多次表示今后“美国步兵将不会在任何地方进行战争”,并主张推行新的改革方案,大幅度压缩陆军 在这些观点影响下,陆军向何处去一时成为讨论的焦点,有些国家甚至开始着手削减和改组陆军但历史却以极快的速度,对陆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价值作出了正面回应2003年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从开战第二天起,美英陆军就协同发起了大规模地面进攻,仅15天(其中7天因沙尘暴天气停止攻击)便攻陷了巴格达,此后又担负起了其他任何军种都无法替代的占领与控制任务 2011年发生在中东、北非的多国政权相继倒台事件中,尽管西方国家军队天上助阵声势浩大,但压倒骆驼的最后稻草仍是反对派组织起来的地面游击力量这让“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战斗还要靠咱步兵”的经典电影台词又回荡在耳边 战争实践告诉我们,地球人的战争,还离不开地球表面的作战,至少在本世纪上半叶不会有太大改变,陆军的使命远未完结 但是,危言尽管耸听,却并不全无道理在以“精确作战”为标志的信息化战争时代,陆军传统的作战理念、保障方式的确有些过时以至于南斯拉夫陆军、伊拉克陆军在科索沃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中,都只能藏匿于山林和沙漠,发挥不出任何作战效益 毋庸置疑,信息化战争已经结束了陆军独领风骚的时代,将其带到了全维一体联合作战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历史十字路口,陆军要做到两点:一是认准路;二是快速领先通过走错路或犹豫不决,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因此,在各种作战力量重新洗牌、聚能重组的过程中,陆军改革势在必行陆军这只披着古老荣光的凤凰,只有接受剑与火的时代洗礼,才能涅重生,在未来战争中再展雄风 为适应战争形态的转变,各国陆军从上个世纪末相继选择了信息主导、数字领行、结构优化的转型路线,以突破战争空间急遽拓展对惯于地面爬行的陆军设下的重围 美国陆军当仁不让地充当了转型发展的“领头羊”1994年4月,美军组建世界上第一个陆军试验营,之后,美国陆军转型发展一连迈出三大步 第一步,试验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军在总结1991年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深化信息战理论基础上,开始设计新型陆军1994年1月,时任陆军参谋长沙利文上将与陆军部长小韦斯特宣布成立“陆军办公室”3个月后,采取“贴花”式装备改造办法,建成第一个营1996年建成第一个旅2000年第4机械化步兵师作为第一个师建成后,理论上战斗力提高了3倍 第二步,练兵与实战为将成果转变为作战能力,美军制定了作为部队训练总纲的《21世纪战士》规划,并广泛采用分布式仿真技术和“虚拟样机”等,创造部队训练所需的“人工合成作战环境”,力求各作战单元协同动作紧凑、简捷、快速,与武器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但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表明,部队作战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例如,机步第4师在战争期间并不比体轻灵便的机步3师更有优势,这使其遭到了好看不中用的诟病更有人指出,机步第4师在网络上存在着十分脆弱的一面,庞大的信息流量容易贻误战机,各种传感器还不能使战场完全透明,而且过分依赖装备还将导致一旦数字网络被干扰或摧毁,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后,尽管美军赞扬与批评这支劲旅的观点一直并存,但机步第4师仍以无与伦比的快速机动力、强大突击力、装甲防护力,以及系统信息力等,成为美陆军的拳头部队,充当着美军支援全球军事行动待机部队的特别角色 第三步,创新与发展美国陆军当初的方案是计划到2000年列装第一个重型师,到2004年列装第一个重型军,到2010年时实现列装6个重型师和4个轻型师,基本实现建成21世纪陆军的目标后来看,美陆军的这个转型方案遭到了搁浅,只有一个师的目标实现了在拉姆斯菲尔德推行的庞大转型计划里,陆军被融入到新的改革大潮中,还直接导致美军将发展目光投向了更接近目标部队的“斯特赖克旅” 尽管如此,美军师仍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为后来美陆军重型旅战斗队、轻型旅战斗队、“斯特赖克旅”战斗队奠定了基础本世纪初,继海军提出“网络中心战”后,美陆军第三军军长拉波特中将提出了“行动中心战”概念,导致展开了模块化部队改编计划,着力打造由70个旅战斗队和200多个支援旅组成的模块化部队(不包括特种部队)、模块化试验的展开和初步获得成功,让美陆军在转型变革的道路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在美国陆军影响带动下,英国、法国、、日本等国陆军紧随其后,陆续展开转型试验 1998年,英国陆军正式成立“地面部”,专门负责陆军计划的协调和指导,确定了作战原则、人力、装备、结构、后勤和训练6个进程发展方向日,英国CDC系统公司宣布获得了英国防部“弓箭手”战场无线电通信系统研制合同,标志着英军地面部队进程全面启动 陆军注重自身传统,根据《俄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武装力量构想》和《俄军武器装备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完整的改革方案,完成了组织编制向军―旅―营体制转变,目的是建成一支用途多、活动范围大、突击力强的新型陆军机动部队 放眼当今世界,陆军转型已成共识,目标基本锁定了小型化、轻型化、等方面但各国发展的步伐有快有慢,选择的路线不尽相同美国注重能力牵引,试点先行,高投入,高效益,全面跃进;欧盟多国采取联合投入,联合研制,重点突破,携手并进;保持传统优势,理论先行,大刀阔斧,大起大落;印度奉行抑民富军,局部突进,倚重美俄尽管各具特色,却实实在在地掀起了一场陆军转型发展的新浪潮 近10多年来,中国陆军在“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大背景下,从长期“维持”、“忍耐”的阴影中走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理论和能力上取得了长足进展 首先,明确了功能定位如果说历次革命战争的胜利都以陆军胜利为标志,那么未来作战胜利将以各军兵种联合作战胜利为标志陆军不再是包打天下的“大陆军”,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弱势群体”,而是联合作战中的平等伙伴、陆战主力,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作用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世界最长的陆地边境线,陆上与多国接壤坚持睦邻友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国家安全观,和保持一支精干强大的信息化新型陆军,不失为安国之策、护国之本 新形势下,解放军陆军功能也在相应拓展,既在军事上是联合作战的重要力量、捍卫陆疆安全的主导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适用力量;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是维稳反恐的战略力量、抢险救灾的应急力量、支援国家的突击力量 其次,理清了发展思路围绕21世纪陆军,世界各国表述不尽相同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提出的“投送与全能”型陆军,要求拥有全球范围内机动作战的“全谱决胜能力”;提出的“地区防御”型陆军,要求拥有地区范围内的机动作战能力;日本提出的“全方位机动防御”型陆军,印度提出的“地区威慑”型陆军,基本也都是“机动多能”陆军的复制版 中国奉行发展经济、积极防御的基本国策与军事战略,陆军的思路必须与之契合结合陆军实际,着眼战争未来,中国陆军提出了信息化与机械化复合发展,信息化带动机械化,逐步实现机动、立体、多能的发展目标 相比发达国家陆军,中国陆军底子薄,实现目标更加任重道远,第一步尚须瞄准“四个转变”即由适应战区小范围防卫作战向适应国土全方位机动作战转变;由适应地面战场平面作战向适应多维空间立体作战转变;由适应近距离接触作战向适应中远距离非接触作战转变;由适应遂行单一作战任务向适应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转变 也就是说,大幅度提高陆军的机动作战、立体作战、中远距离作战和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成为新世纪新阶段解放军陆军发展的重要目标 第三,明确了重点未来战争是体系间的对抗,构建功能完备的战场感知、信息传输、指挥控制、综合打击、支援保障等“五大系统”,成为陆军发展的重要“抓手” 构建陆战“五大系统”,目的是实现认识了解战场更清楚一点,传递处理信息更快捷一点,指挥控制更严密一点,打击行动更精准一点,最终引导出以“明”打“暗”,以“快”打“慢”,以“精”打“粗”的功效 目前,各陆军部队信息化积极性高涨,不管是总部直接主导还是各大单位自主开发的项目,都呈现出井然有序的发展势头,其中,和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成为的主流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战斗力生成与投入、速度不匹配,系统增加了、保障更复杂等问题,需要在中引起重视 最后,坚持了独有特色解放军陆军拥有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不仅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800万国民党军队,还在与日、美、印、苏、越等国陆军过招中一再令世界瞩目,至今西方仍流传着500年内不要和解放军陆军交手的告诫毫无疑问,解放军陆军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军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攻必克,战必胜,已经成为其坚强的灵魂和优良的传统 但不必讳言,和平时期军队的流行病也侵蚀了其部分肌体,结构需要优化,冗员需要精简,装备需要改善,体系需要完善等,这些都在考验他的耐力和适应力 值得欣慰的是,解放军陆军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正伫立于世界陆军发展潮头之上,着手调整部队结构,大力发展新型装备,不断展开系统集成,逐步推开试点,向着具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陆军的目标坚定前行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俄直言不讳:中国百万陆军在现代战争中毫无用处》&&&& 地址: .cn/Article/201203/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专家:如何在现代战争中融合心理战 - 中国军网
专家:如何在现代战争中融合心理战
现代战争的心理制胜观
随着心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日益增强,心理斗争日益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目标和领域,心理制胜观也逐渐走向了战争前台,越来越受到政治军事决策者的青睐。
习主席指出:“现代战争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看上去眼花缭乱,但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本的是战争的制胜机理变了”,并进一步要求密切跟踪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
制胜机理指战争的制胜规律、路径以及方式方法。在长期的战争研究中,围绕着物质、能量、信息和认知等要素对战争的作用,制胜机理分别形成了兵力制胜论、兵器(火力)制胜论和信息制胜论等观点。
当前,随着心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日益增强,心理斗争日益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目标和领域,心理制胜观也逐渐走向了战争前台,越来越受到政治军事决策者的青睐。
现代战争心理制胜观的基本论点
“制胜”是制服对方而取得胜利的意思,战争制胜涉及战争的形态、性质、目的、主体、手段、时空条件等诸多方面内容。
心理制胜观着重研究心理和精神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强调现代战争条件下,作战引起的心理损伤比其物理损伤或火力杀伤具有更重要价值,认为对目标对象的心理打击更有利于实现战争的政治目的,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一种理想的制胜模式。心理制胜观基本论点为:
现代战争作战机理的研究有多种维度。心理制胜观在作战目的上强调“攻心为上”,在作战目标上突出对对手的心理分析,在作战方式上注重心理设计等。认真研究现代战争的心理制胜观,对揭示现代战争的本质和作战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在作战目的上,心理制胜观强调“攻心为上”,通过“服其心”等作战策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目的。古今许多战例就有这方面的启示,如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凭借空中优势和现代化部队力量,很快就攻占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总统萨达姆被捕,最后被处以绞刑。
从纯军事角度看,美国打败了萨达姆算是胜利了,但是从战略全局看,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随着战争硝烟逐渐散去,伊拉克局势并没有稳定下来,而是越发混乱不堪,民众的反美情绪不断高涨,甚至成了恐怖分子的基地。
而三国时期“七擒孟获”的战例,诸葛亮采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将反叛蜀汉的南部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从此彻底地消除了其反叛心理。
一般来讲,战争具有对抗性、毁灭性和残酷性等特点,不仅带来人身与物质的毁伤,更带来情感上的敌视。而“服其心”策略通过政策宣示和理性劝导等方式,改变对象的战争观念和立场,增强对己方的认同感,弱化对己方军事行动的抗拒心理,增加了持续和平的基础。
二是在作战目标上,心理制胜观突出战争中心理分析环节,研究对手心理结构,了解目标对象的心理特点,把握其个性、气质、兴趣、爱好、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寻求心理突破口,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攻击。
有则故事很有启示意义。一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便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12个“自己”,想在死神面前以假乱真保住性命。面对13个一模一样的人,死神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目标,只好悻悻离去。但是没过多久,死神想出了一个办法,对着那13个一模一样的科学家说:“先生,你确实是个天才,能够克隆出如此近乎完美的复制品。但很不幸,我还是发现你的作品有一处微小的瑕疵。”话音未落,那个真的科学家暴跳起来大声辩解道:“这不可能!我的技术是完美的!哪里有瑕疵?”“就是这里。”死神一把抓住那个说话的人,把他带走了。
同样,在现代战争中,利用对方心理上的“瑕疵”,找准其心理弱点、心理敏感点和心理盲点,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攻击,就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是在作战方式上,心理制胜观突出作战中的心理设计环节,着眼于“打痛而不是打死”策略,综合运用武力打击、信息打击和心理打击等手段,打击敌方最珍视、最重要、最依赖、涉及面最广或情感所系的地方,通过更大程度的心理毁伤促成战争政治目的的实现。
这些关键或要害目标包括对方的重兵集团、指挥者和指挥机关、信息系统、重要工业基地、关键基础设施等。
如1986年的美利锡德拉湾海战,美军依靠其信息技术优势,对利比亚军队的警戒雷达、制导雷达、指挥控制中心,以及炮瞄雷达、通信设施实施了有效摧毁,从而使利军的电子设备处于瘫痪状态,“又聋又瞎”的利比亚军队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再如现代战争的“马桶效应”也是如此。
在科索沃危机中,面对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南斯拉夫人向世界展示了他们顽强抗争的民族性格。然而随后在与美国的战斗中他们屈服了,直接且重要的原因之一居然是由于抽水马桶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美国空军的轰炸由前期的军事目标转变为诸如水厂、电厂等民用设施目标。这样,城市供水供电系统瘫痪后,导致了居民家庭卫生用水得不到保证。时间一久,这类生活小事就变成政治大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包打天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