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审计意见类型 怎样判断企业新审计报告持续经营营能力

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对上市公司不断扩大的经营风险因素范围和披露的有限信息,注册会计师急需科学的方法来更有效地获取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更准确的评价持续经营能力问题。本文将从影响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各类指标入手,分析和研究这些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同时建立两类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预测模型,试图从定量的角度提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通过运用所建模型,对所选取年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进行实证分析,为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完善审计准则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关理论概念、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以及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判断的过程。根据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持续经营能力判断之后出具审计意见的思考过程,引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与其所即将获得的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出2个假设:持续经营能力较差的上市公司&
(本文共74页)
权威出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对上市公司不断扩大的经营风险因素范围和披露的有限信息,注册会计师急需科学的方法来更有效地获取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更准确的评价持续经营能力问题。本文将从影响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各类指标入手,分析和研究这些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同时建立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预测模型,试图从定量的角度提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通过运用所建模型,对所选取年某定义下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进行实证分析,为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完善审计准则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关理论概念,以及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判断的过程。根据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持续经营能力判断之后出具审计意见的思考过程,引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与其所即将获得的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假设存在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的上市...&
(本文共58页)
权威出处:
本文首先以美国为例,回顾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inion,以下简称为GCO)的发展沿革,籍此认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本质内涵;其次,在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得出我国资本市场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存在较强烈需求的结论;最后,针对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价值关联性及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公司的财务特征、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为了解我国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决策有用性、信息含量及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可以为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经验依据:1.审计师在进行是否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决策时,针对财务指标所选择的重要性水平每个年度都不同;且同一年度的不同公司,审计师的判断标准都有可能不一样。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审计...&
(本文共153页)
权威出处:
作为注册会计师履行其职责,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鉴证后所发表的审计意见,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审计意见是作为独立于上市公司和利益相关者的“第三人”而做的。因此,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为企业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所高度重视,并能对他们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正确的审计意见来自注册会计师正确的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实际上就是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是否可靠给出的一个判断结果,即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意见的质量,但判断能力的高低却受到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第四条规定,在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以及评价其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并且对持续经营假设适当性的考虑应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特别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被审计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因素逐渐增多,很多不确...&
(本文共66页)
权威出处:
企业破产清算是投资的最大风险点,持续经营审计一直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SAS NO.59 (AICPA,1988)要求审计师评价公司在一合理期限内是否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实质性疑虑的重大事项(视为一项义务)。自此,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作为一项审计判断任务,要求审计师全面考虑公司复杂的财务信息,综合肯定性证据和否定性证据,做出选择性判断(持续经营或非持续经营)。而相继爆出的安然丑闻和蓝田股份破产案件令所有的投资者提出疑问:如果审计报告不能准确提供公司破产的预警信息,那这样的报告又有何用处?影响审计人员不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此前关于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研究早已证明,审计人员有能力识别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所以审计人员不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可能并非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胜任力去识别客户的持续经营问题,而是审计师受到理性认知的限制或是要综合权衡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可能导致的经济后果。因此,持...&
(本文共66页)
权威出处:
独立审计是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监管力量,以独立第三方地位通过对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发表审计意见,发挥监督功能和信号传递功能,维护会计及经济信息安全、保障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由于审计服务过程的“黑箱”特征、审计报告格式的高度标准化等原因,审计质量不同于审计师行为而无法被信息使用者准确感知,更不可被直接观测。因此,学术界有关审计质量的研究普遍基于市场感知的审计师声誉,选取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如“国际四大”或“国内十大”作为反映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审计师声誉是审计需求方即社会公众及利益相关者对事务所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职业道德规范活动的整体认知与评价,决定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反映了审计师增强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能力,可基于需求维度对审计质量进行度量。但伴随资本市场“绿大地”“紫鑫药业”“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与审计师合谋的财务造假案件被财经媒体频频曝光,一系列大规模所如中天勤、深圳鹏程、立信、瑞华等接连遭受吊销执业资格、...&
(本文共23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持续经营不确定因素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研究
自从持续经营假设在1922年由美国会计学家佩顿(Paton)首次提出之后,即在会计理论中得以明确,也被各国的会计准则广泛接受。如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61年颁布的《会计研究公告第一号》及我国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都将持续经营作为一项基本会计假设,由此可见持续经营假设在会计中的基础地位。由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破产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持续经营假设正不断遭受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抨击,但是在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其在会计中的基础地位仍不可动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问题的关注,使得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也不断深入。但是迄今为止,在审计实务中,对持续经营能力评价定性指标远远高于定量指标,人为因素较多,虽然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特点注重专业判断,但涉及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的专业判断难度较大。注册会计师作为证券市场上行使经济鉴证功能的独立第三者,其自身具有丰富的&
(本文共62页)
权威出处:
上市公司审计是以确定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为主要目的。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企业存在持续经营缺陷,应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披露。许多国家的审计准则中对此做了规定,如美国SASNO?59《审计师对客户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澳大利亚AUS708《持续经营》等。我国在近期颁布的第三批独立审计准则中也包括了《持续经营》一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给予关注,可以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更好地为广大投资者服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一、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给予关注的必要性(一)持续经营假设在实质上影响着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性持续经营是会计四大假设之一,会计的许多基本原则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如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等。如果企业无法持续经营下去,那么这些原则就丧失了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基础,资产和负债的分类、计量以及收入费用的确认、披露也就缺乏合理性。持续经营能力从根本...&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对上市公司不断扩大的经营风险因素范围和披露的有限信息,注册会计师急需科学的方法来更有效地获取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更准确的评价持续经营能力问题。本文将从影响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各类指标入手,分析和研究这些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同时建立两类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预测模型,试图从定量的角度提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通过运用所建模型,对所选取年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进行实证分析,为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完善审计准则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关理论概念、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以及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判断的过程。根据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持续经营能力判断之后出具审计意见的思考过程,引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与其所即将获得的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出2个假设:持续经营能力较差的上市公司...&
(本文共74页)
权威出处:
一、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能力与审计意见 在审计过程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在财务、经营和其它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并考虑这些事项或情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下图列示了注册会计师考虑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能力来选择审计意见的专业判断轨迹。企业存在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事项或情况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合理难以判断会计报表是否按原假设编制i否会计报表是否披露特殊目的业务审计报告情形一般巴情形严重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二、持续经营能力如何影响审计意见 下面是从注册会计师执业实务中提炼出来的涉及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对此进行不同角度的剖析: 【事项l] 在阅读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审计报告时,我们注意到有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对两家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中分别披露如下: “如附注9(8)、附注25所述,本年度贵公司出售绝大部分与主营...&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一、持续经营能力的概述(一)持续经营能力的含义持续经营能力是会计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或惯例。在假设被审计单位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前提下,被审计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是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经营失败的风险,一旦会计人员有证据证明企业将要破产清算,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或假设便不再成立。在我国以前一般采用的是账表导向审计技术和方法,试图从大量的账表中发现差错和舞弊,很少考虑企业是否存在持续经营的风险因素,既不科学又不经济。为此,财政部在日颁布实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于日颁布实施修订后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在日重新修订《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该准则自日起施行。该准则进一步明确了...&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唯一能使索罗斯害怕的是“不确定性” ,而“9 11”事件更说明 ,即使一个超级大国也难以对“不确定性”做到一切尽在掌握。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 ,作为小小的企业 ,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呢 ?这些年来 ,我们看到了许多原来经营成功的企业 ,一旦时过境迁就名落孙山。如 :三株、爱多、巨人等等 ,其败北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及时认识和解决企业持续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所以失利亦是情理之外 ,意料之中的。一、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是普遍现象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是把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存在作为前提 ,是指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 ,在可预见的未来 ,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也规定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在这种假设下 ,企业所持有的资产 ,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 ,其所承担的负债 ,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该假设使会计的重心转向了未来 ,而今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日新...&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持续经营 审计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