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40%.是不是再解禁的股票一定会跌吗2%这股就没市值了

解禁惹祸,次新杀跌!流通市值50亿的第一创业,周四解禁200亿,次新股命运别说看不懂
今天沪指盘中跌破3100点,谁当护盘急先锋?有券商有银行,但是却有一个诡异的现象,那就是,第一创业和中国银河大跌!江阴银行和张家港行,都以跌停收盘。
很简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标签,次新股!
而第一创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标签。那就是它将在5月11日迎来小非解禁,解禁市值高达217.37亿元,要知道第一创业的流通市值才48.57亿。
而对于全市场来说,A股2016年以来共计上市了409只新股,累计IPO募资规模只有2426.32亿元,但这些个股未来三年将陆续解禁1135.16亿股,以目前股价估算,待解禁市值合计达到2.84万亿元。
市场充斥着各种“第一创业”。
次新股今日再次担当了砸盘先锋,次新股指数今日全天下跌3.3%,5月以来累计跌幅达7.35%。如果从3月22日的高点起算,次新股指在一个半月时间里甚至累计下跌了25.2%——没错,这是指数跌幅,不是个股。
次新股对市场的最大冲击是什么?不是那区区一两千亿元的IPO融资规模,也不仅是持续透支的高估值激情,而是每一只新股都拖着的限售股市值“尾巴”,只要时间一到,这些数以万亿元计的市值迟早将结束解禁期、陆续推向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是今年遭遇的第一个解禁小高峰,本月共计将解禁12.5亿股,解禁市值达到305.37亿元,而下一个高峰将在今年8月。
第一创业和中国银河被抛弃的真相
在A股老股民心目中,银行股和券商股是观察盘面走势的重点标的,也往往是维稳力量重视的板块。在今天尾盘行情中,这两个板块再度出手稳定行情,集体尾盘拉升,但有个例外:次新股中的银行证券不在此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先来看下今天尾盘的维稳力量们。
在今天午后的维稳行情中,兴业证券尾盘直接从从跌1.25%拉升到涨1.34%。
与之相似,东吴证券也在最后一个小时开始拉升,从最多下跌1.97%,拉升至上涨0.8%,而千亿元规模的招商证券也照样从绿盘拉到上涨0.63%。
但是,有两个券商股尾盘是不拉的,不但不被拉升,还要在尾盘再踩上一脚,那就是次新股中的第一创业和中国银河,其中第一创业全天下跌9.17%,差点没打跌停,中国银河的跌幅也超过4%——难道这两只是假的券商股?
同样作为市场的重要稳定力量,银行股板块也在尾盘中集体“翘尾”,但银行股中的次新股江阴银行和张家港行,今天直接以跌停收盘。
42只次新股年内跌幅超30%
在经历了此前的疯狂上涨行情后,次新股板块不但开始熄火,还转身成为砸盘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次新股指数今日全天下跌3.3%,5月以来累计跌幅达到7.35%,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达到17.62%,如果以3月22日的区间高点计算,次新股指数在一个半月时间里下跌了25.2%。
据统计,截至今日,上市不足一年的个股共有370只个股,其中有307只今日股价下跌,占比达到83%。同时,这些下跌个股中有92只跌幅超过5%,35只跌幅超过7%,今飞凯达、张家港行、汇金通、乐心医疗、江阴银行、徕木股份、联泰环保和三祥新材等8只次新股,今日更是以跌停板收盘。
谁是跌得最惨的次新股?
从今年4月以来,能科股份和超讯通信的累计跌幅均超过50%,跌幅分别达到53.49%和52.35%,股价直接腰斩,成为4月以来的最惨次新股,而这只不过是过了一个多月时间。同时,4月以来,上海天洋、张家港行和皮阿诺的跌幅也超过40%,分别达到44.74%、 44.14%、和43.85%。
不过,下跌速度最快的可能还要数江阴银行和三星新材,这两只次新股在5月份共计跌去超过30%,跌幅分别达到31.82%和30.36%,而5月份只过去了5个交易日而已。与之类似,诚意药业、威星智能和元祖股份的下跌速度也让人很是在意,5月份中分别跌去了27.72%、22.94%和20.04%。
2.84万亿元限售股待解禁
在带来全民狂欢和旧股东财富盛宴的同时,次新股也在不断消磨市场的高估值热情,以及带来未来持续解禁的万亿元规模限售股,其中有2.84万亿元市值将在未来3年间陆续解禁。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A股2016年以来共计上市了409只新股,累计IPO募资规模只有2426.32亿元,但这些个股未来三年将陆续解禁1135.16亿股,以目前股价估算,待解禁市值合计达到2.84万亿元。
就月度数据来看,本轮新股限售股解禁的第一个小高峰就发生在5月,共计将解禁12.5亿股,解禁市值达到305.37亿元,下一波解禁高峰会出现在今年8月,解禁市值估计达到571.59亿元,之后将在2017年11月、12月和2018年1月等3个月份迎来500亿市值以上的限售股解禁窗口。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2016年上市的新股大非普遍要限售3年,因此真正的限售股解禁高峰将从2019年8月开始,持续多个月份的解禁市值都将超过千亿规模。
需要说明的是,新股限售股解禁未必会带来大规模的减持浪潮,毕竟,这一方面取决于股东对公司股票的认可程度,也同时取决于当时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
就算远的可以不看,近的也必须直面。数据显示,本月将有13只新股进入解禁期,其中减持市值最高的是在日上市的第一创业,它将在今年5月11日(本周四)解禁9.8亿股,解禁市值达到217.37亿元,而第一创业目前的流通市值不超过50亿元。
此外,同样在本月解禁市值较高的个股还包括,金冠电气、恒泰实达和百利科技,它们将在本月分别解禁市值16.01亿元、13.48亿元和10.92亿元
次新股已经步入减持窗口
次新股解禁后将带来万亿规模的新流通股市值,这也成为未来潜在的减持力量之一——这似乎听起来很遥远,但事实是,次新股已经陆续出现重要股东的减持记录,也有公司股东一进入解禁期就筹划减持。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去年以来上市的58只次新股已经出现了重要股东增减持记录(多为高管亲属),其中有28只次新股出现减持操作,合计净减持市值5.87亿元,其中司太立、高科石化和海顺新材的减持市值分别达到1.88亿元、1.08亿元和0.79亿元。
作为2016年首只上市新股,高科石化于216年1月6日正式上市,在跨越一年后部分股权已经解禁,部分持股5%以上的股东快速地开启了减持行动。
公告显示,高科石化是在日后部分股权进入解禁期。解禁一周左右,高科石化股东朱炳祥、陈国荣、王招明、许志坚等4人即联合发布减持计划公告,计划在6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784.35万股,拟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8.802%,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5元。
下表为高科石化的重要股东增减持表格,其中,陈国荣和王招明均为公司高科石化公司董事。
与之类似,司太立部分股权从日开始解禁,解禁后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朗生投资即和其一致行动人就在3月15日实施了减持,合计减持股数417.5万股,累计减持市值超过1.8亿元。
【百万用户都在看】
资金池业务遭叫停!委外之后监管矛头首次直指券商资管三大类产品,5月10日是整改大限
金融高管"黑名单"制度直指保险业!最高锁定6万名保险高管,十类保险人将戴上紧箍咒
上市券商4月份净利大幅下滑为哪般?下滑低于50%倒成了好成绩
【程大爷论市第100期】庄家走自己的路,让散户无路可走;散户追涨时慌不择路,杀跌时夺路而逃,你要选择哪条路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2018年将迎史上规模最大解禁 解禁潮具备双刃剑作用
  2017年收官在即,A股同时将迎来年底最后一波解禁,其中12月29日单日将解禁579.96亿元,是年底最高的解禁日。2018年将迎来史上规模最大解禁,解禁市值接近4万亿,远超2017年解禁规模。面对市场的恐惧心理,业内人士认为,份解禁的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市场的实质影响,解禁其实具备双刃剑作用。
  明年1月解禁规模创两年半来新高
  2018年将迎来史上规模最大解禁,解禁市值接近4万亿,远超2017年解禁规模。尤其是2018年1月,A股将单月解禁508.53亿股,环比增长119.45%;涉及 市 值 5582.41亿 元 , 环 比 增 长104.40%。解禁市值创2015年6月以来连续30个月份的最高纪录,也是2018年里的最高解禁月份。
  2017年全年,解禁数量达2216家,解禁股数2391亿股,解禁市值达到2.8万亿元。2017年中小票下跌惨烈。即使很多不断创新低,但还是有股东减持,因为很多股票都是来源于IPO和再融资,部分股票成本极低。
  解禁其实具备双刃剑作用
  不可否认,限售股解禁的压力非常巨大,但实际上,减持股份所获资金的流向同样至关重要。如果资金回流证券市场,不仅带来流动性,更能促进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业内人士认为,解禁具有双刃剑特征。一方面是解禁之后不一定减持;另一方面,如果处于相对低风险阶段,解禁减持后的资金还会留在证券市场,投资其他更有价值品种。一出一进,互为冲抵,实际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解禁带来的资金需求压力。
  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师、宏观策略部负责人诸海滨认为,近期大股东等产业资本持续增持,部分公司底部或来临。限售股解禁后大股东的减持或在增持公司股份,都是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根据金融资产和实业资产的估值差异所进行的金融操作。因此产业资本的增减持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内在价值,当市场估值较低时,大股东通常倾向于增持股份。综合来看,当前市场虽然低迷,但市场已经进入分化阶段,部分优质公司获得产业资本增持,股价更是提前于指数见底。
  此外,统计,在2016年以来的3264次解禁记录中,有2034次解禁在解禁前一月出现股价下跌,占比达到62.32%,整体平均下跌3.02%。而在这3264起解禁案例中,有1554起解禁案例在解禁后一个月股价出现正增长,占比达到47.61%。
  解禁需区别对待
  业内人士认为,限售股份解禁只是理论上存在上市流通的可能,并不是所有的股东都会选择在解禁后迅速卖出手中股票,因此,限售股解禁的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市场的实质影响。
  首先看解禁市值和股东数量:解禁市值高达500多亿,解禁股东34649名,所以会对股价有影响作用。
  其次需要看股东类型:限售股分为首发上市限售股、定向增发限售股、追剧承诺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大部分为前两类。一般而言,定向增发股东解禁后套现需求强烈,首发股东部分小股东套现需求强烈,大股东通常长期持有,影响不大。
  最终要看解禁收益:限售股解禁要套现最主要还是要盈利,盈利多少,亏损的哪个股东会卖,只有赚钱了,赚大钱了才会卖。
  解禁股案例上,一些被普遍视为利空的解禁股意外地会存在一些反转的获利空间。以解禁后一月为统计期限,有162次解禁的解禁后涨幅超20%,58次解禁的解禁后涨幅超30%,27次解禁的解禁后涨幅超过40%,15次解禁的解禁后涨幅超过50%,(,)、(,)和(,)等3股解禁后涨幅超过100%。 记者 宗风岚
(责任编辑:陶海玲 HF003)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2018年将迎史上规模最大解禁 解禁潮具备双刃剑作用》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2月解禁市值逾百亿的个股都在这了,快看看有没有你的票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21:22来源:华讯财经
2月份两市共有117只限售股面临解禁,其中,30股解禁数超过目前流通股本。
今日张家港行6.53亿股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按照解禁前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超过96亿元,解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15%。解禁压力下,张家港行一字板跌停,收盘时仍有200.91万手封单,约合资金26.7亿元。
今年合计解禁量创五年来新高
限售股解禁对于股价的影响毋庸置疑。2018年,沪深市场限售股解禁量累计达到3318亿股,创近五年来新高。月度分布显示,除1月、5月和12月解禁量超过400亿股外,其他各月均在400亿股以下。
已解禁股根据解禁当日收盘价计算,尚未解禁股根据最新收盘价估算,今年预计解禁市值40392亿元,月均解禁市值3366亿元。
机械设备行业解禁股扎堆
数据宝统计显示,今年2月份,两市共有117只股票限售股解禁,解禁股数257.04亿股,按当前最新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合计2754.96亿元。其中,主板59只,创业板34只,中小板24只。
行业分布显示,机械设备行业最为扎堆,14只股票即将解禁;计算机行业10只股票限售股面临解禁。今年以来,机械设备指数累计上涨0.23%,计算机指数累计上涨2.6%。相比沪指同期7.63%的涨幅,这两个行业的指数表现并不理想,相应解禁股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
从个股解禁市值来看,今年2月份有5只个股解禁市值在100亿元以上;10只个股解禁市值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88只个股解禁市值在1亿元至50亿元之间;14只个股解禁市值在亿元以下。
一般来说,解禁市值越大的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的压力也越大。具体到个股来看,2月份解禁市值最大的是国投资本,合计解禁17.32亿股,按照最新价计算的解禁市值是245.91亿元,将于2月22日解禁。解禁股东是管理有限公司、哈尔滨益辉咨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限售股东性质是增发限售股。
解禁市值排名第二的是,解禁股数15亿股,按照最新价计算的解禁市值是242.70亿元,将于2月26日解禁。解禁股东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二户、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此外,永泰能源(600157)、木(002745)、TCL集团等股解禁市值也在100亿元以上。
解禁股份占比高的股票,对股价同样会产生较大压力。数据宝统计显示,2月有30只股票解禁量超过目前流通股本;53只个股解禁量超过流通股本一成。
去年2月17日上市的博天环境,解禁股数1.95亿股,占最新流通股本的486.93%。康泰生物有1.28亿股限售股将于2月7日解禁,占最新流通股本的305.23%。好莱客(.07亿股限售股将于2月22日解禁,占最新流通股本的232.31%。
这些即将解禁股年内表现又如何?哪些个股值得警惕?数据宝统计显示,117只2月即将解禁的个股中,六成个股年内表现不佳,其中,21只个股年内累计跌幅在5%以上,45只个股年内累计跌幅在5%以内。
湘电股份(600416)年内累计下跌14.97%,跌幅最大。富瀚微年内累计下跌13.90%紧随其后。
45只个股年内股价上涨,占比四成,其中常熟银行、创业软件(300451)年内累计涨幅均在20%以上;10只个股年内累计涨幅在10%至20%之间。
常熟银行年内累计涨幅20.62%排名第一位。在经历长达七个月震荡下跌后,该股1月以来开启了一轮反弹行情,最新股价逼近120日线。(数据宝 袁烨)
一大波公司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有的还一股未减!
自去年收官月以来,披露股东或高管终止减持计划公司批量涌现。
开年月8家公司股东终止减持计划
根据相关减持规定,大股东、董监高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向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2017年,两市共有865家公司披露减持计划,其中,减持新规发布后的首个月即6月份,披露减持计划公司多达156家。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在计划减持期限内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数据宝初步统计,去年共有63家公司发布股东或高管终止减持计划公告。月度分布显示,12月高达36家,其余月份均低于10家。2018年开年月,目前为止有8家公司发布终止减持计划公告,其中,创业板包含6家,中小板2家。
这些公司尚未实施减持计划即提前终止
梳理发现,大部分公司股东在计划期限内实施了部分股份减持后提前终止,少数公司尚未实施减持即提前终止。
卫宁健康1月23日披露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终止股份减持计划的公告,财务负责人王利去年8月发布了不超过18万股的减持计划,目前为止尚未实施,王利已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其个人资金需求,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值得关注的是,公告发布后卫宁健康股价连续上涨,今日盘中逼近涨停。
楚江新材(月12日发布控股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控股股东安徽楚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计划在去年10月13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346.04万股,占总股本的5%,目前为止减持计划尚未实施。由于控股股东已有效解决自身资金需求,基于对公司健康发展的良好信心,维护市场稳定,提前终止这一减持计划。
此外,多数公司股东已减持部分股份,剩余股份提前终止减持。如新易盛前董事李江计划减持不超过75.9万股,在期限过半之时已减持5000股,剩余股份不再继续减持。爱司凯持股5%以上股东共青城容仕凯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计划减持80万股,已减持4.95万股,原计划中尚未实施的减持额度不再减持。
终止减持计划公司股价整体低迷
数据监测显示,这8家终止减持计划公司新年以来市场表现相对低迷,平均跌幅4%,新易盛、上海新阳(300236)、硕贝德(300322)等跌幅超过一成。
硕贝德月初披露公司董事减持计划终止公告,今日发布部分董事、高管拟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近一年来硕贝德呈现震荡下挫走势,累计跌幅达四成,新年以来累计跌幅16%,近日股价创出三年多新低。
新易盛去年11月以来股价持续疲弱,最大跌幅接近腰斩。公司前董事披露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前几日,持股5%以上股东廖学刚发布了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数据宝李千)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5%
0.60% 0.8%
0.60% 0.8%
0.64% 1.6%
0.60% 1.2%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2%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4.27%(02-20)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限售股解禁真是洪水猛兽吗?近期这几只股解禁市值过50亿 _ 东方财富网
限售股解禁真是洪水猛兽吗?近期这几只股解禁市值过50亿
证券时报网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限售股解禁真是洪水猛兽吗?近期这几只股解禁市值过50亿】多年心血,一朝上市,终于等到限售股解禁,股东们卖出一些“改善下生活”,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这样的说法,“近期迎来解禁洪峰,大盘可能承压”、“某股近日有巨量限售股解禁,注意回避风险”,限售股解禁果真是“洪水猛兽”吗?(证券时报)
  点击查看&&&  本月的解禁数量不太大,不过12月将迎来年内解禁的次高峰。  多年心血,一朝上市,终于等到限售股解禁,股东们卖出一些“改善下生活”,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这样的说法,“近期迎来解禁洪峰,大盘可能承压”、“某股近日有巨量限售股解禁,注意回避风险”,限售股解禁果真是“洪水猛兽”吗?  这个问题要区别看待。  1、首发IPO。这种类型的限售股东粗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司的经营者,如果看好本公司,为了保持控制权,一般不会卖很多;如果单纯为了上市套现,解禁后清仓式减持,A股也是有一些例子,但占比不大。另一类是创投机构,上市就是他们的退出渠道,一旦解禁,卖卖卖绝不手软。  2、定向。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一般是贪图定增时的折扣,解禁后卖出动力很强。  3、看解禁比例。如果解禁比例很低,那就无关痛痒,比如说股权激励的,比例很低,获得激励的员工就好比你我这样的小散户,他卖不卖有多大影响呢?如果一次解禁的数量达到流通股比例的10%以上,那就需要引起警惕。  以本月为例。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月解禁的最高峰出现在11月20日,解禁市值达451.51亿元。再细一步看,当天共有16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  这当中步长制药和印纪传媒,解禁市值均在100亿元以上。再进一步看,如下表,步长制药为首发股东解禁,解禁名单中除大股东之外,均为投资公司,可见解禁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再看印纪传媒,本次解禁的股份属于定向增发配售股份,有两家股东解禁,分别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肖文革和一家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减持的动力较强,实控人的减持还受到减持新规的影响。不过,定增机构目前处于被套牢的局面,减持的可能性也较小。  以下是时报君整理的年内部分解禁市值超过50亿元的个股。  限售股股东套现,需要有人接盘,就构成了股价压力,因为市场股票供应突然大量增加,沉重的抛压会将对股价构成压力。但也不用过度解读股东的减持行为,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公司本身的质地和成长性。像马化腾自腾讯上市以来,一直卖卖卖,迄今未停止,可腾讯的股价还在不停地创新高。  股市影响&&&    
(责任编辑:DF078)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没有解禁市值是多数人的,解禁后不一定了,会流出巿场了_转发(zf)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没有解禁市值是多数人的,解禁后不一定了,会流出巿场了
没有解禁市值是多数人的,解禁后不一定了,会流出巿场了
  点击查看&&&  限售股解禁成为年内高频词汇,“万亿市值解禁”、“解禁高峰来临”等词汇不时见诸媒体。限售股解禁在加大流通股供给的同时,是否真是A股的洪水猛兽?  券商中国记者尝试对过去年间的3264次解禁进行市场表现的回溯统计,以更客观地描述限售股的市场冲击力,以助读者更好地发现其中的风险与潜在机会,而结论却有点出乎一般投资者的认识。  基本结论如下:  1、A股早已经进入万亿解禁年代,2007年以来每年解禁规模均超万亿元,“万亿解禁”并非新状态、而是A股最近十年的常态现象,且未来几年仍会持续。  2、解禁规模对上证指数的预测效果不佳,不论是否解禁大年,上证指数都曾实现年度较大涨幅,在一些解禁小年、也曾出现较大跌幅,如2009年解禁4.91万亿元、上证指数却上涨79.98%。  3、解禁股的最大下跌压力来自解禁前的心理冲击,而非解禁后的实际抛售压力,限售股解禁后股价表现明显优于解禁前期。  4、2016年以来共计发生3264次解禁,在解禁前一周、一个月和三个月时间,股价平均下跌1.45%、3.02%和3.42%,表现较为弱势。  5、与之形成对比,2016年以来,在解禁后一周、一个月和三个月期间,解禁个股平均上涨0.06%、0.11%和0.02%。  6、不同限售股类型,解禁后表现不同,股权分置限售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和股权激励一般股在解禁后一月平均出现下跌, 而追加承诺限售股和股权激励限售股份解禁后一月平均出现上涨。  A股早已经迈入万亿解禁年代  “万亿解禁”这个名词容易抓取眼球,在媒体传播时常常被作为一个重大利空信息,但硬币背面的另一个真相是,从2007年以来,A股每年解禁规模都超万亿元市值,解禁规模超万亿已是常态现象,且未来几年也会如此。  翻开A股老黄历,老股民都会对2005年期间的股权分置改革争议印象深刻,尤其是那5年间市场有4年下跌、上证指数累计跌幅达到44%,更加大了市场对“大小非”解禁、国有股减持的担心,总结就是一句话:市场走势那么弱,国有股减持还了得?  不过,随后开启的大牛市行情却又彻底打破了股权分置改的市场大利空印象,投资者逐步形成共识:市场改革的关键,在于市场公平是否得以保障、市场效率是否得以提升,以及股东间利益是否趋于一致。  这也再次说明,股票市场是一个多变量共同影响的复杂系统,仅用单一因素进行线性推演,难以对市场做出良好预测,包括当下的“解禁规模”。  数据显示,就是从2005年开始,A股市场开启了限售股解禁的大门,首年解禁124.44亿股,估算解禁市值575.85亿元,此后解禁规模不断攀升,2006年解禁630.63亿股,解禁市值达3240.48亿,环比增长462.73%。  到了2007年,A股市场单年解禁989.36亿股,解禁市值达到1.58万亿元,解禁市值环比增长388.47%,A股进入万亿市值解禁年代,且在2009年和2010年达到4.91万亿元和5.21万亿元。  上述四年的解禁数据,不论是在当年还是现在, 都算是在解禁大年,但4年中有3年依然走出了向上行情。  具体而言,2006年-2007年这两年间,上证指数分别上涨130.43%和96.66%,成为股民至今怀念的历史性大牛市;2009年,上证指数上涨79.98%, 2010年下跌14.31%。  与之形成对比,即便是在解禁市值大幅减少的年份里,上证指数不见得就走牛。  例如,2011年和2012年的解禁市值分别为2.07万亿元和1.22万亿元,分别环比下降60.19%和41.35%,但上证指数先是一年下跌21.68%,又一年上涨3.17%。  回顾过往数据,万亿元解禁规模并非A股市场的新现象,而站在2017年年末往前看,未来三年市场也将维持这一解禁现象。  具体而言,年期间,每年的解禁股数分别达到3338.03亿股、1699.13亿股和1675.67亿股,解禁市值分别达到3.96万亿元、2.59万亿元和2.69万亿元。  股价回溯:解禁后优于解禁后  今年以来,基于“解禁-增大供给-股价下跌”的逻辑链条,投资者对解禁股的股价表现存在一些担忧,为了更好地验证解禁股的利空冲击,券商中国记者尝试对2016年以来的解禁股进行数据回溯。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16年以来共发生解禁3264次,涉及个股1748只,参照统计数据,这两年间共计解禁4210.71亿股、解禁市值达到5.09万亿元(含年底未完成部分),其中2016年解禁2.28万亿市值、2017年解禁2.81万亿市值。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3264次解禁确实对股价存在压力,但主要是出现在解禁之前,而非市场所担忧后的解禁之后,甚至一些个股在解禁后还存在上涨的情况。  直接数据说话,客观描述解禁前的市场冲击:  1、解禁前一周:58.70%个股下跌,平均下跌1.45%,中位数跌幅1.13%;  2、解禁前一月:62.32%个股下跌,平均下跌3.02%,中位数跌幅2.8%;  3、解禁前三月,61.46%个股下跌,平均下跌3.42%,中位数跌幅4.88%。  这三组数组也符合一般投资者的市场认知,即为了避开解禁后的潜在股价压力,一些中短线投资者会提前减持,从而导致股价表现较为弱势。毕竟,得益于现有的信息披露规则,限售股的解禁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明牌而非暗棋。  但有意思的是,在市场对解禁的利空充分理解和消化后,解禁后的股价表现却优于解禁之前,甚至还存在上涨的情况:  1、解禁后一周,49.57%个股下跌,平均上涨0.06%,中位数上涨0.11%;  2、解禁后一月,52.39%个股下跌,平均上涨0.12%,中位数下跌0.36%;  3、解禁后三月,55.76%个股下跌,平均上涨0.02%,中位数上涨1.7%。  将解禁前和解禁后数据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解禁后的个股的下跌比例少于解禁前,解禁后等三个时段均出现平均涨幅、整体表现优于解禁前。同时,中位数股价涨幅也可以验证这一结论。  不过要说明的是,2017年的解禁股股价表现确实差于2016年,不论解禁前还是解禁后。  2016年期间,解禁个股在解禁前1月平均下跌2.64%,解禁后1月后平均上涨0.72%。相较之下,2017年以来,解禁个股在解禁前1月平均下跌3.35%,解禁后1个月后平均下跌0.44%。  这两年的解禁股表现差异,也符合一般投资者“今年解禁压力更大”直观感受。  但就解禁规模来看,今年的解禁市值为2.81万亿元、环比增长23.15%,不论解禁规模还是增长幅度,均非近年较高水平,就在2015年期间,还曾出现3.25万亿元的单年解禁规模。  最惨解禁股:15股解禁前跌幅超40%  不妨坦然承认,市场对解禁股的理解历来都偏于“利空”、而非利好。  不过,如上文所言,限售股解禁对股价虽然存在压制情况,但就统计数据来看,这更多反映在市场预期和投资者心理层面,即股价在解禁前提前下跌,而非在解禁后遭遇股东抛售。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在2016年以来的3264次解禁记录中,有2034次解禁在解禁前一月出现股价下跌,占比达到62.32%,整体平均下跌3.02%。  就跌幅来看,2016年以来,有254次解禁的前一月跌幅超20%,有82次解禁的前一月跌幅超过30%,有15次解禁的前一月跌幅超过40%,双塔食品、力帆股份和勤上股份的解禁前跌幅位居前三名。  日,双塔食品对1.83亿限售股进行解禁,这部分解禁股来自定向增发,解禁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14.52%,以解禁日收盘价估算,该部分解禁市值达到15.29亿元。  在解禁前,双塔食品曾经历了较长时间停牌,成功躲过股灾,但复牌后依然出现下跌。以20个交易日计算,双塔食品在解禁前的一月内股价共下跌了54.77%,成为两年内的最熊解禁股。  不过,双塔食品解禁后一个月只下跌0.51%,解禁三个月后股价反而上涨了9.76%。  此外,同样以解禁前20个交易日计算,力帆股份、勤上股份、中文在线和中南文化的解禁前跌幅也较高,分别下跌了52.13%、48.15%、46.74%和46.36%,涉及解禁市值分别为20.16亿元、2.22亿元、35.49亿元和17.36亿元。  其中,除了中文在线的解禁股市来自首发原股东限售股外,其余4家公司的解禁股均来自定向增发的机构配售股份。  当然,除了解禁前下跌的,也存在解禁后继续下跌的个股,如*ST中绒、盛讯达、城投控股和*ST东数,在解禁20个交易日后,期间跌幅分别达到57.92%、49.51%、41.94%和39.30%。  最牛解禁股:27股解禁后上涨超40%  跌多了有人买,涨多了有人卖,投资者对于砒霜与蜜糖的定义总是各有差异,也正是在截然不同的投资者情绪中,市场完成了一次次有关贪婪和恐惧的周期往复。  落脚到解禁股案例上,就是一些被普遍视为利空的解禁股,在跌了很多后,也意外地会存在一些反转的获利空间。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在2016年以来的3264起解禁案例中,有1554起解禁案例在解禁后一个月股价出现正增长,占比达到47.61%,整体平均涨幅达到0.12%。  具体到个股涨幅,以解禁后一月为统计期限,有162次解禁的解禁后涨幅超20%,58次解禁的解禁后涨幅超30%,27次解禁的解禁后涨幅超过40%,15次解禁的解禁后涨幅超过50%,富临精工、四川双马和天际股份等3股的的解禁后涨幅超过100%。  具体而言,富临精工在日解禁5471.52万股,解禁股权比例达到15.2%,估算解禁市值达到10.38亿元,这部分解禁股份来自新股上市后的“小非”持股,只限售了一年时间。  在解禁完成后,停牌约3个月富临精工开始复牌交易,股价也随之开始上涨,5个交易日上涨了61.12%,20个交易日上涨122.08%,解禁后的20日涨幅在近两年中排名第一。  此外,有名的“妖股”四川双马也在解禁后无畏解禁利空,于日解禁2.96亿股、解禁股权38.83%,此后20个交易日里上涨118.64%,60个交易日内更上涨218.54%。  此外,同样在解禁后一个月内出现较大涨幅的,还包括天际股份、南洋科技和耐威科技,分别曾在日、日和日进行解禁,分别解禁1440万股、682.33万股和1,588.91万股,解禁后20个交易日分别上涨103.81%、87.26%和78.78%。  更有意思的是,市场中还存在一些解禁前大跌、解禁后大涨的个股。  较为明显的是,启迪设计曾在解禁前20个交易日内下跌29.75%,但在日解禁后的20个交易日里顽强上涨48.67%。  与之类似,上海钢联、华友钴业和新大洲A分别在2016年的2月1日、1月29日和4月1日进行解禁,解禁前20交易日里分别下跌30.57%、42.23%和30.62%,解禁后却在20日内上涨45.56%、28.38%和38.78%。  推荐阅读&&&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解禁当天会大跌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