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转账转错了怎么办错转12亿事件的介绍

刘先生到长沙望城区步行街上的农商银行开卡,不久便接到银行通知说误给他打了12个亿,刘先生随后回到银行将12亿全部返还。据了解,此事确系银行工作人员失误造成,而失误原因是其错将存折号码输成转账金额。 据了解,刘先生是在15日下午3点多到银行开的卡,回到家后他接到银行工作人员电话,“他说我的卡里边搞错了,有一笔巨大的金额,让我赶紧去银行办理一下。”刘先生当天下午6点再次到了银行,工作人员先给他递了一包烟,随后他按照工作人员提示将错打的12亿返还银行,走的时候工作人员又给了他一个200元的红包

原因是银行工作人员失误,误把卡号填到金额里去了,所以才多出这12亿。不来刘先生非常配合的把钱退给了银行,这件事很快就在网上传开来,对此刘先生还表达了歉意。这一辈子估计也就这一次能做个亿万富翁了。

记者从银行处了解到,此事确实系银行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由于该工作人员新入职不久,对于流程不熟悉,所以造成了此次失误,事后刘先生也原谅了该工作人员。

对此,刘先生表示,他没有想到将自己的遭遇发到网上后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也对银行的柜员很愧疚,“没想到闹这么大我也不想让他承受太大的委屈”。

哎!如果有人给你打了这么多钱?

就我的个人经验看,利用十二亿元存款清单骗取类似天使投资人资格或者私募基金的资质准入也并不可行。一方面来讲,凡是涉及到以持有资产进行资质准入的项目都会有一个承诺书签署,在明知自己不具有十二亿存款的前提下进行虚假承诺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另一方面十二亿存款不是一个小数目,短时间内银行就会找上门,一旦真相水落石出,违法所得是要进行收缴的。

也就是讲,且不论用虚假财产清单能不能逃过尽职调查等检验程序,也不说混进某个圈子是不是就能有立竿见影的收益,就说赚到了钱,用不了几天就要被收缴,自己还要吃几年牢饭,这买卖绝对是亏本的。

我个人感觉,利用银行工作失误如何牟利这个问题,如何破题绝不能依赖于公开的对十二亿元的使用或占有,因为这样极易踩到侵占罪的红线,以十二亿元如此巨大的数目,一旦踩线可能够在监狱里读个博了。

由于无法实际的使用这十二亿元,所以我们实际上能够获得的收益取决于银行的工作人员与银行间有多大的利益分歧,或者说,柜员乃至分行责任人愿意花多少钱来隐瞒事件。

有一点很多人都没有注意,银行实际上是有权直接划走错打的存款的。银行要求当事人到窗口配合操作不是银行方面的必经程序,而是银行雇员为了隐瞒工作失误的私人行为。

因为虽然银行其实有权划走因为操作失误而误划入个人账户的十二亿元,但这种直接从客户账户划款的行为显然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手续,在这个审批过程中,柜员乃至该分行负责人员的工作失误必然会在整个系统内被披露上报,这对于责任人员甚至分行负责人都是极为不利的。对于银行这样的系统而言,这种工作履历上的污点对今后的所有升迁事宜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这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全部毁于一旦。这也就是为什么新闻报道中,银行雇员紧急联系当事人,按照划账的一般性操作将十二亿巨款划到其他账户来进行销账,并在事后给予当事人两百元红包来“封口”。

事实上,恰恰是这种销账方式,可能蕴含着更大的合规性风险。

一个庞大系统,永远无法幸免的弊病就是管理者和系统的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建筑在其上的利益分歧。对于这十二亿元来说,银行系统作为权利人,理所当然的拥有随时划转的权力,但是银行系统的权力实现依赖于一个个银行行长及下属雇员,为了防止雇员的监守自盗,银行方面制订了纷繁复杂的审批和操作流程以及一系列疏漏的惩罚措施,这些规则的建立一方面使得银行系统得以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运行,但另一方面,也会大大增加直接责任人员隐瞒舞弊的动机,规则越严苛,惩罚措施越严格,雇员就越有利用个人财产甚至银行资产进行“私了”的动机和冲动。也就是说,对于银行来说,划转钱款即可,但对于银行雇员来说,隐蔽的解决事件才符合其核心利益。这之间的分歧就是我们收益的来源。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转账转错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