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功的重生之大零售商商,都看重"没用"的细节

原标题:看完这些后,马云要哭了...为何中国实体店在纷纷倒闭,日本实体店却做得风生水起?

导读:相比中国的电商的热火朝天的场面,日本显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较繁华的商业区一到节假日人满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说购物天堂-东京了。为什么日本的实体商业能抵挡得住电商经济的冲击呢? 2017,实体店如何涅磐重生?

“一节又一节与“ 一劫又一劫

电商们在自造的一节又一节里赚了个盆满钵满,反观另一面,实体零售业却也经历了一“劫”又一“劫”。

就在上个月,陪伴了上海市民20年的老牌高端零售商场——太平洋百货淮海店,关闭了其2-5楼,整个商场将于今年年底正式结束营业。

而在太平洋百货不远处的金钟广场——马莎百货也正在献上它的“谢幕礼”。和它一起谢幕的还有中国内地的所有马莎门店。以经营自主品牌为主,强调“优质英伦生活方式”的马莎百货,因为诸多因素,始终“水土不服”,不得不黯然退场...

一家家带着岁月记忆的实体店黯然离场

多家关闭的商场似乎在提醒着人们

实体零售业的“关店潮”来了!

你真以为罪魁祸首是电商?

传统零售业面临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造成如今境地的原因何在?很多人认为飞速发展的电商是罪魁祸首。让我们把目光转一转,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是怎样的一番景况。

相比中国的电商的热火朝天的场面,日本显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较繁华的商业区像大阪城、心斋桥、难波、天神桥、梅田等,一到节假日人满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说购物天堂-东京了。为什么日本的实体商业能抵挡得住电商经济的冲击呢?

1.商场不仅仅是商场,还是大型“游乐场”

日本的百货,不仅仅局限于商城功能,多功能是它们的一大特点。将“娱乐”、“教育”、“购物”完美融合,除了买买买,还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玩,全面融入居民生活。

大阪新开业EXPOCITY,日本最高的摩天轮、拥有日本最大imax屏幕的4d电影院,日本首个体验型英语教育设施English Village以及小羊肖恩主题娱乐天地等。

还植入了最新科技和最新理念,将“娱乐”、“教育”、“购物”完美融合,让场子成为大阪北新娱乐的核心,全面融入居民生活。

Grand Front则整合了无数社会功能新业态,高科技实验室、大学研究所、品牌博物馆、创客空间、汽车主题馆、科技体验馆、展廊空间、沙龙空间等。

Grand Front融入各种社会功能,吸引更广区域的消费客群,增加消费粘性,如今已成为了大阪一大热门旅游地。

购物商城,电影院,美食街,游乐场,主题公园等等结合起来,如今国内大多数商业中心也学习借鉴了这个模式。

2.从细节上来说,应有尽有的人性化基础设施

在日本人看来,生活绝不能是粗糙的,时刻随处体会到他们对细节的高度重视,可以说那是入微到了极致的一种“变态”。由于对种种细节的精益求精,所以使得日本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流露出精致感,这一点在日本的零售商业上同样表现得很明显。

日本百货的细节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呢?首先,商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无不让人惊叹:“这太人性化了吧!'"这想得也太周到了吧!"

为方便携带旅行箱的外国游客前来购物,免费储物柜特意设计成可以装进旅行箱的大尺寸。

店家为早来排队的顾客准备了椅子,不必站立等候开门。

进门处是自动伞套机。防止雨天伞上滴水路滑。

日本绝对是把婴儿和孩童关怀做得最到位的国家之一。在日本,再简朴的小餐馆,哪怕只有三四张桌子,也一定会配备一两张婴儿椅。再简朴的厕所,都会在隔间里装上放婴儿的地方。

为带孩子的顾客准备的婴儿车

和轮椅设置于大门的入口附近

旁边放着消毒纸巾,用于擦拭婴儿车

对于养宠人士而言,商城外这样的警示牌是不是每次都让人望而却步。

在日本,购物城内有些店允许携狗进入。日本商场有给小狗小猫洗脚、提供饮用水的地方,还有宠物看管服务。这是因为带宠物的消费者较多,所以把宠物也当成忠实的顾客,它们也是消费者的一部分。

日本各类公共设施,无论大小新旧,让人感到舒心方便。透过这些细节的安排,我们看到对不同类型服务,不仅是对成年人(消费对象),还有对儿童,对宠物的细致入微的关怀。

3.最人性化的细节服务

日本的商场都拥有十分人性化的服务体验,以东京为例,东京的百货商店位置集中,因此安排一天专门用于“购物血拼”是最合适的方案。大部分商场从上午10点或11点开始营业,闭店时间为晚上8至10点。达人们会选择在开门时间进店,上午购物的积分可以在商场顶层“大食代”换取免费午餐,节省一笔不小开支。

人们常说看人看细节,其实都是“服务为王”。商业百货作为服务业,对于“服务本身的重要性当然不必多说。同一品牌的同一款衣服在百货店和网店中,本身是没有区别的,可是在商场的话,我能享受到更多的附加服务。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不过这些细节真是会让人暖心。

导购员也是跪着为顾客提供服务

日本的很多地方都是要脱鞋的,包括一些日式料理店,旅馆,甚至还有商场的试衣间。所以在客人脱鞋之后,服务员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要把鞋子整理好,然后鞋跟朝着客人出来的方向摆放好,方便客人穿鞋。

如果遇上下雨天,顾客带雨伞过来,服务员需要负责接过客人的雨伞,将雨水擦拭干净,然后将雨伞扣起来放在门口,方便客人消费完成后取回。

在日本,当客人对你抱怨对时候,不管是不是你的问题,你都要代表团队道歉。因为在日本人看来,首先不管是不是你的问题,你都要道歉,只要是你能协调到的,都要帮客人处理问题。服务态度是顾客决定是否消费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

每个环节服务人员都保持热情微笑提供服务这样,既被各色精致的商品包围,又被服务人员照顾得无微不至。这种感受,大概就是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说道的:男人绝不会像商场这样无条件爱你宠你。

4.为什么日本电商并没有压倒性的价格优势?

在中国,我们更愿意使用电商网店购物,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价格,一般电商的价格要比线下实体店要便宜些,再加上网络电商提供随时随地在家购物的便利,相比之下,失去价格优势的实体店更无立足之地。

而在日本,曾有机构做过相应的调查,日本消费者之所以爱逛实体店,一大原因是享受逛的乐趣,另一大理由则是“打折活动会很多”。

这是因为,日本对电商实施征税政策。日本很早就对其境内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实施征税政策。由于中国目前并未对网上开店企业征税,在中国网上开店门槛低,从而也使得网上有价格优势。而日本的电商企业的价格优势也并不是很明显。再加上店里时常进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这样一来,平衡了线上线下价格的竞争。

在全球电子商务持续升温的当下,日本的实体店不仅没有降温,还愈发显示出其价值感和生命力。“活得好”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5.最靠谱的就是绝无假货!

日本实体业最靠谱的一点是绝无次品和假货,日本商家对商品质量把关严格,如果你在大商场买到残次品,不但会得到大额补偿,经理还得亲自上门道歉。不二的品质,上等的质量,也是日本实体业能屹立市场不倒的主要原因。

在日本超市,为了让顾客了解最新的商品信息,物品使用的电子价签随时更新,并与后台的管理和收款系统相连。售卖的水果蔬菜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产品的名称、产地、商户号、采摘时间、土壤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譬如热门日本的南前豆腐,在几十年豆腐店手工传承的基础上,打造了特有的视觉体系,推出了男前豆腐、做成像桨一样的「吹风的豆腐店吵架至上汤豆腐小子、男-TOMOTSU、绿大豆制豆腐等、豆乳的摇滚乐、厚炸豆腐队长、豆腐丸队长。

南前豆腐扬名日本后,售价比最早高出四倍。更是推出了更多漫画主题的手工豆腐,各种跨界衍生品,俨然成就日本手工豆腐帝国的节奏。

6.电商与实体店在竞争中共存共生

日本百货商场面对新形势下的顾客消费需求,并不是拒绝新的购物模式,而是与时俱进,在和电商的竞争中互利共赢。

比如,日本的很多实体店合作都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店同步销售的服务。消费者从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的商品可在该百货店的实体店取货,实体店内断货的商品也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选购。

7.商场无敌的售后服务

在实体店买好东西之后,如果顾客不想拎着大包小裹回家,可以委托商场打包送货上门。

这一服务并不局限于家电等大件商品,任何服饰、鞋子、皮包、日用品等都可以直接送到客人家中或酒店房间。

是因为日本的包裹服务商可以借助便利店

在线零售商也可以利用便利店实现就近配送

正是因为日本的电商配送体系是建立在实体便利店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日本电商体系与实体店之间并不是绝对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更加健康的共存共荣的关系。

综合以上7点,让日本的实体店大部分并没有受到电商网店的冲击,而且以一种十分和谐的方式继续发展下去。其实现在中国大部分新生的百货商场,也开始学习这些模式并不断在优化自己,毕竟老的百货公司在被洗牌与淘汰。

只有提升我们自身的硬件条件,优化软件的服务意识,和必不可少的创新理念,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频临倒闭的国内实体店如何涅磐重生?

针对国内实体商业的困境,相关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建议建立商业网点规划“硬约束”,防止继续盲目扩张,同时进一步减轻行业负担,积极谋划转型升级。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零售百货业增加休闲、影视娱乐、儿童教育等多种业态,增加互动体验的项目,同时尝试与电商合作,优化商品采购、供应链管理、营销等方面。

有统计显示,我国六成零售企业已转型为多业态经营,涉足超市、百货、购物中心、便利店、电子商务等。

有“中华第一商圈”之称的广州天河路商圈,凭借商贸与文化、娱乐、旅游跨界混搭,获得了旅游主管部门“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授牌。电子商务对商业的汹涌冲击,在这里似乎是“反向”的,越“冲”越旺:2015年,天河路商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0亿元,同比增长15%。

在这里,传统商场“互联网+”了,引入了机器人导购、3D试衣、虚拟现实、定制3D打印等科技体验,消费者置身其中,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就连“网购天堂”的电子产品消费也是如此。天河路商圈扎堆的大型电脑城,并未因电商冲击而门庭冷落。原先货品杂陈堆积的IT档口,如今变身IT咖啡馆,店员由“时尚女”取代了“工科男”,顾客现场体验之后线上购买,消费与社交活动同步。

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这个商圈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像“商”圈,所购之“物”,主要是听音乐会、逛图书馆、看海洋动物、参与工业设计、品尝美味佳肴、游览城市景观等各类文化、旅游体验活动,不知不觉中掏出了一大笔钱、手上挽起了大包小包。今年国庆黄金周,依托广州国际购物节、极地海洋馆、数字图书馆等等特色项目,天河路商圈全天的高峰客流量超过400万人次,相当于数座中等城市的人口总和。

“多业态经营顺应了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甚至可以分散风险提高利润。电商与实体零售各有优势与瓶颈,在未来的商业模式探索中,全渠道融合有望成为电商的‘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实体零售商也可能凭借全渠道融合重获增长。”德勤中国消费品及零售行业全国主管合伙人龙永雄如是说。

以下是对2017年实体店趋势的几个预测:

① 开始重视“同款同价”。这意味着“大变革”的开始,也是实体店崛起的起点。

② “类直营”加盟方式开始流行。其基本加盟策略是——加盟方负责出钱,品牌商负责经营,双方分利。

③ 纯网络品牌大力发展实体加盟。这个可以参考茵曼,还会有很多,2016年是风口。

④ 社区店铺抢手。除了餐饮、美容美发、娱乐等生活服务类的店铺之外,超市小型化、果蔬食品店、品类专业店都是增量市场,社区店铺会越来越抢手。

⑤ 超市小型化。社区会有越来越多的知名小型连锁超市,比如沃尔玛、步步高。

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实体店一直在发展改革,尽管电商大热,但依然在一个非常关键领域上有所缺失,那就是购物体验。这将非常有可能导致未来几年,实体店将减少对电商的过度关注,转而重新投入到实体店销售。

如今网上购物一二线城市大多市场饱和,竞争惨烈,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天长路远,物流难以有效抵达。实体店的机会就在此。一二线城市需要良好的购物体验并且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线上引流,三四线城市和农村需要仓储和物流,实体店都可以为它们做到。

来源:综合自日本设计小站(ID: japandesign)、21财闻汇、营销报(ID:iyingxiaobao)、解放日报、北京晚报等

信用卡想省年费,信用卡提额,这些绝招管用!关注小黄人读财,小黄人老师给你支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过去十几年你错过了房地产市场,未来十几年就别再错过资本市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之大零售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