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小四郎改名av收藏家在耳塞界到底是个什么评价啊

精彩的欧美系耳塞点评,让人拍案叫绝_趣头条爱好大全
& 内容 & 视频
精彩的欧美系耳塞点评,让人拍案叫绝
来源:网络
夜黑风高,今天继续来八一八欧美系欧美系耳塞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明显比日系耳塞晚不少,不过随着森海塞尔的MX500\MX400\MX300在中国市场打开一片天地后,欧美系耳塞逐渐被大家所认可。从技术角度而言,欧美系耳塞精品辈出,调音相对成熟,只可惜做工普遍粗犷,不少耳塞的造型过于“暴力美学”。看到er4的三节套,各位菊花有没有一紧的感觉,里昂君再告诉你标准佩戴方法,拉住耳朵往后拽,张大嘴巴,最后将三节套深深的插入...有没有一种被QJ的酸爽感既然聊到er4,就先说说音特美吧这货的主业其实是造助听器,顺便玩票造了款er4,就在这世上热卖了二十多年,跟德国歌德一样属于十几年不更新产品线顽固角色,曾经有人发信给音特美有没有更新ER4系列的打算,音特美的客服只是很给力的来了句“我们就是最好的,干嘛还要更新”,言语中霸气外露,堪称耳塞界的春哥。关于er4的传说很多,有人说“天天被er4插,以后耳朵聋了可以直接上音特美的助听器”,这TM才是真正一条龙服务;还有人说,玩耳机没玩过小四,人生怎么敢说是完美的呢。提到er4就不得不提到当年的念苍僧,此人在网上专门写过一篇帖子描述er4听感,号称拳打森海脚踢拜亚,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此毒文也为后面形成大批所谓小四党埋下了伏笔,里昂君在这里摘录一小段供君欣赏整个乐队已经站在那一个悬空的舞台上,声场框架之立体凝聚,三围之标准精确,上下高度穿插之逼真,罕见之极,和501那种虚假的有宽度有广度没深度没高度没三围的声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大扇面在我眼前好像那随着晨晓的万道七彩霞光开放的天山雪莲一样无情的尽情美丽舒展!田震的声音就像是扇面的柄点,飘在我的脑后,如此沧桑,展转,断魂。马上换上梦之旅演唱组,闭上眼睛,众所周知梦之旅的碟是录制的非常宽广的民乐声场猛碟,在ER4演绎之下声场边缘整个就直逼墙壁!宏大,稳定,无论是飘荡在背景远方的女声还是在你耳侧的低吟,其女声表现出的苍凉,惨烈,清纯,让人撕心裂肺!我只能形容为天籁!男声密度之密集凝聚结实,之凶猛威严,之刚强正义,让人倾倒!让人折服!让人坠落进梦幻状态!眼前的点点星光,就是那点点的泪水,顺着俺念苍僧那满是伤疤的记忆之石,慢慢滑落。。。是不是已经尿了...哈哈哈实话讲,er4却是里昂君最欣赏的耳塞之一,论背景漆黑感,人声密度,高音延展度,低频质量,能出其右者不多。当年拿它来听张学友那张《活出生命live》头皮发麻,全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现在都忘不了,后来实在受不了耳朵天天被Qj,才忍心出掉,这是后话。音特美总结:背景漆黑度一流、人声密度一流、低频质量一流、高频延展性一流,总之对得起助听器厂商这一身份舒尔早期是做话筒和唱头起家也算是老牌的动铁耳机厂商,经典作品有学友哥最爱的E4C以及E5C,SE530,SE535等声音特点是“油、脆、亮”,有比较油润的中频,声音温吞,耐听度不错,却总感觉素质对不起价格。SE系列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这也为它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获得了“万金油”的称号,后期产品“加强了现代感”,音色上相对前期作品更加的“中性”和“监听”,不过里昂君对舒尔这类温吞货确实提不起兴趣,掐头去尾,好比一个美女在你面前穿了五件秋衣外面还套了两件羽绒服跟你说来啊来啊,来你妹啊来...舒尔总结:万金油,除了大编制古典基本都能胜任,声音油润温吞威士顿作为舞台监听的老牌厂商,旗下的定制耳塞曾经主宰过一个时代,标志产品ES3也曾是杰伦的最爱声音也是里昂君最爱之一早期代表作为UM1、UM2和UM3,这三货,里昂君每听一次就增加一倍对威士顿的倾爱。用UM系列听男声,男声的中音部分饱满结实,充满力度,你甚至可以感觉到声音从喉咙发出时细微震颤,带着很浓重的鼻音,几乎可以让人读懂歌手唱歌时候的状态,如果你喜欢陈奕迅、黄小琥、李宗盛这样嗓音厚实的歌手,那一副UM2,绝对足以让你毫无抵抗力,饱满热情,韵味十足,所谓内敛的华丽说的就是威士顿。当然威士顿也没少干锉事,当年曾刮过一阵耳塞可换线设计风,一向固执己见的威士顿也东施效颦了一把,出了款UM3XRC,结果第一炮就掉沟里了,因为偏音问题被人天天骂娘。另外UM系列线材极易发绿,成天脑袋边上挂两根绿线,这感觉,就差一顶绿帽子了...当然了别以为威士顿在外观方面一直就是破罐子破摔,从黑寡妇W3开始,威士顿的颜值一直维持在极高水准,在平均颜值低于总体水平线以下的欧美军团中,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让人心旷神怡啊。威士顿总结:如果你喜欢上世纪八九十年底巅峰时期的流行音乐,来一副威士顿吧,人声热情饱满,韵味十足,低频松软又弹性十足。ULTIMARTE EARUE算是大名鼎鼎的老牌动铁厂商,以舞台监听起家,其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Jerry Harvey,当然UE被罗技收购后,这哥们又跳槽单干了,开了JH AUDIO,把技术人员统统打包带走,只给罗技一个空空的牌子,不厚道啊,这种做法很像中国的大部分外资企业,“把GDP留给中国,把利润打包带走”,洋鬼子还真的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说,带走技术人员这手真叫狠,拿《大话西游》中牛魔王夫人的话说“跑都跑的这么帅”本来这货也没活多久,唯一值得说道的也就是美国黑五导致的实际购买价格极其实惠。声音方面由于分频极其失败,所有音乐,听起来都有一种被打破和割裂,重新组合的感觉,记得当年拿这货听小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越听感觉自己越分裂,到最后感觉自己像在宇宙中听歌,吓得赶紧把耳机摘下来。UE总结:分频糟糕,适合舞台监听和少部分大编制交响乐。一看到这个牌子,很多人第一感觉这不是百安居么我去,你以为换个标志就能蒙的了我吗?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丹麦的B&O一开始也是卖家具的,就好像你无法相信NOKIA以前是卖手纸起家、兰博基尼是做拖拉机出生、马云同志是从光荣的人民教师起步、红朝太祖毛爷爷是做图书馆抄写员开始的一样,好在人家逼格不断提升,到卖A8的时候,已经开始敢用“耳机中的劳斯莱斯”作为宣传语。飞碟和A8单单看外表,又是一地口水,什么,2G容量的MP3要五千块大洋,真是既侮辱我的钱包又侮辱我的智商。A8当年横空出世的时候,也被惊为天人,声音轻灵飘逸,有一种脱俗的气质,加上极高的颜值,也确实对得B&O丹麦皇家御用品牌的称号。只可惜某设计师哪天出门脑袋被门挤了,狗尾续貂的出了个绿色版A8,这未免也太了解中国国情了吧,难道他们真想证明一个真理“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就得顶点绿”。B&O点评:声音缥缈轻灵,颜值高,价格不亲民森海塞尔曾靠MX500的辉煌,在许多人心中一举奠定了森海就是“好音质代名词”的印象森海有大把经典值得纪念从MX400、MX500到MX90再到MX980到IE80等等声音特点就是典型德国范,中正大气,气势磅礴,着实对得起耳机皇帝和古典之王的称号但是,虽然贵为耳机皇帝,也不能乱搭配,就跟穿衣服的时候讲究“合身”的道理一样,你说中国旗袍美不美?美,但是也要看谁在穿,要是泥轰国女子穿上了旗袍,那感觉就活像一只龙虾,因为泥轰女人的身材往往是倒三角形,还是和服适合她们。提到森海,就又不能不提老对手索尼,当年索尼拿出吃奶的劲,使用大动圈技术打造出EX700,没想到森海用微动圈技术拿出IE8轻松打败EX700,把索尼整的一愣一愣的。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德国人的黑科技,在索尼把动圈越整越大的同时,森海硬是把动圈越整越小,这像极了音响界的bose,都是以小博大的典范。森海的IE系列,确实是聆听古典音乐的不二选择,脱塞感,厅堂感都是一流,气氛烘托方面也是把好手。森海总结:气势磅礴,厅堂感强,尤其适合欣赏古典音乐魔声一句话总结:不慎买了这货的,趁着京东现在还能七天免费退货,退了吧...除了把妹用,这货只能听个动次打次...今天就到这里晚安,明天见里
呈| 美 好 生 活 发 现 者 |转载须知除注明以外,内容均为里昂思呈原创转载请注明
copyright© 唯美系网 www.weimei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写给我眼中的ER4BP,顺便谈谈玩小四的心得0
09:59o3329次浏览o
来源于耳机大家坛,作者iam9527
前些时间和某人争论关于4B和4P,后来想想光吵吵也没什么意思,看客也不明白我为什么争,有想法还是说出来的好。玩了那么久的小四,现在跟小四说再见了,更应该为小四说点东西。加之早先就想写点关于小四的东西,本想命名为&小四使用攻略&,但是各人都有各人对耳塞的用法,自己不敢托大,就命名为&心得&,仅没玩过的兄弟参考,玩过的兄弟交流。由于4S感受的机会不多,因此本篇主要讨论B和P。&
上篇 (我听小4)&
我和小4的相识相恋以及分手 &
第一次认识传说中的小四是在去年的北京烧友聚会上,同时见到了B、P、S。还在用小2的我,对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即决定收一条。受到当时毒文的鼓惑,最终选择了B,而且恰巧就是聚会那天试听的那条,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随后收了CCBOX和NANO的DOCK,每天带着去上自习,不亦乐乎。小四无与伦比的隔音,让我不管多热闹的教室,都坐得稳如泰山。下半年自习教室资源紧张,开始在宿舍自习,室友们的两台电脑加一台XBOX360音箱全开我都能安心学习。现如今考研成功,回想起来,有一半当属小四的功劳。&
大约去年10月到12月左右,塞区的年轻贵宾UU收了4P,带到我那边共同把玩。一方面受到了双绞线(我的4B是红蓝直线)和直推下4P的表现的诱惑,另一方面我听摇滚略多,而寻找好的摇滚录音比较困难,有时候很喜欢的一张碟,却因为4B不喜欢它而基本听不了。学习紧张因此收集好录音对我来说不现实。于是决定出4B入4P,收了一条全黑色的4P。&
就这样戴着4P完成了考研,度过了大学四年中最让人恶心的一个学期,迎来了无所事事苟且偷生的大四下半学期。而小四不是绕耳式耳塞,在便携性上有一定折扣,同时把电脑搬到教研室,在宿舍的时间不多,大概一个礼拜也就两到三小时听音乐,感觉小四放在手里是一种浪费。而且当时小四的FANS开始建党,心想我买入耳的初衷就是想把自己封闭起来,现在这是何必呢。同时冒出来的是铺天盖地的&素质&之争,接受了多年&素质教育&的我,突然对这么一种伟大的论调产生了莫明的恐惧,所以也间接地对小四本身有了想法。 &
都说小四是潜力塞,但我本来就不是愿意花大力气去开发耳机潜力的人,于是决定出掉小四。当时瞄上的是E4G,外观声音什么的都让我喜欢,但是后来得知E4G的线和E2C是一样的,我油乎乎的耳朵肯定会让4G裂线。无奈之下只好作罢,后来借助一个偶然的机会,收了一条E5C,相当喜欢。 &
在这里也向小四说声对不起,见异思迁的我,不是一个忠实的小四玩家,但我相信收我小四的两个人,都是好人。一位上海的爷们,到今天还十分喜爱那条4B;另外一个北京的兄弟,我把4P给他送去的,见一面后感觉这人不错。也为两条小4可以找到好主人而心中暗喜。&
4B和4P对声音的诠释 &
两者声音的差异,声音的优劣,说的人很多,而且争议也很大。我不想搅和到这摊子里去,因此我的方式,是挑几个印象深刻的录音,以及我手头所有的不同设备,讲一点我耳朵和心的感受。感兴趣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自己寻找一下这些东西,进行一下对比(我的音乐和器材都不是很难找)。没条件或者像我一样懒的,就看看我的文章,乐一乐吧。&
小4的解析 &
我不知道大多数人拿什么来定义&解析&这个名词?但是我的衡量标准是:A、细节是否丰富,是否清楚;B、另外专门针对低频,需要有一种有层次感,不杂乱的感觉;C、针对高频,需要有足够好的延伸,丰富而且充满真实感的泛音。 &
按照这三个方面的标准,我认为E5C和E500在A上超过了小4。举个例子,2004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现场录音,既然是现场录音,在场观众的行为(咳嗽放屁鼓掌叫喊等等),以及乐队的意外行为(弓弦的碰撞,乐谱翻页等),我用E5C或者E500,听到的东西比ER4多的多,定位也很清楚。而对于ER4家族内部来说,拿NANO直推的ER4B,在这一点上惨败.... &
小4的B项,目前没找到过还比它更好的。不多说了,可能UM2加个控制力强的前端,可以和小4打个平手。 &
至于C项,E500是要强于ER4的,可以听听《辛德勒名单》的原声,小提琴的&松香味&(即除乐曲本身之外,弓和弦摩擦出来的一种&沙沙&声),E500胜出一点(不多,一点而已),无论是B还是P。而B和P之间我还是喜欢P多点,B的略显纤细,当然不排除喜欢B的人多,也不排除我的B推得还不够好。 &
所以我现在偏向于有人之前提出来的一种说法,小4的细节是用一种锐化之后的声音来引起人耳对细节的注意力。&
小4和钢琴 &
不同的钢琴录音,有不同的感觉。李云迪出的第一张碟,清晰,但是偏薄和刺,用ER4B,不甚耐听,P好一点,但是也好不到哪去,目前最满意的是HD595的演绎。鲁宾斯坦的夜曲,圆润耐听,但是两端延伸略显不足,有磁带的感觉,用B的话,可以毒死人,P差一些,因为有些暗淡。简诺杨多的〈悲怆、月光、热情〉,介于两者之间,但是三首曲目需要动态良好的耳机诠释,听起来才有感觉,因此E5C胜出。小4内部,个人偏爱4P多点。至于拉氏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等等,4P和4B都勉强了一点。&
小4和交响乐 &
不管拿什么器材推,我都喜欢4P下的交响(小克莱伯的贝五,伯姆的贝六,卡拉扬的贝九),为什么呢?4B的小提琴太突出了,刻画地太过纤细,整体乐感不如4P;另外,空间感上,我认为4P要好于4B。4B的中频密度太高,以至于铜号吹起,小提琴奏起的时候,压迫感太强烈,因此我学习的时候,不大乐意听4B的交响乐,会太紧张,无法投入学习。后来入了E5C,我认为,前两者的交响,还是干不过E5C。E5C听的是交响乐,小四听的是乐器,就这样。&
讲讲小4的人声 &
总的说来,4B的男声趋向于年轻化,女声趋向于神仙化。4B明亮,瓷实,突出;4P略暗,略虚,向背景隐入一点距离。这一点上,直推还是加二房,区别不是很大,因此如果只关心人声,那么对二者的选择,也要出于口味问题。如果把4B的人声下半身补足,就会有UM2的感觉;而4P则会有E5C的感觉。 &
顺便说说齿音,感觉二者的差别也不是很大,遇见齿音重的录音,都难听得要死,比如金属乐队的《S&M》,比约克的《Vespertine》,而齿音控制良好的,就不会有问题。从一个侧面说明小4挑录音。&
Pink Floyd 《Echoes-The Best Of Pink Floyd》(我为什么出4B)&
这是我最早接触的一张平克的碟(确切地说是两张),精选,按照某些人的看法,俗了点。但是那音乐,那录音,无一不深深地震撼着我,第一张碟第五首《Echoes》,每次试听的必备。最初是4B+NANO+CCBOX,感觉很好,只是有些地方,空间感不够。但是如果这个组合之中去掉CCBOX,换成NANO直推,马上就降一个水准,鼓点和人声均变得软绵绵(主唱的嗓音本来就不够飚悍)。后来听到了直推4P的这首歌,结实紧凑的低频,每一下都像是敲在心里,而主唱的嗓音,一下子又显得那么引人入胜。也正是因为这个,我才决定了出4B入4P。&
小4的声场 &
接触过的现场并不多,加之对比E5C的感觉,认为声场一方面考量空间感,另一方面考量定位。我认为4B在定位上没什么问题,但是前者就差了点,而4P要在前者上胜出。下面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小4和人头录音 &
都说4B是专门为了人头录音专门打造的,可惜我不认同这种说法。我还是认为,不同的耳塞适合不同的录音,虽然它是人头录音。STAX出的那张人头录音碟,下了全套APE。最喜欢其中雷雨的那段录音,心情烦闷的时候放来听听,整个人都为之舒畅。但是4B没有这种感觉(无论拿什么推),我甚至愿意用PX200(当时还没出掉),后来用595,直到最后的4P。为什么呢,比较一下,用4P听这段录音,闭上眼睛就感觉自己漫步庭院,踩在石阶的苔藓上,听着脚边潺潺的雨声,抬头就看见阵阵闪电划过;而4B呢?好象一阵小玻璃珠(密度大,高频亮)落在我的肩膀(空间感)上;E500就更烂了,像一阵稀泥跌在人脸上(糊,软)。&
但是,还有一段录音,是一辆摩托在人身边跑来跑去,4B和4P都不好,只有E500。摩托车排气管&突突&的响声,太像真的了,说个趣事,UU在公车上拿着E500听到那段录音的时候,吓得整个人都站了起来,被全车的人BS了,哈~~&
这事纯属偶然,为了降低声卡的噪音,我降声卡音量开到最大之后接上耳放,发现噪音全无,哈!爽!随即有人叫我联CS,于是顺便拿4B打了一把。当端着AWP开第一枪的时候,我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削金断玉的枪声,后劲无穷的低频,真的让人一时无法接受,真有一种身处战场的感觉,太刺激了!后来用4P也这么打,就感觉温柔了许多。另外,4B对于脚步声的定位很准确,但是,在判断脚步声的远近时,我遇到了麻烦,于是那天晚上被人虐了.....而4P相比之下好了一些,还是不尽如人意。此后用的最多的,还是595。至于E5C,我还没有实验过,因为现在电脑在教研室了,不敢玩游戏了,汗.....&
简单讲讲音源 &
CT810推4B不很适合,表现为干,薄,刺,不甚耐听。LINEOUT接二房也只是好了一点点,于是没等到4P,就出掉了810。同时因为阴差阳错地放了一个MM的鸽子,不得已花500米收了J905,比810耐听多啦。后来收到4P,更加喜欢。但是对比老机480,还是冷声。另外905有个毛病,用电池的话,读碟时噪音很大,连595上都能听到,所以现在放在宿舍插上电源当台机用....NANO的声音我基本满意,最不爽的地方是低频过于松散无力,好在4P的低频在NANO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后来收了5C,又变回了糊糊的低频,不过我也知道控制5C的低频很难,就不做高的要求了。另外一个在NANO上低频表现好的是UM2。 &
以上是我对小4的声音的认识,很少做评价,主要是描述,很多观点都有人说过,我只是尝试用一种温和点直观点的方式来表达。希望耐心读完的人,能够有所得。&
下篇(小四相关,与玩小四的一些心得)&
入门常识(写给不甚了解小4的人们) &
小4及其兄弟小6,还有另外两款冷门塞子(奥特蓝星和健吾出的),不同于SHURE系列和UM系列,属于深入耳的塞子,顾名思义就是要插得深一些,后果是要痛苦一些,但是隔音也要好一些。没有尝试过入耳的人,最好还是找机会试试再决定是否购买,否则你很有可能将要面对无穷无尽的痛苦与悔恨。 &
小4分为P、S、B三个型号。S在P的分线处串联了一对75欧姆的电阻,起到了细微调音的作用,同时也方便在耳放上使用,P的阻抗低,一方面噪音不好控制,另一方面做好声的低阻耳放不容易。B在S的基础上并联了一对高通电容(数值忘记了),最明显地是提升了高频响应。至于三者声音的变化,很多人都评论了,我也在上篇中写了一点。&
&P-S线,就是一段每个声道电阻值为75欧姆的延长线。官方号称可以将P变成S,实际对比过的人说还是有差异,我在这上面没什么发言权。放假前,承蒙论坛上的box1000兄弟厚爱,赠送了一条他自己制作的线。不过由于在家呆着,直到开学时才拿到手里刚开学时,同时想收一条原装的线来玩玩,好好做一番对比,可惜没求到,就只好算了。那条做的线,对声音的改变还是明显的,但是因为没有对比,我也不多说了。目前是插在CCBOX上来抵制E5C的噪音。再次谢谢box1000兄。&
近段时间小4出了黑色新版,在插头,分线处,以及耳塞后面的插头均有改动,导管变粗。同时B改为双绞线(可能红蓝版本的貌似也有)。双绞线外皮的材质和以前也有少许区别,上面有一段一段的白漆。S的黑色版本至今尚未见到。三节套的材质改变了,留在下面讲。和老版的声音嘛,4P我是没对比出来差别,4B就不知道了,呵呵。其实我自己,也是喜欢红蓝的多一点,好看嘛。&
小四的质量&
总的来说,小4还是很结实的一款耳塞。出故障概率最高的地方,是它的导管,要么裂,要么断,很闹心。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某些批次的耳塞身上。好在两年的保修让你有充足的时间来检验导管的牢靠程度。保养方面要注意,拔插套子的时候(不管什么套子),尽最大可能不要让导管受到弯曲或者扭转的力,而主要承受拉力或者压力。换滤膜的时候,不要把那个螺钉旋得太进。另外,根据官方说法,小四的单元比较怕摔,因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总要保持小四套着一副套子,轻拿轻放,等等。&
小四的套子和小四的佩戴&
三节套。如果说小4是一个传奇的话,我个人认为三节套至少起到了三分之一的作用。原因嘛...看看论坛里铺天盖地的关于三节的帖子就知道啦。 &
老版本的是白色的橡胶,有个很重要的特质是会吸油,因此随着时间推移,会发黄变软。新的三节比较硌,但是时间长了就舒服了。可惜快乐永远是短暂,当它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容易在你拔出耳塞的时候留在你的耳朵里,这时候就该换套子了。酒精、洗发水、肥皂等,都不可能将油洗去,因为油已经渗进去了。我曾经试图用ZIPPO油(强力溶剂)洗油,结果三节套在那油中膨胀成了一个亮晶晶的葡萄,拿出来后用手一搓就成渣渣了。这次失败让我很痛苦....&
&新版本的是灰色的,性质稳定了一些,新的灰套比白套软,旧的灰套比白套硬,但是感觉和皮肤不是很贴合。还是喜欢白的多点,至今还留了一对舍不得用。&
海绵套感觉比较失败,声音不如三节,也不很舒服,因为那个跟输液管一样的内芯会硌耳朵。优点是隔音良好。另外新版本的导管变粗,海绵套内芯还是以前那个直径,因此已经不适用了,使用暴力很可能会搞坏导管!ETY在这点上SB了。&
&小4可以兼容长短COMPLY,初戴感觉很舒服,声音也还可以,但是由于跟UM2比起来,小四插的深很多,因此COMPLY的顶端很容易磨得耳朵痒痒,因此最好不要太长时间佩戴。&
尝试过SHURE的灰色胶套,感觉还是不行,不过有的人耳朵可能比较适应这个,有条件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
另外聚会上有人将三节套最小的一节剪掉,变成二节套,不过这样导管就露出来了,有点不舒服。有废旧三节套的玩家也可以试试。&
三节套的佩戴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一手绕过后脑揪住耳朵上缘,将耳道提起来,同时张嘴,然后插入。不同形状的耳道,需要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微调,当然这要靠个人去发掘了。海绵和COMPLY需要先将其捏成一小圆棍,其余步骤相同。如果觉得三节和耳朵贴合得不好,或者感觉太干燥,可以尝试在三节上面沾点水。&
听诊器效应&
即耳塞线或者单元处受外界碰撞或者空气摩擦,产生的振动通过耳塞线直接(入耳的线一般硬度大些,有利于传导振动)传递到耳道内,产生让人很不愉快的声音。绕耳式的耳塞因为一截线挂在耳朵上,人肉对于振动起到了一个阻尼的作用,因此绕耳式的听诊器效应弱一点,便携性更好点。UM1/2是软线,绕耳,而且还用COMPLY,有吸收振动的作用,因此算是这方面最好的一个。不过最好不要尝试将小四的线绕过耳朵,以前有人就这么把小四的线搞断了。&
恩恩 我想到的就这些啦,小四的玩法是多样的,很多帖子都有阐述,我将我感兴趣或者印象深刻的总结出来一点,给有相同喜好的人看看,谢。
如果你认为这篇评测有用,你可以:(孙涛Aspirin)
(□ Jun。)
第三方登录:这个25年前的小耳塞,凭什么还有人喜欢?
本文来自乙迷HiFi乐租,玩家真实感受。
玩家对器材的褒贬,不代表乙迷观点。
作者:利用好
编者按:音特美ER4系列,1992年推出,至今已有25年。
原本是想租条新小四试试的,但是刚好不在,群主说4s倒是在,那便租4s吧。过两天拆开包裹一看,惊了,本以为是新版的黑漆漆的,但没想到是老版的红蓝小四,可以说是非常的激动了。
先说一下外观,红蓝小四还是要比全黑的小四骚气不少的,虽然做工比较糙(很明显的水口),但是拿在手里的感觉还是很耐操的。因为是单单元,所以体积很小,因而有入耳小火柴的称号,线材是两根并排的直线,质地还是比较硬的,再因为佩戴的原因,听诊器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
然后说一下佩戴,其实就是正规的小四佩戴方法(滑稽),张开嘴巴一手提着耳朵一手塞进去,这个对于耳洞小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难受的,习惯了这个的我感觉耳洞都变大了(滑稽)。但是不得不说小四的声音很大程度来源于三节套和这种佩戴方式,而且因为三节耳套都进去了,隔音效果非常的出众,三十分贝下的声音基本都能隔绝。
再说下大家最关注的声音,总的来说,小四的声音都是比较透明的,解析也还尚可,高频有较强的能量感,中频较为直白,低频量感略偏少但是有一定下潜弹性也很好,声场比一般塞子都要大,分离、瞬态和定位都非常不错,个人觉得大致分布为4:3:3。然后具体结合听的曲目来评价声音。前端:aune m2普通版捆绑b1和天龙da300加fl01耳放。
《渡口》蔡琴,这首歌开头的低频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红蓝er4s的低频量其实并不算特别的少,下潜还行,回弹的速度很快所以没有扩散的感觉,和exk的感觉其实是比较像的,都有不错的打击感,不过因为收的太快了,所以并没有十分好的氛围感,个人还挺喜欢这种感觉的。中频会显得有点点薄,听蔡大妈这种还是会少一点厚重感。
《丝路》梁静茹,《不如这样》陈奕迅,《また君に恋してる》坂本东美,er4s的中频风格染色比较少比较直白的风格,齿音的话听梁静茹还是会有一点,但是是在能接收范围内的,听男声还算可以,就是稍稍有点薄,个人比较喜欢的是er4s听的日系女声,特别是坂本东美《love songs best》这个专辑,恰当厚度的人声再加上丰富的器乐,驱动良好的er4s表现的还是十分出色的。
《Divertimenti》 TrondheimSolistene特隆赫姆独奏乐团,因为是单动铁的原因,er4s的动态和瞬态都很不错,能反应出乐曲的丰富的变化,而且小四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一个这么小的耳机,竟然能有较大的声场和相当不错的定位,但是小四的低频和中频因为调音的原因,其实是有一定信息缺失的,但是如果不是特别地去留意听的话还是不错的。
《Bauklotze》泽野弘之,得益于er4s不错的解析,良好的瞬态和分离,听acg 其实还是蛮合适的,可以感觉到一堆信息往脑子里面怼,唯一不足的地方在于人声比较直白,不够滑,但总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the space sound》stax制作的人头录音碟、《与自己对话》林俊杰,这两个都是人头录音碟,虽然说4b才是专门为人头录音设计的,但是4s在人头录音的表现上还是很不错的,闭上眼睛有非常不错的临场感。
总的来说er4s还是比较杂食的(如果能接收比较直白的人声的话),4s相对与4b在调音上相对妥协了一点,但风格还是偏透明和直白的,在不同前端下的表现也是相差很远的,比如插手机上就很难感受到声场,插aune m2和b1上时能明显感觉到开高增益时声场会大上不少,,而上台后的声场和定位都是要比便携好上不少的。另外er4s受前端影响较大,所以插上m2 b1这种偏味道的前端时,虽然声场不像台式那么大,但是人声也会因为染色变得更合口味一点,用来听流行也是不错的。
作者:利用好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先听后买有保障 省心省钱玩器材 ——乙迷HiFi乐租
关注“乙迷帮”,百款HiFi器材全国免费租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v小四郎改名av收藏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