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支撑还是行政区位,哪个南京主导产业性更厉害

地方政府对发展区域品牌的作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地方政府对发展区域品牌的作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制――上都路古今比较研究_区域文化建设_地方学研究_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栏目导航&&&&
&&共有 18816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制――上都路古今比较研究
&&发表日期:日&&
作者:齐巴托
&&&&【编辑录入:】
编者按:作者,元研会理事、秘书长。这是一部书稿,是一部探索上都地区古今沿革发展的力作。是当地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的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元上都文化网首发,以飨读者。欢迎参与探讨。
&&&&&&&&&&&&&&&&&&&&&&&&&&&&&&&&&
&&&&&&&&&&&&&&&&&&&&&&&
&&&&&&&&&&&&&&&&&&&&&&&&&&&&&&&&&&&&&&&&&&&
上都路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置,属元朝腹里中书省,辖一府、六州、十五县,今跨北京、河北、山西和内蒙古。所谓“腹里”就是
在漠南地区,阴山以北居住着汪古部。1211年,元太祖成吉思帝便已统领金莲川地区。1214年,成吉思帝又将新占领的金朝土地分封给札剌亦儿、兀鲁、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等五投下和帝的弟侄。灭西夏后,原属西夏的今鄂尔多斯、贺兰山、额济纳河、河西走廊和青海等地相继被分赐给诸王,大批蒙古牧民也随着南迁。元朝统治时期,除兴安岭地区属岭北行省外,在上述地方分别设立了宣慰司或路,由辽阳、陕西、甘肃等行省和中书省管辖。德宁路、净州路、集宁路、砂井总管府属汪古部;应昌路、全宁路属弘吉剌部,宁昌路属亦乞列思部;上都路元初为札剌亦儿部、兀鲁郡王营地。永昌路属阔端、沙州路隶八都大王、山丹州属阿只吉分地、西宁州属章吉驸马分地。河套的部分地区为忽必烈子忙哥剌的领地。
元世祖忽必烈首次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元代定今天的河北全部,河南、山西、山东、内蒙一部为“中书省”,各地分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例如:岭北行省、湖广行省),这即是中国“省”的由来。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
元朝实行了两都制:大都和上都,而大都路和上都路是直接属于中书省管辖的中央直属的两个路(即中央行政区域)。
路,是宋、金、元时的地方区划名。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仿唐代道制分境内为最后二十三路;南宋分路,则以安抚司为主;金仿宋制,分境内为十九路,以总管府路为主;宋金时,路相当于省。元朝时把路降为第二等地方行政区划,置总管府,隶属于省。元中书省统今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亦谓之“腹里”,辖路二十九,州八,属府三,属州九十一,属县三百四十六(《元史?地理志》)。上都路即为二十九路之一;明朝废弃路制。
&&&&元朝的首都是大都(今北京),陪都是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五指山所在的兴州原属北京路(今内蒙古宁城大明镇)。1262年(中统三年),忽必烈亲自将兴州从北京路割出,划归开平府。次年,开平府改为上都路。&  上都路所辖的府州及其治所:顺宁府(今河北宣化)、保安州(今河北涿鹿)、蔚州(今河北蔚县)、兴州(今河北隆化)、松州(今内蒙古赤峰)、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
世祖中统四年(1263),置上都路总管府。至元三年(1266),给留守司印。十九年(1281),并为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有留守、同知、副留守、判官等官。所属有修内司、祗应司、器物局、仪鸾局、兵马司、警巡院、开平县、平盈库、万盈库、广积仓、万亿库、行用库、税课提举司、八作司、饩廪司等机构。
《元史?志第十?地理一》:“加号上都,岁一幸焉。至元二年,置留守司。五年,升上都路总管府。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总管府事。户四万一千六十二,口一十一万八千一百九十一。领院一、县一、府一、州四,州领三县,府领三县、二州,州领六县。”当时,上都留守司人户曾达到4万多户、12万人。
初,忽必烈在这些幕僚的策谋和参与下,对邢州、河南、关中等地进行综合治理,采取中原地区传统的汉法,改变了蒙古汗国传统的统治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忽必烈在总理汉地军国事务时,不出征的夏季便驻在金莲川,冬季则寻找避寒的地方居住。金莲川幕府的大多数人都来自南方,不习惯于草居野次的帐篷生活。忽必烈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便在1254年(宪宗四年)修复在战乱中已经破坏的抚州,充做幕府人员的暂时住所,随后去金莲川上筹建城郭,做长期经营的打算。1256年(宪宗六年)忽必烈命令刘秉忠选择合适的地点兴筑城郭,刘秉忠选中了桓州城东面、滦河北岸的冲积平川为筑城地点。这座城郭地址的北半部为一条东西横豆的土岗,取名为龙岗,南临滦河,东西都是广阔的草原,背靠起伏的山峦,气派宏伟,适宜于兴筑大规模的城郭。兴筑工程用了三年时间,第一年先建宫室,第二年开始筑城,第三年基本建成,命名为开平。正当营建开平的时候,有人告发忽必烈及幕府人员偷用国库钱财和滥收赋税。元宪宗蒙哥帝对于忽必烈的所作所为,违背蒙古传统的统治方式,触犯了蒙古统治集团的利益,便派人到各地考核、罗织罪名。忽必烈不得不妥协让步,交出河南、陕西、邢州的权力,撤回幕府人员,将爱女送到蒙哥处当人质,蒙哥才停止了考核。
上都城的扩建和改造也经历了几年。1261年(中统二年)时,先在开平设立宫殿府,负责营建工程。第二年将兴州、松山县和望云县划归开平府。确立两都制度后,便着手在上都进行大规模建设。1263年(中统四年)设立上都路总管府,升上都路管领的望云县为云州(即今北京延庆之北、河北云州),松山县升为松州;又将宣德州(今宣化)升为府,改属上都路。后又经过多次调整,到1267年(至元四年),上都路已管辖有一府、六州;十五县,直到元王朝灭亡。
上都路管领的府为宣德府,府治宣德(今河北宣化县),直辖宣德、宣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北)、顺圣(今河北阳泉)三县。府辖两州:奉圣州(今河北琢鹿县)下属永兴、怀来(县治已为今官厅水库淹没)、绍山(今北京延庆县);蔚州(今河北蔚县)下属灵仙、灵丘(今山西灵丘县)、飞狐(今河北源县)、安定(今河北白乐)、广灵(今山西广灵县)等五县。还辖有兴州,州治兴安(今河北承德市西部),辖兴安、宣兴(今河北滦平县二县;松州(今赤峰市郊西八家),桓州(新桓州、今正蓝旗黑城子)、云州(今河北云州)等地。
据文献记载,宝昌镇(今内蒙古太旗旗府)早在汉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汉代属上谷郡,此境为匈奴所在地。三国时期属魏匈奴,隋、唐时代属鲜卑,金代属昌州,之初隶属宣德府。公元&1262年(中统三年)属上都路,置盐使司。1319年(延佑六年)改为宝昌州。
今日太仆寺旗:
太仆寺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辖下的一个旗,面积为3477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1万,该旗政府驻于宝昌镇。
“贡宝”西芹
元属中书省上都路宣德府,西北部后来置兴和路(治今河北张北)。张北,也叫抚州。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一书说:“三年(1262)二月,将望云县、兴州和松山县划归开平府,辖地便扩大了数倍。次年五月,忽必烈下令‘升开平府为上都,其达鲁花赤兀良吉(应为哈)带为上都路达鲁花赤,总管董铨为上都路总管兼开平府尹’,确定了上都路的建置。同月,‘升上都路望云县为云州,松山县为松州’;八月,‘升宣德州为宣德府,隶上都’;在此之前,已将抚州(张北)升为隆兴府。这样在上都路初建的时候,实辖开平、隆兴、宣德三府,兴州、松州、云州、昌州(今宝昌)四州,宣德、宣平、望云、松山、高原、怀安、天成、威宁八县。”
至元四年正月,“析上都隆兴府自为一路,行总管府事”(《元史?世祖纪三》)。从此张北叫兴和路,从上都路分出去成了独立的路。
四,张家口市
张家口市是一座塞外古城,具有悠久历史,历为北方各民族杂居之地。&春秋时北为匈奴与东胡居住地,南部分属燕国、代国。秦时南部改属代郡、上谷郡。汉时分属乌桓、匈奴、鲜卑。隋时东为涿郡,西属雁门郡。唐时&多属河北道妫州、新州,少属河东道蔚州。北宋时为武州、蔚州、奉圣州、&归化州、儒州、妫州地。南宋时皆属辽。元属中书省上都路宣德府,西北部置兴和路(治今张北)。
  明为延庆州、保安州、云州、蔚州及万全都指挥&使司十二卫、所地。清时北属口北三厅(多伦诺尔厅、独石口厅、张家口厅&),南属宣化府(治今宣化)。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察哈尔特别区口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察哈尔省,张家口为省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初设立张家口特别市。1952年12月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察南、察北两&专区合并后称张家口专区,划归河北省,张家口市为河北省直辖,并为专区治所。1958年5月张家口市改属张家口专区。1959年5月撤销张家口专区,&所辖各县划归张家口市。1961年5月复置张家口专区,张家口市及所属各县&隶属之。1967年12月,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辖张家口市,县属不变。1983年11月,张家口市改为河北省直辖市。1993年7月1日,张家口地、市合并,称张家口市。今张家口下辖: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4个区,13个县。人口:442万。
&&&&&五,宣化&&&&&
宣化,宣府镇占冀州地,秦汉为上谷郡;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后,属辽国;金灭辽后,属金国;元朝时,属中书省上都路。
宣化市古为上谷郡地;唐末置武州、文德县,此后历为州、府、县治所。1946年1月,市、县分设,方析城区及近郊为宣化市。40余年来,置市、置镇、置区,屡有变化,1963年,又改建为宣化区,2010年又改为地级市。兹述其沿革。&&&&周初,宣化及其邻近地区,还是北方游牧部族放牧地带,战国时由东胡占据。燕国用大将秦开计,击破东胡,拓地1000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等郡。宣化区地属上谷郡。&&&&秦,仍置上谷郡。宣化市辖境属上谷郡沮阳县。&&&&西汉基本沿用郡县制,但又分全国为13刺史部,设刺史监察郡县。宣化地方属幽州刺史部上谷郡下落县。《宣化县新志》载:汉武帝时,幽州部设有?瞀县,即今宣化北境;有下落县,即今宣化地,城在今城东。&&&&东汉时,宣化市辖境仍属下落县。
&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析上谷郡西部置广宁郡,属幽州,辖下洛、潘、涿鹿三县。宣化市辖境属幽州广宁郡下洛县。下洛即两汉时的下落。《晋书.地理志》称,广宁故属上谷,太康中置郡都尉,统三县,下洛、潘、涿鹿。《宣化县新志》对此作注:潘、涿鹿,今保安州也。&&&&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合上谷、广宁为东燕州,置广宁郡广宁县,并将下洛并入广宁。《水经注》指出,下洛为魏燕州广宁县,是广宁郡治。据此,则宣化市辖境在北魏时属东燕州广宁郡广宁县。&&&&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改东燕州为北燕州,领长宁、永丰二郡。宣化市辖境属北燕州永丰郡怀戎县。郡、县均治今怀来城。&&&&隋大业三年(607),废北燕州,改置涿郡,辖今赤城、涿鹿,直至北京、天津的广大地区。宣化市辖境仍属改隶涿郡的怀戎县。
唐初复置北燕州,后改为妫州,属河北道。僖宗光启至昭宗龙纪年间(885---889),析其西部置武州、文德县,属河东道。宣化市为当时州、县治所。&&&&五代时,石敬瑭割让幽(今北京)、云(今大同)等16州给契丹,其中就包括武州。契丹改武州为归化州,仍辖文德县,属西京道。宣化市仍为归化州和文德县治所。&&&&辽大定七年(1167),改归化州为宣化州;大定八年,又改为宣德州,仍领文德县;大定九年,复改文德县为宣德县,州县均属西京路。宣化市为宣德州、县治所。&&&&元初,改宣德州为宣宁府,后又改为宣德府,至元三年(1337),因地震复改为顺宁府。府辖三县:宣德、宣平、顺圣,属中书省上都路。宣化市为顺宁府和宣德县治所。&&&&明代,宣化是边防重镇,不设地方政府。宣化市既是当时宣府左卫、右卫、前卫的治所,又是镇守总兵官的驻地,称宣府镇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废宣府卫所,改置宣化府,宣化县。宣化市为宣化府、县治所。
1913年(民国2年),废宣化府,存宣化县,属直隶省口北道。宣化市为宣化县治所。1929年(民国18年),废道,宣化县直属察哈尔省。日伪盘据时期,宣化县初属伪察南自治区;1939年,日伪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设察南政厅领辖宣化县;1943年复改置伪宣化省,宣化县为伪宣化省省会。此段时期宣化市仍为宣化县治所。&&&&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市、县分设,置宣化县城区及近效为宣化市,并为察哈尔省省会。当年10月,国民党政府占领宣化,仍单置宣化县。&&&&1948年12月,宣化二次解放,仍市、县分置。宣化市辖现宣化市及庞家堡和下花园,属察哈尔省。&&&&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为察南专属宣化镇。1950年2月仍恢复市建制,并于1952年底改隶河北省。
1955年11月,撤销宣化市,置宣化城区为宣化镇,属张家口市。&&&&1958年11月,宣化县、镇合并。1959年6月,改合并后的宣化镇为宣化区,仍属张家口市。&&&&1960年7月,撤宣化区,改置宣化市,属张家口地区,由张家口市代管。1961年6月,恢复宣化县建制,仍市、县分设。&&&&1963年3月,复改宣化市为宣化区,属张家口市。&&&&2010年1月,改宣化区为地级宣化市,属河北省。&&&&六,赤城&&&&赤城,元朝属中书省上都路顺宁府望云县。
河北怀安,即怀来县。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今县境西部改属中书省兴和路,东部宣平县仍属上都路宣德州。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将宣平县移治辛南庄(今左卫西十里),属中书省上都路顺宁府,后改属宣德府。西南部属兴和路。怀来县,元朝皇帝北幸时,纳钵设在县南2里处。蒙古皇帝北返至此,“凡官署留京师者,皆盛具牲酒果核于此,候迎大驾,仍张大宴,庆北还也。”
据碑文记载,白瀑寺庙产众多,仅下院就有“白洋村龙泉院”、“雁翅村崇兴院”、“芹峪村一所”、“尚安东葆村烧香院”、“上都路怀来县福寺”等。
蔚州(今河北蔚县),元属上都路之顺宁府。至大元年十一月升为蔚昌府,直隶上都路。
沽源,金时隶西京路,分属桓州(平定堡以北)、宣德州(平定堡以南)。公元1279年,元灭宋,完成统一。沽源隶元中书省。今白土窑乡以西地区属兴和路(今张北)宝昌州(今宝昌镇);以东地区属上都路(今正蓝旗)桓州(今正蓝旗)。
十,北京市
龙庆州,本金缙山县(今北京市延庆县),崇庆元年改缙山为镇州(《金史?毕资伦传》)。入元,废镇州,复为缙山县。《元史?世祖纪》:中统二年十一月,“诏汉军屯怀来、缙山”为之证。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省入怀来县,五年(1268年)复置。本属上都路宣德府奉圣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仁宗皇帝就生于延庆县内香水园,故于仁宗延v三年(1316年)九月,特将缙山、怀来二县由上都路划归大都路辖,并改缙山县为龙庆州(《元史?仁宗纪》)。按《元史?百官志三》说“为延v七年(1320)改缙山为龙庆州。”二说相差四年,此从《仁宗纪》说。延v四年(1317年)四月,割怀来县属龙庆州,故州领怀来一县。又《元史?仁宗纪》云,至顺元年(1330)三月,“分龙庆州隶大都路”。是知龙庆州又一度复归上都路。即至1330年,延庆还是属于上都路。
&&&&&北口千户所(即今八达岭关城),属上都路龙庆州(今延庆县),南口千户所属大都路昌平县。
今北京市境在元代尚居大都路之外者,除延庆外,还有今怀柔区长城以北山区和密云县西境长城之外山地。这片山区在元代为上都路兴州属地。
据《元史?地理志》知,上都路治开平(上都),领一警巡院、开平一县;又领顺宁府,府下有宣德、宣平、顺圣三县和保安州(领永兴一县)、蔚州(&领灵仙、灵丘、飞狐、定安、广灵五县);又领兴州、松州、桓州、云州(领望云一县)等。除龙庆州、兴州外,余者皆与今北京市境无涉,从略。
【上都路兴州】
兴州,仍金旧置,中统三年(1262年)属上都路。州初领兴安、宜兴二县。《元史?地理志》称二县均置于至元二年(1265年)。其实金代二县已有。或许元初曾废,至元二年复置而已。《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正月,“兴州之兴安、宜兴两县饥”。文宗致和元年(1328年)八月,“升宜兴县为州”。顺帝至元五年(1345年)四月,“革兴州兴安县”。因此,至元末二县皆废,为兴州和宜兴州取代,是为大、小二兴州也。故今北京市怀柔区北部和密云县西部山区,于元代则先属上都路兴州宜兴县地,后为宜兴州地。
兴洲位于滦平县城北偏东十公里处,地处兴洲河西岸。春秋时为东胡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属渔阳郡。西汉为渔阳郡白檀县,北魏属安州广阳郡广兴县,西境为御夷镇地;后并入厍莫奚。隋唐因之,属饶乐都督府辖。辽为中京道北安州兴化县地,西境为奚王府地。金为北京路兴州兴化县、宜兴县地。据《钦定热河志》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今承德市滦河镇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1203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由此可知,金、元时所说的小兴州,即今日的兴洲。“州”字演化为“洲”字。&&&&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废山后诸州县,改为卫地。山后,指燕山以北地区;卫地,指不设州县而设卫所的地区。这次撤销的州县,包括位于今于承德一带和今张家口宣化以北的各个州县。于是,兴州被撤消了。大将军徐达负责将山北各州县所有老百姓迁往燕山以南。兴州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拔锅起灶,收拾家当,扶老携幼,告别故土。浩浩荡荡的移民潮,涌进古北口,被分散安置在北平(今北京)以南各州县。据介绍,【兴州古城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承德城西滦平县大屯(满族)乡兴州村。占地面积139830平方米。兴州城地处交通要冲,是金代的军事重镇。城址为长方形,城墙夯筑,北城墙东西两端建有翼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城内曾出土大量砖、瓦等建材和生活用品。占地面积139830平方米。&地处交通要冲,是金代的军事重镇。城址为长方形,城墙夯筑,北城墙东西两端建有翼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城内曾出土大量砖、瓦等建材和生活用品。进入兴州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座废弃的门廊柱基一字排开,并列于门前,上面粗糙的刻有龙鳞、水纹和荷花模样的纹理,中有凹槽,据说是安插门柱所用。进入大门,是一块刻有“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州行宫”字样的石碑。有学者在研究“明初移民保定的小兴州人”时就已经指出:“明初,随着元顺帝逃住大漠的蒙古人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时刻想策马南下,这对明帝国的北部边境造成巨大压力。针对这一情形,徐达在屯积大军抵抗蒙古人的同时,实行了移塞外边民入内的空边政策,即把元代沿边的山后之民称为降民多次迁入内地,散处于汉人之中,以达到分而治之的效果,同时又将一批土著人口征入军伍。从洪武四年(1371)开始,明政府又实行迁降民于北平屯戍的政策,所谓屯戍即为军屯。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又下令将塞外夷民全部迁入内地,从此塞外民籍人口基本上无存。前面所谈到的山后移民即是此时被迁往保定府的,但洪武二十六年(1393)之前由政府组织的迁民均获得当地户籍,永乐年间又重新编审过社屯,洪武移民可能已编人了土著民社,故在以后的自然村中很难看到当时山后民籍移民包括小兴州人的痕迹,有记载者多为大宁都司内撤时随迁的小兴州军籍人口。
河北小兴洲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是和山西洪洞齐名的八大移民基地之一,是辽东、内蒙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成为我国北方历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关外各地向北平及河北一带移民的集散地。元朝末年,明军北上击溃元军主力,元残余势力逃往漠北,但仍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总人数达十万人之多。
上都宜兴州孔子庙建两庑记:(庚寅)&至元二年上都路宜兴县始建孔子庙,后六十有五年县升为州,初庙之成仅有正殿而两庑未备.
上都路兴州州界南至今北京市怀柔区北半部和密云县西半部。
【北京市怀柔区】
  2000年,怀柔区辖10个镇、5个乡,总人口296002人,各乡镇人口:&怀柔镇&112662&雁栖镇&17475&北房镇&18134&杨宋镇&17016&庙城镇&24296&桥梓镇&22485&怀北镇&15915&汤河口镇&7174&渤海镇&16608&九渡河镇&16446&琉璃庙乡&6913&宝山寺乡&4517&碾子乡&3458&长哨营满族乡&7536&喇叭沟门满族乡&5367&(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怀柔县撤县设区。2002年2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2002]6号)批复:(1)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怀柔县,设立怀柔区。以原怀柔县行政区域为怀柔区行政区域。怀柔区人民政府驻怀柔镇府前街。(2)在怀柔镇内设立泉河、龙山两个街道办事处,其余乡镇建制及行政区划不变。2002年4月16日,怀柔区正式挂牌。  2002年,怀柔区辖2个街道、12个镇、2个乡:泉河街道、龙山街道;怀柔镇、雁栖镇、北房镇、杨宋镇、庙城镇、桥梓镇、怀北镇、汤河口镇、渤海镇、九渡河镇、琉璃庙镇、宝山镇;长哨营满族乡、喇叭沟门满族乡。  2005年,怀柔区辖2个街道(龙山街道、泉河街道)、3个地区(怀柔地区、庙城地区、雁栖地区)、12个镇(怀柔镇、庙城镇、杨宋镇、北房镇、雁栖镇、怀北镇、渤海镇、九渡河镇、桥梓镇、琉璃庙镇、汤河口镇、宝山镇)、2个民族乡(喇叭沟门满族乡、长哨营满族乡)。共有29个社区、284个村委会。面积2122.62平方千米,人口&27.3万人。  北京市怀柔区位于东经116o17'-116o53'北纬40o14'-40o04'之间,属北京郊区。怀柔距首都50公里,总面积2557平方公里,人口30万。  ●以著名的万里长城为界,怀柔北依群山、南偎平原,层次鲜明的分为深山、浅山、平原三类不同地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7%,宜林山场林木覆盖率为41%,境内地势南低北高,海拔高度在34&米-1661米之间,北部山区属燕山支脉,&南部平川属华北平原。境内有水库18座,4级以上河流17条,均属朝白河水系。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形成怀柔丰富物产。板栗-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市70%;西洋参-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虹鳟鱼-肉质细、味道鲜;果脯、古钟御酒-国内国际享有盛誉。改革开放后,勤劳智慧的怀柔人凭借地理、资源优势,在这片古老而封闭的土地上创造性的开发建设,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特色突出的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大生产体系,1992年怀柔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1994年被评为全国小康县和绿化百佳县。  ●916路客车&:每天由东直门至怀柔汽车站对开,由早晨5:30至下午6:00,每20分钟发车一次,在怀柔县城设有环行线,有怀柔汽车站、怀柔三中、富乐小区、大地广场、湖光小区、第一幼儿园、仿膳饭庄等12个车站。&936路客车&:每天由东直门至怀柔喇叭门乡,早晨6:00由东直门发车,喇叭沟门返京的最晚车为下午4:00,间隔最长时间为60分钟发车一次,沿途经过怀柔县城、雁栖湖、紫云山、幽谷神潭、九谷口、云蒙山等旅游景点。游6路客车&:每年4月至10月,每周六和周日上午(旺季每天),由北京宣武门、东四十条发车,直通慕田峪长城、红螺寺、雁栖湖,下午返京,发车时间:每日上午7-10时。游16路&:每年4月至10月,每周六和周日上午(旺季每天),由北京宣武门、东大桥等站发车,直通红螺寺和青龙峡景区,下午返京,发车时间:每日7-10时。  1.红螺山红螺寺景区位于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红螺山红螺寺为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  2.&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它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红螺寺处于红螺山山前的千亩苍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的画卷  3.&千年古刹红螺寺背倚的红螺山属燕山余脉,山势巍峨雄武,南襟华北平原京北腹地,在历史上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名山。红螺山一山双峰,比肩耸立,西峰海拔812.9米,东峰海拔811.9米,红螺双峰两翼舒展,引带群山,远远望去,酷似一只大鹏鸟,护卫着古刹寺院。&沿红螺山万米的登山步道登临山顶,放眼四望,山原湖泽,气象万千。北眺燕山,白岩青壑,层峦如烟,苍茫辽阔,极目幽暝;万里长城犹如九首游龙,蜿蜒隐现,穿梭于峰壑之间,密云水库、青龙峡、雁栖湖、怀柔水库、红螺湖尽收眼底。  历史上,怀柔是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考古人员在怀柔区多处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迹。  春秋战国时代,怀柔是燕秦活动的战略要地,属于燕国范围,距燕国都城“蓟”最近的渔阳郡的首府即位于怀柔区北房镇的梨元庄村。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仍设渔阳郡,秦始皇对渔阳一带边远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视,筑长城、修驰道,都路经渔阳。  西汉时,渔阳在经济、军事、民族交流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  西汉中期汉王朝在渔阳设铁官,冶铸农器、兵刃和制造五铢钱,还不断在渔阳一带与少数民族交战,并曾派重兵屯戍。  渔阳地区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锋的前线,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魏以后,渔阳郡的战略位置逐渐衰落,西晋正式废除渔阳建制,怀柔属于燕国范围。  十六国时,虽然恢复了渔阳郡名称,但先后迁至武清、三河,隋、唐迁至今天津蓟县,位于怀柔的渔阳不复存在。  隋、唐至元朝末年,怀柔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建制,唐朝建立的怀柔县为现今的顺义区。  明朝元年(1368年)12月,改顺州为顺义县,改檀州为密云、怀柔二县,这是在现在的怀柔区城建立区一级建制的开始。  明正德8年(1513年),升昌平为州,怀柔为昌平州属县。  清顺治初年,怀柔县为顺天府所辖22县之一。  民国2年,北京地区设京兆地方,怀柔为京兆地区20县之一。  怀柔区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思是招来安抚。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设立怀柔县。  怀柔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了“怀柔”这个名称,公元1368年明朝设置的怀柔县与今天的怀柔区管辖范围基本相同。在古代汉语中,“怀”是来的意思,“柔”是安抚的意思。“怀柔”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以德施政,民族团结,交融发展。
  怀柔区是北京市的远郊区,地处燕山南麓,北京东北部。东临密云县,南与顺义、昌平相连,西与延庆县搭界,北与河北省赤城县、丰宁县、滦平县接壤。怀柔总面积2128.7平方千米,2002年全区总人口27万人。  怀柔距市区40公里,距首都机场27公里,2004年京承高速路将直通怀柔,成为首都半小时经济圈.境内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有“京郊明珠”的美誉。怀柔是一座美丽的卫星城,青山绿水绕半城。这里有俊美的长城,茂密的原始次生林,洁净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地方。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分为深山区、浅山区、丘陵和平原四种地形,其中山区面积88.7%。怀柔房地产局的纪品良副局长评价怀柔是“北京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区域”,人文资源丰富,山水结构合理,非常适宜发展高品位低密度住宅区。  怀柔的旅游坚持以自然景观为主,以会议、休闲、度假型为主,近年来又推出了以春季观景赏花怀柔游;夏季消夏避暑雁栖游;秋季采摘赏叶长城游;冬季岁寒三友红螺寺游为四季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怀柔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来怀柔度假、观光旅游。  近年来,怀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兴办旅游业,目前,怀柔已建成正式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23个,宾馆饭店及各类培训中心78家,床位12000张,2001年怀柔共接待中外游客63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25亿元。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形成怀柔丰富物产。板栗――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市70%;西洋参――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虹鳟鱼―肉质细、味道鲜;果脯、古钟御酒――国内国际享有盛誉。改革开放后,勤劳智慧的怀柔人凭借地理、资源优势,在这片古老而封闭的土地上创造性的开发建设,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特色突出的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大生产体系,1992年怀柔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1994年被评为全国小康县和绿化百佳县。  怀柔区城内比较有名的学校有:  幼儿园:一幼;二幼.等  小学: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等  初中:三中;四中;五中.等  高中:一中;二中;红螺寺中学(红中).等&
  在工业发展上,怀柔作为首都重要的水源保护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以工业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环保型工业,促进工业内部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饮料、汽车及配件、包装印刷为支柱行业的工业结构布局。其中,汽车配件行业已有企业25家,年生产能力在22亿元以上,著名的“福田”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就在怀柔。食品饮料行业有企业48家,主要产品有西餐食品、果脯和红牛饮料、健力宝饮料、汇源果汁、茹梦果汁、黑加伦饮料、雷米汁等十几种,仅饮料的年生产能力在100万吨以上,2001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与食品饮料相配套的包装行业年产出能力23亿元以上。其中,该行业中仅铝质易拉罐的年生产能力就达20亿只,占全国的1/6。  农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根据小平原、大山区,耕地少、林果资源、水资源丰富的特点,怀柔以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为基点,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促进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发展精品、加工、观光、创汇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已初步确立了西洋参、板栗、冷水鱼三大农业主导产业。  2006年一季度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9.8亿元,同比增长13.2%;完成工业销售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产销率达96.2%。实现税金4.83亿元,同比增长37%。工业形势明显好转。在区域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拉动下,建筑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产值4.1亿元,增幅达41.4%。  第三产业稳步提高。2006年一季度,全区A级及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6亿元。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一季度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9.2%。与各区县相比,怀柔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于平谷、门头沟、延庆,排远郊第七位;增幅高于通州、平谷、密云和门头沟,排在第六位。  农业发展全面提速。2006年一季度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4.1个百分点;其中养殖业实现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23.4%。  财政增收再创佳绩。2006年一季度全区区域财政总收入完成9.58亿元,同比增长24.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预算的30.2%。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6年一季度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443.9元,同比增长11.4%。总量上高于通州、平谷、延庆,排远郊第七;增幅低于昌平、大兴、密云、门头沟,排第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05元,同比增长1.9%,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12.8个百分点。总量高于平谷、延庆,在远郊排第八位;增幅仅高于延庆,排第九位。&
  怀柔区除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缘的平原区外,其余均为山地。地貌类型由于受山脉阻隔影响,使全区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平原、丘陵、低山、中山、河谷、盆地等地貌类型。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境内最高猴顶山主峰海拔1755.8米,中北部汤河口盆地海拔264米,南部平原梭草村最低海拔只有34米。  山区以石质山为显著特点。由于区内地质形成年代久远,使山区岩性的实际分布非常复杂。全区地处华北褐土带,主要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四大土类共12个亚类,27个土属,102个土种。土壤随地势起伏变化而变化,由中山到平原随海拔高度降低而依次分布为棕壤、褐土、潮土和水稻土。棕壤面积42.5万亩,占13.4%;褐土面积247.7万亩,占78%;潮土面积6.9万亩,占2.2%;水稻土面积1.5万亩占0.5%。土壤质地平原区为轻壤和沙壤质,山区多为壤质和沙壤质。土壤pH值在5.9―8之间。  平原分布在本区的东南部。总面积24.73万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现代化水平较高,是全区粮、经作物和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区域,也是全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政治文化中心区。  丘陵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与平原之间。总面积为22.07万亩,海拔100―250米,主要由剥蚀残丘组成。阶坡地和沟谷土层较厚,土质良好,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不仅是怀柔区干鲜果的主产区,也是冷水鱼养殖和重要的旅游观光区。低山分布于长城以北的黑驼山两侧和汤河口盆地两侧,总面积132.82万亩,海拔为400―800米之间。其特点是:土薄干旱,耕地少而零散,自然条件差。是怀柔区实施山、水、林、田、路等综合生态治理工程的重点区域。  中山主要分布地黑驼山、云蒙山、猴顶山主峰线两侧,总面积为124.72万亩。中山山体陡峭,气候冷凉,人为破坏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好。是怀柔区天然次生林的主要分布区。  盆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汤河、白河河谷两侧,总面积7.8万亩。盆地河谷土层较厚,地势开阔,水利条件较好,但受气候条件影响,目前耕作制度多为一种一熟制。是全区籽种、杂粮、淡季蔬菜的主产区。  怀柔区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其中97.1%的面积为首都一、二、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优良,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饮用水二级标准。  区内有四级以上河流17条,大中小型水库16座。怀柔平原区不仅是北京市水源八厂的主要补水区,水源九厂取水口建在怀柔,而且是北京市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水源地,42眼水源井日供水能力33.5万立方米,现在每年从怀柔抽取地下水1.2亿立方米。京密引水渠穿越怀柔,怀柔水库、北台上水库、大水峪水库直接为北京供水。北部五个乡镇是密云水库的主要水源地。  全区河流分属海河流域的潮白河和北运河两个水系,以潮白河为主,北运河其次。  潮白河  潮白河位于北京市东郊。流经密云、怀柔、顺义、通县,于通县大沙务村出市境进入河北省香河县。在市界内全长84.5公里。河床最宽处为2000米。北京市的五大水系之一,也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支流。上游主要支流为潮河、白河。潮河发源于河北丰宁县草碾沟南山,自密云县古北口入本市境内。白河发源于河北沽源县,南流经长城至赤城县,折向东流,经延庆、怀柔、密云等县。潮河、白河在密云县河槽村汇合后始称潮白河。在北京市境内的支流有红门川河、小东河、怀河、城北减河、南彩排洪沟、箭杆河、运潮减河等。总流域面积1956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5%。市境内流域面积5613平方公里。潮白河在历史上经常泛滥,1939年曾使500多万亩地受灾。1942年开始在顺义县河南村以下右岸陆续筑堤。1956年进行加固。1978一1979年再次进行全线复堤。流域内建有密云、怀柔、北台上、大水峪、沙厂等水库。1984年11月建成向阳闸枢纽工程。跨河建有牛栏山、向阳闸、俸伯、京榆、友谊等5座公路桥,以及京承、大秦铁路桥2座。  北运河  北运河位于北京市东郊。自通县北关拦河闸南流至牛牧屯村出北京市界,经河北省香河、武清两县至天津市大红桥入海河。为京杭(南北)大运河的北段、海河北系4大河流之一。发源于燕山南麓昌平、海淀一带。通县北关上游称温榆河。在通县、河北、天津又有通惠河、凉水河、凤港减河、龙凤河等汇入。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5300平方公里。在北京市境内长38公里,流域面积4423平方公里。灌溉农田34万亩。北运河古称白河、沾水和潞河,曾用于漕运。  怀柔水库  怀柔水库位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西侧,潮白河支流、怀河山峡出口、怀九河于怀沙河交汇处,属海河流域潮白河水系。水库集水面积:525平方公里。  北台上水库  北台上水库又称雁栖湖。位于怀柔城北10公里、北台上村附近。1959年lO月动工,1960年6月拦洪,1962年1月落成。完成土石方533.5万立方米。水库面积4.6平方公里,常年水面面积为180万平方米,总库容3830万立方米。最深处达30米,一般为22.5米左右。控制雁栖河上游全部山区,流域面积102.2平方公里。建有主坝1座,较大副坝5座,溢洪道1座,输水洞1条。主坝高31米,坝顶长483米,最大蓄水面积2.O平方公里。年供水2干万立方米,灌溉农田4.5万亩。修有5公里长的环湖公路。是开发中的“雁栖湖”旅游区。  大水峪水库  大水峪水库位于怀柔大水峪村西北。1969年12月动工。1978年交付使用。完成土石方13.6万立方米。水库面积0.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面积为52.2万平方米,总库容1460万立方米,控制潮白河支流沙河上游的全部山区55.6平方公里的流域。坝高59米,坝顶长283米;另有溢洪道1座,灌溉输水管道1条,电站l座。年发电量100万千瓦时,年供水8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0.8万亩,水库周围有古长城。  水资源利用现状  2004年全区生产生活累计用水总量为9802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7837万立方米,地表水1265万立方米,自来水700万立方米;2004年工业用水量2049万立方米,家庭居民生活用水量2280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5268万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205万立方米。全区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属山前富水区,持别是本区的东南部地下水埋藏很浅,曾经是泉水溢出区。但由于连续干旱和北京城区大量取水,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和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由2000年底的7.9m下降到2004年底的21.16m。2004年地下水位下降最严重的北房镇郑家庄地区地下水位曾降至29.16m。&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辖10个镇、5个乡,总人口296002人,其中:怀柔镇&112662人、雁栖镇&17475人、北房镇&18134人、杨宋镇&17016人、庙城镇&24296人、桥梓镇&22485人、怀北镇&15915人、汤河口镇&7174人、渤海镇&16608人、九渡河镇&16446人、琉璃庙乡&6913人、宝山寺乡&4517人、碾子乡&3458人、长哨营满族乡&7536人、喇叭沟门满族乡&5367人。  怀柔区辖2个街道、3个地区、9个镇、2个民族乡:泉河街道、龙山街道、怀柔地区、雁栖地区、庙城地区、北房镇、杨宋镇、桥梓镇、怀北镇、汤河口镇、渤海镇、九渡河镇、琉璃庙镇、宝山镇、长哨营满族乡、喇叭沟门满族乡。  泉河街道 辖12个社区(富乐社区、富乐北里社区、滨湖社区、湖光社区、北园社区、杨家园社区、金台园社区、总装备部指挥技术学院社区、馥郁苑社区、梅苑社区、于家园二区社区、开放路社区)。  龙山街道 辖12个社区(商业街社区、南城社区、车站路社区、龙湖新村社区、南华园一区社区、丽湖社区、南华园四区社区、青春苑社区、望怀社区、西园社区、迎宾路社区、南华园三区社区)。  怀柔地区 辖30个村委会(东关村、南关村、东大街村、南大街村、新贤街村、后城街村、石厂村、下元村、钓鱼台村、葛各庄村、唐自口村、张各长村、王化村、大屯村、潘家园村、杨家园村、于家园村、小中富乐村、大中富乐村、刘各长村、东四村、卢庄村、红螺镇村、西三村、甘涧峪村、郭家坞村、红军庄村、孟庄村、兴隆庄村、卧龙岗村)。  雁栖地区 辖1个社区(新村社区);21个村委会(乐园庄村、陈各庄村、下庄村、范各庄村、永乐庄村、北台下村、北台上村、下辛庄村、泉水头村、柏崖厂村、长元村、莲花池村、神堂峪村、官地村、石片村、北湾村、大地村、头道梁村、西栅子村、八道河村、交界河村)。  庙城地区 辖1个社区(庙城社区);18个村委会(高两河村、李两河村、小杜两河村、刘两河村、大杜两河村、肖两河村、赵各庄村、霍各庄村、焦村、彩各庄村、庙城村、桃山村、王史山村、孙史山村、高各庄村、郑重庄村、西台上村、西台下村)。  北房镇 辖1个社区(幸福东园社区);16个村委会(宰相庄村、安各庄村、北房村、南房村、黄吉营村、驸马庄村、梨园庄村、郑家庄村、韦里村、小罗山村、大罗山村、小辛庄村、大周各庄村、小周各庄村、新房子村、胜利村);北京经纬工业开发区。  杨宋镇 辖1个社区(凤翔社区);15个村委会(杨宋庄村、仙台村、西树行村、北年丰村、南年丰村、四季屯村、解村、耿辛庄村、张各庄满族村、花园村、郭庄村、安乐庄村、张自口村、太平庄满族村、梭草村);凤翔科技开发区。  桥梓镇 辖24个村委会(前桥梓村、后桥梓村、山立庄村、东茶坞村、西茶坞村、前茶坞村、平义分村、沙峪口村、新王峪村、上王峪村、苏峪口村、岐庄村、东凤山村、红林村、口头村、凯甲庄村、北宅村、峪口村、峪沟村、一渡河村、后辛庄村、前辛庄村、秦家东庄村、杨家东庄村)。  怀北镇 辖10个村委会(西庄村、东庄村、怀北庄村、龙各庄村、神山村、邓各庄村、大水峪村、河防口村、椴树岭村、新丰村)。  汤河口镇 辖1个社区(汤河口社区);22个村委会(小梁前村、二号沟门村、黄花甸子村、许营村、银河沟村、大栅子村、庄户沟门村、东帽湾村、西帽湾村、大榆树村、新地村、汤河口村、河东村、大蒲池沟村、连石沟村、古石沟门村、东黄梁村、卜营村、大黄塘村、小黄塘村、后安岭村、东湾子村)。  渤海镇 辖20个村委会(渤海所村、景峪村、龙泉庄村、白木村、沙峪村、南冶村、洞台村、铁矿峪村、大榛峪村、庄户村、三岔村、兴隆城村、六渡河村、四渡河村、三渡河村、马道峪村、苇店村、辛营村、营北沟村、田仙峪村)。  九渡河镇 辖18个村委会(四渡河村、黄坎村、吉寺村、团泉村、局里村、&花木村、九渡河村、黄花镇村、东宫村、西台村、黄花城村、撞道口村、石湖峪村、西水峪村、二道关村、杏树台村、庙上村、红庙村)。  琉璃庙镇 辖25个村委会(后山铺村、东峪村、黄泉峪村、柏查子村、琉璃庙村、得田沟村、碾子湾村、老公营村、安洲坝村、西湾子村、前安岭村、双文铺村、青石岭村、白河北村、狼虎哨村、西台子村、崎峰茶村、孙胡沟村、沟门村、鱼水洞村、河北村、八亩地村、二台子村、杨树下村、梁根村)。  宝山镇 辖25个村委会(宝山寺村、养鱼池村、超梁子村、对石村、西黄梁村、盘道沟村、西帽山村、牛圈子村、大黄木厂村、小黄木厂村、下坊村、转年村、杨树下村、郑栅子村、温栅子村、下栅子村、四道河村、道德坑村、阳坡村、松树台村、四窝铺村、碾子村、菜树店村、三块石村、江村村)。  长哨营满族乡 辖24个村委会(东南沟村、老西沟村、长哨营村、遥岭村、杨树湾村、二道河村、三岔口村、大地村、榆树湾村、古洞沟村、七道梁村、北湾村、东辛店村、北干沟村、四道河村、大沟村、项栅子村、七道河村、八道河村、西沟村、后沟村、上孟营村、老沟门村、三道子村)。  喇叭沟门满族乡 辖15个村委会(帽山村、胡营村、四道穴村、西府营村、中榆店村、下河北村、孙栅子村、北辛店村、苗营村、官帽山村、喇叭沟门村、大甸子村、东岔村、对角沟门村、上台子村)。
【北京市密云县】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总面积2226.5平方千米。2005年底户籍人口42.5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密云镇。邮编:101500。&
  密云县地处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总面积2226.5平方公里。  密云历史悠久,古人曾誉为“燕国天府”。秦代设渔阳郡;隋为檀州;明永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密云县隶之;雍正六年改密云县直属顺天府北路厅;民国初废顺天府,改称京兆,密云县属京兆;1928年废京兆,改隶河北省;1958年9月28日归北京市所辖。密云县既是全国农业生态试点县,又是全国绿化先进县。2008年,密云县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县、2008年10月28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授予密云县“国家园林县城”荣誉称号。密云县旅游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项目众多。密云水库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燕山群峰环抱之中,水面面积188平方公里,蓄水量43.75亿立方米,约占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如此辽阔的水面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目前,密云县森林覆盖率达57%,可称是净水、净气、净土的绿色公园。  全县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达100多处,已开发、开放景区25处,有的在华北地区甚至全国都享有盛誉。如云蒙山怪石林立,植被茂密,瀑布众多,被誉为“北国黄山”;云岫谷景区冰川巨砾、水秀石红,是华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狩猎场,并且享誉京城;司马台长城以其“惊、险、奇”和独特造型被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称为“中国长城之最”;黑龙潭山峰耸立,瀑布高悬,循溪探胜,潭石嵌涧;清凉谷景区四季山泉喷涌,其中“千尺珍珠瀑”使人赞叹不已。  游山玩水之后,不防吃吃农家饭,住住民俗村,或是享受一下云湖度假村三星级的待遇,渔阳商务会馆、檀州宾馆二星级的饭菜。北大教授称赞密云为“北京山水大观,首都郊野公园”。  县内聚住着汉、满、回、蒙古、朝鲜、壮、布依、彝8个民族,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3.8万。&
2004年,密云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20.80亿元,与2000年同比增长126.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00元,同比增长72.7%,大农业总收入实现22.98亿元,同比增长116.0%,养殖业总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129.0%。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总体翻了一番。  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化基地128个,其中养殖业79个,种植业49个。2004年全县林地总面积达到207.8万亩,较2000年增加52.4万亩。  2004年,全县奶牛存栏达22219头;鲜奶总产67535吨,家禽出栏3421.5万只;肉羊出栏44.6万只;果品总产65778吨;蔬菜总产3.5亿公斤。  2004年密云县建成30万亩板栗、8万亩仁用杏基地,果树总面积达到55.1万亩,位居京郊第一。无公害蔬菜基地总规模发展到8.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67万亩,规模化设施蔬菜园区59个,成为30个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示范先进县之一。  全县累计建成休闲渔业小区90个,养殖水面14.3万亩;休闲观光采摘园25个,面积2.4万亩。  工业
到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04.4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74亿元。&密云工业开发区位于密云县城西南,1992年5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2000年升入北京市级开发区。1999年,国家教育部在区内建立“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基地”、2000年北京市科委批准建立“北京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基地”、2002年北京市经委在区内建立“北京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基地”。  到2004年底,开发区总规划面积扩至12.6平方公里。入区企业118家,先后引进内蒙古伊利集团、湖南太子奶集团、美登高食品公司等食品加工企业7家;引进“北京现代汽车”、“北汽福田”、“通用汽车”做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24家;引进电子信息企业15家。引进企业完成实际投资64亿元,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5家。投产企业89家,三资企业34家,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安置劳动就业13100人。五年来,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亿元人民币;累计实现总收入256亿元人民币;累计实现利润15.3亿元人民币。  2004年底,已开发面积5000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3.3亿元,达到六通一平的标准。累计入驻企业200家,实际到位资金23亿元,其中规模企业58家。2004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增加值3.5亿元;利润7996万元;税金5744万元,安置农民就业25673人。  五年来,累计引进工业企业738家。其中,2004年引进工业企业97家,协议投资额达18.32亿元,实际投入资金6.41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69个。安徽华源、天津庆达等一批具备较强实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落户密云,为密云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工业发展增强了后劲。2004年底,五大主导产业年实现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县工业收入的50%;工业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1.7%,在全县工业增加值中的比例达到48%,五大主导产业在全县工业中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十五”期间,共有919家工业企业,通过破产、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出售、注销、转私营、长期租赁等形式,完成了转制。其中,乡镇工业企业852家,县属工业企业67家。  建筑业
五年来,建筑、建材、房地产开发业累计开复工总面积938.8万平方米,年均开复工总面积234.7万平方米,年均增长23.1%;累计实现建安产值137亿元;累计实现收入99亿元;累计上交税金7.35亿元;累计完成利润8亿元;累计实现增加值38.02亿元。其中:2004年全县建筑、建材及房地产开发业共实现总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10.3%;总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6.4%;上缴税金2.3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增加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10.7%;建筑业开复工总面积2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5%。  目前全县共有房屋建筑总承包企业10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4家,三级资质企业5家,全行业总资产13.2亿元,净资产7.1亿元,从业人员近2万多人。为应对入世后的国际竞争,二级以上企业全部取得ISO-9002质量认证,华云公司顺利完成了ISO9002-94版到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转换,以华云公司为骨干的建筑业五大龙头企业总体格局已经形成。建筑业的综合经济指标已从“九五”时期全市18个区县的第14至1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8位,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密云城市建设过程中,近60多亿元造价的房屋建设工程有60%以上是由本县建筑施工企业完成的。五年中,累计开复工总面积938.8万平方米;累计实现建安产值103.2亿元;累计实现收入7602亿元;累计上交税金2.7亿元;累计完成利润3.7亿元;累计实现增加值20.4亿元。  建材业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基地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全县共有建材生产企业97家,行业总资产7.12亿元;净资产4.48亿元;设备投资总额4.29亿元;装机容量2.6万kw。本县建材企业可生产14个门类40余种产品。以密云构件厂、水泥管厂为龙头的水泥制品生产基地,以鹏程公司为龙头的隔墙板、保温板生产基地,以密云镇及周边河南寨、檀营为主的门窗生产基地,以开发区爱王公司为龙头的新型装饰材料生产基地等基地化生产格局已经形成。近四年,建材业累计实现总产值34.0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38亿元;完成利润2.28亿元;上缴税金1.68亿元;累计实现增加值11.16亿元。  2004年底,全县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57家,其中落地企业37家,注册资金约20亿元;非落地企业320家,注册资金约35亿元;拥有国家一级开发企业1家,二级企业3家;资产总额超过23亿元的3家,密云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规模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十五”期间,先后有湖南六建、中建一局、太扬置业、江苏太州等几十家开发、建筑施工企业来我县投资建设,共引进资金达30多亿元。五年中,累计开复工总面积942万平方米,年均开复工总面积23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商品房投资额75.75亿元,年均投资额18.9亿元。  2004年累计实现县外建安产值51.5亿元;累计实现收入43.3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2亿元;累计完成利润2.1亿元;累计开复工总面积259.8万平方米。其中:县外总开复工面积&8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15.8亿元;实现建安总收入13.6亿元;上缴税金3400万元,完成利润6506万元,;不但实现了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有60%在县外的总体工作目标,而且解决本县富余劳动力就业达5000多人,县外建筑市场已经成为建筑业经济指标的主要来源。  旅游业  自2000年以来,密云县旅游业不断壮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旅游产业总量呈持续递增趋势,产业格局逐步构建成形,旅游经济呈持续增长的态势,随着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在游客心目中地位日趋攀升,密云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认可,旅游业逐渐由自然观光型朝向休闲度假型过渡、发展,游客来密云旅游度假的平均消费比年初大幅攀升,随着近两年来,农业产业机构调整,一产向三产转移的趋势在旅游行业表现明显,密云的旅游从单一的游客接待发展到涉及到行、游、购、住、食、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接待,相当一部分农民开始转变传统单一的生产方式,利用现有的条件和农业、林业资源搞起民俗旅游接待和农产品销售,民俗旅游逐渐发展成为构成旅游业经济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接待逐渐成为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密云县旅游业正朝向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良性方向发展。&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南麓、华北大平原北缘,是平原与山区交接地带。北邻河北省滦平县,东接河北省承德县和兴隆县。南与平谷、顺义县相连,西与怀柔县毗邻。县城距北京东直门65公里,全县总面积2226.5平方公里,县城呈三角形。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7.33%,名列京郊之首。境内无农药残毒,无人为公害,即是全国绿化先进县,又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被海内外朋友誉为净水净土的绿色乐园。  根据200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北京市密云县土地总面积亩,其中农用地2309789亩,占69.1%;建设用地亩,占14.6%;未利用地亩,占16.3%。  密云河流众多,主要属潮白河水系,较大的河流有14条,年平均自然流量达13.5亿立方米,潮白河纵贯南北,汇合于县城西南3公里处。众多的河流,使密云的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除拥有占地224平方公里的密云水库外,还有23座中小型水库。&密云水库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燕山群峰环抱之中,水面面积188平方公里,蓄水量43.75亿立方米,约占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如此辽阔的水面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83万公顷。与水库配套兴建的26座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9.4万千瓦,发电量居京郊之首。  潮河
潮河位于北京东北。源于河北省丰宁县草碾沟南山,经滦平县到古北口入北京市密云县境。潮河因水流湍急,其声如潮而得名。入市境曲折南流在密云县城西南河漕村东与白河汇流后,称潮白河。密云水库建成后,潮河分为密云水库上游和下游两段,在密云境内上游长24公里,流域面积234.5平方公里,为山地;下游长31公里,’流域面积216.8平方公里,为平原。沿途有:印⑻篮印泊锬竞印⑶逅雍秃烀糯ê游逄踅洗笾Я鳌3焙釉诶飞铣萍辉撕樱R虮┯旰腿刖橙菟共患岸豪某稍帧1949年后疏挖河道15公里,筑堤13公里,打坝70道,改滩造田0.28万亩。密云水库建成后,下游洪水灾害基本解除。  白河  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独石口乡,在白河堡水库上游进入市境后曲折南流,经延庆、怀柔,在怀柔县汤河口与汤河汇合,流至密云县城西南河漕村东与潮河汇流,称潮白河。密云水库建成后,被分为两段,上游为山地,集水面积9076平方公里,有白马关河、蛇鱼川河两条支流汇入。白河在历史上称沽水,经常泛滥成灾,明、清两代为防御洪水曾修筑密云护城堤坝数十道(见白河古堤)。1949年后,又疏挖下游河道5.2公里,密云水库建成后下游水灾基本解除。  潮白河水系该水系由潮河和白河二条河流组成。经北京密云、怀柔、顺义、通州,从大沙务村流入河北省香河县。主要支流有潮河、白河。潮河发源于河北丰宁县上黄旗北,经滦平县、古北口入北京密云县,至高岭乡漕城子注入密云水库东北端,出密云水库东南端穆家峪乡大坝,向西南流至密云县城南十里堡,汇白河。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南大马群山,经赤城县流入北京延庆县,再经怀柔县进密云县四合堂乡,至石城乡注入密云水库西北端,出水库西南端调节池大坝后,南流到密云县城南十里堡,汇潮河。二河交汇后,始称潮白河,向西南经怀柔县入顺义县境,沿通县东界南流入河北省潮白新河,至天津注入渤海。该河北京境内流域面积5400多平方公里。北京界内全长84.5公里。  潮河干渠
自密云水库潮河大坝引出,入顺义县唐指山水库,全长116公里。建于1963年。&北京市区河湖水系图白河补水干渠工程:延庆境内的白河堡水库,是北京境内的"高峡平湖"。白河引水隧道长达7公里多,引水出山,后分为3支,北干渠与龙庆峡的古城水库和松山的佛峪口水口相接;南干渠经军都山隧洞补给十三陵水库;补水渠引入妫水河,注入官厅水库,总长79公里。该引入工程浩大而艰巨,历时将近6年。&此外,本市自60年代起,陆续兴修的水利干渠主要工程有海淀永丰灌渠,潮白河水渠,大兴县卢沟桥引水及尚在施工中的凉水河治理工程等。这些引水干渠为北京市的农田灌溉,防洪、旅游、环境治理起了重要作用。  安达木河  安达木河曾称“乾塔木河”。位于密云县东北山区。发源于河北省滦平县涝洼村北山区和承德县乱石洞子,分别由北岭和黑关入密云县境,在曹家路村东汇合后称安达木河。境内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364.31平方公里,均为山地。流域内建有遥桥峪水库。流经密云县3个乡,至桑园村西入潮河。  沙河
沙河源于怀柔县枣树林村的各山沟,经椴树岭、峪道河注入大水峪水库。下游至邓各庄一段,右岸有河防口支流;左岸有密云县境内的牛盆峪、小水峪、白道峪诸流汇入。沙河主流于东流水庄东分为3股。东股南下于张自口村西北、中股二道河子于南房村西、西股罗家沟于王化村东铁路桥北侧各自注入雁栖河。流域面积287.04平方公里。枣树林村因地处迎风坡面,造成暴雨异常,被列为1942年以来海河流域十二个最大降雨点之一。  红门川河  红门川河位于密云县东部山区。源于河北省兴隆县&黄门子村东,从密云县龙潭岭入境。全长20.5公里,沙厂&水库以上流域面积128平方公里,均为山地。流经密云县&3个乡,至邓家湾入潮河。下游建有沙厂水库,蓄水2120&万立方米。沿途有达峪沟、碰合寺、龙门沟等10多条小河汇入。  小东河  小东河位于顺义县城东北部。发源于密云县河南寨&乡,流经贾山、马坊,于史家口东入潮白河。河道全长18公里,上口宽22―31米,流域面积34平方公里。上游支流峪于沟建有唐指山水库。  白马关河
白马关河位于密云县北部山区。发源于密云县番字牌乡良营子村东沟,流经番字牌、冯家峪两乡,过保峪岭村入密云水库,系白河支流。全长34.5公里,流域面积&227.6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流,年均流量4300万立方米。支流上流建有3座小水库和5座小塘坝。  错河
错河发源于北京市密云县东邵渠乡太保庄南山北麓,自北向南流至刘家店乡北店村入千谷县境,后于马昌营乡前荷营村东南汇入t河。全长40.7公里,流域面积494平方公里,行洪能力200至400秒立方米。河西北店村处吉山顶上有两峰似驼峰,并有古庙。  古楼峪河  古楼峪河源头位于密云县云蒙山,因流经古楼峪峡谷,河从峡名。在鹿皮关的大关桥下汇入白河,全长10公里。落差达800余米,形成黑龙潭、白龙泉、珍珠串、葫芦潭、山神眼等18个名潭。  圣水泉
圣水泉位于密云县南5公里的圣水山北山根。明朝万历初年,戚继光观览圣水泉后,捐款在泉旁修建了一座龙女庙和一座过凉亭(又称初月亭)。在凉亭的前边,还用河卵石砌筑了一个长方形的滴水池,使圣水泉的水绕过庙、亭以后,从山石缝隙间滴入池内。滴水入池所发响声,&似古琴鸣响,故称之为“圣水鸣琴”。&
  2005年,密云县辖17个镇(密云镇、十里堡镇、河南寨镇、东邵渠镇、巨各庄镇、大城子镇、北庄镇、太师屯镇、新城子镇、古北口镇、高岭镇、不老屯镇、冯家峪镇、石城镇、西田各庄镇、溪翁庄镇、穆家峪镇)、1个民族乡(檀营满族蒙族乡)。共有65个社区、334个村委会。  2000年,密云县辖13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20019人,其中:密云镇&104863人、穆家峪镇&30687人、河南寨镇&23739人、溪翁庄镇&22622人、西田各庄镇&39791人、十里堡镇&22027人、巨各庄镇&24750人、大城子镇&15877人、太师屯镇&32937人、高岭镇&17656人、古北口镇&9254人、不老屯镇&22411人、冯家峪镇&6039人、东邵渠乡&13416人、北庄乡&9141人、新城子乡&10810人、番字牌乡&3937人、石城乡&5956人、檀营乡&4106人。  密云县辖2个街道、17个镇、1个地区(民族乡):鼓楼街道、果园街道、檀营地区(檀营满族蒙古族乡)、密云镇、溪翁庄镇、西田各庄镇、十里堡镇、河南寨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太师屯镇、高岭镇、不老屯镇、冯家峪镇、古北口镇、大城子镇、东邵渠镇、北庄镇、新城子镇、石城镇。  鼓楼街道 辖24个社区(长安社区、白檀社区、檀城社区、鼓楼社区、鼓楼南区社区、宾阳里社区、宾阳北里社区、宾阳西里社区、北源里社区、东菜园社区、行宫社区、石桥社区、沿湖社区、车站路社区、车站路南区社区、檀州家园社区、花园社区、云秀花园社区、宾阳社区、太扬家园社区、行宫南区社区、亚澜湾社区、向阳西区社区、向阳东区社区)。  果园街道 辖12个社区(康居社区、新北路社区、兴云社区、果园西里社区、果园新里社区、果园新里北区社区、密西花园社区、季庄社区、康馨雅苑社区、大唐庄社区、小唐庄社区、李各庄社区)。  檀营地区 辖1个社区(檀营社区);4个村委会(第一村、第二村、第三村、第四村)。  密云镇 辖6个村委会(季庄村、大唐庄村、小唐庄村、王家楼村、西户部庄村、李各庄村)。  溪翁庄镇 辖6个社区(第一社区、第二社区、第三社区、第四社区、第五社区、润溪社区);14个村委会(北白岩村、溪翁庄村、金叵罗村、石马峪村、走马庄村、尖岩村、东智东村、东智西村、东智北村、石墙沟村、黑山寺村、立新庄村、白草洼村、东营子村)。  西田各庄镇 辖4个社区(西田各庄社区、怡然家园社区、大辛庄社区、沿村社区);34个村委会(西田各庄村、董各庄村、苍头村、渤海寨村、水洼屯村、西恒河村、疃里村、沿村、大辛庄村、西智村、太子务村、东户部庄村、韩各庄村、于家台村、西山村、建新村、朝阳村、卸甲山村、马营村、康各庄村、西庄户村、西沙地村、小水峪村、兴盛村、牛盆峪村、白道峪村、小石尖村、署地村、王庄村、青甸村、黄坨子村、坟庄村、龚庄子村、河北庄村)。  十里堡镇 辖3个社区(燕落寨社区、明珠社区、王各庄社区);12个村委会(清水潭村、统军庄村、程家庄村、庄禾屯村、河漕村、十里堡村、靳各寨村、岭东村、双井村、水泉村、杨辛庄村、红光村);隆源工业小区。  河南寨镇 辖28个村委会(平头村、前金沟村、金沟村、两河村、沙坞村、赶河厂村、新兴村、连花瓣村、钓鱼台村、南单家庄村、台上村、下屯村、南金沟屯村、荆栗园村、团结村、中庄村、套里村、芦古庄村、北金沟屯村、河南寨村、北单家庄村、宁村、圣水头村、东套里村、渔家台村、陈各庄村、提辖庄村、山口庄村);滨河开发区。  巨各庄镇 辖4个社区(新生社区、铁矿社区、沙厂社区、豆各庄社区);26个村委会(查子沟村、达峪村、娄峪村、水树峪村、沙厂村、前厂村、牛角峪村、康各庄村、海子村、久远庄村、塘子村、赵家庄村、豆各庄村、巨各庄村、八家庄村、金山子村、张家庄村、霍各庄村、水峪村、黄各庄村、前焦家务村、塘峪村、后焦家务村、丰各庄村、东白岩村、蔡家洼村)。  穆家峪镇 辖1个社区(穆家峪社区);22个村委会(刘林池村、新农村、前栗园村、后栗园村、沙峪沟村、大石岭村、水漳村、达峪沟村、荆稍坟村、羊山村、南穆家峪村、北穆家峪村、九松山村、西穆家峪村、阁老峪村、娄子峪村、达岩村、辛安庄村、荆子峪村、上峪村、庄头峪村、碱厂村)。  太师屯镇 辖4个社区(太师屯社区、光明社区、正阳社区、永安社区);34个村委会(黄各庄村、许庄子村、流河峪村、前八家庄村、后八家庄村、龙潭沟村、上庄子村、东田各庄村、流河沟村、葡萄园村、太师屯村、太师庄村、上金山村、大漕村、小漕村、城子村、松树峪村、学各庄村、松树掌村、桑园村、黑古沿村、前南台村、后南台村、头道岭村、光明队村、二道河村、车道峪村、沙峪村、令公村、南沟村、石岩井村、东庄禾村、马厂村、涝洼村);金湖工业小区。  高岭镇 辖21个村委会(下会村、辛庄村、放马峪村、高岭村、高岭屯村、白河涧村、瑶亭村、芹菜岭村、东关村、石匣村、大屯村、栗榛寨村、四合村、小开岭村、大开岭村、上甸子村、下甸子村、下河村、郝家台村、界牌峪村、田庄村)。  不老屯镇 辖2个社区(不老屯社区、燕落社区);26个村委会(杨各庄村、董各庄村、沙峪里村、学艺厂村、转山子村、黄土坎村、燕落村、不老屯村、白土沟村、丑山子村、边庄子村、车道岭村、兵马营村、柳树沟村、大窝铺村、永乐村、学各庄村、香水峪村、北香峪村、南香峪村、半城子村、史庄子村、古石峪村、陈家峪村、阳坡地村、西坨古村)。  冯家峪镇 辖18个村委会(保峪岭村、西庄子村、石洞子村、冯家峪村、西口外村、西白莲峪村、三岔口村、朱家峪村、下营村、白马关村、番字牌村、黄梁根村、西苍峪村、司营子村、前火石岭村、石湖根村、北栅子村、南台子村)。  古北口镇 辖4个社区(南菜园社区、古北口社区、北头社区、东山社区);9个村委会(古北口村、河西村、潮关村、杨庄子村、龙洋村、北甸子村、北台村、汤河村、司马台村)。  大城子镇 辖22个村委会(北沟村、梯子峪村、墙子路村、南沟村、下栅子村、苍术会村、柏崖村、程各庄村、庄户峪村、张庄子村、杨各庄村、高庄子村、大城子村、聂家峪村、方耳峪村、后店村、王各庄村、河下村、庄头村、大龙门村、碰河寺村、张泉村)。  东邵渠镇 辖14个村委会(太保庄村、高各庄村、东邵渠村、石蛾村、界牌村、史长峪村、大石门村、西邵渠村、东葫芦峪村、西葫芦峪村、大岭村、小岭村、银冶岭村、南达峪村)。  北庄镇 辖11个村委会(暖泉会村、朱家湾村、抗峪村、大岭村、土门村、苇子峪村、东庄村、干峪沟村、北庄村、营房村、杨家堡村)。  新城子镇 辖18个村委会(花园村、大角峪村、曹家路村、蔡家店村、东沟村、崔家峪村、二道沟村、头道沟村、小口村、遥桥峪村、新城子村、巴各庄村、太古石村、吉家营村、苏家峪村、塔沟村、大树洼村、坡头村)。  石城镇 辖15个村委会(梨树沟村、水堡子村、王庄村、石城村、石塘路村、河北村、西湾子村、黄峪口村、捧河岩村、张家坟村、二平台村、贾峪村、四合堂村、红星村、黄土梁村)。&
  原密云县城南15千米处有一高山,终年云雾缭绕,故名密云山(现丰宁县云雾山)。县名来自山名。  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燕大将秦开击退东胡,收复密云地区,并在此地设郡,郡址在今密云县统军庄村南的南城子。因其位于渔水(现白河)之阳,故称之为渔阳。这是文字记载县境内最早的行政建制,故密云县被称之为渔阳古郡。秦县境内设渔阳郡、渔阳县,郡县同址。密云县域内建县始于此。西汉时期,县境内为渔阳郡的渔阳、犷平、宰奚三县分治。西晋初,郡、县均废,改属燕国,后又复郡、县之置。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83年),密云地区始寄治渔阳县境内,同时寄治的还有安州及所属密云、安乐、广阳3郡7县。密云之名始于此。
密云县原建于河北丰宁县境内,治所在丰宁县大阁镇东北的南关村。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县域内置檀州(今不老屯镇燕乐村),辖密云、燕落二县。后为州、为郡、为县,数度兴废。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省檀州入密云县。永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密云县隶之。雍正六年改密云县直属顺天府北路厅。民国初废顺天府,改称京兆,密云县属京兆;1928年废京兆,改隶河北省;1958年9月28日归北京市所辖。  2000年,密云县辖13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总人口420019人,各乡镇人口:&密云镇&104863&穆家峪镇&30687&河南寨镇&23739&溪翁庄镇&22622&西田各庄镇&39791&十里堡镇&22027&巨各庄镇&24750&大城子镇&15877&太师屯镇&32937&高岭镇&17656&古北口镇&9254&不老屯镇&22411&冯家峪镇&6039&东邵渠乡&13416&北庄乡&9141&新城子乡&10810&番字牌乡&3937&石城乡&5956&檀营乡&4106&(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密云县辖13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347个行政村:密云镇、河南寨镇、十里堡镇、西田各庄镇、溪翁庄镇、穆家峪镇、巨各庄镇、大城子镇、太师屯镇、古北口镇、高岭镇、不老屯镇、冯家峪镇、东邵渠乡、番字牌乡、北庄乡、新城子乡、石城乡、檀营满族蒙古族乡。  2001年,撤销大城子乡,设立大城子镇;撤销东邵渠乡,设立东邵渠镇;撤销北庄乡,设立北庄镇;撤销新城子乡,设立新城子镇;撤销石城乡,设立石城镇;撤销番字牌乡,并入冯家峪镇。  2002年,密云县辖17个镇、1个乡:密云镇、溪翁庄镇、西田各庄镇、十里堡镇、河南寨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太师屯镇、高岭镇、不老屯镇、冯家峪镇、古北口镇、大城子镇、东邵渠镇、北庄镇、新城子镇、石城镇、檀营满族蒙族乡。  2005年,密云县辖17个镇(密云镇、十里堡镇、河南寨镇、东邵渠镇、巨各庄镇、大城子镇、北庄镇、太师屯镇、新城子镇、古北口镇、高岭镇、不老屯镇、冯家峪镇、石城镇、西田各庄镇、溪翁庄镇、穆家峪镇)、1个民族乡(檀营满族蒙族乡)。共有65个社区、334个村委会。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全县东、北、西三面群山环绕、峰峦起伏,巍峨的古长城绵延在崇山峻岭之上;中部是碧波荡漾的密云水库,西南是洪积冲积平原,总地形为三面环山,中部低缓,西南开口的簸箕形。  密云县西起东经116°39&′33",东至117°30&′25&",东西长69公里;南起北纬40°13&′&7",北至北纬40°47&′57",南北宽约64公里。东南至西北依次与本市的平谷、顺义、怀柔三区接壤,北部和东部分别与河北省的滦平、承德、兴隆三县毗邻。  全县总面积2229.4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3%,是北京市土地面积最大的区县。全县山区面积占79.5%,1771.7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11.8%;263.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占8.7%,194.3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7个镇1个民族乡,有66个居委会,339个村委会。  密云历史悠久,古人曾誉为“燕国天府”。秦代设渔阳郡;隋为檀州;明永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密云县隶之;雍正六年改密云县直属顺天府北路厅;民国初废顺天府,改称京兆,密云县属京兆;1928年废京兆,改隶河北省;1958年9月28日归北京市所辖。密云县即是全国农业生态试点县,又是全国绿化先进县。  密云县旅游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项目众多。密云水库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燕山群峰环抱之中,水面面积188平方公里,蓄水量43.75亿立方米,约占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如此辽阔的水面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目前,密云县森林覆盖率达57%,可称是净水、净气、净土的绿色公园。  密云县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7.33%,名列京郊之首。境内无农药残毒,无人为公害,即是全国绿化先进县,又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被海内外朋友誉为净水净土的绿色乐园。交通条件便捷通畅,京承、京通两条铁路线贯穿密云,境内有14个客货站。京密、京顺等6条公路干线连村连&镇,四通八达,县城距北京65公里,到首都机场40公里,&至天津唐沽港165公里。  全县常住人口176071户,4265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589户,144852人,男74507人,女70345人;农业人口109482户,281674人,男140171人,女141503人。  少数民族情况:全县共有少数民族29个26372人。其中蒙古族555人,回族4155人,藏族2人,维吾尔4人,苗族50人,彝族18人,壮族196,布依5人,朝鲜57人,满族21172人,侗族13人,瑶族13人,白族10人,土家72人,哈萨克1人,黎族4人,傈僳族8人,佤族2人,土族6人,达斡尔族3人,仫佬族9人,羌族4人,撒拉族1人,毛南族2人,仡佬族2人,锡伯族3人,鄂温克族2人,裕固族2人,鄂伦春1人。  建制沿革  密云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大约距今40万年以前,即旧石器时代早期,密云县北部地区已有人类活动,高岭镇的黄土梁村和太师屯镇的松树峪村都曾经出土过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切割器。距今约6000年左右,人类活动范围已广布于密云县北部的车道峪、董各庄,西部的石城、王庄子,西南部的燕落寨,东部的转山会、陡岭子、上峪村,东南部的东邵渠村等地。以上各地都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其中有石斧、石刀、石板锄、石铲、石环、石磨棒和陶纺轮、陶器、陶器碎片等。此时人类在密云这片土地上已经聚居而形成村落,也有了初步的劳动分工。其中有的人在家制陶、制造石器,用陶纺轮纺线,用石磨加工粮食等;有的人从事打猎、捕鱼、蓄养牲畜;有的人从事采摘及耕种土地。大约在氏族社会晚期,舜帝曾将共工流放到幽陵,密云县就是那时的幽陵之地,共工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为“共工城”就在今密云县燕落村的南面,所以幽陵即成为密云县历史上最早的名字。夏家店二期文化遗存在燕落寨和转山会都有发现,证明密云地区同中原地区夏文化一起,步入了奴隶制社会。商代密云地区已成为商地,西周及春秋时期属燕国。其中一度被东胡占据。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燕派大将秦开攻打东胡,收复密云地区,并于此建渔阳郡,这是密云地区最早的行政建置。郡址设在密云县统军庄村南半公里的南城子,因在渔水(白河的古称)之阳,所以名为渔阳。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渔阳郡归秦,秦于郡内置渔阳县,县址也设在统军庄的南城子,这是密云地区建县的开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后,仍然保留渔阳郡及渔阳县的建置。西汉时期密云地区分属渔阳郡的渔阳、犷平、?奚三县所辖。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一度改渔阳郡为通潞郡、渔阳县为得渔县、犷平县为平犷县、?奚县为敦德县。东汉建立,仍恢复渔阳县、犷平县、?奚县原名。但?奚县县址由原来的北?奚城(在今密云高岭镇田庄附近)迁到南?奚城(在今密云县河南寨镇提辖庄地区)。西晋初废渔阳郡、渔阳县、犷平县、?奚县,密云地区归幽州燕国管辖,后又恢复渔阳郡、渔阳县,密云地区属之。十六国时期,密云地区仍为渔阳郡、渔阳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渔阳郡郡址迁往雍奴(在今天津市武清县),渔阳县依旧未变。东魏元象元年(538)杜洛周起义军攻陷安州等处,安州及其所属的密云郡、安乐郡、广阳郡和三郡所辖的密云、要阳、白檀、安市、土垠、燕乐、方城、广兴(大兴)全部南迁并寄治于渔阳县境内,因此在这一时期密云地区分别隶属于一州、三郡、九个县。密云县原址在今河北省丰宁县大阁镇东北的南关村一带,这次始迁至今县址,原址东南方向有一座高山,常年云雾缭绕,因而名为密云山(今丰宁县的云雾山),密云县名就是来自这座山名。北齐废渔阳县入密云县,废广阳郡,将大兴、方城二县并入燕乐县,废密云郡,将要阳、白檀并入密云县,又废土垠县入安市县。此时密云地区为安州安乐郡的密云、燕乐、安市三县分辖。北周改安州为玄州(元州),废安市人密云,密云地区分辖于玄州安乐郡的密云县和燕乐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安乐郡,六年(586)徙玄州(元州)于今天津市的蓟县,十六年(596)于旧玄州地置檀州,辖密云、燕乐二县。大业三年(607)改檀州为安乐郡,仍辖密云、燕乐二县。唐武德元年(618)改燕乐郡为檀州。长寿二年(693)迁檀州州址至今密云县城。天宝元年(742)改檀州为密云郡。乾元元年(758)密云郡仍改称檀州,辖密云、燕乐二县。后梁乾化三年(913)废燕乐县入密云县,檀州辖县只剩密云一县。后晋天福元年(936)割幽云十六州之地予契丹,檀州为十六州之一,密云地区遂为契丹(辽)地。辽会同七年(944)辽军进攻定州时攻破行唐县,徙其民到檀州,设10寨居之,仍名行唐县,檀州辖为密云、行唐二县。北宋宣和五年(1123),金还檀州于宋,宋改檀州为横山郡,改行唐县为威塞县。七年(1125)金收回檀州,仍称横山为檀州、威塞为行唐,后废行唐入密云。金天会四年(1126)又废檀州,密云县归顺州管辖。金末复檀州,并废密云入檀州。元代又复密云县建置。明洪武元年(1368)十一月省密云入檀州,十二月复置密云县,并省檀州入密云。直至中华民国时期未变。  抗日战争开始,八路军挺进密云开辟抗日根据地,并在各县边界地区建立联合县,其中密云县潮河以西地区主要建有丰(宁)滦(平)密(云)联合县,潮河东地区主要建有承(德)兴(隆)密(云)联合县。解放战争时期,密云县仍以潮河为界分为两个县,河西地区建乙化县(以八路军十团团长白乙化烈士之名命名),河东地区建密云县,但日伪军及国民党政府军占领地区,都建有密云县政府。1948年12月密云全县得到解放,1949年8月15日潮河东、西两地区合并,恢复密云县单一建置,归河北省管辖。1958年10月划入北京市,为北京市远郊区县之一,直到现在。
至于长城以外的缙山县(今延庆)和兴州亦仍旧置,只是由金代分属西京、北京二路改隶上都路罢了。另外,至元三年(1266年)曾省缙山县入怀来,五年(1268年)复置。&&&&元世祖至元八年以前,于今北京地区的上都路建置略述如上。
十一,丰宁
丰宁满族自治县地理历史沿革
&&&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燕秦长城与明长城之间,是:樱ㄒ喑拼笠⑽ā⑿酥藓樱⒙泻樱ㄒ嗝λ⑸隙己印⑸恋绾樱⒊焙樱ㄔ票鹚⒋笥芎印⒊崩锖樱⑻篮樱ㄔ聘叻逅┑姆⒃吹亍T诩盖甑睦烦ず又校饺帧⒍⑿倥⑽诨浮⑾时啊⒖饽伞⑵醯ぁ⑴妫ê蟪坡⒚晒偶盎亍⒑旱让褡澹餐丛炝苏饫锏奈拿饔胛幕粝铝诵矶嗬返囊偶:土钊松裢拇怠5牵分径云涞乩砝贩τ诩窃兀豢删堇肺南住⑹芳映钠约鞘黾拔奈锕偶#凶酆戏治觥
公元1212年(南宋嘉定五年、金崇庆元年、蒙古太祖七年)
&&&&3月(二月),蒙古成吉思汗挥军破桓州、昌州,拔抚州。丰宁坝上地区为蒙古军占领区。
公元1214年(南宋嘉定七年、金祯佑二年、蒙古太祖九年)
&&&&5月(四月),兴州只存宁朔州节度使,辖民机构侨置于密云县,成为无土的虚州。关于兴化、宜兴二县,是废弃还是侨置,至蒙古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的51年&间,史无载。
公元1215年-1368年
公元1215年(南宋嘉定八年、金祯佑三年、元太祖十年)
&&&&3月(二月),蒙古木华黎霸州兵马都元帅移刺捏儿攻兴州,金兴州节度使赵守玉降。
&&&&12月(十一月),降蒙古的兴州节度使赵守玉反叛。蒙古木华黎部将史天祥与北京大定府兵马都元帅吾也儿,分道夹攻兴州,平叛军,擒赵守玉。丰宁坝下地区,尽归蒙古占领军分辖。
&&&&是年,成吉思汗废桓州,给予扎拉尔部乌鲁郡王做营幕地。
&&&&其后的20年左右时间,木华黎和窝阔台唯重攻金灭金的军事行动,将已占之地降民给予所占将士管领,一社之民各有所主,不相统摄,无行政区划辖领关系。
公元1236年(南宋端平三年、蒙古太宗八年)&&&
5月(四月),蒙古太宗窝阔台,为改变政区无隶属统摄关系,下诏命大臣呼图虎督领括户口,划隶州县。是否恢复兴州的州建置,史无载。
公元1252年(南宋淳v十二年、蒙古宪宗二年)&&&
2月(正月),忽必烈开府治事于金莲川(蒙元时期所指的金莲川,已不仅仅是曷里浒东川,括有今黑城子牧场至大滩镇的闪电河两岸地带,其中心地点移至囫囵淖、水泉淖之间)。今丰宁坝上地区,附于忽必烈治漠南总管府。
公元1260年(蒙古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
6月29日(五月丙戌),忽必烈定开平为开平府。今丰宁坝上地区属开平府辖地。
公元1261年(蒙古中统二年、南宋景定二年)
&&&&11月末(十一月初),忽必烈率军往和林亲征阿里不哥。命纳怀从阿忽带地方起程,率蒙古军出古北口,沿伊逊河北行,经兴州、御道口、东凉亭,趋开平行在所。从纳怀率军于12月8日(十一月癸酉)驻兴州的记载,似已恢复兴州建置,但何时恢复不详。
公元1262年(蒙古中统三年、南宋景定三年)
&&&&3月1日(二月丙申),蒙古议定,年末划割北京路之松州、兴州、云州改隶属于开平府。
公元1263年(蒙古中统四年、南宋景定四年)
&&&&2月6日(十二月戊寅),北京路兴州(不足六千户的下等州,州治在今隆化县城北部),交割给开平府辖。丰宁坝下地区,隶属于开平府兴州。
公元1265年(蒙古至元二年、南宋咸淳元年)
&&&&6月(闰五月),忽必烈诏:诸路州府,若自古名郡,户数繁庶且当要冲者,不需改并。其户不满千者,可并则并之。各投下者,并入所隶州城。其散府、州、郡户少者,不须更设录事司鸡司候司。附郭县,只令州府官兼领。括诸路未占籍户任差职者以闻。
是年,据忽必烈调整区划的诏谕,复置桓州(下等州,州治邻今正兰旗)。在兴州下,置中等县宜兴县,治所在今丰宁凤山镇西北3公里扼首锡拉塔拉正北、西北两川处(尚存有面积1.7平方公里的元代城址,发现有大量八思巴文字砖及莲花纹望柱、经幢残片、石础、石条等,地表散见大量的元代钧窑釉瓷的缸、罐、盆、碗、盘的碎片。该地,从地望、城址面积及遗物分析,应是元代的县州城址);置下等县的兴安县,治所在今滦平兴州,为与金兴州附郭兴化县区别,更县名兴安。从此,今丰宁坝上地区,属开平路桓州;坝下地区,属开平路兴州宜兴县。
公元1266年(蒙古至元三年、南宋咸淳二年)
&&&&是年,蒙古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之上者,为中州;六千户之下者为下州。”合并江北县定:“六千户之上者,为上县;二千户之上者,为中县;不及二千户者,为下县。”
公元1268年(蒙古至元五年、南宋咸淳四年)
&&&&是年,开平府升为上都路总管府。桓州、兴州宜兴县,皆隶属于上都路。
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
2月28日(二月乙亥)升上都留守司兼行上都路总管府事。桓州、兴州宜兴县,归上都留守司兼辖。
公元1328年(元致和元年),
10月3日(八月乙未)升宜兴为宜兴州州治仍在丰宁县凤山西北大川处。(宜兴州与松州、兴州、云州、桓州并列为上都路直隶州,兴州变为辖领兴安一县。或许从此开始,呼兴州治地(今滦平县兴州)为小兴州)。
公元1339年(元至元五年)
&&&&5月11日(四月辛卯)革兴安县,兴州亦无辖县。
&&&&十二,白合、灵丘、邢台
今河北白合镇,元属上都路。河北省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主导产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