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完善的巡检体系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其评价体系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其评价体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3:11:3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其评价体系
关注微信公众号各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关于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来源:考试大&&日&&&【有了考试大,考遍全天下】&&
&&&我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有一些年数了,但是正式纳入制度化轨道时间不长。一些基础工作有待于规范和完善,比如目前尚未建立科学、统一、明确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在审计实务中,各地各单位审计机构确立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随机性大。其中一些指标给评价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从而削弱了该项审计的严肃性。如何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拟就设定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定的基本思路&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围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及盛市人大颁布的《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条例》规定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来进行。即通过所设定的若干个量化审计评价指标,客观、公正的反映和评价特定责任人在任期内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相关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企业投资决策及其效果情况等,明确其经济责任。&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定的基本要求&   ㈠设定原则&   1.借助性原则。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数字分析资料主要是来源于财务部门对经济事项的会计记录和反映。因此设计的评价指标要借助现行的财务评价指标并力求与现行财务会计核算口径一致,但是要保持审计评价与财务评价特质上的差异性。要对每一设定指标的内涵、外延进行界定。&   2.重要性原则。在借助财务评价指标进行设计时,由于财务指标数量很多,到底需要设定几个指标或哪几个指标才能满足该项审计内容的需要。这就要从指标重要性、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抓住和采用有代表性、能突出重点而又简易的指标。而不要使设定的指标多而不精。&   3.评价的多重性原则。为对一个经济责任审计事项作出正确评价,通常需要从两个角度或两个以上角度进行,因此在指标的选用上,不能只选择单一指标评价某一方面的得弊优劣。要考虑指标的内在联系,需要将不同性质、方向的指标融为一体作出判断。&   4.动态原则。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统计制度、税收制度、财务会计制度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将凸现出其局限性,一些崭新的财务评价指标的出现成为可能和必要。因此审计评价指标也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根据需要增删相应指标。&   5.指标设定的局限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中有些事项只能用定性化信息反映,这些定性信息即所谓\"活\"的情况是审计评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故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存在其局限性。因此,在审计评价实务中,不能只盲目遵从量化指标,而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㈡指标分类&   一是按《暂行规定》、《审计条例》规定的审计内容来划分。&   1.评价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相关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⑴盈利能力方面的指标。如:销售收入、利润总额、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⑵资产运营状况的指标。如:应收帐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等。⑶负债状况及偿债能力的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等。&   2.评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指标。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3.评价企业投资决策及其效果情况指标。如:长期投资收益率等。&   4.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指标。如: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等。&   5.评价执行财经法规制度的指标。如:违规违纪金额、违规违纪比率等。&   二是按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来划分。直接指标,亦称绝对数指标。即指企业财务报表项目上的或统计报告项目上的指标。如: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等。间接指标,亦称相对数指标、比率。即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财务项目数据或统计项目数据的内在经济联系所计算的指标。如:销售利润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市场占有率等等。&   三是按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划分。财务指标即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审计评价指标。非财务指标即反映非财务环节的如企业产品质量方面、市场产品占有率方面、企业的创新能力方面等的指标。这类指标可以测评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潜力。&   ㈢评价标准&   1.历史标准。以该企业实际完成的指标与上年实际水平或历史先进水平比较作为评价标准。&   2.规定性标准。经批准的经营计划、指标、定额等。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对违纪违规数的定量标准。&   3.社会标准。国内同行业部门当前达到的平均水平。这种标准是从社会角度来考核企业有无效益及其好坏程度的尺度。&
来源:考试大-
责编:xiaona&&&&&
暂无跟贴,欢迎您发表意见
国际内审师考试一周评论排行
1.&&评论33条
2.&&评论27条
3.&&评论11条
4.&&评论7条
5.&&评论7条
6.&&评论6条
网校免费试听
&&&& 主讲:苏苏 &&&&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国务院要闻
主题:武汉市硚口区审计局组织公开招聘工程造价审计人员
摘要:武汉市硚口区审计局组织公开招聘工程造价审计人员
湖北省审计厅是湖北省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在省长和审计署的双重领导下,负责全省的审 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依申请公开保障措施
部门规范性文件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日】【字号:小 中 大】
洪山区审计局 王欣 近年来,随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各界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大,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和管理干部的一种有效手段,越来越被各级党委政府所重视。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审计的责任评价是否恰当准确、客观公正,既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检验,又事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功过得失。因此,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质量,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审计实践,就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极党政领导干部、行政部门或单位领导干部、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等,这些对象的管理范围和职责不同,因而在评价内容方面既要有所侧重,又要对其共性方面的内容加以统一和规范,达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的目的。本文主要以党政领导干部审计的评价为主线进行探索。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概述评价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的,选定某种程序和方法,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整体描述,借以判断其基本态势和变化状况,使人们对该事物有一个整体的基本认识。评价有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之分。单项评价是指对某一具体事物所进行的评价。综合评价是指对一些复杂事物进行和评价。综合评价就是将某一事物各个方面的状况加以综合合成,描述其基本特征,使人们获得一个整体的认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主要指的是综合评价。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概念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审计部门通过对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进行审计,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对其应负经济责任而作出的结论性评语。按照中央两办的规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政策,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据上所述,确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应注重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要紧扣“任期”。即审查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活动,非任期内的经济活动如有必要可作为背景材料适当追溯,但不作为重点。特别在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时,对可能影响评价经济责任的问题,一定要同其前任划清界限。二是要突出“经济”。就是要审查和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其他非经济活动,如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活动等,不在评价之列。三要体现“责任”。就是要抓住构成经济责任的内容,对经营活动中的一般事项或证据不足、评价标准不明确的事项,一般不列为评价内容,以免“抓了芝麻漏了西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规定:“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后,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认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同时对领导干部本人任期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评价,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由此可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对象只包括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评价内容只包括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本人任期的经济责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向委托部门提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处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审计发挥公证作用的客观需要。只有通过建立在审核检查基础上的客观公正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才能确定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属于什么性质,以及有关经济责任的归属等,才能正确界定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意见,是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真实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遵守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以及相关会计信息与实际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经营活动成果的符合程度。合法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程度。效益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实现程度。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应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并考虑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额大小、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审计机关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又提出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处置机制。可以预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是今后审计监督的一个主旋律。发挥好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关键在于通过审计,对领导干部经济管理、决策、效益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分清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评价,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目的。现在不少审计人员常常抱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运用不太理想。窃以为,要让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得到很好的运用,最重要的是我们审计机关必须保证审计质量。如果我们的审计评价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或者不能提供经济责任问题,那么,审计结果也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党政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就不可能重视审计结果,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所以,我们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抓重点。重点是什么?就是要围绕“责任”二字作出恰当的评价。而正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突出表现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基本雷同,缺乏对责任的界定和评价,具体有如下几点:一是避开责任。审计评价主要讲好的方面和取得的成绩,除此而外,只有单位的问题而没有个人的责任评价,或者泛泛而谈说某某被审计对象“负有领导责任”。二是责任不清。在一些经济活动中领导干部究竟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在审计报告中往往表述不清楚。比如,揭示某单位有“小金库”,而这个“小金库”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有何关系,是其直接指使、授意、操纵设立的,还是其他人背着他搞的,要写清楚。三是责任笼统。对责任评价不分主次,不分主观客观,更没有具体情节的交代,在报告中常用一些诸如“负有领导责任”、“负有主管责任”等简单笼统的结论性语言进行评述,让人得不到要领。四是不够准确。有的对责任评价表述过于直白,且缺乏准确辩证,如“通过审计,没有发现某某同志存在不廉洁行为”,等等。因此我们审计人员一定要正视以上问题,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放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上,围绕经济责任做文章,否则就是偏题跑调,就会失去经济责任审计应有的价值。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地位和作用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表明审计意见,是审计机关的一项法律责任,因为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后,向被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或审计结果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同时,审计评价意见的形式,既与审计过程的质量相关,又与审计实施阶段结束后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的程度相关,是一项能够体现审计职业责任和业务技能的工作,也能表明审计目的的实现程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评价在于便于利用任期审计结果的机构和部门有所参照,便于直观了解最终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它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只有一目了然的审计评价才便于当地党委、人大、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清楚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以正确了解评价和使用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其次,通过量化政绩的审计评价,可以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创造实绩,对浮夸虚报等弄虚作假行为起到遏制作用;再次,通过审计评价中对遵守财经法纪方面经济责任的表述,能促进干部廉洁自律,自觉遵守财经法纪,避免和减少违纪问题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纠正经济领域中的不正之风、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统一和规范审计评价,客观公正地出具审计评价意见,对明确法律责任,规范审计行为,提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及对审计结果的合理运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题。因为评价归根到底就是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下结论。二、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难点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就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而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功能最客观、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前提是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而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削弱了审计的作用,增大了审计风险。具体表现为:一是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不健全。尽管中办、国办的“暂行规定”规定了经济责任审计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但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都是从几个大的方面做了规定,具体评价的内容没有细化,没有评价的量化指标,也没有评价的硬性标准,条文规定仍过于宽泛和笼统,不便于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可能产生对同一审计事项得出不同的审计评价。从近年来审计实践情况看,由于量化指标方面缺少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审计评价过程中,审计人员很难规范操作,影响了审计的客观公正和审计的权威性。二是评价内容不全面。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领导者个人,单位的经济活动有具体的载体记录的,如会计资料、统计资料、会议记录等,比较容易查实。而对于领导干部个人经济活动很难查,特别是社会关注的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挥霍浪费等经济问题,很难从单位会计帐上发现。即使发现某种线索,如果没有相关执法执纪部门的技术手段和强制措施的配合和支持,仅凭现阶段的审计执法手段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准确评价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方面情况是非常困难的。三是审计评价存在风险。由于领导干部任期内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审计面广、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审计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查清全部事实真相,只能凭借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来评价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某些指标理论性强但操作性差,加之审计人员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审计评价时难免受到影响,对一些与审计事项无关的业绩加以确认,超越了审计范围,故全面评价存在一定的风险。四是经济责任难界定。对领导干部直接责任进行区分和评价需要界定个人责任,界定个人责任又往往涉及到历史的与现实的、主观与客观的、自主决策与集体决策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实际情况是,作为经济责任主体的“一把手”,在单位的事务管理和经济决策上很少是一人说了算,大部分是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审计很难找到界定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依据,难以量化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轻重。在这种情况下,认为被审计对象应对审计查出的所有问题负责任,显然有失公平。但是,是不是因为评价具有风险就避重就轻、有失公允呢?或是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就超越审计职权范围随意评价呢?显然两者均不可取。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一环,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初步总结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内容。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基本原则济责任审计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在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对领导干部本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和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影响干部的升迁去留和任用,是一项责任大、风险大、要求高的工作,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审计工作中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因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客观公正原则。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围绕审计的内容和所取得的可靠数据与查证的事实,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准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不附加任何主观成分,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发表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坚持是什么就评价什么,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对事实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用写实和量化的方法来进行评述。二是实事求是原则。审计评价不能违背客观事实,划清前后任的责任,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责任,不能把所有成绩归功于一任领导,把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责于另一任领导来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和重大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评价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分清责任,既要划清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又要弄清是主观责任还是客观责任,实事求是地界定领导应负的责任。三是谨慎性原则。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保持稳健、谨慎的态度,对所需进行评价的事项都要进行审计并取得充足审计证据或证明材料、资料。对审计未涉及、证据不充分、依据不明确、责任不清楚、审计难以界定的不评价,只予以客观反映。评价用语要准确,措辞要恰当,表述要清楚。评价需注意防止言过其实,以防止带来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对应该评价的事项,既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又要充分听取被审计对象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四是准确性原则。在进行审计评价时,要使用专业、规范和措辞适当的语言,对能用数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用数字来说明;对不能用数字说明的问题,也要用写实的手法来反映,少用修饰性语言;切忌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或漫无边际,任意发挥,力戒用“也许”、“大概”、“可能”等不准确用语进行评价;要做到观点鲜明,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文字精练、言简意赅。评价常用语主要有: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经济活动合法、基本合法、不合法;内控制度健全、基本健全、不健全;任期内国有资产增值幅度大、小、没有增值或减值;对某些问题该领导干部负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履行经济职责较好、未履行、失职等。四、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依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依据,是审计人员用来检查和评价领导干部是否履行经济责任的尺度,撰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依据,是评价领导干部承担经济责任的水准。其评价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任何人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进行,其取得的经济效益性必须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 ,评价经济责任人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2、各个行业的管理规定。各个行业都有其特点,都有自己的具体管理规定、办法、制度和行业标准。这些都是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的标准。3、经济责任人与上级所签订的经济合同(或者绩效目标责任书)。经济合同中的责任条款是判定经济责任的最现实的标准,如各项经济指标等,现在党政领导干部都要与政认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签订有经济责任合同。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时,应严格以经济责任合同规定为标准。五、济经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总体来讲,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评价。这是一项总括性评价。当审计一个单位时,通常首先从一个大的方面了解这个单位遵守国家财经纪律法规的情况,标准就是这个单位所遵循的国家方针政策、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具体的财务制度。审计中一旦认定了事实,取得了合法的审计证据,就要据此评价审计对象应负的责任。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审计评价时,可以结合内部控制的评价一起进行。2、主要经济(职能)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应采用政府绩效考评认定的依据来进行评价,不能仅凭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和单位总结来界定是否完成经济(职能)目标任务。通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单位负债等重要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和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来评价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分为全面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3、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评价。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法人的主要经济职责也是审计检查的基础,还是审计评价工作内容之一。只有把财政财务收支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搞清楚,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审计评价才有效,才可靠、可信。要评价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一切经济活动必须置于法律、法规范围之内,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单位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主管责任和法律责任,不仅要评价钱花得好不好,还要评价经济行为有无违规违纪。4、内控制度情况的评价。主要是看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及执行情况。采取测试内部控制健全率和有效率,通过计算实际制定制度数目与应制定制度数目的比率及实际执行制度有效数与实际制定制度数目的比率进行评价。5、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评价。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核心。作为一个领导任职几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样的干部还谈什么政绩。属于随意拍板、盲目投资、违规操作造成损失的,必然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属于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帮助规范为主,提出管理意见和建议。6、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的规范性和效益性的评价。领导干部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关系到廉政建设,有些失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领导干部滥用职权的行为,因此,对领导干部具体决策行为的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7、对个人廉政情况的评价。在审计范围内发现领导干部有违反廉政规定问题,不予评价,可以在审计结果报告、移送处理书中反映。对未发现问题的,一般应表述为:审计期间从账面上未发现某同志任职期间有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对领导干部住房、出国、汽车配备情况,采取写实的手法,不作评价。六、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方法审计评价前应编制评价工作底稿,将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归纳、汇总,为审计评价作准备。(一)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以审计查证和取得的可靠数据与经济责任目标(计划)、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行业标准等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反映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二)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的评价。1、真实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遵循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以及会计信息与实际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经营成果的符合程度。2、合法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程度。3、效益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实现程度。这三个方面与审计署6号令中关于审计评价意见的阐述是完全一致的。(三)综合评价。综合评价要求综合运用上述两种评价方法,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支、重大经济决策等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所在单位财务收支、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重大经济决策等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及所在企业的管理、发展、资产营运、重大经济决策等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客观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把握的“五个慎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评价还要附带限制性语言,这样才能使得审计评价具有客观、公正性。否则,审计评价言之无物、言之无据、言之欠妥,它不仅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还加大了审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将不属于领导人的问题而认定是其问题;二是领导人有问题没有审出来,而做出了肯定的评价,这两种风险都可能给审计带来损害,值得我们警惕。根据审计实践,我感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当做到 “五个慎重”:慎重评价领导人接手后的单位资产增值情况。目前,对领导人接手后的单位资产增值审计存在着就审计论审计的情况,就是不问数据成因,机械、简单看到资产数字增加,就评价为“某某领导在任期内资产大幅增值”,不能历史的、客观的、从合法性角度做出正确的评价。如:对接任前已经存在、接任后国家逐步规范将原先没有估价登记的房屋、地价、车辆、办公设施等登记入账增加的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未能剔除,而这种增值比重往往较大。因此,应当就资产增加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肯定语义、批判语义或中性语义予以评价。慎重评价领导人的廉政情况。当前,审计按照法定权限,对涉及领导人个人廉洁情况的审计,只能通过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账面对工资性收入、电话费用补贴、小车补贴、缴纳个人所得税等情况进行检查。那么,审计就不能仅就账面检查结果,就得出“某某领导人清正廉洁”的结论,这是不全面的、至少是不合适的。这主要是出于三个原因:一是审计部门依法仅仅检查了单位财务账面上与领导人有关事项,无法涉及账外事项;二是审计受到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审计范围可能不足,审计某部门就领导人在所在单位的账面上没有发现问题,就做出了肯定结论,容易造成审计被动;三是没有考虑到可能因审计深度广度不够、缺乏与群众座谈、外调程序不足、有问题而没有掌握、与纪检部门掌握的情况相悖等因素,不加限制的提出全面、肯定评价的就有风险。因此,对领导人个人廉洁评价,应当说明审计的范围、资料的限制等原因。慎重评价领导人的管理责任。按照组织分工原则,所谓管理责任就是领导分管职权范围内的工作责任。有的领导人不直接分管财务工作,而是副手分管,有些具体问题甚至不知情,如果简单地将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违法行为统统归结为领导人的管理责任就有失偏颇。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评价应当区别对待:在主要领导人确实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评价为“负有领导责任”;在领导人直接授意下的,评价为“负有直接责任”;在集体决策下的,评价为“负有管理责任”。因此,评价领导人管理责任时,要分清现实责任状态,区别情况予以评价。慎重评价领导人的直接责任。直接责任关乎问责制度的责任追究,而组织人事部门又十分看重审计评价中的直接责任。因此,在评价领导人直接责任时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对领导人分管工作的职权范围要了解清楚,从而便于进行责任界定;二是对直接责任的有关事实调查、取证要清楚,从而避免因证据不足、或者证据不力而无法追究其直接责任。因此,评价直接责任我们一方面要慎之又慎,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突出主要精力把涉及领导人直接责任的重大问题尽力查清、查透。慎重评价被审计单位以及领导人的成绩。当前,关于评价成绩存在着三个突出问题:即,“人情”评价、“超职权范围”评价以及“空洞”评价。如“某某领导人亲自抓经济发展、工作措施得力”、“某某领导人在抓计划生育方面成绩突出”、“遵守财经法纪意识浓厚、防止了财政违法行为的发生”等等,这些工作总结性的评价使得审计报告缺乏严肃性,容易造成审计超职权范围,也违背了审计谨慎性原则,给审计带来风险。如果对被审计单位和领导人个人,审计机关未审计或未出具审计报告,他们的经济责任就没有解脱;如果出具了不正确的审计报告,他们就可以拿着审计报告到处宣扬经过审计没有问题,搪塞来自各个方面的检查和议论,引发不安定的因素。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审计人员应当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既是对被审计单位同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的“背书”,也是对领导人任期的经济责任的“背书”,是具有双重审计意义的严肃事情。我们一定要坚持依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评价,不得超越审计权限、超出审计范围、脱离审计事实进行评价,注意评价可能引起行政争议,防范评价风险。
相关信息推荐
全国省级审计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省直部门网站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湖北省公安厅
湖北省民政厅
湖北省司法厅
湖北省财政厅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湖北省水利厅
湖北省农业厅
湖北省林业厅
湖北省商务厅
湖北省文化厅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版权)局
湖北省体育局
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湖北省粮食局
湖北省物价局
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湖北省监狱管理局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湖北省公务员局
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移民局
湖北省地质局
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
湖北省南水北调管理局
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湖北省文史馆
湖北省政府采购中心
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
市州审计网站
审计相关网站
主办单位:湖北审计厅 网站维护:
武汉矩阵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4 www.hbaudit.gov.cn powered by matr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