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网上组装电脑主板哪个好,怎么看某CPU和某主板是否能搭配?和电压功率什么有关吗?

脑洞大开探寻新玩法!CPU和主板的N种搭配方式
1  【PConline 应用】翻阅时尚杂志,我们都能看到服装搭配的栏目,它告诉你怎样的搭配才是符合潮流的趋势。浏览电脑网站,我们都能看到攒机栏目,它告诉你怎样的搭配才符合性价比以及实用性。不过,搭配只是参考,并非一成不变,正如曾经臃肿的篮球鞋在今天却成为时尚的潮流鞋一样。今天,我们就脑洞大开一把,探索一些装机搭配的新玩法可行性。点石成金的艺术 原来/主板要这样搭配一、B150:不再是E3神教的优乐美Skylake的Xeon家族只认C系列  E3神教,凭借田忌赛马式的胜利,规模之大,让i7、帮派羡煞不已。于是入禀爸爸,强烈抗议E3神教&在消费市场的荼毒&,于是Intel顺应这部分民意,不向E3神教民众开刀,毕竟民意不可违,却切断E3神教与外部的大部分通讯方式。故,E3神教,因无法得到高性价比装备支持,民心涣散。以往的E3 v3+B85成为了历史  于是,在Intel的干预下,E3 v5系列,不再支持消费级的B、H、Z等系列主板。所以,曾几何时的E3 v3+B85的高性价比搭配在Skylake时代成为了历史。要想E3 v5系列安居百姓家,只好找内置芯片组的X150主板来搭配。相比B150主板,X150贵了几百块。E3 v5散装搭配C232主板还是比i7 6700便宜,但是Intel赚得更多了  虽然神教标准搭配没了,但是稍显讽刺的是,散装E3 1230 v5 + X150 主板搭配仅需2300元左右,比一颗i7-6700的价格更加便宜。不知Intel是为E3神教留了一条后路还是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只是明确的一点就是,E3平台性价比变差了,但是Skylake i7、i5的价格依然难看,然后Intel才是最后的胜利者。没办法,高端垄断了像怎么玩就怎么玩。二、为超频铺路,避免不归路以往高配主板+低配是不合理搭配  曾经,Intel把超频压得死死的,只保留K后缀的中高端CPU的超频能力,同时有意无意地限制超频幅度,堪称超频领域的低潮期。所以,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如果你是购买四代或者更旧的酷睿非K超频系列,搭配Z主板就是一种浪费。但是只有Z系列破解超频后,不合理变成了合理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万能的主板厂商推出了良心破解BIOS,全民超频终于回归。那数字跳动的快感,简直是DIY玩家的心跳回忆。不过,需要高规格高价格的Z系列主板才能实现全民超频的破解。+Z170实现你超频回忆  不过,这也抵挡不了为了体验DIY精髓所在的玩家热情。有时候,满足感并非是一颗i7处理器就能实现全部的,只有亲自动手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才有更大意义。于是,高价的Z主板加上低价的Skylake i3处理器,以往眼光看似不合理,却在今天是神级搭配。2三、倒置思维:C232芯片组适用于酷睿吗?C232芯片组不仅支持Xeon,更支持消费级  E3神教虽被大砍一刀,但是余威尚在,使得C232芯片组主板得到了一部分厂商以及消费者的喜爱。作为采用了级别芯片组的主板,C232在某种意义上给人一种放心的既视感,加上比Z170更便宜的价格,销路在不断铺开。这类主板并无显示输出,应急时候核显不能起作用  除此之外,C232芯片组还向下兼容酷睿、奔腾、赛扬等消费级,所以它不仅仅E3的专属座驾,酷睿也能上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类C232主板并非标配视频输出接口,比如定位便宜的 X150M-PLUS WS,就没有显示输出接口,核显党就只能跟它说拜拜了。C232主板在799元到1099元之间,处于中高端水平  同时,性价比比起B150、H170主板还是差一些,至于实用性又比Z170逊一筹,目前又没有超频的可玩性,所以C232等主板注定是小众级的产品,不适合酷睿家族上车,仅适合E3教徒。四、主板不决定性能,但影响其发挥高端+低价主板可行吗?  相信很多朋友在装机时候都以CPU第一、其他随意的思维来进行。于是他们往往进行如下的动作:为了实现加钱上CPU,往往筛选最便宜的主板,心想主板又不是生产力配件,决定不了性能。买高价主板不如省下钱上更高端的CPU,何乐不为?不少电商采用了这种方式来节约成本  千元CPU硬上低端主板,成了不少追求极限性价比以及电商装机的选择。事实上,这类搭配的确能实现,但本质上是不好用的。因为这类超低价主板只能满足温饱问题,但是吃得好不好,它们不考虑。只能满足基本温饱问题,拓展性、升级性欠缺  供电不放心,用料有猫腻,低价主板经常做的;同时,拓展功能少,如果你想升级,就会被缺斤少两的主板无情拒绝,甚至出现最大只支持8GB的落后规格。为什么我们听到电商装机价格那么便宜?比自己组装还要高性价比?问题就是出在这些缺斤少两的主板,更有甚者二手当全新卖!  所以,我们平时装机时候,别因为看到带着、技嘉牌子的低价主板就高枕无忧,事实上隐藏的地雷就等着你踩。3五、还得提提:高端路线不可取  在Zen出世之前,AMD还得继续忍辱负重,靠APU等主力在主流以及低端市场打天下。AMD自己也给自己如此的定位,所以那些想配高端AMD平台的玩家就不用想了。APU的性能乏善可陈,卖点都在了&  目前最贵的APU也不过四位数,比最便宜的还要便宜。加上它卖GPU送的特性,使得目前最强APU的CPU性能也就是速龙的水平。注定APU只能走学生、家庭等性价比路线。低价位主机是APU的市场高价FM2+主板搭配APU就显得不合理了  所以,高端的FM2+主板并不可取,因为本来APU走不了高端。所以强如玩家国度(ROG)CROSSBLADE RANGER 主板也就是看客一名,二主机价格,才是APU以及FM2+涉猎的市场。六、坚守AMD FX?要理性看待形势FX8300是性价比比较高的FX家族  面对源源不断的&糖衣炮弹&攻势,坚守AMD FX&高端&CPU的粉丝已经不多了。虽然现在AMD FX系列一败涂地,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像FX8300等一核心等于一百块的性价比产品还是有一些朋友关注的。970主板CPU+主板的套餐价格仅需1368元,性价比算不错  考虑到性价比以及实用性的原则,选择这了FX系列的CPU,主板也得均衡搭配。由于AMD已经无暇顾及FX系列主板芯片组的开发,选择经典的970系列更加实际。比如大板型一线大厂970主板仅需500元左右,搭配800元的FX 8300,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同时95W的TDP在发热方面也放心一些。&  话说回来,假如你考虑更加高端的性能搭配,比如游戏杀手级的多卡配置,还是Intel的i7比较适合,毕竟此时此刻AMD的FX CPU成为了木桶效应的短板。总结:  即使是老道的玩家,在剑走偏锋时也有失手之时,我们今天就介绍哪些搭配会造成负面的作用的。时代在变,思维也在变化,我们就是从现在的角度来分析配置搭配的方方面面以及注意事项。  此外,一切都得向钱看,这句话在装机搭配时候显得十分实际。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太贵的不合理,太便宜的得留个心眼。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配置,陪伴你将来几年的电脑生活。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579
网友评分: 4.6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拒绝访问 | www.206zz.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206zz.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f096ac0fec643f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系统光盘下载网站!
当前位置: >
> 详细页面
台式电脑组装之前需要考虑哪些硬件的兼容性问题?
来源:系统之家
作者:quers
  如果你准备组装一台计算机,那你必然是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首先应该考虑的当然是配置,不过很多菜鸟在DIY的时候都会忽视硬件的兼容性问题,如果硬件不兼容,操作系统就可能经常死机,甚至无法开机等问题,阅读下文笔者带你深度解析组装一台计算机需要注意的兼容性问题。
  DIY电脑攒机是指将选购零散硬件组装成为一台整机的过程,在挑选硬件的时候新手们容易忽略硬件选购细节。这些细节是需要新手用户日常积累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攒机常识包括分析自己需求、合理选购硬件、均衡选择组装电脑硬件。这三大部分中硬件兼容性问题往往是新手们容易疏忽的,虽然兼容问题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但依然有不少新手朋友不够重视。今天笔者就给新手们分析下选购硬件里硬件兼容需要注意的五大问题,希望对DIY装机爱好者有所参考。
  首先装机我们需要思考下电脑的用户以及预算等,如果预算充裕也没什么,挑好的上就是了,但现实中基本没有人会不在乎预算的,另外大多数人都相当在意预算,因为手头并不宽裕,组装DIY电脑一是图diy装机灵活性大,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省预算。一般用户如果平日喜欢上网看视频、听音乐,那么组装一台简单实用的整合平台电脑足矣。购买整合平台的用户可以选择主流APU平台、Intel奔腾核芯显卡平台;用户如果平日喜欢跑游戏、偏重游戏对战,那么用户可以攒一台带有独立显卡的游戏配置,另外如果整合平台考虑未来升级的话,最好为整机电源选用额定功率大些的电源,以备未来升级之用。用户根据以上两种配置类型都涉及到整机兼容性问题,这也是新手朋友首先要关注到的。
  DIY硬件兼容是攒机者必须需认真对待的,因为出现不兼容性,会导致电脑无法完成安装,或者后期出现各种各样电脑问题。整机兼容性包含了技术的支持与拓展。用户在使用支持新技术的产品时(例如:USB3.0优盘)其当插在原生支持USB3.0的接口时才能实现产品原有的USB3.0数据传输速度。当USB3.0优盘被用户插在USB2.0接口时该优盘只能向下兼容USB2.0规格,实现USB2.0的传输速度。
  网友对DIY兼容性的看法:
  1、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知识
  对于DIY装机如果对硬件都不了解,那么基本上谈不上兼容问题的考虑上了。装机首先对硬件要有基本了解,比如我们至少需要知道,CPU有两大阵营,一个是Intel平台,另外一个是AMD平台,相对而言Intel处理器技术要好些,AMD处理器则核心优势明显,性价比高些。如果装机的朋友要AMD平台,你给他弄Intel平台的话,不管怎么好,他当时肯定不会特感激你的,所以CPU知识是不可获取的。既然知道CPU有哪2大阵营,接下来就是主板的选择了,因为在兼容性方面,主板与处理器是需要匹配的,另外一个就是品牌的选择,一线主板主要有华硕、技嘉、微星等品牌,如果对品质要求很多,一般选用这几个品牌,不过价格相比主流二线的,华擎、七彩虹、昂达等主板要贵些,考虑性价比的话,二线品牌比较值得推荐。
  2、另外还需要的就是电源与机箱
  电源是整机的心脏,选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整机的功耗去选择,并且选用质量比较好的品牌产品比较靠谱。如果考虑后期升级,电源功率要适当留有余地。在攒机过程中:CPU、显卡、主板、内存、电源、机箱几大核心硬件都是需要用户考虑是否兼容的。硬件接口规格按产品型号不同有不同的支持设计,不兼容现象往往给用户带来使用不便。对于装机朋友来说兼容性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新手朋友更是如此。
  针对DIY装机兼容问题我们将根据CPU、主板、显卡、内存等方面详细介绍DIY装机的兼容问题。
  一、CPU的接口
  如今主流CPU接口分为四大类:LGA 1155接口、FM1接口、LGA 2011接口、Socket AM3+接口,这四种接口分别对应相应型号主板。如果LGA 1155处理器与另外接口处理器主板搭配是不能兼容的,同接口处理器可以与其相应的主板兼容去。其实LGA 1155接口、LGA 2011接口对应的是Intel处理器平台;FM1接口、Socket AM3+接口对应的是AMD处理器平台,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不然肯定会存在不兼容。也就是说LGA 1155接口、LGA 2011接口只能对应使用Intel相符合针脚处理器,FM1接口、Socket AM3+接口只能适用于AMD相关处理器。
  如何挑选CPU前面讲到,整合平台CPU与非整合平台CPU。处理器目前已经发展到整合(处理器与显示芯片整合在CPU中)2.0时代,现在Intel处理器内置核芯显卡、AMD处理器内置独显核心,两大厂商其产品接口都采用了全新设计,所以老主板无法继续兼容新整合处理器,因此新处理器对应的只能是新主板,而不兼容以前老主板,比如APU处理器仅支持FM1接口主板。
  1、LGA 1155接口处理器
  在选购整合平台时,Intel目前市面上主流整合产品G530、G620、G840、Intel酷睿i3-2120、Intel酷睿i5-2320、Intel酷睿i5 2500K、Intel酷睿i7-2600K、Intel酷睿i7-2700K。这些处理器均采用SNB架构、LGA 1155接口设计。推荐用户选配H61主板、H67主板、Z68主板,这三种型号主板支持LGA 1155接口处理器。
  FM1接口主板
  AMD整合CPU&&APU系列处理器,原生FM1接口设计,FM1新接口让上代AMD 8系列主板无法兼容,所以当攒APU整合平台时需要选用兼容APU接口的A55/A75主板。目前上市的FM1接口处理器包括:A4-0/A6-0/A6-3670K/A6-0K,除此之外还有AMD速龙IIX4-631、速龙IIX4-641、速龙IIX4-651处理器。
  2、支持FM1接口主板
  LGA 2011接口主板
  对于非整合平台而言,Intel 酷睿i7 3820、Intel酷睿i7 3930K、Intel酷睿i7 3960X处理器均采用SNB-E架构、LGA 2011接口设计,这些处理器面积比SNB架构处理器面积更庞大。用户通过目测就能察觉到1155接口主板是无法兼容的,目前兼容SNB-E处理器的主板型号是X79。
  Socket AM3+接口主板
  AMD除了APU还在2011年年底推出推土机架构处理器FX 4100、FX 6100、FX8120、FX8150四款处理器,新推土机处理器均采用Socket AM3+接口设计,该接口需要搭载AMD 890主板。需要用户注意的是,AM3+新接口处理器不能使用在上一代AM3插座主板上,AMD上一代AM3接口处理器却能用于现在的AM3+新插座主板。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Intel即将发布新一代Ivy Bridge处理器,Ivy Bridge处理器早期在开发的时候就公布了Ivy处理器需要搭配Intel Panther Point 7系列芯片组主板,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款该系列主板的上市,其中定位中高端的主板是Z77、Z75芯片组主板,还有一款是定位主流或入门的H77系列芯片组主板,其中主打高端的是Z77主板,Z75和H77主板则是&阉割&了一些关键高端功能和技术的主板,定位主流实用型。其实这点与上一代Sandy Bridge处理器类似,SNB处理器主打的高端主板是Z68、H67与H61同样是阉割了部分高端功能。
  二、显卡兼容方面-独显兼容很重要主要看尺寸
  独立显卡发展至今其处理器图像的性能成指数增长,如今高端非公版、公版独立显卡尺寸只能用巨大来形容。如:AMD7970显卡长约28cm,如此长的设计给用户挑选机箱带来不小的挑战。曾经一度热卖的GTX260就是一个例子,GTX260显卡长约26cm,当年该显卡就导致很多机箱不兼容,因此在选购独立显卡是需要对主板以及机箱内部尺寸有一定了解,某些显卡过长导致内部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安装也时有发生,因此这点希望DIY游戏装机朋友重视。
  1、显卡体积过大无法安装在机箱内
  显卡散热量也是一个需要用户考虑的问题,在日常玩大型PC游戏时,显卡由于高负荷运行其将释放大量的热量。因此,无论是组建显卡交火、SLI多卡的用户都需要注意显卡的热量排放空间、排放效率。大尺寸机箱是独立显卡用户首先应该考虑的,大尺寸机箱内拥有保障显卡正常散热的风道。
  2、机箱风道
  显卡与显卡风扇的兼容性问题也是需要用户关注的。显卡风扇在显卡运行时会保持非常高的转速运行这也导致显卡散热器损耗。尤其是在灰尘大的地区显卡风扇寿命会进一步缩短。此时用户往往会考虑更换显卡散热器,在挑选显卡散热器时一定要将元显卡型号给经销商叙述清楚。毕竟显卡不同型号拥有不同的散热器接口、与散热器供电接口。选择一个兼容显卡的显卡散热器是值得用户注意的。显卡散热器要综合机箱空间、机箱风道等因素进行选择,必要时用户可以选择给显卡使用水冷散热器。
  三、内存兼容方面-内存兼容分型号
  说到内存,如今市场上能买到的内存产品有台式机内存(DDR2、DDR3)、台式机内存(DDR2、DDR3)。笔记本内存与台式机内存尺寸设计完全不同,台式机内存比笔记本内存长很多,台式机内存与笔记本内存是两种接口产品,所以台式机内存只能插在台式机主板上,这点一般也比较好分,不过用户最应该关注的是DDR2内存与DDR3的区别,目前主流均仅支持DDR3内存,因此使用老的DDR2内存将不可用到新平台中,同样的以前老主板选用的DDR2内存,如果想升级电脑加大内存,那么依然只可以购买DDR2内存,关于主板支持哪代内存大家可以参考主板参数,一般从去年开始买的主板均支持的是新一代的DDR3,以前老产品仅能用DDR2内存。
  1、台式机内存条
  如今主流台式机内存型号有:DDR2-1066MHz、DDR3-1333MHz、DDR3-1600MHz、DDR3-1800MHz、DDR3-1866MHz。&DDR2&是第二代内存,其接口为240Pin DIMM结构(金手指每面有120Pin),金手指存在一个卡口,并且我们也可以在内存中看到标有DDR2或DDR3内存,如果您是老平台,不支持到哪代,可以查看现有的内存上的标注就知道了,新买的电脑可以看主板支持内存型号,一般新电脑均是DDR3了。
  2、两代内存金手指卡口对比
  &DDR3&是第三代内存,相比DDR2内存有更低的工作电压,性能更为出色。DDR3内存频率从1333MHz起跳,同样DDR3内存金手指存在一个卡口。仔细对比DDR2与DDR3内存我们可以发现两代内存金手指卡口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因此针对内存条主板内存插槽会有防呆插设计,一方用户将内存错插、倒插现象发生。内存选购小窍门:阅读CPU、主板说明书(查看其支持的内存型号),摸清支持的内存型号频率,再挑选内存。如今DDR3内存价格非常便宜在加上Windows 7、Windows 8系统内存占用率高于XP系统,用户在挑选内存时建议以4G容量作为起步。
  3、内存主频越高越好吗 DDR2与DDR3的区别
  内存兼容拓展&多通道内存组建
  我们知道多通道内存可以提升性能,目前主流H61、H67、Z68、X79、A75、A55、AMD 880G、AMD 980FX主板均支持DDR3内存,DDR2内存已经不是主流产品。谈到内存用户需要了解多通道内存,多通道内存包括:双通道内存组、三通道内存组、四通道内存组(外来还会有更多通道内存组),拿双通道内存组为例: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是一种内存控制和管理技术,它依赖于芯片组的内存控制器发生作用,在理论上能够使两条同等规格内存所提供的带宽增长一倍。
  双通道内存平台
  整机平台支持多通道与否需要受到CPU与主板两者制约,比如:只有CPU酷睿i3 2120支持双通道DDR3-1333内存搭配某品牌H61主板支持双通道内存(提供DDR3双通道插槽),该平台才能支持双通道内存。同理,三通道内存组与四通道内存组也是要看处理器与主板的支持情况而定。
  BIOS对双通道内存识别
  用户在插双通道内存条时要采用上图中1、2内存插槽或者3、4内存插槽插双通道内存组。相邻的内存插槽插多通道内存条时容易出现不识别多通道的现象,具体多通道内存是否被系统识别出来用户可以查看主机BIOS信息。
  四、电源兼容方面-杜绝小马拉大车,电源需匹配,够用!
  汽车中小马拉大车(汽车发动机功率不足)会导致整车出现很多负面效应(费油、整车性能低下、运行高负载)。对于DIY攒机也是这样,如果整机搭配一款输出功率小于本机最低需求的功率时,该机器在运行游戏、软件时都会出现运行不稳定现象(自动重启、蓝屏);小马拉大车机器长期运行甚至可以导致机器原件损坏,主板、显卡、硬盘寿命与电脑电源供电稳定性有很大关系。
  1、鲁大师功耗计算器
  为了防止用户在挑选电源时不清楚整机功耗,笔者在这里给大家一个计算整机功耗的小窍门。用电脑上网打开鲁大师功率计算器,用户将自己的配置按次序(注意产品型号、数量)选中,并点击&提交&按钮。
  2、电脑总功率结果
  如:电脑总功率为481W,那么在挑选电源时用户需要注意查看电源额定功耗480W的电源,这样才能保证整机良好运行。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先很多显卡与CPU主板供电采用多Pin辅助供电,导致很多电源供电接口不够用。供电接口在不足的时候用户可采用供电转接头来进行转接电源线,以上计算出的功率达到了480W以上,这也说明以上电脑配置已经属于很高的游戏配置了,一般入门配置如果没有独显,250W-300W额定功率足够,搭配独立显卡的话,一般300-400W额定功率,如果是高端配置,那么电源功耗在500W左右。
  3、电源供电接口
  在这里需要提醒用户,对于一般主板来讲CPU供电采用4pin、4+4pin接口,其实单4pin电源供电可以满足CPU基本供电:一般4pin里面分正负以后、一共是两路线路、每条线路可以承担大概15A电流、也就是说4pin能够提供接近200W的功率(AMD六核处理器130W)。主板CPU供电:单4Pin接口供电完全够用,8Pin供电接口设计是为了减少单路的负载以提高稳定性,只有在超频过程中(还得是超到较高的频率)8Pin供电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有用。当然根据不同的主板供电设计,超频主板往往会设计8pin接口甚至双8pin CPU供电接口,要求用户在选用电源时格外注意。
  4、电源怎么看 选购电源看什么?
  全文总结:本文通过分析DIY常见的五大兼容问题,让用户了解更多DIY攒机中的兼容知识与攒机技巧。整机核心硬件们的接口、型号、供电都需要用户在购买前了解。用户在选购硬件时尽量选择市场主流硬件配置,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整机硬件的兼容性,当然DIY装机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仅仅是兼容性问题,另外一些如搭配均衡,品牌与质量的选择也均是装机的难点,概括的说DIY装机并不难,但装好一台高性价比,兼顾性能与质量那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并且不同用户所偏向的不一样,因此DIY装机也是需要长期积累与学习的。
  结语:
  以上关于组装一台计算机需要注意的兼容性问题,如果将一台电脑当成是房子,必然需要砖瓦水泥建造,想要房子建的高就需要注意材料的特性,计算机硬件也是如此,还请网友在购买计算机硬件之前仔细研读该文。
栏目热门教程
人气教程排行
热门系统下载
本站发布的系统与软件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微软正版软件!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2011 系统之家(www.xitongzhijia.net)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1当前位置: >>
第3章 主板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本章重点: 1、掌握主板的概念、名称; 2、掌握主板的组成、各模块作用和总线结构分布 3、了解计算机主板芯片组、主板技术和性能指标 4、掌握主板与 CPU、内存的搭配; 5、了解主板的相关故障表现及处理办法; 6、主板的选购 7、主板的创新3.1 掌握主板的概念、名称 掌握主板的概念、一、主板概述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装在机 箱内,是 PC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 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 BIOS 芯片、I/O 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 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图 3.1 主板图电源插座 CPU插座 北桥芯片 内存插槽南桥芯片 图 3.2 主板接口图打印机接口1394口鼠标、键盘口 光纤接口COM口 USB口 网卡口图 3.3 主板接口音频接口图 3.4 主板具体布置 接口:鼠标、键盘接口,COM 口(串口) ,打印口(并口) ,USB 接口,网卡接口,显示接 口,音频接口,其它; 插座、插槽:CPU,内存,电源(20+4) ,AGP 接口,PCI 接口,PCIE 接口,ISA 接口,电 池插座,硬盘接口(IDE,SATA) ,软驱接口,其它插座; 芯片:北桥,南桥,BIOS 芯片,其它 IC;主板主的集成部件 显卡:在主板的北桥芯片中集成显示芯片;如常见的 Intel 845G/945G 等带字母 G 的芯片 组; 集成声卡:目前多数主板都集成了 AC97 声卡; 集成网卡:多数主板集成网卡芯片,不再需要独立网卡,如 Realtek8139 网络控制芯片; 其它集成设备:如 1394 接口,光纤接口等。 串行接口:COM 口,接 Modem,手机等,针式; 并行接口:打印口,LPT 口,接老式打印机,大红色; USB 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接 U 盘,MP3,数码相机,摄像头,鼠标等,矩形插口式; 1394 接口:火线接口,接数码摄像机; VGA 接口:接显示器,蓝色 15 孔; PS/2 接口:紫色键盘,绿色鼠标; 音频接口:绿色 ? 音箱,红色 ?MIC;3.2 掌握主板的组成、各模块作用和总线结构分布 掌握主板的组成、(1)主板的组成 )图 3.5 主板的组成 计算机的主要电路和核心部件都集成在主板上 图 3.6 主板电路名称 AGP1 ATX1 BT1 CDIN2 CNR1 CPUFAN1 DIMM1 DIMM2 IDE1 Ir1 JP1 LED1 PANEL1 PWRFAN1 VID4~VIDO WOM1 作 AGP显示卡接口 标准20pin ATX电源接口 3伏的电池给实时时钟供电 从CD-in接口 网络通讯接口 CPU冷却风扇 两个184pin DDR插槽 第―IDE接口 红外接口 清除CMOS跳线 LED接头 接机箱面板的开关和LED 电源风扇接口 核心电压选择跳线(测试用) Modem唤醒接口 用 名称 ATX l2V AUDI01 CDIN1 CASFAN1 COM2 CPU Socket FDD1 IDE2 JP3 JP4 USB 2、3 PCI1~PCI3 SPEAKER1 WOL1 作 12V 4pin电源接口 Mic/Speaker输出接口 主CD-in接口 机箱冷却风扇接头 板载COM2接口 CPU插座(mPGA478) 软驱连接器 第二IDE接口 BIOS保护跳线 选择板载网卡跳线 前置USB面板接头 三个32-bit PCI扩展槽 喇叭接口 网络唤醒接口 用图 3.7 主板核心部件 (2)各模块作用 ) 1.CPU 模块 CPU 模块包括 CPU 芯片、CPU 插座和风扇。CPU 的类型不同,CPU 的插座也不一样。 2.内存模块 内存模块包括内存插槽和内存条。 内存插槽是连接和放置内存条的地方,它决定着所安装的内存条类型,目前的形式有 168 线槽(DIMM 槽)和 184 线槽(RIMM 槽)。 3.芯片组(Chipset) 芯片组称为控制芯片组(Chipset),由一片或多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构成。主要包括以 下功能电路。 1)总线控制器 其主要功能是执行 CPU 的命令, 根据 CPU 的状态信号译码出各种控制命令, 并代替 CPU 去下达命令,送往各功能电路 2)计时/计数器 计时/计数器是计算机电路中的辅助时钟发生器,用硬件电路实现分频并产生其他时钟脉 冲,供给除 CPU 以外的其他电路使用,它产生的时钟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系统时钟计时 (System Timer CLK), 作为系统计时及时间的处理; 二是内存刷新时钟(DRAM Refresh CLK), 对 DRAM 进行数据刷新;三是喇叭声音时钟(SPEAK CLK),产生各种声频的时钟,用来控 制扬声器发声。 3)中断控制器 控制各种硬件向 CPU 申请中断的优先权。 4)DMA 通道控制器 芯片组中含有 DMA 通道控制器,实现 8 条数据通道 DQR0~DQR7 的控制和管理。目前 用 DMA 通道与计算机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有软盘、 IDE 接口的 Ultra DMA 硬盘、 SCSI 硬盘和光驱等外部设备。 5)实时计时器时钟和 CMOS RAM 实时计时器时钟为系统提供日期和时间,当系统关机后,将日期和时间储存在 CMOS RAM 中,由电池供电,并继续走时。 目前随着集成度的发展, 芯片组大多被集成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 北桥芯片是主板上离 CPU 最近的一块芯片,掌管着 L2 或 L3 Cache、内存接口、CPU 接口、AGP 高速图形接口 及 ECC 纠错等。 南桥芯片负责 KBC(键盘控制器)、 RTC(实时时钟控制器)、 PCI、 ISA、 USB、 Ultra DMA/33(66)EIDE 数据传输方式和 ACPI(高级能源管理)等。其中北桥芯片起着主导性 的作用,也称为主桥。 除了最通用的南北桥结构外,芯片组还向更高级的加速集成架构发展,如 Intel 的 8xx 系 列芯片组,它将一些子系统如 IDE 接口、音效和 USB 直接接入主芯片。芯片组的类型将直 接影响主板甚至整机的性能。 4.BIOS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IOS 主要用于控制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BIOS 被固化在 ROM 中,ROM 是 焊在或插在主板上的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其中保存有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 序、系统设置程序、开机上电自检程序。目前主板上的 BIOS ROM 芯片都是用 Flash ROM, 所以可以对它进行升级。 5.总线扩展槽 可插放各种用途的功能板卡,如显卡、声卡、网卡、视频转接卡等。根据不同的标准,扩 展槽有:ISA、PCI 和 AGP 扩展槽总线。ISA 又分为 ISA 和 EISA;PCI 分为 PCI、PCI 2.1 和 PCI X;AGP 分为 AGP 1X、2X、4X 和 8X。这些扩展槽并行排列在主板上,ISA 总线扩 展槽为黑色;PCI 总线扩展槽为白色,但比 ISA 总线扩展槽短些;AGP 扩展槽是离 CPU 插 座最近的褐色插槽。 PCI 扩展槽在主板上均有编号,靠近 AGP 端口的 PCI 槽一般定为 1 号,然后依次向 ISA 槽方向分别编为 2 至 5 号。PCI 槽编号在某些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中可能用到。 6.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计算机系统为了提高数据的存取速度,486 以上档次的计算机普遍采用了在 CPU 与主存 储之间增设少量的高速度存储器(Cache),临时存放 CPU 经常要访问的指令和数据,用来解 决高速的 CPU 与低速主存储器工作速度不匹配影响整个系统工作速度的矛盾。高速缓存可 分为: (1)L1 CACHE(一级缓存):建立在 CPU 内部的高速缓存; (2)L2 CACHE(二级缓存):建立在 CPU 内部或主板上的高速缓存。 P4 计算机甚至有 L3 CACHE,一般是建立在主板上。 7.外设接口 486 以上计算机的主板上集成了软硬盘控制器、串并行接口,有的甚至将网卡、显卡、声 卡等都集成在主板上,即所谓的 ALL IN ONE 主板。目前主板都带有: (1)两个串行接口。用来连接鼠标或 Modem 等串行设备; (2)一个并行接口。用来连接打印机等并行设备; (3)两个以上 USB 接口。用来连接 USB 设备; (4)两个 IDE 接口。用来连接硬盘或光驱; (5)一个软驱接口。用来连接软盘驱动器; (6)两个 PSⅡ接口。用来连接键盘和鼠标; (7)三个模拟信号接口 (3)总线结构分布 ) 主板上关键的技术是主板的总线技术。计算机的总线就是主板上传输信息的通道。CPU 是 计算机的大脑,总线就是计算机的中枢神经。主板的总线按传送的信息含义分为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CPU 要发送或读取任何一个信息都必须通过总线来完成,计算机所 有功能部件都挂接在总线上。 1.总线结构图 2.总线的分级 一般总线可分为系统总线、局部总线和模块内部总线三级。图 3.8 总线结构图 1)系统总线 是一个 64 位数据线和 32 位地址线的同步总线。 此总线连接着 CPU、 Cache、 主存 DRAM 及北桥芯片。AGP 总线与 PCI 局部总线控制器通过芯片组与系统总线相连。 前端系统总线(Front Side Bus, 简称 FSB)是 CPU 和主板的北桥芯片或者 MCH(内存控制集线 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即 CPU 外部总线。前端总线频率即是 CPU 的端口频率,与内存总线 频率相同,但与主板主频(CPU 外频)不同。 Intel 的 Quad Pumped(4 倍并发)总线,可以使系统总线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送 4 次数据。 对于前端总线频率为 400MHz 的 P4 处理器(外频为 100MHz)来说, Quad Pumped Bus 可以在 一个时钟周期内,在总线上同时传送四路 64bit 数据。 因此,其前端总线的实际数据传输性能相当于 4 条 100MHz 的前端总线之和。最快的 P4 平台的 FSB 已经达到了 800MHz,但外频是 200MHz。图 3.9 系统总线 2)局部总线 局部总线是一个 32 位(或 64 位)的同步总线。通过 PCI 局部总线控制器(南桥芯片的一部 分)和北桥芯片与高速的系统总线相连, 通过 PCI-PCI 桥和 PCI-ISA 桥芯片分别与高速的 PCI 卡和低速的 ISA 卡相接。 桥芯片在此起到了信号速度缓冲、 电平转换和控制协议的转换作用。 通过桥将两类不同的总 线联接在一起。 3)模块内部总线 模块内部总线是各电路模块内的信号通道,如存储器模块内的存储器总线、I/O 模块内的 I/O 总线等,接口总线也属于模块内部总线。 3.主板常用总线 总线是一组信号线,是在多于 2 个模块(子系统或设备)间相互通讯的通路。主板上常用的 总线类型有 ISA、PCI、AGP 和 EISA。 1)ISA 总线 ISA(即工业标准结构总线),也叫 AT 总线。数据宽度 16 位,工作频率为 8MHz,数据传 输率为 8MB/s。可以与 8 位和 16 位外部设备相连接。 2)EISA 总线 EISA 总线是 ISA 的扩展,数据宽度 32 位,32 位地址线,最大数据转输率为 33MB/s,与 ISA 全兼容。 3)PCI 总线 PCI 总线即外围部件互连总线。其总线数据宽度为 32 位或 64 位,工作频率 66MHz,最大 传输率:在 32 位时为 132MB/s,64 位时为 528MB/s。32 位 PCI 总线采用 124 针连接器, 64 位 PCI 用 188 针连接器。支持即插即用(PnP)。所谓即插即用,是指当板卡插入系统时, 系统会自动对板卡所需资源进行分配,如基地址、中断号等,并自动寻找相应的驱动程序。 4)AGP 总线 AGP 即高速图形接口。专用于连接主板上的控制芯片和 AGP 显卡,在 AGP 显卡上的显示 存储器与主机主存之间建立直接的专用数据通道, 让主存中的影像和图形数据直接传送到显 卡而不需要经过 PCI 总线。它的传输速度为 PCI 的 4 倍。AGP 又分为 AGP 1X、2X、4X、 8X 四种。 4. I/O 接口电路 一、I/O 接口电路的功能和作用 通常接口有以下一些功能: (1)设置数据的寄存、缓冲逻辑,以适应 CPU 与外设之间的速度差异; (2)接口通常由一些寄存器或 RAM 芯片组成,如果芯片容量足够大,还可以实现批量数 据的传输; (3)能够进行信息格式的转换,例如串行和并行的转换; (4)能够协调 CPU 和外设在信息的类型和电平之间的差异,如电平转换驱动器、数/模或 模/数转换器等;协调时序差异;地址译码和设备选择功能;设置中断和 DMA 控制逻辑。 二、I/O 接口的分类 I/O 接口按功能分功能芯片、通用输入输出和专用外部设备接口三大类。 (1)功能芯片类。如芯片组、DMA 通道控制器、中断控制器等; (2)通用输入输出类。如计算机通用的串、并行接口等; (3)专用外部设备接口类。如软、硬盘控制器、图形控制器等。 3.3 主板的技术和性能指标 主板的技术和性能指标1)认识芯片组 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部分,按照位置不同,通常把它们叫做南桥芯片和北桥芯片,通常这两 个芯片合称为芯片组。图 3.10 芯片组 南桥芯片(Sou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主板上离 CPU 插槽较远 南桥芯片 的下方,PCI 插槽的附近,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 I/O 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 利于布线。相对于北桥芯片来说,其数据处理量并不算大,所以南桥芯片一般都没有覆盖散 热片。 南桥芯片不与处理器直接相连, 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 (不同厂商各种芯片组有所不同, 例如英特尔的英特尔 Hub Architecture 以及 SIS 的 Multi-Threaded”妙渠”)与北桥芯片相连。 南桥芯片负责 I/O 总线之间的通信,如 PCI 总线、USB、LAN、ATA、SATA、音频控 制器、键盘控制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这些技术一般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可能南桥芯片是一样的, 不同的只是北桥芯片。 所以现在主板芯片组中北 桥芯片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南桥芯片。例如早期英特尔不同架构的芯片组 Socket 7 的 430TX 和 Slot 1 的 440LX 其南桥芯片都采用 82317AB, 而近两年的芯片组 845E/845G/845GE/845PE 等配置都采用 ICH4 南桥芯片,但也能搭配 ICH2 南桥芯片。更有甚者,有些主板厂家生产 的少数产品采用的南北桥是不同芯片组公司的产品,例如以前升技的 KG7-RAID 主板,北 桥采用了 AMD 760,南桥则是 VIA 686B。 南桥芯片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网卡、RAID、IEEE 1394、甚至 WI-FI 无线网络等等。中间靠下的那个较大的芯片,就是主板的南桥芯片。 (North Bridge) 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称为主桥 (Host 北桥芯片 Bridge) 。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英特尔 845E 芯 片组的北桥芯片是 82845E,875P 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 82875P 等等。北桥芯片负责与 CPU 的联系并控制内存、AGP 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 CPU 的类型和主频、系统的前端总 线频率、内存的类型(SDRAM,DDR SDRAM 以及 RDRAM 等等)和最大容量、AGP 插 槽、ECC 纠错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 离 CPU 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 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因为北桥芯片的数据处理量非常大,发热量也越来越大,所以现在的 北桥芯片都覆盖着散热片用来加强北桥芯片的散热, 有些主板的北桥芯片还会配合风扇进行 散热。因为北桥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内存,而内存标准与处理器一样变化比较频繁,所以 不同芯片组中北桥芯片是肯定不同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采用的内存技术就完全不一样, 而 是不同的芯片组北桥芯片间肯定在一些地方有差别。 由于已经发布的 AMD K8 核心的 CPU 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了 CPU 内部,于是支持 K8 芯片组的北桥芯片变得简化多了, 甚至还能采用单芯片芯片组结构。 这也许将是一种大趋势, 北桥芯片的功能会逐渐单一化,为了简化主板结构、提高主板的集成度,也许以后主流的芯 片组很有可能变成南北桥合一的单芯片形式 (事实上 SIS 老早就发布了不少单芯片芯片组) 。 由于每一款芯片组产品就对应一款相应的北桥芯片, 所以北桥芯片的数量非常多。 针对 不同的平台, 目前主流的北桥芯片有以下产品 (不包括较老的产品而且只对用户最多的英特 尔芯片组作较详细的说明)紧靠着 CPU 插槽,上面覆盖着银白色散热片的芯片就是主板的 北桥芯片。 2)芯片的功能 南桥 (主外) 即系统 I/O 芯片 : (SI/O) 主要管理中低速外部设备; : 集成了中断控制器、 DMA 控制器。功能如下: 南桥(主外):即系统 I/O 芯片(SI/O):主要管理中低速外部设备;集成了中断控制器、 DMA 控制器。功能如下: 1) PCI、ISA 与 IDE 之间的通道。 2) PS/2 鼠标控制。 (间接属南桥管理,直接属 I/O 管理) 3) KB 控制(keyboard)。(键盘) 4) USB 控制。(通用串行总线) 5) SYSTEM CLOCK 系统时钟控制。 6) I/O 芯片控制。 7) ISA 总线。 8) IRQ 控制。(中断请求) 9) DMA 控制。(直接存取) 10) RTC 控制。 11) IDE 的控制。 南桥的连接: ISA-PCI CPU-外设之间的桥梁 内存-外存 北桥(主内):系统控制芯片,主要负责 CPU 与内存、CPU 与 AGP 之间的通信。掌控项 目多为高速设备,如:CPU、Host Bus。后期北桥集成了内存控制器、Cache 高速控制器; 功能如下: ① CPU 与内存之间的交流。 ② Cache 控制。 ③ AGP 控制(图形加速端口) ④ PCI 总线的控制。 ⑤ CPU 与外设之间的交流。 ⑥ 支持内存的种类及最大容量的控制。(标示出主板的档次) 内存控制器:决定是否读内存(高档板集成于北桥)。 3)主流芯片组 芯片组(Intel Intel 芯片组(Intel CPU) 芯片组 南桥芯片 Socket 槽 超线程 875P ICH5R 插 478 915G ICH6R 775 800 支持 DDR2 533 4 GB 915P ICH6R 775 800 支持 DDR2 533 4 GB 945G ICH7R 775 800/1066 支持 DDR2 667 4 GB 965P ICH7R 775 533/800/1066 支持 DDR2 800 8 GB P35 ICH7R 775 800/ 支持 DDR2800/ DDR3 1066 8 GBFSB(MHz) 800 支持 最高内存规 DDR 400 格 最大内存 4 GB 内存通道 显卡接口 集成显卡 IDE 规格双通道 AGP 8X 否 ATA 100双通道双通道双通道双通道1 × PCI-E 1 × PCI-E 1 × PCI-E 1×PCI-E X16 PCI Express x16 X16 X16 X16 是 ATA 100 否 ATA 100 是 ATA 100 否 ATA 100 S-ATA II 双通道 不支持 S-ATA IISerial ATA S-ATA 1.0 S-ATA 1.0 S-ATA 1.0 S-ATA II 芯片组(Intel VIA 芯片组(Intel CPU) 芯片组 P4M800 Pro PT880 PT880 ProPT880 Ultra PT894南桥芯片 VT8237R/82 VT VTR VT VT R R R Socket 插槽 超线程 478/775 478 533/800 支持 DDR 400 4 GB 双通道 AGP 8X 否 ATA 133 478/775 800 支持 DDR2 533 4 GB 双通道 否 ATA 133 S-ATA 1.0 478/775 800/1000 支持 DDR2 533 4 GB 双通道 否 ATA 133 S-ATA 1.0 478/775 800/1000 支持 DDR2 533 4 GB 双通道 否 ATA 133 S-ATA 1.0FSB MHz) ( 800 支持 最高内存 DDR2 533 规格 最大内存 2 GB 内存通道 单通道 显卡接口 AGP 8X 集成显卡 是 IDE 规格 ATA 133 Serial ATA4×PCI-E X16 4×PCI-E X16 1×PCI-E X16S-ATA 1.0 S-ATA 1.0芯片组(Intel CPU) SIS 芯片组(Intel CPU) 芯片组 南桥芯片 Socket 插槽 FSB(MHz) 超线程 最大内存 内存通道 显卡接口 集成显卡 IDE 规格 Serial ATA SiS 649 SiS 965L 478/775 800 支持 2 GB 单通道 否 ATA 133 S-ATA 1.0 SiS 649FX SiS 965L 478/775 800/1066 支持 DDR2 667 2 GB 单通道 否 ATA 133 S-ATA 1.0 SiS 656 SiS 965 478/775 800 支持 DDR2 667 4 GB 双通道 否 ATA 133 S-ATA 1.0 SiS 656FX SiS 965 478/775 800/1066 支持 DDR2 667 4 GB 双通道 否 ATA 133 S-ATA 1.0 SIS 661CX SIS 964 Socket478/775 400/533/800 支持 DDR 400 3GB 或 2GB 单通道 是 ATA 133 SATA 1.0最高内存规格 DDR2 5331×PCI-E X16 1×PCI-E X16 1×PCI-E X16 1×PCI-E X16 1×PCI-E X16 芯片组(Intel nVIDIA 芯片组(Intel CPU) 芯片组 南桥芯片 Socket 插槽 FSB(MHz) 超线程 最高内存规格 最大内存 内存通道 显卡接口 集成显卡 IDE 规格 Serial ATA nForce4 SLIIE MCP-04 775 800/1066 支持 4 GB DDR2 667 双通道 1×PCI-E X16 否 ATA 133 S-ATA II nForce4 SLI X16IE nForce4 SLI X16IE MCP 775 800/1066 支持 4 GB DDR2 667 双通道 2×PCI-E X16 否 ATA 133 S-ATA II C73(注:将在 07 年 11 月份出来)系列(AMD VIA K8 系列(AMD CPU) 芯片组 南桥芯片 FSB(MHz) 最大内存 内存通道 显卡接口 集成显卡 IDE 规格 Serial ATA K8N800 K8T800 754/940 800 DDR 400 4 GB 双通道 AGP 8X 否 ATA 133 S-ATA 1.0 K8T800 Pro 754/939/940 1000 DDR 400 4 GB 双通道 AGP 8X 否 ATA 133 S-ATA 1.0 K8T890 754/939/940 1000 DDR 400 4 GB 双通道 1×PCI-E X16 否 ATA 133 S-ATA 1.0 VTR VTR VTR VTR 800 2 GB 双通道 AGP 8X 是 ATA 133 S-ATA 1.0Socket 插槽 754 最高内存规格 DDR 400?和 系列(AMD nForce ?和 GeForce 系列(AMD CPU) 芯片组 南桥芯片 Socket 插槽 FSB(MHz) 最大内存 内存通道 显卡接口 集成显卡 IDE 规格 Serial ATA GeForce 6100 VTR 754/939 800/1000 2 GB 双通道 1×PCI-E X16 是 ATA 133 S-ATA II nForce3 250 VTR 754 800 DDR 400 2 GB 双通道 AGP 8X 否 ATA 133 S-ATA 1.0 nForce4 VTR 939 1000 DDR 400 4 GB 双通道 1×PCI-E X16 否 ATA 133 S-ATA 1.0 nForce4 SLI VTR 939 1000 DDR 400 4 GB 双通道 2×PCI-E X16 否 ATA 133 S-ATA II最高内存规格 DDR 400 系列(AMD SIS 系列(AMD CPU) 芯片组 南桥芯片 FSB(MHz) SiS748 SiS963 400 SiS755 SiS963L 754/940 800 DDR 400 4 GB 双通道 AGP 8X 否 ATA 133 SiS755FX SiS964 1000 DDR 400 4 GB 双通道 AGP 8X 否 ATA 133 SiS756 SiS965 1000 DDR 400 4 GB 双通道 否 ATA 133 S-ATA 1.0 SiS761GX SiS966 1000 DDR 400 4 GB 双通道 是 ATA 133 S-ATA 1.0Socket 插槽 462 最 高 内 存 规 DDR 400 格 最大内存 内存通道 显卡接口 集成显卡 IDE 规格 Serial ATA 3 GB 单通道 AGP 8X 否 ATA 133754/939/940 754/939/940 754/939/9402×PCI-E X16 2×PCI-E X16S-ATA 1.0 S-ATA 1.0 S-ATA 1.04)主板技术 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应用范围,主板被设计成各不相同的类型,即分为台式 机主板和服务器/工作站主板。 台式机主板 台式机主板, 就是平常大部分场合所提到的应用于 PC 的主板, 板型是 ATX 或 Micro ATX 结构,使用普通的机箱电源,采用的是台式机芯片组,只支持单 CPU,内存最大只能支持 到 4GB,而且一般都不支持 ECC 内存。存储设备接口也是采用 IDE 或 SATA 接口,某些高 档产品会支持 RAID。显卡接口多半都是采用 AGP 4X 或 AGP 8X,某些高档产品也会采用 AGP Pro 接口以支持某些高能耗的高档显卡。扩展接口也比较丰富,有多个 USB2.0/1.1, IEEE1394,COM,LPT,IrDA 等接口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扩展插槽的类型和数量也比 较多,有多个 PCI,CNR,AMR 等插槽适应用户的需求。部分带有整合的网卡芯片,有低 档的 10/100Mbps 自适应网卡,也有高档的千兆网卡。在价格方面,既有几百元的入门级或 主流产品,也有一二千元的高档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台式机主板的生产厂商和品 牌也非常多,市场上常见的就有几十种之多。 服务器/工作站主板 服务器/工作站主板, 则是专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的主板产品, 板型为较大的 ATX, EATX 或 WATX,使用专用的服务器机箱电源。其中,某些低端的入门级产品会采用高端的台式机 芯片组,例如英特尔的 I875P 芯片组就被广泛用在低端入门级产品上;而中高端产品则都会 采用专用的服务器/工作站芯片组,例如英特尔 E7501,Sever Works GC-SL 等芯片组。对服 务器/工作站主板而言,最重要的是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才是高性能。因为大多数的服 务器都要满足每天 24 小时、每周 7 天的满负荷工作要求。由于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处理量很 大,需要采用多 CPU 并行处理结构,即一台服务器/工作站中安装 2、4、8 等多个 CPU;对 于服务器而言,多处理器可用于数据库处理等高负荷高速度应用;而对于工作站,多处理器 系统则可以用于三维图形制作和动画文件编码等单处理器无法实现的高处理速度应用。 为适 应长时间,大流量的高速数据处理任务,在内存方面,服务器/工作站主板能支持高达十几 GB 甚至几十 GB 的内存容量,而且大多支持 ECC 内存以提高可靠性。 服务器主板 服务器主板在存储设备接口方面,中高端产品也多采用 SCSI 接口而非 IDE 接口,并且 支持 RAID 方式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安全性。在显示设备方面,服务器与工作站有很 大不同,服务器对显示设备要求不高,一般多采用整合显卡的芯片组,例如在许多服务器芯 片组中都整合有 ATI 的 RAGE XL 显示芯片,要求稍高点的采用普通的 AGP 显卡,甚至是 PCI 显卡;而图形工作站对显卡的要求非常高,主板上的显卡接口也多采用 AGP Pro 150, 而且多采用高端的 3DLabs、ATI 等显卡公司的专业显卡,如 3DLabs 的“野猫”系列显卡, 中低端则采用 NVIDIA 的 Quandro 系列以及 ATI 的 Fire GL 系列显卡等等。 在扩展插槽方面, 服务器/工作站主板与台式机主板也有所不同,例如 PCI 插槽,台式机主板采用的是标准的 33MHz 的 32 位 PCI 插槽, 而服务器/工作站主板则多采用 64 位的 PCI X-66 甚至 PCI X-133, 其工作频率分别为 66MHz 和 133MHz,数据传输带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支持热插拔, 其电气规范以及外型尺寸都与普通的 PCI 插槽不同。在网络接口方面,服务器/工作站主板 也与台式机主板不同,服务器主板大多配备双网卡,甚至是双千兆网卡以满足局域网与 Internet 的不同需求。服务器主板技术要求非常高,所以与台式机主板相比,生产厂商也就 少得多了,比较出名的也就是英特尔、超微、华硕、技嘉、泰安、艾崴等品牌,在价格方面, 从一千多元的入门级产品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高档产品都有 主板技术分为多显卡技术 、PAT 技术 、四相供电电路技术 、主板特色技术 、软跳 线技术 、BIOS 升级技术 、节能功能 、双 BIOS 技术 、主板诊断技术 、系统恢复技术 1.多显卡技术 多显卡技术简单的说就是让两块或者多块显卡协同工作, 是指芯片组支持能提高系统图 形处理能力或者满足某些特殊需求的多显卡并行技术。 要实现多显卡技术一般来说需要主板 芯片组、显示芯片以及驱动程序三者的支持。 多显卡技术的出现, 是为了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图形处理需求和现有显示芯片图形 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多显卡技术由来已久,在 PC 领域,早在 3dfx 时代,以 Voodoo2 为代 表的 SLI 技术就已经让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 3D 游戏的魅力;而在高端的专业领域,也早就 有厂商开发出了几十甚至上百个显示核心共同工作的系统,用于军用模拟等领域。 目前, 多显卡技术主要是两大显示芯片厂商 nVIDIA 的 SLI 技术和 ATI 的 CrossFire 技术,另外还有主板芯片组厂商 VIA 的 DualGFX Express 技术和 ULI 的 TGI 技术。 2.PAT 技术 其实这个技术从某个角度来说,称不上什么新技术,相似的技术在 AMD 的 AMD750 芯片 组上早已有采用,AMD 给这个技术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 Super Bypass(超级旁路)技 术。 这项技术也是通过减少 CPU 到内存之间的一些潜伏周期以达到提速的目的, 只是当时并 没有引起太多的人的注意。Intel 在 875P 上采用的 PAT 技术的机理同其相似。 PAT 技术一共减少了两个传输周期的延迟,其中从 CPU 到内存控制器的数据传输减少 了一个时钟周期,从内存控制器到内存的片选又减少了一个时钟周期。这样在非 Back-to-Back 的数据传输时这减少的两个延迟的作用就会比较明显了,从实际测试中,打开 PAT 后的性能也的确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拥有类 PAT 技术的 865PE 主板上, 没有打开 PAT 的内存带宽(P4 3G 工作在 800FSB 下、双通 DDR400)一般为 43XX-44XX 左右,而打开 PAT 后的内存带宽性能一般可达 46XX,优化的好甚至可达 50XX 左右。 3. 四相供电电路技术 单相即指在一个开关脉冲周期中有一组脉冲方波相成, 因此四相即一个开关脉冲周期中 四组脉冲方波。四相的关系是并联同时供电,所以相数越多,其供电推勉能力越强。四相供 电可以看做 4 个单相电源结合周围的 MOSFET(这里每相两个) 、电容(包括高频 SMD 电容) 等构成的新型供电电路。下面是一款支持四相供电技术的主板。 图 3.11 支持四相供电技术的主板 4.主板特色技术 主板特色技术一些比较实用的技术如下: (1) 软跳线技术 所谓跳线(英文 Jumper)是控制线路板上电流流动的小开关。它的作用是调整设备上 不同电信号的通断关系,并以此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确定主板电压、驱动器的主从关系 等。跳线基本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在主板、硬盘等设备上的,由两根或两根以 上金属跳针组成(如图 1;另一部分是跳线帽(如图 2) ,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部件,外层是 绝缘塑料,内层是导电材料,可以插在跳线针上面,将两根跳线针连接起来。图 3.12 主板软跳线 (2) BIOS 升级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但大家对购买电脑一直有一个误区, 就是一味的追求高性能、 高标准,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活说回来, 电脑更注重实用、够用、 好用,而不是华丽和奢侈。对于一般家庭用户而言,没有必要追赶电脑潮流,经济条件也不 允许一味的升级电脑硬件。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我们可以升级主板 BIOS 是电脑性能 得到大幅度提升,所需要的花费极少,可以说是免费的升级。但刷新主板 BIOS 对新手来说 有一定的困难和危险性,因为刷新主板 BIOS 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并且操作过程中稍 有不慎就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笔者在此仔细讲一下升级 BIOS 的有关事项。 BIOS 如图,被圈起来的是 BIOS 芯片图 3.13 主板上 BIOS 芯片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是固化在 ROM(只读存储器)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对硬件进行低端控制,对高层软件程序提供低层调用,我们通常所说的刷新 BIOS 实际上是 更新存放在 BIOS 中的 CMOS RAM 中的一段程序。 采用 CMOS 技术制作的存储器, 所需要 的电力较低, 仅需要一节纽扣电池便能维持它的数据, 在其中存储的设置程序是用来管理芯 片组、电源、及所有外设等的功能,是整个电脑运行的基础。这么说吧,如果 BIOS 损坏, 计算机将不进行任何操作,可见它的重要性。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 BIOS 程序主要有 Award 和 AMI 公司两种。其中 Award BIOS 更加常见。 为何要升级主板 BIOS? 大家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以下情况:主板无法正 确识别新式 CPU,老主板不支持大硬盘,和某些声卡、显卡、网卡或 Modem 等兼容性不大 好。这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刷新主板 BIOS 了。还有就是让主板支持新的功能,让原来不支持 调节 CPU 核心电压的主板支持调节电压等,如让原来不支持 ACPI 的主板支持高级电源管 理。如果万一电脑不幸感染了 CIH 病毒,它会破坏主板的 BIOS,使电脑无法启动,这时我 们只有更换 BIOS 或重写 BIOS。 总的来说,您如果发现您的主板 BIOS 有了更新的版本,您最好是将 BIOS 进行升级。 因为更新主板的 BIOS 往往意味着兼容性的改善、功能的增强和稳定性的提高。 如何升级主板 BIOS? 上网寻找并下载主板最新的 BIOS 更新文件和刷新程序(也叫擦写程序)。Award BIOS 的刷 新程序一般为 Awdflash,AMI BIOS 的刷新程序一般为 AMIFLASH,不可混用。厂商网站上提 供下载的一般为压缩包,里面包含 BIOS 更新文件和刷新程序两个文件,解压缩使用即可。 作一张干净的启动盘,并将刷新程序和更新文件解压缩拷贝到启动盘根目录下。 参阅主板说明书,并观察主板上有没有 BIOS 写保护开关或跳线,如果有,将其设置为 允许写入 BIOS 项。 用制作好的启动盘重新启动计算机(要避免加载任何可能驻留内存的程序),在 A:下 运行 Awdflash 或 AMIFLASH,屏幕显示当前的 BIOS 信息,输入要更新的文件名及位置,注 意一定要带上后缀名准确输入。然后提示你是否要保存旧版本的 BIOS。建议选择 yes,将其 保存起来,以便将来万一升级失败或发现升级中存在问题时,可以恢复当前版本的 BIOS。 刷新程序会让您确认是否真的要改写 BIOS,确认并祈祷不要停电,当然如果您有 UPS 的话 就不用担心了。等进度条走到头出现&Flashed Succeefully&时,刷新成功! 按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 BIOS 设置里选 load Setup Defaults,并打开刚才关 掉的项目重新设置 BIOS,敲 F10 存储并退出,至此整个 BIOS 升级大功告成。 刷新主板 BIOS 其实并不神秘,只要您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细心的进行操作,相信您一 定能成功!最后祝大家早日成为真正的电脑高手,充分享受计算机给大家带来的无限乐趣! (5)主板诊断技术 主板诊断卡也叫 POST 卡(Power On Self Test 加电自检)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 BIOS 内部程序的检测结果,通过主板诊断卡代码一一显示出来,结合诊断卡的代码含义速 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电脑故障所在。尤其在 PC 机不能引导操作系统、黑屏、喇叭不叫时, 使用本卡更能体现其便利,事半功倍。 主板上的 BIOS 在每次开机时,会对系统的电路、存储器、键盘、视频部分、硬盘、软 驱等各个组件时行严格测试,并分析硬盘系统配置,对已配置的基本 I/O 设置进行初始化, 一切正常后,再引导操作系统。其显著特点是以是否出现光标为分界线,先对关键性部件进 行测试, 关键性部件发生故障强制机器转入停机, 显示器无光标, 则屏幕无任何反应。 然后, 对非关键性部件进行测试如有故障机器也继续运行, 同时显示器显示出错信息当机器出现故 障。当计算机出现关键性故障,屏幕上无显示时,很难判断计算机故障所在,此时可以将本 卡插入扩充槽内,根据卡上显示的代码,参照计算机所所属的 BIOS 种类,再通过主板诊断 卡的代码含义速查表查出该代码所表示的故障原因和部位,就可清楚地知道故障所在。 主板诊断卡的功能很强大,报告错误的能力远远超过 BIOS 自身通过铃声报错的能力, 既适合于电脑爱好者个人使用,也可以适合于主板维修行业图 3.14 主板诊断卡 (6)系统恢复技术 电脑系统崩溃相信大部分用过电脑的人都接触过, 不管是老鸟还是新鸟。 对于老鸟而言, 系统崩溃大部分是自己折腾出来的, 而对于新鸟很多就是由于操作不当、 中病毒等等原因造 成的人。但是不管是原因,我相信都多数人对于重装系统都觉得非常麻烦,当然少数达人以 重装系统为爱好者排除在外。 捷波恢复精灵、一键 GHOST 等都是解决电脑系统崩溃的好工具,非常方便快捷。 以上我介绍了六中较为实用的技术,还有好多其他相关技术,读者可以通过网上搜索, 查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获取。3.4 掌握主板与 CPU、内存的搭配 、什么是前端总线?不是超频的方法之一,也不是用来超频的。 我们知道,电脑有许多配件,配件不同,速度也就不同。在 286、386 和早期的 486 电 脑里,CPU 的速度不是太高,和内存保持一样的速度。后来随着 CPU 速度的飞速提升,内 存由于电气结构关系,无法象 CPU 那样提升很高的速度(就算现在内存达到 400、533,但 跟 CPU 的几个 G 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于是造成了内存和 CPU 之间出现 了速度差异,这时就提出一个 CPU 的主频、倍频和外频的概念,外频顾名思义就是 CPU 外 部的频率,也就是内存的频率,CPU 以这个频率来与内存联系。CPU 的主频就是 CPU 内部 的实际运算速度,主频肯定是比外频高的,高一定的倍数,这个数就是倍频。举个例子,你 从电脑垃圾堆里拣到一个被抛弃的 INTEL 486 CPU, 上面印着 486 DX/2 66。 这个 486 的 CPU 的主频是 66MHZ, DX/2 代表是 2 倍频的,于是算出 CPU 的外频是 33MZ,也就是内存的 工作频率,这同时也是前端总线 FSB 的频率。因为 CPU 是通过前端总线来与内存发生联系 的,所以内存的工作频率(或者说外频也行)就是前端总线的频率。刚才这个垃圾堆里的 486 CPU, 前端总线的频率就是 33MZ。 这样的前端总线结构一直延续到 486 之后的奔腾 (俗 话说的 586) 、奔腾 2、奔腾 3,例如一颗奔 3 933MHZ 的 CPU,外频 133,也就是说它的前 端总线是 133MHZ,内存工作频率也是 133。 到了奔腾 4 年代,内存和 CPU 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前端总线的概念也变得有些复 杂。奔腾 4 CPU 采用了 Quad Pumped(4 倍并发)技术,该技术可以使系统总线在一个时钟 周期内传送 4 次数据, 也就是传输效率是原来的 4 倍, 相当于用了 4 条原来的前端总线来和 内 存 发生 联 系。 在外 频仍 然 是 133MHZ 的时 候, 前 端总 线 的速 度增 加 4 倍 变成 了 133X4=533MHZ,当外频升到 200MHZ,前端总线变成 800MHZ,所以你会看到 533 前端总 线的 P4 和 800 前端总线的 P4,就是这样来的。他们的实际外频只有 133 和 200,但由于人 们保留了以前老的概念――前端总线就是外频,所以习惯了这样的叫法:533 外频的 P4 和 800 外频的 P4。其实还是叫 533 前端总线或 533 FSB 的 P4 比较合适。 那内存的情况怎么样呢?外频不完全等于前端总线了, 那外频还等于内存的频率吗?内 存发展到了 DDR,跟原来相比,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传送比原来多一倍的数据,DDR 就是 DOUBLE DATA RATE 的缩写, 意思就是双倍的数据传输速率。 133MHZ 的外频下, 在 DDR 的传输速度是 266,外频提高到 200MHZ 的时候,DDR 的传输速度是 400,DDR266 的内存 和 DDR400 的内存就是这个意思。 再看一下现在外频、内存频率、CPU 的前端总线的的关系。在以前 P3 的时候,133 的 外频,内存的频率就是 133,CPU 的前端总线也是 133,三者是一回事。现在 P4 的 CPU, 在 133 的外频下,前端总线达到了 533MHZ,内存频率是 266(DDR266) 。问题出现了,前 端总线是 CPU 与内存发生联系的桥梁, 这时候的前端总线达到 533 之高, P4 而内存只有 266 的速度,内存比 CPU 的前端总线慢了一半,理论上 CPU 有一半时间要等内存传数据过来才 能处理数据,等于内存拖了 CPU 的后腿。这样的情况的确存在的,845 和 848 的主板就是 这样。于是提出一个双通道内存的概念,两条内存使用两条通道一起工作,一起提供数据, 等于速度又增加一倍,两条 DDR266 就有 266X2=533 的速度,刚好是 P4 CPU 的前端总线 速度,没有拖后腿的问题。外频提升到 200 的时候,CPU 前端总线变为 800,两条 DDR400 内存组成双通道,内存传输速度也是 800 了。所以要 P4 发挥好,一定要用双通道内存,865 以上的主板都提供这个功能。但 845 和 848 主板就没有内存双通道功能了。 刚才说的是 INTEL P4 的 FSB 概念,它的对手 AMD 的 CPU 有所不同。 旧的 462 针脚的 AMD CPU,采用 ev6 前端总线,相当于外频的两倍,也就是 133 外频 时,AMD 462 脚的 CPU 的 FSB 是 266,使用 DDR266 内存和他搭配就刚刚好,如果用两 条 DDR266 做成双通道,虽然内存有 533 的传输速度,但对于 266 的 FSB,作用不大,所 以双通道内存对 CPU 的帮助不明显。3.5 了解主板的相关故障表现及处理办法随着主板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及主板价格的降低, 其可维修性越来越低。 但掌握全面 的维修技术对迅速判断主板故障及维修其他电路板仍是十分必要的。 下文向大家讲解主板故 障的分类、起因和维修。 一、主板故障的分类 1.根据对微机系统的影响可分为非致命性故障和致命性故障 非致命性故障也发生在系统上电自检期间, 一般给出错误信息; 致命性故障发生在系统 上电自检期间,一般导致系统死机。 2.根据影响范围不同可分为局部性故障和全局性故障 局部性故障指系统某一个或几个功能运行不正常, 如主板上打印控制芯片损坏, 仅造成 联机打印不正常,并不影响其它功能;全局性故障往往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丧失 全部功能,例如时钟发生器损坏将使整个系统瘫痪。 3.根据故障现象是否固定可分为稳定性故障和不稳定性故障 稳定性故障是由于元器件功能失效、电路断路、短路引起,其故障现象稳定重复出现, 而不稳定性故障往往是由于接触不良、元器件性能变差,使芯片逻辑功能处于时而正常、时 而不正常的临界状态而引起。如由于 I/O 插槽变形,造成显示卡与该插槽接触不良,使显示 呈变化不定的错误状态。 4.根据影响程度不同可分为独立性故障和相关性故障 独立性故障指完成单一功能的芯片损坏;相关性故障指一个故障与另外一些故障相关 联, 其故障现象为多方面功能不正常, 而其故障实质为控制诸功能的共同部分出现故障引起 (例如软、硬盘子系统工作均不正常,而软、硬盘控制卡上其功能控制较为分离,故障往往 在主板上的外设数据传输控制即 DMA 控制电路) 。 5.根据故障产生源可分为电源故障、总线故障、元件故障等 电源故障包括主板上+12V、 +5V 及+3.3V 电源和 Power Good 信号故障;总线故障包 括总线本身故障和总线控制权产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则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其 它元部件的故障。 二、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1.人为故障:带电插拨 I/O 卡,以及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 害. 2.环境不良:静电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 CMOS 芯片)被击穿。另外,主板遇到电源 损坏或电网电压瞬间产生的尖峰脉冲时, 往往会损坏系统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 如果主板 上布满了灰尘,也会造成信号短路等。 3.器件质量问题:由于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良导致的损坏。 三、主板故障检查维修的常用方法 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 屏幕无显示等难以直观判断的故障现象。 下面列举的维 修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往往结合使用。 1.清洁法 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常会因 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 2.观察法 反复查看待修的板子,看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 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 之间。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借助万用表量一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 可换一块芯片试试。 3.电阻、电压测量法 为防止出现意外, 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上电源+5V 与地 (GND) 之间的电阻值。 最简捷的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 300 ,最低也不应低于 100 。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 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有短路发生,应检查短的原因。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 几种: (1)系统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一般说此类故障较难排除。例如 TTL 芯片(LS 系列) 的+5V 连在一起,可吸去+5V 引脚上的焊锡,使其悬浮,逐个测量,从而找出故障片子。 如果采用割线的方法,势必会影响主板的寿命。 (2)板子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 (3)板子上存有导电杂物。 当排除短路故障后, 插上所有的 I/O 卡, 测量+5V, +12V 与地是否短路。 特别是+12V 与周围信号是否相碰。 当手头上有一块好的同样型号的主板时, 也可以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 测板上的疑点,通过对比,可以较快地发现芯片故障所在。 当上述步骤均未见效时,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 和+12V。当 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 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 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4.拔插交换法 主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 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 I/O 总线上的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 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 I/O 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 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 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 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 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 I/O 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 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 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采用交换法实质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 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 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 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5.静态、动态测量分析法 (1)静态测量法:让主板暂停在某一特写状态下,由电路逻辑原理或芯片输出与输入 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万用表或逻辑笔测量相关点电平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2)动态测量分析法:编制专用论断程序或人为设置正常条件,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用 示波器测量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并与正常的波形进行比较,判断故障部位。 6.先简单后复杂并结合组成原理的判断法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 主板上的控制逻辑集成度越来越高, 其逻辑正确性越 来越难以通过测量来判断。 可采用先判断逻辑关系简单的芯片及阻容元件, 后将故障集中在 逻辑关系难以判断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7.软件诊断法 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 ,自编专用诊 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程序测试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 命令, 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 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但此法应用的前提是 CPU 及基总线运行正常,能够 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 I/O 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 全面有针对性, 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 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及能 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四、具体的维修 (一) 、开机无显示 由于主板原因,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损坏或被 CIH 病毒破坏 BIOS 造成。 一般 BIOS 被病毒破坏后硬盘里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是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硬盘数据是否完好来 判断 BIOS 是否被破坏,还有两种原因会造成该现象: 1、 因为主板扩展槽或扩展卡有问题, 导致插上诸如声卡等扩展卡后主板没有响应而无显示。 2、对于现在的免跳线主板而言,如若在 CMOS 里设置的 CPU 频率不对,也可能会引发不 显示故障,对此,只要清除 CMOS 即可予以解决。清除 CMOS 的跳线一般在主板的锂电池 附近,其默认位置一般为 1、2 短路,只要将其改跳为 2、3 短路几秒种即可解决问题,对于 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户找不到该跳线,只要将电池取下,待开机显示进入 CMOS 设置后再 关机,将电池上上去亦达到 CMOS 放电之目的。 对于主板 BIOS 被破坏的故障, 我们可以插上 ISA 显卡看有无显示, 倘若没有开机画面, 也可以自己做一张自动更新 BIOS 的软盘,重新刷新 BIOS,但有的主板 BIOS 被破坏后, 软驱根本就不工作(据我所知,承启的主板就是这样) ,此时,可尝试用热插拔法解决,但 据我个人经验,采用热插拔除需要相同的 BIOS 外还可能会导致主板部分元件损坏,所以可 靠的方法是用写码器将 BIOS 更新文件写入 BIOS 里面(维修手机的地方一般都有写码器) 。 对于主板损坏的故障, 有的可能是因为主板用久后电池漏液导致电路板发霉 (针对以前 的老主板而言) 使得主板无法正常工作, , 对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彻底清洗看能否解决问题, 此方法还对主板各插槽的接触不良有治根之妙。 清洗方法:用工具拔掉主板上的 BIOS、CMOS 电池,然后用硬毛刷、洗衣粉,对其各部件 进行彻底清洗, 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待主板阴干后再试 (笔者曾用此法治好过几块主板, 且没有发现任何后遗症) 。 (二) 、主板 COM 口或并行口、IDE 口损坏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户带电插拔相关硬件造成,此时用户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 但在代替之前必须先禁止主板上自带的 COM 口与并行口 (有的主板连 IDE 口都要禁止方能 正常使用) 。 (三) 、CMOS 设置不能保存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电池电压不足造成, 对此予以更换即可, 但有的主板电池更换 后同样不能解决问题,此时有两种可能:1、主板电路问题,对此要找专业人员维修;2、主 板 CMOS 跳线问题, 有的因为人为故障, 将主板上的 CMOS 跳线设为清除选项, 使得 CMOS 数据无法保存。 (四) 、在 windows 下载入主板驱动程序后出现死机或光驱读盘速度变慢的现象 在一些非名牌主板上笔者曾多次遇到过此类现象, 将主板驱动程序装完后, 重新启动计 算机不能以正常模式进入 win98 桌面,而且该驱动程序在 windows98 下不能被卸载,使用 户不得不重新安装系统。 在某些杂志上见到装入主板驱动程序能够提高主机速度, 增强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一些文 章,但就我五年以来的电脑维护经验而言却是未曾感觉到此事,以我个人经验而言,除非在 win98 下存在设备冲突,其它的就没有必要装主板驱动程序了。 (五) 、安装 windows 或启动 windows 时鼠标不可用 出现此类故障的软件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cmos 设置错误。在 cmos 设置的电源管理栏有一项 modem use IRQ 项目,他的选项分别 为 3、4、5......、NA,一般它的默认选项为 3,将其设置为 3 以外的中断项即可。此类故障 一般常见于老式 586 电脑,现在的新式主板一般不会出现此类现象。 2、 在一些老式 586 电脑上其 COM 口与 LPT 口是靠一根信号连接线连到机箱外的, COM 其 口的信号连接线随主板不同,其接法也有所不同,如若接法不对也会导致鼠标不可用,它的 接法一般有以下两种:1、信号线按照 1 至 9 的顺序依次与连接头相连。2、信号线与连接点 交叉相连,连接头上面一排分别连接信号线的 1、3、5、7、9,下面一排为 2、4、6、8。 (六) 、电脑频繁死机,即使在 CMOS 设置里也会出现死机现象 在 CMOS 里发生死机现象,一般为主板或 CPU 有问题,如若按下法不能解决故障,那就只 有更换主板或 CPU 了。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 CACHE 有问题或主板设计散热不良引起, 笔者在优雅 815EP 主板上就曾发现因主板散热不够好而导致该故障的现象。 在死机后触摸 CPU 周围主板元件, 发现其温度非常之高而且烫手。在更换大功率风扇之后,死机故障得以解决。对于 CACHE 有问题的故障,我们可以进入 CMOS 设置,将 CACHE 禁止后即可顺利解决问题,当然, CACHE 禁止后速度那就肯定会有影响了。 (七) 、计算机开机后,运行到如图所示时停止,但计算机未死机 Award Soft Ware, Inc System Configurations 笔者初次遇到此类故障时以为是硬件故障, 但经过多次反复实践之后, 发现该问题是由 于 CMOS 设置不当所造成的。CMOS 设置的 PNP/PCI CONFIGURATION 栏目的 PNP OS INSTALLED(即插即用)项目的选项一般有&YES&和&NO&两个,造成上面故障的原因就是 由于将即插即用设为&YES&,将其改为&NO&后,故障得以解决。有的主板将 CMOS 的即插 即用功能开启之后, 还会引发诸如声卡发音不正常之类的现象, 在此一并提出以提醒各位读 者的注意。3.6 主板的选购为什么采用相同芯片的主板价格会相差那么悬殊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了一个 很重要的因素―做工。往往我们在选购主板时,很多情况是看了几篇评测报告,或者是浏览 了几个网页,又或者是经不起 JS 的花言巧语,就迷失了主见,糊里糊涂成了任人宰割的“羔 羊”。 一些商场抓住消费者重视性能而忽视做工的心理,在主板零件等地方“偷工减料”,从而 同一规格的主板往往可能相差两三百元甚至五六百元之巨! 而这些低价主板的实际利润往往 比高价主板还高! 那么, 到底做工的好坏会给主板造成多大影响呢?今天姑且从主板的零件、 布局两大方面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不要迷信媒体杂志的宣传,这是因为一般媒体杂志上的介绍“水分”不少,公正客 观不多。“山寨货”经过包装便能轻易掩人耳目招摇过市,所以我们要有选择性地看,请大家 多上权威媒体网站浏览,学习比较。 第二、“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观念未必有理。昂贵的名牌主板的确省心省力,但 名牌主板的实际性能未必就是最好的,至于性价比,名牌产品更不见得最好。一来名牌产品 广告宣传费用所占的比例较大,二来为了维护其高端形象,有时高价是由商家炒作使然。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一款品质优异的主板应该拥有怎样的优秀做工。 1、电容虽小,稳定事大 为保证电源对主板及相关配件供电的稳定性, 电容的作用至关重要, 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滤波。一般地,我们可以看见的电容大部分分布在 CPU 插座和主板外接电源接口附近,特 别是在 CPU 附近,有的主板甚至多达 10 余个电容,这是因为 CPU 工作在几百 MHz 甚至 数 GHz 的高频下,必须保证电源的绝对纯净,这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电容来进行滤波。 图 3.15 大容量日系电容 一线大厂的主板都会采用 Rubycon、Sanyo 和 KZG 等高质日系品牌电容,其次是采用 台湾出产的电容, 再次的就是一些不知名的杂牌电容了。 使用高质电容的好处是主板即使在 高温、突然断电等恶劣条件下依然表现稳定,并且寿命长久,而劣质的杂牌电容使用时间一 长则会……(如下图所示)呜呼哀哉!图 3.16 某主板的劣质电容“爆浆”惨象 2、芯片组的散热 随着电脑配件的频率越来越高,不仅是 CPU,连主板芯片组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尤 其是控制内存和 AGP 显卡的北桥芯片,已经几乎没有不需要任何附加散热措施就能保证可 靠工作的了。 图 3.17 面积超大的散热片 最早的主板芯片散热是通过附加散热片, 后来发展到使用小风扇, 今天又出现了去掉风 扇转而采用大尺寸的散热片的方式,表面是兜了个圈子又回到原地,其实不然,最重要的原 因是为了提高可靠性。设计主板时要降低成本,就难以采用特别优质的风扇,所以,采用大 尺寸的散热片进行被动散热, 从可靠性来说反而比小尺寸散热片加廉价风扇的组合要高。 事 实上很多商用品牌机和服务器里面,连 CPU 都是用大尺寸的散热片进行被动散热的。 3、优质连接器,品质的象征图 3.18 一流主板采用品质优良的连接器 讲到连接器, 不熟悉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 其实这正是一款主板品质最集中体现的地方 之一。连接器作为主板连接各种零配件,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接口,其电气性能的优劣直接 影响主板是否性能稳定和是否坚固耐用。 我们可以直接从零件的表面看到主板使用的连接器 品牌来进行相关的判断。 注意主板的布局 第一、CPU 插座的位置如果过于靠近主板上边缘,则在一些空间比较狭小或者电源位 置不合理的机箱里面会出现安装 CPU 散热片比较困难的情况;同样,电容太近也不利于安 装大型散热器。 第二、 ATX 电源接口比较合理的位置应该是在主板上边缘靠右的一侧或者在 CPU 插座 同内存插槽之间等等。 总而言之,要想选择一款货真价实的主板,关键还是要自己多看多学多比较,网页和杂 志的报道是否客观就要靠读者自己判断了, 反正在购买之前多往电脑城跑跑看看, 有条件的 话最好能拿到实物鉴赏一番肯定是没错的,祝各位都能购得自己心爱的主板啦!3.7 主板的创新BIOS 也玩变脸 打造个性化标志电脑刚启动时,在屏幕的右上角是一个带星形的黄色图案,下面写着“EPA POLLUTION PREVENTER”的字样。它表示该主板符合美国环保署“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设计的省电 要求。EPA 标志是保存在 BIOS 程序中的一个图像文件。不过,现在很多主板把它换成了自 己的品牌标志。我们也可以把 EPA 标志换成自己的名字或者喜欢的图案,只要在 BIOS 中 把相应的文件替换掉就行了。 BIOS 其实是一组记录在 ROM 芯片中的功能模块。 这些功能模块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 存放在芯片中的。 目前市场上的主板 BIOS 主要分为 Award 和 AMI 两种, 这两种 BIOS 是不一样的。 另外, 不同厂商的主板,即使采用了同一种 BIOS,其内容也可能有很大的区别。 怎样才能看到 BIOS 中的内容呢? 要查看 Award BIOS 模块内容,就要用到一个名为 CBROM 的工具,它是专门显示、导 入、导出、修改 BIOS 模块的软件。在 Win9x 系统的“运行”对话框或 DOS 状态下输入 “E:\CBROM BIOS.BIN /D” (这里假设 BIOS.BIN 为主板 BIOS 文件名) 命令后回车, CBROM 便会列出 BIOS 信息(如图 3.19)。图 3.19 不同的主板厂商 BIOS 功能模块不一样,这里就例举几个主要的。“EPA pattern”就是我 们刚才讲到的 EPA 格式的“能源之星”图像文件; “System BIOS”代表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 (所 有的 BIOS 都有该模块) “XGROUP CODE”是各个厂商自己定制的不同于标准 Award BIOS ; 的功能,即扩展 BIOS 程序部分; “CPU micro code”表示 CPU 微代码,是用来兼容各种型号 CPU 的;“ACPI table”是高级 电源管理程序,计算机启动后驻留内存,并监控计算机的工作;“Flash ROM”是 BIOS 中内 置的刷新程序; “VGA ROM”是集成显卡的 BIOS 驱动程序; “VRS ROM”代表病毒检测程序, 防止病毒改写硬盘主分区表和系统引导区。 除模块信息外,还要重点注意三项信息,即 Total compress code space(表示 ROM 存储 空间)、Total compressed code size(表示 ROM 已用空间)、Remain compress code space(表 示 ROM 还剩空间)。 中又有什么内容呢? 那 AMI BIOS 中又有什么内容呢? 查看 AMI BIOS 模块就要用 AMIBCP.EXE 工具了。 AMIBCP.EXE 程序打开一个 AMI 用 BIOS 文件,然后在主界面中选择“Edit BIOS Modules”项,就可以看到 BIOS 中的各个模块 了(如图 3.20)。其中,“OEM Logo Data”就是 AMI BIOS 中的 EPA 标志图像文件,“Setup Server”代表 AMI BIOS 设置服务器端, “Setup Client” 提供 AMI BIOS 设置画面的接口程序, “DMI Data”代表数据区, “ACPI Table”表示 ACPI 规范控制表格区, “INIT”表示从 Reset 跳入 点开始的 Boot Block 程序代码,“POST”表示 POST 程序代码,“Runtime”代表 BIOS 功能函 数/常驻的程序代码,“Configuration”代表系统组态显示模块,“Graphic Logo Code”代表 OEM 全屏幕画面处理程序,“Graphic Logo Data”是 OEM 全屏幕图形文件数据模块。图 3.20我们马上开始制作一个富有个性化色彩的 BIOS。由于 Award BIOS 和 AMI BIOS 所用的 工具不一样,因此,我分别对它们进行讲解。先从 Award BIOS 开始吧。 1.制作 Award BIOS 个性化标志 制作 首先我们要将主板的原 BIOS 文件备份出来, 防止修改失败后可以用备份文件进行补救。 备份工作用 Award BIOS 的刷新程序 Awdflash.exe 就可以了。运行 Awdflash.exe 后,其界面 内会出现一个“File Name to Program”文本栏,因为我们只备份 BIOS,所以这里不需要输入 升级文件,直接回车即可。这时刷新程序会提示“Do You Want To Save BIOS(Y/N)”,意思是 你是否保存旧的 BIOS,选择“Y”,刷新程序会再次显示一个文本栏“Save current BIOS as”, 在这里输入备份 BIOS 的文件名,例如 Back.bin ,然后回车,系统将自动备份 BIOS 文件。 接下来就开始制作个性化的 EPA 标志了, EPA 标志其实是一种自定义的字符点阵图案, 你可以先用 Windows 画图工具制作一个大小为 136×126 像素,黑白两色的 BMP 文件。在 图中写上你的姓名、网址或 CPU 频率等你喜欢的字眼,做好后保存即可。当然,你也可以 使用现成的图片文件,将图片文件导入画图工具中,然后剪取大小为 136×126 像素的部分, 并保存为 BMP 文件。 早期的主板 BIOS 容量只有 1Mbit 大小,所以图案大多采用 EPA 格式文件,而现在主 板的 BIOS 容量都有 2Mbit 或更大,因此,EPA 标志也逐渐采用支持更多色彩的 BMP 文件 了。 如果主板不支持 BMP 格式,只支持 EPA 格式,那就要用 BMPtoEPA 工具将 BMP 图片 转换成 EPA 格式文件。具体方法如下: 运行 BMPtoEPA 后,点击“Load BMP”按钮,读取刚才设计好的 BMP 文件(如果文件 大小或色彩不合适, BMPtoEPA 软件就会提示出错并拒绝执行命令) 然后点击“BMPtoEPA” , 按钮,在窗口左边就会出现转换好的 EPA 图案(如图 3.21)。由于刚才我们制作的是黑白 两色的 BMP 文件, 所以转换后的 EPA 图案也只有两种颜色, 但在该软件中我们可以对图案 进行 16 色的着色,修改后可命名保存(这里假设为 BIOS.EPA)。图 3.21制作好的 EPA 文件怎样替换 BIOS 中原有的文件呢? 很简单,你只要在 DOS 状态下运行“CBROM BIOS.BIN /EPA BIOS.EPA”命令,CBROM 就会把制作好的 EPA 文件压缩后自动写入 BIOS 文件中。 完成后我们再用 CBROM 查看 BIOS 文件,你会发现原来的那个 EPA 文件已经被替换了(如下图 3.22)。 图 3.22至此,还有最后一步关键的工作没做。我们还要用 Awdflash.exe 刷新程序将修改后的 BIOS 文件重新刷入主板,个性化 BIOS 才真正完成了。在 DOS 状态下,运行 Awdflash.exe, 然后在“File Name to Program:”处输入刚才修改后的 BIOS 文件(如果与 Awdflash.exe 不在 同一目录,则需要加上正确的路径)。输入完成后,按回车键。这时 Awdflash.exe 会检测 BIOS 的类型,并询问是否备份当前 BIOS:“Do you Want to save bios(Y/N)”。选择“N”回 车后开始升级 BIOS,这时屏幕上会有两条进度条提示,并有三种状态符号及时报告刷新的 情况。其中白色网格为刷新完毕,蓝色网格为不需要刷新的内容,红色网格为刷新错误(如 图 3.23)。如果出现红色的网格,千万不要重新启动机器,应退到 DOS 状态重新刷新 BIOS 就可以了。刷新成功重启计算机后就可以看到新的 EPA 标志了(如图 3.24)。图 3.23 图 3.242.制作 AMI BIOS 个性化标志 同样先备份 AMI BIOS。运行 AMI BIOS 刷新工具 Amiflash.exe,将光标移至“File”选项按回 车键,然后填好备份栏中的 BIOS 文件名,再按回车键即可备份成功(如图 3.25)。图 3.25用 Windows 画图工具制作一个 128×84 像素的黑白(两色)BMP 文件,假设文件名为 AMI.BMP。 由于 AMI BIOS 支持的图标格式既不是 EPA 格式, 也不是 BMP 格式, 而是 PCX 格式。所以制作好的 BMP 文件需要通过 AMIOLG(在 DOS 环境下运行命令:AMIOLG /IAMI.BMP /OAMI.BIN)或 ACDSee 等软件转化为 PCX 格式。 在 DOS 下运行 AMIBCP,程序会提示输入 BIOS 文件路径,输入完整 BIOS 文件路径 和文件名后选择“Edit BIOS Modul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装电脑怎么看兼容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