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小白想问一下xa3华为mate9值得入手吗吗

进入新品高潮时&谈谈低调路过的富士X-A3_废墟小爷_新浪博客
进入新品高潮时&谈谈低调路过的富士X-A3
翻看了一下昨天的内容,除了新闻之外,富士X-A3的内容其实寥寥,也确实,选择和佳能5D4在同一时间发布,这个结果是注定的。想来富士确实有些心大的。大抵是把后半年的经历全部放在了那款基本已经确定了的中画幅无反上了吧。但是,回过来看这款X-A3其实无论从功能设置上还是从其上市价格上来看都是与其定位非常契合,作为那个层级的产品可圈可点之处还是非常多的。这让错乱的想起曾经索尼的那款α580,低调的问世却是一款属于自己定位下的扎实机器。
价格与定位
按照Dpreview上的价格来看599美元的套机价格。国内的售价应该在4k以内,但是如果从DCwatch
75000日元的价格来换算接近5000元的价格则是有些离谱的。现在想来在X-A1问世之初价格是有些偏高的,但后来中国区的调整还是比较及时的将这台机器压在了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参考过往,那么4千以内的套机价格是有可能的,也是比较合理的。
至于定位,X-A系列一直比较清晰,时尚、女性化。所以你才会在这个系列的相机上看到大角度翻折液晶屏以及多配色的选择。这一次X-A3也不例外。
&蒙皮设计的改变
&从外形风格上来说,X-A3有不少调整,拿蒙皮部分来说,早年间的包裹式被新的半包式所取代。这种讨巧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后期蒙皮服务做出的调整。换言之,未来的X-A3可能会有更多的色彩搭配。
其实在这点上其实富士的做法是比较明智的,将色彩的压力转移到后期,既可以减轻前期工厂产量与色彩比例的生产压力,还可以为后期的服务带来一些衍生创收。对于曾经以多彩为主题的宾得来说是非常具有参考意义的。
铝制元素的融入
新的金属元素的引入也可以算作是一个亮点,也确实对于入门级相机来说很少会才用到金属材质。这次的X-A3在机顶盖、前盖板、转盘都是从工程塑料换成了铝制,首先从质感上肯定会比早先的工程塑料来得受欢迎些。其次重量上应该也会有些变化。只是我所担心的是铝偏软的属性会否给后期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这一点处理的得当那么X-A3应该会多一个被选择的理由。
可触摸折返液晶屏
从X-A1开始这个系列的液晶屏就没有消停过,一直在做着应该有的变化。到这一带终于算是有了个比较满意的结果。X-A3采用了180°翻折的触摸屏液晶屏。相比于X-A2的175°角度略大了一些,终于可以好好的来一张自拍照了。当然另一个好好拍照的理由是因为X-A3终于可以触摸了。现在看来,摄影师越来越明白触摸这件事儿,上到5D4下到X-A3都是一个必须的功能。
性能——强调时尚性
其实我一直认为作为一款入门产品,画质细节并不是他最最需要过分表现的。主要的是足够的乐趣性、方便的操作性,以便让初级用户可以一步步的迈入摄影殿堂。而这一点全新的X-A3确实做的不错。
均匀柔和效果
触摸浏览、触摸对焦
之前说到的触摸功能应该说是便利性的第一步。手机让人们养成了新的拍摄习惯。入门级相机针对的是基本从零开始的用户,触摸浏览、对焦、拍摄的融入对于任何一款入门产品都是必须的。
对初学者来说滤镜模式其实是最重要的,因为不擅长后期,也就意味着也不会过分专注后期。早年间索尼、奥巴都给出了丰富的选择,后来每家都有不同的滤镜效果,对于入门用户而言夸张的效果确实可以带来不少拍摄乐趣(多重曝光、全景模式也包含在内)。但到了中后期富士的胶片模式会带来深一层次的满足。换句话说,我们在初期应夸张效果获得愉悦性后便需要一些含蓄性的细节表达了。源自于胶片时代的积累于是乎在这点上富士会略出众一些。如果再后期摄影爱好者就需要专业的后期,而在之前,不擅长图像处理的小白们就需要入门相机自带功能去铺垫了。
Velvia/高饱和度
美肌模式是一个特例,大体上只属于女生,如果要打入这个市场此功能不可或缺。X-A3的三级美肌很好的满足了现阶段这类用户的需求。而后期如果能够通过固件升级不断细化可能会来得更好一些。富士会考虑吗?
​美肌模式
微距模式的提升
搭配套机镜头(XC16-50mm)X-A3从原来的最近15cm提升到了7cm,这对于并不了解拍摄原理的小白们来说是一种默默的支持。
另一个乐趣来自于分享性,无论哪个层级都不可或缺,wifi以及app的搭配让X-A3在获得即使分享功能的同时还可以遥控拍摄。自拍或者摆拍则二者皆而有提升,当然还有配合富士instax
SHARE的使用。但是自从D500考虑到蓝牙融入性之后窃以为入门相机也需要考虑新的链接方式了。
如果没有记错富士今年开始考虑融入USB充电功能不可否认这是落后的,但现在增加也为时未晚。
题外话一:全新研发的CMOS
我将这块CMOS作为题外话不知会否引来讥笑。我只是想说终于X-A3也上到2000万了,终于不再用自家的尾货了。只是瞬间尴尬了X-E2s。
题外话二:镜头群与入门相机的选择
其实现如今可圈可点的微单不少,入门用户是否可以一步到位上全幅值得商榷,如果可以当然全画幅,但镜头体积一直是死穴。昨天无意中在话题里谈到了镜头体积有人立马说哪那么容易,话音未落天宫笑了。回到正题,APS-C的镜头群是个麻烦事儿。各家给出的基本方案都是转接。只有富士因为画幅单一性的关系而保持了这个尺寸镜头全面性,X-A3在这点上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二者各有利弊而选择进阶之路的选择由玩家自己选择。
写在最后:
从个人观点来看,X-A3的问世改变了我对这个系列入门用尾货的看法,他拥有了属于他的新传感器,也有了入门系列该有的可玩性。如果价格合适我实在给不出什么缺乏竞争力的理由。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09,81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点击上方 【驴行摄】关注,最酸爽的摄影旅游资讯,最接地气的摄影美食旅行方案!
  来自:内蒙古摄影爱好者联盟
  ID:nmgsy2013
  每当听完摄友们的往事痛陈,我总是冒一身冷汗,学新闻的出身,居然没走上玩单反的邪路,真是万幸,俗话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话真不是盖的。其实摄影这东西,也不全会身陷器材圈,但是要真的开始玩单反了倒真是能令广大同胞穷上三代的。
  但关键是一个“钱”字,钱能使一切变成相对论,对于土豪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此俗话又说,穷玩车,富玩表,潘客娴缒裕罡慊桓慊ㄏ嗷潘客媸只......真相总是那么粗俗。欢迎各位摄友对号入座!
  第一阶段:入门
  最初想法很单纯,你想买一台好相机,原因可能是宝宝降临,或者要外出旅游。你对器材不甚了解,于是去找身边的摄影大师,求他给指条明路。一般大师都会很专业的问一些问题,诸如“平常主要拍摄的题材是什么呀?”“都用过哪些器材呀?”“想不想上全幅呀?”。
  这些问题让你很羞愧,因为你连问题都听不懂。正在尴尬的时候,突然听见大师冒出一个你能听懂的问题――“你预算多少呀?”,于是你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报出一个数字!通常来说,这是大师最后的一个问题!通常来说,大师会建议你买一个中端单反套机!价格从4K~10K不等。通常来说,这个价格比你的预算要高不少,但又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你在咬牙掏钱的同时,心里暗下决心“要充分利用这套专业器材,好好学习摄影”。
  恭喜,你有了第一台中端套机,价格7K。
  第二阶段:上路
  巫师始终认为,购入第二个镜头是你走入摄影之路的分水岭,因为你在尝试之后开始持续投入了。你的专业单反果然不负众望,“拍的真清楚!”是你能听到最多的赞赏。你也很是沾沾自喜。很快你就接触到光圈、快门、ISO这些基本概念。你开始逛摄影论坛或者看器材评论,脑子里被牢牢的灌输了一个观点:相机并不重要,镜头才是画质的关键!回头看看自己的照片:背景不够虚化、主体不够丰满、弱光时画面抖动的厉害,噪点严重。冥冥中脑海里有个声音对你说“换个镜头,这一切都能够改变!”
  于是你又去求教身边的大师。大师照例问一堆专业问题。所不同的是,此时你对大多数问题能够对答如流,弄得大师很没面子。于是大师心里会掠过“小样儿我还治不了你”的想法,抛出那个经典问题“那你预算是多少呀?”在你说出一个数字以后,通常大师眼里会飘过一个轻蔑的眼神,然后吐一个烟圈,指导你镜头是有红圈金圈之分的;有狗头牛头之分的;你的预算,充其量只够买个驴头!
  于是你上网搜索,查遍资料,知道什么是“大三元”、“小三元”、“小白”、“小黑”、“小钢炮”这些近似黑话似的单词。这个过程你一定会看到一句话“买你能承受的最贵器材”。
  终于你出手了,大部分人,买入的无外乎是大三元或者小三元或者其中之一。你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支红圈头,姑且算是8K吧。
  第三阶段:低烧
  红圈头果然没有让你失望!分辨力、锐度、色彩透着就是一股子专业味儿。如果你买的是个大光圈镜头,还会呈现出蜜一样迷人的焦外。
  你开始四处传播你的照片,在网上比对别人的作品。你也开始研究构图、色彩...此时你的作品获得众多称赞,这让你很高兴。你觉得摄影已经向你打开大门,你所要做的,无非就是更多的拍摄和练习――当然,这需要更多的镜头,最起码要覆盖足够的焦段。不用想,管它大三元还是小三元,配齐了再说。你甚至会考虑EF28-300/3.5-5.6L IS这样的奇葩镜头。
  至此,你已经拥有了至少3个变焦红圈,增加投资25K。
  你突然发现某天各大相机厂商就如打了鸡血一样玩命的推出新型号。一看日历,明年正是奥运年。每四年一次的器材换血大姨妈就要开始了。你脑海里有了挥之不去的两个字“全幅”。没有全幅,怎么对得起手头的红圈?如何体现“原始焦段”的韵味?
  于是您毫不犹豫的把5D3或者D800抱回家。当然,随着2、3千万的像素相机,一起抱回家的还有64G CF卡,乐摄宝的摄影包,一个三脚架...大约总计25K,等等!诸如5D3之类的相机,是没有内置闪光灯的,1.5K的外置闪光总是要的。
  别拿低烧不当病,这一阶段,你有了全幅机身,3个红圈头以及必要的附件,保守投入也是50K。
  第四阶段:定焦
  全幅的机身和红圈变焦让你着实爽了一把。每次出游,你会不厌其烦的扛上三脚架并带上所有后宫佳丽,周围人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走在西湖边,总有大妈冷不丁递过来一个小数码,冲你说“大兄弟,替我和老头子拍张合影吧!一看你就是个会照相的人”。
  但是每当你翻阅杂志,或者摄影论坛,对比“大师”的作品,总觉得沮丧。“通透”、“油润”、“氛围感”这些词汇像噩梦一样折磨着你,它们是那么令人神往却遥不可及!同时你悲催的发现,当你刚把三脚架支好,你的同伴早就坐在车里不厌其烦的催促开车......这个世界不该这样,花了50K的器材不该这样!
  在第一次使用定焦镜头后,你会觉得所有的困惑都随风而去!哪怕是价格3K的50 1.4,那个锐度、色彩、焦外,以及面对弱光时的从容蛋定,都远远好过10K的变焦。定焦1.x的大光圈,会让你觉得突然进了一扇从没有想过的门。有了以前对变焦红圈的信任,自然是直接上大光定(大光圈红圈定焦)。
  镜头厂商当然知道,这个阶段的你早已明白一份价格一分货的道理,如果把价格定低了,显然不能满足你对高画质的追求。所以任何一个红圈大光腚,价格没有小于10K的。你需要24 1.4L,35 1.4L,50 1.2L,85 1.2L,135 2.0L,200 2.8L。当然,要是把这些镜头都收入囊中也是有难度的。于是你精挑细选,仔细比对,选了其中3个定焦,花费40K。
  第五阶段:回归
  此时你玩摄影可能已经7、8年了,已经拥有了至少2个机身,6个镜头。然而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终于要直接面对了――你年纪大了!你已经没有力气背着10公斤的器材去搞创作;也无法扛着三脚架长途跋涉;你没有精力凌晨起来到野外蹲守日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最想干的不是背上相机去摄影而是找个能够看到日落的餐厅好好的吃顿海鲜。
  此时你面对铺开半张床铺的单反相机和镜头,心里在想――你需要一台高画质轻便的相机。要是在5年前,投资100K左右的莱卡一机两镜几乎是你唯一的选择。好在科技进步了,你有很多更实惠的选择。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诸如Sony和富士的微单系统。
  就像前面说的,你玩摄影已经快7、8年了,自然是个事业有成的人。20K左右,拿下一套全幅微单对你来说毫无压力。
  第六阶段:邪路!
  小巧的全幅微单满足了你的需要,画质好,重量轻,价格也不贵。但是却给你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之前你买的那些单反红圈头可以用在这个小巧的微单上吗?要是不能用,岂不浪费了?
  你是如此勤俭持家并富有钻研精神,以至于很快你就找到了答案――转接环!这是通往一个无底洞的邪路!!!
  在此之前,你的镜头,还大都停留在主流大众厂家的自动对焦头。而转接环,将会把你带入任何品牌、甚至任何年代的镜头系列。康泰时、福伦达、蔡司、莱卡这些名字开始不断出现在你的眼前。A、E、F、EF、FE、M各种卡口你也烂熟于心。配上不同的卡口,你的微单几乎可以使用任何镜头。摆在你眼前的,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潘多拉的盒子被彻底打开了。
  此时,“摄影”两个字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你脑海中了,取而代之的,是“收藏”两个字。收藏其实是没底的,为了方便计算,姑且在这里打上50K的标签吧。
  此时的你已经到了收藏器材的级别了,你以为就到头了?错!还有配件我们没有说呢。
  三脚架
  你一定听过“买到第3个三脚架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脚架”这个说法。这话如此正确,好比吃到第3个包子才饱,前2个也是有功劳的一样!你的第一个脚架,估计也就是个几百块的货。搞不好还是卖xx送脚架弄来的。很快你就会发现稳定性完全达不到你的期望。
  你的第二个脚架,估计是个2、3K的有品牌的高档货。坚固,稳定,你很开心。直到某一天你在零下10度的地方突然收不起来,或是你在沙滩拍摄时进了沙子,更有甚者,某个螺丝突然松动,造成坠机事故。于是你发誓要买个顶级脚架!
  “捷信”――一定会成为你的不二之选。然而面对5K的价格,正准备掏钱的时候,却悲催的发现,这个价格是不带云台的!而且,很多“专家”都说,捷信只是架子好,云台很垃圾!我相信你很容易就会发现“ARCA”这个云台牌子...
  无论如何,在最后一个三脚架上,你的投资不会小于8K。考虑到前面吃下去的两个包子,估计总投资是10K。
  器材城的JS不会告诉你,一个摄影包、一片滤镜、或者一张CF卡,可能比一台相机赚的都多。
  严肃风光摄影滤镜是必需品。在看了各种品牌的渐变灰镜的评论后,你发现,几片塑料片居然要卖2K~5K,完全不符合你理性消费的宗旨。然而JS用一句话就把你彻底打败了――“如果使用不好的滤镜,画质损失严重,会白瞎了你上万块的红圈头”。上万的镜头钱都花了,自然不能因为区区2K而白瞎掉。
  GND滤镜以及支架,2K又出去了。
  显示器
  摄影怎么能少得了显示器呢?这是你最常用的看图设备,也是你修图的基础。当知道你正在用的显示器根本无法正确的显示颜色后,你觉得一个全色域显示器是必要的。Eizo动辄20K的价格让你望而却步,然而诸如苹果的“全色域专业显示器”,其4~10K的价格你还是承受的起的。一个专业显示器,6K的价格,不过分!
  校色仪
  专业的你用着专业的显示器,却发现别人和你在看同一张图片时显示的颜色却不一样。在看了无数资料后,知道有门学问叫做――色彩管 理。有种设备叫做“校色仪”。JS用同样的手段把你打败了“如果不买校色仪,那么不管多贵的显示器,其实都是摆设。”好吧,都到这个份上,花2K买个校色蜘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备份方案
  你拍的好几万张作品都放在硬盘里,这是你数年的心血。本来你也没啥担心的,直到出现了冠西哥。你不禁会想,要是电脑坏了该怎么办?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网络存储设备配上2T的硬盘应该是起码的方案――3K应该是个起步价。
  打印机
  专业显示器有了,校色仪也有了,老实说,你已经具备开办家庭工作室的条件了。唯一欠缺的就是――打印机。专业输出一个入门级别的6色照片级A3喷墨打印机要3K,8色的是5K。价格透明,童叟无欺。打印纸,要做色彩管理,自然用原厂的。20张200块。
  然而你悲催的发现,你的某些颜色的墨水居然只能打印几十张。而原厂墨水居然要卖到1K+一套!哪怕你用海淘,加上运费也是大约300元一套墨水...
  防潮柜
  用脚趾头也想得出来,这么多贵重物品,是不能随便放的。黄梅天镜头会发霉,天气太热镜头内的润滑油会挥发,太冷了电子器件工作会不正常……厂家贴心的发明了一个铁皮盒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摄影器材电子防潮柜”―― 2K。
  既然你都看到这里,我就说一句题外话,算是免费奉送:其实完全没必要买2K的防潮柜,到超市买几个最大号的乐扣乐扣盒子,全密封,超好用。巫师地处上海,黄梅天严重,十多年以来用此法器材从未出过问题。
  以上林林总总附件,总数大约是30K。还没有算你的电脑升级,汽车升级,外出旅行等价格。也没有算你为了说服你老婆同意你买这些设备,可能要花更多的钱讨好她的成本。
  总结,第一套机:6K;全幅机+3个红圈变焦:55K;3个红圈定焦:40K;全幅微单:20K;转接镜头:50K;摄影附件:30K;总数大约200K。终于尘埃落定,你满足的看了看满屋子的器材。点看电脑,这10年来大约你拍了100K片子,投资200KRMB,每张成本恰好2块钱!
  你打开防潮柜,用绒布仔细擦拭着每一个镜头,这时,电话铃声响起,那头传来一个毛头小子的声音:“大哥,我想买个单反,给推荐一个呗~~~”
  版权说明:原创不易,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主编QQ:,我们愿意支付稿费或删除。
  联系我们:商家推广,商务合作请联系:主编QQ:
  最酸爽的摄影旅行资讯,最接地气的摄影美食旅行方案!
  微信号:驴行摄
  微信ID:xlhLvXingShe
支持我们 点下广告
  ↓↓↓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旅行作家 ,自由撰稿人,搜狐旅游专栏
环球旅行作家、绿色生活家
旅游名博,搜狐金牌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旅游达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值得入手英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