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笔记本专门打游戏的笔记本对写小说或者画漫画记录剧情的剧情笔记本是什么?以

我喜欢动漫很多年了,梦想从小学四年级坚持到现在,现在我对自己的画风满意有点了,我也快上高二了,也该动手了想买个笔记本电脑,用来画漫画,求推荐。
我的笔记本电脑是富士通LH531
总之完全是父母买的我也不太懂
但是貌似这个电脑还挺好用,玩游戏没问题,画图就更不在话下了
反正我不了解电子产品的,但是要画画就买个数位板吧,我发的帖子里有人说wacom banboo挺不错
既然是高中僧就再考虑一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高三多累人就没时间画了,要是玩两下就扔了很不值的
我的笔记本是富士通SH560,同富士通!
画画果断大屏显示器啊
有多少预算
“预算多少都没问题请给我最好的!”
ピクChirin 说: “预算多少的都没问题请给我最好的!”那直接买楼下推荐的就好
Mac Pro垃圾桶,直接上Wacom Cintiq
Link/Zero 说: 笔记本啊 放在摩托车上可以伪装成低音炮
Link/Zero 说: 笔记本啊 那就在中间加个 Book 就可以了 MacBook Pro
能开机的就行了
作画?有钱就苹果,没钱就攒钱买苹果。
当然我还是会推荐富士通S系列,首推SH762。
可不可以推荐些不是这种反人类分辨率的……
Venusxx 说: 可不可以推荐些不是这种反人类分辨率的……这一点都不重要
fantasy 说: 这一点都不重要呵呵,你画图吗?
Venusxx(id: venusxx) 说: 呵呵,你画图吗?就是不画图,所以才不反人类啊。
上面不是说了吗,有钱就苹果,没钱就攒钱买苹果。
17' Macbook Pro
現在好像沒有17英寸的了,那就15英寸的rMBP吧
帮到你~虽然我觉得好不抵...
kaahi 说: Apple 認證維修品帮到你~虽然我觉得好不抵...確實不抵……
没画过漫画。不过笔记本的话,我也首推富士通,S系列。
但是富士通太贵了所以我自己退而求其次的买了MBA。。
我推而求其次,买了过时的样机。
还有富士通s系列起步价差不多跟Air一样了。除非你是外国降价。
作画?当然首选(作死状
普通i5本+15.6英寸
不夠大就外接26英寸
我們都是這樣的
我是不知道画画跟电脑有什么关系,主要问题难道不是数位板么?
电脑的话大概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大屏+高分辨率吧大概……MBP 或者 rMBP 的分辨率应该是不错的,有钱的话外接一个大屏显示器应该就更好了。
大屏?苹果CinemaHD难道还不够?
小寒 说: 大屏?苹果CinemaHD难道还不够?MBP 又没送那玩意 =、=
一针见血,完全没留意到
不过说不定鼠绘 鼠绘什么的还是放弃掉然后买板子吧
你真的不要这种?
偏要买小布拉叽的笔记本?
苹果是狗用的,我看出来了。
12寸有什么不好的?我都感觉13.3都嫌大。
Venusxx 说: 苹果是狗用的,我看出来了。居然被看出来了
画图还是外界显示器好了……笔记本除了水果,那屏幕能看?
买笔记本画图的话注定要砸钱了,屏幕分辨率太小的低端本肯定完全不够用的,高端的工作本基本价格都要万元以上。
并且低端本+外接显示器这种方法注定也不太可行,因为低端本一般是不带高清输出的DVI/HDMI接口的,没有这两种接口就无法输出高清信号,外接显示器也就没有意义了,更何况很多本子连VGA口都不带。
扩展坞倒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我对扩展坞不是很了解,所以也没办法给出这方面有效的建议。
预算足够的话MBP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笔记本屏幕太小,画cg的话还要放大很麻烦,不建议购买
没时我很沉默工作后如何记笔记
我的图书馆
工作后如何记笔记
“做笔记有什么可教可学的?”有人一定会这样子问。
是啊,笔记谁不会做,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年书,笔记怎么不会做了,还用学?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笔记的好坏,完全在于记录的内容是否详尽,字迹是否清晰工整罢了。但是,请你仔细想想,你是否有这样子的经验:(如果当过学生干部,或许就深有体会)
参加个会议什么的,随手翻开笔记本,看到空白页就开始记,几天后却翻遍整个本子,不知道记录到哪里去了;
只顾埋着头记下所听所闻的事,日后整理时,根本分不清哪些句子是讲述者的,哪些是自己的意见;
会议中拿到讲义、资料,随手对折就插在笔记本里,某次从包包抽出笔记本时,不小心散落异地,哪份资料属于哪次会议,完全分不清了;
会议记录做得零零落落,事后完全靠着记忆做事,等到例会上,才发现自己遗漏了某某交办的事情;
临时接到电话,随手抓一张纸记下对方说的话,结果中午吃个饭回来,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张纸了;
这些或许都是小只是“小问题”,却常常给人一种丢三落四的印象,往往这对刚进入工作的你来说必须得避免的。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会涉及到对于资讯的处理,而“做笔记”正是所有资讯处理工作的基础。光是把“笔记”做到确实,就能协助工作者理清各项工作的进度,减少错误和不确定性,避免浪费实践在反复确认与修改上面,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避免陷入“我整天都很忙,可是工作成果就是不怎么好”的瞎忙窘境。
1为什么要做笔记
1.1书写,有助于延伸思考
笔记对工作者来说是最好的思考锻炼,书写过程本身,就是对一连串资料进行辨识、思考和延伸,不但能使你触类旁通,提升你对信息资讯的敏感度,更有利于大脑的活化锻炼。
提醒:唯有一面思考一面书写的笔记,才能锻炼脑力
人只有在思考时,才会对大脑有所刺激和活化,所以单纯抄书或听写这种行为的笔记,由于缺少自身有意识的思考,效果不如先自己理解分析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来的效果好。
1.2&& Q:为何在电脑如此普遍的情况下,仍然强调纸质记录?
1.电脑再轻薄,也不如笔记本方便携带。
2.比起打字,书写更加随意,自由发挥空间更大。
3.更重要的是,笔记的书写是一套资讯分析与判断的流程。一个人唯有在完整理解所接受的资讯后,才能抓出重点,明白自己“要记什么”。可以说,笔记不只是记录,更是一种价值判断。
4.笔记还有助于唤醒记忆、强化记忆,还能增加对资讯的敏感度,让自己的构思和创造能力更上一层楼。
2笔记八法:让记录内容井然有序
好笔记都有两个特色:能判读和简化。
2.1.采用活页笔记本:方便调换内页顺序
活页笔记本灵活度大,可以任意移动写过的笔记页面,方便笔记的整理和分类,还能任意抽换不同格式的活页纸,让笔记本运用更灵活。并且讲义或者会议资料,都可以用打孔机打孔后,与相关笔记页面夹在一起,让资料收纳更加有条理。避免翻阅和整理的麻烦。
2.2.使用普遍的活页笔记本规格:26孔
26孔的版面是最佳选择,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规格,方便购买,使用起来比6孔或者32孔更便利。
2.3.明确的表头标记:Xmark标记法
表头标记其目的在于方便事后进行笔记内容的追踪和管理。一般的笔记本都有表头标记栏,如果没有那么可以采用日本笔记达人和田茂夫建议的“Xmark”标记法:在笔记的页面上方画一个X,顺时针依序写上“主题”、“相关资讯”(如与会人、资料来源、关键字等等)、“日期”,方便日后翻阅时,快速索引。
2.4.有效的版面设置:康乃尔笔记法
康乃尔笔记法(CornellMethod)是由美国康乃尔大学发展出来的笔记技巧,最大特色就是:把两条线,以“歪基心的倒T字”组合,将版面切割为“一大两小”3部分:左方小区块儿用以记录日期、主题、与会者等基本资料,右方大区块儿用作记录内容的主要范围,下放区块儿则作为补充资讯或个人想法的记录区。&2.5.预留空白位置:方便补充注记
留白有两个好处:(1)方便补上临时想到的相关资讯或心得,不但可以避免页面上到处是拉线,显得凌乱不堪,还可以避免随手、随处记下灵感,事后根本忘了记在哪里的情况;(2)方便日后整理笔记时,可以写下心得或相关延伸思考,让笔记更完整。
2.6.抓出关键字:串字作文
在边听边写笔记时,无可避免地必须简化内容,但如何做到“简而不陋”,建议采用“串字作文”的方式,先抓出关键字(如重要人名、专有名词、相关行动等等),并以“主词+述语”的方式简述彼此间关系,待事后整理笔记时,再将所有关键字串在一起,透过“串字→词→句→段→文”的延伸法,还原完整的叙述内容。
2.7.活用线条和图解:呈现事物顺序与关系
线条与图解是简化笔记内容非常好的方法。最常用的线条为“—”(直线)和“→”(箭头),可以标出事情的顺序或彼此间的关系;最常用的图解则是“○”和“□”两种图形,主要用以标示“事情”与“行动”。其他诸如长线条、折线图、圆饼图等等,也是笔记时的好帮手,透过简单的几何图形,就能阐释原本需要大量文字叙述的资讯。
不过,不管是线条还是图解,描绘时只要能明确示意即可,没必要过度讲求精确和美观,免得浪费太多时间在线图上,本末倒置。
2.8.依序记录,宁可留空也别怕浪费纸张
笔记应从上至下按照主题依序记录,并配合句子间的叙述逻辑适时换行,确保每句话的“记录顺序”都能被辨识,以便日后做整理时,能够理清哪些事情叙述在前,哪些发生在后。千万不要为了省纸,把整张纸抄成一片字海,事后还得逐句阅读,才能找出咨询的顺序性关联,突然浪费时间与精力。
3.行事历九法:让工作排程一目了然
3.1工作排程第一步:确立目标
先确立自己的“主目标”(例如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达到什么水平),然后以树状展开,将主目标分解成数个阶段性目标,就能具体看见自己从现在起该做什么,并以此安排行事历。
3.2用倒推法拟定计划:从终点开始反推
先计算出下一个阶段目标距离现在大约还有多少时间,据以拟定出详细的“年度计划”“单月计划”“单周计划”“单日计划”,并逐一填进行事历中。因为确认“在哪个时刻前要做哪些事”是十分重要的,统筹规划嘛。
3.3在显眼处写下“一年的目标”
将年度目标从大到小、一项一项写在年度行事历上方明显处,或者是随身笔记本的第一页,内容包括工作、家庭、兴趣等各种年度目标,而且务必写得详实。必要时,也可以将各项年度目标加框,或用粗体、彩色标明,强迫自己每次翻阅行事历时都会注意到,才不容易半途而废。
3.4年行事历:记下主要活动,把握全体样貌
有了年度目标之后,接着还应在一年之初,在行事历填上已知工作日程、重要企划或私人活动,并用“←→”标示出哪些时段已被填满,哪些仍属空闲,如此就能概算出自己有多少时间完成各项目标,甚至粗略计算出相关花费。“以长期视野清楚掌握整体样貌”是年行事历最重要的功能。
3.5使用记号与彩色笔,标记重大事项
每月开始时,应回顾年度目标,将本月代办事宜写入月行事历,并在空白处醒目的标示。可以用荧光笔或者红笔,将重大预定事项特别标示出来,或将公事与私事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务必做到“易于辨识”,文字力求简洁,必要时可以使用代号也无妨。
3.6切割版面,让工作规划更合理完善
在行事历上区分“上午和下午”“公事和私事”等空间,这有助于理清当天预定要做的事,是否比重失衡?例如,某天下午时段,陆续被填入6项企划案完成日,或者说是查看所有学生相关讯息初步了解每个学生的大致情况,这些显然难以在一下完成,此时就必须及早重新安排工作。
可以使用四项限的方法,加以区分工作的重要程度,用“十”字将月行事历的每个区分为四象限,分别代表“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然后填入当天的工作,就能清楚知道哪些事情输入必须完成的了。
3.7醒目标示非预期、不确定的事项
订完年度目标,本月目标后,“本周目标”也必须写在行事历的醒目位置,作为提醒。
除了明确写入预定的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电话和基本资料外,也要特别标示处“不是自己能预定的事项”(例如周二~周五上司出差)和“未确定的预定事宜”(例如周三下午某某领导可能会来)
这两个之所以重要,因为他们往往会对行动安排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打算原定计划。
3.8制订检核表,避免遗忘与拖延
碰到“没有非在某个时间点执行”的工作(例如去邮局缴纳报刊杂志的续订费),此类事项建议列在每日行事历上方,并画上检核表作为提醒(就是在该事项前面画上一个“□”,完成后打上勾勾),否则很容易就忘了,甚至一天拖延一天。
3.9使用便利贴,扩充版面空间
便利贴可以创造额外空间,发挥提醒作用,还可以在当日未能完成时移至其他地方。如果一件事被不断地拖延执行,甚至贴到便利贴一点粘性也没了,那么说明这件事可能并不值得做,不妨直接从预定计划中删除。
4.理出讯息逻辑关系,把复杂变简单
笔记本页面上空间有限,加上记录时往往十分匆忙,若能灵活运用数字、符号与图解,你也能简单几笔,记下千言万语。
4.1.抓住数字和名词,将长句子化为关键字组合
抓取“数字”和“名词”作为重点,简化笔记,例如“明天从东京车站乘坐早上6点的新干线XX号出差到大阪,预计抵达时间是上午9点”,简化记录为“6:00东京车站”,其余可省略,也不妨碍理解。
4.2.将资讯符号化,便于速记
记笔记时,很多人会使用一些简略符号,以加快书写速度,例如F=传真,M=手机,会=会议,★=重要事情,?=未确定事项,※=注意事项等等,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符号规则,自己熟悉就好,习惯就好。运用符号的要点:好写、不占用太多空间、一眼就知道自己写了什么。
4.3.附上符号解说表,熟记符号的意义
为了不让自己忘记符号的意思,尤其是习惯使用英文字母缩写的人,不妨在笔记本最后一页附上“符号解说表”,并不时练习以便熟记。
4.4.红线标记重点,快速理解笔记内容
利用红线绘制方框、圆圈、底线……用以标记重点,不但可以在阅读时一眼看出重点,也让笔记更显得言简意赅。
1)在关键字上标上红线:每页的关键字控制在4、5个,过多失去了简化意义。
2)把结论圈起来:有助于快速理解。
3)印象最深的地方画红线:最深的地方当然只有一个,因此画线部分只有一处。
4)觉得最有趣的地方画红线:只有一处。
4.5.善用线条与箭头,标示彼此关系或阅读顺序
线条搭配箭头构成“指示记号”常见用法如下:
1)标示阅读方向
2)标示彼此的从属或因果关系
3)表示时间轴
4)多个记号并列时,可作为项目符号使用
5)可做插入符号
4.6.练习简单图解,将复杂资讯化为图解
图解用简单的视觉化图形,阐述复杂的意义,是一大利器。
不管用长方形、圆形还是箭头,首先要理解笔记当中各项内容的关系和顺序,这是绘制图解的先决条件,4步骤:
1)区分:抓出笔记内容的关键字和重要陈述。
2)整合:重新检查上一步取出的关键字和陈述,去掉修饰语,再次简化。
3)排列:将区分出来的内容,依序排成线性步骤。
4)制图:将上述过程排列后,绘制成一个矩形图。
│┌──┬────┐
时││流程│详细内容│
间│├──┼────┤
轴│├──┼────┤
↓└──┴────┘
&&5.为色彩赋予意义,让重点一目了然
人们对于色彩的感受远比黑白文字强烈,懂得活用色彩,可以让你在阅读笔记时,迅速掌握重点。
5.1排列“色彩序列”:标示重点
一般人用蓝色或黑色笔做笔记,但事实上人们反对色彩的敏感度远远大于黑白文字。不妨选用不同颜色的笔,按照抢眼程度排列出“色彩序列”,分别表示不同程度的重要性,作为标示重点之用。例如:红>粉红>橙>黄>绿……便于以后翻看时快速抓住相关内容。
5.2三色法:赋予颜色意义,协助资讯分类
通过赋予颜色不同的意义,也有助于资讯的分类。
红、蓝、绿三色法,简单易用。
在行程方面,红色代表“最重要待办事项”,蓝色代表“一般待办事项”,绿色代表“个人私事”;
在资讯管理上,红色表示“从别人口中听来”或“比较主观的讯息”,蓝色表示“次要资讯”,绿色表示“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对于颜色的定义或许不尽相同,你完全可以自己定制自己的用色规则。只要熟练,就能在日后浏览笔记或行程时,迅速抓住关心的事项,大大提高效率。
5.3选用3-5种颜色:避免色彩过多,混淆重点
色彩虽然好用,但是如果同一个版面上颜色过多,有时反而会阻碍阅读。3~5种颜色最适中,一旦超过7种迷魂阵造成混淆,让人分不清主次重点。
5.4红笔:抄写段落标题,作为笔记大纲
红色是最醒目而强烈的颜色,最适合用来标示重点,也可用来书写补充备注。例如,当有人展示幻灯片时,你可用红色记下标题,用黑笔或蓝笔记下内容。
5.5荧光笔/彩色铅笔:区分色块,进行可视化管理
荧光笔画出的“色块”,非常适合进行视觉化的资讯管理。可备6、6支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将相同属性的字词画上相同颜色,便可创造出比三色发更明显的段落区分与重点标示效果。
荧光笔尽量不要挑选饱和度过高或太深的颜色,以免不小心遮盖文字。
5.6各色便利贴:进行颜色管理
便利贴十分便于为笔记补充资料或标记重点。若再搭配颜色分类系统,以不同颜色区分资讯重要性或轻重缓急,效果更佳。
5.7贴纸与印章:增添色彩与趣味
各种颜色和图案的小贴纸或印章,也是笔记颜色管理的和工具。不同颜色的圆形小贴纸,适合代替彩色铅笔,而圣诞,生日等图案贴纸,也可用做行事历的提醒图示。增加版面的色彩和趣味性。不过这全凭个人的喜好,如果把太多的时间用于装饰,不仅有碍阅读,反而不能有效管理资讯,本末倒置。&&&&6. 修改不涂改,让资讯得以追踪无论是课堂笔记还是行程安排,难免都会需要修正。不过,修正可不是擦掉或涂黑就好,把握3个修改原则,可以方便你日后追踪或检视原有资讯、了解自己当初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要进行修正。6.1 以“删除线”修改记录:保留还原以及追踪的可能1&保留原先的记录以供辨识,防止因为行程变更或计划修改而引发混乱;
2&避免在修改后又想改回原来内容,还要重新写一次。
6.2记录修改原因:不犯相同的错
在更新或修改笔记时,也可以在旁边附注修改的原因,或是这件事带给自己什么感觉等相关意见,提醒自己下次别为相同理由而必须修改。
6.3醒目标示重点或大错:每次检阅笔记都能得到警惕
只要是格外需要注意的部分,例如犯了重大错误,或是务必要记住的重点,最好能以粗体字标示在显眼处,好让自己翻到那一页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错误或重点,立即得到提醒。
&&7.定期检视,做笔记才有意义
你也是当下努力做笔记,事后却再也不曾看过自己笔记的人吗?笔记不是记了就好,事后整理、不时检视,甚至定期去芜存菁、收纳归档,才能让以往日记化为未来工作上发想、行动与创意的资料库。
7.1后续整理比当下记录更重要,发挥笔记的真正价值
很多人在上课、开会、听讲的当下,都会振笔疾书,拼命做笔记,但之后却一次也不看,这就失去了笔记的意义。要充分发挥笔记的功用,后续的“整理”更重要,可让第一手内容大幅增值。有效的笔记整理与保存有下列4个流程:
1)审视:再度确认笔记内容,如果觉得某部分内容是不必要的,就此舍弃也无妨
2)标记:在笔记上标注明显记号,帮助自己之后即使不再重新阅读笔记,也能一目了然笔记的内容或重点
3)分类:将做记号的部分摘出重点,并依个人偏好的方式分类,为资讯做索引。
4)整理:将分类好的资讯,再依类型或相关性归档,供日后需要运用自如。
7.2利用归档,让就笔记成为资料库
旧的笔记本记载了很多难能可贵的生活经验或心得,不应该任意丢弃,借助上面4道流程可将笔记的活页拆下,做好索引,再分类装订,变成资料库或工作使用手册,也能给自己新的启发。
7.3制作失败笔记,克服弱点与缺点
每个人应该为自己建立一本“失败笔记”。人生难免会犯错,能从错误中成长,犯错的经验才会产生价值。
先挑选一本合适的笔记本,然后在自己遇到失败、挫折,甚至只是疏忽大意犯了错时,简单的写成清单,并且反躬自省,列出具体的改善意见,避免自己重蹈覆辙。
8详列待办清单,为突发情况做准备
很多人即使详细列出了每一个工作的内容和耗时,可是还是忙的晕头转向的,到底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到哪里去了呢?
有时候会对工作感到疲惫,常常不是因为事情太多,而是事情做的不顺,好像怎么做都做不完,疲惫感便油然而生;反之,如果事情做的非常顺利,纵使工作很多,大概也会觉得“做的很起劲”,很有成就感。
利用备忘录,明确列出待办事项”不但是工作上常见的笔记行为,更有助于让事情做起来顺手又有效率。
8.1待办清单,是效率工作的基本要素
把应该办的事情,统统列成清单,然后分析轻重缓急,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让事情做起来更加有调理。
在列写清单的时候,建议用“时间顺序”了排列,逐一列出“今天完成”“明天完成”“本周完成”等,甚至也可以列出长期未来目标;至于清单羡慕内容,务必力求详细,例如“打电话给张涛”,这种写法是不合格的,应该写成“打电话给XXX公司的张涛询问货款到位情况”,尽量减少大脑的思考时间。
列出清单后,需要判定每项工作的性质,在“应该仔细思考”的前面标上◎,“单纯作业”标上●,加以区分。
完成一项工作后,用红笔划掉该工作,一方面可强迫自己将工作内容划分的更明确;而来可以增加视觉上的成就感,有效振奋工作心情。
8.2为突发状况做好准备,资讯不遗漏
很多时候,就算拟定了非常完整的待办清单,难免会遇到突发状况,如果没有预留任何弹性及空间,工作计划还是很可能被全盘打乱,所以可以用一个带圆珠笔的B5本子,专门作为临时需要的备忘录。
而有时候打乱自己工作节奏的突发情况则是忽然响起的电话,以及随之而来的留言等,我们可以制作“规格化传话单”,详细列出日期、时间、地点、部门、人物、内容等必要项目,确保没有漏失。
ps.这一块将会继续整理一内容,以供学习,敬请期待。
9记录感动,从生活细节汲取创意
创意笔记本的内容也许杂乱,但别在意,重点在于勤于纪律。如果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可以采用下面4种主题,强迫自己留下生活点滴,日积月累,多半能有所发觉和领悟:
1)写下今年的热门主题,并画出相关模式图
先选择一个现在感兴趣的主题,再由这个主题延伸探讨“我为何对此感兴趣”“哪一点特别吸引我”“此后可能会有哪些发展”……并尝试画出相关的模式图,在画图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是最值得关注的部分,这有助于检证自己的思考模式,并延伸出新的想法或创意。
2)抄写名言、佳句,标注心得
抄写格言佳句不只是欣赏别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句话使人动心,与当时的自己的心境产生了共鸣。
所以翻阅自己过往抄写的句子,可以看出自己在某个时段,曾对那些主题特别感触(例如恋爱、成长、生涯、友情等等),也显示处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中的思索重点。更重要的是,翻阅之前记录的句子,常会因为历练的增加而有新的体悟,从中激发出有趣的想法和创意。
3)用数码相机做生活记录
不妨养成每天用数码相机拍摄至少一张照片的习惯,内容不必别出心裁,只需要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片段,这种生活剪影式的照片,看似平凡,其实隐含了更深层的心理状态,即使一花一木都是当时自己的心情投射。可以强迫自己观察周围环境,进而得到不一样的体会
4)涂鸦日记
有时候也可以尝试在笔记本上涂鸦、画画,因为想要表达某一瞬间的印象是,图像往往比文字还能阐述更多的意义,而且比照片的自由度高,且完全不受时空的局限。
画图时,不管是素描或漫画都可以,也不必要仔细画出周围一切事物,只需要抓住特别注意到的主题饥渴。
画的好不好根本不重要,重点是构思画什么的时候,就已经在帮助自己进行主题式思考和联想。
下面是提纲:
【为什么要做笔记】:
笔记是工作者最好的思考锻炼
书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连串的资料辨识与思考延伸,不但可以刺激人触类旁通,提升个人的资讯敏感度,更是最便利的脑力活化锻炼
提醒:唯有一面思考一面书写的笔记,才能锻炼脑力
人只有在思考时,才会引起脑力激荡,所以单纯抄书或听写这种行为的笔记,由于缺少自身有意识的思考,效果不如先自己理解后,再用自己语言表述来的效果好。
Q:为何在电脑如此普遍的情况下,仍然强调纸币记录?
1.电脑再轻薄,也不如笔记本方便携带
2.比起打字,书写更随意
3.更重要的是,笔记的书写时一套资讯分析与判断的流程。一个人唯有在完整理解所接受的资讯后,才能抓出重点,明白自己“要记什么”。可也是说比较不只是记录,更是一种价值判断
好笔记的特色:能判读和简化。
【具体做笔记的8个方法】:
1.采用活页笔记本:方便调换内页顺序
2.使用最普遍的活页笔记本规格:26孔
3.明确的表头:Xmark标记法
4.有效的版面配置:康乃尔笔记法
5.预留空白:便于补充注记
6.抓出关键字:快速记录时先记录关键字
7.活用线条和图解:呈现事物顺序与关系
8.依序记录,宁可留空也别怕浪费纸
补充说明:
【Xmark标记法】:
在笔记页上方画一个X记号,顺时针依次写上:主题、相关资讯(关键字)、日期
方便以后翻阅时,能快速进行索引。
【康乃尔笔记法】:
左上角小区域:用以记录日期、主题、与会者等基本资料。
右边大块区域:记录主要内容。
左下角区域:记录补充资料或者个人想法
【如何做行事历】
1.确立目标
2.用倒推法拟定计划:从终点开始反推
3.在显眼出谢谢一年的目标
4.年行事历:记录下主要活动,把握全体样貌
5.使用记号与色笔,标记“重大事件”
6.切割版面,让工作规划更合理完善
7.使用便利贴,扩充版面空间
【如何做笔记要点】
1.理出讯息逻辑关系,把复杂变简单
2.为色彩赋予意义,让重点一目了然
3.修改不涂改,让资讯得以追踪
4.定期检视,做笔记才有意义
【要点展开说明】
理出讯息逻辑关系,把复杂变简单:
1.抓取"数字"和"名词",将长句子化为关键字组合
2.将资讯符号化,便于速记(比如F表示FAX,P表示PHONE等)
3.附上"符号解说表",熟记符号意义(免的以后忘记符号代表什么后,看不懂笔记)
4.红色标注重点:
(1)关键字划上红线,关键字每页控制在4-5个,多了就失去意义了
(2)把结论圈出来
(3)印象最深的地方划出来
5.善用线条和箭头,提示物件关键或阅读动向
6.练习简单的图解,将复杂资讯化为图像。重要的不是"画图的技巧,而是阅读理解的能力"
将笔记内容作出图解的4个步骤:
(1)区分:抓住关键字
(2)整合:去掉多余
(3)排列:制图
为色彩赋予意义,让重点一目了然
1.排列"色彩",以色彩表示重要性。比如:重要--&不重要,用颜色表示为:红-粉红-橙-黄
2.三色法:赋予颜色意义,协助资讯分类
3.避免使用过多颜色
4.红笔:抄写段落标题,作为笔记大纲
5.善用荧光笔画色块:
6.各色便利贴:进行颜色管理
7.贴纸与印章:增添色彩与趣味
修改不涂改,让资讯得以追踪
1.以“删除线”修改记录:保留还原及追踪的可能
2.记录修改原因:不犯相同的错误
3.醒目标识重点或大错:每次检阅笔记都得到警惕
定期检视,做笔记才有意义
1.事后整理比当下记录更重要,发挥笔记的真正价值
(1)审视:再度确认内容,删除不必要的
(2)做记号:
(3)分类:分类是以自己日后需要该资讯时能够立即提纲挈领、掌握重点为原则
(4)整理:将分类好的资讯,再以类型或相关性归档,供日后需要是运用自如
2.利用归档,让旧笔记本成为你的资料库
(1)将笔记本活页拆下,做好索引
(2)分门别类装订成册
3.制作失败笔记,克服弱点与缺点
方法:将自己遇到的失败、挫折,甚至是疏忽大意犯的错时,简单的写成清单,并且反躬自省
【创意发散】:
记录感动,从生活细节汲取创意
1.写下今年热衷的主题,并画出相关思维导图
2.抄写佳句、名言,标注心得
-抄写佳句不只是欣赏别人的智慧,更重要在于“为什么要选择这句话写下来”,必定是因为这句话与自己当时的心境产生了共鸣。
-因此,翻阅自己过往抄写过的句子,可以看出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索重点
3.用数位相机做生活记录
-每天随手拍一张照片,内容不必别出心裁。都是当下心情的投射。
4.涂鸦日记
暂时完了吧,这篇专门整理出来给你的笔记使用方法,写的不够好,太长了,但是希望你能好好看,以后多多少少会用的到的。从早上起床开始整理,弄到现在3点半,如果你能学到点,那也值了!
也希望凡事分享了的同学好好看看,对以后还是很有帮助的!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门打游戏的笔记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