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酷壳背夹电池官网接口断掉了怎么办

您的位置:
& 比换芯片靠谱 酷壳扩容充电保护壳体验
比换芯片靠谱 酷壳扩容充电保护壳体验
来源:IT之家 | 时间: 15:12:13 |  标签:
 | 分享到: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苹果iPhone通过拆机更换主板存储芯片扩容为64GB或128GB版本事件备受关注,花费几百元就能摆脱“乞丐版”苦海着实令人心动。不过担忧同样存在,丢了售后保修资格是必然的;另一方面,拆机维修师傅的手艺如何?换芯片后会不会出现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值得三思。
针对容量这个“痛点”,酷能量品牌曾在去年11月的酷壳发布会上,演示过一款可以为iPhone扩容充电的保护壳,时隔近一年之后,这款产品如今终于完成京东众筹并量产。现在,这款酷壳iPhone6/iPhone6s炫彩扩容充电版(16GB)已经抵达IT之家,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下它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
外形和做工
▲酷壳iPhone6/6s炫彩扩容充电版(16GB)本质上依然是典型的电池背夹类产品,内置2400mAh锂电池。为了实现扩容功能,同时还内置有一块集成了ARM Cortex-M3处理器以及eMMC5.0存储芯片的主板,厚度和重量自然不会太过乐观,具体三围尺寸为142*71*11mm,重量68克,搭配今年增重了的iPhone6s的话,整体重量实测达到了209克,这样的重量不论是单手使用还是放口袋里,“负担”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过,酷能量也在努力的用设计来提升传统电池背夹的颜值,最核心的就是通过底部的LiveSync接口实现了“无下巴”效果,而此时酷壳外侧的接口依然可以正常连接Lightning数据线,不需要通过额外的MicroUSB接口去为电池背夹本身充电。
▲此外,既然这是扩容版,因此LiveSync接口还同时负担着电脑与酷壳之间、电脑与iPhone之间、iPhone与酷壳间的数据传输,所有传输只需要一条iPhone自带数据线即可,这个接口不仅是在外观方面巧妙的隐藏掉了下巴,功能上的实际意义也很大。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一根数据线如何同时访问酷壳和iPhone的存储呢?难不成是出现两个盘符?iTunes同步该怎么办?别着急,本文后半部分我们就会详细体验。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正在阅读:iPhone 7充电必拔耳机?解决之道大解析iPhone 7充电必拔耳机?解决之道大解析
  IPhone 7改用Lightning接口耳机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不仅有着信号更纯净的数字输出,还由于可由手机对外供电,让主动降噪耳机无需另行安装电池,实现小型化。自Lightning耳机开始,已经有一些音频传统厂商推出了耳塞式的主动降噪耳机,大幅扩展了手机音频的高音质可能性。  Lightning耳机虽好,但手机仅有一个Lightning接口,使用Lightning耳机的同时就无法给手机充电。在电量不足时,用户不得不等待充电后才能使用耳机,十分不便。而且诸如朋友、情侣间煲电话粥,在长途车上观看视频等场合,&充一会儿用一会儿&的体验是十分糟糕的。因此,经常使用耳机的用户确实需要想办法让Lightning耳机和充电在iPhone 7上同时进行。  ● 简易的&凑合&方案  应对iPhone用户边充电边听歌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两类可实现耳机和充电同时使用的转接器。&  第一类的初级形态,就是将Lightning转3.5mm音频转接线增加了一个充电的接口。与第三方Lightning转3.5mm音频线一样,他们被手机识别为&USB2.0设备&,而非&耳机&。▲ 第三方Lightning转3.5音频线被识别为&USB2.0设备&  对于iPhone而言,这种转接器在技术上实际是模拟了一个音响底座,因此iPhone仅为其输出音乐。对于电话功能,基于隐私等考虑,iPhone不会将通话内容传输给音响,自然用户就无法使用这种转接线接打电话了。同时由于在技术上被识别为音响设备而非耳机,所以耳机线控也是无法对iPhone进行操作的。  由于使用了第三方的DAC芯片,这类产品在音质上也无法保证。在很多类似产品的用户反馈中都可以见到音质差的描述。加上不能接打电话、不能使用线控,使得这类转接线在使用时牺牲太多,十分不值得。  后来,这类转接线衍生出了第二形态:增加了音量控制。&  这类转接线避开了转接的耳机无法使用线控这一缺点,在转接器上搭载了线控。虽然曲线救国地解决了线控的问题,但多数依然无法使用电话功能。和第一形态同样,由于所使用的DAC芯片多数仅能提供最基本的声音转换,导致转换后的音质十分糟糕,较大的底噪和单薄的音质大大降低了音乐欣赏的体验。不仅iPhone自带的较高素质的Lightning耳机无法继续使用,自己的3.5mm耳机也因转接器大幅降低了素质,是得不偿失的。  这些转接线仅能临时&凑合&一下,无法成为长期使用的方案。而另一类转接线,则是与上面两种转接线完全不同的,纯Lightning一分二的数字转接线。  ● 酷能量酷线&&双Lightning充电音频一体线&  酷能量酷线是一款可以支持Lightning充电线和Lightning耳机同时连接iPhone的一分二转接线。与上述两种模拟底座式转接线相比,酷线不在中间扮演数模转换角色,而是将数字信号原封不动地传输,因此连接的依然是数字接口的Lightning耳机,这也是酷线与上面两种转接线之间的本质区别。  由于酷线传输的是数字信号,连接的是数字接口的Lightning耳机,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没有音质损耗。且对于iPhone来说,连接在其上的设备是耳机,所以线控、通话也同样可以时,即与Lightning耳机直接连接手机在功能和性能上没有任何区别。  酷能量酷线由于转出的依旧是原生Lightning通讯介面,因此不仅苹果自带的Lightning没有浪费,可以与直插无异的高音质使用,其他根据Lightning规格设计的的三方耳机同样可以使用其全部功能。而且,另一个Lightning接口不仅可以充电,还可以连接PC,通过iTunes管理手机。  ● 户外解决方案&&酷能量智能手机壳  同时使用充电和Lightning耳机的情况,一种是在有市电充电环境下,另一种是在诸如户外、交通工具等需要移动电源供电的场合。前者,用户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同时连接充电线和Lightning耳机两个Lightning设备的接口扩展,比如酷能量酷线。而后者,则有着更为简便的解决方案。  酷能量除酷线外,还推出了对应iPhone 7/7Plus的智能手机壳,俗称酷壳。它在包含充电、存储、下载、播放、文档查看等诸多功能的同时,也对Lightning耳机有着完备的支持。  酷壳采用酷能量专利的接口,可以让Lightning耳机功能完整地使用。目前市面上带有充电功能的第三方手机壳中,除了酷壳还没有出现第二款可以支持Lightning耳机的产品。那些使用MicroUSB接口的手机壳自然不用多说,而即便一些手机壳采用了Lightning接口,也无法支持Lightning耳机的使用。  △ Romoss品牌的iPhone 7充电手机壳不支持Lightning耳机,不能在给iPhone 7充电时使用耳机,要想使用耳机必须取下手机壳,十分不便。  △ 酷壳可以在给iPhone 7充电的同时使用耳机,且和酷能量酷线同样,耳机是被手机正确识别为&耳机&的,可以完整支持线控、通话。  ● 应对多种应用环境的产品选择  总览市面上的各种转接线和扩展壳,比起其他产品各种各样的遗憾,还是酷能量提供的方案更为严谨。在家时可以使用双Lightning充电音频一体线,即酷线,通过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的同时可以完整功能地使用Lightning耳机;出门在外可以使用酷能量智能手机壳,即酷壳,在手机电量不足时用酷壳给手机充电,同时还可同时使用耳机。  显然酷能量已经掌握了成熟的Lightning转接方案芯片,分别应用在存储充电手机壳、Lightning一分二转接线这两种产品上,在不同使用环境下都可以给予用户合适的选择。无论是通过充电器、移动电源等USB接口给手机充电,还是外出时直接装备智能手机壳,都已实现同时对Lightning耳机的完整功能支持。  酷能量智能手机壳酷壳iPhone 7版已经发售一断时间了,而酷能量酷线现在正在举办京东众筹活动。如果对这些产品有兴趣,可以关注酷能量相关网站或渠道了解更多信息。  酷能量官方网站:  京东众筹酷线页面:  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天猫官方旗舰店: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账号:kuner2016
外设配件图赏
外设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德艺双馨,酷壳充电式手机壳分享丨数字尾巴
请绑定手机号
亲爱的尾巴用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需要绑定手机才能发布内容,感谢你的理解
移动电源产品在这个市场上从来不缺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所以,今天跟各位分享手上这个酷壳手机壳吧。为什么从从移动电源突然转到手机壳呢?因为它既是手机壳,同时也是一款为 iPhone 6 量身定做的 2400mAh 的背夹式移动电源。
& && && && &
手上拿到这款为「黑棕」版本,该系列另提供「黑金」和「黑灰」两款,主要是边框的黑色差别。就外观而言,很难看得出,这款手机壳居然可以为 iPhone 充电,因为从外观相较传统的移动电源而言,纤薄了很多。
酷壳采用灰色背板与金属边框的组合形式。「黑棕」款的金属边框则为深棕色,虽然是航空铝镁合金材质,但重量却是非常轻。此外,边框的手感也可圈可点,非常舒服,可见厂商在倒角等细节的处理都比较用心的。
背部提供产品参数和使用说明。可以看到酷壳的下方有个 Lightning 插头,而它就是通过这个插头为 iPhone 充电。
根据使用说明,先把 iPhone 放进边框中,然后把后盖从下至上推,直至 Lightning 插头正好插入手机数据接口,姑且称之为“后进式”。
安装完毕以后,通过背部的电源按钮可以开始充电,也就是并不是装上酷壳就开始充电,而是让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是否充电。也许是为了防止长时间握持和活动的误按,必须长按电源键才能开启供电。虽然按键手感一般,但作为不常用的按键,就不影响了。
开启充电以后,右下角的四颗 LCD 指示灯亮起,与大多数移动电源相似,四颗指示灯分别代表 25% 电量。
插入 Lightning 以后,酷壳依然在自己身上留出这个插口,这意味着即使手机戴着酷壳,却依然可以通过数据线进行充电。并且在利用电源线供电的过程中,会主动优先给手机供电,待手机充满电以后,则开始为移动电源充电。
从摄像头空出找个位置可以明显看到这款手机壳的厚度,若作为一个手机壳来说,确实有点厚,增加 4.1mm 对握持的手感来说确实有非常明显的感知。
与此同时,重量方面也会使整机明显上升,拿在手上分量感非常强,在熟悉了 iPhone 6 轻盈的机身以后,带上酷壳一开始还真有点沉甸甸的感觉。不过考虑到这种壳作为日常出门充电的便捷方式,极大地帮助我们摆脱线材的困扰,承受这点重量我认为也相对合理,毕竟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手机壳。
酷壳的输出电流为 1A,双芯供电芯片联动技术据说可以使得同等电流下充电速度提高 20%-35%,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都是一边使用以便充电的状况,所以感受并不是非常明显。此外酷壳在电路设计上提供了电流输入端、电池使用端和电流输出端三重保护屏障,以及相应的 9 种电参数监控保护功能,三重保护机制和 9 大保护功能让产品可靠性大幅度增加,避免极端情况下导致的产品损坏,并能有效保证 iPhone 的安全、延长 iPhone 电池的使用周期。
作为 iPhone 6 的用户,相较于之前使用的 5s,屏幕变大了,电池容量却没怎么提升,始终是痛点所在,电池不耐用,而天天需要带着线材和移动电源出门已经成为我的常态。酷壳这款 iPhone 充电手机壳为我的日常外出使用手机提供了多一层的保障,充电过程中摆脱了线材的困扰,特别是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也能够从容应对。而且,对比同类型产品过后发现,无论是外型还是重量,都控制得比较优秀,用「德艺双馨」来形容应该不为过吧。当然,酷壳的电池容量也只有 2400mAh,应对一天的使用绰绰有余,但如果你也常出门,每天晚上就必须同时为 iPhone 和酷壳进行充电了。
— THE END —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酷壳iPhone扩容版测评 | 酷壳扩容充电壳怎么样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拒绝大下巴,装上动力背包~酷壳iPhone扩容充电壳测评(多图杀猫)
写在开头的话&:作为前WP&安卓党,咱羡慕苹果的就是丰富多样的扩展配件,有功能性的,有装饰性的,反观安卓机,除了热门机型外很少有多样化的配件,WP就更不用说了(我是1%我喂自己袋盐&),不得不说单一机种的优势就是好~iPhone6s上市后看到升级的摄像头终于忍不住赶时髦跑香港体验了一把首发排队(然而并没有什么buff加成~),一方面是为了iPhone的拍照水平吧~(手持lumia1020一年终于无法忍受被屎一样的白平衡狠狠糟蹋了的那颗大镜头),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各种好看好玩的外壳啦~写这些在前面主要是为了说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冲着苹果的工业设计去的,不用总是把“苹果费劲心思把手机做薄,你们一个壳一张膜瞬间回到解放前”这种观念挂在嘴边,他能做薄是他的本事,but I don`t care~买姨妈巾还要考虑小翅膀和吸水性呢~&先把目录提纲放一下,各位值友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直接往下拉:1、前言(FeiHua)2、外观做工,包括尺寸、重量、工艺细节、按键手感等3、APP体验,包括APP功能内容和操作便利性等4、充放电性能,包括给手机充电速度及发热(待机状态充电温度和边充边玩温度)、连接充电器充电速度及温度(同样待机充电温度和边充边玩温度)以及连接电缆充电顺序等5、体验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总结等一、前言(FeiHua)关于此次测评的酷壳,其实在6s入手之前几个月就已经在首富家看了好久了,酷能量品牌适用iPhone6已上市的有两款充电背夹,一个是外形比较刚硬的,借用官图一张铝合金边框,斜角切面造型,讲真我是很中意这个外观的~太有型了有木有~&然而咨询过多家后一致回答是由于厚度变化,这货不支持6s~好吧那退而求其次,他家还有另一款普通还是借用一张官图,侵删造型圆滑了些,同样是铝合金边框,心想着圆就圆点吧,也凑合,但是多看了评论后发现,铝合金挡信号的问题果然还是没能解决啊~咱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是么~不能为了电池牺牲了信号,所以只能选择继续观望~&这期间也看到了酷壳扩容版的众筹,但是因为没找到测评,也没敢贸然跟进~(咱被众筹坑过不止一次鸟,再让女王知道买众筹的东西就该跪键盘了&)只能买几只普通的玩玩,这其中就有上次张大妈推的,甚是喜欢,就是脱胶的问题不幸命中,胶水粘也没粘好,不知哪位值友有妙招可以救壳于膏肓的望不吝赐教啊~幸而张大妈爱世人,没想到口水众筹的酷壳没多久,就在张大妈看到了酷壳扩容版的众测信息,果断申请了一发,幸得张大妈宠幸~天公疼好人啊~于是有了这篇报告。二、外观做工上班拾到个小箱子,赶紧抱回家箱内依旧是众测说明书以及产品本体包装设计比较素,表面产品图案部分有局部过UV效果,右上角贴了容量标一目了然背面是个铆钉定住的商超渠道销售挂钩,可以旋转,这个有点意思,上下两边用封口贴贴住防止偷梁换柱有请开箱神器出场剪彩~说明书内容很多,一面是拆装说明一面是APP说明跟之前买的其他几个壳子合个影吧~马上就接班了厚度比较,从左往右依次是UAG透明款&酷壳&其他品牌牛仔布皮革后壳,可以看到跟另外两款纯保护壳的厚度其实差不多,作为一只有“内涵”的壳,酷壳的厚度控制得算不错的了&多角度欣赏一下先~抛光处理的后壳手感很圆润,就是这么亮晶晶的担心划伤背后是丝印的酷能量LOGO背后底部分从左上往右下依次是电源开关、lightning接口和电源指示灯电源按钮并不是齐平表面的,稍稍凹进去一点,能一定程度上防止在裤兜或者包里被其他物品误触酷壳内面有产品参数认证铭牌,以及拆装提醒,由于是直接插装的,所以要特别小心安装姿势,以免折断酷壳lightning接口看细节~做工不错,不知道为啥酷壳的lightning接口做成了触电隐藏在内侧,难道是考虑到不安装在iPhone上时放包里被其他物品划伤触电?为产品设计师点个赞,这思路够细致的&,也得亏是接口支持正反插才能有这种设计啊摄像头周围开孔特地做成了磨砂的黑色,防止闪光灯开启时周围材料反光干扰拍摄,而且倒角很大,不会像一些很厚的电池背夹,虽然也做成了黑色开窗,可是你个直筒筒开进去像个束光桶一样的孔还是会有内壁反光啊&卡尺君帮忙量个三围~直观看一下跟iPhone的厚度对比尺寸是141.8x70.36x12.06mm,小数点最后一位仅供参考,iPhone6s尺寸是138.19x67.68x7.08mm,可以看出酷壳的长宽基本只是在iPhone6s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圈1.5mm的边而已,并不比大多数保护壳更宽大,厚度方面增加了5mm左右,则是有“容”乃大了~来看看的厚度~·····嗯奥利奥表示莫要黑我我有大眼睛&酷壳周围的按键为跟边框软胶一体式的,所以可想手感也不会有太多期待了,实际体验发现左边的音量调整键很硬,比较难触发,而右边的锁屏键则要好很多,我理解是为了音量防误触,而锁屏键则是需要经常使用的所以做了不同区域按键的硬度区别,再次为小细节点个赞&光壳重量70g废话不多说,上机见真章~插入时要使用这样的体位~由于酷壳边框软胶的硬度比较硬,所以拆装过程其实比较费劲,尤其是拆卸,因为背后是一块硬板啊,所以掰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生怕掰弯了后壳或者更惨,掰弯了手机,不过好处是硬度高更不容易老化松弛吧~我的手机贴了benks的0.25mm,这里用开箱神器的刀背比划一下(因为是直的),可以看到离酷壳边框有一点落差,估计没贴膜的话跟屏幕一样高,so不能跟别的壳一样屏幕朝下放桌上了,因为会磨到屏幕&,这也就更加重了抛光背壳的风险:刮花静音键虽然比较深,但是开孔较大,实测开关无压力顶部非全包,手滑时还是有磕碰风险滴~切勿头朝下落地~再跟奥利奥对比一下厚度(奥利奥: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嗯~装壳与不装壳的手持厚度变化~····还是挺大的,厚度党慎重合体重量220g奥利奥终于赢了一回~接口和孔位特写一张,开孔准确,没有遮挡不该挡的部分,接口孔位偏下(废话正常位置被酷壳的接口占掉啦)平时不用耳机,所以小白还在盒子里躺着呢,随便扯了条耳机插上,可以看到酷壳对耳机孔无干涉长按电源键开机,指示灯闪烁手机上会弹出是否信任此电脑选项,选择“信任”,酷壳的存储功能必须开启电源或者连上电源线(连上电源线默认开启)才可以使用,(多说一句,综上推断,由于iOS不支持OTG,所以酷壳的存储实质上应该是通过自带供电来伪装成一个连接手机的电脑,藉此进行数据读写操作)点击信任后会弹出描述文件安装许可点击详情显示文件未签名,管它呢先装上看看于是桌面多了个酷壳助手的图标,旁边的“我的酷壳”是在收到张大妈众测成功短信通知就提前下好了的(快表扬我~&)打开酷壳助手首先会提示安装“我的酷壳”,已经装过了直接叉掉主界面就是这样的,我能说顶部banner眨一眼看非常类似移动联通的校园海报么&点击使用说明旁边的详情,就进入了说明页面,所以这个酷壳助手实际上就是一份电子说明书这里要注意,由于酷壳助手是描述文件,所以桌面的图标不能跟普通APP一样通过长按卸载,必须进入设置&通用&描述文件&删除三、APP体验长按开机,打开“我的酷壳”主界面上半部会显示当前酷壳电量和充电动画APP界面接下来由截图说明初始界面是这样的,个人感觉界面其实很浓郁的安卓风格,界面上半部分就是酷壳的电量显示以及目前工作状态:连接手机or连接电脑,中间显示酷壳容量使用情况,下半部分则是酷壳内置存储的文件管理,默认分成了四大类中间的标黄选项实际上又是一个电子说明文档点击一下酷壳连接电脑按钮,就可以将酷壳从手机存储切换到电脑读取电脑模式下是无法进行文件操作的,必须由电脑端进行文件管理下面试试文件管理功能,点击图片按钮进入图片管理界面,可以看到很直观的缩略图形式展示了存储内的所有图片,这里我为了试验是否不同的文件夹只能识别对应类型的文件,所以在图片文件夹里拷入了一个FLV视频,在视频文件夹里拷入了一张图片,(这里因为手机不识别FLV文件所以显示为灰色的问号了)可以看到其实这几个分类只是为了便于用户分类管理,并不存在特定文件需要特定路径的问题视频文件夹里同样看到了放进去的图片,倒数第二个就是文件管理界面点击右上角编辑可以对文件进行复制和删除操作,还有新建文件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操作了同时还可以选择将手机中的文件导入酷壳或者将酷壳中的文件导出到手机,首先系统会提示权限请求,放行就好选择你想要导入酷壳的手机中的文件,点击确定导入duang的一下就搞定~导出操作同样的,选择需要导出的文件,点击导出选择导出路径,或者新建一个文件夹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酷壳在导入或导出文件时,并不会提示是否存在同名文件,也不会直接覆盖,而是自动重命名,所以如果在不同时间段多次向酷壳备份手机中的照片的话,可能会存在重复导入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大量照片进行备份操作时会显得尤为突出,只能到电脑上人工筛选删除多余的了回到主界面,下拉至底部还会发现一个资源下载按钮,点进去发现是一些视频音乐网站的链接随便点击一个百度音乐,进入了百度音乐的手机端页面,选男神陈奕迅,第一次使用时酷壳会提示你可以下载,那么真的不用装百度APP就可以下载了么?我果断点了个批量下载,然后会进入多选界面,我继续点击了最下方的“下载全部”&duang的一下~全部加入了下载列表并开始下载了,大招啊这是!&右侧已完成列表里可以看到下完的内容,点击可以直接播放再试试优酷视频吧~&点击电影来个万万没想到花絮片依然给力!&下载完成播放,木有广告哟~回到主界面,点击左上角菜单按钮,弹出扩展信息,上面显示的是手机系统版本,电量,手机内存和手机运存情况,最下面是设置选项进入设置看看,有三个选项,密码保护\省电模式\格式化酷壳可以对酷壳设置访问密码,这样别人借走你的酷壳就看不到你酷壳内隐藏的羞羞的东西了呢~&但是装在自己手机上的时候依然是可以无密访问的,这里建议增加一个本机访问密码,毕竟连手机一起被人借走把玩的情况更多啊&密码设置完成继续要设置密保问题,这里会提醒如果忘记密码,密保问题无法找回密码,可是,这样不能找回密码的密保问题有毛线用······&第二个是酷壳省电模式,说明里提到省电模式会以低电流为手机充电,我的理解是其实这个省电模式是为了手机访问酷壳内数据时使用的,因为不打开电源就无法访问数据,但是普通充电模式下如果手机电量是满的就白白浪费电了,所以搞了这么个省电模式格式化酷壳就很好理解了,字面上的意思,格式化之后酷壳会清除掉之前设置的访问密码如果关闭酷壳电源,则APP依然可以打开,但无法访问存储内容,包括手机内的内容,并且会提示开启电源四、充放电性能作为充电背夹我最关心的还是充电能力了,这里主要测试酷壳为手机充电速度、酷壳自身充电速度、手机装上酷壳连接充电线时的充电顺序,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发热情况在APP测试过程中我直接连上了,连接移动电源后手机立刻识别出充电状态,跟直连没有区别照片中可以看到,我连接手机时手机电量为74%,酷壳电量为28%,而测过APP操作后手机电量充到了88%,此时酷壳电量为27%,由此得出在连接充电线状态下优先为手机充电,但同时会分少量电流给酷壳进行充电使用红外测温枪测量连接充电线时发热情况如下,桌子温度为室温24.2℃酷壳背面下半部分温度为36℃,比室温高了12℃,发热明显,但是没有达到发烫的情况上半部分为33℃,比下半部分略低,应该是电池和芯片位置的温度差异吧再试试酷壳单独给手机充电时的情况,手机剩余13%电量时开始充电一个半小时后酷壳自动停止充电,此时手机电量为78%,酷壳剩余电量11%,此时即使手动打开电源开关,酷壳也会在离开APP界面后自动关闭,推测这11%电量应该是酷壳为了保证内部存储的文件能被读取而设置的保护电量,酷壳满电可以为iPhone6s充电65%,个人而言是达到预期目标了单独充电过程中的发热情况如下,桌面依然是环境温度23℃酷壳背面温度是29.2℃,可以看出在单独充电时发热并不大最后测试酷壳单独充电的情况,将酷壳电量用到保留电量水平后接上输出电流为1.3A的充电器(木有找到快充头&),到充满电总时长大致是2小时30分钟左右,不知道连接2.1A大电流充电器会不会更快一些充电过程中的发热情况如下室温21.2℃酷壳背面温度为26.6℃,与单独为手机充电时发热温度差不多内侧温度测定为26.1℃,鉴于红外测温枪的精度问题,可以认为温度是一致的拷入高清电影播放一段时间并同时开启充电后测试温度情况,室温同上片源是侍郎正宗的《攻壳机动队》1080P播放40分钟后测得温度为30℃,发热不大五、体验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总结等下面总结一下个人对酷壳的体验感受,首先是优点:做工精细,尺寸控制得当APP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批量下载功能非常方便,免去了手机上安装多个APP的麻烦充电实际容量基本满足我的要求,发热情况并不严重,可能跟较低的环境温度也有关吧再来说说缺点:拆装略困难,可能是为了保护到位,所以严丝合缝,但是拆卸的时候真担心会掰弯手机&边框如果能高出一点点,对屏幕朝下放置时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就好了,另外就是光面的背壳容易磨损,建议增加类肤质或者磨砂的选择连接酷壳时手机无法直接与电脑进行数据传输,电脑端只能识别到酷壳,这不算缺点吧,只是觉得有点小不便综上所述,缺点主要是作为强迫症患者对于细节的一些吹毛求疵,在功能方面酷壳是完全能满足我的使用要求的,所以心动不如行动啊各位~尤其是对体积重量不敏感的同志们,有了动力背包,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失联了&~PS:在使用过程中酷壳APP在电脑手机来回切时,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目录,点进去都是空的,很像是系统文件目录,这个bug只出现过一次,不知是APP的问题还是手机的问题~
已有486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抢先首发众测】酷壳 iPhone扩容充电手机壳(16G版本)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邦先生 M1PRO 邦先生智能晾衣机
申领:20积分
Wastemaid 唯斯特姆 T-800食物垃圾处理器
申领:20积分
minij小吉 G1K-MZB水珠壁挂洗衣机(非智能版)
申领:20积分
上汽通用别克GL6
申领:20积分
Yeelight皓石LED吸顶灯Pro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CB12 漱口水
申领:1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酷壳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