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2017经济更困难发展将遇到哪些困难

2017年中国经济预测|2017年宏观经济预测: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决定性挑战 - 国内财经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至诚旗下产品:
欢迎来到至诚财经!
2017年宏观经济预测: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决定性挑战
& & & &=====推荐阅读=====
  =====全文阅读=====
  ()11月30日讯
  岛君说:
  2016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于11月24日-26日在成都举行。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发表主旨演讲,对未来中国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做了详尽的分析解读。
  任泽平强调,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增速换挡阶段,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将决定中国能否成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回归中国政策层面,他点出未来数年,有5大领域值得密切关注与投资。而具体到2017年,具体到比较受关注的股票、债市、房市、这四大类资产,同样做出了他的一个预判,供读者参考。
  演讲|任泽平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郭贰黍
  大家留意,2017年或许将看到3个比较重要的变化,分别是经济、政策以及大的资产领域。
  第一,对于经济。
  持续7、8年的漫漫寻底之路,中国经济可能会在年构筑一个L型的软着陆,在2017年年中可能会有二次探底,但探底幅度可能不深。
  过去这几年,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和爆发金融危机,大家一直有各种担心,但凭借30多年改革开放建立的庞大市场基础,我们离增速换挡的底部已经不远了。
  第二,对于政策。
  大家要留意2017年的变化,我们将由过去货币放松进入财政扩张以及供给侧改革为主的新的政策时代。全球货币大放水长达7、8年之久,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货币放水的时代已经束了。到了2017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会看到中美财政布阵以及供给侧改革在中国的发力。
  第三,对于大类资产。
  中国的大类资产已经开始新一轮轮动,从债市、房市向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流动,2017年我们相对看好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对于债市和房市我们偏谨慎一些。
  驱动股票市场的逻辑由流动性驱动变成了业绩驱动,也就是说,从过去的水流变成了一个业绩流,它变得更加持续更加健康,更加行稳志远。
  以上是我的主要观点,接下来讲一下逻辑。
客户投诉:
市场商务:
广告合作:QQ:
意见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公司地址: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26#404-1当前位置: >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七个方面传递出明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向。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成为治国理政重要原则
  会议明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稳中求进是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中国要发展,必须在稳的基础上发展。&萝卜快了不洗泥&,只追求速度,不考虑发展质量和效益,就会摔跟头。&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稳的目的是进,目标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即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辛鸣说,这是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更加深入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判断和重大决策,对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
  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推进?会议明确,2017年将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会议在强调明年继续铁腕化解钢煤过剩产能的同时,提出要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
  &除了和钢铁行业外,火电、建材、水泥、平板玻璃等领域也存在产能过剩隐忧,需要逐步统筹化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召元说。
  去库存,要在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前提下,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降成本,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补短板,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会议针对五大任务进一步提出攻坚方向,部署具体,重点明晰,体现了党中央把握驾驭经济规律更加成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说。
  农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一环
  根据会议,明年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从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改革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全面确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施力重点。
  &这项改革本质上是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说,当前要加快将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变成现实生产力,并继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改革任务重、难度大,当务之急是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此次会议已确定,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
  针对会议提出的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程国强认为,要保证优势产区生产更好的粮食,其它地区生产适应当地环境、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真正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振兴实体经济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将振兴实体经济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徐佳宾说,抓住实体经济,是抓住经济发展的要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振兴制造业,应该把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他说,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党中央强调质量提升、创新驱动、品牌建设,倡导&工匠精神&,正是牵住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应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
  会议还指出,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钦认为,要更多依靠优良投资环境和完善法治建设,引进外资的同时&引智引技&,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建立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为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发展引人关注。
  会议为明年楼市定下&平稳健康发展&的主基调,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并布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
  &房地产发展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实现&住有所居&,让房地产回归住房属性。&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
  会议提出,2017年,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长效机制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发展不能只靠一时的应急政策,关键要解决内火,完善制度建设。&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柴强说。
  倪鹏飞分析,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发展战略层面作出调整,让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城市化协调发展,有利于扭转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和严重分化格局。此外,会议提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释放农民购房需求,促进城镇化发展。
  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唯改革才有出路。会议强调,要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以混合所有制为突破口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稳妥推进财税和体制改革,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更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专家认为,在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后,关键领域的突破至为重要。新的一年里,发挥改革牵引作用,解决难啃的&硬骨头&和动的&奶酪&,意义重大。
  &会议部署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很多带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王军说,要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改革和开放上,这是实现&进&的重要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依托。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中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后一次重要会议,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备受关注。
  会议强调,做好经济工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必须执行,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必须落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辛鸣说,发展经济需要坚强领导和凝聚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要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这两个关键点,健全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
  &少数干部身上确实存在不作为、懒作为现象,会议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王军说,这次会议发出健全正向激励机制的明确信号,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凝聚力量开拓创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展望2017年,尽管前行路上困难多多,但只要坚定信心,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中国经济必将在新的一年稳中求进,开创新局,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新网
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经济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政府加大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力度,出台史上最严格的《新环保法》,明确&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环境监...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粗放式的资源驱动难以为继,新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极,是&基础的基础&,是其他六大战略新兴产业蓬...  &智慧城市&概念来自于IBM实验室。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当前,中国的旅游...  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到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接近3万多亿元,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
  环保产业近年来风生水起,各类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蜂拥而入,跑马圈地,2015年的环保并购案例约120起,涉及交易金额超过400亿元。连续两年,国务院总理李克...  当前我国传统汽车行业发展正进入缓慢增长的新常态,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却显示出勃勃生机,节能环保、智能化是汽车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2015年我国新能源...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同其他产业部门相比,既有注重效率、追求收益的共性,又具有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品格、凝聚民族精神的特性,对社会...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是带动农业,提升工业,革命服务业,影响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第四次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贸活动的高度融合,已成为...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七个方面传递出明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向。...  中国国家汉办志愿者工作处项目官员1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海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计划在2017年新...  14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导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15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最高的省份为贵州,其政府债务率高达189%。其次为辽宁、云南、内蒙古,三个省份债务率分别为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16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上海表示,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探索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上诉法院,会同有关部门充分论证,细化完善设立方案,扎实推进国家...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17日在海口表示,&十三五&时期国家海洋局将加强治理修复工作,有效修复受损海湾、河口、湿地等重点区域。
  孙书贤在...  市场表现
  12月8日至12月15日,本周市场反弹受阻,大幅回落,机械军工行业同样表现不佳。其中,机械行业下跌4.7%,跑输沪深300指数1.59个百分点;军工行业下跌...  本周观点
  动力煤:港坑差价回到合理区间,供需双弱煤价以稳为主。本周六大电厂平均日耗66.10万吨,环比上升4.90万吨,周五库存1139.81万吨,环比下降5.8...  本周水泥市场综述
  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涨幅为0.33%。价格上涨地区主要有郑州、成都和重庆等地,幅度20-30元/吨;出现回落的是合肥和常州个别市场,...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2017,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在哪?
经济稳中求进 图源:中国吉林网
【编者按】
过去的2016年,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外部冲击等多重考验,在经济转型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速,为进一步的改革提供了空间。已经到来的2017年,中国经济要继承2016已经开创的局面,在继续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各项改革,将经济转型推向深入。
----------------------------------------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经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适度扩大总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全年GDP增速在6.7%左右,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2016中国经济符合“新常态”三大特点
观察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里的表现,必须牢牢把握经济新常态这个大逻辑。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三大特点 ,2016年中国经济的运行态势,基本符合了新常态的这三大特点。
在速度变化方面,2016年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在6.7%左右,从改革开放多年来年均增长近两位数的高速度,转变为一位数的中高速。这种转变,既有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性,也是我们顺势而为的合理选择。摒弃粗放的“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总需求调控思路,而是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来对症下药,保持了经济的一定增速,而且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以上、CPI全年温和上涨2.0%,实现了下限保就业、上限控物价下的合理区间的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腾出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在结构优化方面,2016年呈现三个积极变化。一是从经济结构看,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上升至52.8%,比第二产业高出13.3个百分点,标志着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稳定器。二是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个百分点,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正在从以前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格局向以消费为主、消费与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的格局转变。三是从“三去一降一补”来看,钢铁、煤炭等重点领域的去产能的年度任务已经提前超额完成,商品房待售面积从去年1月份以来已经连续10个月下降,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也在有序推进,“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带来了5000亿元的减税效应,实体经济的成本有所下降,环境保护、农林水和基础设施等短板领域的投资增长速度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在动力转换方面,“双创”蓬勃发展,创新驱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2016年前11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和创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6%和10.87%,比规模以上工业加快接近5个百分点,涌现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如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在轨运行,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等。创新驱动战略,既有利于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有助于形成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旧动能焕发生机活力和新动能孕育成长,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7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2017年也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的一年,尤其是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等相关经济政策如何布局,在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不确定性冲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变数。面对新形势,我们既要提早谋划,制定应对方案;更要坚持以我为主,把自己的情况办好,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求进。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下限保就业、上限控物价的区间内,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市场更加充满活力,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样一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改革才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稳定预期才会有坚实的依靠,防控风险才会有确实的保障,改善民生才会有厚实的基础。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夯实国民经济的基石。针对当前企业普遍反映的负担重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实施有效的减税清费工作,特别是规范清理各种费,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让企业有真金白银的获得感,为企业发展创造适宜的营商环境。 此外,防止虚拟经济过快过热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实现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谨慎对待金融创新,加强风险管控,立足于振兴实体经济来发展虚拟经济,避免脱离经济发展阶段、背离实体经济的过度金融创新。
以“三去一补一降”为重点,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说目前的“三去一补一降”重在调整、做优存量,那么长远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夯实经济发展的内在基础,旨在强身健体、重塑生机活力,是大力提振实体经济的必然途径。提高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使供需相适应,才能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得以尽快地实现。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双创”的蓬勃发展、中国制造2025以及“一带一路”等,都可视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将因此而扩充。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居首位,庞大的内需市场吸引了各国的青睐,这是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最有力的通行证。通过强化双边或多边合作,维护和推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化发展,将中国声音、中国主张传播出去,向世界贡献中国元素、中国方案,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打造与自身经济实力相符的影响力,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为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外部动力。
(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2017年中国经济不得不思考的几个问题:当前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lpha。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2016年己过,各位亲历投资市场跌宕起伏,感悟不尽相同,无需繁言累述。
  展望2017年,以下内容,无意预测,只作猜想,无需固化迷信,必须小心印证。
  美元的能力必将强化,川普上台仅加快而己,川普的路径是:1、竭力让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2、战略上联俄(只要俄持中立即成功);3、与中国的贸易战很难避免;4、军事上布局东海、南海,联印联俄合围或者U型态势。
  国内经济生态环境不说恶化也至少可以说前景暗淡,如果不限制自由流动,人民币贬势趋势己不可逆。如果选择货币政策独立和币值稳定,意味放弃国际化。目前经济环境下,最坏的可能是既放弃了国际化,严格资本管制,又没管住汇率,巨大的资本外逃,在双重压力下又会迫使中国跟随加息,如此循环,中国的经济难道就是死胡同吗?
  对于中国经济,以下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要改革开放?2 :改革什么?开放什么?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就的取得到底靠什么?4、当前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改革――废除计划,走向市场。
  开放――开的是国门,放的是市场。
  国进民退,计进市退(谓供给侧),国(权)资本似乎越走越远。
  重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还是重回原教旨甚至不惜以战?我们无法左右。
  GDP放弃保底。更说明了经济下行压力的巨大,有效措施似乎迷茫。
  上帝闭上一扇门,必将开启一扇窗,投资市场机会仍然可圈可点
  回到苛且现实,资产荒背景下必须思考新的货币蓄水池在哪?搏傻中从不缺位的,也许轮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然后供需扭曲背景下效果如何?提醒注意更重要的另一个蓄水池应该是证券化仍然较低的股权市场。
  国内A股以熔断开始了2016年,“妖精论”迈向了年度的终结。政策对于二级市场频繁干涉将继续延续到2017年。这个无形之手大概率导向市场支持国央企。
  世界警察的弱化,地缘政治博弈激烈,无论最后是否引发战争,更多区域军备竞赛无可避免,军工股票或许是带着涩味的难得机会。
  2017年筹码的供给量必然快速增加,某种程度上已经尝试性推出“变相的注册制”。对于二级市场的压力不言而喻。市场抱团取暖是无奈的选择。
  2017年A股悖论,认购新股,必须要有个资产让大家持有并感觉安全,才会去打新,然后一致性预期很难两全其美,猜测明年行情走势更多真真假假,起伏跌宕。
  的流动性与老千的劣性由来己久,新特首产生、人民币资产荒、港股通等或许注入亮点,当然不排除昙花一现。
  关注美元资产,地缘政治背景下原油、工业品、(,),货币的扭曲结构所带来的滞胀不会轻易消除,猜测2017年尤其原油系工业品、工业用农产品在充分调整后也许仍然有惊喜。
  以上纯属新年随意猜想,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Alpha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2017年中国经济不得不思考的几个问题:当前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2017年中国经济正面临九个超级大变脸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财经观察员
作者:陈工金
  BWCHINESE中文网财经观察员 陈工金  2016年中国经济全球瞩目,从楼市调控、债务问题到人民币贬值,从实体经济下滑风险加大,到资本外流引发不安,种种现象都指向一个命题:2017年,中国经济到底怎么走?同时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种种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面临9个超级大变脸。  变脸一:&超高速增长时代&结束  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经济总体是呈周期性波动。在周期性波动中,一般说经济下滑到底部后还会反弹到原来的高度,但这次不一样,不仅有周期性的波动,且经济增速在换挡。  这意味着经济下来后不一定能反弹到原来高度。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在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达到了一个阶段性峰值:12.1%;此后开始下行,一直下滑到2014年的7.4%,2015年第一二季度,进一步下降到7.0%。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持续下滑了5年时间,GDP增速下降幅度约40%。  从宏观经济来看,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都是总量放缓的过程。今年三季度GDP增幅达到6.9%,创十年来新低,未来五年还会继续不断创出新低。也就是说,高速增长的时代结束了,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中国经济年均超10%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迈入了增长放缓转而寻求稳定增长的&新常态&。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德怀特&帕金斯(DwightH.Perkins)认为,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介于10,000美元至16,000美元之间时,经济增长放缓是正常的。  现今绝大多数高收入国家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之所以会出现增长放缓,与经济结构调整有关系,例如农村劳动力过剩状况的终结、以及经济从制造业为主逐步转向服务业为主等。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看,如今中等收入国家不再能单纯复制高收入国家当年的成功经验,必须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也不可避免地走弯路。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最新数据,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14年人均GDP为12,879.8美元。  &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确实在12,000美元左右,那么中国目前GDP增速放缓是正常的,中国确实处在那些多数高收入国家曾经历过的增长放缓阶段。&帕金斯说。  导致中国经济放缓有诸多原因。从供给方面看,之所以增长放缓,是因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正在放缓,而随着劳动力增长的放缓,要想GDP保持近两位数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必须实现增长。  上世纪80年代以及21世纪的前几年,由于对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住房的需求旺盛,投资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得以保持较高的水平。然而,在目前和未来数年,投资在GDP占比过高带来的将是投资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  帕金斯预计,在2006年至2025年的20年时间里,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会略微下降,增加的资本投资产生的效率将大不如前。而这意味着,要保持GDP增速在9%左右,未来10到20年时间里,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增速必须在3.6%至4.9%之间。然而,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全要素增长率要比这一水平低得多,目前在1%左右。  如果将总体劳动力开始下降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加上投资占比不再上升,GDP增速要维持6%左右的增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必须达到2.1%的水平。帕金斯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预期,而是要表明,如果要实现这样一个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必须要保持较高的生产率水平。  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家庭收入占GDP比重较低,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在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住房方面保持异常高的投资率,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这两个领域快速增长的时期已经终结,从而拖累了经济的增长。  BWCHINESE中文网(ID:bwchinesewx)预计,在未来一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GDP增速可能维持在5%-6%的水平,如果未来几年内政府推出财政刺激政策,增速也许会更高一些。&  变脸二:&三驾马车&让位于&三大发动机&  长期以来,很多人根据宏观经济学特别是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原理,将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反复在增加出口和扩大内需上做文章。  其实,&三驾马车&只是GDP的三大组成部分,只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需求边短期动力,只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大发动机&是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根据自己提出的人本发展理论(或&五人理论&,即满足人、依靠人、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分工安置人),对经济发展动力的新概括。  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与新一届中央领导强调的释放改革红利、推进结构调整、强化创新驱动(简言之,改革、转型、创新)是基本吻合的。  制度变革即制度改革,这里的制度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则、政府等组织、市场机制、宏观政策等有形制度、文化制度等无形制度,以及各种制度的实施机制。  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优化(新型工业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区域结构优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消费结构优化(消费结构升级)等。  要素升级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和信息化等。要素升级与要素投入有区别,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要素升级则是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的质的提升。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关键时期,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向新常态过渡的关键,如何找准新动力又是寻找新动力的关键。找准新动力不能想当然拍脑袋,或仅根据经验进行判断,还要将找新动力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上。  李佐军认为,过去一段时期,我们囿于既有的部分理论,将视野局限在需求边短期动力&&&三驾马车&上,外需不行了,就扩大内需,投资不行了,就扩大消费,结果是过度依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等来拉动经济增长,虽然带来了短期立竿见影的增长,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以至于现在不得不花较长的时间对前期刺激政策进行消化,不得不全力应对高房价、高负债、高产能过剩等经济风险。  鉴此,当前和今后我们要优先推进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转型,从主要依靠&三驾马车&转向主要依靠&三大发动机&,特别是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部署,紧紧抓住全面改革这个&牛鼻子&,推进经济全面转型,强化创新驱动,努力使中国经济较快地进入到一个好的新常态中。&  变脸三: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领域  在传统的商业观里,只要在繁华地带有个场地,随便开个衣服店,书店,也许你就能造就一个伟大的企业,就像书店一样,靠关系和地域优势,打造了一个辉煌的企业。  传统企业垄断着地域优势,就垄断着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对供应商来说,我的渠道销量最大,你不和我合作,你就损失很多用户,对于用户来说,卖书的就在最繁华的地段,有很大的位置优势,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所以只有去特定地段购买。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地域优势将越来越弱化,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倍增,移动端购物将成为主流,手机就像一个入口,通过这个入口用户不用花费高额的外出成本和时间,就可以完成购物需求。  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应用领域也有不错的表现。  根据中国《2015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41.87亿G,同比增长103%,比2014年提高40.1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7.3亿人。  移动互联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和冲击,对几乎所有行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如商业、传媒、通讯、出租车、金融等)带来了颠覆性影响和冲击。  中国社会的消费人群年龄正在发生转变,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消费人群年龄主要是50后,60后,70后,这群人受教育,文化,经济科技的发展影响,消费观念和需求是比较弱的。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曾经的消费人群逐渐老龄化,而80后,90后,00后正处于消费的增长期,一方面要得益于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使得这三代人的教育水平普遍比较高,同时得益于信息科技的发展,使得这三代人对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80后,90后,00后的消费需求正在成主流,50后,60后,70后的消费需求逐渐变的边缘化。  而传统企业的消费观念和管理体制,还有产品观念都是非常陈旧的,比如过去的时代对产品的追求是&有&就可能满足了市场,&卖出&就代表着产品已经销售,&听话&就是管理等观念等这些观念还在传统企业里占据着主要地位。  因为传统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50后~70后,他们无法接受当今80后,90后,00后这些消费人群的观念,产品也无法契合他们的审美,而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产品,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所以必将赢得市场。  所以说,传统企业要么顺应时代进行自我颠覆,要么就是下一个&诺基亚&。&  变脸四:城镇主导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城镇化是中国的最大潜力,主要是指城镇化所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这个潜力的释放主要在于人口城镇化,在于人口集聚效应而带来的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就在于虽然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是城镇化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巨大。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实际的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远低于2011年世界52%的平均水平。如果能打破政策与体制掣肘,每年就有可能提高1.5-2个百分点。  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就有可能接近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30年,有望进一步提高到65%-70%的峰值,基本实现人口城镇化。就是说,未来的20年左右,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有望实现倍增。  人口城镇化能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并引致相关的投资需求。初步估算,到2020年中国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带来百万亿级别的内需规模,成为7%~8%中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以农民工为例,农民只进城务工,人均消费支出将提高171%;但如果农民进城务工并且成为市民,人均消费支出将提高214%。  初步测算表明,1.3-1.5亿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如果能顺利实现市民化,到2020年有望释放至少5万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此外,人口城镇化的消费需求还能够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  虽然目前还有一部分城镇人口属于没有解决户口的&半城镇化&,但其实际居住地、工作地、生活方式等已基本城镇化。  而且,随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改善,随着城乡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农村特别是郊区农村和交通沿线农村已基本城镇化了,即大致享有与城市居民接近的城市文明。  随着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未来5-10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面临重大机遇、拥有巨大潜力,并将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历史性角色。&  变脸五:&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  2008年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深刻,影响长远。那是中国经济,也是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在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带来始料不及的同时,也使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  在金融危机,以及后来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影响下,中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外界形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保持了9.8%的平均增长率。这个速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伴随着&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进入了新的30年,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速度在放缓,我们不得不接受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的现实。  &低成本优势&一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有力武器,但在不经意间中国经济已进入&高成本时代&。  第一,劳动力成本提高了。2008年至去年,广东省一类城市(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从860元/月提升至1895元/月,上涨幅度达1.2倍。而东莞、佛山等二类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从770元/月逐年上调到1510元/月。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指出,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换句话说,同样一件产品,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中国则需要0.96美元。  该报告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很大压力,因为人力成本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  &2008年到现在,工人工资最少翻了一倍。&乐建波告诉记者,在他的工厂里,一名技术工人的月薪为5000元左右,而普通工人月薪3000元起。  在东莞拥有一家LED设备公司的王鑫也表示,2008年至今,设备类技术工的月薪已经从3000元涨到了6000元,涨幅达到了一倍。  第二,企业的社会成本提高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企业公民&,它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社会责任,要付更多的社会成本。  第三,原材料成本提高了。中国是资源比较贫瘠的国家,如果按人均算起来,好多指标都在世界各国100位以后,不比日本好不了哪去。  &地大物博&的中国经过30年高增长,猛然一看,我们所赖以维系经济增长的廉价原材料、能源几乎消耗殆尽,资源该采的采光了,该用的全用光了。  举个例子,辽宁是产煤大省,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但现在辽宁是严重缺煤的省份,已经缺口70%多了。  第四,企业的环境成本提高。原来没有环保法的时候,企业随便排放,没有多少约束。而且过去招商引资门槛比较低,按照&欧标&、&美标&不能生产的项目,我们可以引进来生产。现在不行了,小作坊、小矿山、小煤窑,再随便排放不行了。  第五,土地成本提高了。土地成本不断提升,成为中国经济高成本时代的典型表现。一是土地是稀缺资源,越用越少,既然少,那就肯定&贵&,因为资源的稀缺程度决定其价格;二是国家对土地&管&得越来越严,不容易获取的资源,价格自然就会提高,成本自然就会提升。  变脸六:服务经济超过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进入到后期了,接下来是什么经济?清华大学博士后付立春认为,根本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经济。  服务经济的定义有两个。一个是服务部门在工业化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长;另一个也可以是产品提供中服务的相对重要性,被称为产品的服务化。经济学中老的产品与服务的二分法,已经升级为服务&&产品统一体。  前一种定义当然可以用服务业,或者说第三产业,在整体经济产出中的比重来衡量。  虽然从总量来看,今年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占当季GDP比例为44%,仍然不到一半;不过,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在同期已经达到58.9%,6.9%的GDP增速中4.1%是由服务业拉动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2010年四季度的不足4成,上升到如今的接近6成。从宏观角度不难看出,服务经济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大方向。  后一种定义的服务经济也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互联网+&的国家战略正是产业服务化的最好例子。因为互联网、TMT本身就是服务业。  代表中国经济活力与发展方向的已经不再是钢铁、汽车等制造业,而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企业,在传统制造业苦于融资困难之时,初创型的互联网服务业却在畅享资本盛宴。  实际上,不少领先的工业企业正在服务化转型,比如年销售额近3000亿元的华为,一般会被归为制造业,实际上华为自身定位是&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端到端ICT解决方案和服务&,它所提供的产品不仅仅局限于通信设备,而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和相关服务,硬件设备只是服务的载体。  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华为一般归为制造业。从这个意义上,服务的重要性在宏观数据中显著低估。  服务经济对就业拉动作用更加显著,能消化制造业增速减缓所溢出的劳动力。据测算每投资100万元,重工业可以提供400个就业岗位,轻工业为700个,服务业是1000个。  而且互联网更能放大对就业促进作用,据中央新闻报道阿里和淘宝直接或间接为1200万人提供了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并有力缓解了近几年的就业压力。  服务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引擎能由投资切换为消费。服务业的轻资产特性使得投资对服务业产能的拉动十分有限,而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通过消费端的刺激才能拉动经济增长。&  变脸七:区域融合渐成潮流  虽然行政区划限制、画地为牢、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分割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地方还很突出,但区域融合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渐成潮流。新一届中央领导正在着力推动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就是明证。  此外还有黑龙江的哈大齐经济区、吉林的长吉图经济区、辽宁的沈阳经济圈和&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环渤海地区、河北的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山西的太原城市群、山东的半岛城市群和黄河三角洲、长三角、安徽的皖江经济带、浙江的环杭州湾经济区、福建和浙江的海西经济区、江西的昌九经济走廊、广东的珠三角、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区、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湖北的武汉城市圈、河南的中原经济带、新疆的乌昌一体化等。  这些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越来越多,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环境治理的联防联控也越来越多,交通通讯的联接也越来越加强。  变脸八:&人才红利&正逐步取代&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与一个国家的劳动人口增长密切相关,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关键比较优势之一就是廉价劳动力,众多的研究者都认为人口红利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超常增长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劳动力的投入以弥补初期资本稀缺的短板,其背后的故事是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供给。  但30年过去,随着中国的人口不断的老龄化,中国正在失去这一最大的优势,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数十年来首次下降。近一年来,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仅增长0.1%,几近停滞。农民工&正在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所有的研究者都在说中国经济享受了几十年的&人口红利&正迅速消失。  面对挑战,尽管不少电子企业已经开始向机器人生产转型,但建筑、服务等行业的大量用工需求无法用机器人替代。  随着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代的来临,企业人力成本的上升趋势已不可逆转。随着老龄化加速,接近2.8亿的农民工总量增速已持续四年下滑,并呈现高龄化趋势。  另一方面,当前全社会的抚养比达到36.2%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未来35年里,中国的抚养比还将一路攀升,2050年中国抚养比将达到63%。  其中,老年抚养比将从当前13%提高至2050年的39%。人口红利的消失不仅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丧失,更预示中国社会未来养老的负担将加大,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是抑制需求的重要因素,人口结构的变动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而这些老年人必须由不断减少的工作人口来支持。这对中国社会将产生三个方面影响:  首先,人口老年化问题加剧导致储蓄率下降,不利于资本深化。早在2000年开始,中国65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达到7%,老年化社会的来临。  人口老年化意味着社会储蓄率下降。按照经济学原理,随着人口老年化问题的加剧,一国储蓄率下降。2014年国内储蓄率48.8%,2010年储蓄率为50.9%,未来储蓄率还将随着人口老年化而进一步下滑。  其次,加剧社会债务负担,拖累经济增长。未来养老负担的加剧将迫使更多的资金用于养老支出,从而加剧国家债务负担。  最后,老年化社会改变中国比较优势,加大宏观经济不稳定性。过去中国制造一大优势是成本低,主要是劳动投入低。这种状况正在改变。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过去粗放式的增长转向集约式的增长。在理顺农民工落户城市的道路后,政府在培训技术配套上也要大量投入,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将是未来红利释放的重要突破点。  无数的例子证明,人到了城市就会变得聪明,善于学习,并不断增加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这会大幅提升有效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  根据教育部预计,到2020年时中国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从目前的12.4年提高至13.5年,而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则从9.5年提高至11.2年。  假设教育回报率回落至相对保守的6%,那么,教育水平提升带来的劳动效率提高将导致中国的劳动投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平均每年增长1%。  变脸九:绿色低碳发展日益强化  改革开放前期,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二十多年后,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大,故自&十一五&开始我们将资源环境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  特别是&十二五&时期雾霾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颁布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提出了大气污染、水污染行动计划等,并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  可以说,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中国的新潮流。初步估算,&十三五&时期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叠加总量可能达到峰值。  月份,单位GDP的能耗同比下降了5.7%,2014年这个数字是4.8%。也就是说,随着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在不断下降。通俗地讲,&经济黑色的部分在退,绿色的部分在加强&。  所以说,过去五年是中国经济以速度换质量的过程。发电量和GDP增长背离,煤耗的下降和发电量的背离,都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在悄然发生转变。  环境保护也将在各种压力形成的夹缝中前行,艰巨性前所未有。因此,为了让环境保护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必须建立科学、稳妥的发展战略。&  根据2015年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监测全覆盖。环保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超过1400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338个地级城市可实时发布空气污染物数据。&
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2014 Shanghai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中国经济困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