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中热处理渗碳淬火设备工艺为什么能获得表层残余压应力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热处理应力及其影响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热处理应力及其影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2|
上传日期: 05:03:4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热处理应力及其影响
官方公共微信温度低于心部,收缩也大于心部而使心部受拉,当冷却;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260度等温40;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淬火,260度等温;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260度等温40;表1.35SiMn2MoV钢渗碳等温淬火与渗碳低;裂,在大型非淬透工件中容易形成横断和纵劈;钢珠薄层渗碳新工艺作;1引言钢珠的主要失效方式是接触疲劳剥落,但现行
温度低于心部,收缩也大于心部而使心部受拉,当冷却结束时,由于心部最后冷却体积收缩不能自由进行而使表层受压心部受拉。即在热应力的作用下最终使工件表层受压而心部受拉。这种现象受到冷却速度,材料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当冷却速度愈快,含碳量和合金成分愈高,冷却过程中在热应力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塑性变形愈大,最后形成的残余应力就愈大。另一方面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组织的变化即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因比容的增大会伴随工件体积的膨胀,&127;工件各部位先后相变,造成体积长大不一致而产生组织应力。组织应力变化的最终结果是表层受拉应力,心部受压应力,恰好与热应力相反。组织应力的大小与工件在马氏体相变区的冷却速度,形状,材料的化学成分等因素有关。实践证明,任何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127;只要有相变,热应力和组织应力都会发生。&127;只不过热应力在组织转变以前就已经产生了,而组织应力则是在组织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在整个冷却过程中,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127;就是工件中实际存在的应力。这两种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十分复杂的,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成分、形状、热处理工艺等。就其发展过程来说只有两种类型,即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作用方向相反时二者抵消,作用方向相同时二者相互迭加。不管是相互抵消还是相互迭加,两个应力应有一个占主导因素,热应力占主导地位时的作用结果是工件心部受拉,表面受压。&127;组织应力占主导地位时的作用结果是工件心部受压表面受拉。二、热处理应力对淬火裂纹的影响存在于淬火件不同部位上能引起应力集中的因素(包括冶金缺陷在内),对淬火裂纹的产生都有促进作用,但只有在拉应力场内(&127;尤其是在最大拉应力下)才会表现出来,&127;若在压应力场内并无促裂作用。淬火冷却速度是一个能影响淬火质量并决定残余应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能对淬火裂纹赋于重要乃至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为了达到淬火的目的,通常必须加速零件在高温段内的冷却速度,并使之超过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才能得到马氏体组织。就残余应力而论,这样做由于能增加抵消组织应力作用的热应力值,故能减少工件表面上的拉应力而达到抑制纵裂的目的。其效果将随高温冷却速度的加快而增大。而且,在能淬透的情况下,截面尺寸越大的工件,虽然实际冷却速度更缓,开裂的危险性却反而愈大。这一切都是由于这类钢的热应力随尺寸的增大实际冷却速度减慢,热应力减小,&127;组织应力随尺寸的增大而增加,最后形成以组织应力为主的拉应力作用在工件表面的作用特点造成的。并与冷却愈慢应力愈小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对这类钢件而言,在正常条件下淬火的高淬透性钢件中只能形成纵裂。避免淬裂的可靠原则是设法尽量减小截面内外马氏体转变的不等时性。仅仅实行马氏体转变区内的缓冷却不足以预防纵裂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只能产生在非淬透性件中的弧裂,虽以整体快速冷却为必要的形成条件,可是它的真正形成原因,却不在快速冷却(包括马氏体转变区内)本身,而是淬火件局部位置(由几何结构决定),在高温临界温度区内的冷却速度显著减缓,因而没有淬硬所致&127;。产生在大型非淬透性件中的横断和纵劈,是由以热应力为主要成份的残余拉应力作用在淬火件中心&127;,而在淬火件末淬硬的截面中心处,首先形成裂纹并由内往外扩展而造成的。为了避免这类裂纹产生,往往使用水--油双液淬火工艺。在此工艺中实施高温段内的快速冷却,目的仅仅在于确保外层金属得到马氏体组织,&127;而从内应力的角度来看,这时快冷有害无益。其次,冷却后期缓冷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降低马氏体相变的膨胀速度和组织应力值,而在于尽量减小截面温差和截面中心部位金属的收缩速度,从而达到减小应力值和最终抑制淬裂的目的。 三、残余压应力对工件的影响渗碳表面强化作为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的方法应用得很广泛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它能有效的增加工件表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另一方面是渗碳能有效的改善工件的应力分布,在工件表面层获得较大的残余压应力,&127;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如果在渗碳后再进行等温淬火将会增加表层残余压应力,使疲劳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人对35SiMn2MoV钢渗碳后进行等温淬火与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的残余应力进行过测试其结果如表1热处理工艺
残余应力值(kg/mm2)
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260度等温40分钟
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淬火,260度等温90分钟
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260度等温40分钟,260度回火90分钟
表1.35SiMn2MoV钢渗碳等温淬火与渗碳低温回火后的残余应力值从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等温淬火比通常的淬火低温回火工艺具有更高的表面残余压应力。等温淬火后即使进行低温回火,其表面残余压应力,也比淬火后低温回火高。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渗碳后等温淬火比通常的渗碳淬火低温回火获得的表面残余压应力更高,从表面层残余压应力对疲劳抗力的有利影响的观点来看,渗碳等温淬火工艺是提高渗碳件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渗碳淬火工艺为什么能获得表层残余压应力?渗碳等温淬火为什么能获得更大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表层高碳马氏体比容比心部低碳马氏体的比容大,淬火后表层体积膨胀大,而心部低碳马氏体体积膨胀小,制约了表层的自由膨胀,&127;造成表层受压心部受拉的应力状态。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高碳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转变温度(Ms),比心部含碳量低的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Ms)低。这就是说在淬火过程中往往是心部首先产生马氏体转变引起心部体积膨胀,并获得强化,而表面还末冷却到其对应的马氏体开始转变点(Ms),故仍处于过冷奥氏体状态,&127;具有良好的塑性,不会对心部马氏体转变的体积膨胀起严重的压制作用。随着淬火冷却温度的不断下降使表层温度降到该处的(Ms)点以下,表层产生马氏体转变,引起表层体积的膨胀。但心部此时早已转变为马氏体而强化,所以心部对表层的体积膨胀将会起很大的压制作用,使表层获得残余压应力。&127;而在渗碳后进行等温淬火时,当等温温度在渗碳层的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以上,心部的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127;Ms)点以下的适当温度等温淬火,比连续冷却淬火更能保证这种转变的先后顺序的特点(&127;即保证表层马氏体转变仅仅产生于等温后的冷却过程中)。&127;当然渗碳后等温淬火的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对表层残余应力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有人对35SiMn2MoV钢试样渗碳后在260℃和320℃等温40&127;分钟后的表面残余应力进行过测试,其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在260℃行动等温比在320℃等温的表面残余应力要高出一倍多 表2。 35SiMn2MoV钢不同等温温度的表面残余应力可见表面残余应力状态对渗碳等温淬火的等温温度是很敏感的。不仅等温温度对表面残余压应力状态有影响,而且等温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人对35SiMn2V钢在310℃等温2分钟,10分钟,90分钟的残余应力进行过测试。2分钟后残余压应力为-20kg/mm,10分钟后为-60kg/mm,60分钟后为-80kg/mm,60分钟后再延长等温时间残余应力变化不大。从上面的讨论表明,渗碳层与心部马氏体转变的先后顺序对表层残余应力的大小有重要影响。渗碳后的等温淬火对进一步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具有普遍意义。此外能降低表层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的表面化学热处理如渗碳、氮化、氰化等都为造成表层残余压应力提供了条件,如高碳钢的氮化--淬火工艺,由于表层,&127;氮含量的提高而降低了表层马氏体开始转变点(Ms),淬火后获得了较高的表层残余压应力使疲劳寿命得到提高。又如氰化工艺往往比渗碳具有更高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也是因氮含量的增加可获得比渗碳更高的表面残余压应力之故。此外,&127;从获得表层残余压应力的合理分布的观点来看,单一的表面强化工艺不容易获得理想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分布,而复合的表面强化工艺则可以有效的改善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如渗碳淬火的残余应力一般在表面压应力较低,最大压应力则出现在离表面一定深度处,而且残余压力层较厚。氮化后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很高,但残余压应力层很溥,往里急剧下降。如果采用渗碳--&127;氮化复合强化工艺,则可获得更合理的应力分布状态。&127;因此表面复合强化工艺,如渗碳--氮化,渗碳--&127;高频淬火等,都是值得重视的方向。根据上述讨论可得出以下结论;1、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往往是有害的&127;。但我们可以控制热处理工艺尽量使应力分布合理,就可将其有害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变有害为有利。2、当热应力占主导地位时应力分布为心部受拉表面受压,当组织应力占主导地时应力分布为心部受压表面受拉。 3、在高淬透性钢件中易形成纵裂,在非淬透性工件中往往形成弧
裂,在大型非淬透工件中容易形成横断和纵劈。4、渗碳使表层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下降,可导至淬火时马氏体转变顺序颠倒,心部首先发生马氏体转变而后才波及到表面,可获得表层残余压应力而提高抗疲劳强度。5、渗碳后进行等温淬火可保证心部马氏体转变充分进行以后,表层组织转变才进行。&127;使工件获得比直接淬火更大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可进一步提高渗碳件的疲劳强度。6、复合表面强化工艺可使表层残余压应力分布更合理,可明显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
钢珠薄层渗碳新工艺 作
钢珠的主要失效方式是接触疲劳剥落,但现行的钢珠质量标准却只检查其压碎负荷的大小和硬度,而对钢珠的接触疲劳性能却未作要求。以自行车钢珠为例,压碎负荷国标为15 500N,部优为16 700N,硬度为HRC60~65。生产厂家为了达到对压碎负荷的高标准要求,均按高温渗碳、降温淬火工艺(以下称原工艺)进行生产(图1),钢珠的渗层厚度达到了1.2~1.4mm。如此厚的渗层,虽使压碎负荷达到了要求,但对钢珠的接触疲劳性能影响如何,尚属未知。另外由于该工艺采用的是高温渗碳、降温淬火,不仅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而且渗层中还析出了不均匀的网状碳化物,心部析出铁素体,不利于接触疲劳性能的提高。
本文将研究在不降低钢珠压碎负荷的前提下,提出新工艺,尽可能提高其疲劳性能,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其次将研究尽量采用较低的渗碳温度,以提高炉罐寿命(因为生产所用的渗碳罐是由钢板焊接而成,渗碳温度的变化对其寿命影响很显著)。2 研究项目及方法2.1研究项目
(1)在不同温度(9000C,9050C,9100C,9200
C)对钢珠渗碳直接淬火,考查其裂纹倾向。
(2)测定渗层厚度――渗碳温度、渗碳时间的关系。
(3)渗碳温度及渗碳深度对抗压碎负荷的影响。
(4)煤油滴量对压碎负荷的影响。
(5)在优选温度下,渗碳层深度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6)通过上述研究,提出有利于钢珠质量提高、成本降低的新工艺。2.2试验材料及试样
试验材料为15号钢,其化学成分为:0.15%C,0.15%Si,0.40%Mn,0.03%S,0.02%P。试样为该材料加工成型的?Ф6钢珠。2.3研究方法及设备
(1)渗碳采用RTS-45-12滚筒式气体渗碳炉。
(2)采用VWPL型万能试验机对三个钢珠进行压碎试验,以平均压碎值为准。
(3)接触疲劳测定采用KG型疲劳试验机,加载200kg,转速2200r/min,每次9粒,滚动磨损,以出现针状麻点为失效标准,行业检查1h为合格。
(4)用JXA840扫描电镜分析断口。
(5)渗碳层浓度测定采用Y――2型x射线分析仪。3 验结果分析 3.1渗碳后直接淬火的钢珠的裂纹倾向
对不同温度下渗碳后直接淬火的钢珠及原工艺未淬火的钢珠分别进行酸洗,检查其裂纹情况,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渗碳温度对裂纹倾向的影响 处理条件(0 C)
原工艺未淬火
百粒裂纹数(个)
可见,裂纹个数均在5%~8%之间。裂纹形状、宽度、深度基本一致。这说明裂纹是在轧球过程中产生的,而非淬火产生的,因而采用直接淬火方式应是可行的。3.2 渗碳温度及渗碳时间对渗层厚度的影响
对于采用不同温度(9000C,9050C,9100C,9150C,9200C,9300C)、不同渗碳时间(2.5h,3h,3.5h,4.5h)处理的试样,测量其渗碳深度,部分结果见表2。
表2渗碳温度、渗碳时间与渗碳层厚度的关系
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温度曲线,开始渗碳速度(V始)较大,随时间的增加,渗碳速度(V)下降,渗层随时间增加而加厚。现对此分析。
众所周知,在渗碳过程中,渗碳速度受煤油的分解、活性碳原子的吸收及碳原子的扩散三方面的影响。
(1)煤油的分解温度
在8750C左右,在高于9000C的温度下,它分解比较完全,可能认为不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2)活性碳原子的吸附主要与渗入钢中的成分和活性碳原子的析出速度有关。所以渗速主要取决于扩散过程。
(3)根据菲克第一定律,提高渗层表面的浓度梯度是加快渗速的重要途径。在渗碳的初始阶段,化学吸附了大量的活性碳原子,被贫碳表面强裂吸附,因此钢的渗层主要由渗层最外层的高浓度梯度所形成,产生了很高的碳浓度梯度。所以刚开始渗碳阶段,渗速比较大,随碳原子的渗入,碳浓度梯度逐渐下降,这样,渗速也就减慢。
(4)在同一渗碳的时间下随温度的升高,渗层增厚。这是由于随温度的升高,活性碳原子的活性提高,因此扩散速度也提高了。因此,渗层深度随渗碳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渗碳温度的升高而加深,但渗速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3.3 渗碳温度、渗层厚度对抗压负荷的影响
对不同渗碳温度及不同渗碳层深的试样进行压碎试验,测其抗压碎值,得到以下结论:渗碳温度下降,碳层变薄,但其抗压碎值不下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渗碳淬火钢珠的抗压碎负荷取决于渗层(厚度及浓度梯度)和心部两部分的强度。采取较低温度(9150C)薄层(0.8mm)渗碳直接淬火,一方面表层获得了较细的马氏体组织,改善了表层组织,提高了渗层的强韧性;另一方面心部可得到全部高强度的低碳马氏体组织(HRC45左右),也有利于压碎负荷的提高。而原工艺用较高的温度(9300C)长时间渗碳,随后随炉降温至820℃淬火,这不但明显粗化了渗层的马氏体组织,而且在随炉降温过程中,表层析出网状碳化物,使表层组织恶化,硬度降低,脆性增大;在心部析出较多的铁素体或生成屈氏体,心部组织为粗板条的马氏体及托氏体,硬度为HRC36左右。综上所述,采用较低的温度薄层渗碳,直接淬火,有利于钢珠抗压碎负荷的提高。
另外,波谱分析表明,在低温(9150C)渗碳5h的试样渗层碳浓度平缓。而原工艺渗层碳浓度过高,虽经1.25h扩散,浓度梯度仍不够平缓。试验断口分析也可证明这一点。
新工艺的压碎断口是典型的韧性准解理,有撕裂棱和韧离,裂纹沿过渡层发展,且它的浓度梯度过渡比较平缓,这样渗碳层和心部基体结合比较紧密。当受外力时,不易出现剥落现象,这就降低了裂纹的扩展能力,使抗压强度提高。裂纹是沿晶界产生并扩展的,距表面约0.5mm。相反,原工艺的断口是脆性准解理,断口裂纹从表层至过渡层,然后沿过渡层扩展,经历沿晶发展准解理,使抗压强度降低,裂纹有一部分是沿晶断裂,另一方面是脆性断裂,断裂距离表面约为0.6mm。3.4 滴量对抗压碎值的影响
对优选的温度进行变滴量试验,测其抗压碎值,得出表3和图2。该试验条件为9150C,渗碳5h。可见煤油滴量在6ml/min的抗压碎值较高。
表3滴量与抗压碎值的关系 ml/min
煤油是一种含碳的有机液体,其中烷烃CnH2n+2占60%~65%,环烷烃CnH2n占20%~30%,其它烃CnH2n-6占7%~10%。它在高温下才能裂解(下限8750C),裂解后的过剩碳较多,易于形成碳黑和结焦。滴量增加,碳势增加,加快了渗速,提高了渗碳层的厚度,使它的抗压碎值提高。但这不是说滴量越大越好,当滴量太大时,炉内碳势增加的同时,将产生碳黑,包围在渗碳钢珠的周围,使渗速降低;还由于碳势增加,造成渗碳和表层的过渡区产生过大的浓度梯度,裂纹在过渡区易产生和扩展。由于薄层渗碳时间较短,且在碳势不平衡的情况下进行,零件表面要求达到共析浓度,所以在刚渗碳时,可适当增加滴量(7ml/min)。当滴量太小时,碳势浓度不够,使渗碳不均匀,造成抗压碎负荷不稳定。综上所述,在9150C,5h渗碳情况下,滴量以6ml/min为适宜。3.5 接触疲劳强度与渗层深度的关系这是需要重点分析的。在9150C下,对不同渗层深度的钢珠进行疲劳试验,发现随渗层的增加,疲劳寿命提高。到达一定值后,随之下降。渗层深度为0.8mm(9150C渗碳5h直接淬火)的疲劳强度是原工艺的10倍。经分析,钢珠疲劳强度提高的原因归纳如下。(1)提高了表面残余压应力
钢珠经浅层渗碳直接淬火后获得了较高的表面残余压应力。表面残余应力是由于心部与渗层的奥氏体转变为各种组织的顺序不同和表面高碳马氏体的比容不同
而形成的。具体而言,当钢珠受到一定的压力后,裂纹垂直于受力方向开裂。如果渗碳层表面有较高的残余应力,则可与外加载荷产生的使钢珠开裂的力相抵抗,从而提高抗压碎值。当渗层过深时会有过量的残余奥氏体游离碳化物出现,这些产物对残余压应力有害。如果渗层表层碳含量过高,存在大量残余奥氏体及其它异常组织,则渗层表层出现残余拉应力。渗层马氏体中碳含量越高,比容越大,渗层压应力越大。试验证明,低碳钢渗碳层需经2.5~3h,表面碳浓度才趋于饱和。当渗层深小于0.65mm时,渗层碳浓度没有达到饱和,此时马氏体的比容随渗层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残余压应力又随马氏体比容的增加而增加。当渗层深大于0.65mm时,随含碳量的增加,表层残余奥氏体量增加,表层马氏体转变量相对减少,残余压应力降低,且此时渗层深,心部低碳马氏体量相对减少,表层高碳马氏体量大大增加,也使表面残余压应力降低。原工艺处理的钢珠接触疲劳性能不好,即属后一种情况。形成机理:渗层与心部相比,存在着化学成分的很大差异,造成渗层中马氏体MS的变化。在淬火冷却过程中往往是心部首先转变为马氏体,而表层尚未达到MS点仍处于塑性的过冷奥氏体状态,心部转变所造成的体积膨胀引起的应力极易被表层的塑性变形所吸收。当温度降至表层MS点时,渗层马氏体转变所引起的体积膨胀受已强化的心部制约,造成表面受压,心部受拉的状态。
(2)细化了渗碳层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
高碳马氏体以共格切变方式形成,当它长大到与其它马氏体片或晶界相遇时会产生冲击,形成应力场。由于高碳马氏体很脆,不能通过变形或滑移消除应力,导致微裂纹产生。且随马氏体针长度的增加,裂纹的敏感度也增加。热处理原理认为,表面针状马氏体的粗细,将直接影响渗层表面的接触疲劳寿命。粗针状马氏体中的微裂纹是引起接触疲劳破坏的天然裂纹源。
原工艺生产的钢珠,不仅渗层马氏体粗大(6~7级),且残留奥氏体也呈粗大状,分布也不均匀。同时由于降温,析出非均匀的网状K,使表层马氏体转变量相对减少,表面的碳浓度为1.0%左右,这将进一步降低渗层的强韧性。新工艺生产的钢珠,表层针状马氏体较细(5级),表面浓度0.8%左右,几乎看不出K存在,少量残留奥氏体也较均匀分布于细针状马氏体基体中,从而使表层的脆性降低,疲劳性能提高。
形成机理:渗碳表面的接触疲劳寿命与M有关,高碳马氏体是针片状,硬而脆,针越粗,越脆,并常伴随显微裂纹产生。在外加负荷作用下,它的裂纹迅速扩展。由于残余奥氏体的存在,使受负荷的表面产生了一定的塑性变形,接触面的宽度增加,从而相应地降低了接触面的压应力,提高了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塑性变形的作用,诱发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使之产生加工硬化,同样提高了寿命。还由于在断裂过程中,裂纹主要是沿马氏体区域扩展,很难穿过残余奥氏体,因此在一定应力作用下,沿马氏体发展的裂纹一旦到达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面,裂纹就会停止发展。只有在提高外加负荷时,裂纹才会产生分岔,绕过残余奥氏体继续发展。因为裂纹产生分岔吸收能量,有利于韧性的提高。相反,如果表面存在拉应力,则促进产生因相互滑动引起的切应力,则促进产生因相互滑动引起的切应力。所以,有一定分布于马氏体周围的残余奥氏体能提高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新工艺处理的试样经疲劳磨损后,其残余奥氏体比原试样明显减少,形成的马氏体较细小。因而马氏体细小且韧性好可强化表面,使之形成压应力状态,有利于提高其疲劳强度。试验发现,试样在发生疲劳破坏时,仍有部分残余奥氏体存在,它对韧性仍有利。原工艺处理的试样表层残余奥氏体过量,呈块状分布于粗大M针和边缘,发生疲劳破坏时,基本上看不出残余奥氏体量的变化,相变强化效果大大降低,影响了寿命。
(3)有效硬化层的提高有利于疲劳性能的提高
钢珠发生交变接触应力时,其最大应力往往在表层或次表层。疲劳裂纹源一般产生在0.1mm~0.3mm的表层,这点被试验所证明。所以为了提高疲劳性能,应着重于提高危险层的硬度和强度,而不一定要加厚渗层。由试验得知:渗层厚小于0.75mm时,比原工艺的硬度提高4~5HRC,从而提高了危险层的强度,进而疲劳性能也提高,疲劳破坏的表面形貌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
接触疲劳损伤实际上是裂纹萌生和扩展的过程,通过断口分析可以了解整个断裂过程。根据裂纹萌生及剥落的特征,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热处理知识53等内容。 
 热处理知识_冶金/矿山/地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热处理标志热处理: 齿部 G52:高频淬火 HRC52, D0.3-500:热处理:氮化有效深度 0.3mm,维氏硬度 HV500。 T265...  热处理知识_材料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A. 再结晶退火 在退火的过程中,当温度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新的未变形的晶粒形成,这些新的 晶粒会吞噬原变形晶粒。 晶粒...  正火 回火 退火 淬火 知识正火 开放分类: 热处理工艺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 Ac3 或 Accm 以上 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 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  42页 免费 三种必备化学热处理知识 5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热处理工艺知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热处理工艺知识 1. Cr12MoV 退火处理放工件进炉内,随炉升温至 ℃,保温 5~6 小时后,随炉冷至室温(...  .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 AC3 或 ACM 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 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 AC3 ...  热​处​理常用热处理知识退火类 退火 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 为使工件中的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  热处理基本知识_冶金/矿山/地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热处理术语 1. 整体热处理 BULK HEAT TREATMENT 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穿透加热的热处理工艺. 2. 局部热处理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知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金属热处理基本知识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渗碳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和残余应力--《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渗碳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和残余应力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渗碳后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表层残余压应力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说明渗碳后等温淬火这项新工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对凿岩机钎尾渗碳后等温淬火有效地提高了凿岩寿命,是由于渗碳淬火造成了表层和心部的成份、组织的差异而使表层产生一层有利的残余应力起作用的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高碳钢的氮化——淬火工艺往往比渗碳钢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及使用寿命,可能由于它有更高的表面残余应力。另外,表面复合强化工艺可有效地改善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可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向。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一、绪言 渗碳表面强化作为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多冲抗力及耐磨性的方法,应用是很广的。我们在和许多厂矿共同研究重型导轨式凿岩机钎尾热处理工艺过程中发现,即使对于40Cr这种中碳合金结构钢制的钎尾,经渗碳后淬火也能有效地提高其凿岩寿命〔均。这些工艺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渗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朋;张福成;闫志刚;郑春雷;王天生;郑炀曾;;[J];钢铁研究学报;2011年07期
李静;孙舒名;王海名;;[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乔岳云;;[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年17期
田君;张奇志;高军;;[J];热处理;2011年04期
汪旭超;从善海;朱雪珍;郑兴鹏;;[J];铸造技术;2011年06期
张云江;吴玺;主艳丽;;[J];金属热处理;2011年08期
王晓光;魏彩乔;;[J];现代制造工程;2011年07期
王明娣;;[J];热加工工艺;2011年12期
于新年;李新平;宋毅飞;王丽;韩培培;;[J];金属热处理;2011年09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小燕;巩建鸣;耿鲁阳;;[A];第九届全国固体内耗与力学谱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武飚;樊玉福;;[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张连进;阿福德·哈罗;让·莫林;;[A];首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集[C];2002年
谢飞;李雄;张炳生;胡静;刘青林;潘建伟;;[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张治民;冯再新;梁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李处森;杨院生;于力;;[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吴建中;林德成;秦珏;;[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吴光英;;[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贺伟鑫;马勤;何力力;任娟红;邵大卫;;[A];第八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赵新明;高月德;刘淼;;[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全国炼钢-连铸技术知识竞赛组委会专家组;[N];中国冶金报;2007年
樊东黎;[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陈恒庆;[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高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中国热处理协会副理事长
樊东黎;[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张先鸣;[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张先鸣;[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邓杰;[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治民;[D];燕山大学;2003年
程晓敏;[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张朋;[D];燕山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武华;[D];中南大学;2004年
刘安凯;[D];燕山大学;2012年
鄢云华;[D];浙江大学;2005年
李杰;[D];燕山大学;2006年
李玲芳;[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马永华;[D];郑州大学;2011年
晏春晖;[D];广东工业大学;2001年
李劲峰;[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程海明;[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张荣;[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空渗碳淬火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