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科建设在高新区项目建设纪实有什么项目

超导核聚变项目落户合肥高新区_中西部地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947贴子:
超导核聚变项目落户合肥高新区
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节率队赴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就推进超导核聚变项目建设相关事宜与物理所负责人召开对接会,区科技局、经贸局、建发局和财政局负责人参加。物理所所长万宝年热情接待了王节一行,万宝年介绍了超导核聚变项目的建设背景,项目情况以及进展情况。他表示,物理所正在加快编制项目建议书,明年将启动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写工作,稳步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促进项目尽早落地。王节表示,物理所是中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核聚变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物理所加快超导核聚变项目落户高新区。高新区各部门将组成专门的工作组,排出具体的工作时间表,逐条逐项推进各项工作,切实推进项目尽快落地。
大唐帝国一起闯、沪苏浙闽、Titus_Empire.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日前,科技部正式批复合肥国家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建设,这是安徽省首家国际创新园。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位于合肥高新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 其中,北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产业集中区,已入驻大陆马牌轮胎、爱德夏、科希曼等一批德资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南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科研培训区、企业孵化区、配套服务区。 创新园将按“5211”规划体系建设,即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应急装备制造五大产业集群,建设中德智能制造国际交流与教育合作基地、中德智能制造成果转移与企业孵化基地两大创新平台和一个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一套综合性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根据规划,到2020年,创新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新增研发机构50家,引进领军人才40人,培育创新团队30个,吸引外籍常住专家100名,吸引留学归国人员500人,实现营业总收入600亿元,成为“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深度结合集中区,安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核心区,科技金融和高端人才的聚合区,中德两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合作的示范区。此外,依托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建设的“安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建设的“智慧养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也同时获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目前,安徽省获批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达17家。
唉一提中科大就替郑州可惜
世界前沿科技 未来能源之光
高新区项目真多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您的位置: > 安徽 > 聚焦安徽开发区
合肥新站高新区45个项目集中签约
  2月6日下午,合肥新站高新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45个项目总投资305亿元。记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覆盖面广、投资规模强、科技含量高,是此次集中签约活动的重要特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站高新区将新建一所国际学校,计划2019年招生。  本次签约覆盖“芯屏器合”各个领域(相册 户型 价格
动态),其中工业项目30个,总投资211.6亿元,服务业项目15个,总投资93.4亿元;包括智慧售卖机运营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高端电梯制造、安装项目,中药饮片及现代中药生产项目,新型膳食纤维食品项目等。  除了此前报道过的合肥一六八中和寿春中学将在新站高新区建立分校,该区还将新建一所国际学校。新站高新区招商局工作人员透露,学校计划用地280亩,为幼儿园至高中15年一贯制学校,计划2019年招生,开办200个班级,招生人数4000余人,将采用双语教学。  本次签约的高端电梯制造项目,计划建设集商用、医用、民用各类高端电梯及管件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制造基地。项目达产后形成每年1000台电梯制造、安装能力,4000台电梯物联网雇佣平台,维保、改造以及大修电梯3000台的能力。  本次签约的新型膳食纤维食品项目将让广大糖尿病患者受益,据悉,该项目将采用全新技术研发、生产糖尿病专用膳食纤维食品,是国内外糖尿病食品领域(相册 户型
价格 动态)第一个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的可代替性食品,计划今年8月份投产。(李玲芳 通讯员 闫芳)
责任编辑:朱晓溪
安徽金融网声明:频道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热点排行
一周热点排行合肥高新区
当前位置:
合肥高新区
日期:日&&&&&
  2014年,合肥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抓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机遇,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创新体系日益健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经济高速增长,开启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一、稳中有快,各项指标保持健康稳定运行  目前,高新区有入区企业近万家,外商投资企业50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398家,获批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15个。2014年,高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企业生产形势趋好、经济运行态势趋快、经济运行质量趋高”的良好态势。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920亿元,同比增长18.3%,完成工业增加值967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5%,完成财政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经济与科技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9月,高新区成为中西部首批、安徽省首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大中见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一)坚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发展计划”,以“扩大产业规模、丰富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实力、引领产业发展”为工作主线。对家电、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重点扶持和服务工作,引进了一批规模大、品质优、影响力大的产业主导企业。  (二)坚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语音、集成电路、公共安全、生物医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累计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302家,一批新能力强、增长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和产业支撑。  (三)坚持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和推动金融、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三、变中求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高新区全力打造以创新平台及科技金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引导、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信息链、政策链、人才链“六链融合”。今年4月,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域。  (一)集聚高端科技服务要素。按照安徽省政府的总体部署,自2009年明确在合肥高新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核心区以来,高新区全力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即: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和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努力将合芜蚌试验区核心区打造成全省科技服务要素的集聚区。  (二)全力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高新区依托合肥科教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与各类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力度,促成了中科院理化所家电技术研究院、安徽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汽车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项目在核心区内落户,科研集群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高新区正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推动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重点平台的建设。  (三)构建创业全程孵化链条。通过科学把握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一体化的创业孵化体系。目前,高新区共有创业苗圃4家:大学生创业梦工坊、合肥科技创业苗圃、合肥梦工厂、极客咖啡,育苗项目有100余家;孵化器1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8家、省级孵化器6家,孵化面积100万平米,在孵企业1200余家;加速器5家,创新产业园一期55万平米,已入驻企业220家,二期71万平方米,已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四)探索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了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在省内率先开展天使基金、科技保险、创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互联网股权众筹等科技金融新业态服务。截至目前,天使基金投资企业7688.5万元,“创新贷”、“助保贷”扶持企业64家,发放贷款1.6亿元。我区自主培育上市公司31家。  (五)完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今年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合肥市部署要求,我区启动了扶持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工作,安排政策资金5.7亿元,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持自主创新”两大主题,以及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人才”、“金融”两大支撑体系,形成高新区独特的扶持产业发展“2+2”的政策体系,即以产业政策和自主创新政策为主线,以人才政策和金融服务政策为重要支撑,“四位一体”,构建企业发展全方位支持政策。  (六)全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高新区始终秉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出台了人才引进和激励的系列措施,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区创业;目前,全区共有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000余人,国家“千人计划”17人,省“百人计划”16人,硕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1.3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2%,本科以上占全区从业人员的43.8%,千人从业人员拥有直接科技活动人数280人,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各类行业人才的不断集聚,成为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七)不断提升园区内的创业文化。管委会定期召开“创新学院”系列培训,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提高管理水平,今年截至目前已组织各类培训40余次,培训企业2000余家。  四、再接再厉,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创新中心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将合肥与南京、杭州并列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内陆经济开放新高地,提升国际化和都市化水平。高新区将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拉高标杆,调整转型,以国际化水准,全力打造长三角经济带区域创新高地,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  围绕以上目标,2015年以及接下来的“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国际化水平,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夯实产业基础。  不断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集群,提升经济总量。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智能家电、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主导产业集群,打造若干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方向的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语音产业园、公共安全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等品牌建设。  (二)以国际化品质,全力打造长三角经济带区域创新高地。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中科大先研院为龙头,以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为骨干,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企业自主开展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大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科技与金融相结合,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等工作,促进更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进一步做大“创新贷”、“助保贷”规模,加强天使基金对区内早期科技型企业的帮扶和金融支持,围绕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进一步满足企业发展诉求,助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以国际化标准,努力构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智慧新城。高新区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营造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为“十三五”建设发展提供支撑。   “十三五”期间,合肥高新区将按照“稳中求快,调整转型,创新突破,夯实基础”的工作思路,贯彻“建设中科智城、打造江淮硅谷”的发展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以开放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科技新城,把高新区打造成为示范全省、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江淮硅谷”,为合肥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三集团安全产品基地项目落户合肥高新区
发布日期: 16:23:45  来源:
  11月28日上午,新华三集团安全产品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合肥稻香楼宾馆举行。仪式上,新华三集团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华三集团与合肥高新区签署投资协议。  新华三集团,作为中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网络产品与服务领军企业——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IT解决方案领导者,拥有雄厚的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全系列的网络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等产品。2015年销售收入超200亿人民币,长期处于企业通信市场龙头地位,已服务于70%以上的中央部委、“十二金工程”中的九个全国骨干网,四大国有银行,500强企业中的400家,全部“211”高校和“985”高校,并规模服务于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运营商市场。  据悉,本次在合肥高新区落户的新华三集团安全产品基地项目,主要从事云计算、大数据、核心芯片、工业、网络、移动通信等核心领域的安全技术研发与产品销售,未来将打造成为新华三集团大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全球研发及销售中心。该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20亿人民币,预计投产运营后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人民币,并保持15%以上年增长率,到2025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过100亿人民币、税收6亿人民币、集聚研发人员近1000人的目标。  根据发展规划,合肥将全面贯彻“积极发展各类软件产业,加快打造全国软件名城”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建设。软件和信息安全产业作为合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合肥市“十二五”期间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发展速度和辐射能力备受瞩目。2015年,全市软件服务业产值达到297亿元,同比增长68.5%,比“十一五”末翻三番。“十二五”期间,软件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突破30%,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合肥市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通过把握
“工业4.0”、工业设计城、智慧城市、信息消费等重要发展机遇,软件和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培育软件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着力点,重点发展核心技术运载平台为主的软件企业,计划到2020年全市软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培育引进100家以上知名消费电子与软件企业。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积极响应“中国软件名城”战略,坚持“产业为王”,着力“做大引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突破发展,新兴业态持续涌现,形成富有活力、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2016年综合排名跃居国家级高新区全国第7位。2015年,区内科大讯飞、继远软件和科大国创3家企业获批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2家企业被列入安徽省软件企业20强。区内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合肥软件园目前已成为安徽省软件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和主战场,尤其是在智能语音、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文化创意及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优势。新华三安全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定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发展方面大有作为,对于带动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合肥高新区综合实力进全国高新区前五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项目落户承接方,高新区将与省、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助力项目早日投入运营。  (合肥市高新区)
(责任编辑:孙娅雯)
合肥微博发布厅
合肥发布微信400-633-1888
当前位置:
合肥市高新区网上办事大厅项目
合肥市高新区网上办事大厅项目
信息发布日期:
加入日期:截止日期:地 区:合肥市
&招标公告正文
&&& 合肥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合肥时代智慧高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对高新区 “合肥市高新区网上办事大厅项目”项目以公开方式进行采购,欢迎具备条件的单位参加投标。
一、项目名称及内容
1、招标编号:2016GXGZ0008
2、招标内容:详见采购需求。
3、服务地点:合肥高新区
二、投标资格、
1、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有电子政务类项目案例且合同金额50万元或以上(投标时需提供中标通知书或合同复印件及验收报告);
3、具备本地化服务能力
4、通过CMMI3资质认证
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6、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1)开标日前两年内未被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记不良行为记录或记不良行为记录累计未满10分的。
2)最近一次被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记不良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10分(含10分)到15分且公布日距开标日超过6个月。
3)最近一次被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记不良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15分(含15分)到20分且公布日距开标日超过12个月。
4)最近一次被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记不良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20分(含20分)及以上且公布日距开标日超过24个月。三、报名时间、地点
1.报名时间:日~日(工作日)。
  上午:9:00~12:00  下午2:00~5:00
2.报名地点:高新区管委会8楼802办公室
3.接收地点:高新区管委会8楼802办公室。
4.开标时间:日下午14:30时。
5.开标地点:高新区管委会807会议室(望江西路860号)。
四、报名资料
1、报名单位介绍信原件;
2、报名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章,报名人身份证原件备查,不接受代其他单位报名;
3、本次报名免收任何费用, 报名网址
五、特别提示
近两年(日至今)被合肥市公管局进行处罚的企业不得参加本次投标。
六、联系方式
采购中心:&&& 刁工&& 电话:3
时代智慧& :&& 陶工&& 电话:3
采购中心传真:2&& &&&&&&&&&&&&&&&&&&
&合肥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中标展示专区
·青海金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
·南京虚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标
·北京天泰北斗科技有限公司中标
·佛山市中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标
·河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标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中标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中标
·安徽艺源建筑艺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标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中标
·广州泰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标
·北京安新海创科技有限公司中标
·江西大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
华东:       
华北:     
东北:   
华南:   
西北:     
西南:     
华中:   
客户咨询:400-633-1888      信息发布电话:010-    传真号码:010-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一号青东商务区A座七层(100089)
北京智诚风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招国联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招国联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国建伟业咨询有限公司     哈尔滨中招国联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高新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