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过年没有过新衣服,没有自己的房间,我感觉调剂根本走不了我根本不属于这

当前位置:&&&&&&>
过年的新衣服
日 10:20 &
作者:陈南玉&
来源:凯风湖南
80年代过年穿新衣服
  过年前我一直忙着没时间逛街,还是忍不住在网上给自己买了两件新衣服。可由于下单时间有点晚,卖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仓库已关门放假,保证年后一开仓库门就立刻给我发货。
  果然年后很快衣服就到了,品质很好,虽然来得有点晚,还是挺高兴的。从小到大,过年我都有穿新衣服的习惯。其实现在也不缺穿,但是过年没买新衣服,就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似的。有时实在是没找到合适的,随便也要买一件,过年未必会穿,但有新衣服的感觉就好。
  小时候,每到新年特别盼望新衣服。一年到头其他时候都可以不穿新衣服,过年却非穿新衣不可。母亲知道这一点,每年都会好好盘算,给我们家每人准备一件新衣服,起码小孩子必不可少人手一件。一是小孩子身体长得快,确实需要新衣服;二是小孩子对新衣服的期望值更高,更盼望新衣服,大人、老人倒无所谓。
  那时办喜事什么的也时兴送布料,比如过生日一般都不是给红包,而是送布料。客气一点的送衣料,不客气的就送裤料。小时候以为裤子长一些更费布料,仔细想想才知衣服更费布料:虽然长度不及裤子那么长,但是宽度宽很多,而且“配件”也多多了,有领、有袖,裁剪也复杂很多。至于布料的面料及花色,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夏天都是“的确良”,冬天一般的是“料子布”,好一点的是“灯芯绒”,更好一点的是“呢子布”。那时的“的确良”应该主要是棉质成分,虽然舒适,但因太过单薄一般不会作为送人礼品。“料子布”应该相当于现在的“聚酯纤维”,布料很滑很垂,那时看来是很好的布料,送人很客气了。“灯芯绒”应该也是棉质的,只是质地比较厚,而且压制了灯芯花纹,是那时比较“时尚”的布料。即使是现在,灯芯绒也在时尚界占有一席之地。小时候的灯芯绒大都是印花的,农村人认为有花的更好看。记得我10岁生日时,按照农村习俗要大摆酒宴,像大人做寿一样隆重。外婆和大姑妈都各送了一段灯芯绒布料,那厚实又花俏的布料让人们看了都羡慕。她们问我:“哪段灯芯绒布更漂亮?”我左看右看,不分高低,便照实说:“都一样漂亮!”结果大人们都竖起大拇指表扬:“聪明的孩子!真的好会说话!”听到她们的评价才第一次知道说话也要考虑对方感受,话语里也有应酬。后来那两段灯芯绒花布给我和妹妹做了衣服,美美地穿了好几年。
  “呢子布”就是现在的“呢料”,应该是带有羊毛成分的。“呢子布”又贵又不实用,农村里很少使用。如果想客气一点,就给别人送够做一个套装的布料。那时候能穿上一个布料的“套装”,也是很客气的。比较搞笑的是,我家有个抠门的亲戚,有次居然送了一块裁剪了一半的布料。那正是一块够做套装的布料,她已经裁剪一件衣服做了,剩下是边边都参差不齐的一块布料,她居然也作为“人情”送了过来,这个“人情”送得够牵强。
  那时过年穿的新衣服其实一般也就是一件单衣,那时的棉袄叫“夹衣”,是棉布里包了棉花缝制的。为了尽量少下水洗以保证棉花更好的保暖效果,夹衣一般是不洗的,最多一年等冬天过完洗一次,类似于现在可拆卸的羽绒服棉胆。套在夹衣外面的单衣不像现在可拆卸的棉衣那么合套,更没有拉链那些时尚配饰。说得不好听一点,跟做饭时罩一个围兜的感觉有点像,只是围兜是反穿、“罩衣”是顺穿,“罩衣”比围兜还是要贴身一点、像外套一点。那时的“夹衣”往往比较厚,在外面罩个单衣,看相其实很一般,但是能穿新衣服,就让人高兴。那件单衣等到春天脱了夹衣还能穿,只是稍微宽大一点而已。一物多用,在那个年代是必须的盘算。
  母亲说她小时候也很盼望过年能有新衣服穿,可惜那时太穷,饭都吃不饱,衣服也穿不暖。能穿暖就万幸了,新旧是顾不上了。终于有一年,外公做小生意赚了点小钱,手上略有结余,过年给母亲做了一件新花衣。母亲说,那是她近10年唯一一件新衣服,她高兴得到处展示,一天没吃饭都不觉得肚子饿。
  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我们都感慨万千。后来我们也经常给母亲买新衣服,不管过年与否。如今母亲早已远去,我们还是经常给父亲买新衣服。他一个男同志,并不讲究这个。我们就说:旧的,不暖和不舒适的就不要穿了,穿新的。
  过年穿新衣,这样的传统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匪夷所思。他们什么时候想穿就穿,跟过年没多大关系。时代确实是进步了,遗憾的是他们也体会不到那种过年穿新衣的幸福感了。即使对于我们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也只是一种亲切的怀恋了。
【责任编辑:凯风湖南】过年了 大家来说说从小到大过年的变化吧_滦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2,146贴子:
过年了 大家来说说从小到大过年的变化吧收藏
个人感觉过年时候的喜悦越来越少 变得没那么喜欢过年了 或者是不觉得有什么兴奋的 小时候兴奋是因为有新衣服 压岁钱还有一个比较长的假期 现在好像都没有了 成长的代价呀
必虎WiFi共享经济,改变我们的上网体验.
小时候过年有钱花现在长大了过年花钱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抱歉,该主题仅楼主好友可见_闲聊_珠宝大家坛
抱歉,该主题仅楼主好友可见
亲逛这么久了,怎么还不进去瞧瞧呢?
手机客户端
与您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冬天和天黑都让我感觉惶恐,特别是过节的时候
像我们这样自小就在外漂泊,飘泊了不止一个城市的人来说,听到这个问题真是要想上很久。
我最怕过年。
自从前年我母亲去了另外一个国度,过年对我来说就成了一个最思念她的关口。
因为节日是和母亲关联最大的,从小到大,过年时她给我准备新衣服,买年货,做好吃的菜。一起
给外婆拜年。
记忆中还喜欢围在厨房门口,等着母亲把肥肉熬了油渣,油倒在碗里,我爱吃那些油渣,好香好香。
把油渣和在青菜里,再放进香菇肉末,包馄饨特别好吃。可惜现在在外面都吃不到了。
好像还看见她耐心地在煤球炉上摊蛋卷,在小小的铁勺里,倒进打匀了的蛋黄,慢慢晃动,让蛋黄
沿着圆勺形成一块整齐的蛋饼,然后在蛋饼里面再放进新鲜的拌好佐料的肉馅,一个圆鼓鼓活泼泼的黄
黄蛋饺子即刻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啦。
我喜欢母亲带来的种种神奇。
所以一旦这样一个决定你快乐与否的因素失去了,再过节的话就会茫然。
老家还是有我的七大姑八大姨,她们现在自动升级成为我的母亲,很亲热地召唤我,可是毕竟不是。
在北京过年,也很容易找到组织,总是有各种圈子的老大,负责带领一大圈子人一起过年。
在这个城市,总是不愁找不到和我一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漂泊在这里,甚至失去了自己真正家园
的人。大家聚在一起,照样有很热的酒,很多的菜,一起消化节日带来的恐慌和愿望。
还可以去旅游,我曾经幻想过在过年的时候独自做背包客,去云南,或者西双版纳,再或者是泰国,
越南,印度,欧洲。。。。一路上看异国风景,吃新鲜美食,还可能遇到一段艳遇,这样的过节多好。
终于还是没有实行,因为害怕在别人的热闹里暴露自己的伤感和寂寞。害怕自己一人踽踽独行,旁
边的男男女女却拖家带口,一个女人,被老公和孩子包围,特别是老公还年轻俊朗,孩子还年幼正随时
需要你奶声奶气声声把你召唤,这样状态下的女人肯定是最幸福的,尽管这样的状态也是最短暂的,是
一碰即碎的幻影。
其实我也很喜欢在别人阖家团圆的时候,自己关上门一个人来享受此中滋味。
手机不接,不告诉别人我在哪里,照样看电视春晚,看焰火,听窗外面的人声,鞭炮声,事先备好
一些饮料吃食,和平时一样,看书,上网,听音乐,看电视,把这节和平时任何一天过得一模一样,自
得其乐,反正我是自由职业者,不用等待放假,对我来说只要高兴每天都是过节。
是的,任何一件事情,高不高兴都取决于你的心境。心态决定一切。所以不管怎样我都祝福你新年
本文地址:
本周热门美文摘抄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ventrynv('foot')春节将至,南方也已寒气透骨,内心却是愈加燥热不安。两眼无神,神情恍惚,衣服也翻来翻去不知道怎么收拾,工作也不能静心,反正就是啥事都安不下心来。你说,大哥,你生病了吧?嗯,对,我生病了。啥病,能治不?能治,不过只有一样东西能治。啥?酒!早已开始收拾行囊,数数手里剩下的不几个钱,算算日子,义无反顾的请了假,买了往返机票,准备踏上回家返程。自三月来杭,已经一年悄然过去了,独自在南方拼搏工作的时日里,在即将回家的时刻才有时间抽空回神过来想一下,总结下,也好去给爹妈亲戚,或是自己有个交代。告别平日里的西装革履,告别口口声声愈加熟练却总感生疏的普通话,就冲着那块心中深深惦记的热土冲去,就想顷刻间穿越过去才是最好。你说:为啥这么激动呢??咋就这么激动呢?我说,更多是期盼着回家过年的那些热闹场景,期盼着那些乡音土语的祝福,还有那些划拳声中酒杯诱人的,欢快的,有着魔力的交错碰撞之音。哈哈,不就想是喝酒了么?没错!这就是心里话,你也别笑话,是真的想过年了,想喝酒了。老家的人与酒才是最值得惦念的。划拳,扑克和酒,绝对是整个民乐老家人过年历程的中轴线,串联这亲戚,串联那朋友,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叫嚷着,笑骂着,白的啤的,或许是嘛品牌不是纯粹用来装逼的红的,管你是啥,我都敢喝,叫做酒就行,反正酒瓶子就那么叮叮当当的空了,家家户户后院里的冰滩也就越来越厚了。这是为啥呢?你猜。年前到年尾,总是能找到酒的影子。腊月一打头,父辈能在屋里已经呆不住了,聊着聊着就聚在一起,你家我家爱谁谁家,今天你家明天我家,反正谁家都轮的上。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小辈们还没回来,也等不及了,咱自己先喝起来再说。腊月的日子短也不短,炭火炉子上拨拉几个味道差不多一样,都有洋芋条子的菜,再把自家泡好的大白菜捞出来几片叶子盛个盘子,这就足够了。更有甚者门槛更低,来点花生米就好,酒场子就这么支起来了。来嘛,你是主人家,你先打一关么!!划啥拳?大拳?小拳?还是翻扑克??能聊得多了去了,欢快得很,我家丫头在西安,你家娃子在北京,管他在哪哪儿,回来了做个亲家里么??哈哈。年跟前儿,小辈儿们,年轻人们,也是酒场的主力大军也就陆陆续续集结完毕了。国内的,国外的,南方的,北方的,隔天差天总要回来的。过年还没到,还得七八天,怎么办呢?聚啊!你能呆的住??肯定不能!!城里乡下,电话微信约起来。然后呢,无论饭店里,客厅里,牛逼斗场就吹起来的同时酒场子就支起来了。年轻人的排场要有的,最起码得来点荤菜吧,反正老妈你再炒个菜,过年的猪肉不够了再买,不行了就先把猪头卤上。开始还敬你敬我,问候问候你的老婆媳妇女朋友,再说说谁谁谁谁过得好。随着空酒瓶数量的叠加,状态也渐入佳境。欢欢笑笑者,骂天骂地者,按住强灌者,闷头深沉者,各有姿态,却同样心情。要的是啥状态??不就这状态么!!七七八八坐一堆,搂搂抱抱没辈分,打躬作揖行礼早,骂爹骂娘我最牛,呲牙裂嘴吹一瓶,呜呜哇哇吐一滩,不行不行就不行,现在走了看不起我。半夜晚上酒不够???开玩笑,摩托钥匙呢??我砸商店的门走。喝醉了,斜七横八睡一炕,早上起来吃完我妈做的酸辣滑滑的面条子了再回去。呆,到家没?打电话干啥?你说干啥??后院子里喂猪的牧槽被你们尿满冻住了,我奶奶喂不上猪,你们家里有钢钎么?骑上摩托送下来。说到过年,有个地方我得介绍介绍,那就是民乐县顺化乡土城村的邱家庄子。为啥呢?不为啥,因为我姓邱啊!!就这么简单,没有其他理由了??嗯。真的没有了?哈哈,还有。邱家过年估计是全民乐最有气氛的,土城的邱家现在上上下下二十多户人家,祖祖辈辈规规矩矩,开枝散叶子嗣兴旺,现在儿孙也遍布全国各地。邱家长幼辈分区分严格而简单,前些年最年长的是我奶奶,属于“年”自辈,因为我爷爷那一辈是“邱#年”老祖宗定了第三个字,奶奶过世后,现在最年长的是跟我老爹平辈的我老伯:“邱怀#”老祖宗定了第二个字,现在快70岁了,但同时,我老爹叔叔算是“怀”字辈里最年轻的,所以接下来就是我:“邱#林”,老祖宗给了第三个字,接辈分的光,已经在家族里当了爷爷。接下来就是“邱继#”最年长的也已经30多岁,现在也是我孙子孙女他爸了。哈哈,问我多大?我还小,女朋友都没有。至于当爷爷有啥感觉,你还是去问我上高二的亲弟弟去吧。我孙子那一辈叫啥??“邱#赟”吧??其实我也不知道,回去得翻翻家谱。过年从腊月23开始说起也可以。在这前后要扫房,家里角角落落大清洁,这一天按传统是送灶神上天,一大早起来把早就请好的灶神黄表(通常是刻印版)供奉上,瓜子花生糖,再泡杯茶,盛碗供饭,这是供灶神的,灶神的马驹也不能忘啊,稻草豆瓣清水也得同样供上,晚上5-6点钟,院里焚火烧拜,叩首说辞,鞭炮一响,灶神的马驹便驮着灶神回天庭述职了,反正老爹已经给灶神交代过了。不要担心。交代啥了??一句话:好话多说,坏话少说。再说了,吃了一天的糖了,嘴也甜了。直到腊月三十,从下午开始家家户户就忙碌起来了,老的交代少的,大的指示小的,男的负责打扫,贴对联,挂灯笼,女的负责换床单被罩,做个特需的面条。小孩子不得了啊,从早上就一直出门瞅着,看见谁家贴对联了,回来就得找爹妈,爹,谁谁谁家都贴对联了,我们怎么还不贴??催促着,催促着,家家户户对联贴好,灯笼挂好,不管饭吃没吃过,家里早就准备好了晚上邱家家族在村子最大的十字路口大烧纸叩拜仪式的东西:烧纸汤,水果贡品,纸钱,油货(油炸面制品),鞭炮。时间差不多了,邱家各户在家的男丁都要去露个面的,每家每户带来的麦草秸秆,或者其他先搭个火底,贡品水果上面就开始堆放了,小孩子们早就穿好新衣服在还未燃起的火堆旁等着了,长辈们一声令下,拆散各家各户带来的纸钱的任务就开始由小孩子们执行了,在大火堆旁单独拆开一堆。为啥要拆?拆散了容易烧尽啊,先人祖先领用的完整啊。人来的差不多了,年长的老辈就发话了,老老少少全体按长幼顺序向东而跪,说辞些许,点燃火堆,三叩九拜,鞭炮齐鸣,轰轰烈烈一番,算是给先祖送点钱去过年,顺便拜个早年。小孩子们围着火堆闹闹跑跑,便跟着大人回家去了。总算是盼着盼着到了夜里,天色一暗下来,属于各家自己的激情的活动就开始了。按照我还小时候的规矩,那时候我三爷三奶还在,我们在天色暗下来后,是要给长辈们去先拜个早年的。现在虽然爷爷奶奶辈的老人都已经相继过世,规矩也同样留存了下来,天色一暗,和大哥小弟哥几个,先从大伯家开始,直到小叔家结束,恭恭敬敬,端端正正的要给长辈们打躬作揖的。这个来回走完了,一大家人也就聚到一起了,一年换一家,另外两家把醋坛石(打醋坛仪式必须的椭圆形石头,早在年前在河滩里磕头请回来的)往炉灶里一烧,端着准备好的菜,拎着小辈们从外地带回家的好酒,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就开始了。自然而然,过年的酒,也就年酒,从此时此刻也就有了名头,同时也拉开序幕了。这时的酒桌实际上还不是酒桌,那叫饭桌啊,猪头肉吃完,羊蹄子啃罢,一概残根剩饭收拾了,只留下酒瓶子和酒杯,顺带几个凉菜,这时就是饭桌才能变酒桌了。饭桌你可以随意,酒桌上必须是讲究的,长辈的沙发,小辈的小凳子,按序做好,敬酒先来一波。等小辈们挨个儿敬酒过后,父辈们也早已面色红润,老妈婶婶们下了酒桌也开始专注春晚了。接下来,就是儿女们和父辈们的欢乐时刻了。各种喝酒游戏,各种大拳小拳,红红火火的玩起来,推推搡搡,诬诬赖赖,总要把自家门前的酒杯清空掉。敲桌子敲完,叮叮当当,客厅嫌冷都上炕,小辈们一心想着把长辈灌醉了不止,各种嬉笑的映照父子脸颊,欢声笑语彻夜飘向窗外,这就是喜庆祥和的年夜饭。吃罢喝罢,唱吧跳吧,已经是凌晨,回家放炮烧拜接下灶神,大醋坛也就开始了。一直以来都是老爹,一直以来也都是那个小时候家门前来倒锅的(农村流动的沙模铝合金铸造工艺)给倒的大铝水勺,勺里垫上柏香黄表,烧红的醋坛石头往里一放,老爹端着走在前面,从小到大也一直都是我端个盛醋和香油的缸子跟在后面,走一段浇上去一注,醋香油香满屋飘散,一个屋子挨着另一个屋子,都要进去念一句从来没听懂的:“#######,邋里邋遢都出去。”从前院到后院,走完了,出了大门找个石堆高地,恭恭敬敬的把勺里剩余的所有东西倒出来,恭恭敬敬打躬点上3柱香,整个打醋坛仪式也就结束了。也没细问过这是什么意思,但觉得这是从小到大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有趣环节,前些年弟弟跟着端过醋缸子,但是后来还是我主动去端的,不知道为什么,那种醋香油香,还是挺好闻的,能记一辈子。大年初一干啥呢?首先,大年初一你得早起啊,开门的鞭炮还是要放的,小时候这个任务是我的,被妈妈从被窝里赶出来,为什么要赶?老妈要抓紧时间整理好床铺了。洗脸漱口,拿着鞭炮,去在门口点燃,噼里啪啦那么一响,然后打开门,那就是鸿运门吉祥门了,家家户户新的一年随着这一声声鞭炮声就都开始了。早饭来不及吃,家族里零零散散就开始张罗去祖坟了,还是一样,背着柴火,呆着纸钱贡品,大大小小男丁那是必须要在新年第一天去给祖辈先人拜年的,这是邱家非常重视的环节。等到了,各家各户准备好的黄表纸就由着小孩子往各个坟头去压放,多多黄花盛开,祥和的祖坟分分钟新年新气象,人来的越多,祖坟大石碑前贡品和点燃的佛香越来越多,等来的差不多了,小孩子们把纸钱也拆好一堆了了,冬日的晨风中邱家各辈按序跪好,年长的主事长辈,开始了一如既往的念念说辞,然后就是行礼拜年了。先是全部邱门后人给先祖拜年,三磕九拜,整整齐齐,肃肃穆穆,恭恭敬敬的拜叩。然后“怀”字辈该起立了,起来站在两旁,“林”字辈以下的后人再给长辈拜年,恭恭敬敬,还是三叩九拜,然后呢,我们“林”字辈的也起来了,“继”字辈的再给“林”字辈的再拜,一辈一辈,人丁兴旺,枝开叶散。去罢了祖坟,回到各家,那可不能闲着,一辈一辈按照规矩那是要上门拜年的。祖坟里男丁都见过了,作揖了,各家的老人女眷可都在家里呢,那得上门去拜年啊。这是邱门的规矩,也是特有的乐趣。相约成群,一波一波,挨家挨户去拜年,进屋就开始找人:我婶子呢?我嫂子呢??找到了,恭恭敬敬,打躬作揖,还要说出新年祝福,这是第一环节的作揖礼。礼罢还要给各家设置的牌位贡堂给这家的先祖叩拜,叩拜完了,再来第二环节的叩拜礼,这可要喊得声声响亮:“老大妈,给你拜年了!”然后叩首。这家人一个挨着一个,只要是年长者,都要一一给叩首拜年。离开这家时,就是这家主人展现礼节的时候了,小孩子要给口袋里揣满糖果瓜子花生,大人们要恭敬的底商香烟茶水,客客气气,和和睦睦,为给小孩子揣糖果还拉拉扯扯,欢声笑语弥漫着整个村庄。家家户户去完了,拜年也就结束了。那,大年初一的活动结束了么??还远远没有。拜年回来,这可要忙着抓紧时间吃早饭了,为什么要抓紧呢?喝酒的人马上就来找了。邱家的规矩还远远没有结束。按照约定拉帮结伙,你邀我约,选定一家就开始了,不用多想,这家肯定是姓邱的人家,进门排排坐好,茶水一上,便开始点人头,谁家的没来,谁家谁谁谁没来都要检查清楚地,你可知这是严格的集体活动,可不能缺席喽,当然,肯定没人愿意缺席。等家家户户能参加活动的选手们到齐了,喝酒就开始了。主人家的女眷早就准备好了菜肴,下锅上桌,一气呵成,筷子碟子碗,样样都上齐了,主人家的小辈上来给大家伙敬一圈酒,战斗就开始了。按照惯例,或是长辈小辈分为两拨,或者随意划成两拨,一对一划拳就开始了,这时候是不上扑克游戏的,就是实打实的手指头上的功夫,大拳不会划小拳,人人都要参与。这个活动就是“打篮球”。一个对一个,队长指派谁上就谁上,还有自主请缨出战的,拳拳有气势,拳拳有功底,一方输光了,那就大家都喝酒。输法不同,喝法不同,变化着队形,变换着方式,人人都参与,户户都参加,热闹非凡,约定是一家一瓶白酒一打啤酒,喝完就换地方,又是挨家挨户,欢声笑语轮家传递。喝到下午5-6点,也就轮着都喝完了,喝醉的那都是多数,高兴醉的,那可是全部。搀扶着送回各自家中,这一天的年也就过完了。大年初二以后的过年都属于各家自己的了,族里便没有了时日去团聚,只有小辈们晚上还会团聚喝酒玩乐,地方大的还有唱歌跳舞。白天干嘛呢??白天可忙着呢,带着年前准备好的礼物,去走访亲戚家了,姥姥姥爷家,舅舅姑妈家,一家一家,逐一拜访,进门还是打躬作揖,炒菜吃饭,年酒继续喝起来。我去过舅舅家了,不久舅舅们相约还来我家。来来回回,就这样直到正月初十,我们家的亲戚还没走完串完,年味还未消散。你说,喝酒对身体不好,能不喝就不喝。好了,现在我给你说完了,你我都是出门漂泊的游子,你再说说,过年的这杯酒,我岂能舍得不喝??作者:邱崇林 2010年毕业于民乐一中 &2014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 现于杭州创业民乐一中校友会(yizhongxiaoyou)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yizhongxiaoyou民乐一中校友会官方平台。本平台目前有:家乡动态、母校动态、校友分享,好文推荐等消息推送服务版块;寻老友、要求助,求解答,机遇共享等功能化服务版块;还有赢机票,抢红包等活动形式版块。希望广大校友多提建议。热门文章最新文章yizhongxiaoyou民乐一中校友会官方平台。本平台目前有:家乡动态、母校动态、校友分享,好文推荐等消息推送服务版块;寻老友、要求助,求解答,机遇共享等功能化服务版块;还有赢机票,抢红包等活动形式版块。希望广大校友多提建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调剂根本走不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