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惊叹中国治安玩的smn在中国能玩么?怎么弄,求解

310 好笑 &
5886 好笑 &
138 评论 &
2087 好笑 &
5977 好笑 &
2142 好笑 &
4518 好笑 &
7245 好笑 &
9053 好笑 &
404 好笑 &
2528 好笑 &
552 好笑 &
6171 好笑 &
136 评论 &
11206 好笑 &
8860 好笑 &
181 评论 &
1825 好笑 &
糗事精选:0
糗龄:1597天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徒步中国》,户外圈最受欢迎的公众号~
作者 / 李春晓 来源 / 晓有所得(Xiaoyousuode)
  虽然去年中国游客出境人数创新纪录、消费金额也高达数千亿美元,但中国入境旅游人次却再度同比下滑。也就是来中国玩的老外越来越少了!这是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我问了美国人,挪威人,外国工程师,公关经理,旅游学者,联合国辖下的世界旅游组织。
  小意外的是,老外们最强烈的观感,竟然不是污染不是空气不是物价不是防火墙,而是:签证太麻烦。(我其实很想说:您真的知道什么是麻烦吗? 您提交了身份证户口房产证车证工作证加5万元定期存款吗?)
  折腾的签证
  汤姆?伯杰(Tom Berger)是一名挪威籍摄影师,热衷旅游,过去五年曾两度赴中国游历。他喜欢学习中国文化,也乐于在旅途中结识新朋友,但他认为申请中国签证是一件十分折腾的事。
  伯杰说,由于他居住的城市没有中国领事馆,所以他不但需要支付签证费60欧元(520港元),还需额外向第三方公司支付75欧元,以便处理其申请。这两笔费用合共135欧元,相等于往返中国机票票价的四分之一左右。
  他指,中国也要求旅客预先提供行程表,对他这样喜欢即兴安排行程的人来说很不方便。
  他说:“当我旅途中碰到其他朋友,向我推荐不能错过的景点时,我常常会改变行程。"
  近年来,伯杰开始避开中国,改为到其他更方便的亚洲国家旅游。他去过的地方包括越南、马来西亚、日本和泰国。
  大卫.兰德(David Rand)是一位在云南昆明教书的美国人。他表示:“在亚洲国家中,中国对西方国家公民的签证要求最复杂。”
  兰德说,他前往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和韩国可免签证,而去老挝、柬埔寨和印尼则申请落地签证即可。
  为了取得签证到中国,美国公民需要有来回机票和至少三晚住宿安排的证明文件,或由中国公民或组织发出的邀请信。
  安徽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李经龙表示:“中国不应以复杂的签证申请手续赶跑游客。必须简化手续,才能吸引更多人到访。”
  连年下滑
  虽然2014年出境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创新纪录,消费金额也高达数千亿美元,但中国入境旅游人次却再度同比下滑。
  旅游专家和游客指,中国污染问题严重,而且人民币升值,加上签证要求繁琐,都使访华人数进一步下跌。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和联合国辖下的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sation)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间国际旅客对中国的热情逐渐消退,而同年,亚洲其他旅游热点的游客人数却强势增长。
  根据国家旅游局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1月为止,中国入境旅游人次为1亿1690万,较2013年同期下降1.1%。而当中只有2400万人次是持有外国护照的游客,剩下的分布是:香港游客6940万人次,澳门游客1860万人次,台湾游客则为490万人次。
  根据国家旅游局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亿3540万人次,但2012年下跌2.2%至1亿3240万人次,2013年入境旅客人次更下降了2.5%至1亿2900万。
  中国太贵、老外太穷?
  除了污染问题严重,互联网审查制度,签证要求繁琐,还有什么因素让外国人望而止步?
  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兼学者刘思敏指,近年人民币升值,令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意愿大减。
  尽管在理论上人民币是与美元挂钩的,但人民币兑美元在过去十年已升值超过20%。 2004年,1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8元以上,现在只能兑换人民币6.2元。
  刘说:“随着中国旅游变得更加昂贵,对亚洲感兴趣的游客自然会被吸引到中国邻近国家旅游,特别是服务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虽然是外国游客最想去的亚洲国家,但在2014年首10个月,其入境旅游增速放缓。与此同时,香港、台湾、日本,甚至韩国的入境旅游都快速增长。
  日本、台湾和韩国均录得双位数字的增长。至于亚洲第二大旅游热点香港则取得9%的理想增幅。
  累觉不爱的美日游客
  中国似乎不止对伯杰等欧洲游客失去吸引力,对美国人也一样。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美国游客来华人次从2012年的211万,微跌至2013年的208万。在2014年前三季度,人次更下降到154万。
  布鲁斯.鲁本(Bruce Ruben)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任职公关总裁,他在2013年曾到上海和香港出差。他说:“中国很远,机票也不便宜。”
  安徽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李经龙表示,日本一直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客源,但近年来两国关系因领土争端而日益紧张,导致日本游客数量下跌。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证实,近年到访中国的日本游客数量不断下滑,从2000年的373万下降到2013年的287万。
  虽然中日两国正尝试修补关系,但专家认为民族主义正在这两个国家酝酿,修复关系仍会遇到很多障碍。
  墙你没话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直属研究机构)的院长戴斌在接受《旅游家》杂志采访时,坦诚地提到了中国的互联网管理制度可能会吓跑潜在的西方游客。
  他说“过去人们来旅游更多的是看山看水跟团走,现在不是了,散客自由行起来了,游客到了当地以后除了要看山看水以外,还要看地铁,看出租车是不是宰客,看手机是不是能上他们喜欢的一些社交网站,这些细节都是对结果有影响的。”
  城市,汽车让你面目全非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汤姆.怀尔斯(Tom Wiles)是一名工程师,当他在2007年与妻子第一次到访四川成都,他就非常喜欢当地热情好客的居民p美味佳肴和悠闲的城市生活。
  忆起第一次到访的经历,他说:“那时汽车很少,大多数人骑自行车或摩托车,p坐公交车或出租车。记得在晚上,我们坐着表哥开的车在无人的街上兜风。”
  这对夫妇2011年再次回来探亲,逗留了三周,期间怀尔斯留意到这个城市“明显地”改变了。
  他说:“成都以往有很多摩托车和少数自行车,但现在汽车无处不在,车都停在人行道上,因为停车的空间都不够了。”
  交通变得拥挤,他说“要穿过停泊着的汽车阵”,才能步行到他最喜欢的农贸市场。
  当地车辆日益增多,令交通情况恶化,当时地区政府已经兴建了一个二环高架,欲缓和城内的交通问题。
  怀尔斯对中国城市的发展和政府的执行力表示乐观。他说:“中国似乎很务实地适应不断改变的世界,并采纳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以改善普罗大众的生活。”
  他说,“如果中国能继续应用成熟的运输技术p使用较干净的能源,如以天然气来取代煤炭,通过适当的规划,将能及时解决交通和污染问题。”
  *作者简介:李春晓,晓有所得(Xiaoyousuode)由原纽约犯罪新闻记者,现居香港川籍媒体人春晓创办,独立、原创,在香港,看世界。
相信以后会有更多老外游中国,
你觉得呢?
输入“104”,恋上那片蓝色的海――菲律宾薄荷岛&妈妈岛8日游超详细攻略
输入“105”,千万别去尼泊尔!
输入“106”,台湾环岛7日游攻略
输入“107”,穷、脏、破、乱的印度为什么那么多人喜爱?
输入“109”,肯尼亚野生动物游猎超详细攻略
输入“111”,瞬间爱上澳大利亚的11大理由
输入“112”,世界上最好的旅行目的地是新西兰!
输入“113”,伊斯坦布尔:左手欧洲,右手亚洲
输入“114”,地球上最神秘的国度――朝鲜
输入“116”,秘境不丹 ,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 !
输入“117”,冬天来了,我们去挪威看北极光吧?
输入“118”,资深女背包客给独自旅行女生的N个忠告!
输入“120”,日本,除了AV还有什么?
输入“123”,泰国最值得去的10个海岛
输入“124”,埃及:跨越千年,寻找失落的文明
输入“125”,环游世界不是梦,中国护照90国免签啦!
输入“127”,斯里兰卡,世界上颜色最丰富的国家!
输入“128”,这5个国家,美女泛滥成灾,男人不应该错过!
输入“129”,瑞典,让人羡慕让人恨!
输入“130”,印度,天堂和地狱共存!
输入“131”:史上最全尼泊尔旅行信息,值得收藏!
输入“135”:美国一号公路自驾全攻略
输入“136”:那片海,美到不真实――马尔代夫攻略
输入“138”:盘点全球“十大”徒步旅行地
输入“139”:台湾自由行超详细攻略,收藏好,不用谢!
输入“140”:缅甸,万佛之国,东南亚最上镜的国家!
输入“141”:众神之城,柬埔寨吴哥寺庙大观
输入“143”:比国内游还便宜的8个国家,赶紧走起!
输入“144”:有钱也不能任性,30条旅游省钱常识你必须知道!
输入“146”:春天去日本看樱花――最强日本自由行攻略出炉!
输入“147”:走近喜马拉雅――尼泊尔朗当国家公园徒步10日行
输入“148”:消失的王国,最后的秘境――尼泊尔木斯塘地区徒步
输入“149”:拉达克,喜马拉雅的另一边
输入“150”:经典中的经典,尼泊尔POON HILL小环线4天徒步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徒步中国》
助你快速成为户外旅行达人!
徒步交流群:
旅行交流群:
摄影交流群:
装备交流群:
商务合作:(微信/手机)
  ↓↓点击“阅读原文”美亚境外保险88折优惠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旅行作家 ,自由撰稿人,搜狐旅游专栏
环球旅行作家、绿色生活家
旅游名博,搜狐金牌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旅游达人中国人玩微信的时候
外国人在玩什么
已收藏:)
中国人玩微信的时候
外国人在玩什么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悄然进驻日常生活。当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点开那个鲜绿色的小气泡时,猝不及防地面对短信&生存还是毁灭&的困境时,才恍然发现:我们已被微信俘虏。
微信的冲击
微信到底具有什么魔力来俘获据传近6亿用户的欢心?有人说是因为免费,有人是因为从众心理,还有人惊叹于其便捷的功能&&无论哪种理由,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微信对传统通讯行业造成的冲击颠覆了人们过去对移动通信的概念。
微信是个武器,它的第一枪瞄准了移动联通等通讯巨头。微信的消息(包括语音消息)、图片以及视频推送取代了过去习以为常的打电话、发短信。这场&信息革命&的导火索是免话费。与免费相比,&仅耗少量流量&的开销显得不足挂齿。微信第二个目标是交友应用&陌陌&。&摇一摇&功能弥补了微信私人社交的短板,向公共性社交迈了一大步。第三个靶子则是微博。虽然分属不同的社交平台,但是强调私密小众的微信已经使信息公开化的微博用户黏度下降。微博通过转发和评论可做到即时消息的大范围传播。相比之下,微信消息可直接推送到用户手机,实现了精准内容的点对点传播。
这个武器的最大亮点在于朋友圈意图打造成一个私人空间,只有双方互为好友才能访问空间;微信群除非受到群内成员的邀请才能进入群内。这两点恰好符合有悠久&圈子&文化的国人的喜好。中国的人际关系模式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主义令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带有浓浓的人情味。&因亲即亲,因友即友&,遇事喜托熟人,交往也经常通过熟人引见。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一种区分亲疏远近的差序格局。同样的,微信群以创建者为中心,向创建者的熟人推移,这些人再向各自的熟人推移,以此类推。所以,每个微信群都是一个关系网。
这层私密关系网孕育出的微信营销如雨后春笋般林立。2013年11月,微信平台上公众账号数量已经高达200万个,其中八成是企业运营的订阅号。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个人运营的自媒体、自媒体联盟和机构媒体。与微博平台类似,微信平台的营销不仅达到宣传目的,还可以以此赚钱。最近,微信悄悄邀请了少量订阅号参与内测广告系统&广点通&。订阅号的广告收入在扣税后将100%归账号持有者,每个点击价格为5毛到1元。对公营销之外,微信群、朋友圈的内部营销亦粉墨登场,做起熟人的生意。与微信营销相比,网页广告或视频植入似乎都成了衰颓的历史,遑论传统纸媒营销。
外国人都在玩什么
国人都在玩微信的时候,外国人都在玩什么?创办于美国的Facebook、Twitter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社交平台,它们虽然眼下流失部分年轻用户群,但仍然是人们获取资讯、虚拟社交的中流砥柱。现在,这些年轻用户都转移到了Snapchat、Instagram 和Whatsapp等时髦而热门的应用。Snapchat是不久前蹿红的一款照片共享应用,用户可以拍照片、写信息,并将它们发送给朋友。相比于Facebook的开放化,Snapchat主打私密社交,它最大的亮点在于&阅后即焚&功能,用户推送的图片会在10秒后删除。同类应用Instagram的走红基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拍下生活的点滴传至Instagram,进行图片互动。其创始人凯文&斯特罗姆说:&现在Instagram上每天上传的照片数是5500万张,因此挖掘和发现是我们的着重点。我们希望大家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人为编辑和算法的平衡十分有趣,因为没人知道将会看到什么照片。&
不过,年轻的热门应用都趋向专门化,或者集中于通讯、或者关注照片。以Whatsapp为例,它只是短信的替代品,没用公共账号和朋友圈功能,不具备媒体属性。因此,外国人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除了互联网上Facebook、Youtube等社交、视频门户网站,还有与新媒体联手的传统纸媒。随着以互联网、数字电视和移动通讯为标志的各种新媒体正在全球范围快速普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都纷纷建立网站提供在线阅读的新闻,同时设立电子邮件订阅新闻的功能,方便读者跟进世界的脚步。
传统媒体在移动端业务上也不甘落后。日本是世界上报纸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世界上手机拥有率和使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发行量最大、也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开展了广泛的移动发行业务,向手机用户传送各大报纸新闻的语音版。
自媒体的狂欢
无疑,微信时代象征着自媒体的狂欢。第一波尝鲜自媒体的群体来自TMT(科技媒体通讯)领域,著名的账号有&云科技&、&移动吐槽&、&山寨发布会&,另一类账号则属于互联网产品经理或者创业者,比如&鬼脚七&和&小道消息&。他们对自己的行业有独到观点,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号召力。
不过,狂欢背后的暗涌却也悄悄流淌。话语平民化和公共化一方面拓宽了民主舆论渠道,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不负责任的消息泛滥成灾。盗版现象从传统出版领域蔓延到了微信公共号,公共号赤裸裸抄袭新闻原创作品屡见不鲜。
不同的生活方式之争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是微信给自己的定位。&微信style&越来越渗透进生活的各个角落。
这种生活方式的背后,凸显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我们越来越依赖微信一类的虚拟空间平台后,是否会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距离。随着城市化发展对乡土中国的冲击,城市生活模式之下的陌生人社会不断受到情感沙漠的侵蚀。我们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提防,越是渴望在虚拟空间里扶起摔倒的情谊,反之亦然。与博客、微博相比,微信令人们的社交范围缩小至熟人群体,将社会交往更加网络化了。它的走红不仅意味着国人对社交内缩化、圈子化的偏好,更突显虚拟的熟人社区与现实中陌生人社会的张力。弗朗西斯&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指出,所谓的社交性社会指的是人的自然亲情超出血缘家庭范围,能够包容更多的、陌生的、他人的社会。城市生活模式刺激了微信的诞生,但微信却令这个社会渐渐去社交化。
我们这一代人的冷漠与热情折射了这个时代的沉寂与喧嚣。微信改变了时代,同时也显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种种矛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姑娘被外国人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