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共享摩拜单车半小时OFO大疑问。1、骑行半小时,手机停,关定位,这样可以霸占这个车一天吗?不锁车,啥后果?

> 继ofo,共享单车Hellobike、摩拜也登陆厦门
最新评论:
厦门的共享单车要火了
短途就方便多了
还好厦门没有冬天,不然没几个人骑
一下子进驻三家
我好像发现个bug
Hellobike跟摩拜车的颜色都差不多,很难分辨
随借随还,挺方便的
来占市场了
都来厦门分一杯羹
焦点!2016野途自行车运动年度风云榜结果出炉
受邀与总理座谈 胡玮炜究竟说了啥 会让总理大赞共享单车?
野途传媒北京实地体验共享单车 摩拜与ofo孰优孰劣
世巡赛明年重返中国 比赛举办地可能在广西
业界分享|自行车产业的真国产与伪国产
业界分享|自行车代工世界知多少? 请突破迷思!谁更好骑? 五款主流共享单车横向评测_网易手机
谁更好骑? 五款主流共享单车横向评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谁更好骑? 五款主流共享单车横向评测)
第1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前言导语
共享经济的理念起源于2008年的美国硅谷,的确是天才的创意: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整合线下的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Uber像浪潮一样席卷全球,最终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且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最后1公里的出行解决方案。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互联网共享单车。
最初的共享单车在校园诞生。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次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截至到2016年11月,已经有包括摩拜、优拜、OFO、小鸣、小蓝、骑呗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诞生并且都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
只需要交100-300不等的押金,你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解锁一辆停在路边的自行车,以极低的费用,轻松的骑到地铁口、家里或者目的地。除了骑行之外,不用担心任何关于停车的问题,无缝接驳公共交通系统并且自带环保属性。
毫无疑问,共享单车已然成为雷军口中的“风口的猪”,最后一公里成为继滴滴之后又一个巨头征战的高地。在今天的北上广深,各种颜色的单车已然成为街头的风景。
当所有人只关心最后一公里能不能赚钱的时候,我们关心的却是最后一公里,大家骑得爽不爽。当这么多家共享单车蜂拥而至的时候,我们的屁股就有了选择舒适的权利。
因为我们地处深圳,并不是所有的“共享单车”都能体验得到。对于那些还没来得及登陆深圳的我们就不做评判,我们只选择我们能够看得到、找得到、骑得了的自行车来体验。
基于此,摩拜,OFO,小蓝单车,小鸣单车入围了本次共享单车的横向对比评测。接下来我们将从车辆外观、骑行体验、App使用感受、收费标准以及车辆分布等多个方面为大家展现这些主流单车在“最后一公里”的真是体验究竟如何。(至于你们想黑的政策车,请跳转到结尾部分)
废话不多说,先给出我们的统计结果
具体详情,欢迎继续阅读或者直接点击分页标题查看你关心的内容
第2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外观颜值
& 外观颜值
▲&Mobike ▲
▲&Mobike Lite&▲
▲&小蓝单车 ▲
▲&小鸣单车 ▲
外观点评:
摩拜单车:亮骚,高科技&
在深圳地区,最先覆盖我们眼球的无疑是Mobike(因为它最多)。前卫的设计,亮骚的配色、富有科技感的造型,总会让人想上去试一下。没错,我就是为了它的外观才舍命交的押金,从此之后,我就开始享受自己的低碳生活了。总体来说,摩拜单车在外观上的表现非常抢眼,给人一种很高科技的感觉。
很多高级车才有的鱼鳞焊,摩拜单车的品质感和做工的确不错
如果不懂的请自行百度
OFO:就是普通的自行车
它和我们平时的家用自行车没什么区别,外观上,ofo严谨的做工,还有大胆的黄黑(蜜蜂?)配色,让它在群车之中异常显眼。不吹不黑,ofo看久了真的很舒服。
Mobike Lite:买菜专用
轻便版的Mobike Lite没有原版那么重口味,显得更加清淡和女性化。全新加入的菜篮子会让你觉得这就是一辆你可以骑去买菜的工具,你想上去试一下吗?
小蓝单车:结实耐用
&& 小蓝单车的主体色调以深蓝色和黑色为主,是所有入选单车里面最“深沉”的一位。和摩拜Lite版一样的菜篮子以及轻便的造型使它看上去就有一种耐用可靠的感觉。
小鸣单车:颜色靓丽,适合女孩子
小鸣单车的主体特点非常鲜明,湖蓝色和白色、银色为主的车身颜色让它显得非常轻快休闲,可能会有点儿不耐脏,但是骑在路上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第3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收费标准
& &收费标准
相信这一点是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那就是价格。到底是哪家比较贵呢?初始押金分别是多少?我们也一一罗列出来了。
▲&扫码交押金先 ▲
Mobike:押金<font style="COLOR: #ff元,先充值再消费,余额不足别想骑。每半小时1块钱,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Mobike Lite:押金<font style="COLOR: #ff元,如果你已经是Mobike用户则不需要押金。因为它们是在同一个App找车的。收费每半小时5毛钱,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ofo:押金99,先消费后付款,自带师生认证机制,身份认证为师生时,收费半小时5毛钱,如果不是则收半小时1块钱,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小蓝单车:押金99元,先消费后付款,收费每半小时5毛钱,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小鸣单车:押金<font style="COLOR: #ff元,先充值再消费。收费每半小时1块钱。内设邀请机制,每邀请1位好友加入,半小时收费幅度递减1毛,递减后最小消费额度每半小时1毛,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所有押金都可以随时退还,告知时间大概是1~7天左右。亲测实际上退款到帐大概在2小时内。
第4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APP找车
&& APP找车
交完押金,下一步我们要干什么? “……” 还用说嘛当然是找车呀!
在APP应用里面,除了能交押金和充值信仰之外,最关键的找车步骤,也是在里面进行的,包括给车辆解锁也是。
APP里边集成了地图,可以显示你身边可用的车辆数目(APP所属公司对应的车辆)。这里声明一下,四个APP应用,我们都是在同一个地点测试的,如果你在深圳也可以看出来,这里可是汇集四条地铁线路的唯一一站,深圳最繁荣房价最贵的车公庙啊!(扯远了…)
▲&APP找车界面,OFO的原创度相对较高 ▲
在这附近,可以看到Mobike(+Lite)、小蓝、小鸣这三家的共享单车已经泛滥成灾(参考周边+APP)。Mobike是占地为牢,小蓝小鸣这两家则是属于近期集体投放不久,且使用的人不多,所以区域数量还维持在一个很丰盈的水平。不过ofo就没这么幸运了,附近显示为0辆。刚开始我们还以为APP出问题了,经过多次尝试还是没能解决,于是我们开始了漫无目的地寻找(后来找到了,具体原因请往下看)。
找车时候还有另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当我们在找小蓝单车时,发现APP显示的空闲车辆地点附近,并没有显示的小蓝单车,而且连找3辆都是这种情况。无奈,我们只能找一个类似小蓝单车的集合投放点,才能有这个横评。这种情况八成是APP内部机制或车辆GPS的除了问题,不排除今后修复的可能性。
第5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车辆解锁
& &开锁设计
当你找到了车,就准备开锁了。在这里有两种开锁方式:一种是Mobike、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的二维码电子锁。只要你用APP扫描车上对应的唯一解锁码,APP识别之后就会传输车辆信息到云数据,接着再返回对应车辆一串解锁指令。哔哔~你的车锁就解开了。而从这个时间开始,你的帐号和车辆就进入收费时段。而当结束骑行准备进行结算时,只要你将车锁合上,待云数据传回APP,就自动完成本次的计费了。
这里有人很费解,既然车辆配备了GPS还能收发信号,那它的电又是从哪里来呢?
是这样的、每一辆Mobike的传动轴里边,都有一台微型发电机,在你骑行的时候,这个发电机就能为车锁里面的电池充电,以此来支撑到下一次用车。而Mobike Lite版则为了轻便取消了发电机,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太阳能板,不信你看看Lite的菜篮子,小蓝单车同理。至于小鸣单车是如何供电的,抱歉我实在找不出来,难道是电池?
小蓝和摩拜Lite版都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作为GPS供电方式
▲&荒郊野岭的ofo ▲
而另一种解锁方式,就是ofo的手动密码锁。没错,我们在一处荒郊野岭发现了它。这种密码锁的解锁步骤是:在APP内输入ofo小黄车身上的6位数车牌,APP里会得出一个4位数的密码,这个密码对应的就是这辆车的车锁密码,接着自己再拨码手动解锁。而APP在得出密码后就开始计费了,结算也是在APP内进行的。
&&&这种密码锁非常原始,而且没有GPS,这也就是我们在地图上看不到它的原因。即使ofo在你身边,APP也只会监测到附近有1辆,同样是没有具体坐标,我们猜测这可能是APP根据车辆最后结算的地点得来的,毕竟手机里有GPS。也可能是我们的APP出了问题。
但这都是重点!ofo还有个惊天BUG!它们每一个车锁只对应一个密码,这就意味着在结算之后,只要你有心,重复刚才的密码就可以把骑走了!换个车牌,另加把锁这车就是你的!这实在是太考验公德心了,让人感觉ofo在下一盘大旗。(其实,ofo主要是投放在一些半封闭区域,例如小型市区或者大学城之类的,所以,附近这么少也是有原因的….)
第6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车辆规格
&& 车架尺寸
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的一些其他细节,比如车架尺寸,从车把到座位的大概距离。毕竟这些共享单车的体型都差不多,考量骑行时的舒适度才是准则。测量结果发现,车身大小差别大时,车架尺寸在接近60厘米左右的骑行感受是最好的。此时体验者的腰部挺直,腰肌受力小,不易疲劳。Mobike的车架尺寸虽然大于60厘米,但它的蝶式车把会让人往前倾,这样虽然好发力,但是也容易累。
& 传动方式
相比较传统的齿链传动,Mobike封闭式的齿轴传动就解决了很多问题。掉链子这种事自然不在范围了,封闭式杜绝了灰尘、减弱了噪音、还避免了意外卷进衣服的情况。不得不说Mobike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但前提是这种传动方式的传动比偏小,而且造价昂贵,一辆Mobike造价将近3000人名币(数据为官方给出)。
其他车辆的传动方式均为齿轮链条,较为贴心的是,Mobike Lite、ofo、小蓝这三款车都加装了链条挡板,用来防止用户弄脏衣服。小鸣单车的链条设计尤为贴心,加了一个塑料封套,轻便设计的同时(相对于摩拜)更具美感。
&& 刹车方式
这里有两种刹车方式,一种是整块集成的抱闸(抱刹),另一种是由两片塑胶组成的马蹄刹(夹刹)。抱刹的封闭设计能不受灰尘影响,让使用寿命更久。制动能力也比夹刹更好,但无法做到像专业V刹那样的制动能力。不过对于日常的骑行来说也相对够用了。
Mobike、小蓝、小鸣都采用了“前后双抱刹”方案,制动力略显不足但是稳定性更高。Mobike Lite和ofo则采用传统的“前夹刹后抱刹”。
轮胎方面,Mobike和小蓝均采用全实心胎,Mobike的实心胎宽度较细,能减少骑行时的阻力。Mobike Lite和小鸣采用的是通孔实心胎,通过这两排通孔,能减少制造轮胎的成本,同时减轻车身的重量。实心胎虽成本高,但在后期维护会比较方便。但不过在这一点上,ofo还是非常固执地用上充气的“正新轮胎”。嗯,复古的感觉。如果维护不当,会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但是这种设计的舒适度是最好的。
除了ofo和Mobike Lite采用传统的自锁式脚架之外,其余的共享单车一律采用山地车脚撑。这种脚撑也有一定的自锁效果,而且更耐用,零部件更少,能减少后期维修的问题。
关乎安全问题的,还有一点就是“反光带”,这也是每一部自行车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里按照反光带的位置和面积来算(除去脚踏板上的),Mobike前后挡泥板上的长条状反光带十分瞩目,也是这些共享单车中最大的。其次小蓝和ofo的尾巴反光块,最后才是Mobike Lite和小鸣的坐垫反光块。
第7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重量占比
既然介绍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忽略另一个很重要的质量问题。这才最关乎骑行感受的。重量方面虽然官方给了具体数据,但我们还是不厌其烦地测了一测。所用的方法相信你也从课本里学到过——杆杠原理。
▲&质量公式 ▲
类似这种检测中心的测量方法,同理将自行车的前后轮抬起,计算它们的质量综合,就可以得到自行车的整备质量。当然,这里面的误差肯定是有的。
Mobike以26公斤的记录,当选了本届的重量级冠军。内置金属轴传动和发电机,罩子都是金属的,外加金属双抱刹,要是不这么重也是难为它了。ofo设计最传统也最轻便,约15公斤的重量一个女生都轻松能抬起来。其次是约重19公斤的小蓝单车。另外两款(Mobike Lite+小鸣)单车,由于数据出入过大,这里就只给到参考作用(其实重量和小蓝差不多)。
第8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骑行感受
终于到了能谈感受的时间了,不过这里指的是臀部的感受。通俗来讲,就是自行车坐垫的舒适度。坐垫高度可不可调,在同样的条件下当然是越软越好啦。
通过上图可知,Mobike在座椅上偏向赛车,整体偏小较硬且只有微微弹力。Mobike Lite就和家用型自行车坐垫一样大了,弹力也更大了一点,就是骑上去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小鸣同理。(废话!一坐垫能给你什么感觉!)
▲&唯一的坐垫弹簧 ▲
别说,还真有。小蓝和ofo的坐垫就很舒服(同事讲的),犹如一阵春天的感觉。非常柔软。而且,ofo的坐垫下面,还保留了非常原始弹簧设计,仿佛让我这位小伙伴找到了他高中初恋的感觉(掩面)。而追其根本原因,可能还是那道人体工程学的凹槽吧。
&& 骑行感受
既然我们的主题是“谁更好骑?”,那我们在这里就必须总结一下,这些共享单车他们上脚的感受又是如何呢?
▲&好不好骑? ▲
Mobike:重!沉!累!这几乎是所有人第一次上脚的感受(内置发电机+强悍的车架,能不沉吗?)。但胜在Mobike的装备最强最齐,覆盖范围最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保证可骑车人的逼格。虽然这种逼格正在被迅速覆盖的Mobike削弱,但却不失为一种锻炼身体好工具。(看过大腿春丽么)
Mobike Lite:覆盖范围广,轻便版虽然还具备了一点运动元素,但整体造型还是比较适合女性,轻脚是它的特点,还送一个菜篮子。
ofo:复古文艺风,作为街拍道具,这可能才是他的最大用途吧。毕竟ofo的颜值确实很高,而且骑着又快又舒服。就是想找到它你还需要那么点运气。
小蓝单车:除了ofo之外,就是小蓝的最舒服了。虽然不怎么好看,但轻便性有了,结构设计也合理,还送菜篮子。就是APP找车需要等待优化一下,还有区域覆盖也范围有待提升。
小蓝单车传动比较低,会造成踏频很快(不会很累)但是速度起不来
小鸣单车:体验比Mobike Lite稍稍差了一点,还有一些小噪音(可能是个别因素),外形设计也不讨喜,不过最近投放力度挺大的,就是鲜有人骑。如果你人脉好,完全可以享受最优惠的价格,但就个人而言,是比较抵触邀请减免机制的。
第9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点评总结
& &结语点评
嗯,相信通过以上的横评对比,你对这些共享单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至于共享单车的风口能开多久,问谁也不知道。我们也是出于好奇才有了本次的横评,节能环保自然是好,既然有了就测一测呗。
要你说做共享单车难不难?
难!要风投、要融资、要物料、要流水、要工人、要维护!
不难啊,配一把锁不就可以了。&
▲&五款单车数据对比 ▲
喏~ 就这样咯~ 下面是我们本次横评的点评环节,快来看看我们说的大实话。
哦对了,至于你们说的政策车,因为受到的天地人的因素太多了,还分区域管理,达不到真正的便利。所以呢,本次的横评就一本正经地跳过这辆车了。
本次横评结束,赶紧骑车去吧!
本文来源:天极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共享单车深层破局,下一个滴滴来了?--百度百家
共享单车深层破局,下一个滴滴来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滴滴投资ofo背后:共享单车深层破局,下一个滴滴来了?
“互联网+出行”的变革早已经深入到单车领域,街上流行彩色单车、街边停着一排待用的可随时骑行的单车,这样的情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共享单车的竞争同样激烈,就像街上的“橙黄大战”一样,一边是橙色的摩拜单车,另一边则是小黄车——ofo共享单车。
9月26日,ofo 共享单车宣布,获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未来双方将在城市出行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这也是 ofo 这家公司今年获得的第四笔融资,此前,ofo 已经先后完成了Pre-A轮、A轮、A+轮以及B轮融资,参与投资者都是投资巨头,如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经纬中国等,现在滴滴的投资更是带来了合作。
ofo 共享单车是全球第一个无桩共享单车出行解决方案,首创共享单车模式。ofo不生产自行车,只连接自行车。ofo是纯粹的共享平台,类似滴滴,而摩拜单车则是基于自己生产的自行车,再进而走向共享单车模式。这是两种共享单车模式之争。
事实上,在ofo快速获得一轮轮融资之时,摩拜单车的布局也在快速推进,这时人们就在猜测,ofo与摩拜单车所代表的不同共享单车模式谁能胜出,业界更看好哪一种。
现在答案出来了,滴滴看好与自己共享平台更相似的ofo。但显然,滴滴投资ofo并不那么简单,我认为原因有三点,首先是ofo的共享单车模式更符合共享经济的实质;其次是与滴滴联手之后,可以进一步带动共享单车的深层落地;第三,在今天的资本寒冬之时,投资人之所以那么密集地投资ofo,包括滴滴自己,其实都在寻找“下一个滴滴”,这正是ofo的更大价值。
不被硬件所限,布局真正共享经济
ofo 共享单车是一个更开放性的共享单车平台,自己不生产硬件自行车,但这样反而却可以接入任何自行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智能自行车的创业项目在中国非常之多,不仅有摩拜单车,还有趣动等不下百十种,但并非每个智能自动车企业都能运作出一个落地的大市场。
与滴滴类似,ofo也是以建设城市共享出行开放生态为根本。之所以选择这一模式,其实与ofo 创始团队有关,5名来自北大的骑行爱好者,基于自行车的深度理解与多次长途骑行,打造了一个具备自行车基因的团队,让 ofo 更懂用户需求,也更懂自行车场景应用中的痛点。
所以,ofo 才能首创共享单车模式。用户通过微信服务号或移动App输入车牌号即可获得密码解锁单车,随取随用,随时随地。用户也可以共享自己的单车给 ofo 经营,从而获得所有 ofo 共享单车的免费使用权,以1换N。
ofo创立于2014年,源起于校园的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化校内单车资源,在全国建立起了活跃的用户社群。上线一年以来,ofo 已有近7万辆共享单车,累计完成1500万次共享单车使用,日出行订单超过50万,为全国20座城市超过150万用户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共享单车平台。
在ofo 的开放平台和共享精神之下,甚至可以让自行车拥有者共享自己的单车加入 ofo,为其他人提供便利,共同打造健康、环保、共享的短途代步出行。根本来看,这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本质。
与滴滴联手推动共享单车深入落地
共享单车与滴滴不同,解决的是短途出行的便利。除了在校园内的特定场景之外,在城市中,人们需要自行车时,更需要的是便利。
当你需要共享单车时,身边没有,用手机软件搜索到附近一公里之外有,走过去还是打车去取单车?
对于都市人群而言,既然是短途出行,共享单车更多是起到接驳作用。所以,这次滴滴投资
ofo之后,很可能会在滴滴平台在其平台上接入 ofo 的服务,让用户在出租车、快车、专车等服务和共享单车服务之间切换,两者联手为那些短途出行用户,以及与打车联动的、解决最后一公里单车需求的用户提供服务,从而占住整个出行市场的入口。
举个例子,全宇宙最堵的北京大山子798地区,又是举办发布会最多的地方,以后就可以在滴滴叫车之后,快到798拥堵地段时,转而使用ofo共享单车。从滴滴的车上下来,立刻骑上自行车,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找车的体力。
滴滴也在这次的投资中表示,未来滴滴将和 ofo 在“城市共享出行”上展开战略合作,滴滴平台上的用户也“有望直接体验到 ofo 的服务”,虽然滴滴和 ofo 方面都并未透露具体合作的细节,但这一联动方向也是必然。
滴滴之所以投资ofo,其实也源于双方发展理念相同。无论是顺风车还是快车,甚至在国外的滴滴摩托,一直以来,滴滴都是从用户的真需求入手,不做泡沫需求和伪需求,从底层刚需入手,从培养用户习惯入手。
ofo同样如此,不限于硬件,以开放平台接入所有能接入的自行车,这些才是共享单车出行时的真正需求。与车本身是不是某个品牌,车本身漂亮与否这些浅需求相比,ofo更希望的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目前已有超1500万司机和4亿用户加入滴滴社群。未来,滴滴将通过大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应用,智能调配连接多种交通工具,让出行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不难看出的是,与滴滴联手之后,将大大拓展共享单车的深入落地,不仅为更多人带来短途出行便利,当然因为用户基数的再次扩大,必然也会推进ofo平台的进一步成熟和未来发展想像力。
能否成为下一个滴滴?
自行车低碳出行,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
2015年12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文,给出了2020年的北京交通具体发展目标:人口控制在2300万,中心城绿色出行(也就是地铁、公交、自行车、电动车和步行,不包含私家车)比例达到75%;五环内机动车流量降低10%-15%,交通指数5.5;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年均下降5%;日出行总量5700万人次;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2人/年万车以下。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到2020年中心城小客车出行比例控制在25%以内。
缓解交通拥堵,其实才是大中城市交通管理者目前的第一要务。绿色出行的提升,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这一系列的举措其实都指向一个方向:绿色出行,而且这是至少8亿城市居民出行痛且不爽的普遍刚需。
就以以北京2500万常住人口为例,每天的“最后三公里”需求极其庞大,可以说,共享单车市场具有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某种意义上,这一市场比滴滴还要庞大得多。
所以,ofo共享单车平台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出行的流量入口,再加上与滴滴的联手,带来共享单车的深层落地应用,将单车用户人群从校园学生、自行车族扩展到有车一族、打车族等高端人群,这一平台的未来想像发展潜力更为巨大。
在资本寒冬的时刻,ofo一年之内密集获得多轮融资,正说明资本方对这一模式和前景的看好,而现在,滴滴投资又做了重要的资源补充,共享单车将走向新一轮发展阶段,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公司。
ofo能不能成为下一个滴滴?现在还没有结论,但显然ofo已经有了这一特质。未来还要看ofo的下一步发展以及与滴滴的合作布局,值得关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网约共享单车困惑何解?_凤凰资讯
网约共享单车困惑何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红白相间的哈罗单车、黄色的ofo单车、橘色的摩拜单车……仿佛一夜之间,厦门大街小巷变得“五彩缤纷”了,数款网约共享单车纷纷大举进军厦门,与厦门已有的深蓝色公共自行车一起,构筑起颇具规模的自行车网络,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原标题:网约共享单车困惑何解?
三种品牌的公共单车在厦门街头不期而遇。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红白相间的哈罗单车、黄色的ofo单车、橘色的摩拜单车……仿佛一夜之间,厦门大街小巷变得“五彩缤纷”了,数款网约共享单车纷纷大举进军厦门,与厦门已有的深蓝色公共自行车一起,构筑起颇具规模的自行车网络,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市民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共享单车以特有的优势瞬时风靡鹭岛,但旋即遇到了因占道乱停被城管扣车的尴尬。何处停放和如何规范市民有序骑行、停车,似乎成了共享单车在厦门推广的最大困惑。正如一位网友说的,共享单车“看起来很美,处境却很尴尬”。共享单车大举进军鹭岛12月20日,摩拜科技举办媒体见面会,宣布他们推行的智能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正式进驻厦门。厦门成为摩拜单车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和宁波之后进入的第七个城市,预计在厦门投放3万到5万辆,主要在岛内的湖里、思明两区运营。第一批摩拜单车19日凌晨就已投放到厦门。除了摩拜单车外,Hellobike哈罗单车12月19日也宣布进军厦门,将在2017年春节前完成在厦6万辆单车的投放;而在更早的12月15日,ofo单车就已经悄然在厦门运营,将投放约5万辆,网约单车已经成为厦门街头亮丽的风景线。加上厦门已有的公共自行车,粗略估算,近期厦门的租赁自行车总量将达到十多万辆,将影响市民短途出行方式以及游客观光旅游方式。资本圈屡屡掀起融资大战的共享单车们,为何都把战火烧到了厦门?在摩拜单车厦门拓展经理邱中杰看来,厦门诸多的客观条件非常适合共享单车的运营和管理。厦门岛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地方不算大但人口密集,经济活跃。此外,厦门的气候宜人,更加没有雾霾,即使冬天也能轻松地在户外骑行。加之全岛蜿蜒的海岸线风景优美,早已经是自行车爱好者们眼里的经典骑行线路。“全国首创的厦门空中自行车道,更是吸引了太多目光。”有业内人士指出,抢占指标性的市场是网约单车主要生命力。据悉,该条高架半空的专用道预计2017年春节前就能完工,而且不限定专用车辆,市民也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驰骋其间。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哈罗单车厦门负责人任建树说,一个城市的地铁与公交车系统再完善,也没法将“最后一公里”问题完美解决,短距离出行极具优势的自行车,正好能弥补交通末端的缺陷。研究显示,一辆汽车占用的道路资源约为10平方米,而自行车只需要占用1平方米的道路资源。如果有一万人使用共享单车完成三五公里的短途出行,则能省出9万平方米的道路资源。自行车出行,治理拥堵的效率远高于修路。因此,共享单车为绿色出行带来的社会效益不言而喻,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欢迎,也再一次令“分享经济”成为焦点。以共享单车的模式运营,一辆单车每天可以服务多人,既提高了使用率,又节约资源。目前在北上广深蓉,只要三五公里内的行程,许多市民更愿意骑车前往。国际经验表明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体系还将带来额外的好处。以加拿大温哥华市为例,虽然公共自行车体系的建设增加了开支,但随着体系逐渐完善,骑自行车的人口比例已达10%(就连市长都骑车上下班),市民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城市的医保开支大幅下降。事实上,厦门市政府也意识到这些先天优势,在几年前提出的城市规划里就有多处涉及包含公共自行车在内的城市慢行系统,并且从2013年起政府持续推进公共自行车体系建设。2014年7月,厦门岛内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营,首条线路是湖里高新技术园区示范线,自行车道全长约17公里(双向),包括6个大站点和28个小站点;如今,公共自行车系统已有360个站点,市民日均骑行次数在3.5万次到4万次……起步晚、发展快,正是厦门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的写照。“‘共享单车’的出现,对公共自行车的营运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厦门市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运管部经理陈永兴表示,现在公司已经要求大幅度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公共自行车调度、优化异常卡处理、服务热线保持随时畅通等。据悉,办卡不用去现场、可以预约车辆、可以“虚拟还车”、押金更低……“共享单车”提供的这些诸多便利,厦门的公共自行车也正在研究和探讨。“下一步,我们也准备推出我们自己的APP,开发一套系统。”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于手机APP,也可以实现手机办卡、交押金等功能,和“共享单车”一样方便,今后还将结合具体的街道、社区、园区,试验“虚拟还车”,既有有桩还车,也有无桩还车。需与城市管理相磨合然而,在共享单车空降厦门后的几天里,一些“无桩停车”引发乱停乱放现象,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甚至有不少市民因小区附近通道被占用等原因,向城管部门进行投诉。仅12月20日,思明城管滨海中队、鹭江中队就依法暂扣了55辆占道停放的“共享单车”。于是,共享单车和城市管理之间的摩擦开始升温。对于单车骑行者来说,其实也存在“何处可停车”的困惑。记者体验摩拜单车时,被运营方告知“能停自行车的地方都可以随便停”,但记者在轮渡绕了一圈后,还是不确定哪块区域可以停。共享单车运营方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问题。记者了解到,在用户教育方面,目前进入厦门的三家共享单车都告知“可以在市内随意停放,但不能干扰交通,并且不能停放在小区、办公室等私人区域”。同时,摩拜单车和Hel?lobike还在App里设置了信用分并与违停处罚相结合,违停者将被扣掉信用分,而举报违停者将奖励信用分。然而,依靠运营商单方制约,只能治标。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说,“共享单车”的确有便民的一面,但不能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在进入厦门之前,应先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设置必要的停靠站点,以免无序停放影响市容市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条,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有观点认为,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与平台管理措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同时公共资源紧张也是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需要平台跟政府部门沟通,做好总体规划。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奖怀认为,从城市发展建设的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应当为自行车创造停放和行驶的条件。但他表示,比如自行车停车区域的施划,可以由政府引路,让社会、企业和居民参与,企业可以出钱参与,但是停车位属于公共属性,不是企业的唯一性,划好的停车位,其他非机动车也可以停放。“摩拜单车”全国公关负责人曹国星表示,未来会规划在厦门的各大大型社区、BRT站、地铁口以及轮渡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提供更多更大的单车停车位置。他表示,摩拜单车在厦门将探索与政府、社区和园区等各种合作方式,同时借鉴摩拜单车在其他六个城市的运营经验,精耕细作摩拜单车在厦门的运营,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骑行体验。而ofo共享单车政府关系部总监胡晚坤表示,他们将会对各条街道的车辆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提出哪里需要划设停车位,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划设好的停车区,面向全社会,企业不占为己有。胡晚坤表示,他们也会聘请人员,对投放自行车的道路进行网格化巡逻和管理,对不规范的停车进行整理或统一收走,放到统一地点。同时引入信用机制,引导使用者养成规范停车的良好习惯,未来考虑规划自行车虚拟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778462
播放数:368673
播放数:242681
播放数:252991
灯谜猜猜猜,“元旦过生日”,打一城市名称?
对啦,马上看美图~
答对才能看美图哦~
不对,再猜猜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拜单车不到半小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