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深圳房价要比广州房价比深圳低高这么多

比GDP?比房价?广州凭什么坐稳“中国第三城 ”?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原标题:比GDP?比房价?广州凭什么坐稳“中国第三城 ”?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导读  最近有关城市竞争力排序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中国第三城的争夺硝烟四起。随着媒体的不断大幅报道和舆论营造,一时间广州好像即将要被挤出一线城市的行列。可是,广州真的地位不保了吗?有第三方智库点评,广州作为中国的第三城,在各方面来看都实至名归。  富裕的五羊城  繁华两千多年不衰  堪称奇迹  广州的GDP总量  已经连续27年保持第三  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一直以来  广州都是以中国“第三城”的印象  存在于公众的认知里  第三城 我们所说的第三城,实际上是指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科教、综合实力等等方面仅此于京沪之后的第三座城市的意思,因此第三城也一定是一座全国性的中心城市。   广州是实至名归的中国“第三城”   广州建城始于秦朝在岭南设立的南海郡  至今有2200多年了  堪称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城市  并且长期以来稳居  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地位  历史上的广州非常辉煌  现代广州的第三城也并没那么好撼动!    我们用实力说话  国家定位   2016年2月  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广州被定位为  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经济:GDP27年稳居第三   2015年广州GDP已达18100亿元  连续27年稳居全国第三  仅次于上海、北京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GDP超1.4万亿比增8.1%  继续坐稳中国经济第三城地位   图:全市口径的人口与GDP数据(2015年末数据)   商业:中国商业第三城   从全国主要城市  2016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统计数据来看,沪京穗稳居前三  图:全国主要城市2016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广州的上下九路、北京路  天河等商圈名声在外  在GDP和深圳差不多的情况下  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远超深圳  这反映了广州的商业在华南地区的霸主地位  交通:第三大综合性交通枢纽   1 地铁客运量稳居前三   一个城市的地铁客流很大程度能反映这个城市实际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总体来说经济越发达、常住人口越多、第三产业越强、商务活动越活跃的城市肯定地铁客流是最大的。  客流上北上广稳居前三  深圳位居第四  但是与北上广差距较大  毫无疑问北上广的优势非常明显  图:2015年中国城市地铁客运量  2 铁路实力稳居前三   北上广列车班次稳居前三,武汉、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居前,天津、重庆等城市并不占优,其中津渝两市只有广州的一半不到,深圳与广州名次差距不大,但是绝对数量上已经差了300多个车次。  图:2015全国主要城市铁路列车车次排名表  广州作为南部最大的铁路枢纽  拥有京广、广深铁路干线  以及广茂和广梅汕等铁路支线  高铁方面已经建成通车:  京广高铁、南广高铁  贵港高铁、广深城际、广珠城际  未来,北上广铁路枢纽的地位只会得到强化    3 广州稳居第三大航空枢纽   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曾经评选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城市,与国际航空枢纽的排名几乎重叠。目前,广州已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136条,居全国第三。  机场旅客吞吐量方面,2015年全年上海的旅客吞吐量高达9918.9万人次,北京高达9520.42万人次,广州虽然相对较少,但仍旧高达5520.19万人次,与第4名和第5名的成都与深圳相差1000多万旅客吞吐量。而货运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次数方面,北上广也都是遥遥领先。  4 水运方面,广州在华南地区领先   从港口货运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来看,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都是遥遥领先,但是深圳港在集装箱吞吐量上领先于广州与天津,而广州港与天津港排名居前,各有所长,总体实力相差不大。  会展业:中国第一展   广州会展业在我国的会展业占重要地位  国内的出口商品交易会中  广交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大  其成交额占全国出口贸易的三分之一  被称为“中国第一展”  2014年,商务部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编制发布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排行榜,该榜显示,上海在所有数据中都位居第一,广州多项数据第二,北京多项数据第三,因此最终上海、广州与北京的会展业位居前三位。  图:2014年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排行榜  科教:全国领先地位   不论是高校数量  还是在校大学生数量  广州在大学教育方面是处于全国领先的  广州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了100万  处于全国第一  军政:华南地区最高地位   从政治地位上来说,华南地区同时兼具副省级和省会地位的城市只有广州。再加上三位区号、曾经的南方局大区中心,广州的南方战区(原广州军区)所在地,广州的实际政治、军事地位应该是华南地区最高的。这一点没有任何华南地区的城市可以比拟,当然也是构成广州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指标。  结论  综上,广州的综合实力至少目前来看还是非常领先的,鉴于历史上的长盛不衰可知广州并非等闲之辈,只是在国内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想持续保持优势,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广州任重而道远,但此刻请给自己一个 “自信的微笑”。  新闻视频    来源:央行观察(作者:戴显天,央观智库研究员)、广视新闻
本文来源:网易新媒体(掌中广视)
责任编辑:凭什么深圳房价要比广州高这么多?-乐居新闻网
凭什么深圳房价要比广州高这么多?
今天我们来讲讲市场经济的先锋地,房价刚被政策浇了冷水的深圳。为什么深圳房价比广州高那么多?
从房价上看,广州是彻底被京沪深抛下了。
同是一线城市,同处珠三角,为什么房价差别如此大?因为城市骨架不同。
首先,深圳是沿海的狭长地形,总面积不到广州的三分之一,两者人口却差不多。用地紧张本身就造就了高地价。
其次,一般城市用地紧张的时候就卖地,市中心往往地很少,于是往郊区发展。广州就是这样的。但郊区的房价不可能高。
深圳有特殊的旧城改造制度,更新的是城中村。就是改造或重建老城区的农村用地,获得更多发展空间。位置好,房价高。
再次,两地的支柱性产业完全不一样。广州靠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和石油化工撑起50%的GDP,而深圳的四大支柱性产业分别是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圳支柱行业的收入更高。一个城市的收入高低,也直接影响了房价的高低。
最后,我们都知道人口净流入对房价的影响很大。腾讯今年5月发布了一个“年轻人指数”,比人口流动更精确定位买房群体。年轻人指数最高的是深圳。而广州年轻人的流入在10%左右,流出在37%左右,净流出27%,是年轻人流失最大的大城市。
用地紧张、城中村改造、高薪支柱产业和大量年轻人口净流入都是深圳房价背后的主推手。
华为搬出深圳是好事
虽然华为一直强调“总部不可能搬离深圳”,但它的终端基地确实建在东莞,且连续在东莞拍了5宗商住地,耗资16亿。
受房产泡沫折磨的不仅仅是购房人、也不仅仅是中小企业,连华为这样的技术产业骨干企业,也开始思考去留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高房价会将好企业和好人才赶走,这对于城市发展,是釜底抽薪。
但另一群人认为这其实也是好事,制造环节外迁,能让深圳的土地更高效地使用。这一说法并不仅仅针对华为。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它一定得腾笼换鸟,留下的是单位土地产量更高的企业或部门,这些高端企业在占用土地为自己沉淀获益的同时,也让城市的先进性得到充分的保留。
外迁对周边城市也是好事。东莞也好,惠州也好,都被带动了共同发展,形成一个配套的城市部落。
但“房价淘汰”的观点常常让百姓生气。
没有办法,也许其他城市还可以被宽松对待,深圳从改革开放起就是市场经济的先锋队,也必须保持先锋队的角色。市场经济是很势力的,不带任何情面。
深圳房价是独特的还是具示范性的
深圳的房价波动与高涨,几乎和中国的房价曲线同步,深圳房价的上涨主要在、2016,它其实是有示范效应的。
但大家更愿意承认它的独特性,而不是示范性(不然更多的城市都买不起房咯)。
而独特性也确实根深蒂固。
深圳是金融公司密度最高的城市。这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拥有最多的私募公司,上市公司林立。而往外一圈就是与金融有关联的公司、比如律师事务所、审计公司。
这些企业大多创新能力强,又有威震四方的业务支撑力。所以,只要没有大的金融危机,深圳的房价就得往上涨,因为最好的行业和最好的人才都涌向这里。
深圳会不会空心化
香港现在只靠金融业和房地产为壳,使它成为了一个空心化的城市。
近期也传出了香港商铺和住宅价格一直在下跌的信息,李嘉诚也说目前的香港楼市是1996年以来最差的。深圳的猛涨也有追平香港之势,但居高的泡沫价让人不禁担心,深圳会不会也步上香港后尘?
其实不一样。
如果用旧思维来看,工厂数量的多少决定是否空心,那深圳确实危险。但以新思维来看,深圳有全国最强的医疗机械公司,有最先进的机器人公司,有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有技术最过硬的芯片公司……许许多多中国最伟大的企业全都在深圳。
相比,房地产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这是和香港的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觉得中国有三个城市的房价是没有天花板的——北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的首都、上海这个老牌城市正在逐步走向年轻、而深圳的产业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Ta的上一篇:Ta的下一篇: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每周七天,一个精彩主题视频...
12345678910
请前往 下载微信客户端巴侠飞雪: 弄懂“广深差距” 你也能预测房价(与其广,不如深) 前阵子,吴晓波老师转了一篇文章给我,标题有点耸动,大意是说深圳房价远超广州,90%的深圳人想移民广州。 我回复他:“现实... - 雪球分配悬赏奖金 剩余可分配奖金:<span data-balance="1元元剩余奖金需在悬赏结束前分配完,否则将按规则自动分配来自雪球弄懂“广深差距” 你也能预测房价(与其广,不如深)前阵子,吴晓波老师转了一篇文章给我,标题有点耸动,大意是说深圳房价远超广州,90%的深圳人想移民广州。我回复他:“现实是,90%的深圳人不会想去广州。”他用比往常更快的速度,蹦出了三个字:“写一个!”我的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文章,比如《致终将被高房价抛弃的深圳》,还不忘加上一个“深度好文”的后缀,用上帝一般的口吻告诉大家:“房租在摧毁年轻人留在深圳的最后一线希望”,“切勿短视,否则深圳将一无所有”……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其实我都懒得辩驳了。如果高房价是毒药,那么纽约早就应该是一座空城了;但空荡荡的那种城市,却是房价低得不行的底特律。一:当我们谈论广州和深圳时,我们其实是在谈论整个中国的房价生成逻辑。一方面,广州的房价被深圳甩开N条街;另一方面,广州这座城市的活力,也已远不如深圳那般澎湃。深圳房价之所以远超广州,每个人有自己的见解。我不想在这里费劲地用一堆数据,来比较两座城市的GDP、资金流入量、产业聚集度、人口净流入、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富豪榜上的人数、小学生人数的增减,甚至夜总会的小费高低。我只想对比两件很具体的事情,它们分别影响了各自的城市形态。我说的是,广州的亚运会与深圳的“旧城改造”模式。二:深圳房价超过广州的拐点,大概是举办亚运会的2010年。当然,亚运会肯定是个好东西,能够提升一座城市的市政建设、公共服务以及品牌影响力,等等。但是,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好大喜功”就不好了。广州亚运会投入了多少钱?当时的官方说法是“超1200亿元”——仅仅是这个数目,就已被誉为“史上最贵亚运会”。亚运会结束后,《广州日报》曾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总投资2577亿元,其中广州投资1950多亿元,带来债务2100多亿元。”他很担心,背着这么大的债务,广州搞民生的钱不知从哪里来。后来,广州市政府相关部门专门召开新闻通报会回应说,其实没花那么多钱,是有负债,但也没那么多,而且负债是累积下来的,不是因为办亚运才负债。对于这个解释,钟南山表示满意。我们还是应该相信政府的说法。但是现在,我们能够实际感受的是,在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产业扶持力度方面,广州明显不如深圳。举个小例子,南方报系的不少大咖辞职创业,都跑去深圳注册公司,而不是留在广州。现任的广州市长也说,广州全市科研投入不及深圳的华为一家企业。产业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价高低。深圳的产业结构令其它城市所艳羡。既有像腾讯、华为、平安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有像“走着旅行”、“有棵树”等这些小而美的公司。大量“新三板”企业,不仅造就了一拨富豪,还让大批量的市场经济信徒云集深圳,让深圳永葆“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青春。举个例子,万科有意把集团新总部搬到深圳南山区,这一搬,可不只是牵涉万科一家——万科计划在总部基地引入一大批它的国际战略合作企业,这些企业包括铁狮门、黑石、凯德、新世界、Hines、GIC、KKR、SEARS……反观广州,就连负有盛名的“广交会”,伴随着制造业的滞缓,已经卸去了从前的光环。哪个政府不想加大力度扶持那些代表未来的产业?问题是,需要钱啊。但是,钱去哪儿了呢?恐怕有人会说,深圳是计划单列市,财政直接和中央挂钩,不用向省里缴税,而广州没这么好的命,还需要向广东省财政上缴税收。但问题是,这种制度安排,不是现在才有,早就如此啊,从前的广州在各项竞争力上可都是全方位秒杀深圳的。钱去哪儿了呢?政府的钱总是有限的,把它用在好大喜功的地方,还是用在产业扶持或税收减免上,恐怕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吧。三:照理说,亚运会投入那么多钱,总会兑现成城市的各项利好吧。广州的亚运村,远离城市核心区,几十公里之外,都快到虎门了。那么多钱投下去,这些地方的城市面貌当然变得更好了。但是,这种好,跟广州原有的那些城区,关系就没想象中那么大了。当年,冲着亚运概念的那些地产商,热火朝天地涌到那里,“亚运村”变成了“亚运城”,并且拍出了255亿元的全国总价地王。“分食”地王的,是广州本土地产大鳄,富力、碧桂园、雅居乐等。当年,这些房企在全国排名都很靠前,但受累于亚运城地王,如今的排名都靠后了——只有碧桂园还留在全国十强之内。当然,对于整个广州来说,好处是整个城市的骨架被拉大了,城市发展空间理论上也就更大了。但是,骨架拉大之后,如果产业没跟上,那么整个城市的房价必然就会被稀释。相比广州,深圳更热衷的是“旧城改造”,而不是“新城开发”。在深圳,凡是名见经传的房企,几乎都已涉足“旧改”项目,不管是央企、民企,都是其中的活跃分子。这两年,深圳几乎没有住宅用地公开出让,商品房货源主要依赖于“旧改”项目。仅恒大一家,据说在深圳就拥有15个“旧改”储备项目,预期总建筑面积高达770万平米。“旧改”的好处是,城市处于渐进式更新状态,而不是那种跳跃式的拔地而起。单纯从房价生成机制来说,“旧改”项目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房价传导:房价定多少,周边的二手房是很明确的参考,而且,拥有成熟的城市资源作为支撑;不像那些远离核心区的纯粹新城,主要靠想象力来定价——一旦新城没有及时兑现它的美好规划,房价就被打回原形。深圳创造了一整套已臻成熟的“旧改”制度,甚至可能是未来整个中国可资借鉴的改革成果。在深圳,哪怕是像前海自贸区这样造在一张白纸上的新城规划,也并不是远离核心区,它与已建成城区之间,也是没有明显的城市断裂带的。广造新城,不如深耕熟地。广州和深圳,用各自的名字,验证了造城运动的关键问题:与其广,不如深。四:前几天,看到深圳市长谈高房价的新闻报道,被“高房价是大问题”的标题吓了一跳。打开一看,就放心了——市长先生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加大保障房、人才安居房的建设力度,加大对新产业的支持力度……我更愿意为这样的市长点赞。人才与产业才是市长该重点关心的事情,至于房价,主要是市场的事。不像有些市长,一谈房价,就说“控制房价,我的底气是很足的”——事实上,不让房价上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产业持续衰败。那个市长,就是广州的,当然是好几年前的那位。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提及了他的名字,结果文章很快就被删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广州,似乎已经觉醒。广州正想尽办法,要把琶洲打造成“千亿级电子商务总部集聚区”,努力引进了阿里巴巴、腾讯等那些在互联网风口上飞的巨头们。那些让人看到未来希望的产业,才是吸引人留下来的根本理由。至于房价高低,不过是一个表象而已。我还是坚信,我们的国家在持续进步,物质在进步,见识也在进步——从官方到民间,更多常识不再被情绪所蒙蔽。正视房价问题,恐怕是时候了。打赏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拒绝回复支付并发布发布分享到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德房价 凭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