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 九天云财富怎么样分

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应减少市场垄断 _ 东方财富网()
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应减少市场垄断
作者:郭一信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收入分配迷局如何破题,成为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面临的关键任务。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白重恩。  国民高储蓄的根源在政府和企业  政府储蓄率,从2000年的10%提升到2007年接近50%。  《21世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民储蓄率经历了一个飞速增长时期,部分流行的观点把储蓄率高归咎于居民储蓄率过高,从而内需难启。您认为国民储蓄率高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白重恩: 高储蓄率的来源目前有许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居民储蓄太多,即目前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促使居民为未来养老和医疗保障进行了过多的预防性储蓄。  但根据计算,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到2007年间一直维持在30%左右,且居民储蓄占同期国民储蓄比重一直维持在15%左右,即居民部门的储蓄倾向并没有显著上升。  同时我们观察到政府和企业的储蓄率在近十年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增长,特别是政府储蓄率,从2000年的10%提升到2007年接近50%,政府储蓄对国民储蓄贡献率在同期内增加了10个百分点,同时企业储蓄占比增加了5个百分点,因此,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增长快是造成过高国民储蓄率的主要原因。  居民储蓄没有增长,而居民消费在减小,直接反映的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统计显示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从2000年的60%多减少到2007年的50%,下降了10余个百分点。  《21世纪》:造成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白重恩: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劳动报酬、经营性留存、投资回报以及转移支付等几个部分。而根据统计计算,造成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下降的最主要来源为居民劳动报酬的下降,其中60%都来源于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另外还有15%和12%左右分别来自于居民部门经营性留存收入占比和投资回报收入占比的下降。  此外,再分配过程也减少了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特别是目前的社保体制。当前中国社保缴费负担占工资水平的40%,属于相当重的负荷,企业缴费最终也会转嫁到员工身上,挤占了员工劳动报酬,不利于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另外,社保作为一个转移支付手段,把财富从工作年龄人口转到退休人口。然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别于国际上中年人储蓄率最高的惯例,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储蓄率最高、消费最低,因此社保制度等于把财富从储蓄率低的人口转移到储蓄率高的人口中,甚至还会带来总体消费的下降。  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因素  未来增加一定水平的劳动者工资会引起相同比重的就业下降。  《21世纪》:当前促进战略性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否对提高居民劳动报酬有积极意义?  白重恩:劳动收入占比从1995年后就进入了持续下降通道,其主要由几个因素决定,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和各产业内部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体劳动收入占比相应的改变。  对于产业结构变化部分,我们可以将国民经济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四个部门,整个劳动者报酬占比应是四部门内部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加权平均。根据统计显示,1995年到2004年间,劳动者报酬占比高的农业占总体经济比重下降较快,而劳动者报酬占比低的第三产业和工业在经济中占比上升。  根据各国的发展经验,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两个转型,第一个转型是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变,由于农业中的劳动者报酬占比高于平均占比水平,因此第一个转型必然导致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根据测算,1995年以来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8个百分点中有5个百分点是来自于经济结构转型。  此外,根据统计,1995年后工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一直处于持续下降中,由此引发的总体劳动报酬下降占1995年后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另外3个百分点。  而经济发展中的第二个结构转型则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变,目前工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而服务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则有较快增长。这也是我们加快服务业发展以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理论基础。  《21世纪》:针对工业部门中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应该如何应对?  白重恩:影响工业部门中劳动收入占比的有几个因素,一般我们主要会考虑劳动力价格、资本和劳动力间的要素替代弹性以及市场垄断程度几个变量。在上述基础上,根据计算我们发现当前资本和劳动力间的要素替代弹性和1相当接近,反映在劳动力价格上,即未来增加一定水平的劳动者工资会引起相同比重的就业下降,这说明通过增强员工话语权、提高最低工资等手段,对增加工资、提高工业部门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将不起作用。  此外,市场垄断程度和企业所有制同样影响劳动收入占比,市场垄断程度越高的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越低。企业所有制方面,国有企业中的劳动收入占比最高,其次为民营企业,最低的是外资企业。因此国企改制后,工业部门中国有经济比重的相对下降自然引起工业部门中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这个原因可以解释工业部门中劳动收入占比降幅的42%。而另外的21%则来自于十年来工业部门市场垄断程度的上升。  以上结论为我们未来针对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而设计相应政策措施,提供了一些思路和理论依据:为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部门中比重,应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减少工业部门中的市场垄断。此外,在二次分配中,适当降低居民社保缴费负担,增加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鼓励,政府储蓄增加对社保的投入及减少建设性投资,都对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有重要意义。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人民日报连续四周发文聚焦收入改革
人民日报连续四周发文聚焦收入改革
  &&日14:30&&中央领导数提收入改革 《人民日报》开设专栏连续热议财富分配培养“小老板”成“中产阶层” 四周连发文现收入改革方向今天,《人民日报》刊发《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一文,这已是《人民日报》连续第四个星期发表聚焦“收入分配”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已经开始显现。那就是要大力培养“小老板”为主体的中等收入者占主体的社会,主要方法是通过加大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然后通过税收等杠杆来调节。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比原先计划的时间已经推迟了10年,主要原因是“效率优先”观念的影响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现在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专栏5月17日起设“社会财富怎么分?”5月17日,《人民日报》经济部开设“社会财富怎么分?”专栏,并在当天发表第一篇题为《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的时评,每周一篇,全方位对财富分配问题进行解读。文章刊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并有人猜测,作为党的第一大报,此次连续发表时评,很可能是中央大力进行收入制度改革的前奏。特别是5月24日推出了重磅文章《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一针见血地指出,“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该文章一出,立刻成为了各大网络媒体争相转载的目标,特别是第二天的都市报,也做了大篇幅的转载刊登。原因中央领导数提收入改革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社会财富怎么分?”专栏的主要策划人之一、《人民日报》经济部财经组组长李丽辉,她告诉本报记者,中央领导今年以来多次提到收入分配改革,加之这个“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现实,他们就开始策划了这个专栏。今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在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税收负担要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从今年2月到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新华网与网民对话、作政府工作报告、4月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时,都提到了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分配培养“小老板”成“中产阶层”在今天的文章中,除了提出“一个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结构,其稳定性要远高于‘哑铃形’或‘金字塔形’结构”观点外,还提出了“‘化税为薪’当可行”的收入分配方法。该文章还认为,要让更多“小老板”成为中等收入者的有生力量,加上上周刊发的《工资共决,工企双赢才是真》一文,其实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大致方向已经明确。记者询问李丽辉关于社会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时,她表示四篇文章里已经表达得比较清楚了。昨天下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导致社会缺少公平和正义,会带来很多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他认为,“收入分配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深度时间“现在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时提到“先富政策”,即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无疑为中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显然,当时的领导已觉察到会有“两极分化”问题,但当时考虑的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基础上去解决”的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实行“先富政策”的同时也会出现“两极分化”,但当时还不是重点解决“分化”问题的时候。“如果当时去解决这个问题,必然影响社会发展的活力。”陈光金说,小平同志曾提出要在上世纪末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往后拖了10年,现在从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央已经着手解决两极分化、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了,而且现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陈光金认为,之所以拖后10年,是因为受传统发展观念“效率优先”的影响,加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这也是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大多数的人收入水平低,也会影响有效社会需求的增长,进而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现在不改不行了。”陈光金说。“提高劳动在分配中的比重”夏学銮认为,应加大劳动在各个收入分配环节的比重。“过去分配一直按资金、股份来分配,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股份收入与资金投资不能成正比。应该制定一个政策,提高劳动分配在整个分配制度中的比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也应该是工资改革的一个总的方向。”初次分配是各种要素在社会财富分配过程中所占有的份额,比如说员工的工资、老板的利润、银行拿的利息等。第二次分配是税收和转移支付。陈光金认为,收入改革要重初次分配,缩小初次分配的差距,然后的再分配起到一个补充作用。如果初次分配差距就拉开,再分配很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光靠提高点工资解决不了问题”众所周知,近年来,政府为缩减收入差距做了很多努力:2005年取消农业税费;不断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种地进行补偿;改善低保制度等。但是网友“本守纪”在新华网留言说:“最低工资再调高还是最低工资”。陈光金对此观点表示赞同:“最低工资制度不是收入制度措施,政府要从立法到政策构建一个社会各阶层参与的要素报酬分配的平台,这是最重要的。”他认为,政府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就按照最低标准给工人发工资,所以最低工资标准只是一个保护性的措施,并非属于收入制度。陈光金认为,企业的分配制度不透明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的净利润到底是多少?又拿出净收益的多少比例给职员分配?这些问题不是很透明,尤其是在一些独资企业和一些合资企业。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比例,这样有利于分配制度的合理化与科学化,也能减少差距的不断拉大。”“调节力度要看各阶层的接受程度”造成收入差距拉大有很多因素,垄断、行业差距,包括市场机制自身带来的不平等都是其中的原因,这就要求各个部门提出不同的调控办法。但总的来说,就是要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构建一种机制,让各个利益主体相对平等地参与要素报酬的协商。“说白了就是让工人有条件、有机制、有能力、有保障地去和老板谈判工资,而不是老板说给多少就是多少。当然政府命令老板给多少也不行。”陈光金说。陈光金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看“中央的决心,还要看调节分配的力度、各利益阶层的接受程度”。他表示,在改革过程中肯定会受到利益集团的很多阻力,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在利益集团和其他社会阶层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给各阶层创造一个平等协商的机会,否则改革很难成功。“点睛”解决分配问题中国经济没问题收入分配是社会正义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中央领导多次提到调整分配方式说明,现在到了“解决两极分化”的时候了,而且中国目前的经济完全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人民日报》已发文章链接5月17日18版主要内容提出问题:政府和企业在分配中的份额双增加,但居民的分配份额有所下降,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5月24日18版主要内容得出结论: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落差”幅度加大,垄断行业高收入,市场价格扭曲带来行业暴利,并指出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5月31日18版
24小时热点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热点聚焦·社会财富怎么分①)(图)
  陶小莫绘
  近年来,我国政府、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居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如何做大居民收入蛋糕,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全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从这期开始,本版将连续推出“社会财富怎么分”系列报道,围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紧迫性、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建设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等话题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读者朋友们也来参与讨论。
  ——编者
  政府和企业的分配份额双增加,居民的分配份额有所下降
  最近,一则消息引发热议:据报载,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从经济理论角度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实质是要素分配,统计时通常在宏观意义上将国民经济划分为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分。在近年的相关研究中,多数人认同的结论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分配份额呈现双增加态势,而居民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
  贾康说,通过收入法、资金流量表核算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出这一结论。依据收入法计算:年,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1.68%增至14.81%,增幅为3.13个百分点,企业的资本收益由38.83%增至45.45%,增加6.62个百分点;而居民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49.49%降低至39.74%,降幅9.75个百分点。按照资金流量表核算:年,政府收入增加2.02个百分点;企业收入增加5.01个百分点;而居民收入则下降7.08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包括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和个体户的经营收入。其中,劳动收入是最大的一块。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很多普通百姓也都有直观感受。在一家制造企业打工的河北农民小张说:“这些年,国家的财政收入高增长,企业利润也是高增长,就是俺们的工资涨得慢。”
  工资上涨赶不上企业利润的增长,使广大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减少,随之带来消费能力下降。同时,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低收入人群与有着投资收益的企业家、高管等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经济结构转型和垄断利润过高是主因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持续较快增长,为什么劳动收入占比却在下降?仔细分析,这其中既有正面因素,也有负面因素,对劳动者实际收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解释,通常整个经济分成农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工业四个部分,总体的劳动收入占比就是这四个部分劳动收入占比的加权平均。从数据来看,农业中劳动收入占比是最高的,达到85%至90%,其次是建筑业、第三产业和工业。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领域,农业在GDP中占的份额大幅下降,也由此导致了总体的劳动收入占比下降。
  “研究表明,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一个最大的原因,是我们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这一因素大约影响了劳动收入占比下降5个百分点。”白重恩强调,对于这一下降不必过于担心,因为经济结构转型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影响也是正面的。虽然从数据看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了,但实际上农民从务农转为务工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的。而且,这一下降也是阶段性的,随着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将来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会大大增加,那时候劳动收入占比又将会不断上升。
  垄断行业利润过高,是造成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垄断行业的职工收入比其他行业的要高,但因为这些行业的超额利润比社会平均利润要高得更多,所以劳动收入占比较低。同时,涉足垄断行业的大都是国有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大部分超额利润并没有纳入国家的财政收入,而是留在企业部门内部用于经营发展,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的“天平”更加向企业倾斜。过多的垄断也阻碍了其他企业的发展,减少了就业,侵蚀了劳动者的购买力,从而实质挤占了整个社会的劳动收入,应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改变当前的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收入占比,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贾康认为,政府应当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政府还应出台鼓励政策,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充分就业,建立和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职工劳动报酬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白重恩认为,从宏观角度看,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当前的税收体制不利于服务业发展,因为很多服务业要缴营业税,而营业税有很多是重复征收的,企业税负很重。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的税收是最高的。国家应当出台扶持政策,减轻服务业税收负担,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从具体层面看,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各地城镇职工的社保缴费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个大致的比例。比如养老保险,企业要交工资收入的20%,个人交8%;医疗保险是企业交6%,个人交2%。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这三险加起来,平均要交4%左右。把这5项加起来,就占了个人工资收入的40%。所以,劳动者报酬中相当一部分都缴到社保那儿去了,变成了无法支配的收入。
  白重恩建议,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降低企业和职工缴纳比例,企业省下来的钱就可用于给职工涨工资,职工省下来的钱就变成了可支配收入。双管齐下,劳动者收入提高的幅度就会比较明显。同时,社保缴费降低了,也可以使更多人有能力参加社保,扩大社保覆盖面。政府对社保增加的这块投入,应当通过增加国有企业分红来补充。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不应完全归企业支配,而应当上缴国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这部分收入可用来作为政府对社保的投入。这样,既可以有效解决社保资金的缺口,又可以控制企业投资规模,有利于资本收益与劳动收入的合理分配。
  全国多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今年以来,自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天津、山西、山东等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在已调整标准的城市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1120元/月,为全国最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广东,为9.9元/小时。天津的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820元、每小时4.7元,调整为每月920元、每小时5.3元。在山东,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三类:920元、760元、600元,比原标准平均增长21.2%。
  浙江发放困难群众生活价格补贴
  针对今年以来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浙江省日前启动第一季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工作,5月21日前发放到位。根据浙江的有关规定,当季度价格同比涨幅超过3%时,按季度对困难群众实行一次性基本生活价格补贴,价格补贴金额为价格涨幅的4.5倍乘以当地城乡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37488条
评论182149条
评论171608条
评论161574条
评论157821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工资上涨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普通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减少,遏制了消费能力,拉大了收入差距&
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
日07:36&&&来源:
E-mail推荐:
  陶小莫绘  近年来,我国政府、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居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如何做大居民收入蛋糕,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全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从这期开始,本版将连续推出“社会财富怎么分”系列报道,围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紧迫性、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建设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等话题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读者朋友们也来参与讨论。  ――编者&&       政府和企业的分配份额双增加,居民的分配份额有所下降  最近,一则消息引发热议:据报载,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从经济理论角度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实质是要素分配,统计时通常在宏观意义上将国民经济划分为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分。在近年的相关研究中,多数人认同的结论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分配份额呈现双增加态势,而居民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  贾康说,通过收入法、资金流量表核算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出这一结论。依据收入法计算:年,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1.68%增至14.81%,增幅为3.13个百分点,企业的资本收益由38.83%增至45.45%,增加6.62个百分点;而居民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49.49%降低至39.74%,降幅9.75个百分点。按照资金流量表核算:年,政府收入增加2.02个百分点;企业收入增加5.01个百分点;而居民收入则下降7.08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包括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和个体户的经营收入。其中,劳动收入是最大的一块。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很多普通百姓也都有直观感受。在一家制造企业打工的河北农民小张说:“这些年,国家的财政收入高增长,企业利润也是高增长,就是俺们的工资涨得慢。”  工资上涨赶不上企业利润的增长,使广大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减少,随之带来消费能力下降。同时,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低收入人群与有着投资收益的企业家、高管等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经济结构转型和垄断利润过高是主因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持续较快增长,为什么劳动收入占比却在下降?仔细分析,这其中既有正面因素,也有负面因素,对劳动者实际收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解释,通常整个经济分成农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工业四个部分,总体的劳动收入占比就是这四个部分劳动收入占比的加权平均。从数据来看,农业中劳动收入占比是最高的,达到85%至90%,其次是建筑业、第三产业和工业。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领域,农业在GDP中占的份额大幅下降,也由此导致了总体的劳动收入占比下降。  “研究表明,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一个最大的原因,是我们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这一因素大约影响了劳动收入占比下降5个百分点。”白重恩强调,对于这一下降不必过于担心,因为经济结构转型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影响也是正面的。虽然从数据看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了,但实际上农民从务农转为务工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的。而且,这一下降也是阶段性的,随着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将来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会大大增加,那时候劳动收入占比又将会不断上升。  垄断行业利润过高,是造成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垄断行业的职工收入比其他行业的要高,但因为这些行业的超额利润比社会平均利润要高得更多,所以劳动收入占比较低。同时,涉足垄断行业的大都是国有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大部分超额利润并没有纳入国家的财政收入,而是留在企业部门内部用于经营发展,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的“天平”更加向企业倾斜。过多的垄断也阻碍了其他企业的发展,减少了就业,侵蚀了劳动者的购买力,从而实质挤占了整个社会的劳动收入,应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改变当前的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收入占比,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贾康认为,政府应当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政府还应出台鼓励政策,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充分就业,建立和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职工劳动报酬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白重恩认为,从宏观角度看,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当前的税收体制不利于服务业发展,因为很多服务业要缴营业税,而营业税有很多是重复征收的,企业税负很重。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的税收是最高的。国家应当出台扶持政策,减轻服务业税收负担,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从具体层面看,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各地城镇职工的社保缴费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个大致的比例。比如养老保险,企业要交工资收入的20%,个人交8%;医疗保险是企业交6%,个人交2%。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这三险加起来,平均要交4%左右。把这5项加起来,就占了个人工资收入的40%。所以,劳动者报酬中相当一部分都缴到社保那儿去了,变成了无法支配的收入。  白重恩建议,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降低企业和职工缴纳比例,企业省下来的钱就可用于给职工涨工资,职工省下来的钱就变成了可支配收入。双管齐下,劳动者收入提高的幅度就会比较明显。同时,社保缴费降低了,也可以使更多人有能力参加社保,扩大社保覆盖面。政府对社保增加的这块投入,应当通过增加国有企业分红来补充。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不应完全归企业支配,而应当上缴国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这部分收入可用来作为政府对社保的投入。这样,既可以有效解决社保资金的缺口,又可以控制企业投资规模,有利于资本收益与劳动收入的合理分配。          链接  全国多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今年以来,自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天津、山西、山东等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在已调整标准的城市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1120元/月,为全国最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广东,为9.9元/小时。天津的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820元、每小时4.7元,调整为每月920元、每小时5.3元。在山东,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三类:920元、760元、600元,比原标准平均增长21.2%。  浙江发放困难群众生活价格补贴  针对今年以来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浙江省日前启动第一季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工作,5月21日前发放到位。根据浙江的有关规定,当季度价格同比涨幅超过3%时,按季度对困难群众实行一次性基本生活价格补贴,价格补贴金额为价格涨幅的4.5倍乘以当地城乡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责任编辑:赵健(实习))
我要发表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天云财富产品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