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上过罗永浩的课,听课第二遍才觉得好听如何

连罗永浩都会把课讲砸,2017年将出现更多的烂课 - 简书
连罗永浩都会把课讲砸,2017年将出现更多的烂课
前阵子老罗在“一块听听”开课了,课程名称一如既往的“很老罗”,叫《改变命运的演讲能力(干货篇)》,鉴于老罗在中国演讲届的名声,还有我对老罗的喜爱,我支付了9元,在当天晚上八点听了老罗的第一次网络授课。
效果怎么样呢?
说实话,很差。换句话说,这次的课程效果,与老罗一直以来苦心经营的高超演讲能力的形象是不符的。如果不是老罗本身对句子的基础表达能力很强,能听完三十分钟就是我的极限了。
自2014年开始,我就开始关注老罗,看他的演讲视频,看他的发布会,老罗当之无愧是中国演讲届第一人。经历那么多的演讲锻炼,对于一场一个小时的网络直播课,对老罗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可是当晚出来的效果让人跌破眼镜。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分析原因之前,我先说说为什么说老罗这次课程是讲砸了。
1,幻灯片没有准备好
课程开始,“关于演讲,你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几个最常见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演讲的恐惧”,这个时候应该抛出来的是“关于演讲的恐惧”的幻灯片,但是出来的就是几个文字:“关于演讲的恐惧症”。
我以为是意外,后来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都是只有文字,而不是华丽的幻灯片或者只有文字的幻灯片。
课程中提到的几个“常见问题”如下:
“关于演讲的本质”“关于天分和后天的努力”“关于演讲的准备时间”“关于幻灯片”“关于激情”“关于演讲技巧”
以上都是文字打出来,然后语音分享,很斋。
好了,如果说前面是准备动作,你没有准备幻灯片就算了,到了核心内容,依然是只有文字没有幻灯片.
“为了一场有效传达信息的优秀演讲,你需要掌握的要点:”
要有数据要吹牛逼要会装逼要开玩笑要讲故事要有画面有提问题要三段式要有境界要讲逻辑要有情感要标题党
好吧,如果说,全场讲课老罗你不用幻灯片我也算是服了,可是后面却尴尬的出来了幻灯片......
很明显,前面的内容就是没有提前准备好幻灯片造成的。
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实话,课程体验非常差,我强忍着听下去。
2,严重插入广告
课程出现幻灯片的时候,应该是比较惊喜的,一如既往的“很老罗”,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些幻灯片好像在哪里见过,有没有?这些分明就是老罗在M1发布会上的演讲幻灯片!如果说用实际的案例去佐证上面提到的“为了一场有效传达信息的优秀演讲,你需要掌握的要点:”也是能理解,也应该要这样做。
可是,后面的讲课内容基本上就是把发布会的内容完全照搬!除了当时发布会上的那些亮点内容提到外,还提到了大量产品的细节。这些内容,就是不折不扣的广告植入!
别人插广告都是只有几十秒、一分钟,但是老罗用了一个多小时在在插广告!
老罗完全沉浸在发布会的演讲状态中,偶尔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牵强的拉回课程主题。
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实话,课程体验非常差,我已经听不下去了。
3,严重超时
课程超时是能理解的,只要不太离谱就好,如果超时超得离谱呢?那也是能理解的,只要讲的都是干货就好。但是老罗这次课程严重超时,这个严重超时不是因为干货太多,而是把一个三四个小时发布会的演讲搬到了原本只有一个小时的网络直播课上!
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实话,课程体验非常差,我已经在替老罗担忧了。
以上三种情况表明,老罗这次是真的把课讲砸了。那老罗为什么会把这次的课程讲砸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没有准备好
幻灯片没有准备好。
正如前面提到的,没有提前准备好幻灯片。虽然幻灯片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它却是重要的,前面核心内容没有制作幻灯片,会让学员感受你没有认真准备,没有认真准备就是没有诚意。这很影响课程体验。
设备没有调试好。
这里的设备调试是指,在手机直播中,怎么在60秒左右时间把一段语义完整句子讲完。这次课程中,老罗很明显没有经过调试,因为最开始十几条语音都是在几秒、十几秒左右。这很影响课程体验。
内容没有准备好。
如果按照一个小时的分享,纯讲干货,讲完“要有数据、要吹牛逼、要会装逼、要开玩笑”等12个核心要点,绝对是干货满满,可问题就出在,老罗把12个核心问题,用他幽默的风格,简单、表明的解释了一遍之后,就导入了他所谓的案例——M1手机发布会演讲。
从课程时间占比来说,12个要点的内容只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时间,剩下的都是,M1手机发布会的演讲内容,抛开手机发布会内容不说,你只给我简单罗列12个演讲要点,我听简单解释一个这几个要点的含义、注意事项,这些就是所谓的准备了100个小时的干货内容了?这很影响课程体验。
第二,选择了一个错误的讲课形式
看到老罗在“一块听听”开课信息的时候,我内心是小担忧了一下,因为按照我的各种听课的经验,谁在直播平台上讲课,谁就要做好被吐槽的准备。
说实话,直播平台真的不适合讲课。原因是直播平台的体验特别不好,比如只有60秒左右的语音,比如一定要实时听课,比如网络信号不好,比如互动性不强等等。
我自己在直播平台上分享过,也看到过一些所谓大咖分享过,体验真的很糟,比如之前古典老师在“一块听听”上直播、比如李笑来在知乎live上直播,感觉在上面听课就是浪费时间,本来把一个意思表达清楚,用文字一分钟就能搞定,在直播上需要三分钟,效率非常低下。我以为是我才会有这样体验,后面我在一个学习群发起调研,发现大家深有同感。
大咖在直播平台分享、讲课,感觉他们的水平没有发挥出来,所以,老罗也不能避免这个问题,不仅不能避免,老罗的问题还更严重。
老罗擅长公开演讲,这种演讲是能看到现场的情况的,老罗会根据现场的情况调整演讲的策略,而且他擅长调整这种策略。突然间换到一个不能看到现场情况的平台,他不知道自己讲得好不好,因为现场没有欢呼声可以给他反馈,这个时候老罗是没有安全感的,发挥的水平是受影响的。
我不明白老罗为什么选择直播平台作为自己讲课首秀战场,是因为“一块听听”是朋友李笑来搞定吗?
说实话,2017年,我最不看好的创业风口就是直播。
第三,把演讲和讲课混淆
演讲和讲课是两码事,演讲是只顾自己爽,讲课是要保证学员爽。老罗的问题就在于,把演讲和讲课混淆了,用演讲的方式去讲课,结果演讲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又没有掌握讲课的技巧,结果把课讲砸了。
其实讲课是一门技术活,我在企业做管理培训,对于有丰富业务经验,但没有任何讲课经验的人,要成为企业内部讲师,一定要上一门叫TTT(train the trainer)的课程,通过学习课程设计、表达呈现,掌握基本的讲课技巧。尽管这样,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讲课高手,真的很难。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也许他们在某个领域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有丰富的经验不等于能把课讲好,不是么?正如老罗在演讲方面很好,但是不一定能把这门《改变命运的演讲能力(干货篇)》课程讲好,因为老罗并没有通过课程让我具备“改变命运的演讲能力”,同样也没有让一起听这门课的人掌握“改变命运的演讲能力”。
随着大众对知识付费的认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讲课、分享的大军,但是这些人是从来没有学习过怎么去讲课的。2017年是知识付费的大年,那些以为有干货就出来讲课变现的人,会产生大量的烂课。
连罗永浩都会把课讲砸,你会好到哪里去?
其中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互联网搞研发、运营的人,演讲表达能力多是一般。比如前阵子,2017微信公开课上,以张小龙为代表的一众程序员、工程师等,演讲表达能力着实让人尴尬。
由此可以联想,那些以程序员、工程师、研发、运营等的互联网人为讲课者的课程网站,他们的讲课表达能力会好到哪里去呢?
当然我不能乱说,实践可以检验我的话是真理还是屁话。于是我上了怒ma、san节课、研xi社,听到那些所谓的牛人、大咖讲课,你猜结果如何?好中有差,好的很少,总体上是差的居多。
连罗永浩都会把课讲砸,2017年将出现更多的烂课。
培训师,青年作者
公众号:教主
(ID:jiaozhu616)
新浪微博:明教教主罗永浩亲自授课,教你如何学习和掌握足以“改变命运的演讲能力”
2017 年 1 月 16 日晚 8 点,罗永浩在“一块听听”在线亲自授课,教你如何学习和掌握足以“改变命运的演讲能力”。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教你如何学习和掌握足以改变命运的演讲能力”的在线课程。
分享给朋友: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随机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课第二遍才觉得好听 的文章

 

随机推荐